1、山东省德州市禹城体育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7-20题。酒 事 于德北17岁那年,我离开了学校,走上了社会.我父亲是一个古板而严谨的人,他当时是一家报纸的副总编,在人群里总有点面子,特别希望我能去一家好一点的高中重读.我生来就倔,小事还犹豫,大事从来是一去不回头.当时,我外语不好,数学不好,考上大学的希望十分渺茫,所以,我毅然选择离家,到外面的世界去漂泊.我曾在一个建筑工地当力工。力工的活苦,没技术,让人瞧不起。不像钢筋工、架子工、木工、电工那么气派,受人尊敬。力工像杂役,什么地方缺人都得顶上。心中就苦闷
2、。苦闷也没有办法,因为,这毕竟上自己的选择。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大家都很着急。有一天,我被分到李师傅带的混凝土班,跟着大家打立柱。一天的任务是11根立柱,打到下午的时候,云彩就来了。李师傅抬头看看天,凭空叫了一句:“爷儿几个,加把劲,抢雨前干完了,我管酒。”我知道这个李师傅,他是建筑公司的劳模。他有一个疯老婆,已经疯了三十几年,但三十几年里,李师傅从来没让她磕着、碰着,从来没让他弄脏了衣服,从来没让他走失过。谁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李师傅有一个女儿,刚刚上大学,李师傅的负担不轻,平日里花钱节省人人尽知。“真管酒?”有人问。“管!”李师傅平时是一个话语极少的人,他这一喊,有一点一诺
3、千金的意思,身边的人陡然增了一股劲,硬是抢在倾盆大雨下来之前,把立柱打完了。酒、肉都有价,酒是9毛钱一斤,肉是8毛钱一盘。六个人,围坐在工棚里,大呼小叫地吃开了。我不会喝酒,自然往后挪挪身子,我感到有点冷。这时,一只粗糙的大手扶住了我的后背,并用力地往回拢了拢。是李师傅。他把发乌的饭盒递到我眼前,说:“啁一口。”我摇了摇头。“啁一口。”语气是命令似的。我接过饭盒盖,抿了一口里边的白酒,顿时被呛得咳嗽起来。李师傅拍了拍我的后背,鼓励说:“再啁一口。”我抬头看看他,突然在他的目光里发现了一种异样的东西那是父亲般的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我又喝了一口。是喝,不是抿。一股热浪从喉头一直冲到胃里,又从
4、胃里反到心上。工友们都笑了。那天,我喝多了,李师傅领着我,站在工棚的门口,冲着如注的大雨说:“喊一声,喊一声就什么都好了。”说着,他“啊”地大喊了一声,那声音撕心裂肺,神鬼皆惊。“啊”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如同悲怆的命运交响曲,渗入雨水里,向四周溅落了。“啊”我也叫了起来。“啊”随着喊声,我的眼泪流了出来。“啊”随着眼泪的掉落,我心中的块垒也一点点地坍塌了。不知过了多久,李师傅在我耳边轻轻地说:“孩子,喝了酒了,是男人了,不哭了。”随着李师傅的话音儿,雨突然停了。那一刻,我觉得我长大了。17.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作品以“酒事”为题,“酒”象征
5、着生活的苦难,只有饮下这碗苦酒,才能面对这坎坷的人生。这是“我”步入社会上的第一课。B.作品中写到了两个父亲,李师傅“慈爱和让人无法抗拒的关怀”使“我”倍感温暖,体会到自己父亲身上少有的鼓励之情。C.作品通过人物语言来表现性格,“爷儿几个,加把劲”“真管酒?”等语言描写,将人物豪爽、直率的性格表现得生动传神。D.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相当准确,同样表现饮酒,“啁”的痛快,“抿”的羞涩,“喝”的坦然,这些词既叙写动作,又传达心理。E.随着李师傅的喊声,“身后的工友们也纷纷叫了起来”,“这些声音合在一起”将劳动的热情和团结的力量抒发得真切感人。18.倒数第三段中“我心中的块垒”,在作品中具体指什么?(
6、2分)19.结合作品,简析“雨”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20.结合作品,简析李师傅这一人物的形象。(6分)参考答案:17.A(对作品意象理解有误:“雨”象征着生活中的挫折与困境;“酒”则是困苦生活中的“强心剂”。)E(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有误;工友们的叫喊与李师命脉以及后来我的叫喊意味相同,都是对“悲怆”命运的抗争、对“心中块垒”的浇灌。)评分标准:本题4分,一项1分。18.中途辍学,大学梦破灭的失望;做力工让人瞧不起的苦闷。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点1分。19.“那年夏天,雨水大,工期被耽误了”;下午打柱,“云彩就来了”,暴雨将至:“雨”为人物表现和事件生成提供了基础。“李师命脉领着我,站在工
7、棚的门口,冲着如注的大雨说”:“雨”催化了人物的言行和事件的发展,丰富了“酒事”的内容。“随着李师傅”的话音儿,雨突然停了”:“雨”强化了人物的心声,在塑造形象、体味人生等方面使作品达到高潮。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点2分。结合原文,1分;分析作用,1分20.勤苦耐劳、带班有方的劳模形象;勤俭持家、尽职尽责的丈夫、父亲形象;成熟坚忍、不畏艰难的生活强者形象。评分标准:本题6分,每点2分。不能体现作品内容的无据定性,不给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14分)丁聪:时代身上的牛虻2009年5月26日,一代讽刺漫画大师丁聪溘然长逝。丁聪的一生,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
8、代庞大躯体的病灶上。1916年,丁聪出生于上海。其父丁悚是一位自学成才的画家,中国第一块漫画协会的牌子就挂在丁家大门口。对丁聪的生活和艺术影响最大的漫画家是张光宇、叶浅予。他们的画,描摹了上海市井的百态,这让丁聪触动很深,也影响着他后来那种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一次,丁聪画了一幅漫画要发表,报馆让他署个名字,他顺手写下“小丁”。这个名字他一用就是60年,丁聪说,中文的“丁”有“人”的意思,“小丁”就是小人物,当普通的小人物,做喜欢的事,挺好。“七七”事变后,丁聪的漫画创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火改变了丁聪的思想,决定了他以后的创作道路。这种与国家、民族息息相通的深厚感情,像一条
9、红线,从此一直贯穿于丁聪的作品之中。在抗战之初,丁聪创作了不少救亡漫画。香港沦陷后,丁聪和一批文化界人士辗转来到重庆,他继续以画笔从事爱国宣传活动。 抗战后,丁聪回到上海,创作了大量以“争民主”为主题的讽刺漫画,例如民主曰:“逆我者亡”、五子登科图等,有力抨击时政,揭露黑暗现实,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嫉恨,以致有些作品一出来,便遭到国民党雇佣流氓的撕毁。他也因此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1949年年初,丁聪被任命为人民画报副总编兼编辑部主任。丁聪仍坚持自己的讽刺漫画,由此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的资深“运动员”。从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大鸣大放中,丁聪对“外行领导内行”提出
10、的批评,连同筹办万象的构想,成了“反右”高潮中的罪状。1958年的一天,“右派”丁聪乘上一列开往东北的火车,去了北大荒850农场云山畜牧场劳动改造。丁聪平日里对人总是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为此,他吃尽苦头。“反右”的时候,有人要他检举一位朋友的反动言行,他不会无中生有,也不会落井下石,于是,他自己成了右派。“文革”之时,又有人强逼他交代一位朋友的“罪行”,并列举此人种种“劣迹”以作“诱导”。丁先生听后说:“这个人真坏。”逼他的人大喜过望,催他赶快交代。丁先生慢悠悠地说:“我同他相交那么多,他做了那么多的坏事,居然一点也不告诉我!天底下竟有这么坏的人。”为此,他挨了一顿铁棍,被打得头破血流
11、。“文革”开始时,丁聪被分配到美术馆扫地、写标签。不许画画,他就偷偷地在展出作品的废标签后面画上漫画。白天要劳动,画画的时间难保证。丁聪正发愁时,赶上单位体检,查出来丁聪血压高,单位给放了一个星期假,丁聪可乐坏了。为了能争取一段完整的创作时间,丁聪不吃药,复检时憋着一口气,血压当然还是高,丁聪又争取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就是利用这两个星期,丁聪赶出了30多幅鲁迅小说插图。1979年春,丁聪刚被宣布“没事儿”就跟政府说:“我已经63了,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小丁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创作黄金年代。此时恰逢读书杂志创刊,受范用、冯亦代之邀,丁聪配画,陈四
12、益配文,“封二漫画”几乎成了读书的金字招牌。漫画中的犀利和辛辣,让人觉得,小丁好像从来没变过。三中全会到80年代的一段时期,是丁聪认为最开放的时代。他继续以笔为刀,针砭时弊。他的讽刺漫画与讽刺相声、伤痕反思文学、电影话剧一起,组成了文化解放的潮流。这个有着一颗赤子之心的老人走了,静静地、无声无息,像一片秋叶摇落,像一朵白云飘逝。不设灵堂,不作告别。平淡得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但正是这样的平淡,才淬炼出了最强大的艺术,给社会与现实以无情的鞭挞。 (选自文汇报,有删改)相关链接:我画的都是老百姓想的事情,老百姓通得过的,我才画。虽说我为这个吃过不少苦头,可我总觉得我没做过坏事,对得起良心了。(丁聪
13、一生就做一件事)丁聪当时住的房子大约十几平方米,除了一扇窗户透亮,沿墙都摆满了书柜。他的生活也很简单,就是画画、看书、吃饭、看电视、睡觉。只要一拿起画笔,他就感到心满意足,感到快乐。(李辉从此天堂里也会多一些笑声)(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丁聪出身绘画世家,从小就耳濡目染,受到父亲的熏陶。他的父亲自学成才,丁聪针砭时弊、一针见血的画风深受其影响。B从1958年的“反右”到“文革”,丁聪都在劫难逃,成为历次政治运动中挨整对象,但这些接二连三的厄运却成就了他任何处境下都乐观、旷达的性格。C丁聪被誉为“文化界的将军”,这与他浓烈的爱国情怀不无关系,丁聪始终热切
14、地关注着国家与民族的命运,饱含一腔忧虑之情。D“时代身上的牛虻”这一标题用形象的比喻高度赞美了丁聪与时代“病灶”抗争到底的正直、勇敢的精神,诠释了一名知识分子最应具备的品格。(2)文章六、八两段引用了丁聪的话,请分析这两处引用的作用。(4分)(3)文中说丁聪“平淡”的人生,却“淬炼出了强大的艺术”。请结合材料,对“平淡”与“强大”的关系进行分析。(6分)参考答案:(1)CD。(2)第六段的引用既表现了丁聪的刚直不阿,也表现了他的诙谐幽默。第八段的引用突出了丁聪对漫画的痴迷。两处引用增强了文本的可信度、说服力。(3)“平淡”是说丁聪的人生普通平常,“强大”是说丁聪的漫画充满了批判社会的力量。而强
15、大的艺术往往是在平淡的人生中锤炼而来的。丁聪为人低调谦逊,一直以“小丁”为笔名,甘于做最普通的小人物,放低自己反而让他更容易看到真实的百态人生,作品也就更贴近生活,充满了真实的力量。丁聪创作宗旨简单,所想所画都体现百姓心声。这种源于社会现实的艺术创作饱含生命力与战斗力,最终给社会乱象以有力抨击。丁聪生活简单,为人淡泊,不追求物质享受,所以他能够专注作画,精益求精,也能够保持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使他 的作品充满了批判的力量。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传记表现手法的作用。重点考查引用传主语言的作用。第段的关键句是此段开头部分的“丁聪平日里对人总是
16、笑脸相迎,骨子里却刚直不阿”,引用丁聪是的话是为了证明他为人“骨子里却刚直不阿”。第段引用丁聪的话是在“刚被宣布没事儿”之后,他说“把最后几年时间留给我吧,让我画画吧,我就喜欢画画,这一辈子没画够啊”,刚刚结束了厄运,他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更没有想着享受,而是表达了强烈的绘画意愿,表现出丁聪对漫画的热爱痴迷。传记中引用传主的原话,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本题也不例外。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借用文本中的一句话来分析传主的人生与作者的观点,探究文本的主旨。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读清题干,明白命题人让分析的问题是什么,涉及
17、文中哪句话,这个句子在原文中什么位置,有什么特殊作用。解答时首先要理解“平淡的人生,却淬炼出了强大的艺术”一句话的含义。这句话是由原文中的“但正是这样的平淡,才淬炼出了最强大的艺术”变化而来的。原文中的句子出现在传记的结尾处,是对全文的总结,也是对丁聪人生的总结,提示考生答案的信息应分布在全文之中。由题干的提示,可以知道,“平淡”的是“人生”,“强大”的是“艺术”,对于丁聪来说,他的一生与时代同步,他经历与同时代的人类似,人生是普通的;然而丁聪的艺术成就却是少有人能企及,据此,可以分析出“平淡”与“强大”的关系。然后再从原文中找出人生平淡和艺术强大的具体表现,组织答案即可。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
18、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11月5日到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四叶草”展馆内,展商云集,展品琳琅满目,参观者摩肩接踵。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时说:“我衷心希望,参会参展的各国朋友都能广结良缘、满载而归!”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充分说明,中国主动扩大进口,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促进共同发展的长远考量。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发进口潜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动适应。这表明,中国正持续释放国内市场潜力,不断扩大进口空间。中国主动扩大进口、激
19、发进口潜力,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正在搭乘高速行驶的“中国号”列车:南苏丹参展商带来了非洲原产芝麻,俄罗斯搭上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快车诸多国外展商的故事,充分印证了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开放合作是建设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首届进博会的举办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大蛋糕”,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摘编自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新华社11月10日电)材料二:外媒称,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在打造
20、一个新形象进口国。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17日报道,中国领导人已经承诺要让中国经济实现再平衡,并为经济全球化制定正确路线。报道称,即将在上海举办的历时一周的盛会很火爆,来自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800多家企业租用了展位。这些企业包括谷歌公司、波音公司、通用汽车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高通公司等。将有16万国内买家和很多中国官员出席展会。报道指出,企业对该博览会的兴趣反映了中国对从先进工业生产系统到食品与服务等消费品的巨大购买力。中国国内外的一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的胃口可能很快会震动世界,就像此前它巨大的制造业产出震动了世界一样。报道称,中国每年要主办像广交会那样的大约4000个贸易展,但
21、此次展会将改变全球对中国的看法。(摘编自“中国胃口”或很快震动世界,参考消息网2018.10.19)材料三:有8个风格各异的非洲国家馆将亮相上海,来自40多个非洲国家近200家全业的产品将亮相进博会,多位非洲国家领导人和政府代表也将出席此次盛会。本次进博会为非洲产品亮相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此次的非洲展品以食品和农产品为主,像埃塞的咖啡、加纳的可可豆、肯尼亚的红茶、塞内加尔的花生等;另外还有埃及的地毯、坦桑尼亚的坦桑蓝,突尼斯的茶具,卢旺达木雕等手工艺品。户旺达总理思吉伦特表示说;进博会给非洲和全世界提供了一个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机遇,还给我们向中国学习工业化、产业化和国际贸
22、易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机会。肯尼亚出口促进委员会主席比沃特说: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畅通了全世界向中国出口的渠道,包括非洲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将共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一位非洲商人说,在非洲,你会发现身边到处都是中国制造,希望在此后再来中国时,能在北京买到一束肯尼亚鲜花,在广州喝上一口加了赞比亚蜂蜜的南非路易波士茶。(摘编自非洲国家和企业踊跃参加首届进博会,央视网2018.11.5)7.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扩大进口,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B. 外国媒体认为,中国曾经是个制造业大国,其出口能力令世界吃惊,
23、而此次进博会将证明,中国各方面的消费能力同样令世界吃惊。C. 有的外国政要认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使全世界向中国出口商品的渠道变得畅通,也能让国际社会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D. 一些非洲国家的领导人认为,中国进博会给全世界提供了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的机会,还让非洲国家学习到了中国各方面的经验。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固然有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但也是在向世界表明,中国愿意扩大开放,愿意同各国人民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B. 在美国大搞经济制裁的情况下,我国扩大进口,欢迎包括众多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企业来中国展销产品,目的就是要重新打造国家
24、的形象。C. 中国本着开放包容、真诚合作的原则举办进博会,因而参会的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高科技产品,也有农产品、手工艺品。D. 中国商品已经遍布非洲市场,但非洲产品在中国市场却寥寥无几,所以许多非洲商人是抱着将非洲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的目的在参加进博会的。9. 以上三则材料的观察视角和看法各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分析。参考答案:7. D 8. B 9. 中国方面是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度来谈进博会的意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是站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视角上来看待进博会,认为进博会将改变中国的形象;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给他们带来了很
25、多机会。【7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D项,“还让非洲国家学习到了中国各方面的经验”把未然当做已然,原文只是说“还给我们向中国学习工业化、产业化和国际贸易方面的经验提供了机会”,有了学习经验的机会,不意味着学到了经验。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
26、目的就是要重新打造国家的形象”曲解文意,结合材料一可知中国举办进博会的目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答案来源于材料,但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三则材料的观察视角和看法。材料一是新华社的文章,代表中国的角度,“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面对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各国应该积极推动开放合作,共享发展“大蛋糕”,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中国方
27、面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谈进博会的意义,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材料二是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的文章,代表西方发达国家的看法,“面临美国的贸易制裁,世界最大出口国中国正在打造一个新形象进口国”,站在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视角上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将改变中国的形象;材料三是非洲国家和企业的看法,代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本次进博会为非洲产品亮相中国和国际市场提供了一次绝佳的机会”,是站在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进博会,认为进博会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机会。综合一下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
28、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
29、(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靠拢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日:“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子认为对物质生活不能太讲究,有饭吃、有地方住就行了;而在精神上要不断地追求道德完善。B在为人处事方面,孔子认为做人要脚踏实地,做事要勤快机敏,说话要谨慎。莫轻率,要经过思考。C
30、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方面,要接近仁道,不断地匡正自己,使自己成为正人君子,获得生活的满足和精神快乐。D孔子说的这段话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概括了对君子各方面的要求,这些都学到就能达到儒家精神所要求的境界了。(2)结合上面选段,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饭疏食饮水,曲肱(弯着胳膊)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这句话所表现的孔子思想的理解。(3分)答: 参考答案: (1)(3分) C(“孔子认为要接近仁道”有误,应是要接近有才有德之人。“获得生活的满足”有误,获得的应是道德和精神方面的。)(2)(3分) 答案示例: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君子不应总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而奔波,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的完
31、善。这在当前还有教育意义,现在物质比古人丰富了,但也不能过分追求物质享受。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9题。阅江楼记宋 濂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
32、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思,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
33、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注】 覃(tn):延伸。 馌(y):给在田间劳作的农夫送饭。 旋踵:脚后跟转一转,瞬息间。 逢掖:逢,大;古代读书人穿的袖子宽大的衣服。 勒诸贞珉:勒,刻;诸,之于;贞珉, 碑石。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类皆偏据一方 类:大抵、大致B番舶接迹而来庭 庭:庭院、院子 C往往倚之为天堑 堑:壕沟 D皆略
34、而不陈,惧亵也 亵:轻慢、不庄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逮我皇帝,定鼎于兹 燕王欲结于君 B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欲呼张良与俱去C上以其地雄胜 木欣欣以向荣D见江汉之朝宗 夫晋,何厌之有?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A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B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C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D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
35、疏凿之功同一罔极。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从山川王气写起,以偏于一隅的南朝相比,说明只有雄伟霸业的大明王朝才显金陵君王霸气,歌颂了朱元璋开国定鼎之功,也奠定了文章的豪纵宏博之气。B第二段写到皇帝在登楼时的种种“遐思”,表面上似在赞扬“一统之君”,实际上是在讽刺皇帝不关心国事民疾,只为观赏胜景而登临,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忧思。C作者以前朝临春、结绮、齐云、落星等华丽、高峻的供统治者享乐的楼阁,灰飞烟灭于历史的尘烟之中这样国亡楼毁的历史教训,巧妙地达到了“以史为鉴”的目的。 D文章省略了一些风光景物的描写,主要叙写明太祖建阅江楼的旨意,即励精图治,是为了歌颂明太祖一统江山的
36、宏伟业绩和贤明圣德,这是文章应制的性质所决定的。9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4分)译文: (2)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3分)译文: (3)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内外之所及也。(3分)译文: 参考答案:5B 庭:朝觐,朝贡。联系后文“蛮琛联肩而入贡”对应位置的“贡”就容易推断了。6B B都是介词,同,跟。其中“欲呼张良与俱去”,“与”后省宾语“之”。A介词,在;介词,与,跟,同。C连词,因为;连词,表修饰,而。 D结构助词,放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其独立性;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7D 逢掖之士
37、,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本题考查学生的对文言的点逗,即断句能力。易犯错误:一因语意把握不准而错;二因受现代汉语习惯干扰而错;三是某词断前断后局部看均可,而失于联系前后文明辨之,致使误断等。本题难度适中,相对易排除项应为AB两项,纠结项大概在CD之间。8B 文章确实是赞扬“一统之君”,当然也有弦外之音,即为皇帝敲响警钟,暗寓皇帝要处处关心国事民疾,而不应只为观赏胜景而登临。文章暗寓箴规讽谏之意,但不是讽刺,是一篇颇有分寸的得体的应制之作。9.(1)即使一次娱乐、一次巡游,也想到可以被天下后世效法。解析:虽亦:即使也,全句为不相应假设关系。(1分)豫:
38、娱乐。(1分)法:效法。(1分)为:表被动,被动句式。(1分)(2)这难道不是天地神灵有意安排,用来等待那一统天下的君王,从而展现出千秋万代的奇伟壮观的景色吗?解析:岂欤:难道吗,全句为反问句。(1分)俟:等待。(1分)开:展现。(1分)(3)这是我用恩德安抚、凭威力降服,恩泽传布到国内外才达到的。解析:此也:判断句式。(1分)德绥威服:用恩德安抚、凭威力降服。(1分)及,到,达到。(1分)【命题难度与意图】三句翻译难度中等,其中“虽”“法”以及被动句式和判断句式的翻译属易得分点,意在确保大多数同学至少能拿到5分或5分以上的分值。而其他计分点,属中等难度或中等难度偏上,意在拉开得分距离,真正突
39、显优秀。【参考译文】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建国定都在此,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娱乐、一次巡游,也想到可以被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神灵有意安排,用来等待那一统天下的君王,从而展现
40、出千秋万代的奇伟壮观的景色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凭威力降服,恩泽传布到国内外才达到的。”(因而想到)四方的边境这样遥远,更感到要想办法来怀柔抚慰他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
41、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为
42、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同样地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其它留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惟恐有所轻慢。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曾樱,字仲含,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郎中。天启二年,稍迁常州知府。樱持身廉,为政恺悌公平,不畏强御。屯田御史索属吏应劾者姓名,樱不应。御史危言恐之,答曰:“僚属已尽,
43、无可纠,止知府无状。”因自署下考,杜门待罪。抚按亟慰留,乃起视事。织造中官李实迫知府行属礼,樱不从。实移檄以“尔”“汝”侮之,樱亦报以“尔”“汝,卒不屈。无锡高攀龙,江阴缪昌期、李应升被逮,樱助昌期、应升赀,而经纪攀龙死后事,为文祭之,出其子及僮仆于狱。宜兴毛士龙坐忤魏忠贤遣戍,樱讽士龙逃去。上官捕其家人,赖樱以免。武进孙慎行忤忠贤,当戍,樱缓其行。忠贤败,事遂解。崇祯元年,以右参政分守漳南。九莲山贼犯上杭,樱募壮士击退之,夜捣其巢,歼馘殆尽。士民为樱建祠。母忧归。服阕,起故官。进按察使,分巡福宁。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
44、芝龙有旧疑不遣樱以百口保芝龙,遂讨灭香,芝龙感樱甚。十年冬,帝信东厂言,以樱行贿谋擢官,命械赴京。士民以樱贫,为醵金办装,耆老数千人随至阙下,击登闻鼓讼冤。帝命毋入狱,俟命京邸。寻以衡、永多寇,改樱湖广按察使,分守湖南,给以敕。时贼已残十余州县,而永州知府推官咸不任职。樱荐苏州同知晏日曙、归德推官万元吉才。两人方坐事罢官,以樱言并起用。其后唐王称号于福州。令掌吏部,寻进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文渊阁。大清兵破福州,樱挈家避海外中左卫。越五年,其地被兵,遂自缢死。(选自明史曾樱传,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
45、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B. 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C. 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D. 红夷寇兴泉樱请巡抚邹维琏用副总兵郑芝龙为军锋果奏捷及刘香寇广东总督熊文灿欲得芝龙为援维琏等以香与芝龙有旧疑不遣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织造,明清设立的专局,掌管丝织品生产,供宫廷使用。B. 服阕,古礼规定,父母死后,须守丧三年,期满除服。C. 登闻鼓,设置在朝堂之外,让臣民击鼓诉说冤抑之情。D. 文渊阁,即文渊阁大学士,是辅助皇帝的秘书官,无实权。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曾樱爱护属吏,不畏强暴。御史索要名单弹劾其属吏,曾樱采取把自己列为下等的方式,主动保护下属;遭到宦官李实语言侮辱,他针锋相对,以牙还牙。B. 曾樱明辨忠奸,曲庇贤良。无锡高攀龙,江阴缪昌期、李应升,宜兴毛士龙,武进孙慎行等人受迫害,曾樱采取各种方式施以援手。C. 曾樱爱民为民,深得民心。山贼侵犯上杭,曾樱招募壮士,保境安民,百姓为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