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3281209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台师高级中学2021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古 董 耿春元1古董是子午镇常少山的外号。2古董一词除词典上的解释外,在子午镇还有不可理喻、个别、不一般、冥顽不化等意思。常少山能够沾上古董这诨名,缘于那年他母亲去世。子午镇的风俗,双亲中有一个先走了的,丧事要做三天,叫小丧;双亲中最后一位也去了,丧事要做五天,还要扎灵车,请鼓手,排宴席,叫大丧,很隆重。常少山的父亲早亡,遵照当地风俗,他母亲的丧事应该大办的。谁也没有想到,常少山竟然当天就把母亲的遗体埋掉了,而且连滴眼泪都没

2、掉,还跟儿子常宝说:我死了,也这样!3为这事,常家的族人气愤了,约合起来要揍他。常少山说,我这是厚养薄葬,老人活着的时候你不孝,老人死了,弄些排场给人看,顶屁用!4常少山他娘瘫痪在床八九年,常少山日夜守护在床前,端屎倒尿,暖床按摩,什么事儿都费一番心思、费一番力气来做,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吃一口,给娘一口:自己饱了,娘也饱了常少山是孝子啊!常少山把话说得理直气壮,大家听来也在理,只是这理不是常人的理,只好说声“跟个古董生什么气”,便散去。这诨名从此便跟上了他。5常少山是古董,想不到他家里竟然冒出个真正的古董来。6常少山一生就交了一个朋友。这朋友叫吕尚。有一天吕尚来做客,突然被面前的那把茶壶惊呆了。

3、正泡着茶呢,吕尚小心地端起来,左瞧瞧右看看,眼睛都绿了,然后干脆把茶叶倒掉,用清水把壶冲洗干净,来回摩挲,又捧到鼻子尖儿上闻了闻,颠过来倒过去验了一通后,问道:“这壶,哪里来的?”7常少山说:“先前用的那把打了,才从旮旯里找出这把旧的来。”8吕尚说:“收起来,别再用了,这家伙是古董,比你还金贵。”9常少山就笑,说:“神经病了不是?搬家时差一点被我当垃圾扔了,怎么就成古董了?是古董,用它泡的花茶怎么还是花茶味?应该是龙井味呀”10吕尚说:“别闹了,你把它小心放着,赶明日我请位老师来长长眼色,也好验证验证我的鉴赏功夫。”11第二天,吕尚果然领来了一位先生。先生姓王,气质儒雅,行色匆匆,眼中别无他物

4、,一到就说看壶。吕尚发现那壶就在茶几上,还是昨天放的地方,并没动过,又泡了新茶。 吕尚倒空了壶,将壶擦净,双手捧起,王先生轻轻接过,凑到窗前光亮处,打眼一看,便说不假。沉吟片刻,又看,说声:“错不了,就是它!”便轻轻放下,掏出手绢擦擦双手,向常少山点点头,说道:“听吕尚说过您,我很赏识,都是朋友了,我也就不绕弯子了。吕尚没有看错,这把壶是件宝物!如果愿意,我出10万要了它!”12“你不早说。”13“早说怎么?”14“早说我就卖给你。不用说10万,2万就卖。” 15“为什么?”16“缺钱用呀!”17“现在不缺了?”18“不缺了。一家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子住生活必需的都有了,卖它干啥?”19其实

5、,一见面,常少山就很看重王先生这人。听他说话,更觉诚恳、坦率。只是常少山这人言语行事离不了古董脾气,三言两语就把人家打发走了,壶,还在桌子上,继续泡他的花茶。20这事过去不久,常少山得了重病,不几日便一命呜呼了。常少山病故,吕尚慌忙赶来,便把茶壶的事告诉了常宝。常宝说老爷子病中根本就没有谈及家中有什么宝贝茶壶。就是有,他那脾气也不会拿它当回事21于是两人便在常少山住的屋子里翻找。找来找去根本不见那玩意儿,却发现了一张字条,上写:22茶壶即茶壶,23打碎是瓦片。24人间多少事,25都被自己骗。26常宝看过,递给吕尚,说是不解。吕尚接过默念一遍,又默念遍,然后长叹一声,道:“怎么是古董呢,分明真人

6、也!”(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14期,编者有改动)(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文笔简净,凝练生动,手法运用得当,以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和精准传神的动作描写分别塑造了常少山和吕尚这两个人物。B小说有两条线索,其一是一把“古董”壶,另一条线索是主人公的“古董”性格,两条线索贯穿始终,交织穿插,十分精妙。C小说叙写了常少山对母亲厚养薄葬,表面上解释了“古董”诨名的由来,更在深层次上揭示了常少山不同寻常的品性特征。D小说中的“壶”经历了寻常之物、疑似古董、天价古董的变化,却始终“泡着茶”,证明常少山对古董壶的文化价值并不在意。E小说结尾之处,作者借吕尚

7、之口对常少山做出了不同于世俗的评价,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精神境界的理解和敬佩之情。(2)常少山的“古董”之处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概括说明。(6分)(3)小说对吕尚初见古董壶时的一系列动作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结局人去壶隐,只留下了一首诗。作者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参考答案:(1)EC【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及人物精神、小说的线索、小说的结构、表现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A项,塑造吕尚这个人物的手法概括不全面,除动作描写外,还有语言描写。B项,“贯穿始终”不准确,“古董壶”是中起线索。D项

8、,无中生有,文中没有提及此壶的“文化价值”。所以选EC。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对待礼俗非常淡然:他坚持厚养薄葬,母亲生前,非常孝顺;母亲去世后,他并不讲究葬礼的排场,不顾礼俗。对待金钱非常淡漠:他并未因“壶”是古董而多加注意,更不因它的价钱而动摇,宁可让古董壶消失,也不让金钱打扰自己平静的生活。【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到常少山与别人做法不一样的内容,然后概括出来即可。例如,第二段,常少山在母亲去世前后的行为举止表现的跟其他人

9、不一样,故可从对待礼俗淡然的角度概括。再如,后文常少山对待家里的茶壶这把古董非常淡漠,故可从对待金钱淡漠的角度概括作答。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形象上,表现出吕尚对此壶做判断时的谨慎和得出结论时内心的惊喜,与常少山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常少山对此壶的淡然。(2分)结构上,暗示此壶的不同寻常,引出下文引师相壶、人逝寻壶等情节。(2分)艺术上,精准传神的动作描写使作品生动鲜活,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2分)【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题,一般要从内容、结构、艺术手法等角度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吕尚初见古董壶时的一系列细致入微的动作,自然要从表现

10、吕尚的人物形象和心理角度作答;而吕尚鉴赏茶壶的谨慎与惊喜与常少山的表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突出表现了常少山对待金钱及茶壶的淡然形象。在结构上,从下文可知,此处写吕尚赏茶壶,为下文的一系列故事情节的展开做了铺垫作用,起着引出下文的作用。在艺术手法上,这种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能起到增强文章可读性的作用。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观点一:合理人物塑造:这种处理丰富了人物性格。常少山生前自己不看重古董壶的经济价值,死后还教育子女乃至朋友,不要执着于身外之物,让读者感受到他思虑深远的一面。情节发展:前文中

11、常少山已经拒绝卖壶,死后又引出寻壶、壶失等情节,陡起波澜,产生意料之外的艺术效果。主题表达:这首诗表明了常少山对利益的观点态度,也阐明了小说的主题看淡名利、坚守自我,升华了主题。艺术效果:这样一个结局带有一种朦胧之美,含蓄蕴藉,引人联想。观点二:不合理人物塑造:前文塑造的常少山是个率性而为的人,行动多于语言,这样一个人在死前特意处理了古董壶,还留下这么一首诗,显得有些刻意,前后不一。情节发展:无论别人说什么、做什么,这把壶在他眼中始终就是把沏茶用的壶,他的儿子也说,真有这么一把壶,常少山的脾气也不会把它当回事。不当回事却又特意去处理,使得情节发展缺乏合理性。主题表达:这首诗阐明了小说的主题看淡

12、名利、坚守自我。主人公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已经表达了这一主题,这首诗的出现实属画蛇添足。艺术效果:这样的结局有些做作,也太过模糊,降低了小说的艺术价值。【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首先要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章具体内容,从人物形象、文章的故事情节、文章的主题、文章的艺术手法等角度来阐述自己的看法与理由。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略2. 下列对课文物种起源绪论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我在比格尔号皇家军舰上充当自然学者的时候,我曾深深地被栖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实以及该洲现存生物和古生物在

13、地质上的关系的一些事实所打动。本书以后几章将要叙述这些事实。归国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与这个问题有任何关联的各种事实,也许能够对于这个问题得到一些了解。经过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专心思索这个问题,并且写出若干简短笔记。1844年,我把这些简短笔记扩大为结论的纲要,这些结论我当时认为是正确的。从那时候起直到现在,我曾不间断地专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读者能够原谅我讲这些私事,我之所以说明这些事情,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A. 从本段文字来看,作者的科学研究经过了出洋考察、撰写札记、充实札记、探讨等几个阶段。B. 选段出现三次“这个问题”,其意义是一样的,

14、都是指“物种起源”的问题。C. 画线句的两个“事实”表明:生物的种不是神创造的,而是与地质时代有关,是从最简单到复杂逐步进化的结果。D. 使用“可能”“也许”“若干”“当时”“不间断”“私事”“轻率”等词语,不仅表现语言的严密性,更表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参考答案:A【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出洋考察、撰写札记、充实札记、探讨等几个阶段”顺序错误,应该是“出洋考察、探讨、撰写札记、充实札记”。故选A。3.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到3题(共9分,每题3分)当下,“文化复兴”成为人们

15、讨论的热点话题。但若问及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恐怕还真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无疑,谈文化复兴首先要有“文化”,倘若从来一直没有“文化”,又何谈复兴?其次还要考虑,即便有文化,如果这种文化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也难以谈得上复兴。就此而言,中华民族是有资格谈文化复兴的,虽然其始终处于盛而衰、衰而盛的坎坷链条之中,却顽强地保持着文化的连续性。其实对于“复兴什么”的回答,关键取决于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一分为三:器物层面,即生产、生活工具层面;组织层面,即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层面。若将文化作如是观,那么我们可以知晓,就器物与制度

16、层面而言,我们无需复兴,因为它们早已湮灭于历史的进程中。因此,我们无需复兴诸如独轮车、犁、耙等器物工具,也无需复兴古代的分封制、科举制等组织制度。这样看来,文化复兴就自然聚焦于精神、价值层面了。周易?系辞可谓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主要指的就是精神、价值。客观地讲,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可谓派别纷争、群雄并起。横向看,先秦有儒、道、墨、法、农、阴阳等诸子争鸣,宋代有心学、理学之并列;纵向看,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朴学等,思想纷呈。那么到底要复兴哪一派或者哪一段?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化复兴,既非哪一段,也非哪一派,而主要是复兴贯穿于中华民

17、族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复兴的是无数先哲的经历史过滤沉淀下来的智慧精髓。概括起来,我们的文化复兴至少应主要包含以下诸方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包容品质;崇尚团结、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天人合一、物我共存的生态理念;协和万邦、和平相处的政治智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仁爱、中庸的处世智慧;空灵、中和的艺术精神。倘若不明了文化复兴的含义,以为把古人的东西全盘托出重新包装就是“复兴”,势必造成庸俗化理解甚至亵渎文化复兴。当然,文化复兴要继承,更要发展和创造,注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只

18、有把文化理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精髓同现实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开拓新的文化空间,我们才能真正达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摘编自社会科学报,郭继民文)1下列关于“文化复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化复兴虽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是人们对复兴什么在认识上普遍模糊。B文化复兴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文化,其次还要考虑这文化是否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C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有资格谈,因为中华文化在民族盛衰发展中顽强保持着连续性。D文化复兴无需复兴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文化,应聚焦于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文化。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在阐明文化

19、复兴两个重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到底要复兴什么的论题,得出中华民族有资格谈本民族文化复兴的结论。B第二段首先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话来解释复兴内涵,然后分析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文化无需复兴的原因,最后指出文化复兴方向。C第三段在概述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复兴要义是优秀民族精神与先哲智慧精髓,然后阐释文化复兴的主要内容。D第四段在批评把古人东西重新包装的复兴做法之后,指出正确的文化复兴既要继承更要注重创新,然后阐明民族文化复兴的意义。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民族只要弄清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实现文化复兴。B如果按马氏观点将文化一分为三

20、地看待,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应有三个层面。C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本民族精神层面文化,我们的文化复兴选择哪段哪派皆可。D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我们才能达成民族文化伟大复兴。参考答案:1(3分)A(“普遍模糊”扩大了范围,原文信息是“恐怕还真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2(3分)C(A“在的基础上”与“提出论题”二句顺序颠倒;B“复兴内涵”,应该是“文化内涵”;D“阐明民族文化复兴的意义”,应该是“阐明在继承基础上创新的意义”。)3(3分)D(A条件表述不充分,按文意文化复兴有“有文化”和没有“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两条件;B错在“三个层面”,按文意我们民族的文化复兴应指精神层面;

21、C错在“我们的文化复兴选择哪段哪派皆可”,按文意我们的文化复兴不能局限于哪一段、哪一派。)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参考答案:7.B骤:多次,屡次的意思。8.C A代词/取独,B语气副词/代词D兼词/助词 9.B 10.横征暴敛(贪婪),弹射路人(荒唐),杀厨游尸(残暴),不听劝告,杀害谏臣。11.祸患常从极小处积累起来,机智勇敢的人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扰。秦朝的统治者来不及哀叹自己,后人哀叹他们。后代的人哀叹他们却不引以为戒,也会使更后代的人们哀叹后代的人。一旦,克制自己,使言行都回复到周礼上,天下人就会称赞你是个仁人了。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14-16题。“不违农时,

22、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自寡人之于国也)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谷不可胜食也 胜:尽

23、B.数罟不入洿池 数:细密的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负:背负 D.王无罪岁 罪:罪恶15.选出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邻国之民不加多 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寡人之于国也D斯天下之民至焉/斯用兵之效也16.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 B孟子用“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 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

24、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参考答案:14.D(罪:这里活用为动词,归罪)15.B(都是表转折关系,A,他们,指百姓/的;C,跟,与/对于;D,那么/这)16.C(“表明害民的是荒年”有误。)略6. 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每小题3分)是仪传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 是”,乃遂改焉。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 ,后封都亭侯,

25、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

26、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27、)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B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C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D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AB CD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

28、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5分)(2)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5分)参考答案:10.B(A放过 B拘捕D考察、管理) 11.C(指肯定吕蒙计策,言清廉朴素,言刚直、正直。可排除。“以恩为戚”意为把恩惠当作忧虑,可看出其谨慎。)12.A(A他心中无百姓不妥,文中民无上是目无尊上的意思。)1

29、3.典校郎吕壹诬告说过去的江夏郡太守刁嘉诽谤诋毁国家政事,孙权大为震怒,把刁嘉抓进了监狱,有关官员也全部弄来查证审问。得分点:诬白:诬告说,故:先前,原。谤讪:诽谤诋毁。悉验问省略的宾语:有关官员。句意顺畅得一分。略三、 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7. 下面一则文稿在表达上有五处不妥当,请说明如何修改。通 知各位家长:春光明媚, 惠风和畅。兹定于2018年3月30日在我校报告厅召开高三年级家长会。我们将传达今年高考改革的形势, 分析第二次模拟考试的情况, 与大家磋商高考冲刺复习事宜。请务必准时到会。2018年3月25日中学参考答案:示例:(1)“春光明媚,惠风和畅”,删去。(2)补出具体开

30、会时间。(3)将“传达”改为“分析”。(4)将“磋商”改为“讨论”。(5)落款处时间放在最后一行。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此题是应用文的改错,注意格式和用语。题中通知应该“简明”,“春光明媚,惠风和畅”无用;“传达”和“形势”搭配不当;“磋商”不合语境,应用于“较正式的场合”,从格式看要有具体的时间,落款时间应放到最后。8. “一群蚂蚁停在一根水中的枯枝上,突然,河流湍急,蚂蚁危急。而选择避险的方式决定了蚂蚁能否逃生”。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明明白白的道理

31、,却被下面的文字表达为高深莫测、不明不白的内容。枯枝上的蚂蚁,(1)如果不能顾及各种动态与静态的综合效应,仅仅凭借观念史中原子化个人主义主张行动,群体的集体无意识将使自身解救活动趋于低效甚至完全失败。(2)如果借助其肢体语言建立集体的意识,并且实现新的规范层面的积极义务与消极义务的统一,进而得到狭义后果论意义上的集体的获救。请你对上面的划线文字进行转换,使表达简单明白。要求:(1)化复杂为简单,化艰深为浅显;(2)每句字数在20字以内;(3)不要照抄题干内容。(6分)(1)(3分)_ (2)(3分)_ 参考答案:略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2018年7月下旬,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

32、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 ),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世纪时代潮流。它不仅是一个 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 ,其影响可见一斑。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一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

33、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 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B.承接古今,连接中外,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C.连接中外,承接古今,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D.承接古今,连接中外,将崭新的时代内涵赋予古老丝绸之路。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

34、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B.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C.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D.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了长足进展。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高瞻远瞩 摩拳擦掌 初露雏形 雨后春笋B.远见卓识 大展拳脚 初露雏形 星罗棋布C.高瞻远瞩 大展拳脚 崭露头角 雨后春笋D.远见卓识 摩拳擦掌 崭露头角 星罗棋布参考答案:17.B(前面的句子中“跨越时空”暗示应该先讲时间“承接古今”,再说空间“连接中外”;由此可排除A、C,这两

35、项把内容说反了;后面的两句中先说“古丝绸之路”后说“时代潮流”,这就暗示应该是“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由此可排除D,故选B项。)18.C(例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有两种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二是不合逻辑,前面的“五年来”是过去完成时,后面的表述是正在进行时,而画线句子“将使”是将来时,时态矛盾。A项,“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结构混乱,前面句子“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没结束,缺谓语和宾语,后面“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将取得长足进展”又是一个句子;且将来

36、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B项,“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中将来时态与前后文时态不符。D项,成分残缺,“在下”与“使”的结构组合,常常导致句子缺少主语。)19.A(“高瞻远瞩”,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远见卓识”,有远大的眼光和高明的见解。二者都是有远见的意思,但侧重点和用法有差别。“高瞻远瞩”侧重强调看问题的高度,常作状语和定语;“远见卓识”侧重看问题的深度,常作主语、宾语。第一处说“它不仅是一个的战略构想”,该成语在句中做定语,故选“高瞻远瞩”。“摩拳擦掌”,形容做事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大展拳脚”,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摩拳擦掌”将

37、来时,侧重事前振奋状态;“大展拳脚”进行时,侧重事中发挥才智,比较语境,第二处说“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这是说事前的振奋状态,故选“摩拳擦掌”。“初露雏形”,事物刚刚显露出初步的规模或形式,还未定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根据使用对象,句中说的是“骨干通道”,故选“初露雏形”。“雨后春笋”,春雨之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生事物大量地涌现出来。常作状语、宾语。褒义词。“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常作谓语、定语。中性词。根据语境含义,侧重好的,故选“雨后春笋”。)10

38、. 在下面一段文字中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所供职的学校搞了一次文艺会演,会演行将结束的时候,女高音王学敏老师上台了。她一开腔就把我吓坏了,礼堂因为她的嗓音无缘无故地 了,她 ,到处都是她。作为一个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我意外地发现人的嗓音居然可以这样,拥有 的马力,想都不敢想。A. 宏伟 无坚不摧 不可思议B. 宏伟 无孔不入 不可理喻C. 恢宏 无孔不入 不可思议D. 恢宏 无坚不摧 不可理喻参考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

39、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选段出自于毕飞宇演唱生涯。恢宏:宽阔、广大;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语境中指的是空间的宽阔、广大。应选“恢宏”。据此分析可排除AB两项。无孔不入:是空隙就钻进去,比喻不放过一个机会(多指做坏事);无坚不摧: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强大。语境中说的是她的声音到处都是,应选“无孔不入”。据此分析可排除D项。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她明白,形容固执蛮横,不通情理。语境中说的是她声音力量的强大,应选“不可思议”。故选C。六、写作(60分,共1题)1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矛盾;“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是啊,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 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以“主动”为话题,写篇文章。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参考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