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280854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05.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鹤壁市农业高级中学2020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4分)回想铁生陈村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更真实。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探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

2、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一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他跟我投缘,也许是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午餐半小时”,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不起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比我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

3、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明净的文字,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做作,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己,爱世界。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的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中,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的书被更多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的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

4、以濯吾缨。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欣赏自己,欣赏上帝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的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过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以此走向内心,走向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

5、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1998年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蹦蹦跳跳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上的人是最勇敢的人,敢面对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都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

6、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2011年1月6日,复旦大学的“史铁生追思会”,屏幕上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史铁生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B、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

7、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史铁生的伟大。C、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D、史铁生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照片上的他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E、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16、根据作者的回想,史铁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6分) 17、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

8、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作用。(6分) 18、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方面的命题。请你就对“残疾”、“生命”、“有无”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12.(1)B(3分)E(2分)C(1分)其它选项不得分。(A项:陈村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写文章更能反映出史铁生作为人的真实,选项对原因的理解有误。D项:作者对照了自己和史铁生,但并不是在找差距,作者也并没有感到自己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选项对文章语句的理解有误。C项: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

9、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说明史铁生以他的存在和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深刻思考,并不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选项的逻辑关系比较牵强。E项: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的超越了生命的苦难,但并不能完全说明史铁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选项的表述不够严谨。B项完全符合文意。)(2)史铁生是一个残疾多病站不起来但是心灵上最挺拔正直的人。(2分)史铁生是一个超越了自身的苦难爱自己,爱世界,知道感恩,知道生命意义的人。(2分)史铁生是一个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的最勇敢的人。(2分)(3)为了表明史铁生的生存状态。(2分)表明史铁生在死神的追逐下,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与疾病

10、抗争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表明史铁生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没有退缩到麻木无知的颓唐地步。(2分)(4) “残疾”: 史铁生是一个罹患残疾但心灵挺拔正直的伟大作家,他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去思索世界与生命的价值。(2分)在他眼里残疾只不过是不能实现罢了,残疾并没有使他退缩到无知和曲解,没有麻痹麻醉自己。(2分)残疾是生命存在的诸多形式之一,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只在于心灵的伟大。(4分)“生命”: 史铁生认为上帝是生命的编剧,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有一种真实的存在。(2分)即使面对苦难,史铁生也从不抱怨,他知道感恩,他用自己的思索给生命找到了意义。(2分)我们可以用坦然和喜悦去平衡生命中的困苦,我们依

11、然可以在生存的夹缝中让自己快乐。(4分)“有无”: 生命中有了苦难,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快乐。(2分)史铁生罹患残疾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但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2分)有和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决定有和无终极意义的是人的精神与思考。(4分)2.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老子的治世之道宋志明老子的哲学思考,从天道问题讲起,最后还是落实到人道问题上。他提出“道”的观念,有现实的针对性,那就是要为当时的乱世找到一条解救之道。老子提出的治世之道,有几个要点:老子关于圣人的说法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并作焉而不为始。

12、”“圣人为腹不为目。”他心目中的圣人,显然有别于儒家心月中的圣人。儒家推崇的圣人,着眼于“迹”,着眼于“为目”,不实惠也不实用,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而老子推崇的圣人,着眼于“道”,着眼于“为腹”,反对做表面文章。有些研究者常常批评道家,以为道家不重视实行,只喜欢玄谈冥想、坐而论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道家在许多问题上同儒家有分攻,但在重行这一点上,同儒家并没有分歧。众所周知,道家非常重视“道”的观念。他们所讲究的“道”,就内含着“行道”的意思。他们历来反对仅仅把道当做言说的对象而不去实行在道德经五千言中,我们透过那些貌似玄虚的话语,很容易发现老子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对治世之道的关注。老子之道的妙原

13、则就是“无为而治”。首先,老子认为,掌权者不要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在下层面前,应当采取一种低姿态。举个例子来说,“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掌权者千万不能摆架子,千万不可刚腹自用;那样做,不会有好结果,因为“强梁者不得其死”。君王应该把自己当成“寡人”。老子的本意是想让君王以寡人自谦,保持一种低姿态,没扭到“称孤道寡”后来却成了君王的专称,成了实际上的高姿态。这是老子所始料不及的。其次,老子主张“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讲究切实可行的治国策略。他建议掌权者不要瞎折腾,应当像煎小鱼那样小心谨慎。煎小鱼时如果老是翻来翻去,非把小鱼弄得不成样子不可,治理国家也是如此。老子提出的“

14、无为而无不为”的原则,并不是要人们什么事都不做,而是要求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不要仅凭主观的想象为所欲为,“必须道法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子的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受到政治家们的重视。第三,老子主张“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话今天就是“以人为本”的意思。老子强调,掌权者要为百性着想,不能只为自己着想,不能有常心、有私心。在重视民心、民意这一点上,孺道两家是一致的,但各自的施政方针不同。孺家要求掌权者施仁政于民,老子觉得没有必要,他的主张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当狗”,君王不要以救世主自居。老子提出治世之道,目标是造就一个理想社会。老子设计的理想社会就是“小国寡民”:

15、“小国寡民就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有的论者指责道家搞复古倒退,要把人类拉到远古的蒙昧状态,恐怕是一种误解。他们仅从字面上解释老子,没有了解老子这样说的真意。1下列对“老子的治世之道”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老子的治世之道”现实针对性强,为乱世找到了一条和谐之道。B“老子的治世之道”注重“实”,推崇“为腹不为目”的圣人人格。C.“老子的治世之道”注重“行”,以“无为而治”为基本原则。D“老子的治世之道”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无为而治”的原则的一项是( )A,.掌权者不能摆架子,在下层面

16、前应采取低姿态。B.掌权者应承认道德规范的有效性,把自己当“寡人”。C.掌权者应当小心谨慎地治理国家,做到不扰民。D.掌权者要“以人为本”,为老百姓着想,没有常心。3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老子的圣人观和儒家迥异。前者着眼于“道”,反对做表面文章;后者着眼于“迹”,有形式主义倾向。B.道家重视“行道”的观念。道德经中虽然有玄虚话语,但并不妨碍老子关注实际问题和治世之道。C.人们错误地理解道家搞复古倒退,把人类拉到远古的蒙昧状态,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老子理想社会的内涵。D.老子所描述的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和睦相处,没有交往与冲突,虽贫穷但思想单纯的社会。参考答案:1.

17、A(A项,原文中是“为当时的乱世找到一条解救之道”,而非“和谐之道”。B,C,D三项分别是对第段、第段、第段的正确概括)2: B(B项中“承认道德规范的有效性”,无中生有。其他几项都是对“无为而治”原则的正确理解与概括)3. A(A项依据在原文段;B项“道德经中虽然有玄盛话语”是一种误解;C项是因为他们低估了老子理想社会的内诵”错,原因是“他们仅从字面上解释老子,没有了解老子这样说的真意”;D项“虽贫穷但思想单纯的社会”是对“小国寡民”的误解。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陋劣之中有至好谈审丑快感人们不难发现,在艺术创作中,丑成了一个重要的描写对象。照理,丑的东西只能使人厌恶,何以某些丑的

18、东西进入艺术作品,倒给人们带来美感呢?“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的王熙凤,其卑污的灵魂难道不让人恨得咬牙切齿吗?为什么读者在手捧红楼梦之际,又会产生“骂凤姐,恨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的心理呢?或者说生活丑怎么会变成艺术美呢?这实际上是一个审丑快感问题。丑作为一种艺术内容是怎样引起我们的快感的呢?这可以从以下三点加以说明:第一,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中,美的东西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高个子在矮个子旁边显得更高;白色在黑色包围

19、中显得更白;健美置身于病态旁显得更健美;崇高与卑劣相比较显得更崇高;美与丑相对照显得更美。在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把丑作为一种背景,用以衬托美的写法,是屡见不鲜的。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的死静来衬托“千帆”竞发的生动,以“病树”的病态来衬托“万木”争春的壮美。生动因有死静相与共而显得更生动,壮美因有病态相陪伴而显得更壮美。这就是说,丑还是丑,但丑作为陪衬而成为美的条件,成为美的一个源泉。这也就是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把阴影掺入光明,把滑稽丑怪置于优美崇高之旁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丑往往比美更能揭示内在的真实,更能激发深刻的美感。丑的对象,其外在的形态对审美感官具有阻

20、拒性,它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却具有一种吸引力,而且促使人们从对象的外在表象中解脱出来,而去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这样,丑的对象就给人带来一种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而艺术家也就利用“丑”这个特性,用以表现人们的内心世界里最深邃的东西。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有一雕塑件欧米哀尔,所表现的是一个年老的风尘女子。面容的憔悴、肌肉的萎缩、皮肤的皱纹、表情的悲哀,都令人感到这是一位再丑不过的女人。然而这件雕塑却比无数的美女雕塑更成功。有的评论家在欧米哀尔面前惊呼:“啊,丑得如此精美!”实际上,罗丹的这件雕塑吸引人之处,是超越外在形态的更加深刻的美学意义:罪恶的社会把一个人美好的青春和幸福给

21、毁灭了。正是这种内在使欧米哀尔显得精美,并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第三,对丑的揭露、谴责和批判,是令人痛快的。艺术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艺术家的审美理想是一道美的光亮,它可以刺穿丑,使其丑态毕露而被征服。对丑的征服会使人产生胜利感而激起愉悦之情。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就说过:“在滑稽中丑态是使人不快的;但是,我们是这样明察,以至能够了解丑之为丑,那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我们既然嘲笑丑态,就比它高明。”这种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的说法,是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这是因为,“丑的现象本身不会令人高兴。但是痛斥它却真是一件快事啊!这是对丑的谴责,在美的理想

22、之光照射下使人目眩,让丑的劣迹在美面前原形毕露”。在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所作所为,只能引起我们的厌恶。但对她的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的揭露、谴责,却使人无比痛快。由此可见,艺术创作中以美裁判丑,是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删改)1下列有关“审丑快感”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心理学实验证明,对比效应是人感知事物的一大特征,审丑快感的产生离不开这种对比效应;从这个意义上讲,丑可以成为美的一个源泉。B丑的对象的外在形态虽然不会顺利地给人们带来快感,但它能促使人们关注与追寻对象内部蕴含的意味,给人带来更深刻、更震撼人心的美感。C在艺术家审美理想之光的照射下,丑的东西会原形毕露,这种对丑的征服

23、会使人产生胜利感和愉悦之情,从而也就产生了审丑快感。D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生活中丑的东西进入到艺术作品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审丑快感”,这种快感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创造。2下列各项中,不适合用来证明“丑是一种背景,用来衬托美的丽质”这一观点的一项(3分)A吸收丑是为了美而不是为了丑。(罗森克兰兹)B贵珠出乎贱蚌,美玉出乎丑璞。(葛洪抱朴子)C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杜甫漫兴 )D滑稽丑怪作为崇高优美的配角和对照,要算是大自然给予艺术的最丰富的源泉。(雨果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丑的对象能转化为美,让人产生兴味盎然、无比震撼

24、的审丑快感,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B美与丑是对立中的存在,两者是相反相成的。离开丑孤立地去求美,得不到美;相反,若能把丑置于美之旁,那么美就在对比中显现出来了。C罗丹的欧米哀尔以丑的、病态的形象为题材,其目的不是展示丑,而是激起欣赏者心灵的震动和深刻的美感。D“以美裁判丑从而激起快感”之所以成为解释审丑快感的一种最流行最重要的说法,是因为它较为合理地解释了艺术创作中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参考答案:1D2C3A1试题分析:D“完全取决于艺术家的主体创造”错,原文是“艺术既是对客观的反映,同时又是主体的创造”。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C柳絮、桃花都

25、是比喻乘风乱舞、随波逐流的势利小人;这两句都是写“丑”,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A “这种快感是美的对象所不能给予的”无中生有。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

26、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柯:当时地名)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27、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9对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鲍叔终善遇之 遇:对待B鲍叔遂进管仲 进:保举,推荐C尝与鲍叔贾 贾:作买卖D然孔子小之 小:变小10以下句子编成四组,全都表现鲍叔牙“能知人”的一组是( 3分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A B

28、 C D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鲍叔牙善于识别人才,以至于在管仲被重用之后,天下人并不怎么看重管仲,而是赞美鲍叔牙能知人。 B在柯地会盟,桓公背弃了曹沫逼他订立的盟约,而管仲劝他信守盟约,说明管仲能慎重的权衡事情的利弊得失。C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知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值得赞颂,这一点与孔子见解不同。12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 (2分)(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4分)

29、 (3)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3分)参考答案:9、D(小,意动用法,认为小,小看)10C(表现鲍叔的为人,是管仲的作用,是管仲对如何执政的认识)11B(原文是“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只是想法,还没变成现实)12、(1)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情,但是事情的发展却更加困窘无法收拾,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得分点:尝,曾经;穷困,困厄,不顺利。)(2)我曾经数次当官又数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无德无才,而是知道我是没遇到好的时机。(得分点:三,泛指,多次;见 于,表被动;不肖,没有才能;遇,逢、碰到。)(3)天下人不称赞管仲的贤能,却称赞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得分点:多,

30、称赞、赞美;而,转折,并列亦可;知,了解、识赏) 管仲说:“我当初不得志的时候,曾经与鲍叔牙合伙作买卖,分利润时,都是取大部分。鲍叔牙不认为我贪婪,而是知道我贫困。我曾经替鲍叔牙谋划事业,但是事业发展不顺利我也更加穷困,鲍叔牙不认为我愚蠢,而是知道我做事的外部条件不具备。我曾经数次当官又数次被国君驱逐,鲍叔牙不认为我无德无才,而是知道我是没遇到好的时机。我曾经数次在打仗时不积极参战,鲍叔牙不认为我胆小,而是知道我挂念老母亲。公子纠败了,召忽为公子死了,我却忍受囚禁的屈辱不自杀,鲍叔牙不认为我没有羞耻之心,而是知道我不在意小节,在意的是能否平定天下。生我的人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牙啊!”鲍

31、叔牙推荐了管仲之后,把自己官职置放在管仲之下来辅助他。后来鲍叔牙的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作官,有封地的就达十几代,而且有很多都是著名的政治家。 天下人称赞的不是管仲的贤能,而是称赞鲍叔牙能够了解举荐贤人。管仲治理政事,最会把祸事变为好事,使失败转为成功。注意事情的轻重缓急,慎重地衡量厉害得失。齐桓公实际上是怨恨少姬改嫁而向南袭击蔡国,管仲就寻找借口攻打楚国,责备它没有向周王室进贡苞茅。桓公实际上是向北出兵攻打山戎,而管仲就趁机让燕国整顿召公时期的政教。在柯地会盟,桓公想背弃曹沫逼迫他订立的盟约,管仲就顺应形势劝他信守盟约,诸侯们因此归顺齐国。所以说:“懂得给予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32、” 太史公说: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朝统治衰微,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只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他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这大概说的就是管仲吧?5.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8(15分)毛遂自荐毛遂比至楚,与十九人论议,十九人皆服。平原君与楚合从,言其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决。十九人谓毛遂曰:“先生上。”毛遂按剑历阶而上,谓平原君曰:“从之利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日中不决,何也?”楚王谓平原君曰:“客何为者也?”平原君曰:“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叱曰:“胡不下!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毛遂按剑而前

33、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今十步之内,王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吾君在前,叱者何也?且遂闻汤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岂其士卒众多哉,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弗能当。白起,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以与楚战,一战而举鄢郢,再战而烧夷陵,三战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赵之所羞,而王弗知恶焉。合从者为楚,非为赵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楚王曰:“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毛遂曰:“从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谓楚王之左右曰:“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曰:“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

34、,次者遂。”遂定从于殿上。毛遂左手持盘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与歃此血于堂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1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毛遂比至楚 比:等到B. 一战而举鄢郢 举:攻占C. 诚能据其势而奋其威 奋:振作、发扬D. 而王弗知恶焉 恶:憎恨16.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是胜之舍人也 子犯请击之B. 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C. 而王弗知恶焉 夜缒而出D. 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夫晋,何厌之有17. 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A. 毛遂是一个不但胆识超群、

35、辩才出众,而且能主动请缨、善于抓住施展才华机会的人。B. 毛遂终于赢得了同行的信服,是因为在关键时刻当其他人一筹莫展时,只有毛遂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凭才华逼迫楚王接受合纵。C. 毛遂之所以迫使楚王接受合纵的盟约,主要是以赵国的实力为后盾,有类似于“城下之盟”的意味。D. 毛遂与楚王说理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告之以利害,在外交场合真是做到了有理、有据、有节。18.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国之众也。(3分)译文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3分)译文参考答案:15、D(恶:羞愧)16、D(D疑问代词,什么。A.结构助词,的/代词,代秦军。B.介词,凭借/连词

36、,因为C.转折连词,可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17、C(“主要是以赵国的势力为后盾”错,主要凭勇气和不怕死的精神,由“今十步之内,不得恃楚国之众也。王之命县于遂手”可以看出。)译文:毛遂到了楚国,与十九个人谈论,十九个人都折服了。平原君与楚国谈判“合纵”的盟约,(反复)说明“合纵”的利害关系,从太阳出来就阐述这些理,到太阳当空时还没有决定,那十九个人对毛遂说:“先生上去!”毛遂手握剑柄登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纵的利害关系,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今天,太阳出来就谈论合纵, 日到中天还不能决断,(这是)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个人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这是(我)赵胜的舍人。”楚王怒斥道:

37、“为什么不下去?我是在同你的君侯说话,你算干什么的?”毛遂手握剑柄上前说道:“大王(你)敢斥责(我)毛遂的原因,是由于楚国人多。现在,十步之内,大王(你)不能依赖楚国人多势众了,大王的性命,悬在(我)毛遂的手里。我的君侯在眼前,(你)斥责(我)是为什么?况且,毛遂(我)听说汤以七十里的地方统一天下,文王以百里的土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由于(他们的)士卒众多吗?实在是由于(他们)能够凭据他们的条件而奋发他们的威势。今天,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持戟的土卒上百万,这是霸王的资业呀!以楚国的强大,天下不能抵挡。白起,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竖子罢了,率领几万部众,发兵来和楚国交战,一战而拿下鄢、郢,二战而烧掉

38、夷陵,三战而侮辱大王的祖先。这是百代的仇恨,而且是赵国都感到羞辱的事,而大王却不知道羞耻。合纵这件事是为了楚国,并不是为了赵国呀。我的君主在眼前,(你)斥责(我)干什么?”楚王说:“是,是!实在象先生说的,谨以我们的社稷来订立合纵盟约。”毛遂问:“合纵盟约决定了吗?”楚王说:“决定了。”于是,毛遂对楚王左右的人说:“取鸡、狗和马的血来:”毛遂捧着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大王应当歃血来签订合纵的盟约,其次是我的君侯,再次是(我)毛遂。”于是毛遂在宫殿上签定了合纵盟约。毛遂左手拿着铜盘和血,而用右手招唤那十九个人说:“先生们在堂下相继歃血。先生们碌碌无为,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依赖别人而办成事情的人啊。

39、” Ks5u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洪天锡,字君畴,宝庆二年进士。授广州司法。丁内艰,免丧,调潮州司理。帅方大琮辟真州判官,留置幕府。改秩知古田县,行乡饮酒礼。邑剧,牒诉猥多,天锡剖决无留难。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擢诸司粮料院,拜监察御史。累疏言:“天下之患三:宦官也,外戚也,小人也。”劾董宋臣、谢堂、厉文翁,理宗力护文翁,天锡又言:“不斥文翁,必为王府累。”上令吴燧宣谕再三,天锡力争,上又出御札,俾天锡易疏,欲自戒饬之。天锡又言:“自古奸人虽凭怙,其心未尝不畏人主之知,苟知之而止于戒饬,则凭怙愈张,反不若未知之为愈也。”章五上,出关待罪。诏二人已改命,宋臣续处之。会吴民仲

40、大论等列诉宋臣夺其田,天锡下其事有司,而御前提举所移文谓田属御庄,不当白台,仪鸾司亦牒常平。天锡谓:“御史所以雪冤,常平所以均役,若中贵人得以控之,则内外台可废,犹为国有纪纲乎?”乃申劾宋臣并卢允升而枚数其恶。疏上至六七,最后请还御史印,谓:“明君当为后人除害,不当留患以遗后人。今朝廷轻给舍台谏,轻百司庶府,而北司独重,仓卒之际,臣实惧焉。”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而天锡亦自是去朝廷矣。改广东提点刑狱,五辞。明年,起知潭州,久之,始至官,戢盗贼,尊先贤,逾年大治。直宝谟阁,迁广东转运判官,决疑狱,劾贪吏,治财赋,皆有法。升秘阁修撰、福建转运副使,又辞。度宗即位,以侍

41、御史兼侍读召,累辞,不许。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久之,进显文阁直学士,三降御札趣之,又力辞。逾年,进华文阁直学士,寻致仕。疾革,草遗表以规君相。上震悼,特赠正议大夫,谥文毅。(节选自宋史?洪天锡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B.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C.

42、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D. 改福建安抚使/力辞/不许亭户买盐/至破家陨身者/天锡首罢之/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召为刑部尚书/诏宪守之臣趣行无虚日/不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丁艰,即丁忧,亦称“守孝。“丁内艰”,丧制名,指儿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丁外艰”指儿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B. 乡饮酒礼是从周代开始流行的宴饮风俗,目的是向国家推荐贤者;后演化为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故又称“乡饮酒”。C. 侍读,官名。唐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与侍读直学

43、士,讨论文史,整理经籍,备皇帝顾问。宋置翰林侍读学士与侍讲学士,明、清延续此职。D. 古代表示官职调动的常用词语有“调”“徙”“改”“转”“行”“出”“迁”“放”等,其中“出”与“放”均有京官外调做地方官之意。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洪天锡居官正直,秉公执法。担任古田县令时,面对诸多诉讼,他剖析决断没有留下疑难积案。而对依靠王府势力杀人者,他依法严惩不贷。B. 洪天锡忠心为国,不畏权贵。他多次弹劾董宋臣、厉文翁等宦官贵戚,虽然理宗极力庇护,但他坚持己见,据理抗争,最终使他们受到处罚。C. 洪天锡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潭州知州时,他缉拿盗贼,尊敬先贤,潭州不久

44、大治。迁任广东转运判官后,他弹劾贪官,治理财赋,利于民生。D. 洪天锡淡泊名利,屡召不就。理宗和度宗都曾多次征召他为官,他极力推辞,但没有获得允许。晋升为华文阁直学士后,不久他就告老退休了。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有倚王邸势杀人者,诛之不少贷。(2)言虽不果行,然终宋世阉人不能窃弄主威者,皆天锡之力。参考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译文:有依靠王府势力而杀人的,洪天锡惩治(诛)他们毫不宽恕(贷)(2)译文:洪天锡的言论虽然终究没有被施行,然而直到宋朝终结,宦官都不能玩弄君主的威权,这都是洪天锡努力所致。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

45、。“福建安抚使”是官职,“力辞”的主语应是“洪天锡”,“不许”的主语应是朝廷,所以“力辞不许”中间应该断开,排除A项;“不许”后应断开,排除D项。“民作佛事以报”的主语应是“民”,“罢荔枝贡”的主语应是洪天锡,这两件事的主语不一致,所以应该断为“民作佛事以报/罢荔枝贡”,据此判断出本题答案为C项。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所给选项涉及古代风俗礼仪和官职名称、调动等知识。D项,“行”不是表官职调动的词语,而是指代理或兼任官职。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无中生有,“据理抗争,最终使他们受到处罚”不正确。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