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80608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6.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洛阳市五头中学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信息来源广,考验着大众的分辨能力。自网络信息搜索形式发生变化以来,大众获得信息的方式也出现了变化。更方便的信息获取渠道,让民众能轻松地获取信息,几乎一切问题,通过网络都能得到详细、准确的解答,从而也降低了对知识的权威感与信赖感。但多媒体信息便捷复制、及时传播的特点,让民众信息量急剧增加,同时也超出了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纷繁复杂的信息超出了大众理解与分辨能力。信息传播迅速,容易造成群众情绪失控。随着自媒体的使用,它改变了传统一对多的传播形式,变成多对多的形式,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人人

2、都能充当信息发布者。大众利用微博、短信、微信、视频直播等方式随时随地传播信息,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壁垒。自媒体的隐蔽性让传播者处在隐蔽状态,让整个传播更为随意、大胆,让很多谣言、不实信息开始传播,并且一度影响了群众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很容易出现群众情绪失控以及网络舆情事件。自媒体时代政府所面临的困境材料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科技在媒体和受众之间开辟了一条彼此了解的通道,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媒体领域的市场细分越来越明显,对用户信息的整理、挖掘和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处理手段,在增强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

3、、经常浏览的页面、停留时长等数据信息,实现对内容的个性化加工、定制服务,并实施及时有效的精准推送,让“你关注的就是头条”从理想状态变成现实可能。在这里,媒体做到了新闻产品的适销对路,受众实现了各取所需,传播力也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新媒体时代传播力的影响要素及其建构路径材料三:媒体是否位居主流,最终要靠传播效果来检验。全媒体时代,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但酿不出“好酒”,也难以留住受众。在我们开疆拓土构建的新媒体渠道上,必须不断增强主流价值的内容供给,不断提供充满正能量的优质产能,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把握社会重大问题,进行舆论引导和认同构建,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推动舆论场形成“以主流引领百舸争流

4、”的局面。主流媒体如何巩固主流地位材料四:讲真话产生公信力,报道热点产生影响力。这些最基本、最基础的传播规律,在纸媒时代如此,在新媒体时代同样有效。应该看到,我们的主流媒体在尊重传播规律、宣传规律方面,即使在过去纸媒时代,也做得并不够好。远离热点、回避矛盾,枯燥乏味、千篇一律,是多年来我们始终在检讨、却时好时坏从未根治的一些现象。在渠道垄断的纸媒时代,读者别无他选,这种矛盾长期存在却没有过于显现,但在新媒体环境下,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影响到了纸媒的生死存亡。因此,主流媒体要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不回避、不躲闪,讲真话。受众是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感受一家

5、媒体的公信力的。只有在日常的报道中,始终关注社会热点,始终满足读者需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关键时刻才能产生真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乃至凝聚力和鼓动力。如果我们在日常的社会热点问题上、在群众关心的问题上,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采取文过饰非的方式,而又寄希望于在重大事件、关键节点上,发挥关键作用,事实上是难以取得满意效果的。以优质内容参与传播竞争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媒体的草根性决定了人人都能利用微博、短信、微信、视频直播等方式发布信息,自媒体的隐蔽性是信息的传播更为随意、大胆的重要原因。B. 随着网络信息搜索形式的变化,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方便,但急剧增加的纷

6、繁复杂的信息也超出了大众理解与分辨能力。C. 媒体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处理手段,对每个用户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有可能实现“你关注的就是头条”。D. 主流媒体要想位居主流,必须不断增强主流价值的内容供给,不断提供充满正能量的优质产能,形成“以主流引领百舸争流”的传播效果。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的主流媒体,在渠道垄断的纸媒时代不尊重传播规律、宣传规律,不考虑读者需求,内容远离热点、回避矛盾,枯燥乏味、千篇一律。B. 主流媒体要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就要始终关注社会热点,满足读者需求,坚持实事求是。在热点问题上,不回避、不躲闪,

7、讲真话。C. 谣言、不实信息传播,影响了群众对信息的正确判断,很容易出现群众情绪失控以及网络舆情事件。这是自媒体时代政府所面临的困境之一。D. 新科技在媒体和受众之间架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媒体做到了新闻产品的适销对路,使受众实现了各取所需,传播力就得到了真正的体现。6. 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应该如何应对才能增强传播力,巩固主流地位?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参考答案:4. C 5. A 6. 利用新科技,做到新闻产品的精准推送,让受众实现各取所需,实现“你关注的就是头条”。增强主流价值、正能量内容供给,通过设置公共议题,进行舆论引导和认同构建,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讲真话,报道热点。在社会热点、群

8、众关心的问题上,不回避。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满足读者需求。【4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C项,“有可能”分析有错。材料二中“让你关注的就是头条从理想状态变成现实可能。”文章是“已然”不是“未然”。故选C项。【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

9、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我们的主流媒体,在渠道垄断的纸媒时代不尊重传播规律、宣传规律,不考虑读者需求,内容远离热点、回避矛盾,枯燥乏味、千篇一律。”以偏概全,整体否定了主流媒体。材料四中说“我们的主流媒体在尊重传播规律、宣传规律方面,即使在过去纸媒时代,也做得并不够好。”只是表达做得不够好。故选A项。【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然后仔细审题,抓住问题的指向,到文中搜寻相应的答题区间,抓住重点

10、词句,归纳概括要点,然后顺应问题的方向组织答案,分条回答即可。本题要求概括,在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才能增强传播力,巩固主流地位。材料二“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处理手段”“可以根据每个用户的兴趣爱好、受教育程度、经常浏览的页面、停留时长等数据信息,实现对内容的个性化加工、定制服务,并实施及时有效的精准推送,让“你关注的就是头条”从理想状态变成现实可能”“媒体做到了新闻产品的适销对路,受众实现了各取所需”可以总结概括出,主流媒体要利用新科技,做到新闻产品的精准推送,让受众实现各取所需,实现“你关注的就是头条”。材料三中“必须不断增强主流价值的内容供给,不断提供充满正能量的优

11、质产能,通过设置公共议题,把握社会重大问题,进行舆论引导和认同构建,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能总结概括出,主流媒体要增强主流价值、正能量内容供给,通过设置公共议题,进行舆论引导和认同构建,实现与受众的有效连接。材料四中“讲真话产生公信力,报道热点产生影响力”“主流媒体要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力,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上,不回避、不躲闪,讲真话”能总结出,主流媒体要讲真话,报道热点。在社会热点、群众关心的问题上,不回避。材料四中“始终关注社会热点,始终满足读者需求,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可以总结出,主流媒体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始终满足读者需求。【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

12、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诗的建筑美 唐诗不仅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而且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所谓建筑美,不是说唐诗与建筑具有同样的美学特点,而是说唐诗像建筑一样,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王维的“大漠孤

13、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化动为静,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然而,静中又有动,实中又有虚。建筑看起来,完全是静的、实的,建筑所用的材料,如砖、瓦、木料等,无一不实,无一不静。然而,建筑师通过对门、窗、房间、走廊等结构的安排,却不仅使建筑内部具有广阔的活动天地,而且外部也与整个宇宙相联系,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这样,建筑本身也成了一个小宇宙,它把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融合汇通在一起。唐诗也有这样的特点。它所描写的多是实实在在的具体的意象,但它所表现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诗思和感情。例如司空曙的“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李白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雨中黄叶树”与“

14、灯下白头人”,这是两组看似各不相关的具体意象;“浮云”与“游子”,“落日”与“故人”,更是看似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诗人只是并列地把它们罗列在一起,不加任何分析性的说明,可是我们一读,却好象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就来自这种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 这样的建筑美,还和汉字的结构形式有关。汉字是从象形字产生出来的,象形字的特点是摹拟具体的物象。唐诗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例如李白的“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里写了凤凰、凤凰台、长江三个具体的物象,然后用三个动词描述它们各自的状态,然后再

15、把它们组合在一道,成为凤去台空江自流,这难道不像建筑的门、窗与墙壁,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融贯,从而产生出建筑的美吗?凤去、台空、江自流,我们读着,我们的眼前不仅浮现了它们作为物的形象,像建筑一样竖立在我们的面前,而且从它们的关系中,我们看到了空间的并列关系转化成了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江山长在而人事沧桑的感慨,不禁油然而生。唐诗的建筑美那以具体的物象的描绘来打动我们的感染力,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建筑善于以小见大,在极小的空间中展示出广阔的人生。唐诗在结构上,也具有建筑的这种特点,在短短的绝句或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例如王维的息夫人,短短二十个字,不仅写了历史,而且写了现实。在写历史和现实

16、的时候,更重要的,它描写了深厚的令人难以言说的内心的悲哀与感情。唐诗的建筑美,在绝句当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我们说,绝句的结构,有如中国亭子的四根柱子。就是这么四根柱子,它一方面塑造了一个完整的空间形象,自成一个天地,另一方面却又吞吐着整个宇宙,与天地精神相往来。 (选自唐诗十二讲,有改动) 1.下列关于“唐诗的建筑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诗的建筑美是指唐诗在结构方面体现出来的美,它是一种让人在诗歌中体会到的具有空间立体感的美。 B唐诗的建筑美是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使得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具有空间的立体美感。 C充分利用汉字摹拟具体物象的特点,去塑造

17、富有建筑立体感的诗歌形象是唐诗的建筑美的表现形式之一。 D短短的绝句和律诗中包孕着广阔的生活内容,展示出广阔的人生,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2.下列理解与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诗人往往通过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的手法,把生生不已的宇宙壮观转化为像建筑一样巍然屹立的立体形象。 B建筑通过门窗等结构,使之具有无限广阔的空间感,而唐诗则通过具体意象的罗列与组合表达某种深永的感情。 C唐诗的建筑美体现在把时间艺术转化为空间立体感上,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 D建筑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把宇宙浓缩到房屋之中,唐诗则通过这种手法,用简短的诗展示出

18、广阔的生活内容。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既然唐诗在语言上具有音乐美,在结构上具有建筑美,那么我们可以对唐诗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品味和解读。 B只要诗人并列地把毫不相关的各自独立的意象罗列在一起,不须分析说明,读者就可以领会其中的深永的感情。 C唐诗之所以美,与汉字的结构形式有着重要的联系,所以许多唐诗一旦翻译成别的语言,它的美就会被削弱。 D唐诗绝句中每一句都好比中国亭子的一根柱子,因而诗的内容犹如亭子的空间,诗的思想情感犹如广阔的宇宙空间。参考答案:1.D弄错范围,使唐诗的建筑美得到最充分表现的不包括律诗。2.C 按照第一段对唐诗的建筑美的定

19、义,所谓建筑美,是说唐诗善于通过具体意象的描写和组合,把本来是按照时间顺序流逝的时间艺术,转化为具有空间的立体感。“更体现在把空间并列关系转化成前后流逝的时间关系上”是对唐诗的建筑美打动我们的原因的分析。3.B“我们一读,却好像蒙太奇一样,不同的镜头组合在一道,自然而然地产生出了某种深永的感情”说明并列在一起的意象之间有内在的联系,并不是随便把意象罗列在一起,就能产生某种深永的感情。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红叶归处是秋风查干自古至今,红叶有着无尽的话题。每每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已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有一年在京郊红螺寺,我真真切切地读到了一片元宝枫叶内心的独白。那正是

20、十月末的一天,天空一片高蓝,远山近岭到处是燃烧的红叶在秋风中静默,使人不由想起禅气这个词。我仰头去读高岩上的一树红叶,猛然,其中一片硕大的从高处安然飘落,不带一丝忧伤,仿佛是一位远游的行僧,在欣欣然归来。枫叶红透,似一袭袈裟,在秋阳下闪着奇异的光芒。我想到了去西天取经的那位高僧,和他的白马。这样的时刻,恰有一声声晚钟从红螺寺高墙里传了出来,像是迎宾曲。叶落归根,就该是这样的氛围。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有时,人不如红叶。它们那种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在岁月漫漫中,甚至连小小动物都去勇敢地面对生与死。我观察多年,从来没有见到一只自然死亡

21、的鸟。而人类就有些不同,首先想的是长命百岁,甚或万岁。那些帝王将相活着时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宁。人是万物之灵,却不知顺从自然规律,一见死神就乱了方寸,这是一种很可悲的心态。有一年深秋,我们到二郎山深处的喇叭河风景区采风游览,这里天然小路曲曲弯弯,一直沿着山下的河流,伸向旷野和原始。河水清澈,似一条玉液在静静地流。爬上一处高地,远眺近目,夕阳依依,诸峰相衔,山上山下都是斑斓的梦境。金黄和火红,使人目不暇接神魂颠倒。是夜,山月当空。一阵山风拂过,树木花草夺人魂魄的清香,不但醉倒了山客,也引来了一大群高大的水鹿。它们如约而至,来舔喇叭河宾馆为它们准备的硝,离我们只有百米之距,它们仍有些许警觉,

22、但很安静,以它们发蓝的眸子,看着我们。我一时兴起,给这些不速之客唱起一首又一首的蒙古民歌。其中一只,顾不得舔硝,竖耳聆听,同游者笑着说,你终于在这蛮野之地遇上知音了。没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并且体会了其中的内涵。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怀有一腔慈悲之心。不料,这一天的后半夜猛然间刮起了山风,气势逼人,似排山倒海。我心中起忧,担心红叶的命运,久久不能入睡。晨五时,梦中有了幻听,听到了钟声由远而近,轰然而优雅。我披衣而起,抓起相机便匆匆出得门去,山风有些冷,但安静了许多,俯仰之间,满眼都是落叶,像一地微微挪动的落霞。它们落得安然飘得富有诗意,竟无半点忧伤,躺成了一山的哲思,忧郁的我,

23、却成了多余。惊愕之余,我终于有了一些禅悟。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淡淡的山雾中,我站在秋风中的山野,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我有幸列席这样的一次仪式,不知不觉中提升了自己的一点点高度,并且读到自己灵魂的色泽,也正在由灰变红。红叶归处是秋风,拥有秋风的万物有福了。(有删改)7.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段描写枫叶的情景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飘落的红叶的动态和色泽。B. 第段作者

24、写小小的动物都能勇敢地面对生与死,二人却不知道顺从自然规律,表现了人类面对死亡时心态上的可悲。C. 第段写喇叭河风景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作者以鹿能听懂人的歌声一事,来说明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D. 第段描写山风过后满地红叶的情景,“安然”“富有诗意”“没有半点忧伤”等词语从侧面表现了“我”担忧的多余。8. 文章段说:“每每读到有关红叶的文字,我便心动,不由自已地沉浸于哲理的思考。”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哪些“哲理的思考”?请分条简要概括。9. 文中作者先称“人是万物之灵”,文末却说人“非万物之灵”。对这种看似矛盾的表述,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参考答案:7. C 8. 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

25、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只要人类怀有一腔慈悲之心,就能天人合一。自然万物,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人非万物之灵,人要顺从生与死的自然规律。 9. 看似矛盾的表述,表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人由凌驾于自然之上到与自然万物平等相处,这种认识是可贵的。第一处,“万物之灵”是作为红叶的对立物出现的,他以帝王将相为代表;他们没有表现出“万物之灵”的坦然和睿智。第二处,作者直接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他观察红叶飘零等自然景观,悟到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与死,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红叶飘落,万物有福。【7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

26、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C项,“作者以鹿声能够听懂人的歌声一事,来说明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错误,过于拔高,原文“同游者笑着说,你终于在这野蛮之地遇上知音了。没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只是作者借以生发的感慨,并不是说作者真的认为鹿能够听懂人的歌声【8题详解】此题考核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根据题干的要求确定答题区位,然后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摘取关键词语作答。此题要求概括关于“红叶”的“哲理的思考”,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叶落,是一种美好庄严的过程,是一种天律,不可违背,也不可抵触”“人是万物之灵,却不知顺从自然规律,一见死神就乱了方寸,这是一种很可悲的心态”“没

27、错,它一定听懂了我的歌声,并且体会了其中的内涵。天人合一,绝非仅仅是理想,只要人类怀有一腔慈悲之心”“自然万物,原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人类给自己戴上了一副有色眼镜,读不到事物的本色罢了”“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万物之灵”概括答题要点。【9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分析文中作者先称“人是万物之灵”,文末却说人“非万物之灵”是否矛盾,答题时先明确观点,然后分析原因,此类事答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找到文中相关说法的原因,然后分析其中的联系,文中说“人是万物之灵”的语境“是它们那种面对凛冽秋风时的坦然和睿智,不能不叫人深思”“那些帝王将相活着时作威作福,死后也不叫百姓安宁。人是万物之灵,却不

28、知顺从自然规律”;而说“人非万物之灵”的预警时“终于明白:人或者说我自己,是弱智者,而非万物之灵。眼下,躺了一山的红红落叶,正在完成一种交接仪式,生与死,在这里只是一个概念而非实质”,通过文章的内容看,产生这两种说法的立足点不同,因为作者的认识的加深所用产生认识的变化,因此并不矛盾。【点睛】情节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

29、族, 间 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 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 既 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 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 ”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 薄 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

30、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退。迁文思使,徙 知 保安军。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注:族帐:我国少数民族聚族而居所设的帐幕,也指部族。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1、(3分)A间走归京师 间:中间 B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 寇:占领C其众数万薄金明 薄:以为簿,轻视 D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 引:退却5下面的句子中全都表现周美“用兵谋略”的一组是( )(3分)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益张旗帜,四面大噪遂募兵筑万安城。美独 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A B C D6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周美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家人,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经常让他在宫中护卫自己。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C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

32、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劳师而无功。D周美对部下很好,所得赏赐多分给了部下,在他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7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1)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5分)译文 (2)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5分)译文 参考答案:4D(A、间:从小路B、寇:侵犯C、薄:接近。)5A(作战勇敢担任职务战争结果)6B(在元昊反叛时受举荐。)7(1)我愿意借助(带领)几个骑兵把契丹将领俘虏送到皇帝面前,皇帝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中负责保卫工作。(假:借助,凭借。1分。骑:骑兵。1分壮:以为壮、为勇敢。1分。通顺2分。

33、)(2)金明正处在边疆要道,是我们的屏障,现在不赶快修缮好,我们又将要失掉它。(当:正处在。蔽:屏障。亟:赶快;马上。各1分。通顺2分)参考译文周美子之纯,是灵州回乐人,年轻时参加朔方军。凭着才能和武功被人称道。在赵保吉攻破灵州后,周美离开亲族,秘密投奔京师,被天子召见,参加了禁卫军。契丹侵犯边界,宋真宗驾临澶州,在澶州城北门御敌。周美激动地表示,我愿意带领几个骑兵把契丹将领俘虏送到皇帝面前,皇帝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中负责保卫工作。天圣初年,德明部落侵犯平凉方渠,周美以军侯身份戍边,和州将一道追杀敌人,在九井原、乌仑河把敌人大败,杀敌甚众。积累战功升迁为天武都虞侯。不久元昊反叛,陕西发生战

34、事,经略使夏竦举荐周美的才能,提升作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工迫近明诸寨后,周美向经略使范仲淹请示:“夏人刚得志,按这种形势一定会再来。金明正处在边疆要道,是我们的屏障,现在不赶快修缮好,我们又将要失掉它。”范仲淹于是嘱咐周美将城池秀辅导和原先一样。几天后,敌人果然来犯,数万敌兵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里布阵。周美率领二千人,奋力作战到傍晚,援兵不到。于是将军队转移到山北,多布置疑兵。夏人望见,认为宋军的救兵到了,就撤退了。不久(敌人)又出现在艾蒿寨,周美就赶到郭北平,和敌人夜战难解难分。周美率众人各拿火炬从小路上山,多布置旗号,四面大喊,敌兵畏惧逃跑了。周美缴获了牛羊、骆驼、铠甲好几千。

35、于是他招募士兵修筑了万安城后回兵。敌人又进犯金明,周美率军队由虞家堡和北山而下,敌军就退却了。周美升任文思使,调任统领保安军。后来元昊大规模入侵,占据了承平寨。各路将领会聚讨论进攻讨伐敌人,洛苑副使种世衡请求带三天的粮食直捣敌人巢穴。周美说:“如果敌军知道我军到来,一定会设伏兵袭击我们。不如抄小路攻其不意。”种世衡不听。周美独自率兵西出芙蓉谷,大败敌军。种世衡等人果然师出无功。自从陕西用兵以来,诸将大多作战不利,周美前后十几战,平了敌人二百座营帐,烧毁二十一座,招降十一个部落归附大宋,收复了众多城堡。在军中,周美得到的俸禄和赏赐,大多分给部下,有富裕,全都犒劳兵士。到周美去世,家里没有多余的财

36、物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高旦中墓志铭黄宗羲旦中家世以医名。时陆丽京避身为医人已十年,吴中谓之陆讲山,谒病者如市。旦中出而讲山之门骤衰。盖旦中既有授受,又工揣测人情于容动色理之间,巧发奇中,亦未必纯以其术也。所至之处,蜗争蚁附,千里拏舟,逾月而不能得其一诊。孝子慈父,苟能致旦中,便为心力毕尽,含旦中之药而死,亦安之若命矣。旦中有志读书,遍求其书而读之。美髯玉立,议论倾动,虽复流品分途,而能缱绻齐契,三吴翕然以风概相与。其过金阊,徐昭法必招之入山,信宿话言。蠡城刘伯绳,少所容接;每过旦中,不惜披布胸怀。旦中亦以此两人自重。少喜任侠,五君子之祸,连其内子。旦中走各家告之,劝以自裁。华

37、夫人曰:“诺。请得褒衣,以见先夫于地下。”旦中即以其内子之服应之,殡殓如礼。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随手散尽,故比死而悬磬也。旦中姓高氏,讳斗魁,别号鼓峰。去年十月,旦中疾亟,余过问之,旦中自述:“梦至一院落,锁甚严,有童子告曰:邢和璞丹室也。去此四十七年,今将返矣。某适四十有七,非前定乎?”卧室暗甚,旦中烧烛自照曰:“先生其视我!平生音容,尽于此日。先生以笔力留之,先生之惠也。”余曰:“虽然,从此以往,待子四十七年而后落笔,未为晚也。”明年过哭旦中,其兄辰四出其绝笔,有“明月冈头人不见,青松树下影相亲”之句,余改“不见”为“共见”,夫可没者形也,不可灭者神也。形寄松下,神留明月。辰四理其垂殁

38、之言以请铭,余不得辞。生于某年癸亥九月二十五日,卒于某年庚戌五月十六日,以其年十一月十一日葬于乌石山。(有删改)7.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谒病者如市 谒:拜见B. 苟能致旦中 致:得到C. 三吴翕然以风概相与 与:结交D. 某适四十有七 适:恰巧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吴,地域名称,指长江下游江南一带,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B. 内子,指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与妇女称自己丈夫的“外子”相对。C. 讳,在死后的君主或尊长的名字前加“讳”,以表示尊敬;号,是指名、字之外的自称。D. 癸亥,天干地支组成的六十个基本单位之一

39、,前一位是甲子,后一位是壬戌。9.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至之处,蜗争蚁附,千里拏舟,逾月而不能得其一诊。(2)家势中落,药囊所入有余亦随手散尽,故比死而悬磬也。(3)夫可没者形也,不可灭者神也。10. 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高旦中的形象特点,不超过30个字。参考答案:7. A 8. D 9. 答案(1)高旦中所到之处,人们像蜗牛蚂蚁一样趋集依附,有人不远千里撑船而来,超过一个月而不能得到高旦中的诊治。(2)家业中途衰落,行医的收入有剩余也随手散尽了,所以等到去世时家中已经空无所有。(3)可湮没的是人的形体,不可灭的是人的精神。 10. 喜好读书;体貌出众;善于言谈;崇尚侠义;

40、不吝钱财。(答出任意四点即可)【7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平时注意积累,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中常常出现以今释古的现象。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题中A项,“谒”译为“拜见”和后面的“病者”不搭配,应翻译为“请求”,“病”翻译为看病。故选A。8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

41、含义作答。题中D项,“前一位是甲子,后一位是壬戌”错误,“癸亥”前一位是“壬戌”,后一位是“甲子”。故选D。【9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第(1)句重点词语:所至:所到之处;蜗、蚁:像蜗牛蚂蚁一样,名词作状语;逾:超过。第(2)句重点词语:药囊所入:行医的收入;故:所以;比:等到;悬磬:空无所有。第(3)句重点词语:没:湮没;判断句。【10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求概括人物的形象特征,答题时注意根据文中的重点句子概括即可。注意字数的要求和有没有用原文还是自己的自己的话概括的限制。此题根据文中

42、的“遍求其书而读之”“美髯玉立”“议论倾动”“少喜任侠”“药囊所入有余亦随手散尽”概括即可。【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参考译文】 高旦中家世代以行医闻名。当时陆丽京投身行医已经十年,吴中称他为陆讲山,前来求医的人很多,门前像集市一样。高旦中行医后陆讲山的门庭马上就衰落了。大概是因为高旦中既亲

43、手把脉,又精于在容貌动作、气色纹理之间揣测患者的情感,巧妙地发现,出人意外地言中,这也未必完全是凭医术了。他所到之处,人们像蜗牛蚂蚁一样趋集依附,有人不远千里撑船而来,超过一个月而不能得到高旦中的诊治。贤孝的子孙,慈爱的长辈,如果能够求得高旦中为亲人治病,就算是完全尽心尽力了,口含高旦中的药死了,也会甘愿看作是命中注定。高旦中有志向读书,四处寻找书籍来读。他留有漂亮的胡子,体态修美,言谈令人倾慕,即使是门第不同的各色人等,都能平等相待,情意深厚,三吴一带的人一致因其风度气概而与之结交。他经过金阊,徐昭法必定邀请他到自己隐居之处,连住两夜进行长谈。蠡城刘伯绳,很少与人结交;每次拜访高旦中,不惜披

44、露自己的胸怀。高旦中也因这两人而更加尊重自己的人格。高旦中年少时喜欢见义勇为,扶助弱小,五君子之祸,牵连到他们的妻子。高旦中到各家去告知她们,劝勉她们自尽。华夫人说:“遵命。请求能够穿上朝廷赏赐的礼服,以便在地下见先夫。”高旦中就答应为她穿上自己妻子的衣服,按照礼仪下葬。家业中途衰落,行医的收入有剩余也随手散尽了,所以等到去世时家中已经空无所有。旦中姓高,名斗魁,别号鼓峰。去年十月,高旦中病情危急,我拜访慰问他,高旦中自己叙述道:“梦中到了一座院落,关锁很严,有童子告诉说:这里是邢和璞的丹房。(主人)离开这里四十七年了,现在将要返回了。我刚好四十七岁,莫不是预先注定寿命将终?”卧室很暗,高旦中

45、点燃蜡烛照着自己说:“先生看我!一生的声音容貌,将止于今日。先生凭借笔力为我保留下来,那是先生的恩惠。”我说:“即使这样,从今以后,等待先生四十七岁之后下笔书写,还不算晚。”第二年前往悼念高旦中,他的兄长辰四拿出高旦中最后写的诗文,有“明月冈头人不见,青松树下影相亲”这样的句子,我改“不见”为“共见”,可湮没的是人的形体,不可灭的是人的精神。形体寄托在松下,精神如明月长留。辰四整理高旦中逝世前的文字来请我写铭文,我不能推辞。先生生于癸亥九月二十五日,卒于庚戌五月十六日,在这一年十一月十一日葬于乌石山。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题。(10分)王维字摩诘,九岁知属辞,与弟缙齐名,资孝友。开

46、元初,擢进士,调太乐丞,坐累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擢右拾遗。历监察御史。母丧,毁几不生。服除,累迁给事中。 安禄山反,玄宗西狩,维为贼得,以药下利,阳喑。禄山素知其才,迎置洛阳,迫为给事中。禄山大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诸工皆泣,维闻悲甚,赋诗悼痛。贼平,皆下狱。或以诗闻行在,时缙位已显,请削官赎维罪,肃宗亦自怜之,下迁太子中允。久之,迁中庶子,三迁尚书右丞。 缙为蜀州刺史未还,维自表“己有五短,缙五长,臣在省户,缙远方,愿归所任官,放田里,使缙得还京师”。议者不之罪。久乃召缙为左散骑常侍。上元初卒,年六十一。疾甚,缙在凤翔,作书与别,又遗亲故书数幅,停笔而化。赠秘书监。维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豪英贵人虚左以迎,宁、薛诸王待若师友。画思入神,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绘工以为天机所到,学者不及也。客有以按乐图示者,无题识,维徐曰:“此霓裳第三叠最初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 兄弟皆笃志奉佛,食不荤,衣不文彩。别墅在辋川,地奇胜,有华子冈、欹湖、竹里馆、柳浪、茱萸泮、辛夷坞,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年。母亡,表辋川第为寺,终葬其西。 宝应中,代宗语缙曰:“朕尝于诸王座闻维乐章,今传几何?”遣中人王承华往取,缙裒集数十百篇上之。 (节选自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