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孝感市汉川城关中学高一语文模拟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27分)听朗诵孙犁一九八五年,九月十五日晚间,收音机里,一位教师正在朗诵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散文,是我青年时最喜爱的。每次阅读,都忍不住热泪盈眶。在战争年代,我还屡次抄录、油印,给学生讲解,自己也能背诵如流。现在,在这空旷寂静的房间里,在昏暗孤独的灯光下,我坐下来,虔诚地、默默地听着。我的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五十年过去了,现实和文学,都有很大的变化。我自己,经历各种创伤,感情也迟钝了。五位青年作家的事迹,已成历史:鲁迅的这篇文章,也很久没有读,只是偶
2、然听到。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是的,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泽。作为文物陈列的,古代的宗教信徒,用血写的经卷,就是这样。关于仁人志士的记载,或仁人志士的遗言,在当时和以后,对人们心灵的感动,其深浅程度,总会有不同吧!他们的呼声,在当时,是一个时代的呼声,他们心的跳动,紧紧连接着时代的脉搏。他们的言行,就是群众的瞩望,他们的不幸,会引起全体人民的悲痛。时过境迁,情随事变,就很难要求后来的人,也有同样的感情。时间无情,时间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
3、史不断变化,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一时之兴怀。世事虽然多变,人类并不因此就废弃文学,历史仍赖文字以传递。三皇五帝之迹,先秦两汉之事,均赖历史家、文学家记录,才得永久流传。如果没有文字,只凭口碑,多么重大的事件,不上百年,也就记忆不清了。文字所利用的工具也奇怪,竹木纸帛,遇上好条件,竟能千年不坏,比金石寿命还长。能不能流传,不只看写的是谁,还要看是谁来写。秦汉之际,楚汉之争,写这个题材的人,当时不下百家。一到司马迁笔下,那些人和事,才活了起来,脍炙人口,永远流传。别家的书,却逐渐失落,亡佚。白莽柔石,在
4、当时,并无赫赫之名,事迹亦不彰著。鲁迅也只是记了私人的交往,朋友之间的道义,都是细节,都是琐事。对他们的革命事迹,或避而未谈,或谈得很简略。然而这篇充满血泪的文字,将使这几位青年作家,长期跃然纸上。他们的形象,鲁迅对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在凭吊者的心中。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文章与道义共存。文字可泯,道义不泯。而只要道义存在,鲁迅的文章,就会不朽。1985年9月21日晨改抄讫 (有删改)15.作者听朗诵时,“心情变得很复杂,很不安定,眼里也没有泪水”。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答: 16.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
5、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答: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澈了下来。答: 17.在作者看来,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7分)答: 18.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8分)答: 参考答案:15.作者青年时代对鲁迅的散文充满了喜爱之情:时过境迁如夸知音难觅,令人感慨;作者经历了各种创伤,感情迟钝,对激情的失去深感无奈。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理解能力。答题时要注意分点答,6分,就要考虑三点。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16.(1)(3分) 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了;他们的革命精神固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前文坛淡忘了。意
6、思答对即可。(2)(3分) 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作答。17.被书写的对象在历是上的重要性;书写历史的作者,如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末的表现能力;口碑、文字、金石、竹木纸帛等传播方式和载体。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筛选能力。 每答出一点给2分,全对7分。 意思答对即可。18.(8分)以收听朗诵开头迅速切入主题,看似随意,实则精心;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论述影响历史与世事流传的原因,紧扣主
7、题,层层深入以明确鲁迅文章与道义共存的主旨收尾,前后照应,顺理成章。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和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略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玉色张玉一1942年冬,临沧出奇地冷,澜沧江上下起大雪,24岁的曾祖父从作坊回来,手脚冰凉。他回到家,曾祖母已经烧好一大盆滚水了,趁热再煮一小锅米线,细碎碧绿的葱花、晶莹雪白的米线,汤清线齐,他热乎乎地吃下去,暖身子。那天半夜时分,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曾祖父的堂兄,前几年过河去了缅甸,在那里的赌石场做工,过年时才捎钱回来。他的堂兄回来,是因为日本人打进来了。堂兄说:“绍田啊,跟我走吧,我现在在孙立人将军的部队,38师孙将军要带我们去
8、缅甸、印度,把小日本赶回去。”曾祖父远走缅甸是那年腊月二十,天寒地冻,澜沧江静得像一块巨大的翡翠,释放出冰冷的光芒,曾祖父喝了些白酒,在堂屋里生了许久,去厨房盛了一碗酸笋汤,喂一双儿女喝下,把碗放在桌上。他搬过一个高凳,从房梁上取下一只布包,里三层外三层地打开,昏暗的屋里顿时一亮。那是一条深紫色的玻璃底翡翠珠链,艳如春水,美若朝霞。长长的小粒珠链,108颗,细碎的珠子只有绿豆大小,但是颗颗精圆,打磨得莹润无比。这是身为琢玉匠的祖父从无数的边角料中挑出来,一颗一颗琢成的;链子下面坠着一块满绿的玉牌,只有小手指大,精雕细琢地刻着一对鸳鸯,羽毛纤毫毕现。曾祖父把珠链给曾祖母带上:“玉罕,我这一去不知
9、何时回来,你带着它们,好像我在你身边一样还缺一副手镯、一副耳坠,我原想着做齐了再送你的”曾祖母拉着两个孩子将丈夫送出镇外,曾祖父深吸一口澜沧江上清冷的空气,自言自语:“多美啊,我的家。”他又回头嘱咐妻子:“柴火要烧得旺哪,快过年了,烧得旺,明年才好过呢。等开春我兴许就回来了,明年我和你们一起过泼水节。”二明年,曾祖父没有回来;后年,他还没有回来;大后年抗战胜利是1945年,他离家已有3年了,杳无音讯。曾祖母把院子临街的厢房开了一间小店,给街坊邻居做衣裳维持着生计。每年冬天,家中的炉火都烧得很旺,可曾祖父始终都没有回来,也没有音讯。日子一天天过去,曾祖母把老人们都送了终,又拉扯儿女长大成人;她有
10、了儿媳、女婿,有了外孙、孙子,然后孙子孙女也有了儿女,我的父亲是她的小孙子,我在80年代出生,是她最宠爱的曾孙女。这一年,她已年过花甲,她的丈夫离开她整整40年了。上世纪末,我家搬到市里,想接了曾祖母到家里住,她执意不肯,要留在小镇度过余生。她说她要等曾祖父回来,如果他回来我不到她怎么办呢?三2005年,我带男友回到嘉禾镇去见曾祖母。到达时正是腊月二十,小镇很冷,天早早地黑了。院落外的山茶树上挂着一对红灯笼,它们随风摇着,温暖喜庆,提醒我们快过年了。西南边陲的嘉合镇民族众多,各有各的年节。因此虽然年关将至,小镇也没有多少年味,只有我的曾祖母,年年都挂着灯笼等候良人归来。堂屋里有一台很大的电视,
11、是几年前我父亲买回来的,曾祖母终日开着它,说屋里有声音,热闹些。晚饭是酸笋汤,清亮的汤水没有一点油星,上面飘着一些切碎的雪里红,雪白的笋丁在下面隐现,绿白相间如翡翠,我小口小口喝着,笋汤清香异常,洋溢着满满的年的味道,曾祖母爱怜地看着我,看着男友,絮絮地说:“那一年也是这一天啊,你太爷爷喝了一碗笋汤,还喂你爷爷和老姑喝了一碗”我知道她是把我们当作她当年的小儿女了,我抬头笑一笑。吃了饭,我们在炉前围着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特辑里,播放的是中、印、缅二次会战纪录片,并有字幕在滚动:会战情况,日军在我国南部所犯的滔天罪行,一长串死难者的名单。我看到曾祖父的名字,流水样漂移着
12、,消失在无数名字中间。我看向曾祖母,她神色平静,我的心落了下来:没事的,她是傣族人,不识汉字。曾祖母是在一个多月后去世的,离泼水节不远了。地的遗物存放得很整齐,衣服都在柜子里,重要的东西分门别类地装进一个个小箱子,在一只黄杨木匣中,我翻出一本泛黄的账册,一幅一尺见方的小像,还有一大叠零碎的字条。账册是我曾祖父玉店的流水,上面有往来账目,账目之后是他的签名:林绍田。小像是他画给我曾祖母的礼物,画中的少女娉婷而立,左下角是曾祖父的字迹:“爱妻玉罕小影,林绍田辛巳苦夏手绘。”沉静的中锋运笔,清秀无比。我又翻了那些零碎的字条,上面全部是三个字:林紹田。那却不是曾祖父的字迹,是一笔稚拙的字,起初是不连贯
13、的,每一笔都歪斜细弱,后来就流利了,渐渐像方块了(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小说第一节多次写到澜沧江的“冷”,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真实描写,也暗示了小说的社会环境,渲染了因残酷的战争而带来的悲剧氛围。B. 小说以第一和第三人称叙事,较完整地讲述了一对平凡夫妻的故事:原本平静度日的他们,面对战争带来的危机,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C. 曾祖父送给妻子的珠链,虽都出自边角料,但“颗颗精圆”“莹润无比”,一则表明曾祖父家境并不殷实,二则表明他对妻子的一往情深。D. 小说以插叙方式交代了曾祖母的遗物,黄杨木匣的遗物表明曾祖母其实认识曾祖父的名字;正是在最后
14、的牵挂消失后,她才选择坦然离世。8. 小说中曾祖母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9. 小说以“玉色”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折。参考答案:7. D 8. 忠于爱情。因为丈夫一句“和你一起过泼水节”的约定,60多年来,她一直默默守候;当孙辈想接她到城里时,她执意留在小镇度过余生。顾全大局。当堂兄约丈夫一起“把小日本赶回去”时,她无怨无悔地送丈夫踏上征程。隐忍坚强。丈夫不在的日子,她开店“给街坊邻居做衣裳,维持着生计”;“把老人们都送了终,又拉扯儿女长大成人”。 9. “玉色”本指曾祖父送给曾祖母的玻璃底翡翠珠链,艳如春水,美若朝霞。曾祖母名“玉罕”,玉如其人,“玉色”
15、象征着曾祖母如美玉般光辉的人物形象,美丽而端庄、善良而坚强。“玉色”象征着曾祖父和曾祖母的爱情如玉石般纯洁。“玉色”的纯洁还象征着曾祖父与曾祖母的赤子情怀,即牺牲儿女情长,求得天下太平。【7题详解】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思想内容是文章的主旨,就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就是作者主要要反映的内容,是作者写文章的目的。艺术特色一般来说,赏析它的结构,独特的修辞,这类题型都要结合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此题是选“不正确的一项”,D项,“小说以插叙方式交代了曾祖母的遗物”错误,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
16、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而文中的相关内容“我看向曾祖母,她神色平静,我的心落了下来:没事的,她是傣族人,不识汉字。曾祖是在一个多月后去世的,离泼水节不远了。地的遗物存放得很整齐”从对曾祖母的遗物的记叙方式来看,应该是顺叙。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小说中曾祖母的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本题中,从文中来看,曾祖母60多年一
17、直遵守丈夫“和你一起过泼水节”的约定,执意留在小镇等待可能回来的丈夫。由此可以看出曾祖母忠于爱情;而从她无怨无悔地送丈夫出征,“把小日本赶回去”,可以看出曾祖母顾全大局;丈夫不在的日子,她靠开店“给街坊邻居做衣裳,维持着生计”“把老人们都送了终,又拉扯儿女长大成人”,可以看出曾祖母隐忍坚强。考生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概括即可。【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玉色”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折”,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标题是“玉色”,这是以物象
18、为题,“玉色”本指曾祖父送给曾祖母的玻璃底翡翠珠链,“艳如春水,美若朝霞。长长的小粒珠链,108颗,细碎的珠子只有绿豆大小,但是颗颗精圆,打磨得莹润无比”。文中曾祖母名“玉罕”,玉如其人,“玉色”象征曾祖母如美玉般光辉的人物形象,也象征着曾祖父和曾祖母如玉般美好的爱情和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高尚品质。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点睛】鉴赏艺术特色题,须了解常见的描写技巧、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每一方向下的任何一种手法技巧的辨认及表达效果,都应在头脑中建立并储存起来。把握思维模式,从五个角度切入思考。修辞手法(优先);表现手法(次之);表达方式(其次);文章章法;语言表达(两个角度考查时,一般有明确
19、的提示)。思考分析时要做好两个结合。解答任何表达特色题必须与文章的中心相结合。没有纯客观的艺术技巧,任何艺术技巧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解答表达特色题应该和语言相结合。3. 对下面文字中画线的句子的含意,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看见的人报告说,河里面上午就泊了一只白篷船,篷是全盖起来的,不知道什么人在里面,但事前也没有人去理会他。待到祥林嫂出来淘米,刚刚要跪下去,那船里便突然跳出两个男人来,像是山里人,一个抱住她,一个帮着,拖进船去了。祥林嫂还哭喊了几声,此后便再没有什么声息,大约给用什么堵住了罢。接着就走上两个女人来,一个不认识,一个就是卫婆子。窥探舱里,不很分明,她像是捆了躺在船板上。“可恶
20、!然而。”四叔说。.山里人如此野蛮无理地在光天化日之下劫人,着实令人可恶;但是山里人缺少教化,无理也是可以原谅的。.祥林嫂被婆家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劫回,累及鲁府的名声,令人可恶;但事已至此,无可挽回,也只好由它去了。.卫老婆子是祥林嫂的荐主,又伙同其婆家劫走她,着实令人可恶;然而这是祥林嫂婆家的主意,并非卫老婆子的本意,因而也可以宽恕。.祥林嫂的婆婆竟敢串通卫老婆子,光天化日公开抢劫鲁府的佣人,实在有损鲁家的尊严和声誉,着实可恶;可她们的作为又是族权范围之内的事,难以斥责。参考答案:B鲁四老爷考虑的应该是自家的名声,其他选项从山里人的教养、卫老婆子、祥林嫂的婆婆方面分析都不正确。【解析】略二、
21、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杜让能,咸通十四年登进士第,释褐咸阳尉。宰相王铎镇汴,奏为推官。入为长安尉、集贤校理。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入为监察。牛蔚镇兴元,奏为节度判官。 黄巢犯京师,奔赴行在,拜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寻以本官知制诰,正拜中书舍人。谢日,面赐金紫之服,寻召充翰林学士。上在蜀,关东用兵,征发招怀,书诏云委。让能词才敏速,笔无点窜,动中事机,僖宗嘉之,累迁户部侍郎。从驾还京,加礼部尚书,进阶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逼京师,僖宗仓皇出幸。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
22、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驾在凤翔,朱玫兵遽至;僖宗急幸宝鸡,近臣唯让能独从。翌日。孔纬等六七人至。邠师攻关,帝幸梁、汉,栈道为石协所毁,崎岖险阻之间,不离左右。帝顾谓之曰:“朕之失道,再致播迁。险难之中,卿常在侧,古所谓忠于所事,卿无负矣!”让能谢曰:“臣家世历重任,蒙国厚恩,陛下不以臣愚,擢居近侍。临难苟免,臣之耻也;获捍牧圉,臣之幸也。”至褒中,加金紫光禄大夫,改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时朱玫立襄王称制,天下牧伯附之者十六七,贡赋殆绝。朝士才十数人,行帑无寸金,廪无颗粒,卫兵不宿饱。帝垂泣侧席,无如之何。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京师平,拜特进、中
23、书侍郎,兼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进封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驾在凤翔,李昌符作乱,倏然变起,让能单步入侍。时朝臣受伪署者众,法司请行极法,以戒事君。让能固争之,获全者十七八。 (选自旧唐书杜让能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B.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C.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D. 是夜/让能宿直禁中闻难作/步出从驾出城十余里得遗马一匹无羁勒以绅束首而乘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
24、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释褐:谓脱去布衣而换上官服,即做官的意思。文中指考中进士后授官。B. 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六部还包括吏、礼、兵、刑、工。C. “拜、迁、进阶、兼”这几个词都表示官职的提升。D. 食邑,文中指中国古代君王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杜让能对皇上十分忠诚。沙陀军进犯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让能听到发生祸变就出宫随驾;后来皇上逃离凤翔前往宝鸡,他也始终不离左右。B. 杜让能有谦逊精神。皇上想要晋升杜让能为金紫光禄大夫,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婉言拒
25、绝了皇上的赏赐。C. 杜让能镇定地面对危局。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时,朝廷官员大都归附,僖宗皇帝束手无策,让能镇定地提出对策,最终解决了危机。D. 杜让能敢于提不同意见。当掌管司法刑狱的官员奏请皇帝对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处以极刑来警诫官员时,让能一再力争,使其中大部分的人得以保全。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丁母忧,以孝闻。服阕,淮南节度使刘邺辟掌记室,得殿中,赐绯。(2)让能首陈大计,请以重臣使河中,谕王重荣以大义,果承诏请雪,以图讨逆。参考答案:10. A 11. C 12. B 13. (1)他母亲去世,杜让能守孝,因为能尽孝闻名。守丧期满,淮南节度使刘邺征召他任掌记室
26、,后获得殿中省职务,赐给绯色官服。(2)杜让能首先陈论大计,请求派重要大臣出使河中,以大义晓谕王重荣,王重荣果然奉诏请求为国雪耻,筹划讨伐叛军。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禁中”作前句的宾语,后面断开;“十余里”是“出城”的距离,不要断开。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
27、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1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C项,拜,指官职的授予;兼,指兼任某官职。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B项,“让能谦让地说自己家世代蒙受国家优厚恩惠”是在
28、皇帝当面称赞他忠心时说的话。“婉言拒绝了皇上的赏赐”于文无据。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此题注意,丁忧:指遇到父母的丧事;以:因为、凭借;服阙:守丧期满;辟:征召;使:出使;谕王重荣以大义:状语后置,应为“以大义谕王重荣”;请雪:请求洗刷耻辱;图:筹划。参考译文:杜让能,咸通十四年考中进士,初入仕途任咸阳县尉。宰相王铎镇守汴州,奏请朝廷委任他为推官。后入朝任长安尉、集贤校理。他母亲去世,杜让能守孝,以能尽孝闻名。守丧期满,淮南节度使刘邺征召他任掌记室,后获得殿中省职务,赐给绯色官服。入朝任监察。牛蔚镇守
29、兴元,奏请朝廷委任他为节度使判官。 黄巢进犯京都,杜让能奔赴皇帝的所在地,被授予礼部郎中、史馆修撰官职。不久他以本官职任知制诰,正式授任为中书舍人。进宫向皇帝谢恩时,皇上当面赐给他金紫朝服,不久召入内廷充任翰林学士。这时,皇帝在蜀州,关东正在打仗,征调民力、财物,安抚战区军民,文书、诏令堆积。杜让能文才敏捷,落笔不加修改,论事切中机要,僖宗很赞赏他,升任为户部侍郎。杜让能随从僖宗返京,升任为礼部尚书,晋级为银青光禄大夫,封爵为建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沙陀军逼近京城,僖宗仓皇离京出走。这天夜里,杜让能在宫中值班,听到发生变乱,步行出宫随驾。走出京城十余里,得到一匹走失的马,没有缰绳、笼头,杜
30、让能解下官服衣带系住马 头乘坐。僖宗在凤翔,朱玫的叛军突然到来,僖宗急忙奔往宝鸡,近身侍臣中只有杜让能一人随从。次日,孔纬等六七人赶来。邠州的军队攻打宝鸡关口,僖宗逃奔梁州、汉州,栈道被石协毁坏,在崎岖险阻的 偏僻小路上,杜让能始终不离僖宗左右。僖宗对杜让能说:“朕违背道义,再度招致流离迁徙的祸患。在险阻艰难之中,你一直在我身边,古人所讲的忠于职守,你可以说当之无愧了!”。杜让能谦让地说:“我家世代历受重任,蒙受国家优厚恩惠,陛下不以我为愚,提拔担任近侍职务。面临祸难苟且逃避,这是做臣子的耻辱;能为国君捍卫疆土,这是做臣子的幸运。”到达褒中,杜让能晋升官阶为金紫光禄大夫,改任兵部侍郎,任同平章
31、事。这时,朱玫拥立襄王行使皇帝权力,全国的州郡附从的有十分之六七,朝廷的贡赋几乎断绝。朝廷的官员仅有十几个人,僖宗出行所带的府库财帛、粮食告罄,随从护驾的卫兵已经食不果腹。僖宗忧伤落泪坐卧不安,不知如何是好。杜让能首先陈论大计,请求派重要大臣出使河中,以大义晓谕王重荣,王重荣果然奉诏请求为国雪耻,筹划讨伐叛军。京都平定收复后,杜让能被授官为特进、中书侍郎、兼任兵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晋封为襄阳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僖宗在凤翔时,李昌符作乱,突然生出祸变,杜让能单独步行前往侍奉。当时朝廷大臣中接受伪朝委任的人很多,掌管司法刑狱的官署奏请皇帝对他们处以极刑,以期警诫谨慎侍奉君主。杜让能一再力争,使
32、其中十分之七八的人得以保全。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王徽字昭文,京兆人。第进士,授校书郎。徐商领盐铁,辟署使府。始,宣宗诏宰相选可尚主者,或以徽闻。徽本澹声利,闻不喜,往见宰相刘瑑曰:“徽年过四十,又多病,不应在选。” 为言,乃罢。召授右拾遗。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公议浩然归重。徐商罢政事,守江陵,心欲表徽在幕府,恐其不乐外,恶不言。徽自往曰:“公知徽,安得不从?”商大喜,表为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湜荐知杂事,进考功员外郎。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奸。擞始用墨,遂绝妄欺。广明元年,以徽为户部侍郎。是日,黄巢入关,僖宗西狩,冒夜出。徽诘朝乃知,追帝不及,堕崖
33、樾间,为贼所执,迫还,将污以官。徽阳喑不答,以刃环胁,卒不动。喊令归第,使医护视。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诏拜兵部尚书。因说行营都监杨复光,请赦沙陀罪,令赴难。其夏,沙陀会诸军,遂平京师,徽助为多,迁右仆射。大乱之后,宫观焚残,鞠为丘莽,乘舆未有东意,诏徽充京畿安抚制置奉使。徽外调兵食,内抚绥流亡,逾年,稍稍完聚,兴复殿寝,裁制有宜,即奉表请帝东还。又进御史大夫,仍权京兆尹。宦要家争遣人治第,侵冒齐民,讼诉满前,徽不屈势幸,一平以法,由是为帝左右所憎,共谮罢徽,令赴行在。帝念徽无罪,拜吏部尚书。未行而嗣襄王煜作乱,帝进次汉中。逼召徽,以废自言。及僭号,迫群臣作誓牒,徽托手
34、弱,卒不肯署。平。帝至凤翔,召徽为御史大夫,固辞足痹,复拜太子少师。昭宗立,见便殿,进对详洽,乃复授吏部尚书。是时,铨选失序,吏肆为奸,补调重复不可检。徽为手藉,一验实之,遂无奸滞。大顺元年卒,谥曰贞。(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一十)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抚绥流亡 绥:安抚。B一平以法 一:都,一概。C帝进次汉中 次:表次数。D共谮罢徽 谮:诬陷,中伤。10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徽忠贞不渝的一组是( )书二十余上,言无回忌 徽始用墨,遂绝妄欺以刃环胁,卒不动 逼召徽,以废自言徽托手弱,卒不肯署 固辞足痹A B C D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
35、确的一项是( )A王徽淡泊名利。宣宗下诏让宰相挑选可以与公主结婚的人,当王徽听说有人将他上报后很不高兴,前去拜见宰相刘瑑,以年老多病推辞,后经刘瑑劝说,他才作罢。B王徽知恩图报。曾对王徽有知遇之恩的徐商被罢政事后驻守江陵,想调王徽到自己幕府任职,又担心他不愿意外任,王徽却主动前往,表达了自己愿随从徐商的意愿。C王徽为官正直。战乱之后,高官显贵人家竞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百姓纷纷向时任御史大夫的王徽诉告,王徽不屈从权势,依法公正裁决。D王徽为吏精明。任吏部尚书时,他针对官吏考核选任混乱,主事官吏胡作非为,以致官职补调重复无法检查的现象,亲手登记造册以方便查对,消除了作弊拖延的现象。卷 (
36、共117分)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事,考簿以朱注上下为殿最,岁久易漫,吏辄窜易为奸。(5分)译文: (2)久之,守者懈,乃奔河中,裂缣书章,遣人间走蜀。(5分)译文: 参考答案:9C(次:临时驻扎和住宿)10B(表明王徽直言敢谏;表明王徽为官精明能干;表明王徽淡泊名利不愿为官)11A( “后经刘瑑劝说,他才作罢”错误,应该是刘瑑替他说话,让他做驸马的事才作罢)12(10分) (1)旧例,考核官员的簿册用红笔注明上下表示政绩的优劣,时间长久容易模糊,主事官吏总是窜改作弊。译出大意给2分;“故事”(“旧例”)、“漫”(“模糊”)、“窜易”(“窜改、改动、修改”)三
37、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2)时间一长,看守的人懈怠,王徽于是逃到河中(府),撕裂缣帛书写书奏章,派人从小道送到蜀中。译出大意给2分;“乃”(“于是”)、“书”(“书写”)、“间”(“从小道”)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文言文附译文:王徽字昭文,是京兆人。考中进士科,被授予校书郎。徐商兼管盐铁,将他征召到使府任职。起初,宣宗下诏给宰相让他挑选可以与公主结婚的人,有人将王徽上报。王徽原本淡泊名利,听说此事后很不高兴,前去拜见宰相刘瑑说:“我已年过四十,又经常生病,不应被选中。”刘瑑替他说话,这才作罢。皇上召见任命他为右拾遗。他先后写了二十多篇奏章上奏,言辞毫无回避忌讳,时论都很推重。后来徐商被罢免宰
38、相,驻守江陵,打算上表朝廷将王徽征用到幕府,又担心他不愿意出任外官,就忍住没有提出。王徽主动前去说:“您赏识我,我怎能不随从?”徐商很高兴,上表朝廷任命他做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高湜举荐他为知杂事,晋升考功员外郎。旧例,考核官员的簿册用红笔注明上下表示政绩的优劣,时间长久容易模糊,主事官吏总是窜改作弊。王徽开始用墨笔标注,于是杜绝了欺诈行为。 广明元年,朝廷任命王徽为户部侍郎。这一天,黄巢攻进潼关,僖宗西行,连夜出京。王徽次日早晨方才得知,追赶皇帝没有追上,掉到崖边的树丛里,被贼兵俘获,强迫返回,打算让他担任伪官。王徽装作哑巴没有回答,贼兵用刀顶在他的胸部,他始终纹丝不动。贼兵让他返回宅第,派医
39、者护理监视。时间一长,看守的人懈怠,王徽于是逃到河中府,撕裂缣帛书写书奏章,派人从小道送到蜀中。朝廷下诏任命王徽为兵部尚书。他趁机劝说行营都监杨复光,请求赦免沙陀的罪责,让沙陀人赶赴国难。这年夏天,沙陀人会合各路军队,于是平定了京城,王徽的辅佐之功居多,升任右仆射。 战乱之后,宫室被焚毁残破,长满荒草,皇帝没有东还的意思,下诏王徽任京畿安抚制置脩奉使。王徽从外地征调军粮,安抚当地的流亡百姓,一年之后,逐渐修葺城郭,聚集粮食,修复宫殿,管理规划非常妥当,随即上表请求皇帝东还。又升任御史大夫,并暂代京兆尹。高官显贵人家竞相派人修治府第,侵害了百姓,百姓纷纷前来向王徽诉告,王徽不屈从权势,一概依法公
40、正裁决,因此被皇帝左右亲近憎恨,一同诬陷罢免了王徽,令他前往皇帝驻地。皇帝感念王徽无罪,授予吏部尚书。还没到任,嗣襄王李煴反叛,皇帝进驻汉中。李煴强召王徽前去,王徽声称自己残废加以推辞。到李煴非法称帝时,强迫群臣书写宣誓效忠的文书,王徽以手部无力作为借口,始终不肯署名。李煴被平定后,皇帝到达凤翔,征召王徽做御史大夫,他以腿部瘫痪为由坚决辞让,又拜授太子少师。昭宗即位,在便殿召见王徽,他的答对详密周全,于是又被授予吏部尚书。这时,官吏考核选任混乱,主事官吏胡作非为,官职补调重复无法检查。王徽亲手登记造册,一翻检即可查对无误,于是消除了作弊拖延的现象。大顺元年去世,谥号贞。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41、完成下面题目。甘疯子传 (清)何曰愈甘疯子,江苏上元人。逸其名,有神勇,力能斗虎,性任侠,道遇不平,辄为人排难解纷,故人以“疯子”名之。游黄山,至莲花峰,峰高数丈,疯子遂飞身登其颠,见梵宇一区,类落成者。疯子喜,自诧为武陵之遇。遂整衣入殿宇,虽不甚华藻,而幽敞精洁,迥异人世。步至禅房,见床帐几案,颇怪之。乃偃息榻上,见帐隅悬小木鱼,戏击之,俄闻门声呀然,二丽人自屋后出,见疯子,惊顾错愕。疯子趋前揖曰:“某东西南北之人,不意唐突,幸示迷途?”二女曰:“君何人,乌得至此?”具告之。女曰:“余本良家子,被恶僧掳至此,同难十余人,皆幽闭窟室中,已数年矣,故强颜偷生。悯君孤旅,宜速行,迟则齑粉矣。”疯子
42、诘其故,女曰:“贼膂力绝伦,猛兽不敢近。行且至矣,君宜疾行。”疯子哂曰:“某虽惊,若欲归,请为若除之。”女曰:“倘能相救,是起死而肉骨也。虽然事若不济,是祸君也。”曰:“若无我虑,贼往来径路,若为我告之,某自能办。”女乃引疯子出,指峭崖曰:“贼往来皆道此,君当慎之,勿视为等闲也。”遂退。未几,还,为女贺曰:“幸不辱命,贼已毙矣。”于是尽出窟中女子,一一送之归。自兹疯子之名益震。至岭南,有巨室某,富甲一郡,剧盗数十辈,谋往劫之。疯子适至,微闻其事,漏初下,乃先登巨室屋,隐身潜伏。夜未半,忽闻门外人马沸腾,巨室举家惊惶,不知所措。疯子知盗已至,屏息俟之。少焉,有盗飞立屋檐,疯子歼之。继至者十余辈,
43、皆击坠庭中。群盗见屋内寂然,无敢复登。天将曙群盗相谓曰入者吉凶未卜孰往探之一盗应声起倏登墙际见先登者尸相枕藉仰见一人踞坐楼脊知为异人。哀之曰:“某等唐突,自兹以往,不复相犯矣。”疯子曰:“若知悔,且舍若。”群盗遂鼠窜。东方既明,巨室某惊问其故,疯子白其事,遂飘然而去。【注】何曰愈(17931872),号退庵,广东香山人。道光初,官四川会理知州。著有存诚斋文集十四卷,余甘轩诗集十二卷,退庵诗话十六卷,清史列传传于世。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梵宇一区,类落成者 好像B是起死而肉骨也 使长出肉C君当慎之,勿视为等闲也 平常D疯子适至 刚才19、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44、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人以“疯子”名之 以乱易整,不武。B请为若除之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C疯子诘其故 吾其还也D继至者十余辈蔺相如者,赵人也20、下列各句,都能表现疯子“为人排难解纷”的一组是( )膂力绝伦,猛兽不敢近见帐隅悬小木鱼,戏击之某虽惊,若欲归,请为若除之。尽出窟中女子,一一送之归有盗飞立屋檐,疯子歼之若知悔,且舍若。A、 B、 C、 D、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疯子在黄山莲花峰顶发现了一座庙宇,惊喜自己也像陶渊明笔下发现了桃花源的渔人一样。B、丽人发现了疯子之后,自叙身世,并且极力请求疯子将自己和其他被掳的女子救出。C、疯子听
45、说剧盗准备打劫一家巨室后,便提前到巨室家屋顶隐匿起来,等待剧盗到来。D、在营救丽人这件事中,作者略写了疯子击杀恶僧的过程,详写了疯子营救丽人前的经过。22、文中加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将曙群盗/相谓曰/入者吉凶未卜/孰往探之/一盗应声起/倏登墙际/见先登者尸相枕藉/仰见一人踞坐楼脊/知为异人。B、天将曙/群盗相谓曰/入者吉凶未卜/孰往探之/一盗应声起/倏登墙际/见先登者尸相枕藉/仰见一人/踞坐楼脊/知为异人。C、天将曙/群盗相谓曰/入者吉凶未卜/孰往探之/一盗应声起倏登墙际/见先登者/尸相枕藉/仰见一人踞坐楼脊/知为异人。D、天将曙/群盗相谓曰入者吉凶未卜/孰往探之/一盗应声起/倏登墙际/见先登者尸相枕藉/仰见一人/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