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280233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龙岩市漳平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语文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方汉奇: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方汉奇先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史学者,方先生的工作可谓筚路蓝缕,所涉研究方向要正确,框架体系要经得住实践检验,史料也要全面重新开拓。方先生在分析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新闻史的研究特点时说:“立场观点比较陈旧。多数著作以资产阶级报刊为正统,以无产阶级的革命报刊为异端,对后一部分报刊的介绍,既简单又有偏见。个别作者站在反动立场,为帝国主义和官僚军阀所做的报刊涂脂抹粉,发表过不

2、少错误的言论。”方先生新闻史研究所坚持的方法和立场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史料第一、多打深井、厚积薄发,这是先生研究新闻史的特色,也是特长。和许多研究者不同,方先生的研究之路始于高中时代的集报活动,到大学时,他已集有1400多种报刊,而且不少是“海内孤本”。他集报最多时有3000多种、5000余份(1947年10月)。正是利用如此丰富的一手史料,方先生大二时(1948年6月)就写出13600多字的新闻史文章中国早期的小报,在前线日报副刊上连载8期。由于一手史料丰富,方先生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很多,如第一次关于中国最早官报雏形“敦煌进奏院状”的研究,关于中国最早报纸文献记载开元杂报的研究,第一次关于太平

3、天国运动期间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等等。“文革”期间,方先生下放到江西,出发时带去所有书籍,只要条件允许,他就会作学术积累。他曾写下10万张学术卡片,密密麻麻地记载着各种报纸和书籍上搜集到的有关新闻学方面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初,方先生得知英国不列颠图书馆藏有中国珍贵的唐归义军“敦煌进奏院状”原件,便邀请驻英的新华社记者孙文方帮忙调阅誊录,开始对这份报纸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并结合开元杂报等其他唐代文献记录,考证出“邸报”的出现不会晚于唐朝,中国官报雏形从唐朝就开始了,唐代是中国新闻事业的肇始。这一系列结论目前被大部分新闻史学者接受并认可。我曾经用三层境界来诠释方先生的史料解读功夫:史料文本本身

4、的意义,史料在所属专业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史料在整个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其中最难的是最后一部分。方先生对历史背景和文献勾连有着深厚的积淀。如果没有对汉以降“邸”制的清晰了解,对邸吏制度和地位的详细考察,如果没有对唐宋以降各种官职和机构的了然于胸,对宋以来各种文化活动、出版技术的熟知,甚至对文人在文字音形上的变通嗜好,想厘清各种正史中所忽略的新闻传播史,是不可能的。方先生曾说,“新闻史是历史的科学”,“属于文化史的部分”。后来,有人质疑,中国古代是否有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是否应该对“报刊”先有清晰的概念界定后才能 进行研究,否则会影响中国新闻史的合法性。先生则表示,欢迎各种不同角度的研究,各有

5、所长、各抒己见,互相补充、彼此交流,共同提高。我曾跟方先生闲谈,如果各种研究流派都兴旺起来,或许先生的研 究也可以称为“方汉奇学派”?先生回答说:“我不喜欢标新立异,我就是老老实实的史学工作者。”我是在工作之后跟随方先生读博的,由于工作关系能常常陪伴在先生左右,耳提面命,而他的那种平和之力却无法言传。时间越久,就越品出学问之味。既然献身学术,就要好好做下去。学人安身立命之所在,就是学术,不在于教授几级,不在于头衔几何,甚至无论课题多少,也不在评奖高低,仅仅是一份执着和坚持,正如先生所言,不怕慢,不要停。钱穆先生曾总结过中西学术本质的不同,西学为学术之学,喜欢概念和理论的创立创新,而中学为“治平

6、”之学,是人性和学问的统一,因此中学学术之最高境界为“至善”,是道德文章的高度统一。在方先生这里,我看到了这样的统一,他树立了学者的“标杆”。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方汉奇是中国新闻史学界的泰斗,是新中国第一代新闻史学者,也是新中国新闻史学科的奠基人之一,先后在圣约翰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B. 方汉奇对新闻史研究所坚持的方法和立场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他从高 中时就开始收集报刊,到大学时就达1400多种,截止1947年10月就收集了3000多种报刊。C. “文革”期间,方汉奇被下放到江西,临行时他不忘带去所有书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他制作了10万张学术卡片

7、做学术积累,以期“文革”之后继续进行研究。D. 方汉奇有时说话风趣幽默,在他九十岁寿辰期间,不少媒体以不同方式向他表示祝贺,他在感激之余,并自喻为屠呦呦手里的青蒿素、显微镜下的小动物。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方汉奇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新闻史的研究成果并不满意,认为立场观点陈 旧,对报刊的介绍有失公允,带有偏见,甚至有站在反动立场上的错误言论。B. 方汉奇对新闻史的研究情有独钟,源于高中时期收集报刊的习惯一直未变,大学期间还收藏了不少“海内孤本”,并公开发表了长篇新闻史研究文章。C. 方汉奇开放性的研究成果非常多,如对中国最早官报雏形的研究,对中国最早报纸文献记载

8、的研究,对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新闻传播问题的研究等等。D. 方汉奇对史料的解读功夫有三层境界,即史料文本本身的意义、史料在所属专业领域的价值和意义、史料在整个社会历史层面的价值和意义,但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部分。E. 正文作者是方汉奇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形影不离的陪伴,使作者感受到方先生的平和之力,同时也感受到方先生对于学问、对于做人的观点以及态度。9. 作为中国新闻史学界研究的泰斗级人物,作者称其为学者的“标杆”。从他治学与做人方面,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7. C 8. AC 9. (1)做学问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研究要深入、细致,要做到厚积薄发。(2)做学问方向

9、 要坚持正确的方法和立场。(3)做学问要允许研究角度的不同,要互相补充交流,共同提高。(4)做学问要老老实实,不要标新立异。(5)做人要学人安身立命之所在,不追求虚名。(6)治学要达到人性和学问的统一。7.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C项,“以期文革之后继续进行研究”在文中没有依据。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收集报刊的习惯一直未变”于文无据。D项,“最重要”的分析不合原文意思,原文表述为“最难的”。E 项,“形影不离的陪伴”无中生有。点睛:在传记类文本阅读题中,常涉及到文章的细节、结构、传主的品格等多方面,错误选项多为无中生有

10、,牵拉因果、传主的品格和所举的事例不对应等。答题时应仔细注意题干内容,再回到原文中,与原文内容仔细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并分析判断。分析判断时,要注意选项中那些绝对、不全面、牵强、似是而非等特征的方面。9.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应当从原文本中提取信息并恰当概括,如抓住文中的方汉奇治学与做人方面的优秀品质,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提取信息并恰当概括即可。2. 现代文(一般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10分)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题。朗读者序曹文轩 我喜欢朗读者的庄重。这里只有严肃的主题、严肃的思考与严肃的言语,没有无谓的调侃、轻佻的嬉笑和缺少智慧的所谓诙谐。我一直将

11、庄重的风气看成是文学应当具有的主流风气。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学,应当对此有所把持,倘若不是,而是一味的玩闹,一味的逗乐,甚至公然拿庄重开涮,我以为这样的文学格局是值得怀疑的。我们看到,绝大部分经典,其实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风气,而宗教文本不可能不是庄重的文本。朗读者此刻在中国的再次登场,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当下中国大概是这个世界上一个超级的享乐主义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怀疑主义的大国。我们在流动不止的世俗生活中,已经很少再有庄重的体验。一切看上去都是可笑的,一切都是可以加以戏弄的。我常在想一个奇幻小说式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成为痞子,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成为一个痞子国家与痞子民族吗? 这部小说的迷

12、人之处还在于它的丰富与多义。一部好的小说,既应当是单纯的,又应当是错综复杂的,看完之后,让人既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又有许多迷惘与困惑。这些迷惘与困惑使我们陷入不可自拔的思考:而思考愈深,我们对世界的复杂性就理解愈深。朗读者就是这样的作品。这个作者曾写过许多侦探小说,所以制造这样的阅读效果是他的拿手好戏。但这样的阅读效果更主要来自于他对人性、对存在的深度把握。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机关,篇幅不长,却留下了太多的悬疑,这些悬疑,都是耐人寻味的,我们在解答这一个个的问题时,都可获得精神与智力的提升。然而,它确实又是单纯的。它的线索非常简单。我们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其实并没有多想,因为作品一直以一个超出所有元素

13、的元素在牵引着我们,这就是:感动。 对于这样的一部作品,也许最聪明的阅读就是什么也不要多想,随它而去。一种单纯的感动这就足够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朴素的阅读倒可能比一种思考式的、追寻式的理性阅读更值得,更有效,也更人性化。20世纪以来,由知识训练成的阅读方式。也许是一种值得怀疑的阅读方式。当我们不怀有任何探究之心去阅读朗读者时,会不时地陷入那种巨大而美丽的悲悯:在感动中得到情感上、精神上、人性上的升华。在20世纪的文学普遍放弃感动的文章而一味甚至变态追求思想深刻的当下,再一次阅读这样的小说,心中不由得产生感激之情。 小说在艺术上也是很有功夫的。情节并不复杂,但细节上却是十分考究。三部分划出了

14、三个不同的段落。这是命运的起落。是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所有的细节都意味深长,比如关于汉娜身体气味的叙述。前后气味的比较,使人感受到了生命无可挽回地走向衰亡的大悲哀,也感受到了人在命运前的无奈乃至颓败。小说中一些有关命运的、生命的甚至是有关存在的重大的命题。恰恰是通过一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细小物象以及一些细小的变化来表现的:精微之处,深藏大义。 (有删改)12.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种朴素的阅读倒可能比思考式的、追寻式的理性阅读更值得,更有效,也更人性化。”这是说朴素阅读可以使人们在感动中得到,从而避免陷入 的泥淖。(每空2分,共4分) 1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不能表现朗读者是一部“错综复杂”

15、的作品的一项是 A小说丰富而多义,让人心灵受到震撼。 B能使读者产生令人深思的迷惘和困惑。 C作者对人性、对存在有深度把握。 D作品中有许多机关和耐人寻味的悬疑。14.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和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朗读者是一部庄重的作品,没有调侃、嬉笑和诙谐,与作者所推重的文学风气不谋而合。B朗读者提出了奇幻式的问题:一个人可以成为痞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可以成为痞子吗?C宗教文本都是庄重的文本,绝大部分经典,都具有宗教文本的风气,在作者看来,朗读者就算得上一部经典。D朗读者虽然线索见到,情节单调,人物简单,但是细节考究,精微之处,深藏大义。参考答案:12.情感上精神上人性上的升华 追求

16、理性和深刻(或理性主义和分析主义)13.C(是原因而非表现)14.C(A项的调侃嬉笑诙谐缺定语;B项朗读者没有提到这个问题;D项原文说的是“情节并不复杂”)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考驾照美安吉利卡?吉布斯玛丽安去考驾照的那天下午,艾立克森太太陪她一起去。这是六月里第一个热天,她们开上大马路时,发现路上挤满了开往海滩的车辆。艾立克森太太盯着玛丽安那双黑色、能干的手看,心里总是千百回地想着:家中没有勤快的她,真不知该怎么办,先前雇用好几个白人女子管家的那段日子是多么难熬,那些态度很随便的女人认为替人做家事是贬低身价,给人带小孩更是莫须有的侮辱。“你开得好棒呵,玛丽安,”她说,“我跟

17、你说,别去多想上一次的事。那样的雨天,在那么陡的山坡上开,谁也会倾滑的。”“出四项错误才不及格的,”玛丽安说,“我不记得路考官在我表格上划的号都是我犯的错。”车子停在路边一小行车队的后头,路考官还没到呢,剩下的事就是耐心苦等了。两辆车门上喷了公家徽志的汽车在对街停了下来。路考官飞快地跨出车来,一身整洁的制服显得精神抖擞且颇有军人气概。玛丽安的手抓紧了方向盘。“那就是上次画掉我的那个。”她低声地说,指着一个矮壮、趾高气扬的男人,他正对排在车队前头的一名应考者发号施令。“别紧张,玛丽安。”艾立克森太太说。她们默契地交换了个微笑。与上次不同,来到她们车前的路考官是个温和的中年男人,他翻看她们的证件时

18、,咧开很宽的嘴笑着。艾立克森太太踏出车外,路考官钻进汽车坐在玛丽安身边的座位上。“在街角那儿右转,玛丽安。”艾立克森太太在路边上看着他们平稳地往街上驶去。路考官在一个小黑本子上作记录。“年龄?”他们往前开了不久,路考官问道。“二十七。”他用眼角瞄着玛丽安。“该有一大群小黑毛头了吧,呃?”玛丽安没有回答。路考官说:“停在那辆卡车跟绿色别克车中间。”那两部车离得相当近,不过玛丽安没费多大劲儿就把车挤进去了。“以前开过车吗?”路考官问。“开过,先生,我在宾西法尼亚州有过三年的驾照。”“你为什么想开车?”“我雇主需要我开车接送她的孩子。”“你不是要在晚上溜出去跟小伙子约会吧?”路考官问。玛丽安摇着头,

19、他还在笑。“你在下个街口左转,然后在下条街中央再转回头。”路考官说。他开始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有没有让你想起家乡来?”他问道。玛丽安将手伸出车窗外,在街上有条不紊地掉了个头,然后往回驶。“没有,”她说,“我生在宾州的斯克兰顿城。”路考官故作惊讶地说:“你不是南方佬?唉呀,可唬住我了,我还以为你准是从那边来的呢。”“不是,先生。”玛丽安说。“转上缅因大街,瞧瞧你在车多的路上开得如何。”他们在缅因大街上跟在一条车龙后头行驶过好几条街,然后看见前面有一座水泥桥高高地跨在铁路上方。“念念桥头的那个路况标识。”路考官说。“小心驾驶。天雨路滑,危险。”玛丽安念道。“你念得还真不赖嘛。”路考官惊叹了一

20、句。“你是怎么学的呢?”“我去年大学毕业。”玛丽安说。她的声音有些不太能抑制了。车子爬上桥坡时,路考官大声笑了起来。他笑得差不多连下面的指示都说不出来了。“在这儿停下来,”说着他抹了抹笑出的眼泪,“然后再发动,大学毕业,真的吗?真想不到!”玛丽安把车开到了路边,把排挡扳到空挡上,拉上了紧急刹车,等了半晌,然后又扳回排挡。她的面孔板了起来。松开刹车时,她的脚滑离了离合器踏板,引擎熄了火。“唉,唉,玛丽安小姐,”路考官说,“别忘了你有大学文凭啊。”“去你的!”玛丽安大吼了一声。她猛地开动车子,车身摇晃了一下。霎时间路考官收起了他的兴高采烈。“请驶回我们出发的地点。”说着,他在玛丽安的申请表格中胡乱

21、地打了四个黑黑的号。艾立克森太太在原处等着他们。玛丽安把车停下之后,路考官跳了出来,在艾立克森太太面前粗鲁地掠过,满脸涨得紫红。“怎么回事?”艾立克森太太问,脸色惊惶地跟在他后面看。玛丽安低头凝视着方向盘,嘴唇在颤抖。“啊呀,玛丽安,又没通过?”艾立克森太太说。玛丽安点了点头。“只是方式有点不同。”她说着将身子移向了右边的车座。(略有删改)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能干的黑人女佣玛丽安不像白人女管家那样看低女佣这份工作,这让艾立克森太太对她很满意,评价颇高,关切地陪着她去考驾照。B.玛丽安看到路考官跨出车来,她抓紧方向盘低声说“那就是上次画掉我的那个”,

22、表现了玛丽安的紧张不安。C.为了缓解玛丽安考试的紧张情绪,路考官一直温和地与她聊天,笑着跟她闲话家常,还用口哨吹出天鹅河那首歌,让她放松。D.小说略写第一次路考,详写第二次路考,让读者了解了玛丽安考驾照的过程,对玛丽安两次没有通过路考的原因产生思考,深化了主题。5.作品中的玛丽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6.玛丽安两次“考驾照”都没有通过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4.C(3分)5.勤快能干,为人朴实;敏感自尊,有个性;脾气急躁,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6.路考官歧视黑人。第一位路考官,故意刁难;第二位路考官貌似温和,实际上不断羞辱玛丽安,导致玛丽安情绪失控。4.看似“温

23、和”,实则讽刺挖苦。5.(此题考查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身份、言行来分析。)(5分)6.(意思对即可)(6分)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8-10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陶渊明传萧统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

24、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

25、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谥号靖节先生。8.下列句子加点词语解

26、释错误的是A.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 致:招引,使之来B.在当阳与渊明情款 款:诚挚C.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 造:拜访D.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 隆:衰微9.下列句子全都表现陶渊明“任真自得”的一组是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 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日造渊明饮焉 我醉欲眠,卿可去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A. B. C. D.10.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陶渊明任彭泽县令时,给儿子送去了一个仆役,做一些打柴挑水的家务活。B.陶渊明拒绝束带逢迎官长,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表现了他任真自得的个性。

27、C.为了结识陶渊明,王弘别出心裁安排了一次会面。陶渊明与友人先到,二人欣然共饮。王弘后至,对二人的失礼毫无愠色,说明王弘也是一个不拘小节的旷达之士。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陶渊明隐沦不仕也有家世的缘故。因此,我们看待陶渊明,既要看到他淡泊守真的一面,也要看到他苦闷郁结的一面。参考答案:8.D 隆:兴盛9.A 3句说的是陶渊明友颜延之。6句是陶渊明不仕背后的愤激,孤傲。原文“耻复屈身后代”可见。10.C “俄顷弘至,亦无迕也”说的是“不久王弘到了,陶渊明也并无怒色”【参考译文】陶渊明传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他叫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境内)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是晋朝的大司马(官职名)。陶

28、渊明少年时就有很高的志向,博学多识,擅长写文章;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作五柳先生传自娱自乐,当时的人称这本书为实录。孝敬老人,家里很穷,被起用任命为州祭酒(官职名),忍受不了官场琐事,不久自己弃官回家了。州郡召他担任主簿,没有接受。亲自耕种自给自足,得了疾病。江州刺史(官职名)檀道济前去探望他,陶渊明卧床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说:“贤人处世,朝廷无道就隐居,政治开明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事,为什么自己如此糟践自己呢?”陶渊明回答说:“我怎敢充当贤人,我的志向比不上他们。”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担任镇军、建威参军(官职名)。陶渊明对亲戚朋友说

29、:“我打算当一个小县的县令过隐居的生活,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调任他为彭泽县令。不带家眷独自上任,送了一个劳力给他的儿子,写信说:“你每天的用度,要自给自足,现在派给你一个佣人,帮助你砍柴打水。他也是别人的儿子,你要善待他。”官府的公田都让人种高粱,说:“我常常能喝醉酒就够了。”妻子、儿子坚持要求种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高粱,五十亩种粮食。年终,恰逢州郡派督邮(官职名)到彭泽县,下属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装束整齐穿官服面见他。”陶渊明叹气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了一篇归去来赋。朝廷征聘他为著作郎(官职名),没有接受。江州刺史王弘打算和他

30、结交,却请不来他。陶渊明曾经去庐山,王弘让陶渊明的老朋友庞通之准备酒席,在半路粟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脚上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两个儿子交替抬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不一会王弘到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起初颜延之(人名)担任刘柳后军功曹(官职名),在浔阳和陶渊明有交情,后来到始安郡做官,经过污阳(地名),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打算邀请颜延之赴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全部送给酒店,以便以来就能喝酒。曾经在九月九日在房子边上菊花丛中闲坐,时间长了,采了一手菊花,忽然赶上王弘送酒来了,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

31、懂音律,却保存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到酣畅之处,都弹拨一番寄托新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走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用头上的葛巾筛酒,筛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劳清苦,和陶渊明志趣相同。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耻于在后一个朝代降低身份,自从宋高祖(南北朝时期的宋,宋高祖刘裕)的基业渐渐兴盛,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南北朝宋文帝年号)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谥号叫做靖节先生。5. (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

32、文言文,完成9-12题鲁穆,字希文,天台人。永乐四年进士。家居,褐衣蔬食,足迹不入州府。比谒选,有司馈之赆,穆曰:“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弗受。除御史。仁宗监国,屡上封事。汉王官校多不法,人莫敢言。穆上章劾之,不报,然直声振朝廷。迁福建佥事。理冤滥,摧豪强。泉州人李某调官广西,其姻富民林某遣仆鸩李于道,而室其妻。李之宗人诉于官,所司纳林赂,坐诉者,系狱久。穆廉得其实,立正林罪。漳民周允文无子,以侄为后,晚而妾生子,因析产与侄,属以妾子。允文死,侄言儿非叔子,逐去,尽夺其赀,妾诉之。穆召县父老及周宗族,密置妾子群儿中,咸指儿类允文,遂归其产。民呼“鲁铁面”。时杨荣当国,家人犯法,穆

33、治之不少贷。荣顾谓穆贤,荐之朝。英宗即位,擢右佥都御史。明年奉命捕蝗大名。还,以疾卒。命给舟归其丧。始穆入为佥都御史,所载不过囊衣。尚书吴中赠以器用,不受。至是中为治棺衾,乃克殡。子崇志,历官应天尹,廉直有父风。(节选自明史鲁穆传)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司纳林赂,坐诉者 坐:定罪 B穆廉得其实 廉:廉洁C穆上章劾之,不报 报:答复 D穆治之不少贷 贷:宽恕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比谒选,有司馈之赆 曾不知老之将至B. 林某遣仆鸩李于道,而室其妻 怀帝阍而不见C. 还,以疾卒 家叔以余贫苦D. 李之宗人诉于官 不拘于时,学于余11下列句子

34、分编为四组,全能表现鲁穆为人刚直、执法严明的一组是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 仁宗监国,屡上封事理冤滥,摧豪强 穆廉得其实,立正林罪时杨荣当国,家人犯法,穆治之不少贷 尚书吴中赠以器用,不受A B C D1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王官吏校尉多违法干坏事,人们敢怒而不敢言。鲁穆上奏章弹劾他们,虽没有答复,却因此名声大振。B富民林某遣人毒死亲戚李某,并霸占其妻,李某族人告官,反被关进监狱,直至鲁穆任福建佥事才弄清真相,惩治了凶犯。C鲁穆生活简朴,拒绝馈赠,廉洁正直,不畏权贵,执法严明。他的儿子鲁崇志有他父亲的风范。D鲁穆在福建任福建佥事时,家人犯了法,鲁穆依法治罪,毫不宽恕,因而

35、博得杨荣的赞赏。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方从仕,未能利物,乃先厉州里乎?(6分)_ _(2)因析产与侄,属以妾子。(4分)_ _参考答案:9B廉:查访、侦察10.C(A代词、主谓结构,取消句子独立性 B承接、转折 C因为 D向、被)11.C(还没有做官上奏言事不能表现执法严明)12.D(家人犯了法有误,应为杨荣的家人犯了法)13我将要去做官了,好没有为众人谋利,竟先残害州里吗?周允文就把家产分了一份给侄子,并把妾生的小儿子嘱托给他照料。略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移

36、虔州教授。以尝言隆祜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日:“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日:“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祜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37、。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日:“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朴尝自志其墓日:“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盖叙其平生云。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宋史?李朴传,有删

38、改)【注】鞫:审问。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B.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C.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D.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B. 国子监,是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

39、兼为最高学府。C. 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如“位在廉颇之右”。官位前加“右”表示比加“左”地位高。D. 墓志是坟墓内或坟墓上的碑文,分“志”和“铭”,一般为记述死者生平事迹或悼念性的文字。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李朴耿直刚正,敢于进言。他因曾经言说隆祐太后处事不当而被停职查办;他批评翰林承旨范纯礼不敢言,没有范父的风范。B. 李朴指摘时弊,忠于朝廷。他人朝答对,认为自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多变,如果今天政事不当,必定导致不能挽救的局面。C. 李朴傲视当朝权贵。中书侍郎冯熙载想以邂逅的方式与李朴相见,李朴笑道,既然不能见蔡京,就更不能邂逅冯熙载。D. 李朴历任官

40、职,颇有声望。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在任职之处都留有很好的名声。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2)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参考答案:4. B 5. C 6. D 7. (1)忌恨(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让人用耸人听闻的言语恐吓他,李朴泰然白若,没有害怕的神色。 (2)现在士大夫做学问不求于自己,而只听王氏的学说,败坏思想学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是叙事,故应抓住人名;然后找断句

41、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名词(代词):“朴”“蔡京”;谓语动词:“高”“强致”“许”“力拒”。借助这些内容即可断开。【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比如本语段中指秦琼对自己戎马一生的总结以及死后的所获的殊荣。文言文断句技巧:一是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二是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句首发语词:夫、盖、至

42、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三是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四是抓住名词、动词以及特殊句式断句。比如本题就是借助名词和谓语动词来断句的。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

43、识的能力。C项左右表述绝对。旧时礼制习俗观念。古代等级制度严格,左右为区别尊卑高下的标志之一,普遍实行于各种礼仪之中。由于君主受臣子朝见时,南面而坐,左东右西,臣子北面而立,左西右东,朝臣依官位由尊至卑一字排开,若官位高者有东,卑者在西,则尊右贱左;反是,则尊左贱右。各代情况不一,考核史籍,情况如下:夏商周时,朝官尊左;燕饮、凶事、兵事尊右。战国时朝官尊左;军中尊右。秦尊左。汉代尊右。六朝朝官尊,燕饮尊右。唐宋明清尊左,元代尊右。一般在喜庆活动中,以左为贵,在凶伤吊唁中,以右为尊。【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名师点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

44、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一要立足课本,适度扩展,平时在课本中涉及到的古代文化知识,要以“重要”为标准,注意知识的迁移和延伸;二要点面结合,增强感知:复习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重点和薄弱为中心,将相关知识内容予以迁移、扩展,比如识记重要作家、作品,可以其主要作品为中心,将其生平、主要创作风格等一并识记。6. 试题分析:D项,“他相继担任虔州教授、肇庆 府四会令、国子祭酒、秘书监等职”错。国子祭酒,因病没上任。高宗即位授他秘书监,未到就去世了。【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

45、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如此题选项D对应全文,重点阅读倒数第2段,可推知国子祭酒,因病没上任。高宗即位授他秘书监,未到就去世了。7. 试题分析:主要重点词语的翻译:(1)死置于死地,危言用危言耸听的话,名词作状语,泰然泰然自若。(2)诸之于,莫没有,宾语前置句“惟王氏之听”。【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文言文的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

46、做到不丢分。比如本题“危言”,根据后面“动之”,可以推断“危言”是名词作状语,应译为“用危言耸听的话”的意思。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惟王氏之听”,惟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时要调整语序。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诸”“死”“莫”等词语的落实,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建议翻译时打草稿。【参考译文】李朴,字先之,虔州兴国人。考取绍圣元年进士,调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特别器重赞许他。调 任虔州教授。因曾经说隆祐太后不该废处瑶华宫一事,朝廷下诏审问他。忌恨(他)的人想排挤他,置他于死地,让人用耸人听闻的言语恐吓他,李朴泰然自若,没有害怕的神色。随即追回官衔,勒令停职,遇上赦免,排挤他,安排任汀州司户。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己说待罪四十六天,听不到皇帝的声音,对李朴说:“某事难道有利于国家吗?某事难道有利于人民吗?”李朴说:“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