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衡阳市大坪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吴为山:文心铸魂王斯敏 在自己的雕塑王国里,他纵情挥洒,赋予泥土温润高洁的灵魂;在中华文化的长河里,他洗去沙砾,俯拾精魂,以一柄塑刀镌刻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文心铸魂。这是吴为山艺术生命里永恒的追求。 在底蕴深厚的百年南大,吴为山领军的美术研究院被称为“校园里最美的地方”。吴为山却称之为校园里“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虽然屹立如林的人像巍然无语,吴为山却执着地相信,他们能够对话,因为他们有至纯至美的灵魂。 吴为山与文化名人雕塑结缘,是偶然,亦是必然。这份缘,始于19
2、91年的一个夏日。那天,“当代草圣”林散之的长子找到吴为山,请他为林老做雕像。初闻此言,29岁的吴为山多少有些忐忑:虽然自己出身艺术世家,伯祖父与林老相交甚笃;虽然年少时曾受业于民间泥塑大师高标、喻香莲,后又接受了专业的油画训练,但是,这双在画布上挥洒惯了的手,能借一捧泥土还原出老人的风骨吗? 一贯的自信和莫名的兴奋很快战胜了忐忑,吴为山接受了任务。一连几个晚上,吴为山品读大师的诗作、文章,追思记忆中大师的言行。他用心与大师神交,倾听那来自历史深处悠远的回响。终于,灵感的闪光照亮了心房,他抓起塑刀,一挥而就。“林老先生活了!”雕塑放进林散之纪念馆,参观者们啧啧有声,叹为观止。牛刀小试就一鸣惊人
3、,吴为山是喜悦的。他惊讶地发现,自己竟如此享受创作的过程。由林散之,他联想到太多自小崇敬的往圣先贤,“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我要用手中的泥土,去表达我对祖国泱泱五千年文明的敬意” 找到了新的艺术方向,吴为山兴奋难抑。朋友们却有些担心:当时抽象风盛行,有的人随心所欲地创作出来的东西就能成件作品,还有所谓艺术家专做美女像出售,轻松又赚钱。而吴为山此举,无异于逆水行舟。对此,吴为山一笑了之:“艺术家要有选择的智慧和勇气,不要一味地赶潮流。潮流总会消逝,时代的洪流才是永恒的。选准之后,应坚定地做下去。” 他果真“坚定地做下去”了,走出了一条开创性的、中国雕塑界的路融合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
4、体现人物内在的精神。迥立向苍穹的徐悲鸿、悲欣交集的弘一法师一尊尊个性鲜明的铜像,就是他艺术道路向前延伸的一个个路标。 1996年,吴为山应邀前往荷兰做访问学者。一天,他接到了为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造像的邀请。在异国,一件作品就代表一个国家,他绝不能在艺术之邦荷兰给中国人丢脸。更何况,女王本人也精通雕塑,对雕像的要求专业得近乎苛刻。他开始翻看女王的资料照片,选取什么神态呢? 他选定了女王访问中国与牧民交谈时的微笑,用自己特有的写意手法将这一瞬间定格。看到雕塑,女王赞赏有加“这是中国高水平的表征,证实了中国雕塑大师级水平的存在。” 吴为山人像雕塑中最宏伟的力作,当数高达l6米的老子像艺术家匠心独运
5、,将智者的胸腔设计成篆书体的“空”字,似无边苍穹般包罗万象、吐故纳新,蕴含着无穷的文化力量。与老子一样令吴为山醉心不已的,还有孔子等古代文化名人。通过塑造“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像,吴为山日益捕捉到人性的本真。他喜欢那种温情脉脉的人性,那种深藏在每个中国人内心的最伟大的精神温良、灵敏、坚毅。 但是,吴为山后来遇到的一个课题,却是对人性之美的一个挑战江苏省寄来委托书,邀请他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扩建工程创作主题群雕。这是吴为山在雕塑领域的一次重大拓展,他突破人像雕塑的局限,开始了社会现实题材的深入探索。他意识到,大屠杀的残酷是人性的另一个极端,这次的创作会成为自己反思人性、深刻认识人性
6、的全新起点的。 在艺术的世界里跋涉多年,吴为山塑造着别人,也“塑造”着自己。曾经,有“同行”找上门来与他“谈生意”:“你太忙,我有大把的时间。何不利用你的声望接点儿活,我承包来做?”吴为山淡淡一笑:“艺术的创作是最自由、最幸福的,任何人都不会把自由和幸福轻易地交给别人。”这就是吴为山对艺术的理解。他迷醉地享受着创作的过程。吴为山的雕塑为他换来了享誉业界的盛名,“大师”的帽子渐次飞来,而他却从容地将其推开。在诱惑与反诱惑的抗争中,吴为山完成着艺术心智的成长。 文心铸魂。走进吴为山的人像世界,我们看到的是艺术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是知识分子投身时代的担当精神。(有删改)【相关链接】吴为山教授独辟蹊
7、径,为时代塑像,为文化塑像,又为文化人系列造像。将文化精神溶入历史发展生生不息之长河中,扬中华之文化,开塑像之新天。(百度百科)吴为山以极为强烈的历史感和使命感以及他一贯坚持的人文关怀精神,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群雕创作中找到了恰当表达的切入点,也就是从人类普遍的情感和精神出发,向历史的纵深处探究。(谌强吴为山:写意之魂)(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吴为山领军的美术研究院被称为“校园里最美的地方”,因为这里人像屹立如林,虽巍然无语,却都有着至纯至美的灵魂。B出身艺术世家、受业于名师、受过专业训练、一贯的自信让吴为山塑造的林老雕像令人赞叹,他与文化名人雕塑结
8、缘成为必然。C潮流总会消逝,艺术创作决不能逐潮流而动。吴为山认为要坚持自我、特立独行,他作出选择后就坚定地做下去,终至成功。D荷兰女王本人精通雕塑,对雕像的要求专业得近乎苛刻。吴为山的雕塑得到女王赞赏在于其选取神态与特有手法的双重成功。E吴为山塑造的老子像高达l6米,因而是当代最宏伟的力作。它传达出了老子这个古代文化名人身上温情脉脉的人性,生动逼真。(2)创作南京大屠杀主题群雕对吴为山有怎样的意义? 请简要回答。(3)吴为山在享受创作的过程中体现出哪些可贵的品质?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作者说吴为山是“文心铸魂”,应该怎样理解?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答D给3分
9、,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2)意义这是吴为山在雕塑领域的重大拓展,他突破人像雕塑的局限,开始了对社会现实题材的深入探索。这次创作是他反思人性、深刻认识人性的全新起点。这是他以强烈的历史感、使命感和人文关怀精神向历史纵深处探究的成功之作。(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品质与分析严谨敬业,拒绝诱惑:有选择的智慧和勇气,创作不随心所欲,不为做生意赚钱,推开“大师”等虚名。开拓创新,形成特色:融合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体现人物内在精神,走出了一条中国雕塑界的路。热爱祖国,勇于担当:他决心用塑刀表达对中国文明的敬意;应邀为荷兰女王创作塑像,下决心决不给中国人丢脸,最终赢得赞
10、誉。(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理解吴为山的作品大多以历史上、生活中的文化人物为塑造对象,弘扬中华文化。吴为山的雕塑技艺精妙,赋予了泥土温润高洁的灵魂。吴为山的作品底蕴深厚,传达出的是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知识分子投身时代的担当精神。吴为山在雕塑生涯中也完成了自己艺术心智的成长。(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根据理由充分、论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考点】传记阅读。【分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本题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是分析综合C(3)本题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是分析综合C(4)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
11、的见解,能力层级是探究F。【解答】(1)本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此类题需要对文章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对文章的写作思路有清晰的判断,在此基础上对选项做出合理的判断,当然客观题,我们也可抓住选项中的提示语、暗示性的词语等帮助判断。A项,原因解释与原文有不符之处,之所以有此说法,主要是吴为山艺术作品的成绩及其高贵的品质。B项,“受过专业训练”不准确,创作成功还源于他深入的研究、思考与灵感等。C项,“要坚持自我、特立独行”分析错误,由原文可知,传主在艺术的追求过程中,把西方和东方艺术的精华进行了融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成绩。E项,“最宏伟”不在于其高度,文中例句为证“艺术家匠心独运,将智者
12、的胸腔设计成篆书体的“空”字,似无边苍穹般包罗万象、吐故纳新,蕴含着无穷的文化力量。”“传达出的人性”分析错误,原文是传主“捕捉到人性的本真。”。(2)本题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创作南京大屠杀主题群雕对吴为山的意义,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本题的答题区间在倒数第三段,应从作品的题材、意义和成就的角度进行概括。还应注意抓住关键句“他突破人像雕塑的局限,开始了社会现实题材的深入探索。”“这次的创作会成为自己反思人性、深刻认识人性的全新起点的。”(3)本题是筛选并整
13、合文中的信息。答题时注意审清题干,然后锁定区位,概括文意作答,如此题的题干是传主的可贵的精神品质,通过题干看是一道综合信息筛选的题目,答题时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本文主要抓住了几个方面的事例对人物进行了刻画:一是为林老创雕塑;二是为荷兰女王创雕塑;三是为孔子等圣贤创雕塑;四是创作南京大屠杀主题群雕。从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及其他的成绩方面,从严谨敬业,拒绝诱惑;开拓创新,形成特色;热爱祖国,勇于担当的角度作答即可。(4)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概括传主的某些品质或者分析传主成功的
14、原因,实际原因的主观方面也就是传主的品质。探究传主的品质有时给出品质,让考生在文中找具体的事例,有时需要先概括出品质,然后再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还有的是结合文章的标题或具体的语句进行探究,但基本的答题指向是一致的。这样的题目答题时首先概括出传主的品质,然后列举文章中的具体事件说明,不要脱离文本随意作答。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提出的观点要和传主的品质相关。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题目,首先提出观点,然后在文中提取相关的事例进行解说。本文的主要事例有:一是为林老创雕
15、塑;二是为荷兰女王创雕塑;三是为孔子等圣贤创雕塑;四是创作南京大屠杀主题群雕。2. 阅读下文,完成第1619题。父亲的体型李登建 父亲的体形很不好看如果是别人,我可能会使用“丑陋”一词父亲的脊椎严重弯曲,背部隆起拱形的大包;腿是罗圈腿,腿弯子下布满了筋疙瘩;手指头伸不直,酷似秋后的老豆虫,十冬腊月,这些老豆虫的纹路就裂开,吓人。今年冬天父亲到我这里住了两个月,晚上给他倒洗脚水时我发现,他的脚板竟也里凸外拐,脚趾变了形注意到父亲这样子我内心很不好受,老在头脑中盘旋、撞击的是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男人的骨头究竟能承受多大的重压?那年我在邻居家见过老槐大叔制作车边,把槐木解成一根根二寸厚的木条,放在谷糠
16、火上熏烤,到木条滋滋冒油的火候,光着膀子的老槐大叔抓住木条两头,使劲往怀里窝。随着他绷得紧紧的三角肌上慢慢渗出细汗珠儿,槐木的细胞组织一点点遭到破坏,一根笔直的木条硬硬地窝出了弧度,再不能复原。我觉得,我父亲的骨骼就是被类似这样的一种力量扭曲了的。远离了他的村庄,整天一个人困在我为他收拾的小屋里,父亲非常寂寞。神情呆滞,步履蹒跚,对什么都索然无味,连电视都懒得看,吃了饭就缩进沙发,一动不动地熬光阴,像一团暗灰。父亲有时实在憋不住,见我有闲空,就说他早年经历的事儿,说得津津有味,像一头老牛在倒嚼。从这里我了解了父亲年轻时贩过水果,夏天贩杏、桃,秋冬是山楂、柿饼。从南山里进货,到北乡走街串巷吆喝着
17、卖。前后两只竹篓一般能挑一百多斤,微绿色的散着淡淡清香的槐木扁担一走一颤悠,看起来有些情调,但对这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来说,那滋味却是有一窝虫子趴在肩头上撕咬,疼痒难忍。乡下人吃水果谁舍得花钱买?都是拿末场粮食换。少年的担子始终不见轻,往往货物出手了,竹篓里又盛满了粮食。晚上回来肩膀像烂杏儿似的。一开始,少年吃不了这苦,想撂挑子,起码在家歇三五天,但都不行。次日找块棉垫子垫上又上了路。逼父亲上路的,是他的父亲我的爷爷。爷爷肩膀上的茧子早已有铜钱那么厚,噬咬父亲的那窝小虫儿是不敢到这里来的。爷爷嫌父亲磨蹭,急脾气的他走不了慢道,一抬腿一里路出去了。南山山腰飘下来的小道像风中的一匹布,东倾,西侧。全身
18、的重量一会儿集中到两个脚趾尖,一会儿转移到脚孤拐上,脚板一会儿扯成锐角三角形,一会儿又扯成不规则的梯形。父亲正在山坡上战战兢兢,朝前一望,爷爷却没了影儿。他急得直想哭,可是哭不顶用,还得咬着牙、咧着嘴追上去。 后来爷爷老寒腿发作,就在家侍弄庄稼。父亲又有了新伙伴,是老槐叔的二哥二柏。人家当木匠的父亲专门给他打了一辆小推车,二柏推着这辆独轮车,吱吱扭扭地在乡路上留下一串串古调古韵。父亲与他年纪相仿,又生性要强,一起走路自然不甘落后,可想这是多么残酷。不过,这时父亲的肩膀上也结了爷爷那样的硬茧,而且磨出一个宽阔的“平台”,扁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悠然地滑来滑去,走着路,说着话,担子不经意地就从左肩换到
19、了右肩,就像蝴蝶扇了一下翅膀。如果高了兴,旁边有观看的,他还能让扁担在平台上转几个花儿。父亲和二柏起货回来,一路说笑、玩耍,颇多乐趣。 父亲的小贩生涯到实行土改才结束。村里成立了互助组,大伙选他当组长,他心气盛,很负责,搞得比别的组好。这也拴住他,出不了村了。但他那条油光放亮的扁担却仍不离身。下地,父亲像随手往水里丢一条鱼,把扁担往地头草丛里一丢,尽管干活去。中间休息或者收了工,他就去拔草。拔草,父亲可是个好把式,以手代镰,他有十个发绿的指头,简直就是锋利的铁钩,连草根都能抠出来。不大工夫,两捆草就有了。他抽出扁担,抹一抹上面的土,一头一个,不前沉不后沉。那年月,草就是好东西,能卖钱,虽然一大
20、捆卖不了三五分,但积少成多,家里打酱油醋,姐姐买件花衣裳,后来我上学买纸笔,都靠它。实际上爷爷已置了一辆小推车,然而分家时父亲把这辆崭新的车子让给了他弟弟,他要了那条扁担,他说还是扁担好使。我记得有一年打棉柴,一上午夹完了棉柴,下晌打捆,父亲抱来一抱,我管着踩扁,如此一层层地加,直到我在柴垛上晕高儿,打好的柴捆大而结实。父子捋一把灰白头发上的草屑,穿上扁担,挑起两捆就走。我跟在他后边,父亲的整个身子都被柴捆挡住,我只看见他两个肩膀一晃一晃 父亲就是这样晃着膀子,一步一步,走进了他生命的夕阳里。 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七十多年的沉重岁月完成了对父亲的雕塑,使他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农人的形象。凝望着它
21、我反复想,这座雕像应该是青铜质料的,只可惜没有高高的底座 (有删改)16. 结合全文内容,简要概括父亲的形象特点。(4分)答: 17. 作者为什么反复写父亲的扁担?(4分)答: 18. 如何理解划横线的句子“凝望着它我反复想,这座雕像应该是青铜质料的,只可惜没有高高的底座”在文中的含义。(4分)答: 19. 作者使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使父亲的形象更加突出。请举出本文最突出的两种写作手法并加以分析。(4分)答: 参考答案:16. 体型丑陋、吃苦耐劳、淳朴无私、善良谦让。17. 父亲的扁担是本文父亲的故事的线索事物,贯穿父亲故事的各部分内容;扁担是父亲的象征,形象展现父亲由少年(对应“微绿色的散着淡
22、淡清香的槐木扁担”)到中年(对应“油光放亮的扁担”)、老年(对应“困在小屋”中,无法使用扁担)的转变;同时,扁担是父亲主要的劳动工具,是父亲一生辛劳的见证,是父亲美好品质具体形象的展现。18. 我崇敬父亲以及如同自己父亲一般的所有辛劳的农民,他们是坚强的,他们美好的品质是可以代代传承、永垂不朽的;但是,他们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居于社会的底层,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19. 欲扬先抑 映衬对比 注重细节描写 擅用比喻,形象生动(答出两点即可,但每点都应有文中实例来佐证)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历来比较一致,大多赞成唐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那
23、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真是她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涉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
24、,就有丝毫的慢待。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那么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
25、近于变态的情绪。所以我认为,纯粹是一个寡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入
26、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样的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反抗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1. 下列各项中,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其儿子提亲,这说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
27、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B. 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C. 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为难兰芝,这是唯一原因。D. 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2.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刘兄的做法“合情合理”的一项是( )A. 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B. 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C. 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
28、的,也是必须的。D. 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3. 下列各项中,对作者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B. 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那么看重的。C. 刘兄有错,他帮助刘母劝兰芝;他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D. 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参考答案:1. A 2. D 3. C1.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
29、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对“现代人”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都想”“唯一原因”理解错误;D项,对作品的主题的理解不当。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D项,这是作者的评价,不属于刘兄的做法。3. 试题分析:分析文章的主旨注意文章的主体内容,选项的侧重点是否和文章
30、的主题对应,大部分是偏向于文中的某一点或某个局部,选项从文义上看基本都是正确的,但和文章的“主旨”有距离等,题中C项,这是文中退一步来证明刘兄不是“帮凶”的话,因此不是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二、 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共14分)商於子驾豕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
31、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 商於(w)子:作者虚构的人物。豕(s h ):同“猪”。轭():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淖(no):烂泥。服田:驾牲口耕田。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17解释(1分):犊_尤_过_应_几_顾_18翻译:既就复解,终曰不能破一畦者耶?( 2分)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2分 )_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3分 )_19理解:本文的主题思想是( 1分 )_参考答案:17.小
32、牛责备错回答近于回头 18.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既、就)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诏、乃)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 (以、尤、牧) 19.抨击统治者不用贤人。【翻译】商於子家很贫穷没有牛耕田,就牵一头大猪日出而作。大猪不肯就范(被套上轭),一套上又被挣脱,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块田。宁毋先生经过时责备他道:“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以牛得力气之大能够(耕)其土块,蹄子的坚硬(有力)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视)但没搭理他。 宁毋子先生说:“诗经不是有云(说)吗?向猪的祖先祭告,在猪圈中抓猪,说
33、的是要抓猪去杀了吃肉。如今您拿它来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颠倒了吗?我同情你才告诉你,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商於子说:“您认为我颠倒是非,我还认为您颠倒是非呢。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以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毋宁先生回头对弟子说:“这个人应该是(对现实)有激愤的(那种)人。”)5. 文言文阅读(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4-6题,每题3分;7题8分)轨,字士则,周雍州牧、酂国公恭之子也。隋大业中,为资阳郡东曹掾,后去官归于家。义兵起,
34、轨聚众千余人,迎谒于长春宫。高祖见之,大悦,降席握手,语及平生,赐良马十匹,使掠地渭南。轨先下永丰仓,收兵得五千人。从平京城,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谘议参军。时稽胡贼五万余人掠宜春,轨讨之。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令之曰:“闻鼓声有不进者,自后斩之。”既闻鼓,士卒争先赴敌,贼射之,不能止,因大破之,斩首千余级,虏男女二万口。武德元年,授太子詹事。会赤排羌作乱,与薛举叛将钟俱仇同寇汉中。拜轨秦州总管,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进封酂国公。三年,迁益州道行台左仆射,许以便宜从事。属党项寇松州,诏轨援之,又令扶州刺史蒋善合与轨
35、连势。时党项引吐谷浑之众,其锋甚锐。轨师未至,善合先期至钳川,遇贼力战,走之。轨复军于临洮,进击左封,破其部众。寻令率所部兵从太宗讨王世充于洛阳。四年,还益州。时蜀土寇往往聚结,悉讨平之。轨每临戎对寇,或经旬月,身不解甲。其部众无贵贱少长,不恭命即立斩之。每日吏士多被鞭挞,流血满庭,见者莫不重足股栗。轨初入蜀,将其甥以为心腹,尝夜出,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每诫家僮不得出外。尝遣奴就官厨取浆而悔之,谓奴曰:“我诚使汝,要当斩汝头以明法耳!”遣其部将收奴斩之。其奴称冤,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后征入朝,赐坐御榻,轨容仪不肃,又坐而对诏,高祖大怒,诏下狱。俄而释之,还镇益州。贞观元年,征授右
36、卫大将军。二年,出为洛州都督。洛阳因隋末丧乱,人多浮伪。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由是人吏慑惮,风化整肃。四年,卒官,赠并州都督。(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一)注降席:让出座席的西边。稽胡:稽胡(j h ),古族名,“匈奴”的别种,又称“山胡”。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族党项羌”的称谓。吐谷浑(汉语拼音:t y hn)吐谷浑是鲜卑族的一支。蜀土:四川。4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轨自率数百骑殿于军后 殿:冲锋,进攻B许以便宜从事 便宜:见机行事C见者莫不重足股栗 栗:颤栗,颤抖D人多浮伪 浮伪:虚伪5下列各组中,最能表现出窦轨军纪甚
37、严的一项是轨斩其部将十四人,拔队中小帅以代之 与贼连战皆捷,余党悉降或经旬月,身不解甲 呼之不以时至,怒而斩之每诫家僮不得出外 监刑者犹豫未决,轨怒,俱斩之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隋朝大业年中,窦轨辞官归家,后来各地义兵纷起反隋,窦轨也聚集了一千余人,后来前往长春宫归附唐高祖,得到唐高祖的礼遇,并得到高祖赐予的宝马。B当赤排羌作乱之际,身为太子詹事的窦轨与薛举手下的钟俱仇一同讨伐汉中。窦轨与叛贼连续作战大获全胜,剩下的叛贼全都投降了。因此窦轨被晋封为酂国公。C正当党项族侵犯松州时,窦轨应诏与扶州刺史蒋善合联手救援松州,蒋善合先到达钳川,奋力杀敌,打败
38、了党项所率领的精锐部队吐谷浑大军。D窦轨军纪甚严,就连成为自己心腹的外甥夜出未及时回营,也按军法处死;在处死家奴时候,监刑人员因犹豫不定也被窦轨处死以示法令严明。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行次黄钦山,与贼相遇,贼乘高纵火,王师稍却。(4分)译文: (2)轨并遣务农,各令属县有游手怠惰者皆按之。(4分)译文: 参考答案:4A(殿:军队行进时处在最后,殿后)5B(作战勇敢谨慎)6B(“与薛举手下的钟俱仇一同讨伐汉中”错,钟俱仇是被讨伐对象)7(1)(窦轨)行军到黄钦山,与稽胡叛兵相遇,稽胡兵登高放火,窦轨军(朝廷军队)稍稍后退。(“行次”“却”各1分,句意2分)(2)窦轨全都让
39、致力于农业生产(农事),分别命令管辖郡县那些游手好闲、懈怠懒惰的人都予以查处。(“务农”“按”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窦轨,字士则,北周雍州牧、酂国公窦恭的儿子。隋朝大业年中,窦轨当上资阳郡东曹掾,后辞官回家。(隋朝末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窦轨招募千余人,前往长春宫归附唐高祖李渊。李渊见窦轨前来归附,非常高兴,让出座位的西边,拉住窦轨的手,谈起生活经历,赐给十匹良马,并令其率兵进攻渭河以南。窦轨先攻克永丰仓(今陕西华阴东北渭河入黄河口处),得兵五千人。随李渊攻取长安,因功封赞皇县公,拜大丞相咨议参军。稽胡兵五万余人侵扰宜君(今陕西宜君西南玉华),窦轨奉命讨伐。行军到黄钦山(今陕西铜川
40、西北),与稽胡叛兵相遇,稽胡兵登高放火,窦轨军(朝廷军队)稍稍后退。窦轨立斩畏缩部将十四人,提拔队中小校代替。窦轨亲率数百骑在阵后督战,随即下令:“闻鼓声有不进攻的,在后面我就杀了他。”听到战鼓擂响后,唐军将士争先恐后地冲入敌阵,稽胡兵射箭也不能阻挡住进攻,于是大败稽胡兵,杀掉贼兵一千多个,俘虏了2万名男女。武德元年,李渊授予窦轨太子詹事。恰逢赤排羌作乱,并与薛举叛将钟俱仇一同攻打汉中(今陕西南郑县)。唐朝拜窦轨为秦州(治上邽,今甘肃天水)总管,窦轨指挥唐军连战皆胜,剩下的叛贼都投降了。窦轨因功进封酂国公。武德三年,窦轨迁益州(今四川成都)道行台左仆射,皇帝允许他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相机从事,不
41、必请示。等到党项族进犯松州,朝廷下诏命令窦轨支援松州,又命令扶州刺史蒋善合与窦轨联合作战。当时党项率领吐谷浑的队伍,队伍很是勇猛。窦轨军队没到,蒋善合已提前到了钳川,遇上敌兵奋力作战,打败了敌军。窦轨又在临洮驻军,进攻左封县,打败了左封敌兵。不久领命所率部队跟随李世民到洛阳讨伐王世充。武德四年,回到益州。赶上四川贼寇常常聚集,窦轨全都讨伐平定了。窦轨每次面临对敌作战,有时经历一个月,身上铠甲也不解掉。他的部下无论是贵是贱是少是长,不遵从命令就立刻斩首。每天官员士兵很多都被鞭打,满庭院流血,看见的没有不脚沉走不动道、大腿战栗。窦轨刚进入四川,将他的外甥当作心腹,曾经在夜里外出,叫他也没能按时到来
42、,大怒处死了他的外甥。常告诫家僮不要外出。曾派遣家奴到官厨取浆水却又后悔了,对家奴说:“我确实派你前去,也要应该砍掉你的头来使法令严明啊。”派他的部将收押家奴并将他斩首。那个家奴喊冤,监刑的人犹豫不决,窦轨大怒,将二人全都杀掉了。后来窦轨应征入朝,唐高祖赐御榻让窦轨坐,结果窦轨因容表不整,又坐着和高祖对话,唐高祖大怒,下诏将窦轨拿下送入监狱。不久便将他释放,并继续镇守益州。贞观元年,征召授予窦轨右卫大将军一职。贞观二年,窦轨出任洛州(治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都督。洛阳因隋末战乱,人们多虚伪。窦轨到任后,将游手好闲的人全部治罪,从此百姓官吏都很惧怕,风俗整顿严肃起来。贞观四年,窦轨死于任上,朝廷
43、追赠他为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都督。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略6. 阅读下面的文言女,完成小题。黄琼字世英,江夏安陆人。琼初以父任为太子舍人,辞病不就。遭父忧,服阕,五府俱辟,连年不应。永建中,公卿多荐琼者,于是与会稽贺纯、广汉杨厚俱公车征。琼至纶氏,称疾不进。有司劾不敬,诏下县以礼慰遣,遂不得已。先是,征聘处士多不称望,李固素慕于琼,乃以书逆遗之曰:“闻已度伊、洛,近在万岁亭,将顺王命乎?盖君子谓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传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间。盖圣贤居身之所珍也。诚遂欲枕山栖谷,拟亦巢、由,斯则可矣;若当辅政济民,今其时也。自生民以来,善政少而乱俗多,必待尧舜
44、之君,此为志士终无时矣。自顷征聘之士,其功业皆无所采,是故俗论皆言处士纯盗虚声。愿先生弘此远谟,令众人叹服,一雪此言耳?。”琼至,即拜议郎,稍迁尚书仆射。初,琼随父在台阁,习见故事。及后居职,达练官曹,争议朝堂,莫能抗夺。时连有灾异,琼上疏顺帝曰:“陛下宜开石室,案河、洛,外命史官,悉条上永建以前至汉初灾异,与永建以后讫于今日,孰为多少。又使近臣儒者参考政事,数见公卿,察问得失。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伏见处士巴郡黄错、汉阳任裳,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志。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于是有诏公车征错等。三年,大旱。琼复上疏曰:“昔鲁僖遇羊,以六事自让,躬节俭,闭女谒,放谗佞者十三人,诛税民受货者九人,退舍南郊,天立大雨。今亦宜顾省政事,有所损阙,务存质俭, 以易民听。尚方御府,息除烦费。明敕近臣,使遵法度,如有不移,示以好恶。数见公卿引纳儒士,访以政化,使陈得失。若改敝从善,择用嘉谋,则灾消福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