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279992 上传时间:2024-06-2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3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辽宁省鞍山市第三十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测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断魂枪老舍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半醒的人们,祷告着祖先与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他们的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都有什么用呢;连祖先与祖先所信的神明全不灵了啊!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有了火车呀,穿坟过墓破坏着风水。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与黑话,义气与声名,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成昨夜的。谁不晓得沙子龙是短瘦、利落、硬棒,两眼明得象霜

2、夜的大星?可是,如今他身上放了肉。镖局改了客栈,大枪立在墙角。只是在夜间,他把小院的门关好,熟习熟习他的“五虎断魂枪”。这条枪与这套枪,二十年的工夫,在西北一带,给他创出来“神枪沙子龙”五个字,没遇见过敌手。如今,这条枪与这套枪不会再替他增光显胜了。在白天,他不大谈武艺与往事。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王三胜,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拉开了场子。大刀靠了身,一跺脚,刀横起,大红缨子在肩前摆动。削砍劈拨,蹲越闪转,手起风生,忽忽直响。忽然刀在右手心上旋转,身弯下去,四围鸦雀无声,只有缨铃轻叫。刀顺过来,猛的一个“跺泥”,身子直挺,比众人高着一头,黑塔似的。“有功夫!”西北角上一个黄胡子老头儿答了话

3、。王三胜随着大家的头往西北看,可是看出这老家伙有功夫,眼珠黑得象两口小井,深深的闪着黑光。“下来玩玩,大叔!”点点头,老头儿往里走。老头子的黄胡子一动:“请!”王三胜一扣枪,向前躬步,枪尖奔了老头子的喉头去,枪缨打了一个红旋。老人的身子忽然活展了,将身微偏,让过枪尖,前把一挂,后把撩王三胜的手。拍,拍,两响,王三胜的枪撒了手。场外叫了好。王三胜连脸带胸口全紫了,抄起枪来;一个花子,连枪带人滚了过来,枪尖奔了老人的中部。老头子的眼亮得发着黑光;腿轻轻一屈,下把掩裆,上把打着刚要抽回的枪杆;拍,枪又落在地上。“别走!”王三胜擦着汗,“你不离,姓王的服了!可有一样,你敢会会沙老师?”“就是为会他才来

4、的!”“你老贵姓?”“姓孙。爱练;久想会会沙子龙。”到了客栈,三胜心中直跳。他知道老师不爱管这种事,师弟们已碰过不少回钉子。可是人家在庙会上点名叫阵,沙老师还能丢这个脸么?“怎么了,三胜?”“栽了跟头!”只打了个不甚长的哈欠,沙老师没别的表示。“姓孙的一个老头儿,门外等着老师呢;把我的枪,枪,打掉了两次!”客人进来,彼此拱手坐下。“要是三胜得罪了你,不用理他,年纪还轻。”“我来领教领教枪法!”“三胜,去找小顺们去,天汇见,陪孙老者吃饭。”“不,我还不饿!”孙老者很坚决。“说会子话儿。”“我来为领教领教枪法。”“功夫早搁下了,”沙子龙指着身上,“已经放了肉!”“不比武,教给我那趟五虎断魂枪。”“

5、五虎断魂枪?”沙子龙笑了,“早忘干净了!早忘干净了!告诉你,在我这儿住几天,咱们各处逛逛,临走,多少送点盘缠。”“我不逛,也用不着钱,我来学艺!”“教给我那趟枪!”孙老者抱了抱拳。沙子龙也抱着拳:“孙老者,说真的吧;那条枪和那套枪都跟我入棺材,一齐入棺材!”“不传?”“不传!”“打搅了,再会!”沙子龙送走客人,对着墙角立着的大枪点了点头。夜静人稀,沙子龙关好了小门,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而后,拄着枪,望着天上的群星,想起当年在野店荒林的威风。叹一口气,用手指慢慢摸着凉滑的枪身,又微微一笑,“不传!不传!”(有删改)13.本文第三段说“他的世界已被狂风吹了走”,暗含着无限悲怆的人生转折,请概括其

6、具体内容。(4分)14.结合文本简析小说是如何表现“神枪沙子龙”的风采的?(4分)15.作者锐意塑造沙子龙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精心塑造了孙老者这一人物,有何作用?(6分) 16.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参考答案:13. 东方的传统世界被西方文化侵入;沙子龙无法经营镖局;沙子龙的武艺无法施展;沙子龙不再具有以往的名声和地位。(每点1分)14.客观陈述:二十年来,沙子龙在西北一带没有遇见对手;侧面描写:三胜武艺高超,孙老者的慕名求教,都说明沙子龙的确名不虚传;正面描写:“一气把六十四枪刺下来”,直接展示神枪形象;外貌描写:“利落、硬棒、两眼像大星”,写出人物的利落和干练。(每点1分)15.

7、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与沙子龙的形象形成对照同为习武之人,身处同一时代,沙子龙面对时势,甘愿放弃武艺,是悲剧者。孙老者却乐观、坚韧,为学习武艺而奔走江湖,对武艺执着坚守;引发读者思考,面对传统武艺,乃至面对中国的许多传统,究竟是传还是不传。(每点2分)16.沙子龙面对急剧的社会变迁,内心是痛苦的。一方面他留恋着过去叱咤风云的自己,另一方面对时代变迁做出妥协;“叹一口气”,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无奈与落寞;“微微一笑”,“不传!不传!”又展示了沙子龙始终坚守内心的孤傲与执着,展示了在时代急遽变化中的悲剧人物形象。(每点2分)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数学大师陈省身龙飞陈省身1

8、937年归国,这时芦沟桥事变已经发生。他心情沉重地登上旅途,经香港抵达长沙,在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校组建的临时大学授课。陈省身从此开始了他的西南联大生涯。西南联大精英荟萃,师资力量强大而充裕。陈省身、华罗庚、许宝禄等人最为出色。陈省身有机会开设一些高深的课,这些课是为硕士生开的,但实际已达到博士课程的水平。如“李群”、“圆球几何学”、“外微分方程”等。陈省身还同华罗庚以及物理系教授王竹溪合开“李群”讨论班,这在国际上也是先进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吴大猷家每周末有两桌桥牌“牌战”。陈省身是常客之一。他在南开时即以善打桥牌著称。战争期间,学校的图书设备奇缺,所幸的是陈省身常能收到嘉当从巴黎寄来的大

9、量论文复印件。他可以充分苦读,把嘉当的理论搞得很熟,此理论后来成为近代数学主流之一。陈省身每年都有论文在国外发表。这期间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数学界所瞩目。因此,1943年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邀请他去做访问学者。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是当时的世界数学中心,研究院创办之初就以数学为主要项目。并到世界各地聘请教授,第一个目标是爱因斯坦,第二个目标则是德国大数学家韦尔。在普林斯顿,和陈省身接触最多的是韦尔。他到了那里仅仅两个月,就完成了高斯一邦尼公式的证明。韦尔看完初稿,当即向他祝贺。陈省身也自认为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文章。他的证明有新见,解决了技术上的困难,并有许多新发展。这在科学研究上是很难得的。接着

10、,他由此又引入以后被称之为“陈省身示性类”的著名工作,对数学乃至理论物理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当代著名几何学家霍普夫,在一篇谈到陈省身的文章中写道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正当陈省身在普林斯顿取得辉煌研究成果的时候,抗日战争胜利了。他毅然决定回国,离开条件优越的普林斯顿,到清华任教,以实现振兴祖国近代數学的夙志。陈省身归心似箭,怀念慈祥的母亲,思念年迈的父亲,也想到自己的小家庭新婚不久便分离的妻子,还有那个从未见过面的儿子回到上海后,陈省身奉命组建中央研究院数学所。陈省身认为要办好研究所,最重要的是培养新人。他给国内各著名大学数学系写信,请他们推荐三年内毕业的最优秀的学生。招聘信发出

11、后,应聘者十分踊跃。于是陈省身身边就有了十几名活跃的年轻助理研究员,这些人后来都成了中国数学界的中坚力量。如今荣获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吴文俊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1949年,应芝加哥大学的聘请前去任教。在芝大,陈省身培养出10位美国历史上第一批高水平的几何博士。随后又应邀到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柏克莱加州大学任教。经过与同事的几年努力,这里终于成为几何与拓扑的中心。由于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他曾获美国数学学会的肖夫内奖,后又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在纪念美国数学会成立100周年时,著名数学家奥塞曼指出:“使几何学在美国复兴的极有决定性的因素,我想应该

12、是40年代后期陈省身从中国来到美国。”陈省身的高足、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把他誉为是继世界数学大师欧几里德、高斯、黎曼、嘉当之后又一位划时代的巨匠。陈省身已功成名就,物质生活也十分富有。但他却更加怀念故园,报效中华的愿望也越加强烈。这位海外赤子时刻都在密切关注着国内形势的发展与变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刚刚开始解冻,陈省身便抓住时机,在这年秋天,偕夫人和女儿回国访问,朝拜魂牵梦萦的圣土。1985年南开数学研究所建成,聘请陈省身任所长。陈省身一向醉心于数学王国里,不愿担任行政工作,而这次却欣然接受了任命。(有删节)(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在西南联大

13、时,虽然物质奇缺,但陈省身能创造条件,利用当时精英荟萃的条件,进行数学理论的研究。B.陈省身虽然是一个数学家,但他却时时具有童心,在两南联大,他的工作非常紧张,但常常到吴大猷家打桥牌。C.韦尔看完陈省身的高斯一邦尼公式的证明初稿,当即向他祝贺,认为这是陈省身一生最得意的文章。D.陈省身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在组建中央研究院数学所时,聘请了许多后来成为中国数学界中坚力量的年轻助理研究员。E.陈省身一向不愿担任行政工作,但却担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其原因是他想振兴祖国的数学研究。(2)原文说“陈省身已功成名就”,请结合文本概括他在美国的功名。(6分) (3)这篇传记的传主是陈省身,可是为什么要写

14、爱因斯坦和韦尔?(6分) (4)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大师”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1)D 3分 E 2分 A 1分(B“具有童心”不当;C是陈省身自认为)(2)完成了高斯-邦尼公式的证明,解决了技术上的苦难,并有许多新发展。引入“陈省身示性类”工作,使微分几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培养出10位美国历史上第一批高水平的几何博士。在柏克莱加州大学任教时经过与同事的几年努力,使柏克莱加州大学成为几何与拓扑的中心。获美国数学学会的肖夫内奖,后又荣获国际数学界的最高奖沃尔夫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对其高度评价,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高度赞誉。(答出四点满分)(3)用两位著名的科学家衬托陈省身,说明了陈省身的

15、研究成果已被国际数学界所瞩目。具有真实性,吸引读者阅读。(4)陈省身在数学领域有突出的成就。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贡献,影响了整个数学的发展。在陈省身的身上,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并在艰苦的环境下进行数学研究;抗战胜利后,毅然回国,组建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在已经功成名就、物质生活十分富有的情况下,任南开数学研究所所长,以报效中华。培养出一大批数学精英。在中央研究院数学所,培养出了中国数学界的中坚力量。在美国,培养出10位美观历史上第一批高水平的几何博士。 注重亲情,富有人性。(每点2分)略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将军印刘建超两军对峙。相距数里,看得见旌旗猎猎

16、,听得见战马嘶鸣、鼓乐号角。将军以两万壮士对阵敌方十万大军。大帐外,两方叫阵的吼声排山倒海般雄壮;朔风劲吹,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帐内,残烛下,将军屏气凝神,专心致志伏案涂墨,仿佛近在咫尺的恶战与己无关。士兵来报敌军距我五里路遥!士兵又报敌军距我两里路遥!将军从容点完最后一笔,落下款,按上自己的玉印:“两军交战,总要有个见面礼。替我送与对方元帅。”黑脸卫士绝尘而去,直奔对方大营。元帅接过士兵呈上的“战书”,展开观看,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是一幅画。画面上是两匹鬃毛挺立、四蹄腾空、呼啸而至的骏马。那骏马露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咄咄逼人的霸气。画面上墨迹已干,唯战马的双眼墨迹如珠、晶莹剔透,在烛光下熠

17、熠发光,寒气逼人。大战之前,能心神不乱画出如此气势的骏马的将军绝非等闲之辈,此将军手下的壮士定是视死如归、以一当十的精卒骁将。元帅收起画,下令撤兵。.将军一画退十万敌兵,传为佳话。将军的画身价陡增,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珍品。将军作画,总是在战前之时,在刀戟闪亮、战马嘶鸣中完成,画面永远是千姿百态的骏马。南征北战,转战千里,将军的画散留在大江南北。一日,搏杀阵中,将军被冷箭射中左眼,跌下马来。将军的黑脸卫士拼死厮杀,从刀口下救出将军,自己失去一条臂膀。将军抚着卫士空空的袖管,说:“你可以提出任何要求。”黑脸卫士说:“跟随将军征战十年,战役上千,只求将军伤愈后,能给我画一幅骏马图。”将军说:“我会送

18、你一幅最好的。”将军伤愈,战事平息,将军解甲归田,过着乡野隐士的生活。没有了战火硝烟,将军再也画不出骏马了,索性封笔。数年后,将军旧疾复发,双目失明。将军的画作价格猛涨。而伪作也趁机泛滥,鱼目混珠。将军当年战场作画,大多都没有盖印。有得到将军画作的人,就登门请将军辨别真赝。将军虽然双目失明,却能凭双手摸出画的真伪。尤其是骏马的眼睛,将军只一搭手就能验出真假。真的,补盖上自己的一方玉印;假的,便付入灶膛。得将军印者乃真迹。一时间,能得一枚将军印成了收藏者梦寐以求的事。一日,一后生求见,拿出一幅骏马图请将军鉴别。病榻上的将军只搭手一摸,便递于身边仆人,仆人接过画就要往灶膛里放,后生急呼:“且慢,且

19、慢。将军可知请求鉴画者是何方人士?”将军说:“何方人士与我鉴画真假有何关系?”后生说:“我父亲就是曾伴随将军征战的黑脸卫士。”将军身子一颤:“你父亲现在可好?”后生哭道:“我父现已重病在身,可他念念不忘将军。他说将军曾答应赠他一幅骏马图。我知道将军早已封笔多年,已不能再作画了。为了了却父亲的心愿,我只得购此赝品,只求将军能网开一面,盖上将军印,我也好回去告慰父亲。”将军长叹一声:“也罢,你三天后来取此画。”将军喝退家人,三日不食不寐,闭紧屋门。三日过后,后生上门,将军将一画轴递于后生,说:“一定要带给你父亲。”后生接过画轴,叩首拜谢,告别将军。走在集市上,后生好生纳闷,难道将军真的为父亲画了一

20、幅骏马图不成?难道将军双目失明也能作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后生忍不住打开了画轴,他吃了一惊:还是自己拿去的那张画,画的上方被写了个大大的“赝”字,旁边还盖有一枚铜钱大的红印。书生顿觉眼前一黑,忍不住放声痛哭。一富商经过,见后生,问起缘故,看了后生手中之画,愿出50两白银购之。后生欣喜,接过白银忍不住问:“一幅赝品,先生何以出50两白银?”富商说道:“此画是赝品,但上面所题的赝字确是将军真迹啊。看旁边这枚将军印,定是将军新刻无疑,而印上还有人体纹络,据我判断,这枚印是将军在自己的左手大拇指甲盖上镌刻而成,所用印油是将军指上之血。真赝相对,浑然一体,此画价值连城啊!”后生方才醒悟,急匆匆赶往将军家

21、中。将军已气绝身亡。(选自课外阅读,有删改)11. 说说第四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2. 文章情节波澜起伏,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13. 文中“将军身子一颤”和“将军长叹一声”两个语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14. 文章结尾写道:“将军已气绝身亡。”将军为何突然死亡?请联系全文,概括将军的性格。参考答案:11. 环境描写渲染了紧张肃杀的战场气氛;使“帐外”“帐内”形成强烈的对比,烘托了将军从容镇定、运筹帷幄的儒将风范;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将军一画退十万敌兵”作铺垫。 12. 战场作画,一画退敌传佳话;战伤脱险,承诺送画赠部下;战后失明,双手辨画判真赝;生命践诺,甲

22、章血印成绝唱。 13. (1)“身子一颤”表明将军听到“后生”的话之后内心剧烈地震动,表现出将军对旧部下深切的挂念,体现了将军是一个重感情的人。(2)当年将军曾对部下说:“我会送你一幅最好的。”可如今伤重失明,已不能再作画。“长叹一声”表现了将军深深的愧疚和痛惜之情,也包含着要以生命来完成画作的决然之意。 14. (1)将军三日不食不寐,以“大拇指甲盖”刻章,以“指上之血”作印油,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一幅最好的画,以此来告慰自己忠诚的部下,他是竭尽心血而死的。(2)大勇大智,坚持原则,信守承诺。11. 试题分析:首先答出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塑造人物的形象,情节的推动和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点睛:环境

23、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其作用首先从本身分析,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同时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然后从其它的要素分析,从人物的角度是暗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的命运,从情节的角度是推进情节的发展,从主旨的角度是暗示文章的主旨,或是升华主旨。此题注意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对比的手法和读者的角度作答。12. 试题分析:情节概括的题目是小说常见的题目,注意有直接要求概括情节,通过哪些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人物的心理或情感的变化过程怎样等提问方式,答题时注意分清题干的要求概括的什么情节,是关于哪个人物的情节。注意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单的段落的划分,重点注意文中表现情感变化的重点词语。1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言

24、描写的内涵的题目,注意分析表达人物的心理:表现出将军对旧部下深切的挂念,体现了将军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将军深深的愧疚和痛惜之情,也包含着要以生命来完成画作的决然之意。14. 试题分析: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大勇大智”“坚持原则”“信守承诺”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二、 古代诗文

25、阅读(35分,共3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余阙,字廷心,世家河西武威。少丧父,授徒以养母,与吴澄弟子张恒游,文学日进。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为政严明,宿吏皆惮之。俄召入,应奉翰林文字。以不阿权贵,弃官归。寻以修辽、金、宋三史召,复入翰林,为修撰。出为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会莫徭蛮反,右丞沙班当帅师,坚不往,无敢让之者。阙曰:“右丞当往,受天子命为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沙班曰:“郎中语固是,如刍饷不足何?”阙曰:“右丞第往,此不难致也。”阙下令趣之,三日皆集,沙班行。至正十二年,改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淮西,起阙副使、佥都元帅府事,分兵守安庆。于时南北音

26、问隔绝,兵食俱乏,抵官十日而寇至,拒却之。乃集有司与诸将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堡寨,选精甲外捍,而耕稼于中。明年,春夏大饥,人相食,乃捐俸为粥以食之,得活者甚众。民失业者数万,咸安集之。升副元帅。十五年夏,大雨,江涨,屯田禾半没,城下水涌,有物吼声如雷,阙祠以少牢,水辄缩。秋稼登,得粮三万斛。俄升都元帅,守安庆。十月,贼薄城下。戊申,贼并军攻东西二门,西门势尤急,阙身当之,徒步提戈为士卒先。士卒号哭止之,挥戈愈力,斩首无算,而阙亦被十余创。日中城陷,城中火起,阙知不可为,引刀自刭,堕清水塘中。阙妻耶卜氏及子德生、女福童皆赴井死。城中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焚死者以千计。

27、阙号令严信,与下同甘苦,然稍有违令,即斩以徇。当出战,矢石乱下如雨,士以盾蔽阙,阙却之曰:“汝辈亦有命,何蔽我为!”。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卒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元史列传,有删改)4对文中加点词相关内容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例如贞观、靖康、元统、至正、康熙等。B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后来泛指官吏。C古代祭祀、宴会时,牛、羊、豕(猪)三牲具备为太牢,只有羊、豕(猪)则为少牢。D古代人们用天干地支来纪年、纪月、纪日和纪时,如文中的戊申就指至正十五年十月。5下面

28、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B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C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D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余阙正直敢言。莫徭蛮反叛之时,右丞沙班以粮草不足为借口,不愿征讨叛军,官员们都让着他,只有余阙敢站出来,直言右丞应当出征。B余阙体恤民情。百姓遭遇饥荒,甚至人吃人的时候,余阙捐出俸禄赈济灾民;洪水淹没了屯田

29、,他祭祀祈求洪水退去,当年秋天取得丰收。C余阙与下属同甘苦。在战场上,余阙不理会士兵们的阻止,身先士卒,杀敌无数;余阙还拒绝士兵们用盾牌为自己遮挡落下的箭矢和垒石。D余阙政令严明。余阙执政泗州时,即使是经验阅历丰富的官吏们都很怕他。余阙治军也很严明,如果有人违背军令,他就会将其斩首示众。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右丞当往,受天子命为重臣,不思执弓矢讨贼,乃欲自逸邪!(5分)(2)城中民相率登城楼,自捐其梯曰:“宁俱死此,誓不从贼。”(5分)参考答案:4D5A6A7(1)右丞应当前去,你受天子之命为重臣,不想着出兵讨贼,是想图安逸吗?城中的百姓相继登上城楼,然

30、后自己撤掉了登楼的梯子,并说:“宁愿全部死在这里,也誓不投降敌人。”4试题分析:“戊申就是至正十五年十月”错误。原文是“十月,贼薄城下。戊申,贼并军攻东西二门”,根据上下文推断,这里的“戊申”应是用来纪日的。考点:识记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5试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注意做此题时要在大致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行。还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其次注意每句表达时的主语或宾语。可用排除法,找到答案。文意为:“稍暇,即注周易,帅诸生谒郡学会讲,立军士门外以听,使知尊君亲上之义,有古良将风烈。”其中 “帅诸生谒郡学会讲”“会讲”是此句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

31、层级为理解B。6试题分析:“官员们都让着他”错误,原文“无敢让之”的意思是“无人敢责备他”。“让”是“责备”之意。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翻译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抓住关键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关键得分点: (1)“当”“执弓矢”“自逸”(2)“相率”“捐”“死此”。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余阙,字廷心,先世居河西武威。余阙年少就丧父,以收授门徒来赡养母亲,与吴澄弟子张恒交游,文学造诣日进。元统元年,赐进士及第,授同知泗州事,执政严明,经验阅历丰富的官吏都忌惮他。不

32、久奉诏回京,授翰林文字。因不阿谀权贵而弃官归家。不久因为朝廷修辽、金、宋三史,余阙奉诏再入翰林院为修撰。后又出京担任湖广行省左右司郎中。适逢莫徭蛮造反,朝廷右丞沙班应当率军去镇压,但他坚持不肯去,无人敢责备他。余阙说:“右丞应当前去,你受天子之命为重臣,不想着出兵讨贼,是想图安逸吗?”沙班说:“郎中的话固然是对的,但粮草不足怎么办?”余阙说:“右丞只管出征,这粮草的事是不难达成的。”他下令催促粮饷,三日后全都齐备,沙班出师。至正十二年,朝廷改宣慰司为都元帅府,治理淮西,起任余阙为副使、辅助签批都元帅府事宜,分兵驻守安庆。当时南北音信隔绝,兵力粮草都很缺乏,余阙到任仅十日反元义军就来进攻,余阙领

33、兵回击,敌人被击退。他召集官吏和诸将商议屯田与战守之计,(决定)环绕辖境周围修建堡寨,选精兵对外御敌,在堡寨之内耕种粮食。第二年,大闹春荒,人相食,余阙将其俸禄用来买米施粥,赈济灾民,得以存活的灾民很多。有数万失业的百姓,都得到安置。十五年夏天,天降大雨,江水上涨,屯田稻谷有一半被淹,城下江水涌入,有什么东西吼声像雷鸣一般,余阙用少牢祭祀,洪水就退去。秋粮(得以)丰收,得粮三万斛。不久,余阙升任都元帅,驻守安庆。十月,叛军逼至安庆城下。十一月八日,叛贼攻打安庆东西二门,西门形势尤其危急,阙迎敌而上,提戈抗敌,身先士卒。士卒们哭喊着想阻止他,但他更加用力地挥动长戈,斩首了无数敌人。但是余阙身受十

34、几处创伤。中午时分,城池被攻陷,城中着起了大火,余阙知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便引刀自杀,倒落在一处清水池塘之中。余阙的妻子耶卜氏、儿子德生、女儿福童皆投井而死。城中的百姓相继登上城楼,自己撤掉了登楼的梯子,并说:“宁愿全部死在这里,也誓不投降敌人。”烧死的人以千计。余阙治军号令严明,与下属同甘共苦,但军士稍有违反军令的,就会马上处斩示众。当他出战之时,箭矢垒石纷纷落下如同下雨一般,军士们用盾牌为他挡遮,余阙回绝说:“你们也有命,为什么要挡遮保护我呢?”平时稍有空闲,就注解周易,率领各位学生到郡学(郡国的最高学府)集中讲授,令军士站在门外听讲,也使他们明白尊君亲上的义理,确有古代良将的遗风。余阙死

35、的时候五十六岁。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少沉静,好典籍。父卒,隐居墓侧。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桓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明于政体,吏才有余,论当世便事数十条,名曰政论。指切时要,言辨而确,当世称之。仲长统曰:“凡为人主,宜写一通,置之坐侧。”其后辟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并不应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荐寔才美能高宜在朝廷。召拜议郎,迁大将军冀司马,与边韶、延笃等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五原土宜麻,而俗不知织绩,民冬月无衣,积细草而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寔至官,斥卖储峙,为作纺绩、织纺、缣媪之具以教之,民得以免寒苦。是时胡虏连入云中

36、、朔方,杀略吏民,一岁至九奔命。寔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常为边最。以病征,拜议郎,复与诸儒博士共杂定五经。会梁冀诛,寔以故吏免官,禁锢数年。时,鲜卑数犯边,诏三公举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荐寔,拜辽东太守。行道,母刘氏病卒,上疏求归葬行丧。母有母仪淑德,博览书传。初,寔在五原,常训以临民之政,寔之善绩,母有其助焉。服竟,召拜尚书。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时人多以此讥之,寔终不改。亦取足而已,不致盈余。及仕官,历位边郡,而愈贫薄。建宁中病卒。家徒四壁立,无以殡敛,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为备棺葬具

37、,大鸿胪袁隗树碑颂德。(节选自后汉书崔寔传)6. 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段句,正确的一句是A. 服竟/ 三公并辟/皆不就/恒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征谐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B. 服竟/ 三公并辟/皆不就/恒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征谐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C. 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恒帝初诏/公卿郡国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 征诣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郎D. 服竟三公/并辟皆不就/恒帝初/诏公卿郡园举至孝独行之士寔以郡举/征谐公车/病不对/策除为部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A. “拜”是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与某种名义或职位;“迁”

38、既可以指官职的调动,又可以指官职的晋升B. 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C. 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既可指司马、司徒、司空,又可指太傅、太师、太保。D. “建宁”是帝王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8. 下列对夏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助一项是A. 崔寔明于政务,做官才能卓越。他撰述的政论曾获仲长统高度评价,认为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B. 崔寔关注民生,改善百姓生活,他做五原太守时,叫百姓卖掉储戴的粮食,替他们添置纺织工具并

39、教他们如何使用。C. 崔寔秉性纯正,事亲至孝,为父守丧期满,三我请他做官,他都不去,母亲病死,他于赶任途中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D. 崔寔为官清正、品性廉洁。他父亲去世时,家中资产竭尽,十分贫困,为葬父亲,只能卖掉田产,他病逝时,甚至没有线装殓,同僚出资替他料理后事。9. 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服竟,召拜尚书,寔以世方阻乱,称疾不视事,数月免归。参考答案:6. B 7. D 8. D 9. 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崔定凶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

40、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三公”是“并辟”的主语,排除B项、D项。“恒帝初”表示时间,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句意: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不去。桓帝初年,皇帝下诏给公卿郡国推举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崔定被郡国推举,征召到官署,因病不能参加面试,拜为郎。故选B。【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错误。一个皇帝所用年

41、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有14个。故选D。【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D项,结合文本内容“初,寔父卒,剽卖田宅,起冢茔,立碑颂。葬讫,资产竭尽,因穷困,以酤酿贩鬻为业”分析可知,为葬父而卖掉田产不是他仕官期间发生的事。故选D。【9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

42、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服竞”,服丧完毕;“拜”,授官;“以”,因为;“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免”,被免职;“归”,回家、回来。【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

43、用法和含义。参考译文: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少年时很沉静,喜欢读书。父亲死后,住在墓旁守丧。守丧期满,三公请他出去做官,他都不去。桓帝初年,皇帝下诏给公卿郡国推举极孝顺和品德好的人。崔定被郡国推举,征召到官署,因病不能参加面试,拜为郎。崔定对政体很精明,做官的能力很强,写了评论当代政事的意见数十条,题目叫政论。针对当时要害,议论很正确,博得当代人的称赞。仲长统说:“所有国君,应抄一遍,置于座旁。”后来朝廷叫崔定到太尉袁汤,大将军梁冀府里去当官,崔寔都不去。大司农羊傅、少府何豹上书推荐崔寔,说崔的才干很好,能力很强,应在朝廷做官。于是皇帝封崔为议郎,提升大将军梁冀作司马,与边韶、延笃等人在

44、东观著书立说。后来崔定出任五原太守。五原的土质宜于种麻,而当地人不知道织布,老百姓冬天没有衣服穿,堆些细草睡在草里面,见官吏就披着草出来。崔寔到任后,叫百姓卖掉储藏的粮食,替他们添制纺绩、织缍、觫媪等工具并教他们如何使用,百姓才免受冻馁之苦。这时匈奴连续入侵云中、朔方,杀害抢掠官吏百姓,百姓一年之内多次逃命。崔定就厉兵秣马,严饬烽火台侦察,敌人不敢进犯,成为边塞最安静的地方。崔定在病中,被拜为议郎,又与当时的名儒博士一同审定五经。恰逢梁冀被杀,崔定是梁冀的故吏,受牵连,罢了官,关在牢里数年。当时鲜卑多次进犯边境,皇帝下诏书给三公推荐威武谋略之士,司空黄琼推荐崔寔,崔被拜为辽东太守。走到半路上,

45、母亲刘氏病死了,崔定上疏请求回家料理丧事。母亲刘民生前品德很好,读了不少书。起初,崔突在五原任太守,母亲经常教导如何治理政事,崔寔的好功绩,母亲很有帮助。服丧完毕,朝廷征召并授予他尚书一职,皇上又拜他为尚书。崔寔因为时局很乱,称病不到职办公,几个月后被免职回家。当初,崔定的父亲死了,崔寔卖掉田产,做了坟墓,立了墓碑。埋葬完毕,家产卖尽,因为穷困,便以卖酒贩粥为生。当时人多用这事讥笑他,他始终不改。他做生意只求够本就行,不多赚钱。等到做了官,多是边境地区,所以更加贫薄。建宁年间死去。家里很穷困,没有钱装殓,光禄勋杨赐、太仆袁逢、少府段颊等替他准备棺椁葬具,大鸿胪袁隗替他树碑,称颂他的功德。6.

46、阅读下面语段,回答14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永和九年,岁在癸丑”,交代集会的_。“永和”是_,“癸丑”是_纪年。2第一段中画线句是写景部分,“_”写山,“_”写水,短短十六个字就将兰亭四周的自然景色写尽,渲染了_的气氛,点出了兰亭_。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_4文章第一部分的主旋律是“乐”,下面对“乐”的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阳春三月,兰亭集会,是为一乐。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C“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