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贵阳三联乳业卫城八千头现代规模化 综合办公楼用房工程 综合办公楼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贵州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建工集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目目 录录 1、土方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 2、人工挖孔桩灌注桩安全技术措施 3、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4、降水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5、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方案 6、三相五线制与两极漏电开关综合接线方法 7、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8、脚手架的搭拆安全技术措施 9、物料提升机搭拆安全技术措施 10、起重、吊装、拖运安全技术措施 11、拆除(爆破拆除)工程安全技术措施 土方施工的安全防护措施土方施工的安全防护
2、措施 一、土方边坡导致坍塌的原因:一、土方边坡导致坍塌的原因:1、因边坡太陡,没按规定防坡或收坡挖空,使土体稳定性不够而发生塌方。2、因土质部分不均匀,有弱土夹层,如淤泥粉砂等。3、气候干燥,基坑暴露时间长,使土质松软或粘土中的夹层因浸水而产生润滑作用,以及饱和的细砂,粉砂因受振动而液化等原因引起的土体内抗箭强度降低而发生塌方。4、边坡顶面附近有动荷载,或下雨使土体的含水量增加,导致土体的自重增加和水在土中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以及土体裂缝中的水产生静水压力等原因,引起土体剪力的增加而产生塌方。二、预防土方塌方的安全二、预防土方塌方的安全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有单项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对施工准
3、备、开挖方法、放坡、排水、边坡支护应根据有关要求进行设计,边坡支护要有设计计算书。2、土方开挖前要做好排水处理,防止地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废水浸入施工现场或冲刷边坡。下大雨时,应暂停土方施工。3、挖土方应从上而下逐层挖掘,两人操作间距应保持 2-3 米。严禁采用掏挖的操作方法。用挖土机施工时,挖土机的作业范围内,不得进行其它作业;且应至少保留 0.3 米厚不挖,最后由人工修挖至设计标高,多台挖土机开挖间距应大于 10 米。4、开挖坑(槽)沟深度超过 1.5 米时,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不应踩塌土壁及其支撑上下。开挖深度超过 2 米时,必须在边沿
4、处设立两道牢固护身栏杆。在危险处,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5、挖土时要随时注意土壁变动情况,如发现有裂纹或部分塌落现象,要及时进行支撑或改缓放坡,并注意支撑的稳定和边坡变化,不能在危石或建筑下面进行作业。夜间土方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6、坑(槽)沟边 1 米以内不得推土(推土高度不能超过 1.5 米)堆料,停置机具。坑(槽)沟边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 米,特殊情况时,必须采取有效技术措施,报请领导同意后方准施工。爆破土方要遵守爆破作业安全的有关规定。7、人工挖大孔径桩及扩底桩必须办理资质。施工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指定专人负责实施。9、参加挖孔的人员,事先必须检查
5、身体,凡患有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及聋哑人不能参加施工。三、施工现场基坑土方开挖注意的问题三、施工现场基坑土方开挖注意的问题 1、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制订合理的施工方案。方案必须符合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工况,不得任意改变。2、土方开挖时,临近挡土结构处的土方不应卸载太快,防止挡土墙一侧土压力释放太快使挡土墙产生过大的变形。3、开挖深度大的基坑,应分皮开挖。每皮厚度控制在 2-3 米左右,停机旁的临时坡度不能太陡,避免产生坑内土体滑动或工程桩被挤压位移。4、必须设置支撑的基坑,土方开挖作业面及工作路线的设计应尽量考虑创造条件使某些系统(或单元平面)的支撑结构能尽快形成受力体系,使之很快处于工
6、作状态。5、挖土机械在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支护结构或其他技术措施的设施(如监测点等)。内外土面的高差等于结构处在基坑开挖平面上作用附加荷载、挖深增大,荷载亦增加,当挡土结构入土深度不足,则会使基坑内土体积大量隆起,基坑外土体大量沉陷,支撑系统应力徒增,导致支护结构整体失稳破坏。6、墙体破坏:墙体强度不够或连接构造不合理,在土压力,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最大弯矩超边墙体抗弯强度,引起强度破坏。7、管涌及流砂,含水砂质粉土或粉质砂土层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挡土墙内处形成水头差。当动水压力的渗流速度超过临界流速或水力坡度超过临界坡度时就会引起管涌及流砂现象。基坑底部和墙体外面大量的泥砂
7、随地下水涌入基坑,导致坑外地面坍塌,严重时使墙体产生过大位移引起整个支护体系崩塌。8、支撑强度不足折断或压屈,当支撑设计时,由于计算受力不准确,或套用的规范不对,考虑的安全系数有误,或施工质量低劣,未能满足设计要求,一旦基坑土方挖在较大的侧向土压力作用下发生支撑折断破坏,或严重压屈,引起墙体变形过大或导致整个支护结构破坏。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基坑支护安全技术措施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1、基坑开挖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设置坑壁支护(结构)对的(1)因放坡开挖工程量过大而不符合技术经济要求;(2)因附近有建(构)筑物而不
8、能放坡开挖;(3)边坡处于容易丧失稳定的松散土或饱和软土;(4)地下水丰富而又不宜采用井点降水的场地;(5)地下结构的外墙为承重的钢筋砼连续墙。2、基坑的支护结构在整个施工期间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当地下水位较高时,尚应具有良好的隔水防漏性能。3、基坑(槽)管沟土方工程验收必须确保支护结构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为前提。4、一般坑壁支护应进行设计计算,并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详图。基坑周边堆载应严格按施工方案要求控制,不得在基坑边超载堆放材料和设备;施工单位要及时反馈施工中发现的异常地质情况,当发现地质情况与勘察报告和设计条件不相符时,应会同建设、勘察、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由设计单位出具设计修改通知或
9、提出设计修改图。5、对一般较简易的基坑(槽沟)支撑可根据施工单位已有的经验,因地制宜加以设计,但一定要考虑土壁土的类别、深度、干湿程度、坑沟槽边荷载以及支撑材料和做法是否与经验做法相同或相似。也可参照有关规定的方法选用。6、支护结构的作用:(1)为基础施工创造一个安全的,良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基础工程施工按期保质完成。(2)保证基坑开挖时,最大限度地减小对周围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的影响,确保其安全。(3)同时还应控制支护结构的变形对工程桩的影响。7、支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安全可靠。支护结构设计必须保证强度、整体稳定和其它需要验算的项目符合规范要求,确保基坑自身安全及周围建(构)筑物,
10、道路和管线的安全;(2)方便施工。支护结构设计的目的是为基础工程施工作业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理所当然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要考虑尽量方便施工。(3)经济合理。当前深基础工程支护结构及其辅助措施费占工程总造价的比例很大,而它又毕竟是临时性的技术措施,在很短时间内就要拆除,因此过分的可靠就没有必要,同时在满足阶段性的安全前提下应尽量注意经济的合理性。8、在基础施工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深基坑周边的安全。要特别注意基坑周边的堆载不得超过支护结构设计时考虑的允许附加荷载,大型机械设备若要行至坑边或停置坑边,必须征得支护结构设计者的同意,否则是不允许的。同时为保护周边行人及操作者的安全,基
11、坑周边必须设置高度不低于 1.2米离坑上口沿不小于 1 米的固定防护栏杆。(2)行人支撑上的护栏。合理选择几根支撑,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作为操作者或行人的坑内架空便道。其它支撑一律不得行人,并采取措施将基沿封堵。(3)基坑内扶梯的合理设置。为方便施工,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有利于特殊情况下采取应急措施,基坑内必须合理设置上、下行人扶梯,其平面应考虑不同位置的作业人员上下方便。扶梯结构应尽可能是平稳的踏步式,这种型式有利于作业人员随身携带工具或少量材料。(4)采用钢(木)坑壁支撑时,应随挖随撑,且加以撑牢。坑壁支撑宜选用正式材料,木支撑应采用坚实的、无枯节的、无穿心裂折的松木或杉木、不宜采用杂木条
12、。随着土压力的增加,支撑结构将发生变形,故应注意经常检查,如有松动,变形现象时,应及时进行加固或更换。加固方法可用三角木楔打紧受力较小的横撑,或增加立木或横撑等。在雨季或冻期更应加强检查。(5)钢(木)支撑的拆除,应按回填次序进行。多层支撑应自下而上逐层拆除,随折随填。换、移支撑时,应先设新支撑,然后再折旧支撑。拆除支撑时,应防止附近建筑物等产生下沉和破坏,必要时采取加固措施。(6)基坑支护施工除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外,尚应符合相应的施工规范,规程和安全标准,应经常对现场周围的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控,当发现在施工过程中有险情发生的征兆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人身伤亡或工程事故的发生。(7)施工现场
13、应有安全警示标记,雨季、夜间、节假日施工或仪式期间应安排值班人员以确保施工人员和过往行人车辆安全。经常检查四周排水管道有无渗漏,雨水,生活污水,应有组织排放,以防地表水渗入挡土结构背后土层,降低土层的抗剪设计参数,引发工程事故。9、支护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1)整体失稳。由于作为支护结构的挡土结构插入深度不够,支撑位置不当,或支撑与围檩系统的结合不牢等原因,造成挡土结构位移过大的前倾或后仰,甚至挡土结构倒塌,导致坑外土体大滑坡,支护结构整体失稳破坏。(2)基坑隆起。在软弱的粘土层中开挖基坑,当在坑内的土体不断开挖,挡土结构内外高差等于结构外在基坑开挖平面上作用附加荷载,挖深增大,荷载亦增加。当挡
14、土结构入土深度不足,则会使基坑内土体大量隆起,基坑处土体大量沉陷,支撑系统应力陡增,导致支护结构整体失稳。(3)墙体破坏。墙体强度不够,或连接构造不合理,在土压力,水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最大弯矩超过墙体抗弯强度,引起强度破坏。(4)管涌及流砂。含水砂质粉土或粉质砂土层中的基坑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挡墙内外形成水头差。当动水压力的渗流速度超过临界流速或水力坡度超过临界坡度时,就会引起管涌及流砂现象。基坑底部和墙体外面大量的流砂随地下水涌入基坑,导致外地面坍塌,严重时使墙体产生过大位移导致整个支护体系崩塌。(5)支撑强度不足折断或压屈。当支撑设计时,由于计算受力不准确,或套用的规范不对,考虑的
15、安全系数有误,亦或施工质量低劣,未能满足设计要求,一旦基坑土方开挖,在较大的侧向土压力作用下发生支撑折断破坏,或严重压屈,引起墙体变形过大或破坏,导致整个支护结构破坏。降水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降水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进行基础施工,降低地下水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措施。当基坑无支护结构维护时,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以保证基坑边坡稳定,防止地下水涌入坑内,阻止流砂现象发生。但此时的降水会将坑内外的局部水位同时降低,对基坑外周围建(构)筑物,道路及管线会待带来不利影响,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基坑有支护结构围护时,一般仅在基坑内降低地下水位。一、降低地下水位的主要降水方法:1、自控真空管
16、井降水:此方法是在管井井点的基础上采用深井技术,应用轻型井点的真空原理,综合形成自控真空管井水泵系统,其原理是:当深井搭设安装完毕后,由改造后的真空泵对全封闭式的管井井点施加真空,以加快滤头管的透水速度,当水位达到设定水位控制电极处时,水泵自动开启抽水,直至水位落至原处,水泵自停,如此反复,以达到土体降水目的。此方法降水深度可达 550 米。2、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由喷射井管,高压水泵和管线系统组成。其降水深度一般为 820 米。3、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是将直径较细的井点管沉入深于坑底的蓄水层内,井点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的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
17、使原有的地下水位降低到坑底以下。轻型井点降水深度一般可达 7 米。二、降水工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土方开挖前,必须保证一定时间的预抽水。一般轻型井点不少于 710 天,喷射井点或自控真空管井不少于 20 天。2、降水深底必须考虑,隔水帷幕的深度,防止产生管涌现象。3、降水过程必须与坑外水位观测井的监测密切配合,用信息来指导降水施工。避免隔水帷幕渗漏在降水时影响周围环境。三相五线制与两极漏电开关综合接线方法三相五线制与两极漏电开关综合接线方法 临时用电防护是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新的防护标准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防护工作是避免发生触电伤亡事故的有效途径。建筑施工现场的配电系
18、统必须按规范JGJ46-2005 中 TN-C-S 供电系统也就是三相五线制设置。在建筑施工现场如果与外单位共用-台变压器(非独立的配电系统)或本施工现场变压器(独立的配电系统)中性点没有接出专用保护线 PE,是在三相四线制供电,而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专用保护线 PE 时,可在施工现场总配电箱中零线做重复接地后引出一根专用线 PE,这种系统就称为 TN-C-S 供电系统。施工时应注意:除了总配电箱处外,其它各均不得把工作零线 N 和保护线 PE 连接,PE 线上不允许安装开关和熔断器,也不得把大地兼做 PE。PE 线也不得进入漏电保护器,因为线路未端的漏电保护器动作,会使前级漏电保护器动作。不管采
19、用保护接地还是保护接零,必须注意:在同一系统中不允许对一部分设备采取接地,对另一部分采取接零。因为在同一系统中,如果有的设备采取接地,有的设备采取接零,则当采取接地的设备发生碰壳时,零线电位升高,而使所有接零的设备外壳都带上危险的电压。在采用接地或接零保护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这就是说电气设备外壳或底座在进行可靠的接零接地保护后,该电气设备电源线要通过两次(级)漏电保护开关后,方可输送到该电气设备。这种综合防护方法既有效,又实用,对保护机械电气设备和避免人身触电事故,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先介绍基本接线方法及有关技术要求:一、独立的配电系统与两级漏电开
20、关的使用 所谓独立的配电系统是指某一变电装置(简称变压器)的二次侧,仅为一个单位工程提供电源,与其它邻近用户均无关系,这个变压器相对与该单位来讲,称之为独立的配电系统。根据规范要求,该变压器要五线输出。根据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要求,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级配电,即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后一级(一般不超过 4 个)开关箱,每个开关箱控制一只电气设备。如图所示:规范明确要求,各级配电箱均设置总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做到专路专控。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 30 米,开关箱与其控制施工现场的总配电箱和开关箱应至少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而且两级漏电保护器的
21、额定漏电工作电流和额定协作时间应做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对于固定电器设备,如搅拌机、电锯、电刨等,要求该级漏电工作电流在 15mA-30 mA 之间,漏电协作时间不大于 0.1S;对于手持电动工具如振动棒、手砂轮和潮湿及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品,其额定动作电流在 7.5mA-15 mA之间,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 0.1S。漏电保护器应装设在配电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和开关箱电源隔离开关的负荷侧。到此,我们可以系统地表示出施工现场电气设备的三相五线制(TN-C-S 供电系统)与两级漏电开关综合应用供电原理图。如图所示:二、非独立配电系统与两级漏电开关的使用 非独立配电系统,
22、即几个用户共用一个变电装置,这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基本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从变电装置输出 A、B、C 三根相线及一根中性线(零线)N,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形象地讲,送到施工现场为 4 条线;三火一零。根据规范和供电部门有关规定,共用一个变电装置的若干用户,采取的保护形式必须一致,严格禁止同一变压器下的用户的电器设备一部分采用接零保护,另一部分采用接地保护。因此,非独立配电系统,施工现场采取的保护形式,要与使用同一变压器的其它用户一致,即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形式。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要求。保护零线架空敷设的间距不大于 12 米时,保护零
23、线必须选择不小于 10mm2绝缘铜线或不小于 16m2的绝缘铝线。下面介绍零线保护方法的基本接线原理。四线制送到施工现场,在未入总配电箱之前,将中性线(零线)做重复接地,然后从接地板分别引出工作零线 N 和保护零线 PE形成五线制输出。如图 4 所示:该五线与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及两级漏电开关的具体连接方法同前述。由于人体的电阻远大于接地电阻,则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流入大地而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这时只要适当控制接地电阻,就可减少触电事故发生,要求重复接地板接地电阻不大于 4。以上介绍施工现场三相五线制与两级漏电开关使用的接线原理。这种综合的防护形式,能有效地避免各类触电事故,保护电器设备,
24、进而保证建筑施工用电安全可靠。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案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案 一、临时用电施工一、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及范围组织设计的重要性及范围 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基本建设的迅速发展,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施工现场的用电设备种类随之增多,使用范围也随之扩大。因此,建筑施工的触电伤亡事故占事故类别的前列。为确保建筑施工用电安全,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用电的规章制度,既要有安全用电的组织措施,又要有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有力地促进电气安全管理工作,对提高企业效益和人身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按照 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临时用
25、电设备在 5 台及 5 台以上或设备容量在 50KW 及 50KW 以上者,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同时规定对“临时用电设备在 5 台以下或设备总容量在 50KW 以下者,应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是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应当遵循的第一项技术性原则,不必考虑正式工程的技术内容。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施工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设施的布局,应有统一的设计图纸,临时用电在六个月以上的应按正式线路架设。工程竣工以后应马上拆除临时用电设施。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现场勘探
26、;2、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闸刀箱及电气设备等的位置及线路走向;3、进行负荷计算;4、选择变压器、导线截面和电器类型及规格;5、绘制电气平面和接线系统图;6、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首先进行现场勘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正式工程的线路情况和电压等级,上下水、通讯工程,市政煤气管线等位置;了解新开工程的土建、上下水施工平面布置及各种施工机具用电设备的位置等;确定电源进线和变电箱、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等的位置及线路的走向以及现场周围环境等。在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负荷计算。一般可采用查设计施工手册中电气设备需用系数表。按需用系数法设计计
27、算,即可满足要求。对于施工现场照明容量,可按单位容量法查表计算。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主要是根据施工现场用电情况结合进行,选择施工用电变压器的容量,导线截面、电器类型和规格,以及保护电器的整定值。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 1、临时用电工程图纸必须单独绘制,不得与其它专业施工平面图绘制在同一张图纸上,并做为临时用电施工的依据;2、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经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3、变更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履行第 2 条规定手续,并补充有关图纸资料。四、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手续四、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手续 1、
28、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由施工单位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技术负责人审核,主管部门批准。封面上要注明工程名称、施工单位、编制审批并加盖公章。2、施工单位所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有关规定。3、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开工前 15 天内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进行临时用电施工。施工时要严格执行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按图施工。当需要变更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补充有关图纸资料,同样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待批准后,按照修该前、后的临时用电设计对照施工。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模板的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一、模板施工前的安全技术准备工
29、作 模板施工前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要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中有关模板设计的技术资料。1、模板结构设计计算书的荷载取值,是否符合工程实际,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审核手续是否齐全。2、模板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构件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构件和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例如钢模板构件是否有严重锈蚀或变形,构件的焊接或连接螺栓是否符合要求。木材的材质以及木构件拼接头是否牢固等。自行加工的模板构件,特别是承重的钢构件其检查验收手续是否齐全。同时要具备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条件,运输道路畅通,防护设施齐全有效。地面上的支模场地,必须平整夯实,夜间应有充足的照明,电动工具的电源线绝缘良好,漏电保护器灵敏可靠。并做
30、好模板垂直运输的安全施工的准备工作。二、模板工程施工的安全基本要求 模板工程作业高度在 2 米及 2 米以上时,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有关安全防护设施的规定执行。在临界街及交通要道地区施工应设警示牌,并派专人进行监护。操作人员上下通行,必须走爬梯或通道,不得攀登模板或脚手架、井字架、龙门架等,不许在墙顶,独立梁及其它狭窄无防护栏杆的模板面上行走。高处作业人员所用工具应放在工具袋内,不得将工具,模板零件随意放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以免坠落伤人。冬季施工时,对于操作地点和人行通道的冰、霜、雪在施工作业前应清扫干净,防止滑倒摔伤施工人员。木料及易燃保温材料应远离火源码放,采用电热养护的模
31、板要有可靠的绝缘措施。雨季施工时,高层施工结构的模板作业,要安装避雷设施,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10。吊运模板的悬臂式起重机的任何部位和被吊物件的边缘与 10KV以上的高压架空线路边缘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 2 米,对高压线路采取防护措施,用非导电材质支搭防护架子及防护网,并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牌。夜间施工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具,其距作业面高度不低于 3米。电源线路应绝缘良好,不得直接固定在钢模板上。三、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三、模板安装的安全技术(一)基础及地下工程模板安装:1、应先检查基坑土壁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塌方的危险时,必须采取加固措施确保安全后,方可进行模板作业。操作人员上、下深底 2
32、米以上坑,槽时,应设置坡道或爬梯。坑、槽上口边缘 1 米内不得堆土,堆料或停放机械。向坑、槽内运送模板,工人应使用溜槽或绳索,不得向下投掷,运送时应有专人指挥,上下呼应。模板支撑在护壁上时,应在支点处加垫板,以免支撑不牢固或造成护壁坍塌。采用起重机械吊运模板等材料时,被吊的模板构件和材料应捆牢,起落应听从指挥,被吊重物下方回转半径内禁止人员停留。分层分段的桩基支撑,应在下层模板校正并支撑牢固后,再进行上一层模板的支搭工作。2、砼柱子模板安装:柱子模板支模时,四周必须设置支撑或用钢筋、钢丝绳拉接牢固,避免柱模整体歪斜,位移、甚至倾倒。柱箍的间距及拉接螺栓的设置必须按模板设计规定,当柱模超过 6
33、米以上时,不宜单独支模,应将几个柱模板拉结成整体。3、单梁与整体砼楼层面支模:应搭设牢固的操作平台,并设置护身栏。上下不得交叉作业。楼层主柱高超过 4 米时,应采用钢管脚手架或门式脚手架,不足 4 米的,可使用马凳操作,不准站在柱模板上操作和在梁底模上行走,更不许利用拉杆、支撑上下攀登,如果采用多层支架模时,各层支架本身必须成为整体空间,并用横、竖拉杆拉牢,防止模板立柱位移发生坍塌事故。现浇多层房屋和构筑物,应采取分层分段支模方法。在已拆模的楼板面上支模时,应验算楼板的承载力能否承受上部支模的荷载。如果承载力不够,则必须附加监时立柱支顶加固,或保留该楼板的模板立柱。上、下层楼板的模板立柱应在同
34、一条垂直线上。在首层房心土上支模,地面应平整夯实,立柱下面应加通长垫板。冬季不能在冻土或潮湿地面上支立柱,因土体受冻膨胀可将楼板顶裂或化冻时使立柱下沉引起结构变形。4、砼墙模板工程:一般有大型起重机械设备的施工现场,墙模板采用预制拼装成大模板,整体安装、拆除,可节省劳动力,加快施工速度。这种拼装成大块模板的墙模板,一般没有支腿,必须码放在插放架内,插放架应牢固、稳定。大块墙模板是由定型小钢模拼装而成,要拼装牢固,吊环要进行计算设计。整片大块墙模板就位后,用穿墙螺栓将两片墙模板拉牢,并设置支撑或与相邻墙模连成整体,增加稳定性。吊车司机与安装人员应经常检查索具,密切配合,做到稳起、稳落、稳就位,防
35、止大模板大幅度摆动,碰撞其它物体,造成倒塌事故。应先内后外对号入座,未就位固定前不得摘钩。大模板放置时,下面不得压有电线和气焊管线。5、圈梁与阳台模板的安装:支圈梁模板要搭设操作平台,不允许站在墙上操作。阳台是悬挂结构,阳台支模的立柱可由下而上逐层在同一垂直线上,拆除时由上而下拆除,首层阳台立柱应支承在散水回填土上,必须要平整夯实并加垫块板,防止因雨季下沉、冬季冻胀而发生事故。支阳台模板的操作地点应设安全防护栏或立柱安全网。阳台支模的立柱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从下而上逐层在同一条垂直线上支立柱,另一种是阳台留洞,让立柱直通到顶层。6、烟囱、水塔及高大特殊的构筑物模板工程:必须进行专门设计,并编制
36、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上级技术负责人和有关部门审批后方可实施。(二)飞模(台模)工程:飞模是用来浇筑整间或大面积砼楼板的工具式模板。其面积较大,还常常附带一个悬挑的外边梁模板及操作平台,对这类模板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施工的各个阶段抗倾覆稳定性和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并将组装、吊装、就位、找平调整固定,绑钢筋、浇砼等全过程中最不利情况和可能发生的最不利荷载考虑进去(包括板面可能脱落减轻平衡重等不利因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其具体的安全要求:1、飞模在上人操作中,(组装过程或找平调整)前必须把防倾覆的安全链挂牢。2、在施工过程中,飞模的板面应与楞条骨架固定、牢固,悬挑平台上散落的砼应及时清理,堆放的梁模板
37、及其它模板材料荷重不能超过设计规定的荷载。3、飞模停放及组装场地应平整夯实,防止地基下沉造成台模倾覆或变形。飞模应尽量在现场组装,如果现场没有组装条件必须场外组装时,一定要绑牢。组装好的飞模在每次周转使用时,应设专人检查维修,发现有螺栓松动或固定不牢时应及时修理。4、在飞模周转使用的吊运过程中,模板面上不得有浮搁的材料,零配件及工具,严禁乘人,待就位后,其后端与建筑作可靠拉结后,方可上人。5、高而窄的台模架宜加设连杆互相牵牢,防止失稳倾倒。6、飞模脱模,向外推出时,后面要挂好安全保险绳,防止飞模突然向外滑出或倾覆,发生伤亡事故。模板搭设完毕后,必须进行模板工程验收。验收合格,相关验收人员在模板
38、工程验收记录上签字生效,方可交付使用。三、拆模的安全技术三、拆模的安全技术(一)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1、模板拆除施工前,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向全体拆模作业人员详细讲解安全技术措施内容和要求。现浇砼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填写模板拆除申请表,经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模板拆除。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砼强度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模。2、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划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或通过。3、工作前应首先检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小工具必须用绳链系
39、挂在身上,工作时精神要集中,防止物料坠落伤人。4、拆除模板一般应采用长撬杠,作业人员不得站在被拆除的模板上。5、已拆除的模板,立杆、支撑等应采用边拆、边运、边码放的方法,防止操作人员因失控,踏空而坠落摔伤。6、在砼墙体、楼层板面上的预留洞口,应在模板拆除时,随时按临边、洞口的安全技术规范做好安全防护,将洞口盖严盖牢。7、拆模间隙时,应将已松动模板、拉杆、支撑等拆除或固定牢固,防止自行塌落伤人。8、遇有雷雨、雾、雪或六级以上大风时,应暂时停止高处和滑模拆除作业。冬季有霜、雪时应先清扫干净后再登高作业,以防高处坠落。拆模之后要保证砼内外温差不超过 20,以免发生温差裂缝。(二)普通模板拆除 1、拆
40、除基础及地下室工程模板时,应先检查坑、槽、沟的土壁状况,发现有松软、龟裂等不安全状态时必须采取措施排除隐患后,方可作业。对拆下的模板,支撑等物料不得堆放在坑、槽边沿 1 米以内,应采取边拆、边运,边码放的方法,做到“干活脚下清”文明安全施工。2、拆除梁、板、柱墙模板时应注意:(1)高度在 2 米以上拆模板,必须按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应站在操作平台或高凳上进行作业。(2)严禁在同一垂直面上进行交叉作业。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设警戒线。(3)拆除时应从一侧逐块拆除,不得成片松动和撬落或拉倒,而造成物料损坏甚至伤人。各类模板的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方案规定进行,如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
41、,后支的先拆顺序进行。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4)拆除平台,楼层板的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塌落,特别是拆除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地方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塌落伤人。不准站在悬臂结构上面敲拆底模。3、拆除高、窄型的预制构件模板,如薄腹梁、吊车梁等,应随时加设支撑将构件支稳,防止构件倾倒伤人。4、多人同时操作时应科学分工,每人应有足够的工作面,并设专职监护人员统一指挥和行动。脚手架的搭拆脚手架的搭拆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措施 一、一般规定 1、脚手架搭拆前必须根据工程的特点按照规范规定制定施工方案和搭拆的安全技术措施。2、脚手架搭设或拆除人员必须由符合劳动
42、部颁发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经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的专业架子工进行。3、操作人员应持有效作业证上岗,操作时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4、脚手架与高压线路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必须按照“施工现场对外电线路的安全距离及防护要求”有关条文要求执行。5、大雾及雨、雪天和 6 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脚手架上的高处作业,雪雨天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6、脚手架搭设作业时,应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脚手架宜从其中的一外角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设部分稳定。7、搭设作业,应按以下要求作好自我保护和保护好作业现场人员的安全:(1)在架
43、上作业人员应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板,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 0.8 米,垂直距离不应大于 1.5 米。位于立杆接头之上的自由立杆(沿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2)架上作业人员作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衡。每完成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3)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伤人。(4)架设材料要随时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44、(5)每次收工以前,所有上架材料应全部搭设上,不要存留在架子上,而且一定要形成稳定的构架,不能形成稳定的构架部分应采取临时撑拉措施予以加固。(6)在搭设作业进行中,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应避开可能落物的区域。8、架上作业时的安全注意事项:(1)作业前应注意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可靠,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有效,确认无误后方可作业。(2)作业时应注意,随时清理落在架面上的材料,保持架面上规整清洁,不要乱放材料、工具,以免影响作业的安全和发生落物伤人。(3)在进行推、拉、撬等操作时,要注意采取正确的姿势,站稳脚跟,或一手持在稳固的结构或支持物上,以免用力过猛身体失去平衡或把东西甩出。在脚手架上拆除模板时,应采取
45、必要的支托措施,以防拆下的模板材料掉落架外。(4)当架面高度不够,需要垫高时,一定要采用稳定可靠的垫高办法,且垫高不要超过 50cm;超过 50 cm 时,应按搭设规定,升高铺板层。在升高作业面时,应相应加高防护设施。(5)在架面上运送材料经过正在作业中的人员时,要及时发出“请注意”、“请让一让”的信号。材料要轻搁稳放,不许采用倾倒、猛瞌或其它匆忙卸料方式。(6)严禁在架面上打牢戏耍、退着行走和跨坐在防护横杆上休息。不要在架面上抢行、跑跳、相互避让时应注意、身体不要失衡。9、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要铺铁皮接着火星或移去易燃物,以防火星点着易燃物。并应有防火措施。一旦着火时,及时予以扑灭。
46、10、其它安全注意事项:(1)运送杆件应尽量利用垂直运输设施或悬挂滑轮提升,并绑扎牢固。尽量避免或减少用人工层层传递。(2)除搭设过程中必要的 12 步架的上下处,作业人员不得攀爬脚手架上下,应走房屋楼梯或另设安全人梯。(3)在搭设脚手架时,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架设材料。(4)作业人员要服从统一指挥,不得自行其是。11、钢管脚手架的高度超过周围建筑物或在雷暴较多的地区施工时,应按规定设防雷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 4。12、架上作业按规范或设计规定的荷载使用,严禁超载。并应遵守如下要求:(1)作业面上的荷载,包括脚手板、人员、工具和材料,当施工组织设计规定时,应按规定值控制,即结构脚手架不超过 3k
47、n/m2;装饰脚手架不超过 2kn/m2;维护脚手架不超过 1kn/m2。(2)脚手架的脚手板层和同时作业层的数量不得超过规定。(3)垂直运输设施(如物料提升架等)与脚手架之间的转动平台的铺板层数和荷载控制应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执行,不得任意增加铺板层的数量和在转运平台上超载堆放材料。(4)架面荷载应力求均匀分布,避免荷载集中于一侧。(5)过梁等墙体构件要随运随装,不得存放在脚手架上。(6)较重的施工设备(如电焊机等)不得放置在脚手架上,严禁将模板支撑、缆风绳、泵送砼及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及任意悬挂起重设备。13、架上作业时,不要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构件和连墙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
48、件和连墙点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加固措施方可拆除。14、架上作业时,不要随意拆除安全防护设施,没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15、脚手架拆除作业前,应制订详细的拆除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并对参加作业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注意事项如下:(1)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件材料、先联结件后结构构件和先结构件后附墙件的顺序,一件一件地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架面上、扎捆后吊下)。(2)拆卸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它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必须要两人或多人
49、一组进行。禁止单人进行拆卸作业,防止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3)多组进行拆卸作业时,应加强指挥,并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骤,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4)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时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5)拆卸现场应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和警示标志,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6)严禁将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到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二、安全技术要求二、安全技术要求 确保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过程中的安全
50、应符合如下安全技术要求:(一)构架结构在满足使用要求的构架尺寸的同时应确保以下安全要求:1、构架结构稳定:(1)构架单位不缺基本的稳定构造杆部件。(2)整体按规定设置斜杆、剪刀撑,连墙杆或撑拉件。(3)在通道洞口以及其他需要加大尺寸(高度、跨度)或承受超规定荷载的部位。2、连接接点可靠:(1)杆件相交位置符合节点构造规定;(2)联接件的安装和紧固力符合要求;(二)基础(地)和拉撑承受结构 1、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地)应平整夯实,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设于坑边或台上时,立杆距坑、台的上边缘不得小于 1 米,且边坡的坡度不得大于土的自然安息角,否则,应做边坡的保护和加固处理。脚手架立杆之下必须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