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7524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4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3 月Mar.,2023JOURNALOFCHENGDUDc1aSciencesNo.2Vol.31第2 期第3 1卷成都理二土会科学版)大DOI:10.3969/j.issn.1672-0539.2023.02.010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杨丽艳,高学义,栾晓6(东北林业大学a.马克思主义学院,b.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向度,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龙江红色文化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丰富的精神资源,在培植信仰根基、夯实道德基础、涵养社会心态、培育自信根抵等方面对于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

2、深化龙江红色文化在培育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升人民素质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从而探索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关键词:龙江红色文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 7 2-0 5 39(2 0 2 3)0 2-0 0 8 2-0 7一、引信2022年10 月1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将“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凸显了人民精神生活在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深化了共同富裕的时代内涵,突出强调了

3、既要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又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人民群众价值认同、文化自信、信仰坚定、心态和谐,达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仅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更需要先进文化的引领。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龙江红色文化萌芽于近代,发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丰富发展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龙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时期,是党领导龙江人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为争取龙江地区独立,实现龙江人民解放,推动龙江繁荣发展而形成的

4、优秀文化。龙江红色文化以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为存在方式。前者以故居、战争纪念地、烈士陵园等场地以及红色精神、红色故事、红色理论的物质载体为代表,后者以红色精神、红色理论、红色传统等为代表,形成了“人、事、物、魂”的四大核心要素,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突出的时代性、鲜活的教育性、充分的引领性收稿日期:2 0 2 2-12-15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 2 BKS173);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基地专项)(2 2 331);中央高校基金项目(2 5 7 2 0 2 2 D E16);东北林业大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研究课题(DGYZY2022一2 5)作者简介:杨丽艳(19 7 9

5、 一),女,黑龙江伊春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高学义(19 9 9 一),男,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栾晓(2 0 0 0 一),女,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83杨丽艳,等: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第2 期等特征,对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二、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人民群众能够享有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要,进而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积极进取的社会心态以及坚定执着的文化自信。龙江红色文化对于精神生活共同

6、富裕的实现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资源。(一)龙江红色文化培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信仰根基信仰是社会主体对某种主义、追求以及价值理想等理念建立起来的持久稳定的信服心态、价值认同以及实践遵循,寄托着社会主体对自身最高精神追求的着注与执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重要表现,是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在精神文化层面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作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最终实现的信仰支撑,显现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本质规定性,龙江文化就是信仰支撑的精神文化呈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千难万险的精神支柱和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内驱力,透视着中国人民清晰的真理认知和中华民族永久奋

7、斗的价值目标。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3 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决裂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基本前提,而同生成并致力于维护“传统的所有制关系”的“传统的观念”决裂,是槟弃旧的、迷信的、落后的价值观念、思维逻辑,建立新的、科学的、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条件,只有真正解决这两个问题才能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最终实现奠定物质基础与精神根基。龙江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在龙江地域的价值表达形式,为培植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信仰根基提供了鲜活的文化素材。19 0 7

8、 年5 月,哈尔滨铁路工人最早在中国开始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4,“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口号突破沉沉黑夜,响彻中国大地。19 2 3年,哈尔滨建立起东北地区最早的党组织,革命的熊熊烈火在北国高燃,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北方扎下了根。这两个“最早”彰显了龙江红色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展现着龙江人民执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龙江人民将马克思主义信仰转化为革命战争年代同仇敌汽的英雄气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国家大局为重的奉献情怀,锻造成改革开放时期的开拓创新精神,为新时代龙江人民锐意进取,推动物质文化建设发展,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着连绵不断的精神支撑。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无法

9、获得永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与价值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是要以“红色”为底色,构建属于中国人民的价值体系,为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龙江红色文化树立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打破旧的价值观念,冲击旧的社会国家机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精神生活的“红色”鲜艳底色的建构提供了支撑。(二)龙江红色文化涵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基础道德是社会主体依靠行为规范和伦理教化不断优化自身与他人、社会、国家关系的准则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个体养成高尚完美的道德情操,社会群体形成向上向善的时代风尚。龙江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拼

10、搏向上、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以及先进人物事迹,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高尚道德的涵养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列宁指出,“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这就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6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形态,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均达到极其丰富的状态。列宁将共产主义最终实现的道德支撑归于物质与文化的奋斗实践,体现了其对马克思、恩格斯从实践视角考察人类社会的理论继承,中国人民也始终以物质文化的实践推动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新时代以来,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绝对贫困的消灭是我们朝着共产主义迈出的坚实步伐,社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84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确立是我们致力于实现共产主

11、义的阶段性目标。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最终实现都需要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行为规范与价值支撑。人们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状态下表现出的高尚完美的道德情操是共产主义道德的鲜明体现,展现了人民内心深处对共产主义的自觉认同,呈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主义道德驱使下投身实践创造美好生活的坚定信念与积极行动。革命战争年代,龙江人民组成东北抗日联军,反抗侵略,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信念诠释着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和平建设岁月,龙江人民献身祖国建设,以王进喜、李新民为代表的石油工人,为打破西方石油垄断,在科技受限、自然环境恶劣环境下投人研发创新工作的无私奉献,展现了龙江人民艰苦奋斗,服务大局的集体主义精神。这些生动的龙江红色事迹展

12、现了龙江人民对共产主义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蕴含着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集体主义的社会主义道德原则以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等内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龙江人民在取得丰功伟绩中折射出的崇高品德与人格魅力,为涵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德基础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7 龙江红色文化是龙江人民高尚的道德结晶,其蕴含的丰富道德资源以及培育的道德模范人物对于人民群众塑造高尚人格、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社会行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人民内心的道德基础。(三)龙江红色文化蕴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指社

13、会主体对自身、他人或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正向、稳定、向上的心理倾向,在困难、挫折等不利环境面前能够进行主动有效的心态调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就是要培养国民自尊自信、开放包容、理性平和、积极乐观的社会心态。进人新时代,我国人民从整体上普遍呈现出开放包容、斗志昂扬、理性成熟的社会心态。但是在社会转型大背景下,人民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与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化,人民生活成本上升,生活压力增大,人民对成功的渴望与现实的差距,使得人民出现心态浮躁化,价值追求功利化等问题,部分社会群体呈现出消极沉郁、失落颓废、浮躁不满的心理倾向,不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构建,制约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龙江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道

14、路求索与执择,困难应对与突破,胜利取得与保卫中形成的。乐观主义是其鲜明的标识,更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深层力量,彰显着龙江人民在充斥着风险挑战的艰难境地中,为党和人民事业献身的坚定革命理想、崇高革命情怀和笃定革命信念。如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日军,东北抗日联军不畏强敌,奋勇斗争,坚信革命必将胜利;面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转业士兵、青年毅然下乡,投身大兴安岭开发、北大荒开发、大庆石油开采,为祖国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都是龙江人民秉持乐观主义精神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生动记忆,革命乐观主义是龙江红色文化的突出特征,也是龙江人民克服艰难困苦的心灵支柱。新时代的我们处于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最好时

15、期,但是国内、外风险挑战交织并行,前进道路上的荆棘遍布,我们既要实现新冠疫情冲击下的经济恢复与现代化建设,又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的围追堵截。我们必须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培养人民群众积极良好的社会心态,带领人民群众跨越“娄山关”、征服“腊子口”,在困难面前勇毅向前。(四)龙江红色文化培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自信根自信是社会主体对客体或者自身的历史、现状、未来表现出的积极肯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厚的自信根底,其中最持久、最广阔、最深厚的表达就是文化自信。龙江红色文化是龙江人民用自信在百余年历史征程中书写而成的先进文化,彰显着深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政党

16、、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内容的自觉认知,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坚定认同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形成不是一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从“不知向知”的认知层面转变,再到“知而信,信而行”的理性思考与实践转化,从本民族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资源中取推动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精神财富,在胜利中总结经验,在挫折失误中85杨丽艳,等: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第2 期反思不足。从齐齐哈尔江桥保卫战打响的抗战第一枪,到1 9 4 5年攻克东宁要塞,完成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一战,黑龙江在抗日战争中扮演着起源地与终结地的双重角色,创造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生成了承载着文化自

17、信的物质载体与思想根基,带有中国共产党鲜明标识的地域性特征的龙江红色文化。龙江红色文化为人民群众实现对本民族文化从感性认知向理性思考,再到价值认同的转变提供了红色素材。如以八女投江烈士陵园、杨子荣烈士陵园、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物质文化的物质类形态,记录着龙江人民光荣的历史事迹。以大北新报哈尔滨日报为代表的红色物质文化的符号类形态,承载着龙江人民遥远的红色岁月记忆。以东北抗联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为代表的红色精神,显现着龙江人民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没有离开精神的纯粹物质文化,也没有脱离物质的纯粹精神文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既不是纯粹的物质积累,也不是单纯的文化积淀,而是

18、在物质基础上的精神建构与文化发展。龙江红色文化以红色故事诉说着龙江人民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英雄气魄,以红色遗址追忆着龙江人民伟大的英雄事迹,以红色精神寄托着龙江人民的价值共识,其不同的存在形态和多样的表达方式传承着龙江人民的红色基因,对于唤醒人民深层次的历史记忆,形成对龙江历史的感性认知与价值认同,培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路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其最终实现需要经历漫长而曲折的历程。龙江红色在培育良好社会风尚、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以及深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升人民素质等领域对于精神

19、生活共同富裕的涵养提供了方法路径。(一)在培育社会风尚中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必须把龙江红色文化融人社会文明风尚的培育中,使红色氛围无处不在,红色精神无时不有,红色事迹妇孺皆知,红色传统代代相承。第一,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龙江红色文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依托各类媒体,对龙江红色文化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介绍,增强人民群众对龙江红色故事的熟悉,唤醒人民深层次的文化记忆,增强对龙江红色文化的认同。因此,理论工作者要创新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善于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龙江精神,宣讲龙江红色文化事迹。第二,要挖掘弘扬龙江红色文

20、化的先进人物与典型事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龙江地区涌现出了以赵尚志、王进喜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涌现了马祖光、刘永坦、邓宗全等优秀代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任子威、武大靖为代表的龙江儿女继续书写着光辉的传奇。不同历史时期的先进人物引领着人民不断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奋勇向前。因此,对于先进典型的宣传学习不仅要纳人党员干部的常态化学习中,也要融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纳人整个社会群体生产生活体系中。既要从历史中发掘革命事迹,又要回归现实生活,通过先进劳动模范评比、“双拥”家庭评选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向先进模范学习,弘扬优良传统的良好氛

21、围。第三,要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弘扬龙江红色文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既是龙江红色文化学习宣传的重要平台载体,又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培育的重要渠道。因此,我们既要依托现实社会中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平台,将红色文化融人精神文明的创建作为实践重点工作,又要重视发挥网络空间精神文明建设平台作用,推动网络内容建设工程纵深发展。(二)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中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解决精神生活资源分布不均、精神文化产品分配不公问题为实现前提。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视域下,公共文化服务承担着破解“不公不均”难题的重要角色。因此,要将红色文化融入公益性文化事业、全媒体传播工程、群众性文化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

22、学报(社会科学版)86活动中,不断完善红色文化服务体制机制,健全红色文化公共服务平台。第一,将红色文化融人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龙江红色文化内涵中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同公益性文化事业推崇的价值理念本质相伴、相通。因此,加大政府公共财产支持力度,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以有效制度为保障,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作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一项常态化工作。推动红色革命遗址、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文化博物馆等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突破常规,探索文化育人的新路径,在公益性红色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涵养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第二,建设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工程。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推动着媒体领悟的重大变革

23、,我们要立足时代发展新形势,既要加快红色文化全媒体传播工程,利用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等功效播撒红色种子,传播红色精神,丰富人民精神生活,以红色史实驳斥历史虚无主义,坚定人民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阵地;又要深入推进智媒融合工程,开辟国际全媒体传播渠道,推进红色文化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国际间的传播,以红色文化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第三,要在群众性文化活动中弘扬红色文化。群众性文化活动以人民群众为文化活动主体,具有活动空间的广泛性、活动时间的闲暇性等特点。推动红色文化融人群众性活动中是实现红色文化大众化的重

24、要举措,真正实现龙江红色文化扎根基层、融人生活、教育人民、引导群众。因此,我们要处理好弘扬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探索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红色文化内容,避免形式娱乐化与内容空洞化。(三)在健全文化产业体系中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是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红色文化产品需求。这一需求不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文化产品供给中,还体现在以符合时代特征的形式进行价值呈现。因此,精神生活文化产品的创建、精神文化服务的提供既要依靠公共文化服务,又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的作用。第一,扩大优质红色文化产品供给。高质量文化产品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多样性、个性化需要的基本要求。就市场状况来看,以党的

25、理论和故事为主题的红色影视、红色书籍、红色歌曲等红色文化产品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了扭曲历史事实的文化品。因此,要立足红色实际,合理合法合规地讲述历史。第二,以科学技术推动红色文化产业发展。红色文化产品的创造、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在尊重历史事实前提下实现传承,又要符合现代审美方式,积极融人现代科技因素实现创新性发展。如借助视觉技术、VR技术,推动革命历史场景构建,使得人民群众真正身临其境感触历史。借助现代化科技手段,创造一批高质量、高科技的红色文化具象产品,实现红色文化从抽象形态向具象形态的转化,使得人民群众在红色文化产品实物中了解红色革命事迹,领悟红色文化精神。第三

26、,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既能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市场化,实现经济创收,又能为当地居民和游客带来精神上的洗礼。但是在红色文化旅游的开发过程中要避免片面追求市场化、资本化运作方式,将红色文化产品庸俗化、商业化、娱乐化,忽视公益价值。对于一些处于生态脆弱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构建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归向,合理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真正实现“红色”“绿色”辩证统一,“红色”“绿色”交相辉映。(四)在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中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8 文艺作为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是一个

27、民族永续前进的精神支柱,具有充实人民精神生活,塑造人民高尚品格,构建人民精神家园的重要作用,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以红色文化塑造文艺工作者的品行文艺工作者是人民群众精神建筑师、灵魂工程师,担负着温润人民心灵、启迪人民智慧、陶冶治人民情操的87杨丽艳,等:龙江红色文化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与路径第2 期时代责任和使命,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道路上的重要力量。因此,树立崇高理想,培育高尚品德,扎根中国实际,扎根人民群众是文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在文化工业化、文化市场化的经济利益驱动下,文艺沾满铜臭气,文娱乱象频发,有些文艺工作者难以耐住寂寞、稳住心神,出现急功

28、近利甚至违法乱纪的行为,暴露了当前部分文艺工作者文化素养低下、道德品质败坏、精神境界庸俗等问题。因此,要以红色文化塑造文艺工作者的品行,提升文艺工作者的精神境界,培育具有深厚文化修养、高尚人格魅力的真正的文艺工作者。另一方面,要以红色文化激发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文艺工作者的言行举止影响着人民群众的习惯养成,文学艺术作品的质量关系着社会风气的培育。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英勇斗争的光荣历史,记载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辉煌事迹,既是文艺创作的丰富资源与宝贵财富,又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动教材。因此,要以红色文化资源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保障文艺工作者始终坚持以人民

29、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创作资源,赋予红色文化新的生命力。(五)在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9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要以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为理论根基,以学术体系为指导,以话语体系为对外宣传渠道,致力于解决精神生活的现实问题。龙江红色文化体系的构建既是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是其构建的资源宝库。第一,深化龙江红色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研究。龙江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历史奋斗中形成的宝贵财富。深化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以大历史观的视角研究红色文化生成历史背景,呈现龙江红

30、色文化的演进传承脉络,把握核心要义,解读新时代内涵。因此,广大理论工作者要坚定历史自信,发挥多学科研究优势,拓展龙江红色文化研究领域,拓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视域,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资源。第二,深化龙江红色文化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理论研究是现实问题解决的上层构建,理论功底深厚,现实问题的解决才能得心应手,顺理成章。龙江红色文化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仍需要进一步明晰龙江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关系,同精神生活的内在契合关系以及龙江红色文化自身内在结构性等问题。第三,深化龙江红色文化的现实问题研究。龙江红色文化的研究不能只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的阐释,现

31、实问题的解决才是理论研究的最终指向以及理论成果的最终价值呈现。理论工作者要从大历史大时代背景中探究龙江红色文化精神资源、时代内涵、时代价值,将其融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借鉴经验。(六)在提升人民素质中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1 的公民素质提升要求与实现路径。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是人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外在显现。龙江红色文化内蕴着丰富的奋斗精神、奉献精神以及创造精神等核心内容,为人民素质的提

32、升提供了丰富资源。第一,以红色文化提升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民的思想观念、意识自觉、精神状态等基于社会规范要求而呈现的状况,是人民素质道德性的彰显。红色文化蕴含着集体主义精神、奉献精神、爱国主义等丰富的精神资源,要以红色人物、红色故事、红色遗址等记载着红色文化内蕴的道德品质,围绕公民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等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红色活动,感化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第二,以红色文化提升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人民所具有的科学知识、专业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所呈现的综合状况,是人民素质科学性的体现。红色文化内蕴着创造精神、创新精神等精神核心,要以红色文化激发人

33、民创新创造力,围绕公民职业道德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引导人民热衷投编辑:邹蕊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88身于自身的学业、专业与事业,为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第三,以红色文化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社会文明程度是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集中彰显与整体呈现,是人民素质整体性的显现。要以红色文化引领公民社会公德建设,完善志愿服务体系,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引导人们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为全面提升人民素质夯实道德根基。四、结语从历史演进脉络来看,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不是毫无依据的主观建构,而是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饱含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理想追求与实践践行,它的最终实现

34、既要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根本,又要以广泛的精神文化为支撑。龙江红色文化既是民族复兴地域实践和阶段性成就的当代写照,又是龙江人民对自身精神世界丰富和发展的生动反映,饱含着坚持真理、坚定理想的信仰之力,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道德之美,向上向善、积极乐观的心态之魂等精神资源。推动龙江红色文化资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其真正融人精神生活实践中,才能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与深厚的文化支撑。参考文献: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 0 2 2 一1 1 一0 1(00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

35、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2 0 1 6:1 2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 0 0 9:52.4 传承红色基因凝聚起推动哈尔滨振兴发展强大合力J.学理论,2 0 2 1,(7):1 1 1 3.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 9:1 7.6 列宁.列宁全集(第三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6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33.8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

36、民日报,2015-10-15(002).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 7:9 2.The Value and Path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PeoplesSpiritual Life Guided by Longjiang Red CultureYANG Liyan,GAO Xueyi,LUANXiao?(1.College of Marxism,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150040,China;2.Department of

37、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Heilongjiang150040,China)Abstract:The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 is not only the basic direction of a better life,but also the connotation of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Longjiang red culture has profound historical dep

38、osits and rich spiritual resources,which is of great value in promoting spiritual life and common prosperity in terms of cultivating faith foundation,consolidatingmoral basis,connoting social mentality,and cultivating self-confidence.We should deepen the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Longjiang red c

39、ulture in cultivating social customs.We should enhance the level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improve the culturalindustry system,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literature and art,deepen the research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improve the population quality,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ra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spiritual life.Key words:Longjiang Red Culture;Spiritual Life;Common Prosperity;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