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_赵素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5615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65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_赵素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_赵素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ARCS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_赵素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金项目:2020 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课程思政视角下“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NKCSZ 2020 0212);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业院校工科课堂教学的路径研究与实践(ND206397)收稿日期:2022-07-08作者简介:赵素波(1982 ),女,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通讯作者:彭才望(1988 ),男,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课程混合式教学。课程与教学高等农业教育,2023-4,2:117-127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2023-4,2:117-

2、127DOI:10 13839/j cnki hae 2023 2 014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赵素波,周婷,彭才望(湖南农业大学,湖南 长沙 410128)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逐渐顺应了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除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如何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内生动力并进行维持,从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益、效率与效果,成为混合教学模式实践过程的重中之重。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发动机特性”学习主题的教学为例,利用 ACS 模型指导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

3、合教学模式设计,包括优化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注意力、完善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关联度、强化小组合作与学习支持提升学习自信心、注重微信公众平台模块化设计与学习评价提升学习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显示的结果表明,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参与线上线下教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者对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学环节均表现较高的满意度,本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效益、效率与效果。关键词:ACS 模型;微信公众平台;有效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1981(2023)02-0117-11一、问题的提出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电子

4、设备的快速普及,利用移动互联网设备进行在线或远程教学成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契合了大学生泛在性的学习环境和碎片化的学习特征,同时极大丰富了现代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受到高等教育研究人员与实践者的关注1。其中,以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信息化教学平台,其便捷、高效交流和精准推送特点逐步为教育者关注,成为移动教学平台的后起之秀2 3。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互动过程,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人员期待通过新型教学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等,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课前能够自主完成教师推送的知识内容学习、课中能够交流讨论并进行答疑互动、课后能有效总结,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5、“一言堂”的被动局面,回归至多元化学习与多高等农业教育 课程与教学维互动交流的课程教学本质,进而促进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的达成4。然而实际上,微信公众平台教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微信公众平台起初应用并不是为教育行业针对性设计,随着其平台功能的完善,微信公众平台主要优势集中在讨论和学习模式方面,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环节方面则缺乏具体研究5。另外,大学生能否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在课前完成教师推送知识的自主学习?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课堂上实施研讨互动是否能够真正有效发生?学生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自主学习与教师在课堂教学是否能有效衔接?进而能否提高学习效果与教学有效性?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是否满足学生个性

6、化学习需求,是否能有效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或案例等?课堂教学能否避免重复性学习并促进高阶教学目标的达成?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其中,充分、有效地提高学生参与度与积极性,让学生随时随地关注课程微信公众平台,在学习过程中增强知识的获得感与学习体验感;教师依托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能有效获取来自学生反馈的满意度等信息,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教学实践的重中之重。应用 ACS 动机模型优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作为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支持的且教学环境中常用的动机模型6 7,主要依赖于教师提供的刺激能与学习者高度相关,并且学生很有自信、热情地去完成,特别是在

7、整个学习过程结束后,学习者能获得较高的学习满意度,这样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动机,以激发学生参与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过程,进而提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效果。而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师提供有效刺激、学生在学习后具有较高的学习满意度等方面,也是判断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指标8 9。因此,ACS 动机模型强调不仅是学习者动机的激发,更重视如何维持动机,这也是启发教师需要有效衔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各个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知识获得感、学习体验感10。更为重要的是,优化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过程,完善平台的交互性,促进学生围绕课程学习目标、主动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寻求学习支持并进行积极深入

8、思考,进而促进学生持续投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各个教学与学习环节中。笔者的团队前期对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应用、基于网络教学平台混合式教学、微课教学、信息化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以笔者在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讲授的主干课程“发动机原理”中“发动机特性”教学主题为例,介绍 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设计,分析教学实践效果并进行总结反思。“发动机特性”学习主题下的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块中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与课后总结反馈三个基本环节。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三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二、研究的理论基础(一)ACS 模型ACS 模型是一种需

9、要教师通过有效教学设计激发与维持学习的动机模型,ACS 动机模型中影响学习动机的四个因素主要是11:注意(Attention)、关联(elevance)、信心(Confi-dence)与满意度(Satisfaction),其结构如图 1所示。ACS 模型设计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注意”是指学习者关注学习内容,有意识地从小组探究、讨论报告、在线提交任务等主题任务中提升同伴行为关注。“关联”是指学习者关注的对象和自己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动机能够得到维持。因此,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辨,分层级设置任务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和挑战度。“自信”是指学习者通过自身认知与实践,达到预期目标,

10、从而增加自信,强化动机。因此,结合课程特点与专业特811第 2 期赵素波等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色,全时间、全空间融入思政元素,引入国家科技发展热点图文、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全过程小组协作教学有利于形成共同利益观,提高学习者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协同精神,引导价值塑造和提升自信。“满意”是指学习者能够实现预期目标,其成功带来的满足感与获得感,动机能够较长时间得到维持。图 1ACS 教学模型结构因此,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反馈教学保证了课程的改进和创新;微课视频推送扫清了部分学生的学习障碍;随堂练习与个性化指导激励学生认真求学、严谨做事,追求卓越的科

11、学品质,释放更强烈的学习动机。(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理论起源于 20 世纪上半叶,最初是由教学科学化运动引发有效教学理念,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学者所关注12 13。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教学效率,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教学实践中常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益以及教学效率三个方面衡量教学有效性,其中,教学效果主要衡量学习者学有所得;教学效益主要衡量教学内容富有价值;教学效益主要衡量教师教学过程与学习者学习过程均表现科学性、高效。教学有效性整体上表现为教师主导教学过程、合理组织教学设计环节;学生学会知识、主动参与、能力获得提高、学习过程有趣具体,最终学生在合作交流、群体学习、反馈监

12、督环境中得到全面发展、教学质量得到提高14。课堂教学作为基本形式,但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有效教学不仅体现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延伸至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其有效性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活动,对于混合式教学,涉及学生的参与度、接受度、认可度、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同时涵盖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法使用等多个要素。因此,在新的教育发展环境下,基于有效教学理论指导,充分应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途径。为此,在有效教学理论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结合“发动机原理”课程

13、,进行 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和改革实践,并分析与研究该教学模式在学习注意力、学习关联度、学习自信度、学习满意度四个方面的教学成效。三、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设计“发动机原理”课程是一门工科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面向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因为该课程涉及发动机工作原理、抽象的燃烧放热规律等知识点较多,教师往往利用较多的课时来讲解,且需利用大量的课件将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同时,由于“发动机原理”课程涉及的知识点理论性强,含部分热力学公式、图表曲线等,需要逻辑推理分析,学生参与程度低,学生

14、在课程结束后获得感较差,教学效果不佳。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在 ACS 模型视角下,构建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综合了两者特点(图 2)。(一)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内容与学习评价设计,提高学习注意力ACS 理论认为,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的第一步。因此保持学习内容的新颖性,能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满意度,尤其是新技术与新模式的出现,起初能引起学习911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课程与教学者好奇与关注,但如何维持长期的内生学习动机,需要在教学内容方面设计相对应的环节引导学生维持学习的动机,提高学生对学习的注意力。图 2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1 学习内容与资源设

15、计本次教学实践的内容为“发动机原理”中“发动机特性”,作为农业机械化及自动化专业的重要学习内容,对于大三上学期的本科生而言,该内容具有一定挑战度,因为非车辆工程专业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对于发动机基本构造知识有所欠缺,加大了学习难度,可能产生畏惧情绪。但从专业自身角度出发,如何让学生对“发动机特性”的内涵与应用形成新的认知,对农业机械动力匹配进行学以致用,是发动机原理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为此,其一,在本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尽可能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提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展现发动机特性相关知识的应用价值,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发动机动力匹配案例分析、任务

16、驱动、分组在线讨论等方法和动画展示、三维模拟动画等信息化手段表达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克服畏惧情绪,增强信心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其二,依托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分层级教学内容,并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精准推送功能向学生推送相应的学习内容,满足学习个性化需求,实现学生学习进阶式发展。同时,有利于保持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关联,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与满意度。其三,笔者结合团队多年来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经验15 16,对教学设计进行重新设计(表 1),以增强学习者的体验感,让学生可以真正完整地体验学习过程,增强吸引力。2 学习评价设计表 1 中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授课前

17、、授课中的学习模块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意愿。为了进一步强化学习动机,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个性化学习任务反馈测试等对学习过程进行有效评价反馈(表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评价,使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优化平台模块内容,增强学习者的学习体验等;同时,学习评价使学习者对自身有更清晰的认识,有效评估自身的学习状态,进而使教师有的放矢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学生满足感。因此,通过设计系列的学习评价任务,学生间与师生间的互动性学习交流有助于提升学习自信心,同时有利于提高长远学习的满意度。(二)优化微信公众平台中学习目标与内容间的关联设计,提升学习关联度根据 ACS 模型,当学习目标与学习者的预期学习期望、

18、学习者自身准备情况以及价值观相符合程度越高时,对学习者引发的关注度越高,越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并使之长期得到保持。021第 2 期赵素波等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表 1ACS 模型视角下的微信公众平台教学环节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课前学习支持任务通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提醒学生学习教材内容,引起学习者的关注,并激励完成在线学习任务等在线交流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在线交流、提问,以及微信互动等方式获得教师的学习支持等,增强自信课程推送课中将授课内容精准推送到每位学生手机端或移动端,重构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增加获取知识过程的满足感课中学习支持

19、资料分享从课程学习资源库中抽取适合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学习素材,按照学习资源表现形式(文字、视频、课件、语音等)分类整理并分享,满足学习者需求主题讨论根据学习者反馈数据,设计针对性的知识讨论主题,该主题与学生自身需要、专业知识内容等方面相契合,促进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学生从讨论中获得关注,激发自信,获得进步微课学习将部分学习资源分割成微型的知识点和学习片段,满足学习者根据自身要求进行选择与学习表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评价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设计课前微信公众平台在线自测在线自测完成课前知识学习后,学生个体在微信公众平台中自主完成学习测试任务答疑交流学生结合课前预习与自测任务,反馈存在的疑难点,并进行

20、交流答疑帮助课中检测课前学习效果任务反馈学生反馈课前自测任务完成情况效果自评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填写问卷反馈,自评学习效果分组展示根据课前学习任务分配,制定学生小组分享学习成果学生点评随机选取部分学生对分组展示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教师总结教师对分组展示成果、学生点评进行综合评价课中学习评价学生自评学生结合自身在微信公众平台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学习效果自评与分析小组自评小组内部对学习成果进行总结与评价小组互评小组之间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在微信公众平台投票推选最优小组效果反馈学生在微信公众平台完成整体学习效果的问卷调查1 学习目标设计以“发动机特性”为教学内容,参照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方法,为学习者制定

21、设计分层任务的学习目标,包含“理解发动机特性定义、区分不同类型发动机特性指标变化”等低阶学习目标,也有“能够结合发动机特性分析发动机动力优劣、依托发动机特性图合理匹配动力”等高阶学习目标。课前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学习,主要解决低阶学习目标的达成问题并进行学习反馈测评。同时,设置任务提醒学生按时完成课前学习任务。课上教学环节,通过设置任务点、小组讨论、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总结点评等环节,鼓励学生围绕某个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研究进行研讨与反思交流,让学生充分感受课前学习与课中学习的关联性,并深刻理解知识的应用价值所在,课中设置的121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课程与教学研讨与任务点,引思激趣,

22、促进学习向高阶目标达成。2 学习内容关联设计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呈现方式简洁、概括性强、信息承载量小而精的特点。因此,在融合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移动学习的片段式设计时,第一,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联。将“发动机特性”教学内容分为“发动机特性研究意义”“发动机特性定义”“发动机特性曲线分析”“发动机特性应用与研究”“发动机特性台架试验”五个高度相关的知识点。第二,重视学生基础知识与当前课程内容学习目标之间的关联度,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微视频、微课、资源分享等按难易程度呈阶梯递进,起到引思激趣的效果。第三,微信公众平台设置小组主题讨论,讨论主题的设计注重课前与课中内容之间的关联与连续性,主题讨论交流的学习者

23、在研讨过程中涉及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分析,有利于保障课前与课中学习内容的一体化,学习效果也得到了同步巩固与提高。(三)优化微信公众平台与强化学习合作,提升学习自信度从 ACS 模型视角出发,提高学习者的自信心,依托微信公众平台需要对学习资源进行细化和整合,在学习模式和交互界面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与规划,提高学生的参与感,降低学习难度,增强自信度;同时,构建讨论小组,引导学习者发现对方的闪光点,降低单一完成学习任务的难度,促进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并有效参与学习任务中,提高成功概率,增强学习自信。通过强化学习合作,享受团队带来的成功喜悦,也让学习者理解成功归因,并对学习效果进行理性归因,从而

24、为自身后续持续学习提供坚定信心。1 微信公众平台优化设计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微信公众平台界面的交互模块设计,充分考虑学习者的真正实际需求,在学习活动安排、界面设计风格、教学资源、任务设置等方面注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真正提高;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数字化移动学习的一种拓展形式,平台中设置在线交流、测试模块,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移动学习知识呈现碎片化、片段式的特点,平台需要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同时,在零碎的知识结构间建立关联,呈现较强的逻辑结构17;最后,微信公众平台界面尽可能简洁,推送上传的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需要尽可能精美,布局合理等,以提高学习者的学

25、习兴趣与关注度。2 学习合作设计在本次“发动机特性”教学实践中,为减少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压力,提高学习信心,课中教学环节设置互助与联动的学习任务,学习者可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探究,尤其是主题讨论任务中,学习者之间可预先进行问题讨论、方案协商、代表总结发言,主题讨论过程中既有个体参与,强调了个人责任,同时协商合作,积极研讨,制定清晰的目标任务,提高自主参与度、学习交流积极性。(四)注重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设计与学习效果评价,提升学习满意度结合 ACS 模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满意度主要受以下主要因素的影响: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是否充分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是否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取得了积极的学习结果

26、、是否能够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并进行有效反馈、微信公众平台任务点是否有效激励了学习动机、微信公众平台是否有效融合并提高了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者参与过程是否得到了有效公正的教学评价等。1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设计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满意度,关键在于教学过程中,微信公众平台带给学生学以致用的满意18。为此,在 ACS 模型理论下,在“发动机特性”教学实践中注重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主要完善以下221第 2 期赵素波等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几个方面的设计(图 3)。第一,微信公众平台设计合理、层次递进的学习目标,融合信息技术,突出知识的重难

27、点,在自主学习与问题反馈中,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桥梁,重视学习成果。第二,课前、课中、课后,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的混合式教学,学习者均能有效反复利用学习资源并进行互动交流,可个性化学习、小组学习与交流,师生与生生之间均可参与评价,从而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依托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的实际教学应用中,提升学习过程中的满意度。图 3“发动机原理”微信公众平台应用模式2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结合微信公众平台“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教与学的相互融合与渗透,引思激趣,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公平评价及时反馈,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学习的满意度19。针对“发动机特性”课程知识点,基于微信

28、公众平台将考核转化为能力考核,灵活转变考核方式,依托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学习活动、平台提交作业、在线测试,建立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效果;通过分组主题讨论(小组自评或小组互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分析,教师进行精讲和点评,及时回馈学习中的疑问,综合评价独立思考能力与协作交流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满意度。同时,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后台数据分析,教师可充分利用反馈数据对学习资源、学习难易度、学习效果进行调整和改善,丰富教学内容、优化平台模块,更好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对学生的学习需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更大程度上获得公正客观的评价,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满

29、足感,释放较强的学习动机。四、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实践效果分析基于上述教学模式设计,笔者自主构建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围绕“发动机特性”教学主题,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后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设计问卷对全体学生(78 人)进行调查,发出问卷 78 份,回收有效问卷 78 份,有效率 100%,以了解其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后的学习效果评价。(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有效性分析按照实践中教学模式有效性主要特征,调查基于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接受度、学生引导、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内容。图 4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体学生

30、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混合教学表现出极大的支持与认可;91%的学生认为该混合教学模式对自己起到了启迪与引导的作用,教学目标明确;93%的学生认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频率较高,学生表现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学习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97%的学生认可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氛围与信息化教学环境,对此学习兴趣较浓厚;93%的学生认为该混合教学模式对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融入课程教学过程,学生对此表示充分肯定,起到了很好的潜移默化育人成效。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在混合教学模式时间分配与教学资源设置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以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由此可见,基于

31、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321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课程与教学与教学成效,得到了学生广泛的认可,使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价值得到了良好的体现,同时也表明该教学模式下学生整体满意度较高。图 4学生学习收获(二)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满意度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设计问卷调查课前、课中以及课后环节的学习满意度,了解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效果的评价。1 对微信公众平台课前学习环节的满意度在课前学习阶段,76.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排的学习任务量适宜,18.7%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排的学习任务量偏多,4.4%的学生则认为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

32、排的学习任务量偏少。74.8%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排的学习内容难度系数适宜,21.3%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排的学习内容难度系数较大,3.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安排的学习内容难度系数较小。2 对微信公众平台课中学习环节的满意度对于课中学习阶段,以 10 分为满意度的最高分值,学生对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学习形式(AVG=9.38,SD=0.23)、线上线下混合讨论效果(AVG=9.17,SD=0.34)以及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评价(AVG=9.26,SD=0.28)满意度均较高。3 对微信公众平台课后学习环节的满意度对于课后学习阶段,同样以 10 分为满

33、意度的最高分值,学生对于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设计的课后学习反馈总结形式(AVG=9.13,SD=0.26)、课后微信公众平台在线测试学习效果(AVG=9.37,SD=0.24)以及课后在线交流互动效果评价(AVG=9.16,SD=0.21)满意度较高。(三)影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学习的因素分析1 相关性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以“学生课前在微信公众平台预习相关内容”为自变量,结果显示,学生课前在微信公众平台预习行为对本次“发动机特性”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学习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另外,参与本次混合式教学活动的学生中,合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对学生本人的学习满意度也产生明显的影响。参与调查的学生中,92.

34、4%的学生按照微信公众平台中的通知提醒,根据教师要求认真完成了课前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教学内容(视频、课件、案例、主题讨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以“学生完成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任务”为自变量,以 10 分为满意度的最高分值,发现其对“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节”“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评价”产生显著性差异影响,根据表 3 中数据统计发现,课前能认真、及时完成教师安排的微信公众平台学习任务的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实施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活动均表现出较高的满意度。421第 2 期赵素波等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

35、设计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表 3课前关注微信公众平台情况对学习满意度的影响混合式学习满意度项目课前认真完成微信公众平台学习任务课前粗略完成微信公众平台学习任务课前不关注微信公众平台学习任务AVGSDAVGSDAVGSD对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环节满意度9.580.289.120.368.960.51对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效果满意度9.720.249.250.348.880.73对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学习评价满意度9.860.319.060.428.910.752 学生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教学模式主观评价(1)混合教学模式下影响课前学习效果的因素。对于影响学生本次基于微

36、信公众平台“发动机特性”学习效果的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线上线下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其中认为微信作为沟通聊天的社交工具,但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学习相关内容的时间少(39.7%),部分学生认为微信公众平台中学习内容与任务点较多(24.6%)。(2)混合教学模式下影响整体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如图 5 所示,当设计问卷了解“影响微信公众平台教学模式下学习效果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限选一项)时,较多学生认为微信公众平台教学资源设计是否合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学生是否愿意关注微信公众平台的学习动态。另外,授课教师是否能够基于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合理有效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设计、课堂中互动交流与

37、线上线下答疑是否合理安排等也是学生关注的因素,影响其在微信公众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下的整体学习效果。图 5影响微信公众平台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分析五、结语以有效教学理论为指导,将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教学工具构建 ACS 模型视角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并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中“发动机特性”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结果显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参与学习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内容、学习环节以及学习活动表示广泛认可。同时,学生的学习效益、效果以及效率等方面有所提升。由此可见,ACS 模型视角下对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进行设计能够

38、有效促进线上线下活动的实施与开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一流课程,提升课程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当今信息化时代下高校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不能仅521总 338 期高等农业教育 课程与教学仅是课堂形式的改变,更要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促进学习者思维的碰撞与多维互动效果的提升。ACS 模型视角下强调的是知识关联、学习、应用于一体的复合过程。ACS动机模型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模型,通过多种形式关注学生的内生动力的激发,需要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有效激发与长效维持。因此,本研究的后续工作将

39、进一步完善 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让学生真正地持续参与学习,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参考文献:1 曹赛,汤会琳 移动技术支撑的远程教育教学平台构建与管理模式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85 88 2 5 汪涛,张秋东,李惠青,等 新型混合学习模式下微信公众平台学习资源设计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5):105 112 3 陈峰 基于微信的微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 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 4 吴仁英,王坦 翻转课堂: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及因应策略 J 教育研究,2017,38(2):112 122 6 李卢一,郑燕林 A

40、CS 模型视角下创客项目设计研究 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2):12 19 7 朱宏涛,吴萌 ACS 视角下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5):478 482 8 谢幼如,张惠颜,吴利红,等 基于 ACS 的在线开放课程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 J 电化教育研究,2017,38(7):43 50 9 常倩倩 ACS 学习动机模型在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应用 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8):172 176 10 11李卢一,许蓉,郑燕林 ACS 模型视角下网络学习反馈设计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3):66 71

41、 12 陈平,陈仕清 构建信息化学习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高等教育,2018,(12):48 50 13 陈欣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有效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J 江苏高教,2019,(9):78 82 14 董桂伟,赵国群,管延锦,等 基于雨课堂和 BOPPPS 模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探索 以“材料物理化学”课程为例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5):176 182 15 彭才望,赵素波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化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高等农业教育,2020,(3):71 75 16 彭才望,孙超然,赵素波,等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 高等农业教

42、育,2020,(1):74 79 17 徐梅丹,兰国帅,张一春,等 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混合学习模式 J 中国远程教育,2015,(4):36 42+62+80 18 曾思明,万频,陈安,等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过程评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6):62 67 19 李海峰,王炜 数字孪生驱动的协同探究混合教学模式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5):194 200621第 2 期赵素波等ACS 模型视角下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有效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课程与教学Design and Practice of the Effective Teaching Mode Based o

43、n theWeChat Public Plat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Arcs Motivation Model Taking“Engine Principles”Course as an ExampleZhao Subo,Zhou Ting,Peng Caiwang(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128,Hunan,China)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online and offline

44、 mixedteaching mode relying on WeChat public platform gradually conforms to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n addition to meeting studentsindividual learning needs,how to effectivelystimulate and maintain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learners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effic

45、iency,and effect has become the top priority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practice process Guided by the prac-tical teaching theory,this study takes the teaching of the learning theme of“engine characteristics”asan example It uses the ACS model to guide the design of mix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the W

46、eChatpublic platform,including optimizing learning content to improve learning attention,improving learningobjectives to improve learning relevance,strengthening group cooperation and learning support to en-hance learning self-confidence,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modular design and learning evalua

47、tion ofWeChat public platform to improve learning satisfac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from the ACS model perspective can effectivelystimulate learnerslearning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activities Learnershave high satisfaction with the pre-class,in-class,and after-class teaching links This teaching model ef-fectively improves learners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Key words:ACS model;WeChat public platform;effective teaching model;teaching design(责任编辑 杨思尧)721总 338 期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