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5548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General Project Review Analysis of the 2022 Meteorological Joint Fund 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in Chinese),47(3):HE Jianjun,ZHANG Yu,LIU Zhe,et al.何建军,张宇,刘哲,等.2 0 2 3.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 J.大气,47(3):920-924.May20232023年5月ChineencesVol.47 No.3第47 卷第3期科学920-924.doi:10.3878/j.is

2、sn.1006-9895.2302.23014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张宇1刘哲1杨蕾2任颖葛非1郭郁葱12何建军1李婧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北京10 0 0 8 52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北京10 0 0 8 1摘要2022年气象联合基金资助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灾害天气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和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三个核心领域,共接收申请6 4项,其中不同单位属性的合作申请占8 7.5%。申请书关键词分析发现,气象联合基金与地球科学部“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项目既有较强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气象联合基金评审过程与地球科学部常规重点基金评审过程相似

3、。经过通讯评审和会评,共资助14项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率2 1.9%,平均资助强度2 6 4.6 万元/项,年均资助强度超过了地球科学部常规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关键词多元投入气象联合基金大气科学国家需求文章编号10 0 6-9 8 9 5(2 0 2 3)0 3-0 9 2 0-0 5中图分类号P40文献标识码Adoi:10.3878/j.issn.1006-9895.2302.23014General Project Review Analysis of the 2022 Meteorological Joint FundHE Jianjun,ZHANG Yu,LIU Zhe,YANG Lei

4、,REN Ying,GE Feil,GUO Yucong,and LI Jing1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852 Department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Climate Change,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81Abstract In 2022,the Meteorological Joint Fund(MJF)supported three

5、 key research fields:the key technology ofnumerical prediction model,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disaster weather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and the artificialintelligence meteorological application technology.Accordingly,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received 64 MJF applications

6、 comprising 87.5%cooperation applications with different unit attributes,andmail/panel reviews were conducted.Keyword analyses of the application revealed that MJF and the key programs inthe“weather,climate,and associa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eld,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DES),had stronglink

7、s and obvious differences.The review process of MJF is similar to the key conventional programs of DES,NSFC.NSFC funded 14 key supporting projects with a success rate of 21.9%,and the average annual funding intensity of theMJF exceeded that of DES,NSFC.KeywordsMultiple inputs,Meteorological Joint fu

8、nd,Atmospheric science,National demand1引言2020年,经相关部门多轮沟通,成功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与中国气象局(以下简称“气象局”)共同设立气象联合基金,成立气象联合基金管理委员会收稿日期2023-02-01;网络预出版日期月2 0 2 3-0 2-2 5作者简介何建军,男,19 8 3年出生,研究员,主要从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E-mail:通讯作者刘哲,E-mail:921No.3HE Jianjun et al.ical JointFundeneralReviewAnalofthe2022Meteorol3

9、期何建军等:2 0 2 2 年度气象联金项目评审简析(以下简称“管委会”),旨在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强化基础研究,着力解决和突破与气象行业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重要科学问题,培养优秀人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 0 2 1)。2022年5月,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 0 2 2 2 0 35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围绕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对主要任务做出系统部署。纲要明确,到2 0 2 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

10、全。到2 0 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气象监测、预报和服务水平全球领先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http:/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受理和评审情况,供申请人、评审专家和依托单位基金科研管理人员参考。2项目受理概况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聚焦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灾害天气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三个核心领域,发布主要研究方向18个(表1),以重点支持项目的形式予以资助,资助期限4年。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接收6 4项申请,通过地球科学部大气学科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宣传,申请人更加重视申请书的形式审查,本年度气象联合基金无不予受理项目,6

11、4项申请全部受理。从不同领域来看,“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领域17 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2 7%;“灾害天气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领域2 4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37%;“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领域2 3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36%。从不同研究方向来看,申请项目数最多的是研究方向16 和18,均有8 项;申请项目数最少的为研究方向7 和11,均只有1项申请。与2 0 2 1年相比,“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领域的申请有所增加(何建军等,2 0 2 2);申请项目数最多的研究方向仍来自于“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领域。表1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指南的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及其申请量Table 1 R

12、esearch fields and directions of a joint meteorological fund to guide programs and the number of applications foreachresearchdirectionin2022领域研究方向申请项目数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方向1全球可变分辨率模式天气模拟关键技术研究2方向2全球区域可变分辨率海洋模式关键技术研究2方向3面向全球大气模式的四维变分同化关键技术研究2方向4风云卫星辐射产品对数值预报同化应用支撑的关键技术研究2方向5全天候卫星资料同化关键技术研究2方向6青藏高原地区高分辨多源资料同化关

13、键技术研究6方向7对流可分辨数值预报初值误差增长机制及集合预报方法研究1灾害天气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方向8暖区暴雨触发机制和预测方法研究2方向9中高纬度地区极端强降水发生机理和预报方法6方向10强对流大风监测及预报技术研究5方向11闪电多维度特征及其与雷暴结构时空配置关系研究1方向12东北冷涡对降水和大风过程的影响及机制3方向13西南地区典型天气过程精细结构及演变机理3方向14导致我国汛期降水异常的机制和预测方法研究4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方向15对流初生识别与预报的人工智能算法研究4方向16突发灾害天气快速智能识别和预报关键技术研究8方向17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3方向18

14、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模式降尺度与订正研究8Vol.47922ChineseJournaericSciences47卷科学气象联合基金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加强气象联合基金相关政策的宣传。从受理项目申请人所在依托单位的分布来看(表2),中国科学院、高校等科研单位(以下简称“局外科研单位”)牵头申请最多(2 7 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42%,中国气象局所属科研单位(以下简称“局属科研单位”)申请2 1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33%,中国气象局所属业务单位(以下简称“局属业务单位”)申请16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2 5%。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是申请量最多的三家单位,申请量分别

15、为9 项、7项和6 项。与2 0 2 1年相比,局外科研单位牵头申请量有所增加(何建军等,2 0 2 2)。根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要求,气象联合基金合作研究单位(除依托单位外)最多2 个。与2 0 2 1年相比(何建军等,2 0 2 2),合作申请仍旧是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的主要申请形式,共有56 项合作申请项目,占总量的8 7.5%。在单一类别单位申请的8 项中,局外科研单位独立申请5项,局属科研院所独立申请3项。在合作申请的56 项中,局属科研单位、局属业务单位和局外科研单位,三种类型单位合作申请2 4项,占申请表2申请项目和资助项目依托单位属性统计Table 2 At

16、tribute of host institutions from applied andfunded programs局外科研单位局属科研单位局属业务单位申请项目数(占比)27项(42%)21项(33%)16项(2 5%)资助项目数(占比)6项(42.8%)4项(2 8.6%)4项(2 8.6%)项目总数的37%;局属科研单位和局外科研单位合作申请11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17%;局属科研单位和局属业务单位合作申请11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17%;局属业务部门和局外科研单位合作申请10 项,占申请项目总数的16%。值得指出的是三种类型单位合作申请数量较2 0 2 1年的13项增加到2 4项,这充

17、分说明了气象联合基金积极促进了行业、企业、区域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有效合作(刘哲等,2 0 2 2)。管委会要求气象联合基金要加强与常规重点项目的统筹。“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是地球科学部重点项目8 个优先资助领域之一,涵盖7个主要研究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从指南对比来看,“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常规重点项目研究内容覆盖大气科学及交叉领域研究,重视理论机制及相关技术的研究,科学问题属性涵盖“原创”“前沿”“需求”和“交又”等四类,鼓励“原创”和“交叉”研究,而气象联合基金更为聚焦预报、预测技术及应用研究,以国家需求驱动相关基础研究,需求和创新兼顾。从项目申请情

18、况来看,图1列出了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和“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项目申请书中关键词。可以发现,气象联合基金与常规重点项目既有较强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常规重点项目申请人关注领域更广,而气象联合基金申请人聚焦灾害天气监测预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同时关注模式发展和人工智能应用,紧扣气象行业的需求。极端降水动力框架暴雨大气边界层刷方程气溶胶大数据质量控制云参数化粒谱安分球童控鞋预报延伸期预报水分循环健康影响青藏高原脆弱性参数化青藏高原人工智能对流初生动力维架智能同化风险预结智能模式雨云梦数化极端降水强对漆短临预报特登机器学习大风热带气魔云相互作用陆面过程地飞机观测福差订正强

19、对流温室气体精合数摇同化陆面过程参数化全球变暖卫星资料同变分同化多染数框多尺度气候变化瑞流数据驱动模型高性能计算物理驱动模型对源泰快图1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左)和“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项目(右)申请书中关键词的比较Fig.1 Comparison between the keywords in the application for the Meteorological Joint Fund and key projects in the“weather and climate systems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field in20

20、22923No.3HE Jianjun et al.General Project Review Analysis of the 2022 Meteorological Joint Fund何建军等: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析3期3通讯评议概况联合基金是自然科学基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项目申请、评审和管理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管理办法执行,基金委工作人员、评审专家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回避与保密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回避与保密要求,确保评审的公正性。地球科学部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组织了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

21、基金的通讯评审工作,每份申请书指派5位通讯评议专家,考虑气象联合基金要求基础研究和气象行业需求相结合的特点,通讯评议专家基本覆盖气象行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共发出评议邀请32 0 份,评议意见回收率达10 0%。返回评议意见中,综合评价为“优”“良”“中”和“差”的比率分别为43.1%、2 8.8%、2 5.3%和2.8%;资助意见为“优先资助”“可资助”和“不予资助”的比率分别为40%、33.1%和2 6.9%;综合评价为“优”和资助意见为“优先资助”的比率较2 0 2 1年分别提升了5.7%和3.2%。从不同研究领域来看,与2 0 2 1年类似,“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领域平均综合评

22、分较高,“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领域平均综合评分较低。从不同研究方向来看,方向7 平均综合评分最高,方向16 平均综合评分较低。从依托单位属性来看,局属业务单位和局外科研单位的申请项目平均综合评分接近;局属科研单位申请项目平均综合评分略低于局属业务单位和局外科研单位的申请项目平均综合评分。4重点审议和资助概况4.1重点审议情况根据气象联合基金年资助总经费和单项资助强度,确定拟资助项目14项,经气象联合基金联席会审定,2 6 项申请被列为重点审议项目(上会答辩项目),重点审议率(重点审议项目数与拟资助项目数的比率)为18 6%。重点审议项目选考虑不同研究方向的平衡,同一研究方向内按通讯评议的综合

23、评分和资助意见排序,此外,重点审议项目申请书无“代表作不实”等科研诚信问题、同一研究方向无逆序上会、无多数“不予资助”意见。气象联合基金重点审议项目的通讯评议综合评分与地球科学部“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重点审议项目相当。从不同研究方向来看(图2):所有方向均有申请项目列入重点审议,方向10 有3项列入重点审议;从不同领域来看,“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领域重点审议项目8 项,占总量的30.8%,“灾害天气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领域重点审议项目10项,占总量的38.4%,“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领域重点审议项目8 项,占总量的30.8%;从依托单位属性来看,局外科研单位重点审议项目11项,

24、占总量的42.3%,局属科研单位重点审议项目8 项,占总量的30.8%,局属业务单位重点审议项目7 项,占总量的2 6.9%。与2 0 2 1年相比,3210方向1方向2方向3方向4方向5方向6方向7方向9方向10方向11方向12方向13方向15方向16方向17图2不同研究方向重点审议项目分布Fig.2Distribution of the expert-reviewed project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research directionsVol.47924Chinese JournalericSciences人47卷科学三个领域的重点审议率更为平均,局外科研

25、单位的重点审议率有所提高(何建军等,2 0 2 2)。根据2 0 2 2 年度评审工作意见要求,评审会需在一天内完成,为保证评审质量,气象联合基金联席会决定2 0 2 2 年度气象联合基金分两组进行答辩。答辩分组方案主要按照研究方向顺序依次分组,确保每组涵盖三个研究领域。为配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评审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答辩人提前录制答辩视频,由工作人员播放,会评专家线上/线下参会提问,答辩人线上参会答辩。答辩环节结束后,会评专家以差额投票方式按得票数高低述选拟资助项目,并对拟资助项目进行直接经费投票,资助项目直接经费介于2602 7 6 万之间。最终投票结果由评审专家组组长

26、签字后报送管委会审定。4.2资助情况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管理办法,气象联合基金管理委员会审定拟资助项目。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平均资助率(资助项数与申请项数比值)为2 1.9%,接近地学部常规重点项目的资助率。其中,“数值预报模式关键技术”领域资助5项,资助率为2 9.4%,占总资助项目数的35.7%;“灾害天气监测预报理论与方法”领域资助5项,资助率为2 0.8%,占总资助项目数的35.7%;“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技术”领域资助4项,资助率17.4%,占总资助项目数的为2 8.6%。从依托单位属性来看,局外科研单位获资助最多,为6项,局属业务单位和局属科研单位分别获资助4项。从资助

27、项目负责人年龄段来看,2 0 世纪7 0年代出生的科研人员获得资助较多。资助项目负责人中,男性科研人员与女性科研人员差别不大,分别为8 人和6 人。2022年气象联合基金资助项目类型为重点支持类项目,项目执行期4年,批准直接经费合计3704万元,平均资助强度2 6 4.6 万元/项,年均资助强度超过了地球科学部“天气及气候系统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常规重点项目的资助强度。5小结与展望2022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的申请、受理、评审等工作顺利完成,共接收6 4项申请,资助14项重点支持项目,资助率为2 1.9%,平均直接经费资助强度2 6 4.6 万元/项,年均资助强度超过了地球科学部常规重点项目的资

28、助强度。气象联合基金管理办公室将进一步调研与宣传,加强气象联合基金中后期管理,在实践中探索新的管理举措,为科学界做好服务。经过多轮调研与商,气象局和自然科学基金委达成增资协议,自2 0 2 3年起,每年投入气象联合基金总经费达到9 0 0 0 万元,联合资助期限延长至2 0 2 5年,资助领域涵盖数值模式、灾害天气、人工智能应用、大气探测、气候与气候变化等5个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 0 2 3),气象联合基金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阶段,助力我国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致谢衷心感谢气象联合基金管理委员会各位领导对本文的指导,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建议。参考文献(References)国家自然科

29、学基金委员会.2 0 2 1.2 0 2 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M.北京:科学出版社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of China.2021.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Guide to Programs2021(in Chinese)M.Beijing:Science Pres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 0 2 2.2 0 2 2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M.北京:科学出版社。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of China.2022.National Natura

30、l Science Fund Guide to Programs2022(in Chinese)M.Beijing:Science Press.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 0 2 3.2 0 2 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 M.北京:科学出版社National Natural ScienceFoundationof China.2023.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und Guide to Programs2023(in Chinese)M.Beijing:Science Press.何建军,李香钰,刘哲,等.2 0 2 2.2 0 2 1年度气象联合基金项目评审简

31、析 J.大气科学,46(2):50 1-50 6 He Jianjun,Li Xiangyu,LiuZhe,et al.2022.General analysis of project review in meteorologicaljoint fund in 2021 J.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inChinese),46(2):501-506.doi:10.3878/j.issn.1006-9895.2201.21230刘哲,杨蕾,端义宏.2 0 2 2.多元投入助力气象强国建设气象联合基金的解读与思考 1.科学通报,6 7(2 5):2 9 8 5-2 9 9 22Liu Zhe,Yang Lei,Duan Yihong,2022.“Diversified investment enhancesChina s strength in the basic research field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and technology:A policy interpretation to the Meteorological JointFund J.Chinese Sci.Bull.(in Chinese),67(25):2985-2992.doi:10.1360/TB-2022-05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