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及处治_任胜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4676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及处治_任胜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及处治_任胜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及处治_任胜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7期西部探矿工程*收稿日期:2022-08-11修回日期:2022-09-15基金项目: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地质科研项目“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评价研究”(编号:豫地矿202116号-29)。第一作者简介:任胜伟(1981-),男(汉族),河南汝州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水工环地质、岩土工程方面的勘察设计与科研工作。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及处治任胜伟*,王刚,周静利(河南省新豫地质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53)摘要: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下伏原荣发煤矿、苗李煤矿、金裕煤矿、外窑煤矿及外窑联办煤矿的采空区,这些采空区的残余变形将影响高速公路的稳定与安全。

2、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探测、工程钻探查明了拟建高速公路下伏煤矿采空区的地质、采矿等特征,对煤矿采空区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预测残余沉降变形量。鉴于高速公路下伏的煤矿采空区局部尚未达到稳沉状态,其引起的地表变形将对互通立交的施工及运营安全造成危害,采取了相应处治措施。关键词:高速公路;煤矿采空区;变形分析;处治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716(2023)07-0004-04煤矿采空区是指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将地下煤炭或煤矸石等开采完成后留下的空洞或空腔,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形成塌陷,引发地表沉降1。高速公路属于等级最高的干线公路,对路基沉降变形的

3、控制要求非常严格。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新建高速公路不可避免要通过已有的煤矿采空区上方,在采空区没有达到稳沉条件情况下,需要采取处治措施,以保证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的安全。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起于汝州市,向南经过平顶山市汝州市、宝丰县、鲁山县、叶县和南阳市方城县,终点在南阳市方城县,总长度100.528km。其中汝州至方城段(桩号K18+500K22+300)及张八桥互通A/G/I/F四条匝道下方分布有原荣发煤矿、苗李煤矿(包含平丰煤矿)、金裕煤矿(包含金豫煤矿)、外窑煤矿及外窑联办煤矿的采空区。这些煤矿的开采历史和开采方式复杂,地质条件变化大,不确定因素多,严重影响高速公路

4、的建设及运营安全。需要详细查明该路段下伏的煤矿采空区分布情况及特征,科学评价其稳定性,预测残余沉降量,并提出合理的处治措施。1煤矿地质与采矿特征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煤矿采空区主要分布在K18+500K22+300 路段之间,地貌单元属于丘陵。场地地层自下而上包括:上寒武统崮山组(3g)、上石炭统本溪组(C2b)、太原组(2t)、下二叠统山西组(P1s)、下石盒子组(P1x)、第三系(R)、第四系(Q),其中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区内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地下水类型为砂岩裂隙水和灰岩岩溶承压水,其中灰岩岩溶承压水,水压高,水量丰富,对采空区稳定性影响大。经调查发现

5、:荣发煤矿、苗李煤矿主要开采二1、一4煤层,走向54左右,倾向324左右,倾角27,厚度4.46.8m,受断层影响,区内二1煤层底板标高-20123m,煤层埋深20230m,断层北部煤层埋深较深,南部埋深较浅,二1煤层下距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68m,煤层顶底板主要为泥岩和砂质泥岩。煤矿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法,全部垮落法顶板管理。裕兴煤矿开采煤层为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厚度 4.246.60m,煤层倾角512,埋藏深度110190m,煤层顶底板为砂质泥岩。采用一对立井开拓井田,柱式采煤方法,爆破落煤,人工装运。外窑煤矿开采二1煤层,厚1.121.85m,埋深5.0140.0m,煤层顶底板为砂

6、岩和砂质泥岩。采用竖井开拓,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2煤矿采空区分布及变形特征经资料收集、地质调查与测绘、物探探测、工程钻探验证,该段高速公路沿线采空区分布见表1。其中影响互通立交的采空区为2003年以前形成,其他主要路基下伏采空区形成最晚时间不迟于2010年。其中互通立交下伏采空区埋深在150220m,主要路基段的采42023年第7期西部探矿工程空区埋深主要在60170m。采空区专项勘察结果表明采空区深度50220m,厚度0.75.0m,煤层较厚。采空区的充填情况一般,全部自然垮落,在煤矿开采期间曾经发生过明显的地面塌陷,并造成地面裂缝。根据本次长达6个月的地表变形监测(见图1、图2),其中本测

7、区水平位移最大累计位移量为8mm(移68点),X方向5mm(向北偏移),Y方向3mm(向东偏移),平均沉降速率为0.05mm/d。目前沉降位移单点最大累计沉降量为 8.73mm(沉 317点),平均速率为0.07mm/d。图 1水平位移3煤矿采空区对拟建公路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3.1评价标准根据技术细则2进行场地等级划分。首先依据工作面的停采时间初步确定采空区的稳定性,再结合场地剩余变形量的预计值,进行定量判定3-4,评价标准见表2。采空区上覆高速公路地基允许变形值规定如下:路基倾斜值 i 4.0mm/m,水平变形值3.0mm/m,曲率值K0.3mm/m2;桥梁简支结构倾i3.0mm/m,水平变

8、形值2.0mm/m,曲率值K0.2mm/m2,非简支结构倾斜i2.0mm/m,水平变形值1.0mm/m,曲率值K0.15mm/m2。3.2地表变形预测计算煤矿荣发煤矿裕兴煤矿(金豫煤矿)苗李煤矿北区苗李煤矿扩界部分外窑煤矿起止里程K18+500K18+830(互通立交ABCDE匝道)K18+830K19+280K19+280K19+500张八桥互通立交匝道(FGHIQP匝道)K20+150K21+400K21+400K22+300影响路线长度(m)7802206001250900煤层厚度(m)2.305.483.06.204.15.30.85-1.61.121.85煤层埋深(m)150220F

9、2断层南110-F2断层北170F2断层南138-F2断层北210609050140回采率7086707070表1采空区影响主线区段分布表稳定等级稳定基本稳定欠稳定不稳定场地移动变形值下沉值W(mm)100100200200400400倾斜值i(mm/m)3.03.06.06.010.010.0水平变形值(mm/m)2.02.04.04.06.06.0曲率值K(mm/m2)0.20.20.40.40.60.6表2采空区场地稳定性等级评价标准图 2垂直沉降地表移动变形预计法是根据地质、采矿条件计算出采空区上方地表的移动变形值,按照公路工程允许的地表变形值,评价采空区场地稳定性和路基稳定性3-4。

10、根据本段高速公路下伏煤矿矿层的地质条件及开采状52023年第7期西部探矿工程况,选用缓倾斜矿层(15)充分采动情况下非半无限地表移动与变形计算模式。最大下沉量:Wcm=Mqcos式中:q下沉系数;M采厚。最大倾斜量:Icm=Wcmr式中:r地表主要影响范围半径,其值与埋深(H)成正比,与煤层影响角()的正切值成反比,及r=H/tan。最大曲率值:Kcm=1.52Wcmr最大水平变形值:cm=1.52bWcmr最大水平移动值:Ucm=bWcm式中:b水平移动系数。上式中q的确定是关键,其取值与矿层倾角、开采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均有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不多,尚未形成系统资料,规范中根据采空区上覆岩层

11、的软硬程度给出了一个经验范围值,结合地区经验下沉系数q取值为0.7,本次根据钻探揭露地层情况,剩余孔隙率取值10%。根据上述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计算结果,对各煤矿采空区残余沉降和变形进行预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分析计算结果可知,在拟建工程张八桥互通立交匝道处采空区地表残余变形下沉最大值为179.0mm,倾斜最大值为7.91mm/m、水平变形最大值为3.61mm/m、曲率最大值为0.114mm/m2。张八桥互通立交匝道处采空区预测残余变形超过了采空区公路地基的允许变形值要求,综合判定场地为欠稳定,其他路基段采空区为基本稳定。4采空区处治矿名荣发煤矿苗李煤矿北区苗李煤矿扩界裕兴煤矿外窑煤矿最大下沉

12、值 W(mm)106.0176.0150.0105.7108.52最大倾斜I(mm/m)3.33.53.24.294.36最大水平变形(mm/m)2.12.12.12.873.36最大曲率K(mm/m2)0.210.310.310.330.26最大水平移动U(mm)29.020.010.0160.4180.56表 3沿线各矿采空区地表剩余变形量计算表焦唐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埋深较大,且开采后发生了明显的垮落,采空区充填程度一般,下部空间相对狭小,无法采用开挖回填、干砌或浆砌支撑及桩基等方案5。依据采空区特征、残余变形量及拟建工程对变形控制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采用注浆处治方案。用人工的方法向采空区

13、的冒落带和裂隙带压注入具有充填、胶结性能的浆液材料,以便充填裂隙和空洞,并固结地基岩土体6。根据采空区场地的稳定性评价结论及采空区公路的等级、工程结构与类型,结合残余变形预测结果,确定有针对性的处治方案。张八桥互通立交采空区属于欠稳定,建议采用注浆处治措施,桥梁宜采用简支结构。路基段下伏采空区为基本稳定,虽局部地段地表变形量接近或略大于公路工程的允许变形值,但综合考虑项目的工期要求及经济可行性,不进行注浆处治,而采用对上部加铺土工材料增加抗变形能力并强化防排水的综合处治措施。5结论(1)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下伏煤矿属中小煤矿开采,煤层相对较厚,采空区上覆岩性及力学性质、矿层倾角、地质构造、矿层

14、埋深、开采厚度等条件较复杂,采空区顶板管理方式、采深采厚比、终采时间等开采条件变化较大,地表存在非连续变形特征,局部采空效应明显,应确定不同的处治措施。(2)张八桥互通立交匝道处采空区处于欠稳定状态,预测计算的采空区残余变形量超过了公路地基的允许变形值要求,对其施工及安全运营潜在危害大,需(下转第10页)62023年第7期西部探矿工程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因此在工作中应该确保相关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这也是决定评估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对工作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工作,使其对地质灾害评估的相关知识和方法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地质学、计算机学等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相关设备开展评估和

15、分析工作。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评估中的积极性,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督促工作人员在评估过程中保持严谨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获得更高质量的评估结果。5结语地质灾害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建设区域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对人员安全形成威胁,主要涉及地质灾害级别、地形地貌、灾害特征和危险程度等内容。在实践工作中,可以采用试验模拟、资料分析和数字模型等方式获得可靠的评估结果,了解实际工程地质状况。在实践作业中,应该确定前期工作、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等环节中的主要地质问题及发生规律,为后续预防和控制方案编制提供依据。此外,还应该通过提高重视程度、引入先进技术和提高人员素养等

16、方式,提升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整体水平。参考文献:1白少辉.矿山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必要性J.科技资讯,2022,20(14):109-111.2李树鹏,常海宁.新能源建设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22,47(1):26-28,184.3王聪聪,潘知博,吴疆,颜李冰清.全州县某大米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措施J.冶金管理,2022(1):100-102.4王树青.兰州市小关山沟立交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及防治对策J.资源信息与工程,2021,36(6):33-35,38.5王云.公路工程环境的岩土勘察与地质灾害评估技术研究J.中国科学探险,2021(6):1

17、21-123.6袁湘秦,王维超,杨觅,陈创.西安市区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点分析J.陕西地质,2021,39(1):84-90.7安旭伟.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及相关建议J.世界有色金属,2021(3):205-206.8李世军.对矿山地质灾害评估中有关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3):228-229.9孙付军.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0):48-49.10武景淑.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J.智能城市,2018,4(9):52-53.(上接第6页)要采取注浆处治措施。使得采空区恢复到接近原始岩体状态,彻底消除采

18、动后破碎岩体的移动变形空间,达到公路施工安全的目的。(3)根据焦唐高速汝州至方城段公路路基段下伏采空区处于基本稳定状态,通过采取简易的抗变形设计即可保证公路的运营安全,采用在路基中加铺土工格栅的方式以提高路基的抗变形能力,以规避潜在威胁。参考文献:1何国清,杨伦.矿山开采沉陷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89.2JTG/T D31-03-2011 采空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87.3GB 51044-2014煤矿采空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5:40-43.4DB 41/T 1648-2018 采空区公路勘察设计规范S.郑州:

19、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2018.5童立元.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危害性评价与处治技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1-22.6孙忠弟.高速公路采空区(空洞)勘察设计与施工治理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150-152.Deformation analysis and treatment ofcoal mine goaf under highwaysREN Sheng-wei,WANG Gang,ZHOU Jing-li(Henan Xinyu Geological Engineering Survey Institute Co.,Ltd.,Zhengzhou Henan 4

20、50053,China)Abstract:The coal mine goaf of the original Rongfa,Miaoli,Jinyu,Waiyao,and Waiyao Joint Coal Mine lie beneath the Ru-zhou to Fangcheng section of the Jiaotang Expressway.The residu-al deformation of these goaf areas will affect the stability and safe-ty of the expressway.Through data col

21、lection and analysis,geolog-ical survey and mapping,geophysical exploration,and engineeringdrilling,th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goaf areas un-der the proposed expressway were identified,the stability of goafareas was analyzed and evaluated,and the residual settlement de-formation wa

22、s predicted.Considering that the local goaf areas be-neath the highway has not yet reached a stable settlement state,thesurface deformation caused by it will pose a threat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safety of the interchange,and correspondingtreatment measures have been taken.Key Words:Expressway;Coal mine goaf;Deformation analysis;Treatment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