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以国家队女子四人皮艇为例_余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2666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以国家队女子四人皮艇为例_余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以国家队女子四人皮艇为例_余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以国家队女子四人皮艇为例_余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46 卷 第 4 期2023 年 4 月北 京 体 育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Vol.46 No.4Apr.2023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组配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实证分析以国家队女子四人皮艇为例余银,刘威,鲁宇航(武汉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目的:通过对我国女子皮艇多人艇项目全年训练过程中不同艇种方式训练的组合配比及阶段变化分析,揭示其艇种配比结构及负荷控制的分期策略。方法:全程跟踪国家女子皮划艇队多人艇全年训练过程,详细记录、统计训练负荷数据信息,并加以分析诊断。结果:全年训练中个体式(K1)训练比例达65

2、.33%,协作式(K2、K4)训练为34.67%;全年强度结构控制上,个体式训练(K1)较为突出L2(33.47%)和L3(22.45%)级别,协作式(K2、K4)较为突出L3(26.15%)、L5(23.85%)和L6(20.77%)级别;在能力发展上,个体式训练(K1)重在强化有氧能力(55.92%)的维持与提升;协作式(K2、K4)训练均较为突出耐酸能力(K2:43.42%、K4:46.30%)和有氧能力(K2:31.58%、K4:35.19%)强化等。结论:以集体比赛为途径的多人皮划艇项目的全年训练中需高度重视个体能力发展的支撑作用;在全年训练强度分布结构控制上,个体式训练体现出“两极

3、化”模式分布特征,协作式训练则体现出“突出专项能力”模式分布特征;在全年能力发展上,个体式训练较为突出有氧能力及速度能力训练,协作式训练较为突出耐酸能力和有氧能力训练;全年不同训练方式配比结构的分期变化策略表现为由“个体”向“集体”逐渐过渡、由基础向专项能力转换的推进思想;在年度每个大周期不同训练方式的分期配比策略上,表现为个体式“前高后低”、协作式“前低后高”的“交错发展”的变化思想等。关键词:多人皮划艇;全年训练;艇种组配;负荷结构;分期控制策略Empirical Analysis on Training Style Combination and Periodical Control S

4、trategy of Multi-crew Kayaking for Annual Water Training:Taking the Women s K4 Training of Chinese National Kayak Team as an ExampleYU Yin,LIU Wei,LU Yuhang(Wuhan Sports University,Wuhan 430079,Hubei China)Abstract:Purpos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mbination ratio and load structure of differen

5、t boat training methods during the annual training of female kayak multi-boat event,this paper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ining type ratio,training load structure and periodical control strategy.Methods:Tracking and recording the year-round training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team,and analyz

6、ing the training load data in detail.Results:The training proportion of K1 reaches 65.33%,the proportion of cooperative training 34.67%;in terms of annual intensity structure control,individual training(K1)is more prominent in L2(33.47%)and L3(22.45%)levels,and collaborative training 余银,刘威,鲁宇航.多人皮划艇

7、全年水上训练艇种组配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实证分析:以国家队女子四人皮艇为例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3,46(4):85-95.doi:10.19582/ki.11-3785/g8.2023.04.008投稿日期:2022-04-01 修稿日期:2023-03-20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青年项目“皮划艇静水项目功效性力量训练实证研究”(项目编号:Q20154103);湖北省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运动训练工程学理论与方法科研团队”(项目编号:T201821)。作者简介:余银,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85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6 卷第 4 期(K2,K4

8、)is more prominent in L3(26.15%),L5(23.85%)and L6(20.77%)level;in terms of ability development,individual training(K1)focuses on strengthening the maintenance and improvement of aerobic ability(55.92%);Cooperative(K2,K4)training is more prominent in acid resistance(K2:43.42%,K4:46.30%)and aerobic ca

9、pacity(K2:31.58%,K4:35.19%).Conclusion:It is extremely necessary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develop the individual ability for multi-person kayak in the whole year training;the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individualized training is characterized by“polarization mode”,while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10、is embodied in the training mode of“highlighting special ability”;in terms of annual ability development,individualized training is more focused on aerobic and speed capacity,while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is more focused on acid tolerance and aerobic capacity;the periodical control strategy of diff

11、erent training methods throughout the year is reflected in the gradual transition from“individual”to“collective”and from basic to special ability;in terms of the annual allocation strategy for differets phases of training methods,it is manifested in the changing ideas of“cross development”of individ

12、ualized style“first high and then low”,and collaborative style“first low and then high”.Keywords:multi-crew kayaking;annual training;training style combination;training load structure;periodical control strategy多人皮划艇项目(本文特指静水皮划艇)历来都是我国奥运备战攻坚重点,目前我国该项目3枚奥运金牌也均来自多人艇(雅典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 m、北京奥运会男子双人划艇500 m、东

13、京奥运会女子双人划艇500 m)。多人艇项目因需要团队协作完成比赛,相对单人艇而言,其训练计划的设计与组织更加复杂多变,尤其是不同艇种训练方式的组合配比、负荷结构的综合调控、个体能力发展与集体配合训练的平衡处理等需要更加精细安排才能实现训练控制的最佳化1。然而从现有文献来看,目前有关该项目训练问题研究不论是短期性还是长期性,基本都集中于个体化训练的组织及能力发展探索2-3,而有关多人艇训练,尤其是针对训练中艇种配比、负荷控制、能力发展等关键性训练问题研究极为少见,长期性研究则更为缺乏。本文以国家皮划艇队(后文简称“国家队”)女子多人皮艇项目(四人艇500 m)为例,通过对往届亚运会全年备战训练

14、组织实施的成功案例(获冠军)进行实证性分析,对其训练设计、内容重点、负荷分布结构等进行回顾总结,以揭示高水平皮划艇项目以多人艇训练为目标的不同艇种训练方式的组合配比特点、负荷结构特征以及分期控制策略等,为我国船艇类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提供实证依据,也为我国皮划艇项目杭州亚运会、巴黎奥运会备战训练提供理论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国家女子皮艇队全年训练的各艇种配比、负荷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为研究对象。数据跟踪对象为国家皮划艇队女子多人皮艇项目的重点运动员6名,均为国际健将,平均训练年限6.5年(表1)。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国际皮划艇联合会官网(http:/)、中国皮划艇协

15、会官网(http:/)、中国CNCI学术文献总库(http:/)、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等查阅国内、外有关皮划艇训练的相关文献资料,获取专业资料及前沿性理论成果。表1数据跟踪对象基本信息Table 1Basic Information of Research Tracking Objects姓名黄任马刘李吴-XSD年龄/岁21222226262924.252.54身高/cm1.761.751.741.731.751.691.740.02体重/kg72.767.469.770.274.258.769.730.02运动等级国际健将国际健将国际健将国际健将国际健将国际健将86第 46

16、 卷余银,等: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组配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实证分析第 4 期1.2.2跟踪监测法对国家女子皮艇队全年训练进行全程跟踪及相关监测、数据统计,以全面、详细采集运动员训练的客观数据信息。1)基本训练数据监测:实时记录每堂课的划行距离、时间、组数、次数、课次等常规训练数据,并进行相关计算、统计、制图等。2)桨频(SF)监测:水上训练过程中进行桨频监测,用以监控运动员划行运动强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测试仪器采用日本产 SEIKO 桨频秒表(型号:S140-4A00);检测时间为划行训练过程中进行实时检测。3)心率(HR)监测:水上训练课全程监测运动员的心率变化,以判断训练强度是否按计划

17、执行;仪器采用芬兰产POLAR-RCX5G5心率检测表;数据采集时间为每次训练课过程中的心率变化值。4)血乳酸(BLA)检测:根据教练需要,对部分训练进行监测,以检验训练强度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监测仪器采用日本京都ARKERY1710 便携式乳酸分析仪(Lactate Pro 高精试剂条);血样采集时间为运动结束后1 min;血样采集部位:耳垂末梢(不分左右)。1.2.3专家访谈法与国家皮划艇队教练员、领队、科研人员,以及相关专家等30余人进行科研访谈、交流,积极了解皮划艇项目专项训练的训练思路、训练设计、负荷特征等,为研究获取专业意见与建议。2研究结果2.1全年不同艇种方式训练比例结构国家皮划

18、艇队女子四人艇项目全年水上训练方式分为个体式和协作式训练2大类,个体式训练通过单人(K1)划行训练来实现,协作式训练则通过小组式(双人划行训练,K2)和团队式(4人划行训练,K4)2种方式进行(图1)。从全年各训练方式的结构比例来看,个体式(K1)占 比 达 65.33%,协 作 式(K2+K4)占34.67%。可以看出,在以集体配合为比赛方式的四人艇项目的全年训练中,个体化训练依然占据首位,且比协作式(K2+K4)训练整体比例高30.66%。2.2全年不同艇种方式训练的分期比例动态变化根据国家皮划艇队全年备战的3大重要比赛任务(世界杯、世锦赛、亚运会),将全年训练划分为3大周期:世界杯周期、

19、世锦赛周期和亚运会周期(图 2)。其中,世界杯周期的准备期共 14 周(3 个阶段),竞赛期共 8 周(2 个阶段);世锦赛周期的准备期为5周(1个阶段),竞赛期 6 周(2 个阶段);亚运会周期的准备期为5周、竞赛期为2周。随着全年训练分期阶段的推进及各种能力发展需求的阶段变化,不同艇种训练方式的结构比例也在发生动态调整。依数据分析来看,以单人艇(K1)进行的个体式训练贯穿于全年整个过程,且在第 1个大周期的前 2个阶段(准备1、准备2)仅安排该方式训练(占100%);从该大周期的第3个阶段(竞赛1)开始,个体式训练比例出现明显下降,但也基本在30%70%之间波动。与此同时,协作式训练(K2

20、、K4)从注:K1、K2、K4分别代表单人、双人、四人艇的训练方式,下同。图1全年不同训练方式的训练课次及比例结构Figure 1Proportion of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Throughout the Year87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6 卷第 4 期准备期后期开始实施,且小组式(K2)训练的启动阶段(准备3)要早于团队式(K4)训练(从竞赛 1 启动);且后续各个阶段的训练比例也呈动态变化,小组式(K2)基本维持在 12%45%之间,团队式(K4)则维持在13%40%之间(图3)。2.3不同艇种训练方式运动强度级别控制在全年训练强度级别的设计上,水上训

21、练分为8个等级(L1L8,由主教练制定),各级强度均对划行桨频、心率、血乳酸值、单次持续时间等有具体标准(表2)。教练员依照这些强度级别标准来设计、监控每一堂训练课不同艇种的训练内容及负荷量度。从各等级强度的训练性质来看,可将其归纳为4种能力训练:有氧能力(L2、L3)、混氧能力(L4)、耐酸能力(L5、L6)和速度能力(L7、L8)训练;其中,有氧能力和混氧能力更加趋向于皮艇项目的基础能力训练,而耐酸能力和速度能力则更趋向于专项距离比赛能力训练。图3全年各阶段各艇种训练比例Figure 3Proportion of Training for Each Boat Types at Differ

22、ent Stages Throughout the Year(%)图2全年训练及比赛周期结构设计Figure 2The Training Periodization Structure Design of Annual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表2水上训练负荷强度等级及标准4Table 2Intensity Level and Standard of Water Training Load4强度等级L1L2L3L4L5L6L7L8桨频/(次min-1)K1130K2140K4150心率/(次min-1)180180最大最大血乳酸/(mmolL-1)22446587108

23、15597单次训练持续时间持续性较低3090 min540 min210 min30120 s30120 s1540 s520 s强度百分比/%116注:强度划分及标准由所跟踪队伍的主教练制定。88第 46 卷余银,等: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组配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实证分析第 4 期2.4全年不同艇种训练方式各级运动强度分布结构分析显示,个体式、小组式及团队式3 种训练方式在各级强度的分布上有明显差异:以个体能力提升为主要目的的个体式(K1)训练较为突出 L2和 L3强度级别,训练频次比例分别达 33.47%和 22.45%;其次为 L7 和 L8的训练,占比也达到12.56%和13.88%

24、。以团队协作为目的的多人艇训练(K2、K4)则较为突出L3(26.15%)、L5(23.85%)和L6(20.77%)的训练(表3、图4)。2.5全年不同训练方式的能力发展结构对比从不同能力目标发展的全年训练比例来看,个体式训练(K1)首先突出有氧能力的强化(55.92%),其次注重速度能力的提升(26.53%),针对混氧能力(11.02%)和耐酸能力(6.53%)训练比例则相对较低;小组式(K2)和团队式(K4)训练均较为突出耐酸能力(分别达 43.42%和46.30%)和有氧能力训练(分别达 31.58%和35.19%),而混氧能力和速度能力的训练比例相对较低;同时,无论是个体式(K1)还

25、是协作式(K2、K4)训练对于混氧能力的训练比例均相对较低(图5)。2.6全年各大周期不同训练方式能力发展分期变化从全年各大周期总体控制来看,3种训练方式(个体式、小组式和团队式)全年各周期针对有氧、混氧、耐酸及速度能力训练比例的控制范围分别为 23.53%58.33%、017.65%、3.47%58.82%及10%41.30%(图6);同时,不同训练方式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比例控制随着周期推进出现明显差异。表3不同训练方式各级强度全年训练比例Table 3Annual Training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 at Each Inten

26、sity Level%训练方式个体式(K1)小组式(K2)团队式(K4)协作式(K2+K4)L233.479.213.706.92L322.4522.3731.4826.15L411.0213.161.858.46L54.0830.2614.8123.85L62.4513.1631.4820.77L712.653.955.564.62L813.887.8911.119.23注:比例计算以各艇种训练课频次为依据;L1为放松、调整性低强度练习,本研究未统计;下同。0.00%10.00%20.00%30.00%40.00%L2L3L4L5L6L7L8个体式(K1)小组式(K2)团队式(K4)协作式(

27、K2+K4)图4不同训练方式各级强度全年训练比例结构分布Figure 4Distribution of Annual Training Propor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of Intensity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Methods图5不同艇种训练方式各专项能力全年训练比例Figure 5Annual Training Ratio of Different Boat Training Methods for Each Special Ability(%)89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6 卷第 4 期2.7全年训练成效从训练成效来看,全年3场重要

28、国际比赛均完成参赛目标任务(表4),世界杯及亚运会比赛(年度首要任务)获冠军,且队员个体专项能力(K1-500 m)平均提高幅度达9.26 s(图7)。3分析与讨论3.1个体能力训练对多人艇项目的关键作用分析皮划艇多人项目比赛是通过几名队员(2或4人)协作完成,但训练中不仅需要多人配合式训练,以单人练习为途径的个体式训练也02:02.8302:02.0202:02.6701:54.2201:53.5701:43.6801:48.0001:52.3201:56.6402:00.9602:05.2802:09.6002:13.9202:18.24测试赛2月冠军赛3月测试赛4月世青赛7月测试赛8月任

29、黄李刘马吴平均时间图7全年个体专项能力(K1-500 m)成绩变化Figure 7Annual Sports Performance Changes of Individual Special Ability(K1-500 m)表4年度比赛目标及完成情况Table 4Annual Competition Objectives and Achievements主要比赛目标任务比赛结果比赛成绩目标结果世界杯前6名金牌、铜牌135.590完成世锦赛前6名第5名131.108完成亚运会金牌金牌134.477完成图6全年各大周期不同训练方式各种能力训练比例控制Figure 6Proportional C

30、ontrol of Various Ability Training in Different Training Modes in Ecah Major Training Cycle Throughout the Year90第 46 卷余银,等: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组配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实证分析第 4 期至关重要,不同训练方式的合理组配,构成了水上专项训练的各项内容。从国家女子四人皮艇运动员全年训练中不同艇种方式训练的整体配比来看,个体式训练占据全年各训练方式的主要比例(65.33%),且比协作性的小组式和团队式训练分别高45.06%和50.93%(图1);同时,在全年各大周期的分期阶

31、段中,个体式训练比例也基本都高于小组式和团队式(图3)。这直接体现出在以集体比赛为途径的多人皮划艇项目的全年训练中,个体式的训练占据全年训练的主体内容,即高度重视以单人划行训练为途径的个体能力发展。重视多人艇项目训练中个体能力的发展、强调个体能力对多人艇成绩提升的关键作用一直受到皮划艇训练理论与实践界的高度关注。例如:曹景伟等指出,要实现我国皮划艇项目的突破,需大力提高运动员个体水平和实力,“只有运动员个体实力(单人艇水平)大幅度提高,才能实现多人艇突破的目标”5;崔大林分析指出,多人艇项目雅典奥运会取得金牌突破的原因之一是“不断加强对本项目特点、规律的研究,结合项目发展实际,提出 三个坚持”

32、,其内容之一便是“坚持以个体能力发展为主体”6;国家皮划艇队多人艇项目的训练大纲中也明确提出“坚持提高个体能力训练为主体,全面发展运动员个体身体素质和单人艇划船能力”的指导思想等7。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在多人艇项目的备战中需高度重视以单人艇为训练途径的个体能力发展的重要思想。从实际需求来看,个体能力发展对于四人艇项目也确实至关重要。1)从两者关系来看,运动员强大的个体能力是四人艇团体实力的基本保证。四人艇项目运动员往往是队伍中个体能力出众者,个体化训练能够集中强化其个体能力的提升,便于运动员强化自身实力(专项力量、速度、耐力等)基础,并防止出现个体“短板”,以保证多人配合的集体效率。Fernand

33、o等研究指出四人艇成绩与每名运动员的单人艇成绩高度相关,并进一步提出了以单人艇预测四人艇成绩的估算公式(表5)8,也明显体现了个体能力直接决定四人艇专项成绩。2)相较于集体划行而言,在单人艇训练中运动员所需克服的阻力相对更大,对其自身的划桨专项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具有更好的负荷刺激效果,这些能力又构成运动员专项速度、专项耐力等提升的关键基础。3)从技术发展来看,由于单人艇划行时的桨频相对略低、船速略慢,并且没有同船队员的消极性干扰(如发力不齐、桨频不一、重心不稳等),因此更加便于运动员在训练的初、中期利用个体式训练来开展技术的纠正、调整、巩固性练习等,以提高个体技术质量1。且从能力发展顺

34、序来看,运动员只有掌握了熟练的单人艇技术后,才更易于进行多人艇能力的训练4。4)多人艇项目运动员由于多是队中个体能力出众的核心队员,除了参加多人项目比赛外,通常还承担有个人单项比赛任务(兼项),这也必然会造成个体式训练比例的提升4。显然,从实践来看,以集体比赛为目标的训练中,高度重视个体能力的发展也是四人艇项目训练的关键要求。3.2不同强度级别的训练性质分析女子多人皮艇项目(K2、K4)的比赛距离为 500 m,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时间基本在 1 30.001 50.004,是一项典型的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代谢性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无氧耐力、速度能力等均有特定要求9-10,因此训练中需

35、要合理设计各种强度及各种能力训练标准,才能更好地设计与实施训练计划,并为训练监控提供依据。表5以单人艇成绩预测四人艇成绩的估算公式8Table 5Calculation Formula for Predicting the Results of K4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K1运动员1234K1最好成绩(PB)T1T2T3T4个体平均成绩(Ta)Ta=(T1+T2+T3+T4)/4K4成绩估算(TK4)TK4=Ta-20 s注:K1为单人皮艇;K4为四人皮艇;PB为个人最好成绩(Personal best);T指时间(time)。91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6 卷第 4

36、 期从各级强度的桨频、心率、血乳酸值等控制标准来看(表2),其训练性质较为明确,部分强度级别间也存在一定联系。L1的训练强度最低,主要为训练间或之后的一般性热身、调整、放松、恢复、整理性的练习,并非以负荷刺激为目的。L2强度级别略高,一次性训练的持续时间较长,明显是以个体基础性有氧耐力训练为目的;同时,从血乳酸水平来看,主要为低于乳酸阈强度(4 mmol/L)的有氧能力训练,同时也可辅助作为大强度课后以消除乳酸为目的恢复性、补偿性训练。L3也以有氧能力训练为主,但强度比L2略高,单次持续时间更短,主要集中于略高于乳酸阈强度(4 mmol/L)的有氧能力训练11。L4主要以有氧代谢为主的混氧供能

37、能力训练;L5主要为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代谢能力以及无氧与有氧相对均衡的混合供能能力训练;L6主要为发展专项距离(500 m)耐力、比赛耐力的训练以及进行专项距离测试,侧重于无氧代谢为主的混合供能能力的训练;L7主要是发展速度耐力、糖酵解为主的无氧供能能力、专项爆发力等能力的训练;L8主要的是水上纯速度训练、磷酸盐供能能力训练、起航和冲刺能力训练、专项爆发力训练 12。总体来看,L2、L3主要为有氧能力训练,L4为混氧能力训练,L5、L6为耐酸能力训练,L7、L8为速度能力训练。3.3不同训练方式的强度区间控制及能力发展重点3.3.1个体式(K1)训练强度区间控制及能力发展重点从不同训练方式的

38、各级强度分布(表3,图4)可以看出,个体式(K1)训练明显突出L2和L3,其次为L7和L8,占比最低的是L5和L6;而从对应的能力发展来看,个体式能力发展重点最为突出有氧能力,其次为速度能力,最低为耐酸能力训练(图4、图5)。整体来看,个体式的强度分布结构体现了一种“两端高、中间低”的运动强度分布特征,即趋于强度级别(L2L8)两端的训练占比相对越多,而趋于强度级别中等区域则占比相对越少。目前国际很多学者将这种运动强度分布模式称为“两极化模式”(训练实践中也有称为“U”形模式),它是区别于常规性的“乳酸阈模式”即主体训练强度安排在4 mmol/L左右或介于VT1(第1通气阈)和VT2(第2通气

39、阈)之间 的另一种长期性耐力训练的运动强度分布模式(图 8),对于耐力项目的训练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13-15。例如:Seiler等13指出在耐力训练“两极化模式”中,低强度的耐力训练是高水平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训练主体,并配合少量的高强度训练(高于有氧-无氧区域),能够达到“对相关基因的高度诱导”“增加机体线粒体、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能量的供给”等作用13;陈小平也指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耐力项目(如赛艇、自行车、马拉松、越野滑雪等)“并没有进行大量的乳酸阈强度训练(仅占训练负荷的5%左右),而低于乳酸阈强度的训练约占总训练时问或训练总距离的75%,高于乳酸阈强度训练约占15%20%”

40、,也体现了训练强度分布的“两极化模式”在训练实践中的积极作用16。可见,个体式训练的整体强度分布也体现了类似的“两极化模式”特征,但略有不同的是,低强度的训练虽然主体上控制在乳酸阈强度以下(L2级别),但高于乳酸阈值的低强度有氧训练(L3级别)比例也仅次于前者。从各级强度乳酸阈区间来看,L2级别为24 mmol/L,L3为46 mmol/L,因此单人艇低强度的训练总体控制在乳酸阈强度左右。这可能是因为与马拉松、自行车等长距离耐力项目相比,女子皮艇多人艇的比赛距离相对较短(500 m),比赛图8耐力训练的乳酸阈模式与两极化模式示意图16Figure 8Schematic Diagram of L

41、actate Threshold Training Model and Polarized Training Model in Endurance Training1692第 46 卷余银,等:多人皮划艇全年水上训练艇种组配结构及分期控制策略实证分析第 4 期用时更短(K2约为1 40.001 50.00,K4约为1 30.001 40.00),比赛强度相对更高,因此对有氧运动强度需求更加明显等所致。3.3.2协作式(K2、K4)训练强度区间控制及能力发展重点从各级强度的训练比例分布可以看出,协作式训练(K2、K4)较为突出 L5、L6和L3强度级别的训练(表3、图4)。结合各级强度对应的能力

42、发展目的来看,这体现了协作式训练最为突出的是更体现专项耐力性质的耐酸能力训练,其次为基础性有氧能力训练(图 4、图 5)。可见,与个体式训练强度分布结构的“两极化模式”相比,协作式训练除了也注重有氧能力训练外,更加强调专项耐力能力的发展,故可称其为“突出专项能力”训练模式。该模式更加体现了协作式训练更为突出“多人艇”项目在专项能力发展上的核心需求。同时与个体式训练相结合来看,多人艇训练在全年不同训练方式的配置策略表现为“以个体(单人艇)促有氧和速度”“以集体(多人艇)强专项”的核心思路。同时也反映出,有氧能力、速度能力的发展以个体式训练为主、协作式训练为辅,专项耐力的训练则以协作式为主、个体式

43、为辅的思路,两者交织搭配、相互补充。进一步来看,在专项耐力能力(L5、L6)的发展上,小组式(K2)与团队式(K4)训练的运动强度控制也各有侧重:小组式训练更加注重L5级别,团队式则更加重视更高强度的 L6 级别(图4)。这也反映了该两种方式在专项耐力发展思路上的互补性,即小组式训练倾向于低(相对)专项强度,团队式训练倾向于高(相对)专项强度17。此外,在基础性低强度的有氧耐力(L2、L3)训练方面,与个体式训练相比(主要集中于L2级别),该2种方式主要集中于L3级别(图4),即主要以高于乳酸阈的强度进行训练,这又与个体式训练侧重于更低强度的有氧能力训练的思路形成进一步的互补。3.4全年不同训

44、练方式配比结构分期控制策略分析训练分期指“若干以提高运动员专项竞技能力和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为目标的一组具有特定训练内容和负荷的训练时间序列”18,是专项训练计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思考重点。在多人艇项目的全年训练中,随着训练大周期及阶段性质的变化,不同训练方式的分期配比结构必然要做相应调整1,4。从全年各个周期阶段训练比例结构的动态变化来看(图3),不同艇种方式的训练并非同时起动,而是表现为由“个体”向“集体”逐渐过渡搭配的推进思想,具体表现在:个体式训练(K1)最先启动(年度训练第1周),并贯穿于全年训练各大周期的各个阶段;小组式训练(K2)从第1个大周期的准备阶段后期(第12周)开始安排于

45、训练计划;团队式训练(K4)则于第1个大周期的竞赛期(第16周)才开始启用(图2、图3)。训练方式上这种个体式小组式团队式的推进策略也反映了多人艇项目在专项能力的发展思路上遵循由个体能力向集体协同配合能力过渡、由基础向专项能力转换的基本特点。不仅如此,在每个大周期不同训练方式的分期配比策略上,个体式与多人协作式训练也体现出明显差异。图3显示,每个大周期的第1个阶段,个体式训练均为该周期的最高比例,之后训练比例总体都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并且在该周期最后一个阶段降至最低值;而协作式(K2+K4)训练比例的阶段变化则相反,各大周期准备阶段的比例基本都低于竞赛期,赛前最后一个阶段的总体比例达到周期峰值

46、。可见,在每个大周期不同训练方式的分期配比策略上,表现为个体式“前高后低”、协作式“前低后高”的“交错发展”的变化思路。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训练的深入,越临近比赛,越重视多人艇专项能力、团体配艇能力、比赛适应能力及团队实战能力等的训练12,因此个体式的训练比例自然减少,团队式的训练比例相应增多;此外,K1、K2、K4训练时的船速依次增高(前文已指出),对运动员的动作速度能力、动作速率能力,快速动作下技术的稳定能力、多人配合节奏控制能力等要求也依次增高,自然也要求训练中由低速向高速状态的逐渐过渡等,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各大周期个体式与协作式训练“交错发展”策略的主要原因。93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

47、46 卷第 4 期3.5全年不同训练方式各种能力发展分期控制策略分析全年训练及运动员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训练的阶段性质及目的不同,必然对能力发展结构有不同要求1,4,如:余银等19分析指出中国女子皮划艇队备战世界杯比赛周期的训练结构特征表现为立足于“有氧能力”目标,从前期的“有氧主导”结构过渡为中期的“专项提升”结构,再到赛前的“两极化”结构变化特征19;Riardas Nekrioius等12对立陶宛男子皮艇双人1 000 m项目奥运周期第1年第1个大周期的训练进行跟踪研究后指出,相对于准备期,竞赛期第1个中周期的训练对于低强度有氧能力的训练比例更低,越接近比赛,要有意增加近似比

48、赛强度的训练内容等12。从本研究结果来看(图5,图6),不论何种方式训练(K1、K2、K4),其全年训练均包含了有氧能力、混氧能力、耐酸能力和速度能力的发展任务,但从全年不同周期阶段的发展变化来看,不同方式对各种能力发展的分期策略是有区别的。1)从有氧能力(L2、L3)的发展来看(图6),各种训练方式在全年3个大周期均将该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训练内容(比例均在20%60%之间),但发展思路各有差异:个体式(K1)训练在全年整体体现出“前、中高,后低”的发展策略全年前2个大周期(世界杯周期和世锦赛周期)明显高于第3个大周期(亚运会周期);相比而言,协作式(K2、K4)训练在第3个周期训练比例均高于前

49、2个周期(小组式训练在第2个周期的比例略有下降,而团队式训练在3个大周期的训练比例则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可以看出,3种训练方式在有氧能力的全年发展上呈现出“互补”性的搭配策略,即前、中期主要通过个体式训练来发展,后期则明显重视协作式(小组式和团队式)训练对该能力的进一步强化。2)从混氧能力(L4)的全年发展来看(图6),3个大周期的训练中,个体式和小组式的训练比例(3个周期均有安排)要明显高于团队式训练(仅在第2个周期有少量安排);其中,小组式训练在3个周期的训练比例变化不大(基本维持在10%12%之间),而团队式训练主要集中在前2个周期(比例在15%18%之间),第3个周期则明显下降(5.

50、26%)。可见,对于混氧能力的全年训练策略主要体现为以个体式和小组式训练为主要发展途径,且个体式全年训练比例相对均衡,小组式则表现为“前、中高,后低”的思路。3)从耐酸能力(L5、L6)的全年发展来看(图6),3个大周期中小组式(36.84%47.06%)和团队式(39.13%58.82%)的训练比例均要高于个体式训练比例(3.47%16.00%)。同时,小组式和团队式从第1个大周期开始就注重以该能力训练为重点(分别达 45.00%和58.82%),虽然在中、后期训练比例有所下降,但占比依然较高(均在35%以上),其原因主要在于其它能力(尤其是有氧能力及速度能力)训练比例的提升所致。可见,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