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2373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2 5卷 第2期 2 0 2 3年4月滁 州 学 院 学 报J OURNA LO FC HU Z HOUUN I V E R S I T YV o l.2 5N o.2 A p r.2 0 2 3 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王 皓摘 要:在我国努力建设体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学校需重新审视体能训练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体育教师要科学地调整体能训练的方法与内容,让大学生加强课余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意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区高校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常见伤病进行研究,剖析出导致损伤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在课余训练中首先应解决的是对损伤情

2、况进行规避与预防,遵从运动解剖学以及运动训练等相关学科的科学指导,学校应当形成完善的防伤害管理体系,明确教务、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安全训练义务,保证训练的正常有序运行,为避免和减少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损伤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课余体能训练;运动损伤;预防中图分类号:G 8 0 4.5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3-1 7 9 4(2 0 2 3)0 2-0 0 8 2-0 6作者简介:王皓,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警体技能训练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合肥2 3 0 0 3 1)。基金项目: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便携入警机制招录下学员体能检测与训练研究 以

3、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为例”(2 0 2 1 j y x m 0 3 0 2);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教育教学研究规划课题重点项目“探析高等院校体育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A z c j 2 0 2 2 0 1 7)收稿日期:2 0 2 2-0 8-2 3 大学生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对象,尤其是在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征程中,更凸显出大学生体魄强健的重要性,科学良好的体能训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体质,也能提高其抗压和稳定情绪的能力。目前我国关于运动训练过程中的伤病都是以专项特点来划分,且以职业运动员的伤病研究居多,而将大学生的课余体能训练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匮乏。高

4、校学生课余期间热爱参与各类运动,但大部分学生对运动理论知识掌握并不充分,在参与运动时自我保护意识较差。高校学生运动伤病呈现“发生频率高”“伤情种类多”等特点,伤后处理方法也不科学。若大学生在课余体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伤病处理不当,不仅会对其身体造成伤害,对其日后的学习、生活也会造成较大影响,使运动热情降低,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对于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调查,并能够形成一套适用且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大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出现有着深远的意义。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本文以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的现状及预防措施为研究对象,选取安徽省合

5、肥市区5所高校,即合肥师范学院、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和安徽警官职业学院中出现过相关运动损伤问题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于2 0 2 2年2月在各高校发放问卷。1.2 研究方法1.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过程中,根据大学生体能训练的具体方式和练习手段,通过查阅相关书籍以及网络资源平台等,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分析,为研究的进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1.2.2 访谈法针对研究内容对学生所在学校的管理层和教辅机构的人员进行相关的访谈。其中包括一线体育教师、学生辅导员、学校医务处医生以及其他相关管理人员,以此来了解和明确目前大学生在体能训练中所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原因以及相关的预防对策。1

6、.2.3 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调研后,对5所高校中出现过相关运动损伤问题的学生进行调查,通过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共发放问卷1 0 0 0份,回收问卷9 5 5份,回收率9 5.5%,有效率9 2.5%。1.2.4 数理统计法运用s p s s 2 2.0软件对访谈以及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作为本课题的数据支撑。2 结果与分析2.1 运动损伤情况概述通过对9 2 5名有过运动损伤病史的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不同类型的体能练习所产生的运动损伤部位也有所不同。同时不同类型的训练练习方式,对于运动损伤的产生也有着相关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通过对于不同训练方式和不同的训练内容进行调查分

7、析,具体见下表。表1 不同体能训练易引发的运动伤病分布一览表(N=9 2 5)(多选)体能训练类型易引发的运动伤病损伤人次损伤率(%)力量训练髌骨损伤2 6 82 9.0肩关节损伤1 8 41 9.9腰肌劳损1 2 41 3.4速度训练髋关节损伤1 6 91 8.3小腿肌肉损伤1 1 81 2.8腕关节损伤9 81 0.6耐力训练膝关节损伤2 3 42 5.3踝关节损伤2 0 82 2.5小腿肌肉酸痛1 0 81 2.8灵敏训练踝关节扭伤1 8 01 9.5肘关节损伤1 0 91 1.8柔韧训练膝关节韧带拉伤2 0 12 1.7大腿肌肉拉伤1 6 91 8.3腰部肌肉拉伤1 0 31 1.1

8、通过不同身体素质的体能训练可以分为五种,主要为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灵敏训练和柔韧训练1。由表1可见,力量训练中最容易出现的损伤主要集中在髌骨损伤,占到了调查总数的2 9.0%,受伤频率最高。在速度练习中,髋关节、小腿肌肉、腕关节几处的损伤频率最高,要受到一定的重视。耐力训练、灵敏协调训练、柔韧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分别为膝关节、踝关节与大腿部位肌肉等运动损伤以及部分肌肉拉伤等。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类型的体能训练分析后发现,大学生进行体能训练的运动损伤部位分布比较多,其中髌骨、膝关节部位等成为受伤频率最高的几个部位。2.2 运动损伤情况分析2.2.1 力量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分析2.2.1.

9、1 力量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由表1发现在力量训练中有2 9.0%的学生出现过髌骨损伤,1 9.9%的学生肩关节损伤,1 3.4%的学生表示自己出现过腰肌劳损。同时在表2生理解剖图中可以看出,在进行力量训练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主要为髌骨、肩关节以及腰部等。其中引起髌骨部位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技能学习为主导的力量练习。肩关节的关节头与关节窝的面积差较大,薄而松弛的关节囊周围的韧带少又弱,稳固性差,容易脱位2。在进行基本身体素质练习的过程中,例如相应的器械类体育技能练习时很容易发生损伤。腰部运动损伤出现的主要原因为在进行快速力量练习以及无氧练习时学生进行相关的克

10、服自重以及快速爆发练习的力量训练内容3。表2 力量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一览表训练目标主要内容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部位一般性力量;功能性力量基本跳跃、投掷、攀爬等;蹲起、立定跳远等关节力量力量耐力;关节力量快速力量弹性阻力器械等实心球、小重量的杠铃或哑铃、游泳、自身体重等爆发力轻度增强性练习实心球、杠铃或哑铃、1 0 0米、4*1 0 0米接力、自身体重等38王 皓: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2.2.2 速度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分析2.2.2.1 速度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由表1的调查中可看出有1 8.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髋关节损伤。1 2.8%的学生有过小腿拉伤,1

11、0.6%的学生有过腕关节损伤。在表3的解剖图中可以看出,在大学生进行速度训练时,主要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是髋关节、小腿以及手腕关节等几个部分。因为在进行速度训练时,大学生往往主要以反应能力、快速动作能力以及移动速度、动作速度等作为训练的主要目标,通过短跑、各种竞技体育游戏以及器械类等进行辅助练习4。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相应的牵引、阻力类练习,骨骼肌肉等会受到较大的压力,因此这几个部位就更容易发生运动损伤。2.2.3 耐力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分析2.2.3.1 耐力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由表2数 据 显 示 在 进 行 耐 力 训 练 中,有2 5.3%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膝关节损伤,2 2

12、.5%的学生有过踝关节损伤,1 2.8%的学生有过小腿酸痛。通过表4解剖图可以发现,在耐力训练的过程中,通常主要的训练目标为基础性的有氧耐力练习、技巧性的耐力练习、间接性的耐力练习以及有氧与无氧相结合的混合型练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部位,为膝关节、踝关节和小腿部位等下肢。2.2.4 灵敏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分析2.2.4.1 灵敏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由表3可以发现,在进行灵敏协调训练时,有1 9.5%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踝关节损伤,1 1.8%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肘关节损伤。同时通过表5可知,大学生在进行灵敏协调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一些灵敏动作的练习以及快速反应能力的

13、练习。同时包含了上肢与下肢相配合的相关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会结合力量与爆发力等进行综合性的练习。因此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最容易损伤的位置就是踝关节及肘关节等。2.2.5 柔韧训练中运动损伤情况分析2.2.5.1 柔韧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由上表4可以发现,2 1.7%的学生表示自己有过膝关节韧带拉伤,1 8.3%的学生有过大腿拉伤,1 1.1%的学生有过腰部肌肉拉伤。同时由表6可知,大学生的柔韧训练是在解剖学范围内对促进腰椎的柔韧程度、提升肩关节的灵活程度、加大上肢与下肢的协调柔韧下肢柔韧的练习、避免膝盖内外翻以及增加踝关节的屈伸幅度几个方向展开。练习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拉伸、放松等,增加脊

14、柱的屈伸旋转、确保肩关节在正常的范围内进行相应的拉伸与屈伸外展、不同身体姿势下的屈伸骸部,跨栏步、通过改变身体姿态以及坐位体前屈以及符合解剖学范围内的各种屈伸练习等5。表3 速度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一览表训练目标主要内容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部位反应速度;动作速度起跑、游泳等;游戏、短跑等移动速度爬楼梯、足球等反应、动作、移动综合速度标志物、跨栏架、绳梯、垒球、跳绳、牵引带、阻力带等。48滁州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2期表4 耐力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一览表训练目标主要内容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部位耐力入门训练;有氧耐力提升训练游戏、接力跑、障碍跑等;接力赛跑、变速跑等有氧耐力提升,配合

15、力量耐力训练,改善体质成分有氧耐力为主无氧耐力为辅5 0米*8往返跑、中低强度H I I T等持续及间歇运动、中低强度4 0 0米或8 0 0米跑等有氧向无氧耐力过度及以发展专项的无氧耐力为主持续及间歇运动、中高强度4 0 0米或8 0 0米跑等表5 灵敏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一览表训练目标主要内容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部位建立协调基本模式;提升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在快速完成的条件下建立基本动作模式,提升神经肌肉之间的快速协调能力用醒目的标志物进行固有内容训练等;固有训练内容及动作的程序化、速度化训练等;固有训练内容及动作的程序化、速度化训练,固有方向性练习、动作变化练习等在快速完成动作的基础

16、上,配合力量、动作速度等要素进行练习在爆发力等要素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预判能力未知训练内容及动作练习,方向及速度随意变换性练习等人为因素下未知训练内容练习,方向性、速度性、力量性等因素变化练习2.3 常见损伤的预防2.3.1 力量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预防(1)髌骨损伤:学生在进行力量训练时,要注意身体姿势以及动作的规范性。在进行下肢力量练习时,要确保膝关节与身体部位的动作形态,以此来有效地避免膝盖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充分热身,将身体肌肉与关节彻底的拉伸开,以此来避免肌肉失衡的问题,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灵活训练设置。(2)肩关节损伤:首先通过充分的热身将

17、肩关节部位的肌肉进行拉伸,同时针对训练内容进行相应的练习,避免错误动作的出现,如肩部的常见运动轨迹是向下进行,避免在训练中将胳膊置于身体的后方。(3)腰肌劳损:腰肌劳损作为一个常见的运动损伤,会严重影响人体的运动能力,更甚者会导致腰间盘突出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针对相应的训练内容摆正动作姿势,把脊柱压力减小的同时增强核心肌肉的力量,在确保动作规范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增加或减58王 皓: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少运动负荷6。表6 柔韧训练内容以及训练中常见的损伤一览表训练目标主要内容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部位提升颈椎、胸椎、腰椎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同身体姿态下脊柱

18、的屈伸旋转等提升主被动情况下肩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肩关节正常解剖活动范围牵拉,不同角度运动中受力后本体感觉控制能力提升膝关节主被动屈伸、收展等运动幅度不同身体姿势下的屈伸骸部,跨栏步等提升解剖学范围内的屈伸,避免内外翻不同身体姿态下屈膝或伸膝,单侧坐位体前屈等增加踝关节的屈伸幅度,配合本体感觉练习避免内外翻稳定状态下大幅度的足背屈以及适宜角度的足趾屈等2.3.2 速度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预防(1)髋关节损伤:在训练的过程中要规范动作,避免因为错误动作而引起的髋关节受压问题引起的运动损伤,同时要通过增加负重的手段来增强肌肉的力量以及保护能力,以此来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2)小腿肌肉损伤:在开始训练前充

19、分的进行热身,将小腿部位的关节韧带以及肌肉进行充足的拉伸活动,以此来避免小腿肌肉损伤的出现。(3)腕关节损伤:要明确正确的动作,在遇到突发问题时注意避免手臂直接撑地,要做好缓冲动作,同时不能忽视准备活动里的手腕关节的运动,加强做好相应的热身环节,促进腕部周围韧带对关节的稳定作用7。2.3.3 耐力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预防(1)膝关节损伤:发达的肌肉不仅能帮助完成各种技术动作,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人体膝盖不受损伤。因此在平时的练习中要注意加强膝盖部位的肌肉发展,一旦膝盖发生损伤要立即就医治疗,以此避免膝盖部位的进一步损伤,由于膝盖部位比较复杂,在体能训练中要引起一定的重视。(2)踝关节损伤:进行充分的

20、热身,同时做相应的跳跃等,以此来帮助踝关节更好地适应后面的训练。同时,要加强踝关节的肌肉练习,通过肌肉力量不断增强来避免相应的运动损伤出现。(3)小腿肌肉损伤:第一是根据练习的具体情况来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在进行训练时,避免长时间高负荷的集中到下肢练习上来,尽可能使练习均衡化,避免小腿部位肌肉承重过高;同时要进行训练后的放松与拉伸,通过不断地恢复与再生来促进小腿肌肉的恢复。2.3.4 灵敏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预防(1)踝关节扭伤:首先是在进行训练之前要充分地进行热身,包括专项热身等。如有出现经常性歪脚或者踝关节扭伤的学生,就要通过一些外部护具 以 及 打 脚 等 方 式 来 来 避 免 伤 病 出

21、 现 的概率。(2)肘关节损伤:训练前做好热身工作是避免68滁州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2期关节伤病的重要前提,同时,要合理的选择相关的护具避免已有伤病的加重,同时切记不可承担过重的运动负荷8。2.3.5 柔韧训练中常见损伤的预防(1)膝关节韧带拉伤:由于膝关节相对于人体其他关节部位更为复杂,因此在进行训练时,要重视对于膝关节损伤的问题。在训练中有意识地加强对股四头肌和十字韧带的锻炼,采用静力性和动力性相结合的方式来增强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同时也可利用外用体育辅助器材等来帮助保护膝关节,提升膝关节在训练中的稳定性9。(2)大腿肌肉拉伤:根据训练的主要内容针对性地进行大腿部位肌肉的拉伸与神经激

22、活。同时要根据练习的强度合理的安排,使用正确的规范练习动作方式等都是预防大腿肌肉拉伤的重要措施。(3)腰部肌肉拉伤: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来进行训练强度和训练负荷的安排。在进行锻炼时,尽可能地避免腰部肌肉受力不均匀等。同时可以利用泡沫轴、筋膜枪等辅助手段加深肌肉的恢复,避免局部痉挛1 0。3 结论通过对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过程的五个训练类型中的常见损伤进行调查后可得知,膝关节与踝关节损伤发生率最高。在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的过程中,一旦发生运动损伤要立刻进行妥善处置,尽量减少运动损伤的加重。对于一些容易受伤的部位,要加强相关肌肉的练习,以此来更好地保护关节,同时也可采取相

23、应的体育辅助器材护具来为关节部位提供支撑与保护。运动伤病的产生原因复杂多样,要严格遵从运动解剖学及运动训练等相关学科的科学指导,在训练前进行充分的热身训练,训练后及时进行放松,促进身体部位的恢复与再生,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出现。所以在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的伤病预防与处理过程中,首先应对大学生体能训练过程中的可能产生伤病进行规避与预防,学校应当形成完善的防伤害管理体系,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加强对体能训练中意外事故的控制力度,明确教务、体育教师和大学生的安全训练义务,减少学校训练的安全风险,保证训练正常有序运行。参 考 文 献1 郭翠.武警战士军事体能训练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调查研究D.

24、太原:山西大学,2 0 2 1(9):1 62 江茜.功能性动作筛查在羽毛球运动损伤预防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 0 2 1(6):2 6-2 7.3 孙建立,李勋,李秀玲.青少年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 0 0 7(8):1 0 6-1 0 7.4 颜敏,张志雄,王曙玲,等.体操专项研究生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策略研究 以广州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 0 2 2,3 0(5):1 7 4-1 7 6+1 9 3.5 吕士杰.中学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J.田径,2 0 2 2(5):8 1-8 2.6 谢琼生,林鹏.运动损伤康复

25、与预防的功能锻炼新思路J.当代体育科技,2 0 2 2,1 2(6):2 9-3 1.7 翟海亭,李成,夏吉祥,等.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预防下肢运动损伤的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 0 2 2,2 6(1 5):2 4 5 4-2 4 6 0.8 杨连梅.高尔夫球手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 0 2 1,2 0(1 9):5 5-5 6.9 彭勇.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改善人体运动表现和预防下肢损伤的作用与机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 0 2 0,1 9(8):5 5-6 8+2.1 0 加永泽培.体育训练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探索J.新课程(中学),2 0 1 8(4):2

26、2.A n a l y s i sa n dP r e v e n t i o no fC o mm o nS p o r t s I n j u r i e si n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A f t e r-s c h o o lP h y s i c a lT r a i n i n gW a n gH a oA b s t r a c t:U n d e r t h eb a c k g r o u n do fe f f o r t st ob u i l ds t r o n g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i no

27、 u rc o u n t r y,s c h o o l ss h o u l dr e-e x a m i n et h ep o s i t i o no fp h y s i c a lt r a i n i n gi ns c h o o l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p h y s i c a lt e a c h e r ss h o u l d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a d j u s t t h em e t h o d sa n dc o n t e n t so fp h y s i c a l t r

28、a i n i n g,a n d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s h o u l ds t r e n g t h e nt h e i r a w a r e n e s so f s a f e t yp r o t e c t i o nd u r i n gp h y s i c a l t r a i n i n g.I n t h i sp a p e r,l i t e r a t u r e,q u e s-t i o n n a i r es u r v e y,i n t e r v i e wa n do t h e rr e s e a r

29、c hm e t h o d sa r eu s e dt os t u d yt h ec o mm o ni n j u r i e s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a f t e r-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t r a i n i n go f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nH e f e i u r b a na r e a,a n a l y z e(下转第1 2 0页)78王 皓:大学生课余体能训练中常见运动损伤分析与预防时代步伐,针对高校的共建共享课程,充分发挥教学督导在“督”和“导”的作用,

30、通过“督”让共建共享课程质量得到保障;通过“导”,推进共建共享课程在应用型高校中得到更大的推广,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参 考 文 献1 于春燕,陈 桂 林,郭 经 华.基 于 共 建 的 应 用 型 本 科 院 校MOO C s课 程 建 设 策 略 J.计 算 机 教 育,2 0 1 5(1 3):9 7-1 0 2.2 于春燕,陈桂林,祁辉,等.基于联盟链的高校课程资源共享模式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 0 2 1,2 3(5):1 0 9-1 1 2.3 杨军.2 0年来我国教育督导理论与实践的新探索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0 1(2):3 6-4 2.4 曹红发.论高校教学

31、督导工作的理论基础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 0 1 3,3 0(2):7 3-7 4+8 6.5 李志平,李晓.本科大学教学督导的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 0 0 8(5):8 4-8 6.6 胡元林.专业认证背景下高校教学督导的转向与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 0 2 0(5):4 7-4 9.7 罗姗,项林川.高校混合式教学督导模式的探索与创新J.高教论坛,2 0 2 1(3):5 2-5 5.8 于洪涛.高等学校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评价案例研究 以内蒙 古 民 族 大 学 为 例 J.中 国 电 化 教 育,2 0 1 7(1 1):1 2 9-1 3 3.9

32、 丁妍,范慧慧,苏永康,等.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质量与倾向的研究 以全国3 0门获奖混合式课程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2 0 2 1,4 2(1):1 0 7-1 1 4.责任编辑:陈星宇(上接第8 7页)t h em a i nc a u s e so f i n j u r i e s,a n dp r o p o s e t h a t t h e f i r s t t h i n g t ob e s o l v e d i na f t e r-s c h o o l t r a i n i n g i s t oa-v o i da n dp r e v e n t i n j u

33、r i e s a n d f o l l o w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g u i d a n c eo f s p o r t s a n a t o m y,s p o r t s t r a i n i n ga n do t h e rr e l a t e dd i s c i p l i n e s.S c h o o l ss h o u l df o r map e r f e c ti n j u r yp r e v e n t i o n m a n a g e m e n ts y s t e m,c l a r i f yt h es a

34、f e t yt r a i n i n g o b l i g a t i o n so fe d u c a t i o n a l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p h y s i c a le d u c a t i o nt e a c h e r sa n d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e n s u r e t h en o r m a la n do r d e r l yo p e r a t i o no f t r a i n i n g,a n dp r o v i d er e f e r e n c ef o ra v o i d i n ga n dr e d u c i n gs p o r t s i n j u r i e s i np h y s i c a l t r a i n i n ga f t e rc l a s so f c o l l e g es t u d e n t s.K e yw o r d s:a f t e r-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t r a i n i n g;s p o r t s i n j u r y;p r e v e n t i o n责任编辑:陈星宇021滁州学院学报 2 0 2 3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