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学院教案用纸
授 课 内 容
No
一、 【复习引入】
无
二、 【本节所属项目任务及子任务】
l 项目任务名称:走进数据库系统
l 子任务名称:任务1-1 数据库概述
三、 【主要教学过程】
简单介绍 → 教师结合实例讲解 → 总结
四、 【本节重点(学习目标)】
l 了解数据库技术发展历程
l 了解数据库基本概念
l 了解数据库系统组成
五、 【讲授课程】
1、 授课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
详细讲解数据库例子,是对上面内容的一个补充,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
本节课是本门课程的第一次课,所以在正式内容之前,要先对这门课程的内容进行一个介绍,让学生知道这门课程学些什么(主要是SQL Server 2008数据库系统的使用和SQL语言),学完以后能做些什么(数据库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在介绍课程的时候,可以将一个实例演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对这么课程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让他们知道,通过这门课程,他们应该学习什么,学习结束后可以完成什么。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
2、 内容导入
数据库,顾名思义,存放数据的仓库。目前数据库的应用十分广泛,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是数据库,银行,食堂,学籍管理等等。。。。。。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数据库了。
3、 具体内容
本节任务
小赵在了解了数据库知识体系后,感觉数据库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存放数据的文件,如果不能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内容就很难从根本上了解数据库的实质,所以他想要深入的了解一下数据库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他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任务分析:
信息的特征和数据的特征要结合实例讲解,要求学生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虽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很少会用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更多的是实际的一些技能操作。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做支持,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就很难深入的了解和掌握相应知识及技能,所以说对于数据库系统中的相关概念,不要求“死记硬背”,只要求了解和理解即可。
介绍数据库的结构的时候,可以用超市、货架和货品的例子讲解。
要讲解清楚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以及数据库系统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地位。
这门课程多是理论知识,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结合一些简单的、利于理解的实例来讲解。避免出现学生因为感觉课程较难的厌学情绪。
1、信息(Information)
信息就是关于客观世界的事实或知识,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映像,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物理状态,是可以传播和加以利用的一种知识。
信息的特征
• 信息的客观性。
• 信息的时效性。
• 信息的传播性。
• 信息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2、数据(Data)
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是信息结构特征的逻辑抽象和表现形式,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
数据的特点
• 数据有“型”和“值”之分
• 数据受数据类型和取值范围的约束
• 数据有定性和定量表示之分
• 数据具有载体和多种表现形式
3、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
数据库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4、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DBMS)
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目的是为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方法、手段和工具。
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功能
(2)数据操纵功能
(3)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4)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5、数据库系统
泛指引入数据库技术后的计算机系统,狭义地讲,是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关系构成;广义而言,是由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应用程序、维护人员和用户组成。
主要组成
(1)计算机硬件系统。
(2)数据库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
(4)相关软件。
(5)人员。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1)数据库结构化。
(2)数据共享。
(3)数据独立性。
(4)统一的数据库控制。
分组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拉近组员的距离,增加相互的信任和配合,为后期教学活动打好基础。
6、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1)人工管理阶段
(2)文件管理阶段
(3)数据库管理阶段
分组活动:具体内容见分组说明文件
六、 【本节小结】
这次课主要学习了数据库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内容当中有大部分是概念问题,但是这些概念中有一部分对后面的学习很重要,是数据库方面原则性的概念。
七、 【作业】
复习本节中重点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