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Construction Grammar构式语法第1页直接理论起源:费尔默(C.J.Fillmore)于60年代末提出格语法(Case Grammar)和以后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拉克夫(Geroge Lakoff)格式塔语法(Gestalt Grammar,即生成语义学)兰盖克(Ronald W.Langacker)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以及中心语驱动短语结构语法(HPSG)。产生背景第2页构式语法与认知语法、生成派语义学、格语法、框架语义学、认知语义学、体验哲学等亲密相关,它们是Langacker、Lakoff、Fillmore、Taylor、Goldberg等认知语言学家于20世纪70-90年代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中对乔姆斯基为首TG语言学派进行反思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新语法。第3页 TG基本假设:1天赋观:人们语言能力是先天就有;2普遍观:以天赋语言能力为基础,儿童头脑中生来就有一个能生成句子规则内在机制;3自治观:人们头脑中生来就有专司语言加工独立机制,句法不用参考意义和其它原因就能对语句从形式上作出系统描述;4模块观:模块论分析方案,将语言分成音位子模块、句法子模块、语义子模块;5二元论与形式观:心智中句法操作能够完全独立于意义而存在,语言中句法可利用一套纯形式句法公式来加以演算;所以,某一个语言中全部合乎语法句子就是基于一套形式化符号、经过一定规则对其进行形式操作而生成出来。第4页1批判天赋观:语言学习主要是由意义驱动和交互驱动,不是由头脑中普遍语法驱动;2批判普遍观:构式语法遵照着从特殊到普通规律,既分析特殊性,也兼顾普遍性;3批判自治观:语言能力不是天赋和自治,语法知识主要是后天习得,是从若干基本使用方法中抽象出来,句法与语义亲密相关,不可分离;4批判模块观:提倡用“象征单位”和“构式”来对语言做出统一、全方面解释;5批判二元论和形式观:取消一系列二元对立,用同一方法分析语言各层面。构式语法对TG反思第5页构式语法是对词汇投射模式反动,实际上也是对生成语法部分反动。能够说,构式语法是在认知语法等理论批判Chomsky语言理论过程中孕育出来第6页Construction Grammar 第7页Lakoff(1987)出版认知语法经典著作,其中卷2“There-构式”是构式语法拓荒之作。在“语法构式”概念基础上深入提出了“语法构 式 理 论”(the theory of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概 念(467),并形成了构式形式-意义配正确思想。不过,他当初仍是在认知语法框架内讨论语法构式,还没有提出“构式语法”概念。第8页Fillmore、Kay和Oconnor et al 在语言1988年第3期(第64卷)发表语法构式中规则化和习语化:以let alone为例,他们对let alone研究是构式语法奠基之作,标志着构式语法诞生。提出“构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概念。所以,Fillmore等以习语为突破口,正式 开 启 了 构 式 语 法 研 究。第9页Development20世纪70到80年代,Langacher 创建认知语法1988年,Fillmore 提出了Construction GrammarKay&OConnor(1988),Fillmore&Kay(1993),Kay&Fillmore(1999)等也对其进行了叙述1995年,Goldberg 出版专著Constructions:A Const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较为系统叙述了构式语法,Croft 出版了Radical Constuction Grammar,提出激进构式语法,将构式语法推向一个新阶段 第10页当前流派当前流派Fillmore和Kay et al.构式语法Lakoff 和Goldberg构式语法Langacker认知语法Croft激进构式语法第11页What is construction?Definition 1:Construction is pairing of form and meaning or pairing of form and functions.(Jackendoff,1997;Kay&Fillmore,1999)Definition 2:A construction is a complex linguistic sign that combines a specific form with a particular meaning.(Goldberg,1995)第12页凡是构式,不论简单和复杂,都有自己独立形式、语义或功效。任何语言表示式,只要它形式、语义或 功 效 一 些 方 面 是 不 可 预 测(unpredictable),就都可称之为构式。(Goldberg,1995)第13页形式、意义和功效不可预测性是判定构式标准。三者不可预测性标准能够分别适用,也可合并适用。有构式属于形式上不可预测,有属于意义上不可预测,有属于功效上不可预测,还有则是兼有两种或以上不可预测。第14页幽默、浪漫、孟浪、忽悠:兼有形式和意义上不可预则性。木马、哑铃、梨园:意义上不可预测赶鸭子上架、生米煮成熟饭:使用方法上不可预测。第15页“By and large”“all of a sudden”及“the more.,the more.”兼有形式和意义上不可预测性,“red tape”“blue collar”是意义上不可预测用作埋怨或诧异“Whats X doing Y?”句式则是意义和使用方法(功效)上不可预测。第16页构式意义也包含预设、蕴含、语体等功效和语用意义。这些与构式关系都是约定俗成,是构式表示功效一部分。比如:“有+光杆名词”有经验/风度/人缘/钱/年头/学问/.“Whats X doing Y?”特殊句式:Whats the fly doing in my soup?Whats the scratch doing on my car?第17页连民办大学也想上。*连民办大学也不想上。甚至看电影也不感兴趣。*甚至看电影也感兴趣。第18页小张邀小王、小刘、小李吃饭。小王、小刘如约而至,但小李久等不来。小张 着急道:“该来还不来。”小王听后 暗想“莫非我是不该来?”于是起身 不告而别。小张叹道:“不该走倒走 了。”小刘听后,认为小王不该走而自 己该走,也悻然离去。第19页实体构式与图式构式语言中最有资格称为构式是那些不按照语法常规组合而且含有独立意义各种习语、熟语、句式等。Fillmore等人对这些语言现象研究催生了语言构式观。1.语素和词也是构式 2.能够用普通语法组合规则解释抽象 句型第20页构式不但仅是语言中不规则习语、熟语等,也包含抽象句型,甚至语素(含词缀)和词。语言中各种规约化“形式一意义/功效结合体”都是构式,构式存在于语言各个层面。第21页英语构式举例第22页第23页语素、词、复合词及固定短语叫做实体构式(substantive constructions),这些构式在词汇上是固定(lexically fixed),即其组成份子不可替换,而半开放结构以下构式都称为图式构式(schematic constructions)(Fillmore,Kay&OConnor 1988)第24页从实体构式到最抽象图式构式组成了一个连续体。及物句型、双及物句型、动结结构等在词汇上是完全开放,属于最抽象图式构式,而更多图式构 式在词汇上处于部分开放、半开放等各种情形,有些是框架结构。第25页实体构式只有一个实例,而图式构式因为词汇部分是部分或全部开放,于是就有不止一个实例。这些实例例释(instantiate)某个图式构式,而这个图式构式则允准(license)这些实例。最抽象图式构式(句型)含有没有限多实例,而有些图式构式只有为数不多实例,如“年方”“有+光杆名词”。第26页Construction GrammarThe term construction grammar(CxG)covers a“family”of theories,or models,of grammar that are based on the idea that the primary unit of grammar is the grammatical construction rather than the atomic syntactic unit and the rule that combines atomic units,and that the grammar of a language is made up of taxonomies(分类法)of families of constructions.第27页Adele E.Goldberg(1963)American linguist,best known for the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泰斗LAKOFF高徒,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语言学教授。她博士论文A Construction: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后经整理在美国出版,现在成为构式语法理论代表性著作。第28页 Goldberg一方面接收了Lakoff体验哲学和隐喻认知观,运用它们来较为详细地论述构式之间辐射性范畴化关系;其次她也接收了Fillmore等学者提出框架语义学、构式语法等观点,认为句子意义及其限制性用法不完全取决于主要动词特征,而与句子框架性语法构式亲密相关。第29页构式语法基本观点是:假设C 是一个独立构式,当且仅当 C 是一个形式(Fi)和意义(Si)对应体,而不论是形式或意义一些特征,都不能完全从C这个构式组成成份或另外先前已经有构式推知。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结合体。第30页也就是说,句式有其本身独立于组成成份整体意义,这个整体意义是无法从组成成份或另外先前已经有句式推导出来,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1+1 2”。第31页一个个语法格式,亦即构式,并不是如转换生成语法学派所说那样由生成规则或普遍标准操作所产生副现象;除包含在语法格式即构式之内组成成份以及他们之间结构关系外,构式本身也含有意义,不一样构式有不一样构式意义第32页Cognitive GrammarSometimes,Ronald Langackers Cognitive grammar framework is described as a type of construction grammar.Cognitive grammar deals mainly with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constructions,and its central argument is that conceptual semantics is primary to the degree that form mirrors,or is motivated by content.第33页Langacker认为,符号单位(即构式)是经过不停使用后完全惯常话神经认知行为(neurocognitive routines),已内化于语言使用者知识体系中。使用者使用它们时是自动,并不考虑其内部组成。所以,构式是一个完形。第34页Langacker指出,有一个认知行为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把Y识别为X(apprehend Y as X)X:头脑中对某一事物形成完形Y:日常见到X详细事例Langacker把这种过程叫做范围化,或称为归类(categorization)。第35页人类每时每刻都在识别和归类人脸?一个人在吹奏乐器?前面骑车是我同事小张吗?嗯,不像,不是小张。第36页在接触到语言实例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把它与自己头脑中储存构式进行对比。Langacker把构式称之为standard(标准),简称S;把碰到实例称之为target(目标),简称T。识别和归类就是 apprehend T as S第37页识别和归类能够分:1.完全识别(full recognition)2.部分识别(partial recognition)差异识别(contrastive)内含识别(subtraction)增益识别(augmentative)3.复杂识别(complex recognition)第38页完全识别:实例与头脑中储存完形完全吻合,这时实例细化该完形。T是S原型,含有S所含全部细节。比如:小张给我一本书。他砸开了玻璃窗。原型意义:“某人有意并成功地将某物给予某人”“某人有意对某物施行某动作并成功达至结果”第39页部分识别:实例与完形只是部分吻合。a.“差异识别”,T与S 在有些细节上有出入,语言例子如“年方八十”和“郎财女貌”,部分概念与通常所说不符。b.“内涵识别”,T少了S一些细节,语言例子如“联络你”,通常说“与你联络”c.“增益识别”,T增添S没有一些细节,语言里子如“杏仁露一到,众口不再难调”,成语“众口难调”多了“不再”第40页复杂识别:需要不止一个X或S来识别Y或T 如“酒喝醉了”“理说歪了”“觉睡醒了”等句子中 我们看到了受事主语句,离合词等结构。受事主语句:受事主语句:主语不是施事者,而是受事者。离合词:离合词:两个字挨着出现(合),但也能够拆开不紧挨着出现(离)第41页第42页三、三、CroftCroft激进构式语法激进构式语法 英国认知语言学家William Croft激进构式语法既是一个崭新句法理论,也代表着当今构式语法学最新研究结果。所谓“激进”主要可概括为六个方面:1.用“构式原素性”取代“句法范围原素性”;2.用“构式关系”和“部整关系”取代“句法关系”;3.用“整体体”取代“分解观”;4.用“多样性”和“独特征”取代“普遍性”;5.用“详细动词类构式”取代“独立抽象构式”;6.用“句法空间”取代“句法形式特征”。第43页构式语法给语言研究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使我们对语言结构有了更深刻认识,并能够用来解释一些先前不好解释、或先前想不到去解释语言现象。不过构式语法也存在理论缺点。第44页构式内部层次太庞杂,在短期内无法系统处理包含词素、单词词素和多词词素在内数量庞大构式。构式特殊性和概括性当含有互为依存关系,假如过分强调构式特殊性,则有可能走上另一个极端。构式语法有时过于强调语义,而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形式方面。第45页第46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