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职)《车身结构与附件拆装》项目七电子教案
【课题】
汽车发动机舱盖、行李箱盖的拆装(汽车发动机舱盖的拆装)
【教材版本】
《汽车车身结构与附件拆装》钟文浩 李贤林 主编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会说出汽车发动机舱盖的作用、结构;
(2)能够指出汽车发动机舱盖的连接形式、连接附件的位置。
2. 能力目标: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汽车发动机舱盖的就车检查;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汽车发动机舱盖的拆装工作。
3. 情感目标:
(5)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独立或小组合作熟练完成拆装、调整汽车发动机舱盖,为今后的整车拆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汽车发动机舱盖的组成结构和拆装方法。
教学难点:汽车发动机舱盖的间隙调整和整车配合。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本学习任务是以教师讲解实操演示,学生观察和实践学习,然后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四步来进行本课程的教学组织,通过视频及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抛出问题诱导学生从“灌输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协作”学习中来;通过 “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各工具的工作原理。利用“角色扮演”归纳总结来强化学习的技能,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去深入思考问题;最后利用“小组讨论”,“协作分工”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实现“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方法,攻克学习关键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团队精神,5S素养,独立思考能力等)。
使用教材第三章 整车4台,海报纸8张,彩笔若干,拆装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4课时(45分钟×4)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教材、实物和动画。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本章后的总体反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一辆丰田卡罗拉发生了碰撞事故,通过观察,可很明显地发现发动机舱盖和行李箱盖都发生了严重变形,现在需要对发动机舱盖和行李箱盖进行更换。
要对发动机舱盖进行拆装,首先要认识发动机舱盖的结构及其与车身的连接方式。
二、新授(85分钟)
1.概述(40分钟)
教师讲解: 发动机舱盖的结构,发动机舱盖与车身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发动机舱盖通过左、右两侧各2颗铰链螺栓(M12)和车身连接在一起。在进行发动机舱盖的拆卸时,首先要知道发动机舱盖与车身之间的标准间隙,以便在安装发动机舱盖时,对发动机舱盖进行检查和调整。
2.拆装工作演示和学生分组实践(80分钟)
教师演示: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整车上讲解汽车发动机舱盖的结构及调整的标准和方法,然后和一名同学搭档演示汽车发动机舱盖的拆装过程,做好5S和质量把控。
学生任务实施:每组的同学对照自己的任务工单,在整车上有序的进行汽车发动机舱盖的拆装练习,没有轮到的同学,承担记录者和质量管理员的角色。
三、学生知识展示(45分钟)
1.每组派出两名同学为展示者,说出拆装的全流程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最后质量如何质检的方法。
2.教师在场记录各组的错误并且及时纠正。
3.教师把学生通犯的错误集中并记录在黑板上。
4.教师集中同学对本阶段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四、学习评价及作业(10分钟)
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学生也可以监督组内的学员,纠正错误,学习好的地方。从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每个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老师对小组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对学生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并对学生通犯的错误进行总结,提醒学生要重点注意这些细节,最后挑选一个表现非常突出的组,作为典型代表进行榜样的树立。
填写评价反馈表做出正确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布置作业前,简要总结本章课程的内容。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业
1.使用游标卡尺时,应注意
2.为什么在拆卸卡扣时,螺丝刀头部要缠上胶带?
3.为什么清洗器喷嘴不用重复使用?
4.在实际判断发动机盖间隙时,能否通过肉眼来判断?
5.在拆卸左前轮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课题】
汽车发动机舱盖、行李箱盖的拆装(汽车行李箱盖的拆装)
【教材版本】
《汽车车身结构与附件拆装》钟文浩 李贤林 主编
【教学目标】
4. 知识目标:
(1)会说出汽车行李箱盖的作用、结构;
(2)能够指出汽车行李箱盖的连接形式、连接附件的位置。
5. 能力目标: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汽车行李箱盖的就车检查;
(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汽车行李箱盖的拆装工作。
6. 情感目标:
(5)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独立或小组合作熟练完成拆装、调整汽车行李箱盖,为今后的整车拆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汽车行李箱盖的组成结构和拆装方法。
教学难点:汽车行李箱盖的间隙调整和整车配合。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本学习任务是以教师讲解实操演示,学生观察和实践学习,然后通过“明确任务”、“制定计划”、“计划实施”、“评价反馈”等四步来进行本课程的教学组织,通过视频及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抛出问题诱导学生从“灌输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协作”学习中来;通过 “任务驱动”来引导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各工具的工作原理。利用“角色扮演”归纳总结来强化学习的技能,从而使学生能真正去深入思考问题;最后利用“小组讨论”,“协作分工”让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学习,实现“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方法,攻克学习关键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团队精神,5S素养,独立思考能力等)。
使用教材第三章 整车4台,海报纸8张,彩笔若干,拆装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课时安排】
4课时(45分钟×4)
【教学建议】
教学中应交替使用教材、实物和动画。根据学生基本情况及学习本章后的总体反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和学生的互动,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一辆丰田卡罗拉发生了碰撞事故,通过观察,可很明显地发现发动机舱盖和行李箱盖都发生了严重变形,现在需要对发动机舱盖和行李箱盖进行更换。
要对行李箱盖进行拆装,首先要认识行李箱盖的结构及其与车身的连接方式。
二、新授(85分钟)
1.概述(40分钟)
教师讲解:要对行李箱盖进行拆装,首先要认识行李箱盖的结构及其与车身的连接方式。
行李箱盖通过左、右两侧各2颗铰链螺栓(M10)和车身连接在一起。在进行行李箱盖的拆卸时,首先要知道行李箱盖与车身之间的标准间隙,以便在安装行李箱盖时,对行李箱盖进行检查和调整。
2.拆装工作演示和学生分组实践(80分钟)
教师演示: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在整车上讲解汽车行李箱盖的结构及调整的标准和方法,然后和一名同学搭档演示汽车行李箱盖的拆装过程,做好5S和质量把控。
学生任务实施:每组的同学对照自己的任务工单,在整车上有序的进行汽车行李箱盖的拆装练习,没有轮到的同学,承担记录者和质量管理员的角色。
三、学生知识展示(45分钟)
1.每组派出两名同学为展示者,说出拆装的全流程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最后质量如何质检的方法。
2.教师在场记录各组的错误并且及时纠正。
3.教师把学生通犯的错误集中并记录在黑板上。
4.教师集中同学对本阶段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四、学习评价及作业(10分钟)
老师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学生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学生也可以监督组内的学员,纠正错误,学习好的地方。从而对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每个同学对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老师对小组进行评价,对于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对学生做得不够完善的地方加以补充,并对学生通犯的错误进行总结,提醒学生要重点注意这些细节,最后挑选一个表现非常突出的组,作为典型代表进行榜样的树立。
填写评价反馈表做出正确评价(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布置作业前,简要总结本章课程的内容。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
作业
1.为什么在拆卸卡扣时,螺丝刀头部要缠上胶带?
2.在实际判断行李箱盖间隙时,能否通过肉眼来判断?
3.在拆卸行李行箱盖时,要拆卸哪些灯具的线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