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0652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1卷第2期 常 州 工 学院学 报(社科版)Vol.41 No.22023 年 4 月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Apr.2023doi:doi:10.3969/j.issn.1673-0887.2023.02.011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李夏茹(河南大学文学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路翎作为“七月派”的中坚作家,在20世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独树一帜,其小说具有 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特色。作家的生命体验为我们理解文本生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 可能,童年

2、创伤、情感创伤以及大时代下的战争环境都成为路翎小说创作的底色,这种内在机制深 刻影响着小说的风格与内蕴。从这个角度出发,对路翎童年记忆的追溯与战争背景下漂泊生命体 验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关键词:精神创伤;路翎;流浪汉形象;创伤叙事中图分类号:1207.42 文献标志码:A路翎作为“七月派”小说的中坚作家,在20世 纪40年代的小说创作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果说丘东平的小说风格是以悲壮刚劲见长,那么 路翎则是以细腻深刻取胜。路翎小说的这种风格 与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正如王富仁先生在 呐喊彷徨综论中所说,“艺术风格体现着作 者与特定描写对象之间的特定关系,体现着他对描 写对象的感情态度”,

3、作家的文学风格不是凭空 产生的,往往有着一定的生命背景和心理渊源,理 解其文之前定要先理解其人。路翎小说的灰暗色 彩与“疯子”形象的塑造以及曲折迂回的情节,一 直是其小说区别于其他作家的重要特征,但是对这 种风格之下作家个人生命体验的分析和讨论一直 被研究者所忽略。换言之,路翎生命中的幸与不幸 都可以在他的小说中找到影子。追溯路翎的童年体验和记忆,我们便能进一 步理解其小说的深刻内蕴。阿德勒在自卑与超 越中提到:“在所有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中 秘密的是一个人的记忆。”路翎的童年记忆是 不幸的、痛苦的,这一切都深深地埋藏在他的灵魂 深处,并伴随着他的一生。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文章编号:1673-

4、0887(2023)02-0054-05分析学说,“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本我,总是处在 无意识领域,本我包藏着里比多即性欲的内驱力,成为人一切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写作可以 看作作家情感的宣泄,是作家内心原始情感的外 现。从这个角度出发,作家的体验和经历可以成 为解读其作品的“催化剂”,而作品的呈现又可以 成为探寻作家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这种双向运 动共同构成了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路翎早 年的创伤经历一直是他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 与原始资源,它们不仅常常作为小说的故事素材 出现,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小说风格与感情基 调。童年、家庭和时代是构成路翎小说创作的3 个维度,在这3个跳跃的时空背景

5、下生成的男女 关系、家庭结构乃至流浪汉形象的塑造都是其小 说的重要内核。小说中常常出现的男女两性之间 的对立、杂乱无序的语言、人际关系的冷漠、生命 的虚无、流浪汉的形象等,都是作家内心深处原始 创伤的反映与外化。一、童年创伤与两性关系的书写路翎原名徐嗣兴,因父亲是上门女婿,故随 收稿日期:2022-09-15作者简介:李夏茹(1997-),女,河南周口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第2期李夏茹: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55母姓,他幼年丧父,后跟随母亲改嫁。因为这种 特殊的家庭环境,路翎从小便遭到别人的嘲笑,所以他比同龄人早熟,这些事情也在他幼小的 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伤

6、痕。1941年2月17 H,在给胡风的信中他曾这样描述自己的童年生 活:“我简直一点也不愿意提起这些,在小学的 时候,我就有绰号叫拖油瓶,我底童年是在压 抑、神经质、对世界的不可解的爱和憎恨里度过 的,匆匆地度过的。我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很 早熟,悲哀是那么不可分解地压着我底少年时 代,压着我底恋爱,我现在二十岁。”可见,路 翎的童年不仅没有美好的生活和记忆,而且是 在黑暗与苦闷中度过的。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 的生父和继父:“我没有父亲,我不知道他是什 么样的人:长子或是矮子,快乐的或是愁苦的。他在我一两岁的时候就死去了。我只知道他姓 赵(这个姓在祭祖的日子我家里就默默地记起 它来。在母亲和祖母,

7、她们是忌讳它的,它也使 我感到痛苦)。这里的家是我母亲底后一个丈 夫,他是一个公务员,是精神上的赤贫者,有小 情感:愤怒、暴躁和慨叹。”够谈到生父,他是渴 望的,亲切的;面对继父,则是冷漠的,淡然的。在这种复杂的家庭结构中,路翎与继父之间的 关系并不如亲生父子那么亲密,继父的出现也 没有弥补他内心深处缺失的父爱。财主底儿 女们中陆明栋和继父陆牧生之间的尴尬关系 和路翎与继父之间的相处模式颇为相似,他们 始终因为血缘的因素有隔阂,永远无法真正 相融。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普通的人总 是生在家庭里,长在家庭里,死在家庭里。因之,我们要了解个人,自不能不从家庭生活入手。家 庭结构的内容总是很深

8、刻地影响着一个地方的文 化和一个人的性格”。因为童年时期父爱的缺 失,所以路翎渴望父爱,因为童年备受嘲笑,所以 他渴望“强力”,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出现了“原始 的强力”,出现了代表力量的男性,这些男性往往 身上充满阳刚之气,刚毅果敢,代表正义和力量。饥饿的郭素娥中的张振山,早年当过兵,强壮 有力,面对包工头的压榨,敢于反抗;卸煤台下 中的孙其银为人正直,讲义气,因替许小东鸣不平 而得罪主任:这些男性形象都是生活中的“硬 汉”。除了这类男性,路翎也描写了那些软弱、狡 诈、懦弱的反面男性,如罗大斗的一生中罗大 斗自欺欺人的一生,蜗牛在荆棘上中黄述泰为 了显示自己的男性力量毒打自己的妻子,这些人 物身

9、上都带有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影子,他们 通过毒打自己的女人来展示自己的“男子气概”。同样是写男性,却用两种完全不同的笔墨,如此细 致的分类,与路翎童年时期父亲早逝其跟随继父 生活的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另外,对男女两性关系的思考也是路翎小说 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他的众多小说中,两性关系 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的、不可协调的状态中,给人以 苦闷、焦灼之感。在小说饥饿的郭素娥中,郭 素娥是一个精神和肉体都极度饥饿的女性,她向 往城市,向往光明,张振山是她生命中的一缕阳 光,是她唯一的希望,但最终还是离她而去,其他 的男性都是觊觎她的肉体,通过种种强暴的方式 折磨她,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卸煤台下中的 许小东是

10、一个令人同情的人物,他是一个受害者,可是他将自己的怨气和所受的苦难全部归到自己 的女人身上;罗大斗作为一个身上带有强烈封建 奴性气味的“阿Q”式人物,懦弱无能,总是喜欢 通过欺负弱者来达到他内心的平衡,当他落魄的 时候,周家大妹对他尽心尽力地照顾,结果却换来 一顿又一顿的毒打;还有黄述泰为展现男人的魅 力对秀姑拳打脚踢在这些小说中,两性关系 不再以一种和谐幸福的状态出现,取而代之的是 男性对女性无情的打骂和践踏。女性在小说中经 常处于劣势,她们身上有一些美好淳朴的特征,她 们任劳任怨,却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只能在 强大的男性话语权下苟且生存。引人注目的是,罗大斗母亲罗老太婆作为一个内心病态

11、的神经质 人物,在与罗大斗父亲的对比中,占据了主动地 位,她在家庭中扮演着一个严厉、暴躁、专制的母 亲角色,在她的教育下,罗大斗竟成了一个可悲的 人物。罗大斗欺善怕恶、懦弱无能的性格形成,与 罗老太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男女两性之间的对立、矛盾,是研究路翎小说 的一个重要视点。因为父亲的“缺席”,路翎不得 不重新寻找依恋对象,这个人便是他的母亲。母 56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 年亲改嫁以后,继父与母亲不和谐的两性关系,使他 早早地感受到了婚姻的冷漠、疏离,他便将母亲与 继父之间的婚姻关系视为普遍乃至正常的两性关 系,并将这一理解带到小说中两性关系的建构上。小说中出现的男权至上、女性依

12、附男性而活的婚 姻场景是路翎对自己童年所见所想的原型复现,并且在路翎的内心深处他并不认为这是男女不平 等的体现,他只是认为这是一种很正常的婚姻 关系。这不仅仅流露出作者的审美追求和艺术特 色,更能联系到作家童年的生活经历,让读者通过 作品与作家“对话”。一方面,这种关系模式的出 现一定程度上显现了作家内心的精神世界,这是 童年生活经历在内心深处长期积累并在创作中无 意识的显露;另一方面,也与作家当时所处社会的 主流文化浸染有关。经过“五四”的洗礼和启蒙,一部分先觉人士从沉睡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文 化中醒来,力求人人平等,女性解放思潮也悄然而 至。但这种解放的思潮始终只在少数“铁屋子”里的人心中

13、泛起阵阵涟漪,在落后的农村、矿区、边缘地带依然是宗法观念统治人心。因此,路翎 小说中男女关系的对立以及女性的弱势,是其内 心世界与社会现象杂糅的产物。二、情感创伤与家庭关系的建构除了两性关系的对抗之态,家庭中的扭曲关 系及其衍生出的病态心理亦是路翎童年情感创伤 的外现。甚至可以说,小说中的这种家庭观念和 人际关系的建构正是路翎对“家庭”这个单位的 认知。童庆炳在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 影响中提到童年创伤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就作 家而言,他的童年的种种遭遇,他自己无法选择的 出生环境,包括他自己的家庭,他的父母,以及其 后他的必然和偶然的不幸、痛苦、幸福、快乐 社会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

14、、自然的条件对它 的幼小生命的折射,这一切以整合的方式,在作家 的心灵里,形成了最初的却又是最深刻的先在意 向结构的核心。”同因此,作家的原生家庭和童年 生活就构成了其今后文学创作的内核。路翎的童年生活是不幸的,他是在家人的不 断争吵与算计中长大的,因此,他从少年时期就已 经深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淡薄。在他长大 之后,情感的创伤又成了他那阴暗天空的一缕薄 雾。他在父亲去世以后,跟随母亲来到外公家,外 公家是经商之家,家境富裕,但是更看重利益而亲 情淡薄,所以他从小便见惯了舅妗之间争夺财产 的丑陋面目。这些生活经历让路翎从小便洞察了 人情世故,深谙人情冷暖,过于“早熟”,具备了超 越同龄人的

15、思想和气质。正是在这些条件的多维 建构之下,他才能在19岁时创作了财主底儿女 们这样一部复杂、宏大的长篇小说。小说中的 素材都来源于他的生活,情感在金钱面前的苍白 无力、人情的淡薄、世态的炎凉经常流动在他的小 说故事中。人际关系的建构是路翎童年感情创伤的集中 凸显。首先,是对“家庭”这个社会基本组成单位 的描写。关于路翎的身世与财主底儿女们之 间的关系,朱術青在路翎身世的重新叙述 隐痛、愧疚下的改写一文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还原了路翎的身世。路翎的舅家姓蒋,财主底 儿女们中的蒋家就是以他的舅家为原型的,小 说展示了一个大家族从兴盛到衰败的历史图景,小说人物之间的矛盾也是以他少年时代目睹的种 种场

16、面为支点,加以文学性的叙述。揭露人性的 自私、冷漠和表现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路翎小说 一以贯之的手法。小说除了展现大家庭之间的争 斗,还展现了小家庭内部的分裂。郭素娥与刘寿 春之间的争吵一刻都未停止,他们之间没有爱情,没有亲情,是生活在一起的“陌生人”,最后郭素 娥竟然被迫害致死。罗大斗作为一个病态的人 物,没有爱情,没有友情,更没有亲情,他对周家大 妹和他母亲的态度十分恶劣。王德全和王德润作 为一对亲兄弟,竟没有丝毫的亲情与温暖,两人各 有各的算盘,为了芝麻大点的利益争个头破血流,实在令人扼腕叹息!其次,是对破碎家庭中扭曲的人际关系及病 态的人物心理的描写。在路翎的小说中,读者很 难发现希望和

17、温情的元素,小说人物不是死亡就 是流浪,大多走向了绝路。冷漠的人际关系,加上 生活的坎坷,必然会导致人物内心崩溃,所以路翎 特别重视对人物的心理描写,善于在人物紊乱的 情绪与杂乱的话语之间展示人物内心的绝望和空 第2期李夏茹:创伤记忆与文学想象论路翎小说的创伤叙事57洞。“疯子”这个形象经常在小说的某一章节出 现或是主人公的命运归宿,比如棺材中提到的“七岁的疯女孩”,在小说的开头就为王德全兄弟 的住宅追溯“点”上这样一笔:“五年前,它底以前 的主人不知道什么缘故在几天内全家病死,只剩 下一个七岁的半疯的女孩流落到十几里外一或 许更远些一的矿业区去。”这个疯的小女孩的 出现立刻奠定了全文的基调,

18、恐怖又有些荒凉,简 单几笔就勾勒出灰暗的色彩,为下文出现的悲剧 奠定了基础。小说主人公成为疯子的结局经常在 路翎不同题材、风格、主题的小说中出现,这似乎 是路翎小说永远绕不出的“死胡同”,这实际上是 路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追问,即通过精神病人 的眼睛来看人的本质。神经质的人物形象在路翎小说中经常出现,他们大都歇斯底里、苦闷、烦躁,心里的苦痛无法 得到排解。如罗大斗的一生中的罗大斗的母 亲罗老太婆因为目击儿子的死亡最终疯癫,她是 一个唐七巧式的女性,疯癫、自私、冷漠,对自己的 儿女有着癫狂、变态的爱。除了罗大斗的母亲,罗 大斗的妹妹也是一个思想紊乱、意识不清的精神 病人:她偷偷涂抹母亲的香水,然

19、后陷入了自我沉 醉的状态,久久不能清醒,“好漂亮,罗家么妹好 漂亮呀!女孩,带着那种出神的,游戏的,幸福的 表情,模仿着她所想象的声音,说,7149O这段么 妹偷涂香水的描写,把罗大斗一家人的病态全 部描写出来了。母亲病态式的自私,哥哥话语 的冷漠,妹妹的畸形心理,一家人的相处模式和 病态心理跃然纸上。卸煤台下中许小东的悲 剧命运令人同情,更令人愤慨,让人不禁“哀其 不幸,怒其不争”。许小东原本是矿区受压迫的 工人,不但要照顾病弱的妻子,还要日夜忍受包 工头的剥削和压榨,后来因为“偷锅事件”,一直 在厂里抬不起头,心里痛苦万分,这为他后来的 疯魔埋下了种子。真正令许小东变成疯子的是 包工头,因

20、为要被包工头开除,他据理力争,结 果不幸被卷到滚轮下,失去了一条腿,变成了一 个身体残疾的人,无法再去工作,不得已只能将 老婆卖给别人,不久他便精神分裂了。许小东 所代表的是那些40年代生活在矿区被老板压榨 却无力反抗的工人。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始终是 没有丝毫温情的简单的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 是被金钱“异化”的关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管是罗大斗母亲的疯魔,还是许小东的疯癫,抑或是罗家么妹的精神病气质,都是时代的缩 影,是在特定时代下人与人之间冷漠关系的反 映,是对人们精神世界的探寻。三、时代创伤与“流浪汉形象”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将 1914-1945年这一时期称为“大灾难”时期,

21、这 是全世界的灾难。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是动荡 不安的,新旧价值体系、伦理观念的冲撞使人们常 常处于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中,没有固定的住所,没有精神家园,漂泊无依。路翎自青少年时代就 跟随家人碾转多地,亲眼见到了下层百姓的流离 失所和生计艰难,这种经历和体验使他的身心更 加靠近流浪百姓,这为他的小说创作提供了原始 素材。这些人物因为时代的局限、自身的缺陷,长 期处于紧张、焦灼的状态之中,他们的命运蒙上了 一层悲剧色彩。路翎小说中的人物众多、涉及范围广,但主要 是两类:流浪者和知识分子。在战争的炮火下,人 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每天都在流浪、漂泊,这 不仅造成了他们身体上的“饥饿”,也导致了他们

22、 精神上的荒芜。燃烧的郭子龙的主人公是一 个强悍、大胆、狂妄的人,他渴望出人头地,在部队 里漂泊了大半生。20年后,他却变成了一个一无 是处的痞子,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兴隆场,他想要 从吴顺广手里夺回自己的家产,却又向往外面更 广阔的世界;他渴望崇高的精神,却始终无法摆脱 地痞流氓的意识。他的内心极度矛盾、挣扎,理想 和现实一直处于无法调和的矛盾中,他在半清醒 的状态下思考着自己颓败的人生,过着“一半是 海水一半是火焰”式的生活,最后终于在现实面 前败下阵来,将那份理想永远埋藏在心底,过着空 虚和迷茫的生活。对生活现状的不满足、对人生 的强烈欲望是小说人物走向悲剧命运的根本原 因。叔本华对此进行

23、过解释:“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会痛苦,满足了就会无聊。人生,就 像是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因为对生 活不满,所以对远方的渴望便愈来愈强烈,他们无 58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23 年一例外走上了漂泊的人生道路,不知道他们最后 的归宿,但是他们一直都在行走,不曾停下脚步。这种现象是路翎小说人物的共性,不仅发生在郭 子龙身上,张振山亦是如此。饥饿的郭素娥 中,张振山四处漂泊,来到矿区,最终还是漂泊无 依,他是一个永远都在路上的人。他从小浪迹四 方,经历过战争,受过牢狱之灾,为了谋生找过各 种工作,却始终居无定所。流浪的人生经历使他 的性格刚毅、忍耐,但也使他冷酷自私,患得患失。

24、他能满足郭素娥肉体上的需求,却不能滋润郭素 娥的精神。郭素娥将他视为唯一的救命稻草,一 直恳求他带自己走出矿区,但是他一直犹犹豫豫,想要接受却又害怕,最后也正是他的优柔寡断害 死了郭素娥。在郭死后,张振山再次开始了他那 没有尽头的漂泊之旅。小说中的漂流者似乎又是小说故事的见证 者,他们似乎承担着某种“使命”降临到下层人民 的生活当中,他们目睹了劳动人民的艰苦和困厄,在这些悲剧性的人物走向死亡或疯癫以后,他们 又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开始自己的征程,见证下一 个悲剧事件除了张振山这个临时出现的漂流 者之外,孙其银也是一个类似的流亡者。在卸 煤台下中,他是作为一个正面形象出现的,相比 严成武的蛮横、自

25、私,他身上透露着对下层人民深 刻的关怀。当许小东没钱为妻子买药的时候,他 借钱给许小东;当许小东因为家里的锅坏了迫不 得已去厂里偷锅被发现的时候,他站出来替许小 东说好话;当许小东因为跟包工头争吵而被压断 了腿的时候,他跟唐述云一起将许小东送往卫生 所;在许小东疯疯癫癫、不清醒的时候,他在走之 前把自己身上的钱拿给许小东。他对许小东有着 深切的同情,但是又只能尽其所能给许小东一些 帮助,他无法改变许小东唯唯诺诺的性格,帮他改 变悲惨命运。像张振山和孙其银这样的漂流者是生活在社 会底层的劳动群众灰暗生活中的一缕阳光,是他 们绝望生活的一线生机。郭素娥是一个身体和精 神都极度“饥饿”的女人,她发出

26、了自己的精神诉 求:“好些年我看透了你们,你们不会想到一个女 人的日子她捱不下,她痛苦”3她的日 子难过,她的生活没有希望。可是张振山只能给 她带来短暂的身体上的愉悦,却不可能真正带她 脱离苦海。孙其银跟唐述云谈到要离开矿区,到 别处去的时候,许小东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我要 做人!”7回因为偷锅的事情,他渴望跟着孙其银 离开,那样他就能堂堂正正地做人了,再也不被人 诟病,但最终孙其银能给他的也只有金钱上的一 点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像张振山和孙其银这样 的“希望式”的人物,只不过是人们精神上无望的 寄托罢了。战争之下,人人漂泊,自己都无法实现 安居乐业的理想,又如何带领底层民众杀出重围 呢?他们正

27、是社会上少数觉醒者的缩影。也正因 如此,路翎的小说才有了悲剧色彩,才有了悲壮的 力量。战乱的漂泊之旅,不仅仅是路翎个人的命 运走向,也是他小说中人物的最终归宿,从他的流 浪经历来考察其小说中流浪者形象,是我们研究 路翎的一个独特视角。四、结语路翎的创作以现实主义为基调,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重要课题,深刻挖掘人们身上的奴 性,刻画出这些人物在特定时代的性格特征。现实 主义不仅仅是路翎小说创作的笔法,更是他在创作 中的自我体认,他不仅仅是在写小说,也是在写自 己。童年创伤与两性关系的书写、情感创伤与家庭 关系的建构、时代创伤与“流浪汉形象”,构成了路 翎小说创作的3个维度,从童年、家庭、时代

28、3个不 同的空间背景来塑造人物、布置情节,由小到大、由 浅入深。“因为我憎恶,我就要暴露一尽我底能 力赤裸裸地暴露。”“春天就要来了。当太阳灿烂的 时候,我底痛苦的回忆也就不会再刺伤我了。”*因为童年的经历,他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他给 胡风的信中出现最多的词就是绝望和虚无,有一种 颓废唯美的色彩。正如洪子诚所说,“理论虽然会 起到非常重要的启发作用,但是自身的经历、体验 有时更重要。这种经验会渗透在血液中,产生重要 的冲击作用,加深对原来的信仰的质疑;而经验、感 性留下的痕迹,常常很难擦抹”皿。路翎小说的悲 剧意识、抑郁情节实质上是其自我经历在创作上的 无意识反映,这些创伤记忆潜藏于作家心底

29、,在创 作的时候被激发、召唤出来。(下转第99页)第2期雷若欣:论“万绥猴灯”的传承与利用99注释:这一说法在常州市提交的“万绥猴灯非遗申报片”中也有 所展示。资料来源于“万绥猴灯非遗申报片”O参考文献1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 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2022-07-10.http:/ _ 5630974.httn,2021-08-12/2022-07-06.2 常州市人民政府.常州市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常政发200793号A.常州:2007-05-25.高伟明,郑娟玲,黄智平.万绥猴灯N.常州日报,2021-12-2

30、14 陶红亮.万绥猴灯N.常州高新区报,2014-06-24(D3).5 中华巢氏祖籍地:江苏常州明课本巢氏宗谱解读EB/OL.2022-07-07 .http:/ 东宇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民族研究,2022,43(3):89-95.7 徐丹.“老顽猴”巢松全N.常州晚报,2010-09-20(A7).8 侯正萍,徐蕾,殷琦.特色猴灯进校园,唱响非遗新活力N.常州日报,2022-02-25(A09).9 黎丹,刘中强.身体记忆与非遗展演:泸县雨坛彩龙民俗体育 的文化嫗变J.四川戏剧,2021(1):123-12&10 侯正萍,徐蕾,殷琦.新北万绥小学:自编猴灯操运动悦童年 E

31、B/OL.2022-07-13 .https:/ 王颖.我也来表演皮影戏!非遗传人与酒店嘉宾互动EB/OL.(2019-04-30)2022-07-13,https:/www.yang- 喻晓社,喻洋重塑村落文化共同体: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线上 传播的价值与路径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53(3):93-100.13 苏俊杰,方达疫情防控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基 于全国网络问卷调查的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 社会科学版),2022,42(5):78-87.责任编辑:庄亚华(上接第58页)20世纪40年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对作家 的心理、作品的传播和接受都产生了深刻且

32、独特 的影响。书写战争的创伤是40年代作家的共性,如萧红、张爱玲、艾芜、沙汀,或者是“七月派”的 小说创作,都流露出了对现代人命运的思考与追 问,小说展现了命运的虚无、生命的脆弱和人们敏 感的心理状态。路翎在19岁的时候就能在文坛 上占据一席之地,意气风发,如此年轻便能创作出 财主底儿女们这部长篇小说,这在现代文学史 上是少见的。天才愈伟大,痛苦愈深。路翎所经 历的痛苦成就了他,也刺痛了他,是他生命中永远 的那一缕阴影。参考文献1王富仁.呐喊彷徨综论J.文学评论,1985(3/4);3-14.2 阿德勒.自卑与超越M.李心明,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社,2006:66.3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

33、论述评M.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1986:21.4 路翎.致胡风书信全编G.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5 费孝通生育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137.6 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J 文学评论,1993(4):54-64.7 路翎路翎文集:第四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8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马凡,赵勇,李霞,等 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29 阿图尔叔本华叔本华文集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 社,1996.10 路翎.路翎文集:第三卷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68.11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冲国当代文学史讲稿M.北京住活 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1.责任编辑:庄亚华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