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200781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云南农业科技2 0 2 4 年第2 期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孙茜1,李孟函2(1.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云南昆明6 50 10 6;2.辉瑞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静安区2 0 0 0 4 1)摘要:运用现代的制药技术和方法,对藜芦膏方药进行剂型改良及工艺研究,筛选出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结果表明,藜芦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冷浸法提取3 6 h、10 倍加液量;黄连和黄苓的最佳提取工艺为7 0%乙醇、提取1h、6 倍加液量。最佳的基质配比:单硬脂酸甘油酯12 g、蜂蜡5g、石蜡5g、白凡士林5g液体石蜡3 0 g、司盘一8 0 2 g、吐温8 0 1g、山梨酸0.2 g、蒸馏水10 0 mL。关键词:

2、藜芦乳膏;工艺研究;小儿头疮在中医范畴中,头疮的病机大多都与经络和脏腑之湿热、外感风热及虫邪相关,治疗方法以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为主,并且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外治为其主要特色。中药方剂中,外用剂型种类丰富,其中最有特色的当为药王孙思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一藜芦膏。黎芦膏方:孙思渺在备急千金要方一卷五一痈疽中提出“治小儿一切头疮,久即痘痒不生痴,黎芦膏方”2。方中黄连、黄芩清热解毒,藜芦、雄黄、松脂、矾石杀虫,猪脂润燥用作膏质。用药方法:制成膏,先赤龙皮天麻汤洗敷之。制膏的方法:上药七味,研末,煎令调和。结合现在医学技术和剂型改良的标准,经查阅相关资料3 ,文章将围绕备急千金要方一卷五一痈疽中藜芦

3、膏方的处方,进行现代有效成分的提取、乳膏基质的选择和乳膏生产工艺的探讨和改良。1木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时间试剂与试药:9 5%乙醇(批号2 1110 5-1),液体石蜡(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单硬脂酸甘油酯、无水碳酸钾、硬脂酸、三乙醇胺、丙三醇、石蜡、蜂蜡(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司盘一8 0(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山梨酸(美味姿食品配料厂),白收稿日期:2 0 2 2-10-0 4作者简介:孙茜(19 9 0-),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药学教学与相关科研工作;E-mail:o凡士林(南昌白云药业有限公司);黄连(绿生药业同批次药材),黄芩(绿生药业

4、同批次药材),藜芦(绿生药业同批次药材),雄黄(绿生药业同批次药材),矾石(绿生药业同批次药材),松脂(绿生药业同批次药材)。以上药材均经由绿生药业易建文教授鉴定。仪器:电子天平(FA2004),恒温水浴锅,数控加热型磁力搅拌仪(大龙MS-Pro-LCD),电子天平(F A 2 0 0 4),电热鼓风干燥箱(GZX-9070MBE),光学电子显微镜(CX23+MD30),低速离心机(TD4Z-WS型)。本试验于2 0 2 2 年2 一9 月在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医学院完成。1.2麦藜芦乳膏提取工艺研究1.2.1藜芦、黄连和黄芩有效成分提取根据药材的有效成分选择提取方法4-7,分别采用冷浸法、回流提

5、取法提取藜芦、黄连和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选择影响提取的主要因素作为考察对象,以浸膏得率为考察指标,因素水平设计见表1、表2。表1藜芦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试验设计水平A(提取时间)/h112224336藜芦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称取处方量的藜芦,按表1的各条件进行提取,过滤,减压浓缩成干浸膏,备用。因素B(加液量)/倍1:61:81:10孙茜等: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黄连、黄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称取处方量的药材,按表2 的条件进行提取、过滤、减压浓缩成干浸膏,备用。表2 黄连、黄苓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正交试验设计水平A(乙醇浓度)/%1702803901.2.2浸膏得率测定浸膏得率根据中国药典2 0 2

6、 0 年版第四部通则2201浸出物测定法测定。1.3藜芦乳膏基质筛选1.3.1藜芦乳膏基质类型筛选查阅相关资料8-9 ,结合前期预试验确定2 组藜芦乳膏的处方(表3),对2 组处方进行进一步试验筛选。表3 藜芦乳膏W/O型和O/W型软膏剂的处方构成成分B油相硬脂酸/g单硬脂酸甘油酯/g蜂蜡/g石蜡/g白凡士林/g液体石蜡/mL司盘一8 0/g水相吐温一8 0/g山梨酸/g碳酸钾/g三乙醇胺/mL甘油/mL纯化水/mL注:W表示水相,0 表示油相。1.3.2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藜芦乳膏,水相、油相分别加热到7 0,提取物按照处方比例加入水相中,充分搅拌溶解后,水相匀速加人油相,搅拌冷却至室温即

7、可。1.3.3考察指标及评分标准考察指标10-111:性状外观、稳定性、乳粒粒径及保湿性。评分标准:满分为10 0 分,其中性状外观占3 0%,稳定性占3 0%,乳粒粒径占2 0%,保湿性占2 0%。9藜芦乳膏外观性状考察指标:光泽度(考察使用观感)、洁白度(考察使用色泽舒适度)、细腻度(考察肤感体验)、稠度及其涂展性(考察药物涂抹效果)。分别取各处方乳膏进行目测观察和涂擦手背。5个指标的评分细则:综合评分满分10 0 分,其中光泽度占因素20%,洁白度占2 0%,细腻度占2 0%,稠度占2 0%、涂B(提取时间)/hC(加液量)/倍11:621:831:10处方A一1255530210.2一

8、一一100展性占2 0%。其中,光泽度、稠度:+表示很好(10分),+表示好(8 分),+表示较好(6 分),表示适宜(4 分),-表示不好(2 分);洁白度:白色(10 分),淡黄色(8 分)深黄色(6 分),褐色(4 分),黑色(2 分);细腻度:细腻(10 分),次细腻(8 分),次粗糙(6 分),粗糙(4 分),颗粒感严重(2 分);涂展性:涂展性好(5分),涂展性差(2 分),分散性好(5分),分散性差(2 分)。稳定性考察:分别从离心试验、耐热性试验、耐寒性试验3 个方面对藜芦乳膏的稳定性进行考察。离心试验考察:各组藜芦乳膏10 g,离心3 0 min(4 0 0 0rpm),观察

9、有无析油分层。耐热性试验考察:各组藜芦乳膏15g置于软膏盒中,放人烘箱中恒温静置(55),6 h 后取出,待冷却至室温后观察。耐寒性试验考察:各组藜芦乳膏15g置于软膏盒中,并盖上盒盖,冰箱中(-18)放置2 4 h后取出,待至室温后观察。3358一一一一一3130240个考察指标各占10 分,满分3 0 分。离心试验评分细则:满分10 分,根据分层的状态,依次分为优(8 10分),良(4 7 分),差(0 3 分)3 个等级进行评分。耐热性试验评分细则:满分10 分,根据分层的状态,依次分为优(8 10 分),良(4 7 分)差(0 3 分)3 个等级。耐寒性评分细则:满分10 分,以变粗糙

10、、变稀、变软、起泡、分层5个指标单位进行评分,各2 分;程度高+(0 分),程度低+(1分),无变化-(2 分),累加为耐寒性指标评分。乳粒大小及其分布考察:取藜芦乳膏少许,在光学显微镜下观测乳粒大小和分布情况。评分标准:满分2 0 分,按乳粒平均粒径及其均匀度2 个指标进行评分,其中均匀度占10 分、平均粒径占10 分;评分细则如下:均匀度(均匀5分、较均匀3 分、不均匀1分;无乳粒聚集5分、少许乳粒聚集3 分、较多乳粒聚集1分);乳粒平均粒径(10 m 2分)。保湿性试验考察:各组藜芦乳膏2 g均匀涂在载玻片(1cm7cm),精密称重,3 7 恒温箱内保温8h,取出精密称重,记录数据,求出

11、每种处方藜芦乳膏失水率的平均值。该指标得分=2 0 失水率2 0 18 。101.4W/O型藜芦乳膏处方基质剂量考察对处方中的液体石蜡进行剂量考察,处方配比见表4。表4 W/O型藜芦乳膏基质单因素试验设计成分1油相单硬脂酸甘油酯/g12蜂蜡/g5石蜡/g5白凡士林/g5液体石蜡/mL22司盘一8 0/g2水相吐温一8 0/g山梨酸/g纯化水/mL分别制备各处方项下的藜芦乳膏,对5个处方的乳膏进行质量评价,制备方法同预备试验处方A、处方B的筛选方法,考察指标及评分标准:满分为10 0分,其中性状外观占3 0 分,稳定性占3 0 分,乳粒粒径占2 0 分,保湿性占2 0 分。1.5制备工艺优选选择

12、筛选出的最佳基质处方进行进一步的制备工艺优选,以对乳膏质量影响较大的搅拌速度(A)乳化温度(B)、乳化时间(C)乳化方法(D)为考察因素,每个因素3 个水平,考察指标同处方筛选,采用L34)正交设计进行制备工艺考察,见表5。表5制备工艺优选正交试验设计因素水平A(搅拌速度)(乳化温度)(乳化时间)/rpm/1120222033202结果与分析2.13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优化从表6 可见,通过藜芦浸膏制备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对结果采取极差分析法,2 个因素藜芦浸膏得率的影响顺序为B(加液量)A(提取时间),由2 个因素的均值所占百分比的大小进行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A,B3,即冷浸法提取3 6 h

13、、10 倍加液量。云南农业科技2 0 2 4 年第2 期试验12处方3IIIIV1212555555252822110.20.2100100100100BC/min651075208540表6 麦藜芦浸膏提取工艺试验A(提取时间)B(加液量)浸膏得率/%111213V41212555555303222110.20.2D(乳化方法)水相加人油相后加乳化剂油相加人水相4.607.837.672252627383931Ki0.2K2100K;极差由表7 可知,通过对黄连、黄芩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正交试验所获得的数据,各因素对浸膏得率的影响为A(乙醇浓度)B(提取时间)C(加液量),通过对3 个因素的均值

14、所占百分比的大小进行分析,得到最优提取工艺为A,B,Ci,即7 0%的乙醇、提取1h、6倍加液量。表7 黄连、黄芩浸膏提取工艺正交试验试验A(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加液量)112131425262738393KI15.40K214.71K;9.67极差5.732.2乳膏制备工艺结果与分析2.2.1乳膏基质及组成筛选结果与分析由表8 可见,表3 设计的2 个处方,处方A在光6.7338.0316.4338.8715.2327.306.705.427.067.297.138.020.432.60BC11223312233113213214.0113.3912.5013.2112.9413.171

15、.510.22一一一一浸膏得率/%16.4514.7814.9815.0514.0315.0510.528.689.80一一孙茜等:藜芦乳膏制备工艺研究泽度、洁白度、细腻度、稠度及其涂展性均优于处方表10制备工艺优选正交试验结果B,所以选择处方A作为藜芦乳膏的处方基质。A试验表8 藜芦乳膏W/O型和O/W型软膏剂外观性状考察(搅拌速度)(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方法)分/分11性状及其结果处方光泽度洁白度细腻度稠度A+淡黄色细腻+涂展和分散性良好B+深黄色次细腻注:+表示很好;+表示好;+表示较好;表示适宜;-表示不好。2.2.2W/O型藜芦乳膏处方基质剂量考察由表9 可见,性状外观考察可

16、看出处方IV、处方V得分较高,性状外观考察较好。离心考察处方IV、处方V无明显分层,得分最高,均为9 分。耐热性考察处方IV、处方V仅有稍微的分层,得分最高,均为9 分。耐寒性考察仅有处方I得分为8 分(有轻微的变粗糙和变硬),其余4 个处方稍微变硬,耐寒性考察得分均为9 分,无明显差异。乳粒大小及其分布考察,处方IV乳粒均匀度、平均粒径表现最好,得分最高,为16 分。保湿性试验考察,处方V得分最高,为17.54 分。5组处方综合得分排名为处方IV处方V处方III处方II处方I。处方IV综合评分最高,为5组处方的最佳配比,即:单硬脂酸甘油酯12 g、蜂蜡5g、石蜡5g、白凡士林5g、液体石蜡3

17、 0 g、司盘-8 0 2 g、吐温-8 0 1g、山梨酸0.2 g、蒸馏水10 0 mL。表9 W/O型藜芦乳膏综合评分各考察指标得分/分处方外观离心性状性性均匀性性111I17II19IV25V242.2.3藜芦乳膏制备工艺优化表10 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藜芦乳膏质量影响因素顺序为 CDAB,最佳制备工艺为 AB;C,D2。表 11方差分析表明,除B因素(P0.05)外,其余因素对乳膏质量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实验结果,最终选择搅拌速度3 2 0 rpm、乳化温度8 5、乳化时间10min、后加乳化剂法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2.2.4工艺验证根据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A,B3C,D2重复制备3

18、批次的藜芦乳膏,对其质量进行考察,综合评分(评分11BC1121涂展性34涂展性好,分散性较差56789K1K2K3极差5.10表11制备工艺优选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因素SSA47.72B0.17C123.77D84.30准则同处方筛选的评分标准)为8 5.7 2 分、8 6.2 1分、85.96分,RSD值为0.19%。说明藜芦乳膏A;B:C,Dz优选的制备工艺稳定性良好,具有实践意义。3结论综合耐热耐寒乳粒保湿得分3856679999D综合评178.13221321222331323376.2677.5375.7977.5780.8977.840.31F2222藜芦乳膏中,藜芦的最佳提取工艺

19、为冷浸法提取36h、10 倍加液量;黄连和黄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8969491691223323311232132182.6074.6876.6581.8673.6976.408.917.18SF23.86273.500.091.0061.89709.3342.15483.1115.4853.4816.0559.0516.2361.2317.3985.3917.5480.5479.3971.2573.4368.7985.1681.0384.5377.12一一PP0.05P0.01P0.0170%乙醇、提取1h、6 倍加液量;处方基质的最佳配比为单硬脂酸甘油酯12 g、蜂蜡5g、石蜡5g、白凡士

20、林5g、液体石蜡3 0 g、司盘-8 0 2 g吐温-8 0 1g、山梨酸0.2 g蒸馏水10 0 mL。藜芦乳膏制备的最优工艺条件:搅拌速度3 2 0 rpm、乳化温度8 5、乳化时间10min、后加乳化剂法。文章对藜芦乳膏的提取工艺、基质处方和制备方法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评价,最后经过试验得出改良工艺,将其油脂性基质(猪脂)换成乳剂型基质,其制备方法便捷,操作简单,所得制剂稳定。参考文献:1蒋岚,孙丽蕴。中医古代文献对于头疮的病名释义及证治述要J.中国医药导报,2 0 2 2,19(1):12 3-12 7.2孙思渺,鲁兆麟.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下转第2 9 页)张楼兰等:可降解地膜对烤

21、烟产值、产量的影响形态特征研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 0 0 5,2 4(1):7 9-8 3.3李忠杰.可控降解地膜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环境科学与管理,2 0 0 6,3 1(2):5 6-5 7.4严昌荣,梅旭荣,何文清,等.农用地膜残留污染的现状与防治J.农业工程学报,2 0 0 6,2 2(11):2 6 9-2 7 2.5黎先发.可降解地膜材料研究现状与进展J.塑料,2 0 0 4,33(1):76-81.6李铁骑.淀粉填充塑料研究的进展J.高分子通报,19 9 4(上接第11页)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 9 7.3王恒,赵雪芹,刘欣欣,等.软膏剂常用优化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

22、间医药,2 0 2 1,3 0(3):5 4-5 9.4柯秀梅,张立胜,李欣,等.黄芩-黄连合煎液中络合物表征及其体外抗菌活性J.中成药,2 0 2 0,4 2(8):2 19 2-2 19 5.5 陈思成,邓雪,李德,等.松脂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J粮食与油脂,2 0 2 1,3 4(9):18-2 0+2 4.6朱华,杨雯琪,黄飘玲,等.中国药典2 0 2 0 年版收载的含雄黄的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 0 2 1,6 0(19):110-113.+(上接第2 0 页)表1贮藏温度对玉米种子活力的影响贮藏温度3 d发芽量7 d发芽量发芽势发芽率处理/CK25T15T210T

23、315T420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结论温度是影响靖玉1号玉米种子活力的主要因素。+(上接第2 5 页)表4 各处理防治效果处鲜重防效药前鲜重药后鲜重防效药前株数药后株数防效理/kgA0.92B0.52C0.74D0.79E0.44F0.79G0.28H1.0311.45J1.2629(4):241-246.7沃文英.降解地膜对不同作物应用试验J.辽宁化工,2001,30(6):243-244.8金维续,张文群,程桂荪,等.光降解地膜的农业效果与降解过程(1I)J.农业环境保护,19 9 5,14(5):2 19-2 2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

24、/T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 9 8.10CB/T23222-2008,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S.+7王丹,于志晶,蔡勤安,等藜芦中留体生物碱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科学,2 0 2 2,4 7(1):15 1-15 5.8朱海涛,肖亚康,陈黎,等.乳膏基质处方及制备工艺优选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 0 14,3 4(18):15 6 2-15 6 6.9谢杰.外用软膏剂不同基质的作用及制备工艺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 0 10,4(2 0):14 3-14 4.10毛跟年,杨文娟,牛阳,等.骨伤宁软膏中三七皂苷类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

25、0 12,2 3(11):2 7 4 8-2 7 4 9.11华玉铃,贺祝英,张建玲,等.中药软膏剂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 0 0 8,3 0(2):6 6-6 9.+随贮藏温度的增加,靖玉1号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T2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说明靖玉1号玉米种子的最佳贮藏/粒/粒42.3d42.8 d45.8 ab48.5 ab46.2 a49.2.a45.3 b48.1 b43.7 c46.9 c+株防效/kg1%0.24073.910.09082.690.39047.300.63020.250.23047.730.01797.850.

26、18035.710.13087.380.10093.100.26079.37+1%1%84.6d85.6d91.6a97.0b92.4 a98.4 a90.6 b96.2 b87.4c93.8 c株/株197117245498.3744121750.79366290290352836210728624400299.50309170温度为10。参考文献:1王帅,宋伟,王荣焕,等.我国玉米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 0 2 2 2 4(7):2 3-3 1.2赵辉,张宝山.玉米种子贮藏特点及方法探究J.种子科技,2 0 16,3 4(6):2 6+2 8.3郭水荣.玉米种子的贮藏管理策略

27、J.北京农业,2 0 15(2 6):28-29.+“+*+无黄化、卷缩、萎焉、畸形等药害症状。3结论1%在该试验条件下,药后第13 天,7 0.5%二甲唑草40.61酮处理鲜重防效为9 3.10%,株防效为9 9.5 0%;8 5%二甲氯氟吡处理鲜重防效为8 2.6 9%,株防效为20.7798.37%;2 4%恶唑灭草松处理鲜重防效为9 7.8 5%,98.97株防效为9 3.18%3 0%恶唑草氯吡酯氰氟处理鲜93.18重防效为8 7.3 8%,株防效为9 1.6 1%。上述4 个处理96.6791.6144.98+除草效果优于其他药剂,未产生药害现象。因试验地优势杂草群体为阔叶杂草,试验结果的应用应综合考虑杂草群体种类、密度、长势等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