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3164777 上传时间:2024-06-22 格式:PPTX 页数:41 大小:7.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六年一班六年一班郑怡婧郑怡婧我可爱故乡第1页第2页第3页第4页第5页第6页第7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第11页第12页第13页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目录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目录南山寺文庙土楼三坪寺威镇阁瑞竹岩江东桥龙文塔古武庙东西桥亭赵家堡月港中山公园第14页南山寺南山寺在漳州市区九龙江南畔丹霞山麓,南背靠丹霞山,北面向九龙江,面积4万平方米。据龙溪县志古迹记载,它原名“报劬崇福禅寺”,唐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太子太傅陈邕所建。为漳州八大名胜之一,是闻名海内外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佛教大寺院。国务院于1983年4月9日把南山寺列为全国142座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之一。第15页南山寺南山寺详细建造时间应在开

2、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以后。明万历漳州府志寺观卷之十二载:“南山报劬崇福寺,在城外南厢,初名延福禅寺。宋乾德六年,刺史陈文颢重修,名报劬院,后改曰崇福,今以报劬崇福并称。元至正九年重建。国朝永乐间修后改院为寺。嘉靖二十四年火,寺僧圆性募缘重建。隆庆元年,寺僧行钦募缘重修。”清康熙龙溪县志古迹卷十一载:“南山寺在通津桥南之右,唐建,乾德六年刺史陈文颢重修。初名报劬,后改崇福,郡守章大任匾曰南州法罄(注:南唐保大四年,漳州刺史董思安为避父名章讳,改漳州为南州)。明改为南山寺”。第16页姐姐,我想去南山寺第17页漳州文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修文西路。据清乾隆漳州府志载,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

3、)建,政和二年(11)移于州左,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复故址。明、清两代及民国时期,屡有修葺。现存建筑有戟门、大成殿、两庑等,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大成殿重檐歇山顶,殿阁式建筑,面阔5间,进深6间,前设廊。殿身为抬梁式构架,草架则为穿斗结构。作法承袭前制,斗拱、梁架都有显著早期特征。前檐柱为浮雕蟠龙石柱,刻工精巧。尚存明崇祯年间郡守曹荃大书“游圣之门”石匾额,清康熙八年(1669年)郡人府丞唐朝彝撰文、西宁道戴玑书丹修建碑及民国(1924年)康有为撰写重修漳州学宫碑。第18页漳州文庙现存占地面积15000平方,建筑面积2600平方,有仪门、戟门、丹墀、月台、大成殿,两旁为东西两庑及敬一亭

4、等。大成殿为明代木结构建筑,建于石台座上,面阔五间、进深六间(前一间为廊),重檐歇山顶。其中:构架前檐六根廊柱为浮雕石蟠龙柱,鼓型石柱础。其檐柱及金柱皆为花岗石圆柱,覆盆式柱础。前廊东西梢间及后檐均用三步梁承托下檐屋面,前后老檐柱与金柱间施三步廊,内金柱间置七架梁,天花板上草架均为穿斗式。两山金柱、脊中柱柱脚均落在上檐东西面柱头科齐心斗上,柱两侧开榫与柱头枋相连,继承早期“插柱造”做法。第19页土楼,是世界物质文化遗产。所谓土楼,就是利用未经焙烧按一定百分比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合而成泥土,以夹墙板夯筑而成墙体(少数以土坯砖砌墙)、柱梁等构架全部采取木料楼屋,简言之,就是以生土版筑墙作为承重系统

5、任何两层以上房屋。依据 当代汉浯词典 解释,所谓“楼”,就是“两层或两层以上房子”。据此,一层房子,即使以生土墙承重、以木料作为柱梁等构架,也不能称为土楼,只能称为土屋。第20页以客家土楼为代表该类型建筑,兴建高潮是在中国动荡与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迁移之际。这些时期包含唐末黄巢之乱、南宋政权南移与明末清初。直至17世纪之后,不但让客家人最终定居于中国东南沿海,也让土楼分布地点以中国闽粤地域为大宗。出于抵抗山林野兽、强盗需要,并表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共同生活理想,乃建造此种形式特殊建筑。第21页三平寺铜装饰工程于9月开工,至年10月圆满完工,年11月30日正式开园,由神雕集团规划、设计、制作,铜装

6、饰展开面积逾6000平方,采取了锻铜、铸铜、紫金刻铜、彩绘、贴金等工艺,佛教法义贯通整个工程,涵盖儒、释、道三家精华,设计上真正做到“经典上有依据,历史上有传承,艺术上有创新,方便上有特色、功效上有感应”。第22页三平寺,是闽南著名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平和县文峰乡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好去处,每年接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游客五六十万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有善男信女,连古稀之年老人也到此过除夕。香火颇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第23页威镇阁俗称八

7、卦楼,坐落在漳州战备大桥桥头左侧,始建至今已经有400多年历史。据漳州府志记载:“明神宗成历六年(1578年),漳州知府罗青霄以巽隅洼甚;乃撤城上旧楼,建层阁。”当初威镇阁建造蓝图出自漳州同知罗拱宸之手。威镇阁高3层,采取阴阳八卦为顶面,阁上都用长宽相同长方形巨石铺成八角形状,每块巨石按方位分别刻着“乾、坤、震、艮、坎、兑、巽、离”方正大字,所以俗称八卦楼。该楼与芝山顶峰威镇亭遥相对峙,互为犄角,故名为威镇阁。威镇阁八面开窗,登临阁顶,方圆数十里风光尽收眼底,当年设计者罗拱宸登楼远眺,触景生情,赋联一对:“五名山两秀水,城外风烟连海峤;真七儒三及第,漳州文件甲闽瓯。”巧妙地将当初漳州人文景观精

8、华融入联中。第24页400多年来,威镇阁历尽坎坷。清初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率反清大军与清军大战漳州城,威镇阁被大火焚毁。乾隆二年(1737年),漳州知府刘良璧依旧制重建。又过,威镇阁阁顶遭雷电轰毁,两年后,知府蒋允君主持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威镇阁在武斗中被炮火炸塌。1970年,因海峡两岸局势担心,兴建沿海十大战略大桥之一漳州战备大桥时,威镇阁被彻底拆除。20多年来,漳州父老一直牵挂着威镇阁,1997年,政府顺应民意,决定筹巨款重建威镇阁。在各方努力下,1999年春节,威镇阁雄姿再现漳州大地,成为漳州市标志性建筑。第25页岩上原有寺庙四座,后大部坍塌。所存遗构中,有庙门

9、石柱九皋居士(即林)题刻对联“夙根有慧皆森发;上善无声自广长”。石匾额一个,林题“瑞竹岩”隶书三字。庙内金柱陈天定明天启五年(1625年)题刻对联“风静潮初满;山空月正中”。庙址前有唐、宋时种铁树两株。庙左有石室,室外悬岩上刻有“海日江景”四大字,室内有石禅床,传系楚熙入定处。明东阁大学士林、吏部郎中陈天定曾于此读书。林还建八角凉亭,题 名“介石云巢”;陈天定曾凿山通道。抗日战争时期弘一法师(李叔同)曾居于此。岩上还有绝尘禅师等舍利塔及摩崖石刻十余处。现岩上寺庙系九十年代按原址重建,香火称盛。第26页高僧楚熙结庐于此,曰“德云庵”,因刳竹引泉,竹萌新芽,又名“瑞竹岩”。另据民 间传说,明代有一

10、位太子游江南,途经此山,见山姑负枯竹为薪,节间萌芽,认为祥兆,遂挥毫书“瑞竹”二字,岩名由此而得。宋大觉怀琏禅师兴建梵宇。明邑人陈天定暨住持绝尘禅师重建佛殿;历代屡有修葺。第27页江东桥引原名虎渡桥,位于福建省九龙江北溪下游,漳福公路干线上。江东桥是我国古代十大名桥之一。它与泉州洛阳桥,晋江安平桥,福清龙江桥合称为古代“福建四大石桥”。近年又被世界之最书籍列为世界最大石梁桥。据读史方舆纪要称:“江南石桥,虎渡第一”。江东桥这段溪流,古称柳营江,原是通津渡口,江东桥因“在郡之寅方”寅属虎,故称虎渡。这里两岸峻岭对峙,万壑并趋,江宽流急,波涛汹涌,驾舟渡江,进寸退尺,令人触目惊心。第28页南宋绍熙

11、年间(1190-1194)郡守赵逖伯在这里连艘建造浮桥,开此处造桥历史先声。但浮桥“摇荡掀簸,过者凛容”,且经风雨摧损,疲于屡易。嘉定七年(12)郡守庄夏始于此垒石为墩,建造木桥。但因水深流急,抛石都被冲散,迟迟未能奏效。一天,忽见老虎负子过江,游过一段急流,即栖息片刻,再游再息,终达彼岸。建桥工匠,见状忽悟,循踪勘探,发觉虎游一线,水下有石如阜。于是选址筑墩铺梁成桥,并以木瓦盖顶,命名曰“通济桥”,又称“虎渡桥”。起于角美课堂江东,止于榜山马崎。第29页龙文塔共有七层,花岗石砌成,塔身呈八角形,每层有檐露出。第一、二层有弧形 隧道式石门各二个,第三层以上各层砌实不设门。与八卦楼是漳州古城标志

12、性建筑。该塔建于南面城墙西隅龙文山上,据漳州府县志记载称:明嘉靖乙未年(1535年)知县刘天授建石塔其上,后又废,清雍正十年(1732年)重建。塔下有“憩园”,园中遍栽桃树,每逢桃花盛开,姹紫嫣红,吸引许多游人前来游塔观赏。第30页龙文塔历经了烽火岁月,沧桑巨变,几经废立,在“文革”中遭受重创,后又被拆除,趋于湮灭。如今新龙文塔现已迁建于龙文区。近年来,龙文区人民又在龙文塔下,规划建设了以龙文塔为中心龙文园艺观赏园,观赏园占地面积约4公顷。由两馆一园一水面组成,与附近闽南第一碑林,福建省省级风景名胜区云洞岩,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巨型石梁桥江东桥,万松关等名胜,连成了漳州东郊一处名胜旅游区。

13、第31页漳州武庙,又称古武庙,位于漳州市修文西路新路顶10号(漳州二中附近)。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敕令兴建,是漳州地域首座千年关帝庙。1988年被漳州市人民政府列为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庙面积共一千六百多平方,长久作为漳州二中宿舍和民居。第32页在省民宗厅和市民宗局主动帮助下,由市道教协会带头动会员和信从,捐款40多万元赔偿庙内全部住户迁出,讨回主庙五百多平方,重新装修开放,被市民宗局同意为首座市级宗教活动场所。年被省道教协会选定为省级道教重点宫庙。同时武庙后殿经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做为市道教协会办公场所。第33页分别坐落在芗城区修文路东西端、骑跨濠沟梁式石桥之上。东端桥建于唐元和十

14、一年(8),适龙溪人周匡物中进士,系漳州建郡以来第一人,故东端桥取名“名第桥”,明万历年间(1753-16)更名为“东清桥”,俗称“东桥”;西端桥取名为“西清桥”,又名“得仙桥”,俗称“西桥”。第34页东桥亭,宋代建,明清有重修,1983年和1997年两次整修。东桥亭现为三进三间,单檐悬山顶,建筑面积约765平方米,主祀观音,两旁祀十八罗汉。西桥亭建于宋代,西边原有花园,总占地1.294亩,后有兴废,1934年和1990年分别重建重修。第35页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宋亡。赵若和为逃避元兵追拿,改姓为黄,在漳浦择地建楼,终世隐居。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御史朱鉴处理赵若和孙子黄明官同姓

15、通婚案,查阅族谱后,奏报朝廷,恢复赵姓。明隆庆五年(1571年),赵若和第10世孙赵范任浙东按察司兵备道副使,衣锦还乡后于万历二十八年(16)重新扩建赵家堡。万历四十八年(16),赵范之子赵公瑞,考查开封、杭州宋代两京建筑布局,扩建外城,增加不少仿宋建筑和怀宋题刻。第36页在在福建福建漳浦漳浦县畲畲乡湖西湖西硕高山下,方高山下,方圆0.5公里,距公里,距城关城关38公里,距公里,距漳州漳州市区市区90公里,公里,是南宋末年皇族是南宋末年皇族闽冲郡王冲郡王赵若和(若和(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匡胤之弟之弟赵匡美匡美第第10世世孙)流亡避)流亡避难隐居一个古城堡,俗称居一个古城堡,俗称赵家堡。家堡。19

16、85年,列年,列为第二批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文物保护单位。位。第37页漳州月港是古代福建四大商港之一。明景泰到天启年间(14501627年),月港从一个民间自由贸易港口发展成为我国东南沿海外贸中心,其兴起到繁荣兴盛近2。第38页它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它与东南亚、印度支那半岛以及朝鲜、琉球琉球、日本等、日本等47个国家和地域有直接个国家和地域有直接贸易往来,并以贸易往来,并以吕宋吕宋(菲律宾菲律宾)为中转,为中转,与欧美各国相互贸易,在我国外贸史与欧美各国相互贸易,在我国外贸史上占有主要地位。上占有主要地位。第39页福建漳州中山公园位于漳州市区延安路,占地近60亩,是福建省内市级休憩公园之一。曾经在公园建有“中山纪念台”,位置应是在现时“漳州解放纪念碑”之南边,纪念台是为19路军进驻漳州时所建,不过在抗战期间遭日本轰炸机空袭被毁。现时公园建有喷水池七星池梅岗山解放纪念碑华表六角亭等建筑。第40页第41页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