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朝胜迹六朝胜迹 千佛名蓝千佛名蓝净 善五月栖霞古寺历史文化述略栖霞古寺历史文化述略第第1页页 栖 霞 寺 简 介千年古刹栖霞寺自南齐永明元年千年古刹栖霞寺自南齐永明元年(公元公元483483年年)由明僧绍捨宅为由明僧绍捨宅为“栖霞精舍栖霞精舍”,永明七年,永明七年(公元公元489489年年)法度神师建寺,至今已经有法度神师建寺,至今已经有15001500多年历史,因是佛教界多年历史,因是佛教界“三论宗三论宗”祖庭,栖霞寺在中国佛教祖庭,栖霞寺在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含有高尚地位。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含有高尚地位。第第2页页 名 山 名 寺 从栖霞山主峰,三茅宫峰、凤翔峰以下,全山地势如张伞
2、,所以栖霞山从栖霞山主峰,三茅宫峰、凤翔峰以下,全山地势如张伞,所以栖霞山又名伞山。史志中说又名伞山。史志中说“形同如盖,又名繖形同如盖,又名繖(伞伞)山。山。”伞山是栖霞山最早名称。伞山是栖霞山最早名称。栖霞山盛产诸如甘草、野参、当归、茯苓之类中草药,有滋养摄生效用,所栖霞山盛产诸如甘草、野参、当归、茯苓之类中草药,有滋养摄生效用,所以又得名摄山。以又得名摄山。第第3页页 栖霞山,层峦叠嶂,苍松翠屏,林茂涧深,枫红石奇,被乾隆栖霞山,层峦叠嶂,苍松翠屏,林茂涧深,枫红石奇,被乾隆帝赞为帝赞为“第一金陵明秀山第一金陵明秀山”。名山福地建古寺,佛光普照传四方。名山福地建古寺,佛光普照传四方。“一
3、座栖一座栖霞山,半部金陵史霞山,半部金陵史”,说栖霞山是南京城演变、发展见证者并不为过,它对,说栖霞山是南京城演变、发展见证者并不为过,它对南京影响,超出任何一座文化名山南京影响,超出任何一座文化名山 名 山 名 寺第第4页页明僧绍,字徵君,他是南齐名门望族组员。齐建元年间(479-482),他在摄山伐木结庐,绝尘避世;邻近有一沙门法度禅师讲无量寿经,明徵君与他交往很深,待以”师友之敬”。在法度禅师影响下,明僧绍南齐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捨宅,请法度禅师驻锡,名为“栖霞精舍”,即今栖霞寺前身。永明七年(489年),法度禅师在栖霞山主峰凤翔峰山麓建起了栖霞寺。历 史 沿 革南朝第第5页页建寺之
4、初,栖霞寺即成为“南朝四百八十寺朴中著名寺院。继法度之后,住在栖霞山是法度弟子僧朗,僧朗大师原居辽东,因当初辽东属于高丽,僧朗大师又被称为“高丽朗”。他是从北方来,对罗什所传三论思想很精通,所以就在栖霞寺弘扬三论学说。所以僧朗被后人尊称为三论宗祖。历 史 沿 革南朝第第6页页三论宗根本论典是印度龙树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百论,因重视宣扬“诸法性空”,亦称法性宗。当初梁武帝听说他很擅长三论,就派人跟他学习。僧朗死后,弟子僧诠、僧诠弟子慧布继住栖霞,弘扬“三论”,栖霞寺因而被视作“三论宗”祖庭。栖霞寺,因为悠久历史和素来名声,现在它在中国寺院中依然有着较主要地位。唐朝中叶之后,在中国三论宗衰微,被并
5、入天台宗。但经高丽僧慧灌,传入日本,成为日本主要佛教宗派之一。前几年,日本、韩国三论宗学者还来中国栖霞寺寻根,而近几年来,中国研究三论宗学术结果也不停出现,这对栖霞寺发展,对推进三论宗思想传输和研究也都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三 论 宗 祖 庭第第7页页据据栖霞寺碑栖霞寺碑载,刘宋明帝间,载,刘宋明帝间,处壬明僧绍隐居栖霞山,夜梦山岩处壬明僧绍隐居栖霞山,夜梦山岩间有如来放光,于是发愿造窟,未间有如来放光,于是发愿造窟,未果。明僧绍死后,其子仲璋继承遗果。明僧绍死后,其子仲璋继承遗志,请僧设计,在西峰石壁开凿龛志,请僧设计,在西峰石壁开凿龛窟。窟。无 量 殿第第8页页484年,与沙门法度首先在西峰
6、两壁上镌造无量寿佛(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两菩萨,均高十公尺。无 量 殿第第9页页相传佛像雕成后,在相传佛像雕成后,在佛龛顶上放出光彩,佛龛顶上放出光彩,于是,齐、梁贵族仕于是,齐、梁贵族仕子,风闻而动,各拾子,风闻而动,各拾财货,各依山岩高低财货,各依山岩高低深广,在石壁上凿雕深广,在石壁上凿雕佛像,或五六尊或七佛像,或五六尊或七八尊为一龛,号称八尊为一龛,号称千千佛岩佛岩。无 量 殿第第10页页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三佛衣褶作风与云冈石窟酷似,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而开凿年代比云冈石窟还早十七年。造像精巧古朴,可与大同、年。造像精巧古朴,可与大同、龙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留了南龙
7、门比美,其价值在于保留了南朝佛像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朝佛像原韵,在江南尤其罕见。无 量 殿第第11页页千佛岩上最大佛龛就是无量殿。这是仲璋与智度禅师于永明七年(千佛岩上最大佛龛就是无量殿。这是仲璋与智度禅师于永明七年(487487)在寺)在寺后石壁开凿最早,也是最大佛龛,叫三圣殿,也叫无量殿,因为龛中供奉主后石壁开凿最早,也是最大佛龛,叫三圣殿,也叫无量殿,因为龛中供奉主佛为无量寿佛,佛为无量寿佛,无量寿殿现为国保文物。无量寿殿现为国保文物。无 量 殿第第12页页殿前这两接引佛,原在舍利塔前,系解放前迁来,也是六朝遗物。殿前这两接引佛,原在舍利塔前,系解放前迁来,也是六朝遗物。无 量 殿第第
8、13页页大佛阁后,舍利塔东,无量殿后山崖间,是千佛岩,有“江南云岗”之称,是中国唯一南朝石窟。石窟群自无量殿东去,山岩上及岩北侧,岭上岭下,依岩石高低,就石壁凿窟造像,上下共五级,佛龛满布,远望如蜂房鸽舍。千 佛 崖第第14页页南朝造像共计有二百九十四座佛龛,佛像五百一十五尊。以后唐宋元明各代均续有开凿,共计佛像七百尊。千 佛 崖第第15页页 千 佛 崖石窟佛龛平面多马蹄形,单室石窟佛龛平面多马蹄形,单室无前壁,穹窿顶,三壁环坛或正壁无前壁,穹窿顶,三壁环坛或正壁起坛,敞口无门。部分石窟佛龛保起坛,敞口无门。部分石窟佛龛保留有明代砖石门壁。留有明代砖石门壁。第第16页页 千 佛 崖龛中佛像有立
9、有坐,大龛中佛像有立有坐,大小各异,或五六尊一龛,或小各异,或五六尊一龛,或七八尊一窟,有十来尊一室七八尊一窟,有十来尊一室者,亦有二十余尊一殿堂者。者,亦有二十余尊一殿堂者。龛内布局,或一佛二菩萨,龛内布局,或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一弟子。或一佛一弟子。第第17页页梁武帝期间(5),临川王萧宏将佛像加以装饰,金碧焕然。千佛岩位于南方,与云冈石窟南北遥遥相对,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杰作。千 佛 崖第第18页页 千 佛 崖第第19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0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1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2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3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4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5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6页页 千
10、 佛 崖第第27页页 千 佛 崖第第28页页老照片老照片民国时期千佛崖民国时期千佛崖 千 佛 崖第第29页页老照片老照片民国时期千佛崖民国时期千佛崖 千 佛 崖三三圣圣殿殿内内难难民民第第30页页老照片老照片民国时期千佛崖民国时期千佛崖 千 佛 崖第第31页页在明徵君舍宅第为在明徵君舍宅第为“栖霞栖霞精舍精舍”后,隋朝时,隋文后,隋朝时,隋文帝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帝命天下八十三州建仁寿舍利塔,栖霞寺有其一,舍利塔,栖霞寺有其一,十世纪南唐时重建,是栖十世纪南唐时重建,是栖霞寺内最有价值古建筑,霞寺内最有价值古建筑,也中国最大舍利塔和是长也中国最大舍利塔和是长江以南最古石塔之一。江以南最古石塔之
11、一。南 唐 舍 利 宝 塔第第32页页舍舍 利利 塔塔 南 唐 舍 利 宝 塔第第33页页舍舍 利利 塔塔 南 唐 舍 利 宝 塔第第34页页民国十九年,因塔刹缺失、塔之下部埋没已久,1930年香港何东爵士与夫人张莲觉居士独捐资万金,委托交通总长叶恭绰重修舍利塔。中国营造学社社员,中央大学建筑系卢树森、刘敦帧教授主持,对栖霞寺舍利塔进行重修,设计制作石质塔刹,并修补基座损毁部分。在挖掘阶基过程中,发觉一段勾栏残,田此得以照式补制塔周之勾栏,恢复旧观。南 唐 舍 利 宝 塔第第35页页民国二十三年,梁思成携林徽因南下考查栖霞寺舍利塔时,对重修工作称赞有加“全部重修工作,除塔刹形制或有可疑外,至为
12、慎重精审,开我国修葺古建未有之佳例。”今后,除增设避雷针和铁栅栏外,栖霞寺舍利塔基本保持了民国时期重修之后模样,这是相当值得庆幸。南 唐 舍 利 宝 塔第第36页页到唐高祖时,又对栖霞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并更名为功德寺,它与当初山东长清灵岩寺,湖北当阳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并称为“四大丛林”,由此可见它在当初规模和影响都是很大了。唐 代 四 大 丛 林灵灵岩岩寺寺国国清清寺寺玉玉泉泉寺寺第第37页页唐高宗御制明徵君碑,所以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毁佛时期,废毁隐君栖霞寺。唐宣宗时,重建栖霞寺,更名为妙因寺。南唐时,它又更名为“普云寺”、“崇报寺”、“虎穴寺”,宋景德
13、四年(公元1)更名为“栖霞寺”。唐 代 明 征 君 碑第第38页页唐上元三年(唐上元三年(676676年),高宗李治诏立。南朝舍宅创栖年),高宗李治诏立。南朝舍宅创栖霞寺隐士明僧绍五世孙明崇俨(唐高宗宠臣),为纪念霞寺隐士明僧绍五世孙明崇俨(唐高宗宠臣),为纪念先祖,向李治求取先祖,向李治求取“御碑御碑”,立于栖霞寺山门前。,立于栖霞寺山门前。明僧绍因朝廷屡次征召不赴,世称明僧绍因朝廷屡次征召不赴,世称“征君征君”。碑高。碑高2.742.74米,宽米,宽1.311.31米,厚米,厚0.360.36米;碑首为米;碑首为6 6龙拱额,上篆龙拱额,上篆“明明征君碑征君碑”4 4字,由唐朝书法家王知敬
14、书写;字,由唐朝书法家王知敬书写;碑文由唐高宗李治起草,书法家高正臣行书题写,通篇碑文由唐高宗李治起草,书法家高正臣行书题写,通篇23762376字,为四六韵文,以字,为四六韵文,以1010首名词作结尾。首名词作结尾。唐 代 明 征 君 碑第第39页页该碑记述明僧绍生平该碑记述明僧绍生平,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以及齐梁两代在栖霞山兴寺凿像等史事。山兴寺凿像等史事。碑阴刻有碑阴刻有“栖霞栖霞”两两字,相传系李治御书。字,相传系李治御书。碑身两侧为狮首绶带碑身两侧为狮首绶带西番莲纹饰;西番莲纹饰;碑质有豆粒状白色斑碑质有豆粒状白色斑纹,为纹,为2.82.8亿年前浅海亿年前浅海中动物海百合茎化石中动物海
15、百合茎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和中国孔珊瑚化石。碑下龟趺头有球斯瓦碑下龟趺头有球斯瓦格化石,是用格化石,是用2.92.9亿年亿年前上石炭统船山组炭前上石炭统船山组炭岩雕刻而成。岩雕刻而成。唐 代 明 征 君 碑第第40页页南宋时期,金兵攻陷建康南宋时期,金兵攻陷建康(今南京),寺院全部被(今南京),寺院全部被毁,法运衰败近三百年之毁,法运衰败近三百年之久。久。公元公元13921392年,明太祖洪武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重建寺院,赐名二十五年重建寺院,赐名为栖霞寺。为栖霞寺。南宋清末第第41页页清高宗五次南巡,均住栖霞清高宗五次南巡,均住栖霞寺,江苏官吏拨款增建法幢,寺,江苏官吏拨款增建法幢,约二
16、千多间,殿阁宏丽,冠约二千多间,殿阁宏丽,冠绝东南。绝东南。咸丰五年,公元咸丰五年,公元18551855年,清年,清军向荣部队与太平天国军队军向荣部队与太平天国军队鏖战于栖霞一带,寺院被毁鏖战于栖霞一带,寺院被毁坏怠尽。历时五十年。坏怠尽。历时五十年。南宋清末第第42页页当代大德宗仰上人,当代大德宗仰上人,为中国近代史上一为中国近代史上一神奇僧人,助孙中神奇僧人,助孙中山先生革命成功后,山先生革命成功后,毅然隐居山林,潜毅然隐居山林,潜心向道,后发大愿心向道,后发大愿重建栖霞,得到孙重建栖霞,得到孙中山先生资助。民中山先生资助。民国众官员、民众见国众官员、民众见此情景,也都鼎力此情景,也都鼎力
17、相助。相助。若舜上人继承了宗若舜上人继承了宗仰上人未完成事业,仰上人未完成事业,四处奔走,辛劳化四处奔走,辛劳化缘,幸得海外赞助,缘,幸得海外赞助,重建法幢,才有今重建法幢,才有今日栖霞寺之新貌。日栖霞寺之新貌。中 华 民 国第第43页页宗仰上人(1861-19),江苏常熟人,俗姓黄,原名浩舜,又名用仁。幼年读书颖悟绝伦,博览群籍,尤工诗古文辞。稍长就学於翁同龢,时翁已举进士,阅宗仰文章,辞茂义幽,莫测其际。16岁时到三峰寺出家,法名印楞。5年后,受具戒于金山江天寺显谛法师,师赐名“宗仰”,他则自署“乌目山僧”。辛亥革命前后,被誉为“天下奇僧”爱国志士。天下奇僧 宗仰上人第第44页页他参加发起
18、成立中国历史他参加发起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爱国教育和推上第一个以爱国教育和推翻清朝为宗旨革命团体翻清朝为宗旨革命团体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他组织出版邹容他组织出版邹容革命军革命军;他与章太炎、章士钊;他与章太炎、章士钊一起,以一起,以苏报苏报为阵地,为阵地,开展反清革命宣传;开展反清革命宣传;天下奇僧 宗仰上人他与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患难相交,倾力相助;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却他与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患难相交,倾力相助;在辛亥革命胜利后,他却归山闭关苦读。为表彰他为民主革命作出卓越贡献,归山闭关苦读。为表彰他为民主革命作出卓越贡献,19361936年国民政府经过决议,年国
19、民政府经过决议,对他明令褒奖,并拨专款修塔立碑。对他明令褒奖,并拨专款修塔立碑。上海各界欢送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合影(中立右起第一人为黄宗仰)上海各界欢送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合影(中立右起第一人为黄宗仰)第第45页页他主动宣传和实践佛教救世理念,提他主动宣传和实践佛教救世理念,提倡开展佛教革新活动,发起主持了近倡开展佛教革新活动,发起主持了近代规模最大一次藏经代规模最大一次藏经频伽精舍频伽精舍大藏经大藏经校刊活动。校刊活动。他还是近代主要诗人、画家、教育家、他还是近代主要诗人、画家、教育家、园林艺术家。他,就是南京栖霞寺园林艺术家。他,就是南京栖霞寺“中兴祖师中兴祖师”宗仰上人。宗
20、仰上人。天下奇僧 宗仰上人1912月孙中山致黄宗仰函月孙中山致黄宗仰函手迹手迹第第46页页光绪二年(一八七六年)年十六岁时,投本邑三峰寺,依药龛和尚座下落发出家。在寺中禅诵之馀,复研习英、日、梵等文字,通晓有成,观照益广,旁及诗、书、画及金石之学,皆卓然成家。宗仰上人学识大成第第47页页 18991899年,已经多年担任金山寺监院宗仰上人,接收皈依弟子、年,已经多年担任金山寺监院宗仰上人,接收皈依弟子、上海著名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再三邀请来到上海,讲经说法,并主持上海著名富商哈同夫人罗迦陵再三邀请来到上海,讲经说法,并主持哈同花园建设工程。从此,宗仰上人以哈同花园为阵地,结交四方豪哈同花园建设工
21、程。从此,宗仰上人以哈同花园为阵地,结交四方豪杰,投身民主革命运动。杰,投身民主革命运动。宗仰上人驻锡上海罗罗 迦迦 陵陵哈哈 同同第第48页页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之役,满清战败,割地赔款。戊戌政变,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宗仰在上海,蒿目时艰,慨然有献身济世之志。他与革命志士章太炎、蔡元培、吴敬恒(吴稚晖)等交游。19,宗仰联络了章、蔡、吴及蒋智田、蒋维乔、黄炎培等,组织中华教育会,选出蔡元培为会长。该会宗旨系藉促进文化教育之改革,进而促成政体改革。宗仰并继蔡元培之後,出任为第二任会长。继而又组织爱国学社。宗仰上人在上海革命报纸苏报上著文鼓吹革命,启发青年思想。章章 太太 炎炎 蔡
22、蔡 元元 培培 吴吴 敬敬 恒恒宗仰上人济世之志第第49页页光绪二十九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1903)1212月,月,苏报苏报刊载邹刊载邹容容革命军革命军文字,章太炎、邹容被捕下狱,文字,章太炎、邹容被捕下狱,时称苏报案。爱国学社吴敬恒、蔡元培等时称苏报案。爱国学社吴敬恒、蔡元培等逃往日本,宗仰亦名列通缉令内。以后他得到逃往日本,宗仰亦名列通缉令内。以后他得到罗迦陵资助,也东渡到日本避祸。罗迦陵资助,也东渡到日本避祸。是时孙中山先生由越南抵横滨,宗仰往谒,二是时孙中山先生由越南抵横滨,宗仰往谒,二人一见如故,雅相推重,为商讨革命大计,中人一见如故,雅相推重,为商讨革命大计,中山先生特辟楼下
23、一室使宗仰驻锡。山先生特辟楼下一室使宗仰驻锡。在此时期,宗仰亦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团在此时期,宗仰亦加入了同盟会,成为革命团体一份子。是年秋,中山先生欲赴檀香山,绌体一份子。是年秋,中山先生欲赴檀香山,绌於川资,宗仰倾囊相助,中山先生始得成行。於川资,宗仰倾囊相助,中山先生始得成行。宗仰上人资助革命19,清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崩逝,党禁稍懈,宗仰,清帝与慈禧太后相继崩逝,党禁稍懈,宗仰自日本返回上海,仍居爱俪园频伽精舍。自日本返回上海,仍居爱俪园频伽精舍。孙孙 中中 山山 先先 生生第第50页页19,哈同夫人罗迦陵,接收宗仰上人提议,醵资二十万银圆,由上人主持刻印大藏经。上人自任总裁,开馆校印,
24、参加其事者有海内名宿及缁素大德三十馀人。历时四年,刻经凡八千四百十六卷,分装为四十函,俾益後继,精穷奥业,其於佛教之遐敷,允称冠冕,即令通称之频伽大藏经。宗仰上人刻印经文第第51页页辛亥年革命志士武昌起义,未几南京光复,中山先生自海外归来,国内革命同志云集上海迎候,宗仰亦至吴淞,登轮话旧,并代哈同表示欢迎之意。中山先生登陆,首访爱俪园,哈同大张宴席以款待之。中山先生曾约宗仰同赴南京,参加政府,宗仰婉谢,送中山先生赴京後,乃隐居山林,谢绝交游。1912月月25日,孙中山抵日,孙中山抵达上海,在海关码头登达上海,在海关码头登岸。岸。191月月1日早晨,上海各日早晨,上海各界人士在沪宁车站欢送界人士
25、在沪宁车站欢送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暂时孙中山赴南京就任暂时大总统。大总统。宗仰上人功成隐居第第52页页民国五年(19),上人掩关金山咏思堂,民国八年(19)6月出关,朝礼九华山,归途中过经南京,访栖霞山寺。时栖霞山寺毁於太平天国之乱,破垣残壁,荒烟蔓草,仅有一僧名法意者,结茅侍奉香火。上人甫入寺,法意趋前顶礼而谓之曰我夜梦菩萨指示,说栖霞道场,时会已至,即日将有大德尊宿前来复兴,大约就是您老了。於是恳请上人担任住持。该僧人礼率词鄙,上人不认为唐突而允许,即於是年冬晋山接住。宗仰上人驻锡栖霞第第53页页曾为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栖霞古寺,到民国初年已是荒凉破败,田产被占。宗仰上人发愿重振栖霞古寺,并奔走
26、呼号,呕心沥血。孙中山得知后,率先捐银一万两,其它政府要员如戴季陶、居正、于右任、张继、叶恭绰等也纷纷捐资助缘。为方便修寺,国民政府还将原定在南京松树村设置沪宁铁路车站移址到栖霞。在宗仰上人升座时,前来助缘者达数千人,在荒野中暂时搭建芦棚就有20余座。宗仰上人重建名寺第第54页页宗仰上人志在重整宗风,经过两年多夜以继日苦干,栖霞寺大殿就要落成,但宗仰上人却因操劳过分而病倒,遽于民国(公元19)7月圆寂于僧舍,寿五十七。为表彰他匡襄革命勋绩,1936年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经过决议,对他进行国家褒奖,并拨出专款,由戴季陶、张继主持,在南京栖霞寺修塔立碑,章太炎撰塔铭,永久纪念。以国家名义表彰一位宗
27、教界人士,这是实现共和一百年以来中国历届政府唯一一次。宗仰上人无愧于这个殊荣。宗仰上人圆寂栖霞第第55页页宗公圆寂后,19其弟子若舜继任法席,含辛茹苦,南北奔走,席不暇暖,以得檀施,悉用造寺,并得当代名流、家商总长、大实业家南通张謇、盐务督办汪嘉棠、江苏省长韩国钧、都督程德全等人护法,寺运大隆。栖霞中兴第第56页页栖霞寺大殿、藏经楼、五观堂、旃檀阁、金汤阁、五云阁、鹿野堂、挹翠楼、客库房等相继告成。起大厦数百间,置田千余亩,容众数百人。建法幢、立规矩、春传戒、秋讲学,足称丛林规模,奠定栖霞寺今日之基础。惜修葺栖霞千佛岩时,用水泥修补石凿大佛,致佛像失去真容,引发非议。栖霞中兴第第57页页时国民
28、政府建都南京,总统蒋介石、主席林森,亦先后游览、巡视栖霞寺。栖霞中兴第第58页页民国二卞二年(公元1933年)秋,栖霞寺七国佛教徒受戒仪式大法会举行。匈、德、英、法、意、奥等西方戒子联袂来华,愿择我国律寺受具足戒,再到欧美宏扬佛法。张箫云居士素仰栖霞宗风亮节,力主栖霞寺开坛受戒。此次,栖霞古寺为七国戒子开坛受戒规模浩大,影响深远。得戒青权上人、依止若舜上人、羯摩雨上人、教授德峻上人及受戒西人,顺从指归,俱登觉岸。当初京、沪各报刊载盛会消息,入寺观礼随喜者数万人,各国驻华使节亦来寺观礼。栖霞中兴第第59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0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1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2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
29、3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4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5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6页页 民国老照片第第67页页 民国老照片栖栖霞霞寺寺传传戒戒第第68页页1937年,日军侵略南京,屠杀中国百姓,栖霞寺僧明常、寂然、大本、志开等在国难当头之时,用“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佛教义理,在寺内设“佛教难民收容所”,广收难民,日供两餐,达四月之久,使三万三千余难民得以保全性命,此举因僧人抗日、爱国爱民而名垂青史。栖霞寺1937第第69页页栖霞寺有24000多位难民,最感动我是,栖霞寺监院寂然法师在那国难当头时候,作为一名手无寸铁出家人,他大义凛然,在栖霞寺建立难民收容所,凭借自己力量与智慧来对付惨无人道日本鬼子,与
30、日本军人斗智斗勇。南京大屠杀时,寂然法师和难民在栖霞寺。左五为寂然法师,右一、右二为法师。栖霞寺1937第第70页页 南京大屠杀期间,栖霞寺中难民们 栖霞寺1937第第71页页为了阻止日军对于栖霞寺袭扰,寂然法师书写抗议书,经过丹麦工程师辛德贝格转交给拉贝先生,并翻译成英语递交给日本大使,来控诉日本军人罪行。这篇文章题目是以人类名义致全部与此相关人,被统计于拉贝日志第566页。栖霞寺1937第第72页页依据栖霞山志记载,在大屠杀期间,栖霞寺法师们把寺里全部粮食都拿出来,以处理几万名难民吃饭问题。原来栖霞寺僧人一日三餐,寂然法师为了救助更多难民,号召僧人一日两餐,以降低饮食,他说:修行之法,日食
31、两餐,补济饥饿,救难民生命为第一修行大要。这就是寂然法师修行大愿。栖霞寺后花园施工时挖栖霞寺后花园施工时挖出石碑出石碑上面记载了栖霞寺僧众上面记载了栖霞寺僧众保护难民历史。保护难民历史。栖霞寺1937第第73页页南京大屠杀期间,国民党高级将领廖耀湘 等人躲进了栖霞寺,在寂然法师保护下,他们被安全转移到江北。抗战胜利后,他还到栖霞寺还愿,并为栖霞寺留下了一幅墨宝,上书“凯旋还京,与旧友重临栖霞”几个大字。栖霞寺1937第第74页页 栖霞寺1937电影电影栖霞寺栖霞寺1937第第75页页在抗战期间,寂然法师提倡修行大愿,他在抗战期间,寂然法师提倡修行大愿,他勉励僧众:如今国难当头、众生有难,应勉励
32、僧众:如今国难当头、众生有难,应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应该该学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普度众生,应该学习观音菩萨慈悲精神为我中华寻声救苦。学习观音菩萨慈悲精神为我中华寻声救苦。观其音声、拔其痛苦、救生灵于苦海,这观其音声、拔其痛苦、救生灵于苦海,这正是菩萨大愿在栖霞寺表达。当初,假如正是菩萨大愿在栖霞寺表达。当初,假如没有寂然法师想方设法建难民所、筹粮找没有寂然法师想方设法建难民所、筹粮找药,就无法救度众生。寂然法师终因积劳药,就无法救度众生。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于成疾,于19391939年年1010月月1212日圆寂。日圆寂。抗战时期,寂然法师作为一位出家人,抗战时期,寂然法师作为一位
33、出家人,他抱着他抱着“救教必先救国救教必先救国”心愿,建难民所、心愿,建难民所、写控诉书,以一个佛教徒无畏慈悲精神来写控诉书,以一个佛教徒无畏慈悲精神来救度难民,这不但是地藏菩萨精神表达,救度难民,这不但是地藏菩萨精神表达,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表达。也是中华民族精神表达。栖霞寺1937第第76页页宗仰法师宗仰法师 寂然法师寂然法师 青权禅青权禅师师 方廉上人方廉上人 近 代 祖 师第第77页页1947年开始,本寺僧人明常、大本、法宗、超尘、悟一、达道、星云等陆续走出栖霞寺,到香港、台湾、越南、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建设栖霞分院,宏扬大乘,广施法雨,使栖霞古寺法脉广布四方,影响拓及域外。星云长老
34、自小在栖霞出家,每次谈到栖霞生活,不免唏嘘不已。广 施 法 雨第第78页页乾隆御赐乾隆御赐“紫衣袈裟紫衣袈裟”重回栖霞寺重回栖霞寺 广 施 法 雨第第79页页建国以来,栖霞古寺经建国以来,栖霞古寺经历了又一轮波折、重复,历了又一轮波折、重复,尤其是尤其是19661966年至年至19771977年年文化大革命巨大厄难再文化大革命巨大厄难再一次降临栖霞古寺,古一次降临栖霞古寺,古寺再一次受到冲击。时寺再一次受到冲击。时至今日,栖霞古寺在党至今日,栖霞古寺在党宗教政策之下,终于进宗教政策之下,终于进入了空前发展繁荣新时入了空前发展繁荣新时代。代。文革后新时代第第80页页从1977年开始对栖霞寺重新进
35、行大规模修缮。寺前有仿古牌坊、钟鼓山门金刚殿、白莲池和千佛斋素菜馆。弥勒殿左侧有赵朴初先生写重修栖霞寺记碑亭,右侧有明徵君碑亭寺内有弥勒殿、毗卢宝殿、藏经楼、玉佛楼、鉴真纪念堂、宗仰上人纪念堂、多宝阁寺后有舍利塔、千佛岩等。盛 世 重 光第第81页页栖霞寺建筑皆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楼阁栖霞寺建筑皆依山势,层叠而上,殿宇楼阁极其宏伟,登上殿后挹翠楼,遥对栖霞山东极其宏伟,登上殿后挹翠楼,遥对栖霞山东峰,凭栏远眺,风景如画。中国佛学院栖霞峰,凭栏远眺,风景如画。中国佛学院栖霞分院即设在寺内,是中国佛教教育主要基地。分院即设在寺内,是中国佛教教育主要基地。培养了培养了500500多名青年僧材,他们
36、爱国爱教、多名青年僧材,他们爱国爱教、正信正行、遵法守戒、勤学勤修,顺利地实正信正行、遵法守戒、勤学勤修,顺利地实现寺院新老交接。现寺院新老交接。盛 世 重 光第第82页页 栖 霞 瑰 宝第第83页页江总(519594),南朝陈诗人。字总持。祖籍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江总数度游历摄山,留下作品中当数摄山栖霞寺碑铭,最为后世景仰。江总与栖霞山第第84页页此碑于南朝陈至德四年(586),由时任陈侍中尚书令宣惠将军参掌选事江总撰,时任陈翊前会稽王行从军京兆车霈(亦作李霈)书。原碑在唐会昌年间(841846)毁。北宋康定元年(1040)重立。清陈毅摄山志和清王昶金石萃编著录碑文内容。该碑记载栖霞寺事
37、颇详。据续纂江宁府志记载:重立之碑毁于太平天国时期。同治七年(1868)句容尚北渔在石埠桥道上得片石,仅存六行,凡二十七字。又有一块碑石碎片,有一百多字,因为石块太重,无法携带,只好作罢。光绪二年(1876)尚北渔再到石埠桥访石,得知石块已经被看成废石运到江北修堤。江总与栖霞山第第85页页隆相法师,俗名吴传书,1982年于武汉归元寺依昌明大和尚座下剃度,1990年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1990年至历任该学院教师,教务长、副院长 现任江苏省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美国休斯顿中美寺、南京栖霞古寺、无锡宜兴大觉寺住持。金陵佛教创刊人,为我国同意首位获聘美国寺庙方丈。现 任 住 持第第86页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