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 第二十四课 雁门太守行第1页课文导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 王昌龄)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凉州词 王翰)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第2页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赏识。27岁病逝。今存诗240余首,艺术上,他熔铸了前代主动浪漫主义传统,以奇特想象,浓艳色彩,瑰丽奇峭语言,形成了他幽冷浓艳、虚幻荒诞独特格调,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有李长吉歌诗传世。作者介绍第3页背景介绍
2、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这类拟古诗,是相对唐代“近体诗”而言。它有较宽押韵,不受太多格律束缚,能够说是古人一个半自由诗。李贺生活时代藩镇叛乱此伏彼起,发生过重大战争。如史载,元和四年(809),王承宗叛军进攻易州和定州,爱国将领李光颜曾率兵驰救。元和九年,他身先士卒,突出、冲击吴元济叛军包围,杀得敌人人仰马翻,狼狈逃窜。从相关雁门太守行这首诗一些传说和材料记载推测,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战争。第4页学习诗歌读诗一、自由读;二、听读;三、了解诗意读。要求:读准节奏,读懂诗意,读出感情。第5页全诗大意:敌兵滚滚而来,如同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秋色里,响亮
3、军号震天动地;黑夜间战士鲜血凝成暗紫。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水;夜寒霜重,鼓声郁闷低沉。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手携宝剑,视死如归。学习诗歌第6页 齐读:读出感情。第7页品味全诗请概述全诗描绘了几幅军旅生活画面。雁门太守行诗人选取三个画面描写军旅生活:一个在白天,表现官军戒备森严;一个在黄昏前,表现刻苦练兵;一个在中夜,写官军出其不意攻击敌人。尾联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方式表现了诗人坚定政治立场: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诗中句句都有鲜明色彩,组成色彩斑斓画面,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画家。第8页诗歌赏析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是说黑云高压城上,城像
4、力量就要被摧毁普通,云隙中射出阳光,照在战士们盔甲上,闪现出一片金鳞,这是描绘敌兵压境,危城将破情景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惊心动魄战斗。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显然,一场惊心动魄战斗正在进行。接着描写苦战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鼓声不起,主将誓死,正是这种严峻形势反应。尾联,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主将为报君主知遇之恩,誓死决战,寸土必争,奋死抗敌,报效朝廷决心。第9页 李
5、贺诗,用词新奇、构思独特、想象丰富、色彩斑斓、格调怪异。这首诗描写一场惨烈战争:孤城被敌军团团围困,危在旦夕,将士浴血奋战誓死抵抗。支援部队赶到,但敌军强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但将士们毫不气馁,奋勇冲杀,表现了为国效命战死疆场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黑云压城城欲摧”常被用来形容邪恶势力猖獗,形势严峻。这首诗赞颂了戍边将士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决心。普通来说,写悲壮惨烈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浓艳色彩词语,而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交织在一起,组成色彩斑斓画面。作者简直就是一个高明画家,尤其善于调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此诗中造语浓艳,如“黑,燕脂,紫,红,金,”等,极力渲染气氛。课堂总结第10页布置作业背诵并正确默写这首古诗。第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