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马颖、李华编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6章 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习题答案6-1 在RL串联的交流电路中,R上端电压为16V,L上端电压为12V,则总电压为多少?解:6-2 RL串联电路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时功率为1.2kW,接在220V、50Hz的电源时功率为0.6kW,试求它的R、L值。解:接直流电源时,电感元件相当于短路,只有电阻作用,因此,接交流电源时,由此得,所以阻抗角,感抗,6-3 已知交流接触器的线圈电阻为200,电感量为7H,接到工频220V的交流电源上,求线圈中的电流I。如果误将此接触器接到220V的直流电源上,线圈中的电流又为多少?如果此线圈允许通过的
2、电流为0.2A,将产生什么后果?解:线圈接工频交流电时,由此得线圈中电流。如果将该线圈接到直流电源上,如果此线圈允许通过的电流为0.2A,在直流电中线圈将烧毁,在工频交流电中可以正常使用。6-4 在RLC串联电路中,已知R10,L1H,C0.005F,电源电压,计算:(1)XC、XL、Z;(2)、,并画出相量图;(3)写出i、uR、uL、uC的表达式。解:(1)XC=1/(C)=1/(200.005)=10,XL=L=201=20,Z=R+j(XLXC)=10+ j10=1045。(2),。(3)i=10 sin (20t45)A,uR=1000 sin (20t45)V,uL=200 sin
3、 (20t+45)V,uC=100 sin (20t135)V。6-5 电路中电压、电流的表达式如下,判别各负载的性质,假设各负载的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1),;(2),;(3),;(4),。解:(1),所以为电感性电路;(2),所以为电容性电路;(3),因为要求所以取为纯电容性电路;(4)因为,所以为纯电感性电路。6-6 如图6-42所示电路中,已知Z30j30 ,jXLj10,又知UZ = 60V,求端电压有效值U。图6-42 习题6-6、习题6-7图解: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串联后电路的总阻抗Z总=Z+ jXL=30j30+ j10=30j40 =5053, 所以电路总电压。6-7
4、如图6-42所示电路中,已知Z4j3 ,XL1,求电路中的电流和阻抗Z的端电压。解:串联后电路的总阻抗Z总=Z+ jXL= 4j3+ j1= 4j4 = 445,由此得电路中的电流, 阻抗Z的端电压。6-8 在RLC并联电路中,R10,XL5,XC8,其中电容支路的电流,求、及总电流。解:并联电路的总电压, 6-9 求如图6-43(a)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2的读数、图6-43(b)电压表V的读数。图6-43 习题6-9图解:(a)图; (b)图,由此得串联电路的电流,总电压。6-10 图6-44所示电路中,已知RXC10,UabUbc,且电路中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求图中的复阻抗Z。图6-44 习
5、题6-10图解:根据题意有,因为电路中端电压与总电流同相,说明电路为纯电阻性电路,所以Z的电抗X=5。且由于UabUbc,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可知|Zab|Zbc|,因此Z=5+j5 。6-11 如图6-45所示,用三表法测实际线圈的参数R和L的值。已知电压表的读数为100V,电流表为2A,瓦特表为120W,电源频率f =50Hz,计算R和L的数值。图6-45 习题6-11图解:根据题意得cos = P/UI = 120/(1002)=0.6,所以 =53,|Z|=U/I=100/2=50,Z=|Z| =5053=30+j40 ,因此得到R=30,L=XL/ = 40/314=0.127H。
6、6-12 一个功率因数为0.7的感性负载,将其接于工频38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该负载吸收的功率为20kW,若将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85,应并联多大的电容C?解:cos1 =0.7,所以1 45;cos2 =0.85,所以2 32;因此并联的C=P(tan1tan2)/(U2) =20k(tan45tan32)/(3142202)=493.5F。6-13 已知一串联谐振电路的参数R = 10,L = 0.13mH,C = 558pF,外加电压U = 5mV。试求电路在谐振时的电流、品质因数及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解:谐振时的电流I=U/R=5m/10=0.5mA,品质因数电感和电容上的电压U
7、L=UC = QU =48.35m=241.5mV。6-14 已知串联谐振电路的谐振频率f0 = 700kHz,电容C = 2000pF,通频带宽度BW= 10kHz,试求电路电阻及品质因数。解:品质因数Q = f0/BW= 700k/10k=70,6-15 已知串谐电路的线圈参数为R = 1,L = 2mH,接在角频率= 2500rad/s的10V交流电压源上。(1)求电容C为何值时电路发生谐振?(2)求谐振电流I0、电容两端电压UC、线圈两端电压URL及品质因数Q。解:(1)C = 1/(2L)=1/(250022m)=80F;(2)I0 = U/R=10/1=10V,UC = QU=510=50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