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1章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选择题
1
E
2
A
3
E
4
E
5
A
6
C
7
D
8
B
9
A
10
D
三、问答题
答:
(1)C
O
L
W
A
W1
W2
L1
L2
B
E1
E2
若移入深圳的职工使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从移动到,均衡工资将下降(由W1下降为W2)。
(2)
虽然均衡工资水平下降,但是就业人数增加了,所以,总工资水平要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弹性来判断;从图中看来,劳动的需求弹性大于1,那么总工资应该是增加了(四边形OL2E2W2的面积大于四边形OL1E1W1的面积)。
(3)
当就业人数为L1时,总产值为四边形OL1E1A,资本所有者得到的收益为三角形W1E1A。当就业人数为L2时,总产值为四边形OL2E2A,资本所有者得到的收益为三角形W2E2A,比就业人数为L1时增加了四边形W2E2E1W1。
(4)
由(2)(3)可知,外省市场职工流入深圳后,深圳本地的劳动所有者(工人)的收入损失了W1W2CE1量,而资本所有者的收入增加了W2E2E1W1,显然W2E2E1W1>W1W2CE1 , 即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总收入的增加量超过了劳动所有者(工人)工资额的损失量,其差额为CE2E1,因此外省市职工流入深圳对深圳整体来说是有利的。
四、计算题
1.
解:若每个产品的价格是10元,该厂商应雇佣7个劳动力。
2.
解:
(1)根据DL=SL,求得均衡工资为30元。
(2)若政府对工人提供的每单位劳动课以10元的税,
供给曲线变为:S’L=100(W’-10) ,S’L =D L ,即100(W’-10)=6000-100W’,
得,W’=35(元) 。
(3)尽管政府向劳动提供者(工人)征税,但厂商也承担了税额的支付,所以,实际上对单位劳动征收的10元税收由厂商与工人两方面分担。
实行征税后,厂商购买每单位劳动要支付的工资变为35元,而不是征税前30美元,两者间差额5元即为厂商为每单位劳动支付的税收额。工人提供每单位劳动得到35元,但仅能留下25元,因其中10元作为税款上交给政府,他们实际得到的单位工资与征税前的30元相比减少了5元,这5元即为他们提供单位劳动实际支付的税款。所以在这里,厂商与工人恰好平均承担了政府征收的10元税款。
(4)征税后的均衡劳动雇佣量为2500,则政府征收到的总税款为25000元。
3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