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牙齿痕迹实验》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王纬东 实验时间: 2015-06-06
制作人:
天气情况:晴 温度: 26摄氏度 湿度:18
实验器材与样品:红白大样膏,蜡纸,光学显微镜,纸杯,热水
实验名称
实验一、牙齿痕迹实验
实验目的
了解人牙排列规律,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形态与牙位的分析方法;掌握牙齿宽度、牙弓宽度、牙弓深度及牙齿之间相对夹角的测量方法;掌握利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齿痕迹样本的操作方法。
实验原理
恒牙列形成后,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这是牙齿痕迹检验、鉴定的基本条件;医用打样膏能够在加热的条件下被塑造成需要的形态,冷却即可定型,能够如实的反映牙齿的结构特征。
教学方法
制作牙齿痕迹,观察和认识特征。
方 案 设 计 及 教 学 过 程
实验内容
(一) 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取出一块牙科打样膏,浸泡在装有70℃~80℃的热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待打样膏软化后立即取出,手动塑成与牙弓大小相近的形状,然后将打样膏置于口腔中,上、下颌正常咬合,待打样膏硬化后取出,置于装有冷水的一次性纸杯中冷却,待完全硬化定型后,即制备成了牙齿痕迹样本。
(二)牙齿痕迹测量
1.测量牙冠宽度
2.测量牙弓宽度与牙弓深度
3.描绘牙列曲线
(三)观察痕迹确定特征
观察牙齿痕迹样本,确定牙齿的排列规律;确定畸形、病变牙的数量、部位和种类;分析正常牙列或由畸形牙和病变牙构成的牙列特征的各自特点,分析特征的特定意义。分析牙齿痕迹的特征反映及特征的特定性,分析前牙痕迹在检验中的作用与意义。
(四)根据牙齿痕迹样本的测量数据、观察结果、分析意见写出实验报告。
注意事项
使用牙科打样膏制作牙模时,要控制咬合的力度,不可反复咬合,否则会破坏牙齿痕迹
实验作业
(一)要求每位学员个人独立操作,制做牙齿痕迹样本。
(二)保存好实验模型。
实验现象、数据与分析:牙冠宽度、单牙尺寸、牙弓宽度、牙弓深度、牙齿相对夹角等数据的分析,自己依据上面实验自我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