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习题一
一、判断题
1.负载在额定功率下的工作状态叫满载。( √ )
2.电流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电流叫稳恒电流。( × )
3.如果把一个6V的电源正极接地,则其负极为-6V。( √ )
4.电路中某点的电位值与参考点选择的无关。( × )
5.电路中某两点间电压的正负,就是指这两点电位的相对高低。( √ )
6.导体的长度增大一倍,则其电阻也增大一倍。( √ )
7.电源电动势的大小由电源本身性质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
8.公式可以写成,因此可以说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 )
9.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大就是指大负载。( × )
10.电源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 )
11.当电源的内电阻为零时, 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端电压。( √ )
12.短路状态下,短路电流很大,电源的端电压也很大。( × )
13.开路状态下,电路的电流为零,电源的端电压也为零。( × )
14.电池存放久了,用万用表测量电压为1.4V,但接上灯泡却不发光,这主要是电源电动势变小了。( × )
15.全电路电路中,若负载电阻变大,端电压将下降。( × )
16.一般来说,负载电阻减小,则电路输出的功率增加,电源的负担加重。( √ )
17. 通过电阻上的电流增大到原来的2倍时,它所消耗的功率也增大到原来的2倍。( × )
18.把“110 V/50 W”的灯泡接在220 V电压上时,功率还是50 W。( × )
19.在电源电压一定的情况下,负载电阻越大,在电路中获得的功率也越大。( × )
20.把“25W/220V”的灯泡接在1000W/220V的发电机上,灯泡会被烧毁。( × )
二、选择题
1.1A的电流在5min时间内通过某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D )。
A. 1C B.5C
C.60C D. 300C
2.当参考点改变变时,下列电量也相应变化的是( B )。
A. 电压 B.电位
C.电动势 D. 以上三者皆是
3.在电源内部,电动势方向是( B )。
A. 从电源正极指向负极 B.从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C.没有方向 D. 无法确定
4.如题图1—1所示,a,b两点间的电压为( A )。
A.1V B.2V C.3V D. 5V
题图1—1
5.关于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两者大小相同,方向一致 B. 两者大小不同,方向一致
C.两者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D.两者大小不同,方向相反
6.一只电阻两端加15V电压时,电流为3A;如果加18V电压,则电流为( B )。
A. 1A B. 3.6A C. 6A D. 15A
7.一根导体的电阻为,若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其阻值为( C )。
A. B. C. D.
8.如题图1—2所示,已知>,则以下说法正确的为( D )。
题图1—2
A.实际电压为由a指向b,>0 B. 实际电压为由b指向a,<0
C.实际电压为由b指向a,>0 D. 实际电压为由a指向b,<0
9.在题图1—3中,当开关S闭合时,等于( A )。
A.0 B.2.5V C.5V D.10V
题图1—3
10.两个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题图1—4所示,以下正确的为( C )。
A. =6Ω =2.5Ω B. =12Ω =2.5Ω
C. =12 Ω =5Ω D. =6Ω =5Ω
题图1—4
11.测量某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关系曲线,如题图1—5所示,根据曲线可知,以下正确的为( A )。
A. =5V =0.5Ω B. =10V =0.5Ω
C. =5V =1Ω D. =10V =1Ω
题图1—5
12. 用电压表测得电路端电压为零,这说明( B )。
A.外电路断路 B.外电路短路 C.外电路上电流比较小 D.电源内阻为零
13.电源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22Ω,负载电阻为1.28Ω,电路的电流和端电压分别为( B )。
A.= 1.5A,=0.18V B. = 1A,=1.28V
C.= 1.5A,=1V D. = 1A,=0.22V
14.一台直流发电机,其端电压为230V,内阻为6Ω,输出电流为5A,该发电机的电动势为( D )。
A. 230V B. 240V C. 260V D. 200V
15.为使某一电炉的功率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则应使( D )。
A. 电压减半 B. 电压加倍 C. 电阻减半 D. 电阻加倍
16.标有“12V/6W”的灯泡,接入6V电路中,通过灯丝的电流为( C )。
A. 1 A B. 0.5 A C. 0.25 A D. 0.125 A
17.10度电可供220V/40W的灯泡正常发光( A )。
A. 20h B. 250 h C. 400 h D. 450 h
18. 灯泡A为“6V/12W”,灯泡B为“9V/12W”,灯泡C为“12V/12W”,它们都在各自的额定电压下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 三个灯泡电流相同 B. 三个灯泡电阻相同
C.三个灯泡一样亮 D. 灯泡C最亮
19.在直流供电电网中,由于电压降低致使用电器的功率降低了19%,这时电网电压比原来的降低了( D )
A.90% B. 81% C.19% D. 10%
20. 某电源短路时消耗在内阻上的功率是40W,电源能给外电路提供最大的功率为( A )。
A.10W B. 20W C.30W D. 40W
21. 若某电源开路电压为12V,短路电流为1A,则负载能从电源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A )。
A.3W B. 6W C.12W D. 24W
三、计算题
1.在题图l—6所示电路中,以O为参考点,=10V,=5V,=-5V,试求、、、。
题图1—6
答案:=5V,=10V,=15V,=-15V。
2.电路如题图l—7所示,求a、b、c三点电位。
题图1—7题 题图1—8
答案:=5V,=2V,=0V。
3.电路如题图l—8所示,已知电源电动势=22V,内电阻=1Ω,负载=10Ω。求: (1)电路电流;(2)电源端电压;(3)负载上的电压降;(4)电源内电阻上的电压降。
答案:(1)=2A;
(2)电源端电压=20V;
(3)负载上的电压降等于端电压,即20V;
(4)电源内电阻上的电压降为2V。
4.如题图1—9所示电路中,求。
答案:a图,以b点为参考点,=3V+(-1A)5Ω-5V=-7V
b图,以“地”为参考点,=-=-3V+(-5A)2Ω-(-5V)=-8V
a ) b)
题图1—9
5.如题图1—9所示电路,若电流反向,求。
答案:a图,以b点为参考点,=3V+1A5Ω-5V=3V
b图,以大地为参考点,=-=-3V+5A2Ω-(-5V)=12V
6.如题图l—10所示电路,已知=5V,=5Ω,=195Ω,求开关分别在1、2、3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
题图1—10
答案:位置1,负载短路,=1A,电压为0V。
位置2,开路,=0,电压为5V;
位置3,在路,=25mA,电压为4.925V;
7.额定值为“220V/100W”的灯泡和“220V/25W”的灯泡,试通过计算确定哪只灯泡的灯丝电阻较大?
答案:灯泡220V/100W,==484Ω;
灯泡220V/25W,==1736Ω;
8.一个蓄电池的电动势是12V,内阻是1Ω,负载电阻为5Ω。试求蓄电池的总功率、负载消耗的功率。
答案:蓄电池的总功率==24W;负载消耗的功率==20W
9.一只标有“220V/100W”的灯泡经一段导线接在220V的电源上时,它消耗的实际功率为81W。求:(1)灯泡电阻;(2)灯泡和导线上的电压降;(3)导线的电阻及损失的功率。
答案:(1)由得,===484Ω。
(2)由于导线上有电压降,实际功率只有81W,因此,由得
灯泡的电压降 =198V
导线的电压降 =220-198=22V
(3)由于灯泡与导线串联,因此,导线的电流就是灯泡的电流
=198/484=9/22A
导线上的损失功率为 =9W
导线的电阻为 ==22/≈53.8Ω
10.题图1—11为电饭锅原理示意图,是一个电阻,是加热用的电阻丝。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种是锅内水烧开以前的加热状态,另一种是水烧开后的保温状态。试回答:
(1)自动开关S接通和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哪种状态?为什么?
(2)要使电阻丝在保温状态下的功率为加热状态时的四分之一,:应该是多大?
题图1—10 题图1—11
答案:
(1)自动开关S接通时,电饭锅分别处于加热状态;自动开关S断开时,电饭锅分别处于保温状态。
(2),,若=4,则
=4,即,所以=110V
于是有 :==110:110=1:1
11.某电源外特性如题图1—11所示,求此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7V
=2Ω
12.在题图1—12所示电路中,设电阻=14Ω,=9Ω。当开关接到位置1时,由电流表测得=0.2 A;接到位置2时,测得=0.3 A。求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各为多少?
题图1—12
答案: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可列出以下方程组:
消去,解得
==1Ω
把=1Ω,代入,可得
=3V
13.某电源电动势=6V、内阻=0.6Ω,若负载消耗的功率为15W时,求电路中的电流为多大?负载为多少?
答案:已知=+,代入数据,得+15,整理得
解方程,得=5A
由于=,而=15W;所以,负载==15/25=0.6Ω。
14. 一个电源分别接上2Ω和8Ω的电阻时,两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相等,求:(1)电源的内阻;(2) 两种情况下,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之比
答案:
(1)由,可知=,=,因此,有
=
解之得
又 =
变换后,得 =
代入数据,并考虑,于是有
=
整理,得 =4Ω
(2)由于,则有
==2:1
上式说明,负载电阻不相等但消耗的功率相等时,电源消耗的总功率不相等。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