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50900 上传时间:2024-06-2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傅建忠1摘要:日用类书自南宋末年诞生伊始就收录有医学文献,并伴随着时代发展而呈现出风貌迥异的文献特征。通过历史性与共时性两个视角,梳理总结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三个历史特点:内容类型两极化、医学知识实用化及资料来源时效化。日用类书涉医文献作为中医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中医文献学、中国医学史、出版文化史、通俗文化等领域的学术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而且对当今编纂入门医书和中医药科普书籍以及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也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关键词:日用类书,涉医文献,历史特点,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R-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772(2024)03-00

2、78-04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4.03.17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mporary Value of Medical Literature in Daily-use BooksFU Jianzhong11.College ofChinese Medicine,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Abstract:SinceitsinceptioninthelateSouthernSongDynasty

3、,daily-usebookshaveincludedmedicalliteratureandexhibiteddiversefeaturesovertime.Fromhistoricalandsynchronicperspectives,threehistoricalcharacteristicsofmedicalliteratureindaily-use books are summarized:polarization of content types,practicality of medical knowledge and the timeliness ofinformationso

4、urces.Asanessentialcomponent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medicalliteratureindaily-usebookscontributesnotonlytotheacademicresearchinsinology,thehistor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historyofpublishingculture,and popular culture but also hold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compilation of intr

5、oductory medical books,populariz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andtheinheritanceanddissemin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ulture.Key Words:daily-usebooks,medicalliterature,historicalcharacteristics,contemporaryvalue日用类书形成于南宋末年,以陈元靓博闻录的编刻出版为标志1。其编纂方式与收载内容类似如今的百科全书。若从知识的广泛性和实用性角度衡量,其理应广受读者欢迎并迅速发

6、展。然而在长达 300 年的历史里,日用类书却停滞不前。元代仅出现事林广记书林广记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三种日用类书,其中事林广记还是博闻录的增补改编本。明代万历之前的情况同样如此,日用类书大多根据事林广记与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进行增补或翻刻的。直到晚明时期,日用类书方才迎来爆炸式的发展,其所辑录的知识内容和门类均呈现出空前的丰富多彩。不过,到了清代,却因日用类书编刻主力军的建阳商业出版迅速衰微而走向没落。日用类书的种类急剧减少,版本也很单一,全新编刻的日用类书几乎不再出现。从编刻主体看,日用类书绝大多数属于坊刻本,坊刻本之中又以建阳刻本占绝对优势,尤其是明代。综合前人和笔者所搜集到的信息,可以明确判断

7、刊刻者的明代坊刻日用类书,目前仅见到一种是金陵周氏万卷楼的刻本,其余均是建阳刻本。尽管金陵与建阳两地相隔遥远,其出版的日用类书在版式特征、编纂模式乃至资料来源等诸方面都受到建阳刻本的深刻影响。主要原因在于:建阳人不仅长期在南京开设书坊,而且还与当地书坊合作编刻出版流行书籍。如建阳刘氏家族,“刘孔敦至少在五部由南京著名的周氏家族书坊大业堂、仁寿堂、万卷楼刻印的著作里被列为校正和编辑”2。日用类书作为百科全书式的书籍,其中的医学知识,无疑是最实用且受众最广泛的一种知识门类,可谓士农工商皆所需,亦皆所宜。坂出祥伸、吴蕙芳、张哲嘉、陈昭吟等中外学者,对日用类书涉医文献均有一定的探讨,但多局限于其断代特

8、征或其中某一门类涉医文献的考察。本文拟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入手,梳理总结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变迁特点,剖析其与传统医学经典、明代盛行入门医书、道教医学的关系,进而评析其当代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1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日用类书多为建阳坊刻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所载知识仅具地域性特点,毕竟建阳商业出版的销售目标是全国市场,其知识内容必然要具备广泛性和代表性,其中的医学知识也同样如此。1.1内容类型两极化与日用类书本身的发展轨迹相类似,涉医文献内容类型的历史变迁也呈现出“橄榄型”的形态,即“中间大,两头小”,晚明的日用类书是发展顶峰,其收录的医学内容类型也是最为丰富多样,其余两个阶段相对要少很多。

9、*基金项目:2019 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FJ2019B053)1.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122作者简介:傅建忠(1972-),男,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医学史。E-mail:医学思想史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78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 前期的以事林广记为例,日本和刻本据元泰定2 年(1325 年)本翻刻,可视为元刻本,其中涉医文献分布如下:己集“黄庭要旨门”“辟粒服饵门”“真人摄养门”共三门,为道教养生知识;庚集“涉世良规门”之“服药

10、”“饮食”“养生”三小类,为日常养生知识;辛集“药石辨正”“药石备用上”“药石备用中”“药石备用下”“解毒备急”“药忌反畏”共六卷,为方药知识;癸集“绮疏丛要”“官院事宜”两卷,为医学美容知识。上述医药养生知识,总共约 2.7 万字。明弘治五年(1492 年)詹氏进德精舍刻本事林广记,其中涉医文献分布情况:别集“修真类”,有“修真要旨”“修炼要诀”“运气妙诀”“六气论”“君火相火论”等近 10 小类,为道教养生知识,而“释教类”当中的“炼性诀”“修真术”“息命经”“坐禅”等小类,体现了三教合流的养生趋势;新集“医学类”,分为“医学发明”“用药效验”“论用药法”等 50 余小类,为医学理论与治法

11、知识,“针灸类”包含“针灸总论”,但主要内容却是药物炮制与药性宜忌知识,可见其编纂体例不够严谨。以上涉医文献总共约 4.5 万字。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余象斗双峰堂刻本三台万用正宗,是晚明日用类书的代表作品,其中涉医文献如下:卷六师儒门收录经验效应方,为经验养生方;卷十八子弟门载有洞房春意仙方碧云真人房中采补修身诀吕纯阳修养诀等,为房中术知识;卷二十三修真门包括却病一秤金秘逍遥歌药物歌等,为道教养生知识;卷二十五养生门囊括食鉴本草养生去病歌养生约言等,也是道教养生知识;卷二十六医学门分为“脉诀”“用药”“日用经验良方”三个主题类别,为综合性医药知识;卷二十七护幼门,收载小儿痘疹理论、饮

12、食禁忌和痘疹经验方;卷二十八胎产门,为妇产理论和经验方药。此书辑录的涉医文献总共超过 10 万字。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 年)金阊书业堂刻本增补万宝全书,其中涉医文献仅有:卷十五酒令门所附春意妙方,为房中术知识;卷二十四种子门,分作“胎教捷法”“十月胎生”“催生妙方”“生产宝论”四个主题内容,为妇产理论和验方;卷二十九医学门,主要涵盖脉理、伤寒、药性等歌赋,为综合性医学知识。上述涉医文献共计约 1.6 万字。与上书同年编刻的建阳书林刘金扬刻本石渠汇要万宝全书,其书名与明崇祯间建阳书林陈含初刻本完全一致,应据陈氏刻本的内容进行删节翻刻。刘氏刻本的涉医文献仅剩下两卷,即卷四养生门和卷八种子门,类

13、型稀少,内容数量已不到 1 万字。由此可见,清代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内容类型不断缩减,有的甚至根本不收医药养生的内容3。尽管日用类书的医药知识分类和编排逐渐变得简明合理,但编纂方式也趋于类型化和模式化,内容知识也多辗转因袭,编刻者对于明末清初包括西医学在内的西方先进科学,缺乏应有的感知和回应,以致因创新不足而最终丧失读者与商业出版市场。1.2医学知识实用化早期形成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难经等,文字古奥、义理艰深,普通识字人难以理解,更谈不上实际应用的问题。虽然日用类书的知识技术五花八门,社会各阶层均可各取所需,但至少宋元时期的日用类书似乎仅仅面向文化层次较高的士人阶层。元至顺间建阳西园精舍

14、刻本事林广记,其内封有广告性的识语,文曰:“事林一书,资于博物洽闻之士尚矣。道散天下,事无不该,物无不贯,其纪载容有能尽之者乎?是编增新补旧,视他本特加详焉,收书君子幸鉴。”从中不难看出:事林广记预设的目标是“资于博闻洽文之士”,而非普通大众。此外,日用类书当中的道教医学,其内丹、导引、胎息、辟谷及房中术等修炼理论与方法,涉及道家哲学、阴阳五行、方术谶纬等学说,同样不是一般大众所能理解和掌握的,故其主要的接受者和传播者也是士大夫阶层。即便如此,日用类书的道教医学也呈现出不断通俗化、简易化的趋势和特点。例如,元代诸本的事林广记,均载有孙真人枕上记和吕真人安乐法两篇养生歌诀,句式工整,文字浅白,易

15、读也易记。后者还是如今颇为盛行的养生功法“八段锦”的早期版本,其文曰:“昂头仰托顺三焦,左肝右肺如射雕;东脾草托兼西胃,五劳回顾七伤调;鳣鱼摆尾通心气,两手搬脚定于腰;大小朝天安五脏,漱津咽纳指双挑。”明万历时期的日用类书,以诗、词、歌、赋等有韵文体形式编纂的医药知识更为普遍,诸如脉诀药性赋伤寒歌等。这当中又以道教养生知识为最多,如孙真人卫生歌真常子养生歌孙真人养生铭孙真人二十多等。韵文体的运用,从余象斗所编刻的三台万用正宗即可窥见一斑4。可以说,从日常的饮食、居处、情志调养入手,运用韵文体编纂道教养生知识,更便于普通大众的记忆、传播和修炼,这正是日用类书知识趋向通俗化、实用化的一个重要体现。

16、晚明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市民阶层壮大,社会享乐和奢侈之风盛行,包括房中术在内的医药养生知识,在商业出版的极力推动下,展现出通俗化和实用化的鲜明趋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伤寒论经方知识的节括和改编,它们往往以歌诀和活套的方式呈现,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以明万历 25 年(1597 年)建阳书林郑世魁刻本五车拔锦为例,该书卷十八不仅收录有伤寒证治总略歌伤寒六经传变歌伤寒至捷法类集杂方歌括等理论为主的歌诀,而且还编有治伤寒活套这种实用性更强的治法。试以“小柴胡汤”为例。首先,简要说明该方的主要适应证:“小柴胡汤,治伤寒温热病,身热项强,急痛,胸胁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傅建忠医学与哲

17、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79痛,呕吐恶心,烦渴不止,寒热往来,头面黄疸,小便不利,大便秘涩,或过经不解,或潮热不除,及妇人产后劳役,发热,身疼头痛,男子久咳成痨,或疟疾不时,或发热颠强,谵语,一切治之。”其次,具体列出基本方药组成和煎煮方法:“人参(去芦,四钱),半夏(五钱),黄芩(一两),柴胡(一两),甘草(三钱)。上剉散,姜五片、枣三枚同煎。”最后,根据少阳病的兼证或变证进行灵活加减用药:“如胸满及咽痛,加枳实、桔梗,名柴胡枳桔汤。胁痛,加芍药、石菖

18、蒲,名柴胡芍药汤。胁痛、腹痛,加枳壳、大黄,名柴胡饮子。无汗,本方加升麻、葛根,名柴胡葛根汤,即柴胡升麻汤或下后阴弱生热,脉微,恶寒,本方去黄芩,加芍药,名柴胡芍药汤。呕而发热,胸胁满,小便不利,本方去黄芩,加茯苓,名柴胡茯苓汤。痰热头疼,手足烦热,加白术、麦门冬,名柴胡半夏汤。”将上述内容与现今传本的伤寒论原文相比,这种活套式的改编,对刚入门的学医者或普通士人更易于理解、接受和应用。这也是医学经典通俗化的一个重要表征。1.3资料来源时效化从资料来源看,日用类书与其他类书的编纂模式相同,即摘录各类书籍的相关内容。差异在于:日用类书通常不注明资料出处,有时会对部分语句进行删减改编,而且喜用异体字

19、和简化字。早期的日用类书,涉医文献较单一,以道教养生知识为主,多摘录医学经典和时代较远的道教典籍。以元明流传的各版本事林广记为例,其“修真类”所载资料可谓一以贯之,基本没有变化。其中修真旨要,主要摘录于庚桑子的洞灵真经、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施肩吾的西山群仙会真记等;修炼要诀的主要资料来自胡愔的黄庭内景五脏六腑补泻图一书;运气妙诀六气论君火相火论则是据黄帝内经改编而成。从上述来源文献的成书年代看,多数为唐代及其之前的文献。尽管西山群仙会真记的成书年代仍有争议,但据专家考证也不会晚于北宋。据此可知,陈元靓在编集道教养生知识之时,似乎更加倾向于选用具有历史积淀的经典文献。晚明时期,涉医文献的主要资料来

20、源,却直接来自当代流行的医书和道教医学。就以道教养生知识来说,经学者细致考证认为:“编者优先选择的养生方,是以离万历年最近的出版品所收养生方为优先选录内容,其次是嘉靖年出版品,再次才是元明之间的出版品,从元代以前的出版物所摘入万宝全书的内容者,几乎没有。”5173-174以五车拔锦卷二十七养生门为例,其中养生纪要,主要摘自正统道藏当中的修真十书陈虚白规中指南霞外杂俎,明嘉靖间紫闺秘书,明万历间遵生八笺、顾问文集等。晚明卷帙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日用类书是三台万用正宗,此书由余象斗自编并自刻于明万历 27 年(1599 年),其卷十八子弟门大量摘录紫闺秘书所载的吕纯阳房中秘术;卷二十三修真门,主要资

21、料来自明初冷谦的修龄要旨和高濂的遵生八笺;卷二十五养生门,资料来源以明洪基的摄生总要,顾问的文集霞外杂俎和宁献王朱权的活人心法等为主;卷二十五医学门所载医药知识,则与五车拔锦大同小异。据上述可知,晚明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资料来源主要取自明代,即很少采用前代或更早期的医学著述,这无疑昭示书坊的编刻宗旨就是强调所选医药知识的流行性和时效性。究其原因,大概有两个:其一,晚明文化艺术出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趋势,日常文化消遣和养生需求旺盛,体现大众文化的小说、戏曲和通俗医书盛行;其二,晚明商业出版非常发达,以建阳书坊为代表的出版商编刻了大量入门医书和通俗养生书籍,以迎合和满足社会大众的需求。据笔者仔细查证,

22、余象斗编刻出版过至少 6 部医书4,其中必用医学须知共 10 卷,分为以下四集:一集为叔和脉诀;二集为药性赋和明代熊宗立的勿听子药性赋;三集为明代吴球的诸症辨疑;四集为明代王宗显的医方捷径。以上四集医书大多采用歌诀类文体进行凝练概括,文字浅显,都是明代盛行一时的入门医书。作为晚明最著名出版商之一的余象斗,眼光独到,将这些通俗医书汇编在一起,并以巾箱本的版式加以编刻出版,非常便于大众携带、阅读和使用。与上文所述相对照,余象斗的三台万用正宗涉医文献,有不少资料来源必用医学须知所收的流行医书。2当代价值传统医学的载体主要是医学专著,但诸如笔记、农书、类书、文集、杂著等书籍,也收录不少医学知识。日用类

23、书作为百姓日常生活的指导手册,在历史上扮演着知识传播的重要角色。日用类书本身及其涉医文献在清代大幅度减少并最终被商业出版市场所抛弃,是一种值得深入反思的独特文化现象。不过,作为传统文化遗存,日用类书涉医文献在当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具体而言,至少有以下三点。首先,有助于扩大中医文献搜集和研究范围,丰富校勘学和辑佚学工作内容。中医古籍与其他古籍一样,在历史流传过程中散佚的现象很普遍,有些彻底毁灭消失,有些被辑刻或传抄到其他类型的书籍里。日用类书收载有大量的医学文献,可作为校勘和辑复相关中医古籍的重要参考资料。例如,明代著名学者顾问的著作均已散佚,但“其养生笔札,因其具实用性,反是借

24、着日用类书的摘录而得以保留、传播”571。上述五车拔锦和三台万用正宗均有收录顾问所撰的养生知识,它们是辑复和整理顾问著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再如,余象斗的三台万用正宗编刻较为精审,其中涉医文献不仅对其来源文献有校勘价值,而且因与更早出版的五车拔锦有不少相同的资料来源,也具有文献对勘价值。其次,有利于综合考察书籍史和医学史的发展规律。历代日用类书的编刻,其主体是建阳书坊,日用类书的发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傅建忠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80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

25、34 展和衰落均与建阳书坊密切相关。况且明代日用类书与通俗医书之间存在直接的互动关系,整理和研究日用类书涉医文献,可以为我们研究日用类书和医书的编纂方法、商业出版模式、文献特征、资料价值以及古代出版史、医学史的发展规律提供文献支撑。有学者认为:“元代以来医学歌赋、入门书以及刊载这些文字的日用类书的普及,相当程度反映了共同特征:医学初学者的年纪都不小,并且常是科举考试的失意人士。”6实际上,无论是入门医书还是日用类书涉医文献,其编纂者和阅读者往往是士人阶层,而学医、行医和编刻传播医学文本,通常又是他们无奈放弃科举后的最主要职业选择。长期流行的“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口号,又为他们科举失意后又能心安

26、理得地从事行医活动提供了人生座右铭和安慰剂。再次,有益于研究传统医学知识的传播方式与路径。晚明出版商具有浓厚而敏锐的商业意识,善于把握文化通俗化和市民消费需求的发展动向,借用当代最为流行的道教典籍和医书,通过分门别类和大量采用歌诀文体进行编辑日用类书,不仅迅速赢得了出版市场,而且间接推动通俗医书的出版以及医学知识向普通大众的传播。2019 年,国家提出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了传统中医药知识的保护和利用,并且特别强调“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深入探讨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编纂模式和

27、出版历史,深刻总结其正反两面的历史经验,对当今编纂入门医书和中医药科普书籍以及传承传播中医药文化,进而维护和促进群众身体健康,具有鲜明的启发和借鉴意义。3结语日用类书从南宋出现到清代退出市场,历经六百多年,其历史变迁轨迹与建阳商业出版业的盛衰起伏极为类似。晚明时期,因其内容类型的丰富多样、文体内容的通俗化和实用化、资料来源的时效化等特征,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编纂出版达到了巅峰。清初,又因建阳商业出版的衰落而退出出版市场。不过,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文化传承,日用类书涉医文献作为传统医药文化遗存,都是不可忽视的史料文献。参 考 文 献 陈广恩.日藏五行大义纸背抄录博闻录佚文初探J.中国史研究,201

28、9(4):136-155.1贾晋珠.谋利而印:11 至 17 世纪福建建阳的商业出版者M.邱葵,邹秀英,柳颖,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209.2吴蕙芳.万宝全书:下册:明清时期的民间生活实录M.台北:花木兰文化工作坊,2005:186.3傅建忠.三台万用正宗涉医文献特色考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3,38(11):5561-5563.4陈昭吟.晚明日用类书所收道教养生术研究:以养生门、修真门为范围M.台南:汉家出版社,2011.5梁其姿.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5.6收稿日期:2022-11-19修回日期:2024-01

29、-16(本文编辑:高峰)启事 关于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的通知为了保证学术性论文的真实性和原创性,端正对学术性论文抄袭与剽窃、伪造、篡改、不当署名、一稿多投等学术界的不正之风,以及本着对本刊论文作者和读者负责任的态度,医学与哲学杂志社于 2009 年 2 月开始启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该系统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全文比对数据库,本刊编辑将使用该系统对作者所投稿件的文字复制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包括与已发表论文比对后的文字复制比率,所涉及论文的题目、作者、发表期刊和发表时间。按规定文字复制比超过 20%的来稿即视为学术不端行为,将不能再进入下一步审稿程序,特此提醒广大投稿作者,注意所投稿件的原创性与真实性。特此通知。日用类书涉医文献的历史特点及当代价值傅建忠医学与哲学 2024年 2月第 45卷第3期总第 734 期Medicine and Philosophy,Feb 2024,Vol.45,No.3,Total No.7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