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下室及周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方案一、 基坑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上城左岸二期地下室及周边工程地处丹东市新城区兴丹大街与万兴街交汇,基坑长约200米,宽约50米,呈不规则的多边形,周围已有建筑物较多,基坑深度平均为7米深。鉴于其基坑工程的复杂性、不确定因素多及本基坑工程的重要性,根据基坑支护设计单位要求,本工程在基坑开挖及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全程监测。通过监测,及时分析反馈监测结果,掌握基坑支护结构、边坡土体及周围环境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基坑工程施工及地下结构施工期间,应对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周边建筑物、重要道路等保护对象进行系统的监测,通过监测,可以及时掌握基坑开挖
2、及施工过程中支护结构的实际状态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预报,为基坑边坡和周边环境的安全与稳定提供监控数据,防患于未然;通过监测数据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可以分析设计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科学合理的安排下一步工序,必要时及时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合理,施工更加安全;通过信息反馈,总结工程经验,促进基坑工程技术的进步。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深、大、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工程,基坑监测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基坑监测,就不能及时发现基坑安全隐患,若出现安全问题,造成的成果是灾难性的,因此,应对基坑监测工作足够的重视,基坑安全等级为一级。二、 监测方案编制依据1、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 8-
3、2007);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三、 平面与高程系统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基坑施工,本次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基坑施工,本次监测工作采用有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布设统一的监测控制网。本项目基坑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沉降监测及基坑支护结构竖向位移监测采用独立高程系,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采用独立坐标系。水准基准点布设在远离施工影响范围以外,地基稳固,不易破坏的位置。数量不少于3个,与监测点进
4、行联测,采用往返观测,形成水准闭合环线。平面控制点布设在能够控制整个监测区域,数量不少于3个,点位设在稳定、安全不宜被破坏之处。四、 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方法1、 支护桩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监测目的.在基坑开挖、支护结构施工中,根据支护桩顶部的水平、竖向位移的位移量,为支护桩体水平及竖向稳定性提供依据。布设原则监测点沿支护桩周边布置,在支护桩周边中部、阳角处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大于20m。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冠梁上布设变形监测点,共20个测点,编号WY1WY20,布点详见(上城左岸二期地下室及周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监测点埋设方法将顶端带标记的长水泥钉埋人冠梁中
5、,用混凝土固定,确保测点牢稳。监测方法支护桩顶水平位移测量按照极坐标法进行观测。因为它受现场环境条件的限制较小,施测较容易,精度较高,利用起算点坐标测出每个待测点的坐标。观测时不少于两个固定方向定向及检查,坐标系设置上采用假定坐标系,应尽可能将待测点坐标均设置在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这样有利于位移变化量在矢量方向和符号上的统一,便于数据的分析和理解。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经过三次测定(三次取平均值)。其精度指标为:观测点坐标中误差不大于1.0mm。支护桩顶竖向位移监测方法与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沉降监测相同。2、 周边建筑物及道路沉降监测点的布设及监测监测目的观测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建筑物及道
6、路竖向位移情况,掌握该区域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稳定性,了解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及道路的影响。布设原则在邻近基坑建筑物的四角、中部,分别布置观测点。测点间距为2550m。监测点布设在基坑周边建筑物及道路布设沉降监测点共20个,编号CJ1CJ20,布点详见(上城左岸二期地下室及周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监测点埋设方法将长100mm的长水泥钉植入建筑物墙体内及道路硬质路面,道路、地表沉降监测点应埋设平整,防止由于高低不平影响人员及车辆通行,同时,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的标记,方便保存。监测方法及精度沉降观测采用二级水准测量进行观测,各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经过三次测定(三次取平均值
7、),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上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沉降量,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沉降量。其精度指标为: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 0.5mm附和闭合差 0.3mm(n为测站点数)五、 监测仪器及相关设备序号仪器名称数量精度1徕卡电子水准仪1台0.5mm2拓普康gpt-3000-ln全站仪1台2mm+2ppm、33跳马尺1把4办公电脑1台5打印机1台水准测量用徕卡电子水准仪配合条码尺,其精度为:0.5mm。平面测量采用拓普康got-3000-ln全站仪,其精度为:测距2mm+2ppm,测角3。六、 监测频率根据工况合理安排监测时间间隔,做到既经济又安全。根据以往同类工程的经验,拟定监测频率为见表1(最
8、终监测频率须与业主、设计、监理、总包及有关部门协商后确定)。表1监测频率一览表基坑类别施工进度基坑设计深度551010一级开挖深度(m)551010底板浇筑后时间(d)7714142828七、 监测成果分析1、 根据水准点高程测量数据整理出逐次沉降量统计表;2、 根据位移测量数据整理出逐次位移量统计表;3、 绘出各测点沉降量及位移量、位移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4、 每次观测后1天内提供观测结果,分析变形是否过大、是否趋于稳定以及发生的原因。当变形超过或接近预警值时,立即向业主及施工单位通报,同时加密监测频率。八、 报警指标建议值监测报警指标一般以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两个量控制,累计变化量的报警指
9、标一般不宜超过设计限值。本工程报警指标初步拟定为表2所示(须得到有关单位的确认):表2报警指示值建议表序号项目累计变化量预警值(mm)变化速率预警值(mm/d)1桩(坡)顶水平/竖向位移2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及主要道路3基坑周边建筑物裂缝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当监测项目的变化速率达到监测项目表中规定值或连续3天超过该值的70%;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基坑支护结构的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周边构(建)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
10、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周边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泄露等;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上城左岸二期地下室及周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报表编号观测人观测天气计算人审核人观测日期监测点初始观测值本次变化量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备注编号X(m)Y(m)(mm)(mm)(mm/d)说明1、水平位移:变化量为“”表示向基坑内,变化量为“”表示向基坑外。分析与判断性结论: 本次监测数据局部孔位移有变化工况基坑开挖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上城左岸二期地下室及周边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监测日报表工程名称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报表编号观测人观测天气计算人审核人观测日期监测点实测高程本次沉降量累计沉降量变化速率备注编号(m)(mm)(mm)(mm/d)说明1、假设水准点BM1为水准基点,初始高程为5.000m分析与判断性结论: 本次监测数据正常,无变化。2、沉降:“”为下沉,“”为上升工况基坑开挖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专业文档供参考,如有帮助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