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二、原子守恒法.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3141603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1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原子守恒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原子守恒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文档 二、原子守恒法 在某些复杂多步的化学反应中,某些元素的质量或浓度等没有发生变化。因此涉及到多步复杂的化学过程的问题可考虑原子守恒法。 例1. 38.4 m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 mL(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3物质的量可能为 A.1.6×10-3 mol B.2.0×10-3 mol C.2.2×10-3 mol D.2.4×10-3 mol 解法一:常规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列式计算。 设生成NO2、NO分别为x mol、y mol。已知Cu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 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2H2O 1 4 2 0.5x mol 2x mol x mol 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4H2O 3 8 2 1.5y mol 4y mol y mol 由已知条件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0.5x + 1.5y = x+y= 解得,x=0.9×10-3 mol y=0.1×10-3 mol 反应中消耗的HNO3:2x+4y=2×0.9×10-3 mol+4×0.1×10-3 mol=2.2×10-3 mol 所以,答案为C。 解法二:原子守恒法 经分析Cu与HNO3反应生成了Cu(NO3)2和NOx,在反应中HNO3所起的作用有2种,一种是酸,另一种是氧化剂,由N原子守恒列出: Cu——Cu(NO3)2——2HNO3(酸) NOx —— HNO3(氧化剂) 1 1 2 1 1 mol 1.2×10-3 mol mol 1×10-3 mol 反应中共消耗HNO3:1.2×10-3 mol+1×10-3 mol=2.2×10-3 mol。所以答案为C。 例2. 有一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KOH固体,经分析测知其含水2.8%、含K2CO337.3% 取1克该样品投入25毫升2 mol/L的盐酸中后,多余的盐酸用1.0 mol/L KOH溶液30.8毫升恰好完全中和,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体 (A)1克 (B)3.725克 (C)0.797克 (D)2.836克 [解析] 本题化学反应复杂,数字处理烦琐,但若根据Cl-守恒,便可以看出:蒸发溶液所得KCl固体中的Cl-,全部来自盐酸中的Cl-,即:生成的n(KCl)=n(HCl)。 m(KCl)=0.025L×2mol/L×74.5g/mol=3.725g 答案为(B) 例3. 将0.8mol CO2完全通入1L 1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3:1 B、2:1 C、1:1 D、1:3 解析:如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进行计算,就必须先写出涉及到的两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再列方程组求算,很繁琐。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因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原子的种类及数目不会改变,所以在反应中钠离子与碳原子守恒。假设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则根据碳原子守恒有X+Y=0.8mol,根据钠原子守恒有X+2Y=1mol,解之得X=0.6mol、Y=0.2mol故X:Y=3:1,选A。 例4.现有19.7 g由Fe、FeO、Al、Al2O3组成的混合物,将它完全溶解在540 mL 2.00 mol·L-1的H2SO4溶液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8.96 L。已知混合物中,Fe、FeO、Al、Al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84、0.183、0.274和0.259。欲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至少应加入2.70 mol·L-1的NaOH(aq)体积( ) A、800 mL B、480 mL C、960 mL D、600 mL 答案:800 mL 提示:根据 Na 原子守恒和 SO42-守恒得如下关系: 2NaOH ~ Na2SO4~ H2SO4 则:n(NaOH) = 2n(H2SO4) c(NaOH)·V [NaOH(aq)] = 2c(H2SO4)·V [H2SO4(aq)] V [NaOH(aq)]可求。 例5. 28 g Na2O2、Na2O、Na2CO3、NaOH的混合物与200 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所得固体质量为( )。 A. 8 g B. 11.7g C. 15.3g D. 无法计算 分析 此题涉及反应较多,不论是混合物中的哪一种物质与盐酸反应,生成的溶液中的溶质都是NaCl,蒸干溶液,最终所得固体为NaCl。可根据氯元素守恒建立关系: NaCl ~ HCl 58.5 36.5 m 200g×36.5℅ 解得 m = 11.7g。 例6. 将一定量NaOH与NaHCO3的混合物A,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V1L(V1≠0).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B与过量盐酸反应,又生成CO2 V2L(气体体积在标况下测定)则: (1)B的成分是( ) A、Na2CO3与NaOH B、Na2CO3与NaHCO3 C、Na2CO3 D、 NaOH (2)A中 NaOH与NaHCO3共多少摩尔?NaOH与NaHCO3物质的量之比为多少? 解析:对于(1)由题知固体加热产生的气体体积不为零,则可说明有CO2生成,即碳酸氢钠过量,因此所得固体只有碳酸钠。 对于(2),因固体只有碳酸钠则根据钠离子守恒可知,n(NaOH) +n(NaHCO3) =2n(Na2CO3)=2V2/22.4.又知经过充分反应后,碳酸氢钠中所含的碳元素全部被转化为二氧化碳,则由碳守恒可知n(NaHCO3) =n(CO2) =(V1+V2)/22.4, n(NaOH) =2V2/22.4-(V1+V2)/22.4=(V2-V1)/22.4 . n(NaOH)/ n(NaHCO3)=(V2-V1)/ (V1+V2) 例7. 将几种铁的氧化物的混合物加入100mL、7mol•L―1的盐酸中。氧化物恰好完全溶解,在所得的溶液中通入0.56L(标况)氯气时,恰好使溶液中的Fe2+完全转化为Fe3+,则该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 72.4% B. 71.4% C. 79.0% D. 63.6% 答案:B 解析 铁的氧化物中含Fe和O两种元素,由题意,反应后,HCl中的H全在水中,O元素全部转化为水中的O,由关系式:2HCl~H2O~O,得:n(O)=,m(O)=0.35mol×16g•mol―1=5.6 g; 而铁最终全部转化为FeCl3,n(Cl)=0.56L ÷22.4L/mol×2+0.7mol=0.75mol,n(Fe)=,m(Fe)=0.25mol×56g•mol―1=14 g,则,选B。 例8. 有0.4g铁的氧化物, 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将其还原,把生成的全部CO2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0.75g固体沉淀物,这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 FeO B. Fe2O3 C. Fe3O4 D. Fe4O5 答案:B 解析 由题意得知,铁的氧化物中的氧原子最后转移到沉淀物CaCO3中。且n(O)=n(CaCO3)=0.0075mol m(O)=0.0075mol×16g/mol=0.12g。m(Fe)=0.4g-0.12g=0.28g,n(Fe)=0.005mol。n(Fe)∶n(O)=2:3,选B 例9. 在氧气中灼烧0.44 g由硫、铁组成的化合物,使其中的硫经过一系列变化最终全部转化为硫酸,用20 mL 0.5 mol/L的烧碱溶液恰好能完全中和这些硫酸。则原化合物中硫的质量分数约为 A.36.4% B.46.2% C.53.1% D.22.8% 解法一:常规方法 先书写方程式,再列式计算。而本题Fe、S化合物的化学式不定,因此第一步Fe、S化合物燃烧方程式还需写不定的化学方程式,这给计算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即使不考虑铁,只从S元素考虑,也有如下四个反应: 点燃 S+O2====SO2 反应① 2SO2+O2 2SO3 反应② SO3+H2O==H2SO4 反应③ H2SO4+2NaOH==Na2SO4+2H2O 反应④ 根据已知NaOH的量,逆推H2SO4,再由H2SO4推SO3,再由SO3推SO2,再由SO2推S元素。这里面所蕴含的关系式如下: 2NaOH——H2SO4——SO3——SO2——S 2 mol 32 g 20×10-3 L×0.5 mol/L m(S) =0.01 mol 列比例式: 解得m(S)==0.16 g 则原化合物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 所以,答案为A。 解法二:原子守恒法 依题意分析,S元素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变成了H2SO4,H2SO4再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根据S、Na的原子守恒关系: S——H2SO4——NaSO4——2NaOH 得出: S ———— 2NaOH 32 g 2 mol m(S) 20×10-3 L×0.5 mol/L =0.01 mol 列比例式求得:m(S)=0.16 g 则原化合物中S的质量分数= 所以答案为A。 练习:  1、(黄冈调考题)已知 、 、CO等有毒气体是污染大气的罪魁祸首,故国家环保部门针对不同的污染源强制要求进行治理,如某硝酸工厂的尾气中含有较多的NO2和NO,必须用碱液吸收来消除污染。已知NO2和NaOH溶液反应为: ,NO和NO2与NaOH溶液反应为: 。有 和 组成的混合气体,用NaOH溶液将其完全吸收,无气体剩余。现有浓度为 的NaOH溶液,则需此NaOH溶液的体积是  (    )   A.   B.   C.   D.   [解析]  从所给方程知:氮元素的物质的量与钠元素的物质的量相等    ,   则 , 。选择D。   答案:D   [评注] 此题若按方程式分步求解,过程繁琐且易出错。经仔细观察,巧用守恒,快捷求解。 2、(全国高考题)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 、 和 的营养液。若用KCl、 和 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依次是   A.2  64  24    B.64  2  24  C.32  50 1 2  D.16  50  24   [解析] 根据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守恒,在配制营养液中:      故选B。   答案:B   [评注]  溶液中的较多计算问题可用“离子守恒”求解。此题的解题过程实际上还可更简化,即由 ,结合选项就可判断只有B项正确。 3、(全国高考题)在 的 溶液中加入100mL溶有 的溶液,再加入100mL溶有0.010mol 的溶液,充分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最终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B.最终得到白色沉淀是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C.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为   D.在最终得到的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答:B。   分析:    ,      ,   则 ,    ,   则 ,因溶液中有 即最终溶液呈蓝色,最终溶液中 ; 。 4、(上海高考题)将3.20g铜跟30.0mL 10.0mol/L的硝酸充分反应,还原产物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若反应后溶液中有 氢离子,则此时溶液中含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   A.   B.2a mol  C.   D.   答:D。   解: ,由题意知:在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 ,说明 过量即剩余 ,铜完全反应全部转化为 ,故反应后溶液中含 。  5、(全国高考题)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到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g,则CO的质量是  (       )   A.1.4g  B.2.2g  C.4.4g   D.在2.2g和4.4g之间   答:A。   解:设燃烧生成CO、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因 ,由H守恒,则 。    6. 向300mL KOH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 CO2气体(标准状况),充分反应后,在减压低温下蒸发溶液,得到11.9g白色固体。请通过计算确定此白色固体的组成及其质量各为多少克?所用K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解析:先由极端假设法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设定2.24L CO2与KOH溶液反应所得产物只有一种,即K2CO3或KHCO3。若只生成K2CO3,由C原子守恒可求得m(K2CO3)=×138g/mol=13.8g;若只生成KHCO3,由C原子守恒可求得m(KHCO3)=×100g/mol=10.0g。而题设质量为11.9g,故该白色固体由K2CO3和KHCO3组成。由C原子守恒可得:n(CO2)= n(K2CO3)+n(KHCO3)==0.100mol。设K2CO3的物质的量为amol,则KHCO3的物质的量为0.100mol-amol。则由138g/mol×amol+100g/mol×(0.100mol-amol)=11.9g,解之得:a=0.050mol。 所以m(K2CO3)=0.050mol×138g/mol=6.90g, m(KHCO3)=0.050mol×100 g/mol=5.00g。 由K+离子守恒可得:n(KOH)=2×n(K2CO3)+1×n(KHCO3)= 2×0.050mol+1×0.050mol=0.150mol。 所以c(KOH)=n(KOH)/V=0.150mol/0.300L=0.50mol/L。 7.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30.0g合金80mL13.5mol/L的浓HNO3中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况),并测得溶液的c(H+)=1.0mol/L。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80mL,计算: (1)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银的质量分数。 【解答】 (1) (2) 8.N2+3H2 2NH3 某温度下,1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使反应 达到平衡。测得平衡混合物中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N、Q。如果温度不变,只改变初始物质的加入量,而要求M、N、Q维持不变,则N2、H2、NH3的加入量用x、y、z表示时,应满足条件: (1)若x=0,y=0,则z= 。 (2)若x=0.75mol,则y= , z= 。 (3)x、y、z应满足的一般条件是(用含x、y、z的方程式表示) 。 9. 2H2O(g) 2H2+O2 2CO(g)+O2 2CO2 将2molH2O和2molCO置于1L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发生如下可逆反应: (1)当上述系统达到平衡时,欲求其混合气体的平衡组成,则至少需要知道两种气体的平衡浓度,但这两种气体不能同时是 和 ,或 和 。(填它们的分子式)[来源:Z+xx+k.Com] (2)若平衡时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O2)平=amol,n(CO2)平=bmol。试求n(H2O)平=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由O原子守恒可知,由CO生成CO2分子内增加的O原子来源于H2O,另外O2中的O原子也来源于H2O。因此,n(H2O)反应=2×n(O2) +1×n(CO2)=2×amol+1×bmol=(2a+b)mol。 n(H2O)平=2mol-(2a+b)mol=(2-2a-b)mol。 10. 由NaOH,AlCl3, MgCl2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中,有0.58g白色沉淀析出,向所得的浊液中,逐滴加入0.5mol/L的盐酸,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沉淀的质量如下图所示:(1)混合物中NaOH的质量是多少?(2)P点所表示盐酸加入体积为多少? · 答: (1) MgCl2+2NaOH===Mg(OH)2↓+2NaCl      0.02mol    NaOH    +    HCl   ==   NaCl  + H2O   0.005mol  0.01L×0.5mol/L   AlO2—   +   H+   +   H2O  ==  Al(OH)3↓   0.01mol  0.02L×0.5mol/L         0.01mol   AlCl3  +  4NaOH  ==  NaAlO2  +  3NaCl   0.01mol  0.04mol    0.01mol  由上述可知,n(NaOH)=0.02mol+0.005mol+0.04mol=0.065mol  所以m(NaOH)=0.065mol×40g/mol=2.6g  (2)由(1)可知,n(AlCl3)=0.01mol 所以m(AlCl3)=0.01mol×133.5g/mol=1.335g  (3)由图知:P点溶液的溶质为NaCl、AlCl3、MgCl2,相当于用盐酸中和了原溶液中的NaOH所得的结果,所以n(HCl)=n(NaOH)=0.065mol, 11.(离子守恒)向含0.01mol AlCl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34mL 1mol/L NaOH溶液,则生成物及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 解析:n(NaOH):n(AlCl3)=0.034mL×1mol/L:0.01mol=3.4:1(或17:5),大于3小于4,故生成物中既有Al(OH)3,又有NaAlO2。设生成的Al(OH)3的化学计量数为x,NaAlO2的化学计量数为y。直写方程式: 由Na+守恒:17=y+15 由Al3+守恒:5=x+y x=3 y=2 5AlCl3+17NaOH=xAl(OH)3↓+yNaAlO2+15NaCl+H2O 则n[Al(OH)3]=0.006mol,n(NaAlO2)=0.004 mol, n(NaCl)= 0.003mol。 12.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 A. B. C. D. 解析: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可得:L/mL×cmol/L,整理得:g/mol,故选C。 13. 把铁、氧化铁、氧化铜的混合物粉末放入110mL4mol·L-1盐酸中,充分反应后产生896 mLH2(标准状况),残留固体1.28g。过滤,滤液中无Cu2+。将滤液加水稀释到200mL,测得其中c(H+)为0.4mol·L-1。试求原混合物的总质量。 [分析] 解:由Cu元素守恒可得: n(CuO)=n(Cu)=1.28g/64g·mol-1=0.02mol 由氯元素守恒可得: 2n(FeCl2)+n(HCl余)=n(HCl总)=0.44mol 即2n(FeCl2)+0.08mol=0.44mol,则n(FeCl2)=0.18mol。 又由氢元素守恒可得: 2n(生成H2O)+2n(H2)+n(HCl余)=n(HCl总)=0.44mol,解得反应产物中水的物质的量为n(生成H2O)=0.14mol。 由氧元素守恒可得: 3n(Fe2O3)+n(CuO)=n(生成H2O), 解得:n(Fe2O3)=0.04mol 最后由铁元素守恒可得: n(Fe)+2n(Fe2O3)=n(FeCl2) 解得:n(Fe)=0.1mol 综上可知,原混合物总质量为: 56g·mol-1×0.1mol+160g·mol-1×0.04mol+80g·mol-1×0.02mol=13.6g 15.已知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硫酸>Fe3+>H+。现将30g铁粉(过量)与44.0mL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共收集到11.2L(标准状况)气体,其质量为19.6g。试计算: 1)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反应后剩余铁粉的质量。 【分析】若根据题供信息“有关物质及离子的氧化性顺序为:浓硫酸>Fe3+>H+”分析解题,那么应该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次序规律”分别考虑铁粉依次与浓硫酸、Fe3+、H+(即稀硫酸)的反应,其实,这是一条陷阱信息,只要抓住“铁粉过量”这一关键信息,便不难推知:最后的溶液中必定只有FeSO4这一种溶质。那么,综合运用“电子守恒”、“质量守恒”及“元素守恒”即可巧妙解答此题。 解:设参加反应的铁粉的物质的量为x,由题意知,混合气体的成分应为SO2、H2的混合气,物质的量总和为11.2L/22.4L·mol-1=0.5mol,则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19.6g÷0.5mol=39.2g·mol-1 所以,混合气体中的SO2、H2体积比(即物质的量之比)为:37.2∶24.8=3∶2,即生成的SO2、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mol和0.2mol。   Fe-2e-——→Fe2+   H2SO4+2e-——→SO2   2H++2e-——→H2 根据电子守恒原理可得: 2x=0.3mol×2+0.2mol×2=1.0mol 解得:x=0.5mol 实际参加反应的铁粉质量为0.5mol×56g·mol-1=28g,由质量守恒原理知剩余铁粉质量为30g-28g=2g。 又由铁元素守恒知最后溶液中FeSO4的物质的量也应为0.5mol。 又据硫元素守恒知: n(H2SO4)=n(FeSO4)+n(SO2) =0.5mol+0.3mol=0.8mol 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8mol/0.044L=18.2mol·L-1 [总结]涉及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计算题很多,解这类题时,建议解题者首先考虑“守恒”原理的应用,具备“守恒意识”是快速准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因为大部分情况下,发生在溶液中的反应均具备上述诸种守恒关系。 16.A--FeSO4·7H2O可用于生产红色颜料(Fe2O3),其方法是:将556a kgA(摩尔质量为278 g/mol)溶于水中,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鼓入足量空气搅拌,产生红褐色胶体;再向红褐色胶体中加入3336b kg A和112c kg铁粉,鼓入足量空气搅拌,反应完成后,有大量Fe2O3附着在胶体粒子上以沉淀形式析出;过滤后,沉淀经高温灼烧得红色颜料。若所得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钠和硫酸铁,则理论上可生产红色颜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kg。(答案是160a+320b+160c) 【答案与提示】设硫酸钠x mol、铁红y mol、硫酸铁z mol; 由题意可得:FeSO4·7H2O加入为 2a+12b mol;Fe为 2c mol;氢氧化钠为4a mol 由铁守恒:2(y+z)=2a+12b+2c; 硫酸根守恒:x+3z=2a+12b 钠守恒:2x=4a 解得:y=a+c+2b 所以质量为:160(a+c+2b) (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