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文明建设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人与自然之间相互协调、共存共荣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超越了敬畏自然、反思了征服自然,最终走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的价值取向。关键字:生态文明;现状;环境保护一、当前我国的现状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仅表现为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还应该是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蓝天碧水、惠泽民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让我们的生态环境付出了高昂代价,江河不再清澈
2、,天空不再湛蓝,青山绿水成为人们的孩童记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的环境需求不断提高,优美的生态环境正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强烈生活需求。拥有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只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又提出了“生态文明”, 作为中国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在党的十八大第一次被写进了政治报告。经过五年气势磅礴的伟大实践之后,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理论思考和实践举措上均有了重大创新。在全新的社会主要矛盾框架下,十九大报告不仅
3、提出了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而且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就总体指导思想而言,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这事实上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地列入了我们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宏伟蓝图中,体现出了更宏大、更宽广的执政情怀和治理视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就我国而言,我们面临的生态问题有:森林面积锐减,草原退化,土地荒漠化和沙灾,耕地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破坏,海洋污染严重,城市空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
4、题,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城市噪声超标问题。二、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环境的紧迫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分工加快重组,中国面临巨大的环保时代挑战。2011年1月评估世界各国(地区) 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芬兰位居第一,列第二到第五的国家分别是挪威、乌拉圭、瑞典和冰岛。中国位居第133位,列全球倒数第12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列全球倒数第14位。我国是一个有着完整的环境文化体系的民族,从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和崇拜各种自然之神,就讲究“天人合一
5、”,提供给人们一把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尺度。因此,必须动员全社会都来重视参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强有力的保护环境的文化氛围。三、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做出的努力生态问题是个全球问题。人们曾轻率地把自然界的存在仅仅看作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一种手段,于是,气候变暖、空气和水资源污染、土地退化、森林资源缺失、物种多样性锐减等生态问题便日益凸显。中国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一直在持续不断地努力,从积极促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习近平同志出席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签署巴黎协定,再到G20杭州峰会中国与其他国家达成共识要积极推动巴黎协定尽快生效,再到这次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
6、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这无疑是置身当今环境问题迭起的现时代。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先后提出“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确立了“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五年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全局性的巨大变化。新造人工林4.47亿亩,人工林总面积已达10.4亿亩,位居全球之首;治理沙化土地1.26亿亩,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40多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7、具体改革方案审议通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普遍共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的“绿色革命”。五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形成,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国土空间开发得到整体谋划,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四、十九大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主席说,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
8、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
9、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
10、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1. 加强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教育应从娃娃抓起,我们可以把环保的意识渗透到孩子的课本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我们要大力宣扬环境保护意识,让环保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知道保护环境就是造福自己,造福人类,造福子孙后代。2.
11、通过立法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生态文明的建设。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一些不自觉的人会钻法律的空子,破换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后果。因此,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要在各种经济立法中突出生态环保的内涵, 使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在经济法中得到充分体现, 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3. 循环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我们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
12、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4. 节能减排,提倡低碳生活。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但碳排放总量突出,我们应当提倡低碳生活,为生态文明建设出一份力。少开私家车,多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大家还应该节约用纸,减少或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这样可以挽救许多要被砍伐的木材。除此以外,在生活中做到低碳并不难,比如使用环保购物袋,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家里的废物利用等等。同时,多种一些花花草草,也是非常不错的明智之选。六、小结古语云:“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它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五年前,壮丽山河画卷徐徐展开,生态文明理念笔酣墨饱;五年后,美丽中国建设妙手丹青,下笔有神。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和政府实施社会治理的大事,但同样也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用自备的菜篮或布袋买菜购物、及时切断家电电源、拧紧水龙头、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巾纸美丽中国,是我们未来的目标和希望。生态文明,是托起美丽中国强有力的臂膀。让我们以积极行动,建设起一个碧水蓝天的美丽家园!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