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眼的症状和体征眼的症状和体征治疗方法 眼科疾病论坛 在此论述眼的一些较为常见的症状和体征。眼球突出参见第92节,斜视参见第273节,眼球震颤和眼外肌运动参见第178节神经眼科疾病和第82节前庭器的临床评估。出血结膜下出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通常在轻微外伤,过劳,喷嚏或咳嗽后出现,偶为自发的。结膜下出血会使病人惊慌,但除少数因伴有血液病外,均无病理意义。结膜下出血表现为结膜下的血液外渗,2周内可自行吸收。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抗生素,血管收缩剂和绷带包扎对加速出血吸收皆无多大价值,使病人消除疑虑就是适当的治疗。玻璃体积血是血液渗入玻璃体,检眼镜检查时呈黑色反射。玻璃体积血可发生在下列情况中:视网膜静
2、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视网膜裂孔或眼外伤。后五种情况还可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吸收很慢。视网膜血管引起的局限性出血常可用光凝控制。血管性视网膜病变,特别是糖尿病,由眼科医师定期观察实属重要。视网膜出血在表浅神经纤维层者呈火焰状,如高血压或静脉阻塞中所见;出血在深层者则呈圆形(点状和斑状),见于糖尿病和脓毒性梗塞中。所有视网膜出血都反映全身性血管疾病,故有重要意义。飘浮物一眼或两眼前看到飘浮物(斑点)是成年人常有的主诉。当眼不动时,在白色背景下通常最易发现飘浮物在缓慢移动。随着眼的运动,飘浮物在视野中保持相应的位置。这些飘浮物是玻璃体凝胶收缩及其从视网
3、膜表面分离的结果(玻璃体后脱离)。此引起肉眼可见的玻璃体纤维的不透明集合物,能见其在玻璃体内飘浮。因为玻璃体凝胶紧密附着于视神经,故飘浮物通常在此区较显。虽然飘浮物通常无意义,但在少数病人可能表明视网膜有裂孔。飘浮物在高度近视和老年人中较为常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不为病人所注意。少量玻璃体积血或玻璃体炎(玻璃体内炎症)亦可出现飘浮物。视网膜脱离的先兆可有一阵火花或闪光并可出现飘浮物,只有当视网膜真正和他下面的组织(视网膜色素上皮)分离后才会在视野中产生帷幕状的视觉缺损区。虽然飘浮物不常伴有严重的疾病,但应在作用短暂的散瞳剂或睫状肌麻痹剂(例如1%环戊通1滴,510分钟重复1次;如需充分散大
4、瞳孔,而病人无高血压和未口服受体阻滞剂者,则滴用2.5%去氧肾上腺素1滴,510分钟重复1次)散大瞳孔下仔细检查整个视网膜和屈光间质。用间接检眼镜检查最好,这也是眼科医师所用的检查方法。用高度正镜片距眼球1530cm处观察眼底的红色反光便可看到玻璃体飘浮物。如果主诉持续存在或出现视力障碍,或病人惶恐不安时则应重复检查。近期出现飘浮物或伴有闪光主诉者应请眼科医师检查。视力障碍常需辨明其原因。畏光畏光(不能耐受亮光)是色素少的人常有的症状,通常无意义,戴墨镜即可解除。在角膜炎,葡萄膜炎,急性青光眼和外伤性角膜上皮擦伤和角膜糜烂的病人中畏光是一个重要的但无诊断意义的症状。疼痛眼痛应予重视,除了由于明
5、显的局部原因如异物,急性眼睑感染或外伤所引起的以外,都需进一步检查原因。鼻窦炎偶可引起眼痛。异物感(感觉眼有异物)是由于角膜或结膜上皮的刺激或外伤所致(例如外伤性擦伤,异物,干眼,角膜溃疡,角膜炎)。医.学.全.在.线网站眼痛(眼内或眼后的深部钝痛)最常由于眼内或眼眶疾病引起(例如葡萄膜炎,青光眼,巩膜炎,眼内炎,眼眶假瘤)。干眼亦可引起眼痛。暗点视野中的盲点是虚性暗点,在未累及中心视力和明显干扰视力时常不为病人所觉察。病人所感觉到的虚性暗点通常是由视网膜出血,水肿或脱离所致。虚性暗点也可由视神经机能障碍引起(例如青光眼合并中心视野缺损,视神经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在两眼视野出现相同部位的暗
6、点通常是象限性或偏盲性的视野缺损,是由视路的病变引起。实性暗点表现为光斑或闪光,是代表对视觉系统中某些部位异常刺激的反应,例如偏头痛综合征时。为了确定任何暗点的原因,必须作眼部检查,包括视野检查。双侧暗点如果不是由于双侧视网膜病变引起,则需作视野检查(视野检查中详述)和神经科检查。屈光不正正视眼不存在光学缺陷,平行光线(例如来自远处的物体)进入眼内后能清晰的聚焦在视网膜上。屈光不正者则存在下列单一或复合形式的光学缺陷:远视是屈光不正中最常见者,远处物体的物像成焦点于视网膜后,这或因眼轴过短或因眼的屈光力太弱之故,可用凸球镜片(正镜片)矫正。近视是远处物体的物像成焦点于视网膜前,是由于眼轴过长或
7、眼的屈光力太强所致,可用凹球镜片(负镜片)矫正。散光是眼球各子午线的屈光力不等,可用柱镜片矫正(从圆柱上切下的一部分),沿柱轴的方向无屈光力,而与轴垂直方向的轴位上则为凹球镜片或凸球镜片。屈光参差系两眼间的屈光不正有明显的不同(通常2屈光度),这种情况偶可看到。当这种屈光不正用镜片矫正时便会产生不同大小的物像(影像不等)而导致融合困难,甚或使一物像受到抑制。老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看近物时呈远视状态,这是由于调节机制发生生理性改变的结果。通过调节机制可使不同距离的物体都能聚焦。从青年期开始晶状体皮质的柔韧度逐渐减低,最后不能对睫状肌起反应以改变其形状(调节),结果病人看近物时(物体近于3060cm)便不能很好聚焦。不过通常在4045岁前不需镜片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