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059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897.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 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李勤英1 雷连杰1 罗龙飞1 凌逸群1 陆海姣2 李安华3 何新华4(1.那坡县蚕业技术指导站,广西 百色 5 3 3 9 0 0;2.那坡县土壤与肥料工作站,广西 百色5 3 3 9 0 0;3.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南宁 5 3 0 0 0 7;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5 3 0 0 0 4)摘 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在“三农”,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推动乡村振兴,再到促进共同富裕,产业振兴始终是发力点和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总结广西壮族自

2、治区那坡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分析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短板,继而从建设现代化生产基地、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接轨、发掘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提出蚕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关键词 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蚕桑产业;优化路径 共同富裕最早于“一五”计划实施期间提出,毛泽东在 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报告中指出实行合作化,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邓小平则认为,共同富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并提倡“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习近平总书记在2 0 2 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

3、调,农村是促进共同富裕的短板,任务艰巨繁重。因此,要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等战略高度寻求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3。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是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绊脚石”。2 0 2 1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5 01,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偏高水平,农村低收入群体与其他群体的相对收入差距总体上是一直在拉大4。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目标,解放和发展乡村生产力是根本路径,这条路径最终能够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 加 农 村 农 民 福 祉、促 进 共 同 富 裕 建设5。从助力脱贫攻坚,到推动乡村振兴,再到促进共同富裕,产业振兴始

4、终是发力点和重要途径。蚕桑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县农业的支柱产业,在那坡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扎实推进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实现共同富裕的总目标,本文通过总结那坡县蚕桑产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与路径、取得的成效与经验,分析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短板,探讨适用于那坡县蚕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1 那坡县蚕桑产业振兴的主要发展模式与成效那坡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蚕茧生产14第4 3卷 第2期2 0 2 3年 6月 蚕 学 通 讯N e w s l e t t e ro fS e r i c u l t u r a lS c i e n

5、c e资助项目 2 0 2 2年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Z 2 0 2 2 6 6)。作者简介 李勤英(1 9 8 5-),本科,农艺师。E-m a i l:6 7 0 1 7 5 9 6 4q q.c o m通讯作者 何新华(1 9 6 6-),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果树遗传育种与栽培、乡村振兴战略。E-m a i l:h o n e s t 6 6 2 2 21 6 3.c o m基地县,多年来蚕茧生产总量排列在广西蚕茧生产基地县的首位。蚕桑产业已成为那坡县的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也是全县民众脱贫的最主要增收渠道,更是那坡县“十三五”期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重要来源,在国民经济和社 会

6、 发 展 中 有 着 特 殊 的 重 要 地 位。自2 0 0 3年由少数群众自由种养发展到现在由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发展,那坡县依托“东桑西移”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蚕桑生产,桑园种植规模、蚕茧产量和质量等经济指标不断提升,贯穿种桑、养蚕、鲜茧收购、烘干、缫丝、织绸、数码印染、家纺的全产业链初步形成,被列入 广 西 创 建 优 质 原 料 茧 生 产 基 地 县之一。1.1 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一区三园三带”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布局,即:边关丝路蚕桑产业现代化示范区;蚕桑标准化高产示范园、蚕桑丝绸全产业链综合科技示范园、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园;德隆-百合-百南河谷标准化高产蚕桑生产带、平孟-百南-百省

7、-百都边关丝路开放合作蚕桑生产带,城厢-坡荷-龙合石漠化治理蚕桑生产示范带。从2 0 1 5年到2 0 2 1年末,全 县 桑 园 面 积 从32 0 0h m2增 加 到59 3 3.3h m2,增长8 5.4%,蚕桑产业覆盖从原来的4 6个村68 4 0户发展到现有的1 2 7个村1 55 1 8户(其中:脱贫村8 5个,脱贫户71 6 6户),蚕桑产业覆盖脱贫户从8%提高到2 0 2 1年的4 6.2%;全县年养蚕规模从6.7万张种到1 7.2万张种,增长1 5 6.7%;年产鲜茧量从25 7 081 5 3t,增长2 1 7.2%;年产值从0.9 8亿元4.2 1亿元,增长3 2 9.

8、6%,户均养蚕年收入达到1.8 8万元,依靠种桑养蚕脱贫的农户有71 6 6户。1.2 推动核心示范区建设建成以蚕桑产业为主的那坡县农产品加工集聚区1个、那坡县边关丝路蚕桑产业示范区(五星)1个、县级示范区1个、乡级示范园1 3个、村级示范点4 1个,建成蚕桑产业脱贫奔小康的县级产业园2个、乡级产业园1 6个,基本形成县有示范区、乡有示范园、村有示范点的发展格局。核心区从2 0 6.7h m2发展到5 0 6.7h m2,拓展区从原来的5 3 3.3h m2发展到14 0 0h m2,辐射区从6 6 6.7h m2发展到33 3 3.3h m2,示范区带动贫困户35 1 1户1 41 4 7人

9、。1.3 推广新技术1 0多年来,为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生产投入,夯实产业基础。2 0 2 1年末,全县建成使用独立大蚕房1 45 0 0座,改善了大蚕饲养环境;建成蚕沙无害化处理池3 2 0个,解决了蚕沙污染问题;建成小蚕共育户5 6户,小蚕共育率达1 0 0%,大大提高了商品小蚕的质量;省力化蚕台应用率达1 0 0%,提高了养蚕效率;方格蔟应用率达1 0 0%,提高了蚕茧质量;桑树良种覆盖率达1 0 0%,提高了桑叶产量和质量;桑园机械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县依靠政策扶持共投入16 0 0台桑枝切割机用于桑园夏伐和冬伐管护,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条件适宜的园区安

10、装诱虫灯12 8 9盏,实现对桑园害虫的无污染物理防治。在蚕桑生产管理方面,积极引导蚕农做到统一桑园管理、统一蚕种供应、统一小蚕催青共育、统一规范饲养技术、统一消毒防病、统一蚕沙处理,推动栽桑养蚕向标准化生产迈进。1.4 延伸产业链条到2 0 2 1年末,全县有茧丝绸加工企业2家,即那坡县同益新丝绸科技有限公司和广西高山茧丝绸有限公司。加工链条包含缫丝、织绸、印花、保健品等,以优质白厂丝和优质蚕丝被为主导产品,缫丝厂检验5 A级丝占8 5%,6 A级丝占1 0%。在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蚕区8 0%的蚕沙沤熟还田;培育桑枝食用菌生产合作社4家,年产食用菌棒2 0 0多万棒,产值超20 0 0万

11、元。1.5 壮大服务队伍县、乡(镇)、村、合作社4级技术服务网24蚕 学 通 讯 4 3卷络基本构建完善,组建远程培训蚕桑专家团队,培养、发现本地的“土专家”,建立人才库,实行蚕桑科技特派员制度。配备蚕桑强村技术辅导员,组建9个乡镇蚕桑技术服务队。聘请广西蚕桑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的专家为那坡蚕桑产业发展技术顾问,为那坡县发展蚕桑产业把脉问诊开方以及为培养本土技术员等提供优质技术服务。2 那坡县蚕桑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短板2.1 园区现代化程度低近年来,推进农业现代化成为地方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虽然蚕桑产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足,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偏低

12、。2.2 产业链短且产业融合低产业链短使得精深加工环节发展动力不足,产品创新研发乏力,附加值低。产业融合低,各产业间分割明显,多为单打独斗,缺乏联合发展的愿景。2.3 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现有的蚕桑生产服务覆盖面不广,一些区域生产技术相对落后,造成产品质量参差不齐。2.4 小农户与现代化园区未能有效衔接由于缺少利益联结,小农户难以分享到现代农业带来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2.5 农耕文化的发掘与传承缺失从目前的情况看,包括蚕桑文化在内的农耕文化与当地的特色文化、非遗文化还没有充分融合。3 那坡县蚕桑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产业已进

13、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重视质量、效率和动力三大变革6。我们认为,那坡县要结合全县经济发展和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以高质量发展为抓手,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以打造“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中国蚕桑之乡”为目标,通过加快现代化蚕茧基地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接轨、发掘保护农耕文化等路径,推动蚕桑产业实现现代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那坡县蚕桑特色产业的竞争力,确保蚕桑支柱产业蓬勃、健康、持续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3.1 建设优质高效现代化生产基地产业要振兴,就要因地制宜抢抓机遇,开阔眼界大胆探索创

14、新,以适应市场需求。把握沿边开发开放契机,加强与越南开展蚕桑产业的合作交流,打造跨境蚕桑产业带。以同益新丝绸有限公司炼染数码印花生产项目为突破口,打造中国-东盟桑、蚕、茧、丝、绸合作引领示范区。优化“一区三园三带”的总体发展布局,按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要求,通过低产桑园更新改造、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标准化综合管理,将智慧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等多元融合应用到现代化蚕桑产业示范园区,打造优质、低耗、高效的生产基地,促进产业持续兴旺发展。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引进高新技术试验示范,引领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向现代化跨越发展。一是推进种桑养蚕迈进数字化时代。已有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猛山乡万民村走

15、在前列,让机器人当上了“蚕娘”,使养蚕操作更精细,可节省桑叶2 0%,生产效率提高5倍以上,劳动力成本节约5 0%7。可应用精准智控蚕房温湿度的技术,只需在手机上安装小程序、A P P就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养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以及换气、感光、匀风、消毒等操作,通过摄像头可以查看养蚕现场的情况。二是采用人工饲料养蚕推动传统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家蚕人工饲料育342期 李勤英等: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 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试验,已取得了实用性的技术成果。业内一致认为,人工饲料养蚕是实现批量人工养殖的新模式,突破了传统桑叶养蚕瓶颈,不受季节限制,可降低蚕病

16、发生率,减少喂食次数,节省部分劳力,实现规模化饲养。国内已有浙江省的嵊州巴贝集团在2 0 1 9年宣布成功实现人工饲料工厂化养蚕,目前已经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广西象州县的广西迎春丝绸有限公司也有家蚕人工饲料养蚕示范项目,供试家蚕品种为“桂蚕5号”,幼虫13龄给饵1次,4龄给饵2次,5龄给饵3次,张种产茧量约4 0k g,项目实施不受气候的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养蚕,可实现助农稳增收8。尤其是在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背景下,桑园面积不能大规模增加,桑叶养蚕难以满足产业化发展需求,推广人工饲料养蚕技术便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3.2 发展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新型经营主体是蚕桑产业振兴的中坚力量,要重

17、点培育已形成适度规模的经营主体,加强其自主研发能力,鼓励联合经营,有效控制交易成本,留住产后环节利润,合理发展观光休闲、科普教育和康养服务等产业,形成纵向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模式8。有一定程度教育背景的返乡下乡人员是培育乡村蚕桑产业发展新动能的潜在力量。要从中挖掘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乡村蚕桑产业发展领头雁,将其带回的先进理念、技术与资金等要素,通过联农带农,推动农村创业创新集群发展。着力推进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突破传统“一根丝”的观念,建设高标准丝绸加工工业园区,积极引进龙头企业、优势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参与茧丝绸精深加工及蚕桑资源药材食材利用、饲料化利用等多元化开发,积极推进纺丝、织绸、印染、服

18、装、家纺、蚕沙有机肥、蚕桑饲料等精深加工的有序发展,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利用桑枝开展桑枝食用菌及循环利用技术的示范推广,以及菌包渣发酵生产有机肥还园利用的示范。加大蚕沙无害化、肥料化研发,将蚕沙肥料返还桑园;开展蚕沙沼气开发应用,推进蚕沙资源化利用。建立桑枝粉碎加工饲料研发项目,加快推进桑树饲料用途的开发;重点开发牧用型桑枝加工发酵粗蛋白饲料,并开展山羊、牛、猪等牧畜禽草食动物饲养的试验示范。桑、蚕食品和药品用途开发方面,在加强桑叶茶、桑果汁、桑果醋等保健食品研发的基础上,积极引进预制菜加工企业,利用桑叶、桑果、桑枝食用菌、蚕蛹等研发制作预制菜,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3.3 健全农业社

19、会化服务体系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大力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把各种资源有效地组合起来,运用于蚕桑生产技术服务全过程。引导蚕农走向市场,不断提高蚕桑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建立专业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准确把市场行情、风险预测等信息及时提供给蚕农,并提高信息传递率和覆盖率。引导社会化服务组织根据市场需求和加工销售能力,采用保护型、返利型、合作型等利益分配形式,与蚕农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提高原料茧生产抵御风险的能力,真正保护好蚕农的利益,提高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构建经济利益共同体,力求农工双赢、良性互动,真正实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的良性发展。以“强化县级、抓好乡级、充实村级”为原则

20、,建立健全三级服务网络。通过县级技术指导部门、社会化服务组织、蚕桑“土专家”的密切配合和分工协作,切实为蚕农做好全方位生产技术服务。3.4 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化生产经营接轨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营蚕桑生产的小农户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包容性衔接成为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更为有效的衔接方式1 0。在不断推进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暴露出小农户生产经营的劣势,难以分享到现代农业带来的效益。小农户更愿意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参与到全44蚕 学 通 讯 4 3卷产业链各个环节1 1。村集体具备制度、资源优 势,可 帮 助 小 农 户 与 现 代 农 业 有 机 衔接1 2。要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农

21、业社会化服务多元主体,分工协作带动农户“抱团发展”,通过生产托管、订单收购、股份合作、技术全程服务等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化生产经营的有机衔接,稳步推进蚕区农村现代化进程。利用乡村振兴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对蚕区监测户实行精准监测和帮扶,更高标准地强化监测户的支持,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实现。鼓励可持续性社会帮扶,杜绝简单捐款捐物给予单纯的收入支持。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帮扶资源的效能,通过提升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鼓励自主创业等方面的帮扶,培养和提高蚕区监测户和边缘户的自我生产与发展能力,消除“等、靠、要”思想,促进农村农民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加强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利用双

22、方不同的区位优势,通过加强交流、产业协作、市场对接等方式,注重提升发展能力,强化区域经济协作,将帮扶转化为互惠互利的合作。3.5 发掘保护农耕文化中国特色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在着力提升蚕区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应该特别重视精神文明的提升。只有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同步推进、共同实现,才是真正的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蚕桑文化是中国文明的起点,是国人的骄傲。广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曾参与创造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将古老的蚕桑文化与现代文明充分交融,将蚕桑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有机结合,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耕文化保护利用。那坡县壮族民歌已被列入国

23、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原生态民歌深受老百姓喜爱,可将蚕桑文化用壮族民歌的形式进行传唱,这样宣传蚕桑文化变得朗朗上口易于理解,也更能深入人心。那坡县那孟传统酒饼制作技艺、那孟传统酿酒技艺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将其运用到蚕蛾酒、桑椹酒的研发中,避免产品同质化,打造更多具有那坡特色的农产品品牌,助推文化传承。还可以合理利用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坡瑶族庆丰节、那坡彝族服饰制作技艺等,融入蚕桑文化开展文化、体育、技艺比拼活动,体现农耕农技农趣农味。通过传承弘扬包括蚕桑文化在内的优秀农耕文化,着力提升蚕区农村的文明程度和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参考文献1 青连斌.扎实

24、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 0 2 1(2):4 6-4 9.2 韩振峰.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历程及经验启示J.党史博览,2 0 2 2(7):1 0 0-1 0 1.3 张晖.扎实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J.红旗文稿,2 0 2 2(1 6):3 5-3 7.4 林万龙,纪晓凯.从摆脱绝对贫困走向农村农民共同 富 裕 J.中 国 农 村 经 济,2 0 2 2(8):2-1 5.5 张社梅.西部地区推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 0 2 2,4 0(2):2 8 6-2 9 1.6 刘良军.论怎样推进乡村产业振兴J.长江论坛

25、,2 0 2 1(3):4 0-4 5.7 刘彦君,汪仁洪,徐亚岚.机器人当上“蚕娘“四川武胜万民村蚕桑养殖迈进数字化时代E B/O L.h t t p s:/c j.s i n a.c o m.c n/a r t i c l e s/v i e w/1 4 9 6 8 1 4 5 6 5/v 5 9 3 7 9 3 e 5 0 2 0 0 1 b 8 i d,2 0 2 2-0 8-1 6.8 覃文娟,吴永才.象州今年首批全龄人工饲料养蚕 圆 满 成 功 E B/O L.h t t p:/n y n c t.g x z f.g o v.c n/x w d t/g x l b/l b/t 1

26、1 6 7 4 1 7 7.s h t m l,2 0 2 2-0 3-3 0.9 张社梅,李冬梅.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及推进路径J.农业经济问题,2 0 1 7,3 8(8):5 9-6 5.542期 李勤英等:产业振兴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探析 以那坡县蚕桑产业为例1 0杨志良,姜安印.小农户与乡村特色产业的包容性衔接及其路径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 0 2 1,2 0(2):2 4 9-2 5 5.1 1韩喜艳,刘伟,高志峰.小农户参与农业全产业链的选择偏好及其异质性来源 基于选择实 验 法 的 分 析 J.中 国 农 村 观 察,2 0 2 0(2):8 1-9

27、9.1 2赵培,郭俊华.共同富裕目标下乡村产业振兴的困境与路径 基于三个典型乡村的案例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 0 2 2(3):1 6 9-1 7 7.A n a l y s i so nt h eO p t i m i z a t i o nP a t hf o rR e a l i z i n g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o fR u r a lF a r m e r s t h r o u g hI n d u s t r i a l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a k et h eS i l k w o r mI n d

28、u s t r y i nN a p oC o u n t ya sa nE x a m p l eL IQ i n-y i n g1 L E IL i a n-j i e1 L UOL o n g-f e i1L I N GY i-q u n1 L U H a i-j i a o2 L IA n-h u a3 HEX i n-h u a4(1.N a p oC o u n t yS e r i c u l t u r eT e c h n i c a lG u i d a n c eS t a t i o n,B a i s eG u a n g x i5 3 3 9 0 0,C h i n

29、 a;2.N a p oC o u n t r yS o i la n dF e r t i l i z e rW o r k s t a t i o n,B a i s eG u a n g x i5 3 3 9 0 0,C h i n a;3.G u a n g x iS e r i c u l t u r eT e c h n o l o g yP r o m o t i o nS t a t i o n,N a n n i n g5 3 0 0 0 7,C h i n a;4.C o l l e g eo fA g r i c u l t u r e,G u a n g x iU n

30、i v e r s i t y,N a n n i n g5 3 0 0 0 4,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 i s t h ee s s e n t i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o f s o c i a l i s m,a n i m p o r t a n t f e a-t u r eo fC h i n e s e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a n das o c i a l i d e a l t h a tt h eC h i n e s en a

31、 t i o nh a sb e e ns t r i v i n gf o r.T h ew e a ks p o t so f a c h i e v i n g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 i nC h i n a l i e s i na g r i c u l t u r e,c o u n t r y s i d ea n df a r m e r s.T h e t a s ko f a c h i e v i n g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 f o r r u r a l f a r m e r s i s a r

32、 d u o u s a n dd i f f i-c u l t.F r o ma s s i s t i n gi np o v e r t ya l l e v i a t i o n,t op r o m o t i n gr u r a l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t op r o m o t i n g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i n d u s t r i a l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h a s a l w a y sb e e nad r i v i n g f o r c e a

33、 n da n i m p o r t a n tw a y.T h i sp a p e r s u mm a r i z e s t h em a i nd e v e l o p m e n tm o d e l s a n dp a t h so f s i l l w o r mi n d u s t r y i nN a p oC o u n t y,a n dt h ea c h i e v e m e n t sa n de x p e r i e n c e so b t a i n e d;T h i sp a p e ra l s oa n a l y z e st h

34、em a i np r o b l e m sa n dw e a k n e s s e s f a c e db y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s i l l w o r mi n d u s t r y.F r o mt h ea s-p e c t so f b u i l d i n gam o d e r np r o d u c t i o nb a s e,d e v e l o p i n g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d u s t r i a l c l u s t e r s,c u l-t i v a

35、 t i n ga g r i c u l t u r a l s o c i a l i z a t i o ns e r v i c eo r g a n i z a t i o n s,p r o m o t i n gs m a l l f a r m e r s t ob e i n l i n ew i t hm o d e r n i z a t i o n,e x p l o r i n ga n dp r o t e c t i n g f a r m i n gc u l t u r e,w ep u t f o r w a r dt h eo p t i m i z a-

36、t i o np a t ho f s e r i c u l t u r e i n d u s t r y 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 t oa c h i e v e 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o f r u r a l f a r m e r s.K e yw o r d s R u r a l f a r m e r s;C o mm o np r o s p e r i t y;I n d u s t r i a lr e v i t a l i z a t i o n;O p t i m i z a t i o np a t h64蚕 学 通 讯 4 3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