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聚焦聚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30108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焦聚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聚焦聚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第19期聚焦聚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王安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南京市鼓楼区共有中小学、幼儿园165所,在校生近13万人。近年来,鼓楼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锚定建设“江苏最好、全国首善”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定位,精心打造“优质、开放、特色、多样”的教育品牌,获评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教育事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区域教育发展布局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摆在优先位置,聚力解决教育领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努力让每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区委常委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

2、述,强化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配优配强区委教育工委,扎实开展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把中学领导班子纳入区委管理,把党组织作用发挥落实到教育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通过组织教师集体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举办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报告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举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鼓楼教育系统这么干”系列访谈,从思想伟力中汲取办学动力。坚持党建引领学校发展,通过“党建+文化”建设,累计培育3个江苏省中小学校党建文化品牌项目、17个南京市中小学党建文化品牌示范点,构建起“一校一品牌”的红色雁阵。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综

3、合考虑片区发展、人口流动、城市更新等多重因素,通过学校新建和改扩建、名校办分校等方式,持续推进老城优质教育资源“西进北上”工程,补齐滨江、铁北等区域基础教育短板。近年来,先后新建、改扩建各学段学校21所,累计投资达 20.48 亿 元,新 增 建 筑 面 积33.13万平方米,在空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增加教育用地 17.27 万平方米,有效缓解了片区教育供给紧张。坚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享受同城待遇、同班就读、同步发展,对幼儿园至高中各学段困难家庭学生实行全覆盖资助,确保残疾儿童100%入学,按照同级学校8倍的标准拨付特殊教育学生公用经费,让每一个困难孩子都能享受到平等、优质的教育机会。深入实施

4、集团化办学。2007年率先探索小学集团化管理,随后拓展到学前教育和初中学段,先后形成9个幼教发展共同体、7个小学教育集团、3个初中教育发展联盟,催生出芳草园小学、天正小学等一批社会认可的新生代优质学校。推出集团化办学升级版,实施小学教育集团“全覆盖立体化”管理、初中学校发展联盟建设提升等行动方案,通过集团核心学校、新优质学校、项目学校联动,加快形成立体化、多层次、渐进式的集团发展态势。把教师资源共享作为关键一招,开展教师“区管校聘”集团化管理,2023年秋季共流动教师和校长696人,其中骨干教师达328人,有力带动学前和义务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推进自主发展、内涵发展增强学校

5、自主发展意识,优化学校自主发展策略,为每一所学校创造自主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持续提升区域教育综合竞争力。科教人才50http:/守正创新,守牢立德树人初心。从清光绪年间创办汇文书院到1923年陈鹤琴先生创办鼓楼幼儿园,鼓楼称得上是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上世纪80 年代又率先探索开展素质教育。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具有鼓楼特色的“活教育”思想,以及“为儿童的学习”“小主人教育”等教育理念。聚焦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分别组织鼓楼幼儿园、琅琊路小学等深化课题研究,指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探索,巩固自主发展优势。坚持“一校一战略”,支持学校

6、围绕管理团队、教师发展、学生发展、课程改革、文化建设五个维度,探索实践、塑造特色,形成“多元互动、和而不同”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教育发展生态。加强教育教学创新改革,成立3个学前教育研究所,建立5个内涵发展研究联合体,先后获评9项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39项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全面贯彻“双减”要求,支持学校探索个性化举措,拉萨路小学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金陵汇文学校(小学部)优质家长课程助力课后服务入选南京市典型案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获评首批省市“双减”示范创建学校。强基固本,锻造一流教师队伍。深入实施“优培、优引、优提”的“三优”工程、“名师、名校、名校长”的

7、“三名”计划,区委、区政府从 2015 年开始每年拿出 1000 万元奖励“名、特、优”教师,连续12年举办暑期教师集中培训,围绕不同学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多样化需求设置培训内容,打造教育家型校长团队和教师团队,区党政领导每年到暑期教师集中培训班作专题报告,先后创建11个省级、市级“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现有特级和正高级教师65人,累计培养区级以上骨干教师近3300人、占教师总量的44%。完善各方参与工作格局,营造良好教育发展生态完善全员育人模式,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推动三者良性互动、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为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学校生态、社会环境。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

8、路径。在南京率先成立区级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围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家长科学陪伴能力等出台系列政策,设立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智库,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和“家校协同”工作室,推动家庭教育促进法 落地见效。把家长学校建设纳入家校共育服务体系,构建“一个家长总校+百分百家长分校”的网络格局,打造家长总校公益讲堂“第三间教室”,在全区所有中小学广泛实施全员导师制,开展科学、有效的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不断强化家校协同育人作用。打造“鼓楼e学校”“鼓楼教师在线”“宝爸宝妈学堂”等在线辅导和互动平台,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疫情“停课不停学”期间服务42万余人,课程总访问量达6786万人次,以有深度的技术

9、创新实现了有温度的家庭教育。完善区校协同的责任机制。探索构建新型区域教育治理体系,促进行政部门与学校协作协同,出台“主动服务办学项目管理二十条”,围绕引领办学方向、提升办学品质、优化办学队伍、营造办学生态,明确各部门各单位责任清单、服务清单,为学校优质、特色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在区党代会设立教育工委代表团,在区人民代表大会设立教育代表组,推荐优秀教师担任区政协委员,广泛听取教职员工呼声,汇聚教育系统智慧力量。营造社教协作的良好氛围。将法治资源与教育资源深度融合,加强校园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推进法治副校长规范化聘任管理全覆盖,持续提升教育领域依法治理能力水平。面向中小学生积极组织“学雷锋日”等文明培育活动,打造南京大学附属中学楹联文化教育馆、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儒学馆等教育实践基地,用好特色传统文化元素,培育健康活力、庄重典雅的校园文化,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驻区红色资源优势,创新组织红色夏令营、实地研学等活动,打造老将军、老党员上微党课等特色品牌,认真办好“青少年党史学习月”,在国旗设计者曾联松母校宁海中学打造“国旗教育馆”。(作者系中共南京市鼓楼区委书记)责任编辑:冷超since1937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