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定量分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29330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9.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定量分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定量分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定量分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类StatisticalResearchJul.20232023年7 月Vol.40,No.7统计研究第40 卷第7 期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一基于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的定量分析李金昌任志远陈宜治内容提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梳理中等收入群体定义与测度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统计方法并借以探寻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化的内在规律。基于世界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本文测度12 7 个国家(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分布特征,并着重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关系展开探究,以此归纳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比重及共同富裕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

2、群体的内在逻辑。最后,本文利用我国2 0 0 3 一2 0 2 1年数据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进行测度,并对其变动效应进行定量分析,据此研判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践路径,为我国新发展阶段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为抓手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客观依据。关键词:共同富裕;中等收入群体;基尼系数;收入分配格局D0I:10.19343/ki.11-1302/c.2023.07.001中图分类号:C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 0 2-45 6 5(2 0 2 3)0 7-0 0 0 3-14The Logic and Path of Expanding Middle-Income Group:Quantitati

3、veAnalysis Based on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Chinese PracticeLi JinchangRen ZhiyuanChen YizhiAbstract: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Based on the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criteria of middle-income groups,a statistical method to measurethe s

4、har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 using macro statistics is proposed and used to explore the innerpattern of changes in the size of the middle-income group.The paper measures the share and 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income groups in 127 countries and regions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released

5、 by theWorld Bank and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hare of middle-income group and the Ginicoefficient,to summarize the reasonable share of middle-income group and the internal logic of expandingmiddle-income group in the context of common prosperity.The paper also measures the share ofm

6、iddle-income group and quantitatively analyzes its change effects using the data from 2003 to 2021 inChina.Based on this,the practical path of 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s analyzed to provide anobjective basis for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by expanding the middle-income group in the newdev

7、elopment stage of China.Key words:Common Prosperity;Middle-Income Group;Gini Coefficient;Income DistributionPatterns*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我国新经济新动能统计监测与评价研究”(18 ZDA125):浙江省一流学科A重大项目“数字经济时代共同富裕问题的统计研究”。2023年7 月统计研究一、引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十年来,党中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

8、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拥有稳定的、规模适度的中等收入群体,但我国目前离这一特征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努力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2 0 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 0 3 5 年“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的要求;2 0 2 0 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设定为2 0 3 5年远景目标之一;2 0 2 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使“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可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之举。学者们在研究中认为,中

9、等收入群体的功能作用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缩小收入差距(庄健和张永光,2 0 0 7)、优化消费结构(李培林和崔岩,2 0 2 0)、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上海研究院社会调查和数据中心课题组等,2 0 16)等等。就共同富裕而言,中等收入群体的关键作用体现在形成合理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上,即通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不宜过小,否则说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未能形成使居民向收入分配格局中部集聚的效应,不利于“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建设工作的推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中等收入群体也不宜过大,否则说明居民收入过于平均化,从而损害

10、经济发展必需的竞争与活力(洪兴建,2 0 0 7)。因此,科学探讨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测度及其合理比重的确定问题,深入分析中等收入群体大小与居民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对于解析共同富裕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富裕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力图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贡献:第一,基于既有关于中等收入群体定义与测度标准的研究成果,探索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统计方法,从而破解微观数据不足对相关研究的限制;第二,基于对世界各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测算结果分析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的数量联系,并据此研究共同富裕

11、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合理目标;第三,基于我国2003一2 0 2 1年收入分配格局与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定量分析不同“扩中”路径对于缩小收入差距的贡献差异,为坚持以发展为前提的“扩中”路径提供依据。二、文献综述针对上述研究目标,本文首先对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界定、测度标准与方法以及中等收入群体与收入差距关系的文献进行梳理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内涵界定大致有两类视角:基于统计意义视角的界定与基于经济意义视角的界定。基于统计意义的视角来理解中等收入群体,就是指收入水平处于社会成员中间位置的这部分群体,例如根据收入分布将中间5 0%或6 0%的居民归为中等收入群体,英、美两国的政府统计正是基

12、于这种方式来定义本国的中等收入者(李培林和朱迪,2 0 15)。而基于经济意义的视角来理解,中等收入群体除了要满足收入处于中等水准这一条件以外,还要具备达到中等生活水平、社会地位比较稳定等特征(上海研究院社会调查和数据中心课题组等,2 0 16)。当收入分配较为合理时,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的中等收入群体应当是高度重合的,但若社会整体收入水平不高或收入分配不合理,参见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李金昌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第40 卷第7 期那么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的中等收入群体就会产生偏离(李金昌和任志远,2 0 2 3)。显然,将

13、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结合起来理解中等收入群体更具有现实意义,但这也使得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统计测度更加复杂。关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测度标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绝对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基于维持“中等生活水平”所需要的收入来设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阈值。在标准设定合理的情况下,绝对标准能够较为准确地刻画中等收入群体特征,但这种方法过于强调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对于收入分布形态的刻画程度非常有限,难以体现出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意义。更重要的是,绝对标准是基于维持相应生活水平所需的收入来设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阈值,而不同学者基于对“中等生活质量”的不同理解,所确定的中等收入阈值存在较大差异。

14、例如,国际上有学者根据意大利和巴西的平均收入,将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设定为人均日收入在1250美元之间(Milanovic和Yitzhaki,2 0 0 2);也有学者从消费的角度入手,认为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应当是“人均日消费为10 10 0 美元”(Kharas和Gertz,2 0 10)。国内一些学者尝试通过汇率(李春玲,2 0 18)或购买力平价指数(刘瑜琳和许新哲,2 0 17)将这些标准引入国内用以测度我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但测度标准的千差万别造成了研究结果之间的割裂,难以形成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真实情况的共识。除此之外,以绝对标准测度中等收入群体还存在难以体现地区差异、无法实现自

15、动调整等问题(翁杰和王菁,2 0 19),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一些质疑。相对标准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总体收入分布中的相对收入水平或位置来确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上下限。Thurow(19 8 4)曾提出将收入介于中位数收入0.7 5 1.2 5 倍区间范围内的居民视作中等收入群体,这一观点对于相对标准的流行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有一些学者尝试将相对贫困的概念融入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标准,并参照国际相对贫困线的设定方式,将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调整为中位数收入的5 0%或6 0%(Jenkins和vanKerm,2 0 12)。此时,低收入群体就是相对贫困群体。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上限界定则更为复杂,

16、一些学者认为在收入差距较大时,中等收入群体对应的收入区间应当拉长,因此将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上限调整为中位数收入的1.5 倍(龙莹,2 0 15)、2 倍(Pr e s s m a n,2 0 15)甚至更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是以中位数收入的0.7 5 2 倍为依据来设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阈值(OECD,2 0 19)。此外,相对标准还包括中等收入群体的位置区间,通过测算收入分布两个分位数之间的收入水平变化来反映中等收入群体的变化。综合来看,相对标准基于收入分布的统计特征确定中等收入界限,能够同时考虑收入水平与分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等收入群体统计意义与经济意义的统一,因此

17、较绝对标准能够更好地确定中等收入群体。当然,运用不同的相对标准以及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确定的中等收入群体其实际生活水平或质量之间的差距依然是比较大的。除以上两类测度标准以外,还有一些学者使用其他方法来确定中等收入群体。比如,有学者将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结合起来提出混合标准,即通过绝对标准设定中等收入下限,而收入上限则通过相对标准加以确定。这种设定中等收入群体收入阈值的方式是由Birdsall(2 0 10)提出的,该学者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中等收入群体时,以人均日收入10 美元为标准设定收入下限,并将居民收入分布的第9 5 百分位设定为中等收入上限。此后,Bonnefond等(2 0 15)以及

18、翁杰和王菁(2 0 19)也参照这一方式设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标准。然而,混合标准依然无法避免中等收入下限设定过于主观等问题,因而实际应用比较有限。相比中等收入群体测度标准存在的争议,既有文献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方法比较统一。绝大多数文献在实证研究阶段均以微观调查数据为基础,根据样本数据确定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界限,进而通过直接估计(李强和徐玲,2 0 17)、核密度估计(刘渝琳和许新哲,2 0 17)、机器学习算法(刘中2023年7 月统计研究渝琳等,2 0 2 1)等多种方法估算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然而,微观数据集的调查年份有限且数据公布往往较为滞后,而不同年份的调查数据则由于调查问卷的修订

19、而存在口径上的不一致,这就导致了数据的时效性与连续性较差,限制了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的深入探究。为此,一些学者尝试通过拟合洛伦兹曲线(庄健和张永光,2 0 0 7)或收入分布曲线(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课题组等,2012)等方式,利用宏观统计数据来测算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尽管这些研究在中等收入群体的测度标准方面仍有值得商椎之处,但其思想为破解中等收入群体相关研究面临的数据限制提供了可行之策。关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以及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路径选择的定量研究,相关文献并不多见。一些学者借助收入的洛伦兹曲线验证了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的反向相关关系(庄健和张永光,2 0 0

20、7),但其按照累计收入份额定义中等收入群体的方式不仅未能体现中等收入群体的统计意义或经济意义,同样也难以确定所谓“中等收入”的现实水平。也有学者根据OECD成员国的发展经验证实了相对标准下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依然存在紧密的负向关联,并以此为依据开展关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适度区间的研究(李金昌和任志远,2 0 2 3),但其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收入差距之间关系的讨论尚停留在相关性层面,二者数量关联背后的深层机制依然有待深入挖掘。至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虽然有一些学者从制度设计的角度展开了定性讨论(刘世锦等,2 0 2 2),或者基于描述性统计(杨宜勇和池振合,2 0 2 1)或计量模

21、型(刘志国和刘慧哲,2 0 2 1)进行研究,但视角都集中在如何提升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上,而未能对于“提低”和“限高”两种不同“扩中”路径的差异进行分析,因而未能充分展现通过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这一制度安排,对于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性与优越性。综合以上讨论,本文将人均可支配收入处于收入中位数的0.7 5 2 倍区间范围内的家庭户归为中等收入群体,并尝试利用宏观层面的政府统计数据来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探究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变化的内在规律,并基于连续时期内我国不同收入群体的动态特征来探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实践路径。三、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方法本文通过拟合居民收入分布函数的方式

22、测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并假设居民收入分布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李伟和王少国,2 0 14)。根据既有研究的经验,对数正态函数在拟合世界各国居民收入时具有一般适用性,在拟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收入分布形态时均有较好的表现(Darkwah等,2 0 16;Groot和vanderLinde,2 0 16)。当然,这一分布函数可能并非最优的拟合函数,但由于不同国家之间收入分布存在差异性,不同分布函数拟合效果的优劣并非稳定不变的。因此,对数正态分布函数适用性较广的特质使其能够在拟合误差可控的前提下满足本文的研究需要。假设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服从形式为lnXN(u,)的对数正态分布,其中和分别代表变量

23、X自然对数的均值和标准差。此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M可以表示为:M=exp(u)(1)M=exp(u)(1)基于相对标准分别将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与上限设定为aM、b M(0 a 1),则口等收入群体比重重(SMIG)为:In(aM)-yIn(bM)-L,SMIG=P(aM XbM)=P(2)其中,=(lnX-)/服从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正态分布。若以d()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累积李金昌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第40 卷第7 期分布函数,则在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计算公式可以写作:lnbnlSMIG=((3)O显然,如果能够得到人

24、均可支配收入的标准差,便能够得到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而这一参数的结果可以借助洛伦兹曲线进行估计。洛伦兹曲线是显示收入分布的曲线,其横坐标对应的是收入不超过某一数值的人口累计比例,本质上等同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分布函数;纵坐标则是相应部分人口的累计收入份额。根据成邦文(2 0 0 5)的研究成果,当收入变量X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其洛伦兹曲线上任意一点D的横坐标P与纵坐标L分别可以表示为:P(D)=(=(y)(4)InX-uL(D)=d(-0)=(y-0)(5)因此,如果能够获得洛伦兹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便能够根据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估算参数的值,进而计算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实际研究中,可以根据国

25、际上通用的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得到洛伦兹曲线上横坐标为0.2、0.4、0.6 和0.8 的4个点,分别计算参数的值后求平均值,并将其作为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差的估计值,从而提升估计的精确度。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对上述方法加以验证。首先将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函数的初始参数设定为Mo=10、0。=1,并分别考虑以下情况:对数收入的均值保持不变,但标准差分别降低至0.7 5 和0.5;对数收入的均值提高到11,标准差分别为1、0.7 5 和0.5。对以上6 种情况,本文分别生成了10 0 0 0 0 个随机数作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拟值,并基于实际生成的数据集计算了真实的参数 urel、O r e a 以

26、及中位数M(万元)。此外,本文还基于模拟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集统计了每种情况下按照五等份收入分组后各组居民的累计收入份额,分别记为S、S2、S,、S4和Ss。6 种情况下模拟数据集的具体统计描述见表1。表1不同参数设定情况下的模拟收入集统计描述编号123456参数10.000010.000010.000011.000011.000011.00001.00000.75000.50001.00000.75000.5000real9.99819.99859.999011.007211.005411.0036Oreal0.99880.74910.49940.99560.74670.4978M2.196

27、52.19802.19966.02356.01446.0054S3.29%5.59%9.01%3.30%5.61%9.03%S,7.22%10.21%13.57%7.25%10.23%13.59%S,12.25%15.18%17.69%12.27%15.20%17.70%S420.95%22.69%23.11%20.88%22.62%23.07%S,56.29%46.34%36.62%56.30%46.34%36.61%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 0 2 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 9 9 7 5 元、基尼系数为0.46 6,由本文式(3)和式(9)计算可知,对应的=10.31、0.8

28、8。为简便处理,本文将初始参数设定为=10、。=1。同时基于“到2 0 3 5 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 0 2 0 年翻一番”的发展目标,以=11(对应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5 9 8 7 4元)调整对数收入的均值设定;分别基于基尼系数降低至0.4、0.3 左右的发展目标,以=0.7 5、=0.5 调整对数收入的标准差设定。2023年7 月统计研究8从模拟收入集的统计特征来看,当居民收入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社会财富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分配特征,高收入组居民分走了社会财富“蛋糕”的一多半,而其他居民只能共享剩下的小部分“蛋糕”。随着参数从1趋向于0.5,前4组居民所占的累计收入份额逐渐提高,而高收入

29、组居民占有的收入份额则不断降低,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趋于缩小。为了得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本文参考OECD的定义方式,将“人均可支配收入在收入中位数0.752倍区间”的家庭户成员视为中等收入群体(即=0.75,b=2),并根据实际生成的数据集计算了每种情况下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下限/(万元)、收入上限u(万元)与群体比重SMIGrel。此外,本文根据各组居民的累计收入份额计算了前2 0%、40%、6 0%与8 0%居民的累计收入份额,分别将其视为洛伦兹曲线上对应于横坐标为0.2、0.4、0.6 和0.8 的4个点的纵坐标值,利用式(4)和式(5)计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曲线参数的不同估计值,取平均

30、后得到参数的值,将其带入式(3)得到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估计值SMIG*,并计算这一估计结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相对误差err。具体的数值模拟结果见表2。表2不同参数设定情况下的数据模拟结果编号123456变量11.64741.64851.64974.51764.51084.50414.39304.39604.399112.046912.028912.0108SMIGral36.89%47.08%63.43%37.05%47.20%63.48%0.99930.74920.49940.99800.74810.4984SMIG*36.93%47.20%63.51%36.97%47.27%63.59%er

31、r0.11%0.27%0.13%-0.19%0.14%0.18%从不同参数设定情况下的真实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来看,对数收入变量的均值u变化会改变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但并不会对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标准差则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存在明显的负向相关。这与本文提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计算公式相一致: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仅与收入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有关,随着参数值的逐渐减小,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增大,二者在数量上存在反向变动关系。另外,通过比较真实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于本文方法得到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利用收入五等份分组资料估算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基本与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不同参数设定情况下的估计结果相

32、较真实值的相对误差最大不超过0.3 0%。因此,当微观调查数据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时,可以利用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通过参数估计的方式推算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从而破解数据层面对中等收入群体相关研究的限制。四、不同国家(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其内含的“扩中”逻辑(一)不同国家(地区)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测度及其分布特征本文使用居民收入五等份分组资料估算不同国家(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所需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为了保证数据的时效性,本文选择最近数据发布年份在2 0 15 年及之后的12 7 个国家(地区)进行研究,地理分布涉及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与大洋洲,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

33、世界各国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情况。有关结果如表3 所示,因篇幅所限,具体国家(地区)清单以附表1展示,见统计研究网站所列附件。下同。李金昌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第40 卷第7 期表3127个样本国家(地区)的收入五等份分组统计数据指标样本数最小值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最低2 0%居民占有的收入份额1270.0280.0690.1030.018次低2 0%居民占有的收入份额1270.0580.1150.1540.019中间2 0%居民占有的收入份额1270.0980.1570.1900.017次高2 0%居民占有的收入份额1270.1790.2190.2460.011最高2 0%居民

34、占有的收入份额1270.3280.4400.6370.061为全面刻画每个国家(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本文参照式(2)计算低收入群体比重(SLIG与高收入群体比重(SHIG)分别为:SLIG=1-(6)OlnbSHIG=1-(7)基于式(3)、式(6)与式(7),本文计算了12 7 个样本国家(地区)的低、中、高收入群体比重,从而完整展示不同国家(地区)收入分配格局的统计特征。计算结果表明,世界各国家(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存在明显差距。具体来看,共有2 7 个国家(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达到6 0%以上,其中斯洛伐克、白俄罗斯、斯洛文尼亚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更是接近7 0%,在12 7 个

35、样本国家(地区)中排名前三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5 0%到6 0%之间的国家(地区)共有5 7 个,其中,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5 0.2 3%;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40%到5 0%之间的国家(地区)共有3 3 个,另外还有10 个国家(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低于40%,其中纳米比亚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仅有3 3.0 2%,尚不及斯洛伐克的一半。(二)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及其内合体规模与基尼系数的关系及其内含的“扩中”逻辑本文重点关注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并以基尼系数的高低衡量收入差距的大小。跨国基尼系数出自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所属年份与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的发

36、布年份保持一致。从散点图(见图1)来看,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呈现紧密的负相关关系,并0.750.600.450.300.15000.10.20.30.40.50.60.70.8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图1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相关图因篇幅所限,样本国家(地区)低、中、高收入群体比重以附表2 展示。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2 0 19 年我国低收入组、中间偏下收入组、中间收入组、中间偏上收入组以及高收入组占有的收入份额分别为6.7 0%、10.7 0%、15.2 0%、2 2.0 0%和45.3 0%,基尼系数则为0.3 8 2。这一数字与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基尼系数(0.46 5)存在较

37、大差距,因此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计算得到的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可能偏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后续研究中使用了来自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的规模进行测度分析。2023年7 月统计研究10且12 7 个国家(地区)对应的样本点大致分布在一条直线附近,表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可能存在数量上的线性关联。进一步计算相关系数发现,二者的相关系数绝对值高达0.9 8 3 5,说明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地区)拥有更小比重的中等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向衡量一国居民收入差距的大小。我国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将收入差距缩小至合理范围内,因此有

38、必要围绕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进一步讨论。由式(3)可知,基于相对标准确定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主要与居民收入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有关,计算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对参数的导数为:dSMIG1lnb1b.0()+In1一0(8)doa其中,()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显然,在0 a 1的条件下,dSMIG/d的值为负,这意味着当参数增大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将会减小。根据陈建东等(2 0 13)的研究,当居民收入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时,基尼系数可以通过收入变量自然对数的标准差进行计算,即:G=2(一1(9)显然,随着参数的增加,基尼系数也会不断增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基尼系数本质上是

39、收入分配问题的两种不同客观反映,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反映的是收入分配的结构特征,而基尼系数反映的是作为收入分配结果的收入差异。因此,二者在数量上的反向变动关系是源于居民收入分布曲线的形状特征:当一国居民收入差距较小时,其对数收入标准差的值越小,收入变量的离散程度越低,居民的收入分布曲线向中心位置聚集的趋势也越明显,因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较高、基尼系数较低。这解释了共同富裕背景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内在逻辑,同时也为确定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合理范围提供了思路。本文根据基尼系数对12 7 个国家(地区)进行分组,并计算各组不同层次收入群体的平均比重(见表4)。表4127个样本国家(地区)按基尼系数分组的

40、各层次收入群体平均比重(%)基尼系数范围低收入群体平均比重中等收入群体平均比重高收入群体平均比重0.20.327.6164.717.690.30.432.2054.4513.350.40.535.9644.6719.360.538.6137.0824.32可以发现,当收入差距增大(即基尼系数增大)时,低收入群体比重与高收入群体比重分别呈上升趋势、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却逐步下降。依据基尼系数的经验法则,将“基尼系数介于0.2 至0.4之间”作为合理收入分配的界限,那么这些样本国家(地区)的收入分配格局表现为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的比重大致呈现3:6:1的结构特征。如果认为基尼系数的合

41、意值应当介于以式(9)为依据,本文根据12 7 个国家(地区)的收入五等份分组数据计算基尼系数,并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基尼系数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对数正态分布假设计算的基尼系数与真实发布的基尼系数散点图基本分布在一条过原点、斜率为1的直线上。12 7 个样本国家(地区)中,有12 5 个(9 8.43%)国家(地区)的基尼系数估算值与真实值相对差距在5%以内,足以证明本文关于各国居民收入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假设是合理的。因篇幅所限,12 7 个国家(地区)基尼系数估计值与真实值的对比结果并未在文中展示,若有需要可以联系作者索要具体计算结果。以基尼系数判别收入差距状况的经验法则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

42、于0.2 为绝对平均、0.2 0.3 为比较平均、0.3 0.4为比较合理、0.4 0.5为差别较大、大于0.6 为差别悬殊。李金昌等: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第40 卷第7 期110.30.4之间(洪兴建,2 0 0 7),那么中等收入群体的合理比重大约为5 5%左右,而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比重则分别大约为3 2%与13%。此外,有学者曾就基尼系数的理论最佳值进行研究,并通过数学推导证明这一数值等于0.3 3(胡祖光,2 0 0 4)。基于这一结论,结合式(9)与式(3)可以计算得到基尼系数达到理论最佳值时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5 5.8 4%,相应的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的比

43、重则分别为3 1.6 5%和12.5 0%。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在打造“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将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目标设定在5 5%左右是较为合理的。伴随着共同富裕进程的加快和收入差距的缩小,也可以将这一目标提高到6 0%。总之,将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的比重大致呈3:6:1作为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是具有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的。五、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再测度及“扩中”路径分析(一)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再测度考虑到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可能低估了我国实际的收入差距,为了更加准确地衡量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整体收入分配格局,本文使用我国政府统计部门发布的调查数据

44、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行测算。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更多依靠市场机制调节收入分配的方式,我国近年来收入差距较大、不同收入群体比重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必须通过产业扶贫、移民搬迁、教育扶贫等政策手段对收入分配格局加以干预。这种干预可能对我国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可比性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为了满足研究的需要,本文在充分梳理既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依然使用对数正态分布函数拟合我国居民的收入分布情况。由于我国发布的人口五分法资料仅包括各组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且自2 0 13 年起未再公布各组居民的平均每户家庭人口,无法通过计算各组居民累计收入份额的方式估算出不同年份的中

45、等收入群体比重,因此本文选择使用2 0 0 3 年至2 0 2 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根据式(9)计算出不同年份我国居民收入分布曲线的形状参数,再根据式(3)计算出各年度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所需数据来自2 0 2 2 中国住户调查年鉴。此外,为了反映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在收入水平方面的变动,本文还统计了各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数据来源为2 0 15 年至2 0 2 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2 0 14年及以前年份并未公布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数,因此本文使用对应年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估算中位数。图2 展示了具体的计算结果。从动态视角来看,近2 0 年来

46、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增长十分明显,自2 0 0 3 年的43 16 元增加到2 0 2 1年的2 9 9 7 5 元,涨幅接近6 0 0%。这表明,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居民“富裕”程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但是,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来看,我国近2 0 年在“共同”方面取得的进展有限,自2 0 0 3 年以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缓慢增长的态势,其中一些年份甚至出现了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下降,这也与既有文献关于相对标准下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测度结果保持一致(龙莹,2 0 15;李金昌和任志远,2 0 2 3)。具体来看,2 0 0 3 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40.18%,到2 0 2 1

47、年这一数值为41.2 9%,仅提高了1.11个百分点,相比5 5%左右的目标值依然有较大的差距。根据2 0 15 年至2 0 2 1年的数据分析,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x)与中位数(y)大致表现为线性关系,通过拟合方程可知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满足:y=0.862x,模型的可决系数为0.9 9 9 9。因此,本文使用这一数量关系估计2 0 14年及以前年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023年7 月统计研究12(%)(元)100.0035000.0030000.0080.0025000.0060.0020000.0015000.0040.0010000.0020.005000.000.000.0020

48、03 2004 2005 200620072008 2009 20102011 20122013 2014 2015201620172018 20192020 2021低收入群体比重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收入群体比重一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图22003一2 0 2 1年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总体来看,相比3:6:1的“橄榄型”合理收入分配格局,我国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比重偏高,而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不足,因此下一阶段的有关工作依然需要紧町“扩中”目标,以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扩大实现社会收入差距缩小、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二)我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路径分析本文认为,扩大中等收

49、入群体的路径大致有两种:一是调整存量,即主要瞄准高收入群体,通过税收与转移支付等方式将高收入群体的财富“切割”一部分给低收入者,从而在短时间内达到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缩小社会收入差距的目的;二是做大增量,即主要瞄准低收入群体,通过促就业、激活力等方式为低收入者增收畅通渠道,在保持收入差距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以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实现中位数收入与中等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推动更多低收入者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的同时,再将原有部分高收入者纳入新的中等收入行列,从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为了比较这两种“扩中”路径的差异,本文将计算不同年份我国基尼系数对应的参数,并借助弹性系数计算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比重分别变动

50、1%时引起参数变动的百分比,以此来衡量社会整体收入差距对于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敏感程度。式(10)、式(11)分别对应参数对低收入群体与高收入群体比重变动的弹性,具体计算结果见表5。doSLIGOSLIG(10)dSLIG4ln4/3ln3doSHIGO.SLIGeH(11)dSHIGIn200ln2O弹性系数计算结果表明,低收入群体比重降低1%,参数将下降约3 个百分点;而高收入群体比重下降1%,只能引起约为1个百分点的变动。因此,以“提低”实现“扩中”具有效率层面的优势。事实上,这种优势并非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特例。为了深入说明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式(6)和式(7)构造了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