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题.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312870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单选题1、开挖深度未超过( )但现场地质情况和周边环境较复杂的基坑工程应实行基坑工程监测。A:3m B:4m C:5m D:6m C P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建设方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 )对基坑工程实行现场监测。监测单位应编制监测方案。监测方案应经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市政道路、地下管线、人防等有关部门协商一致后方可实行。A:甲方 B:乙方 C:丁方 D:第三方 D P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监测项目初始值应为事前至少连续观测( )次的稳定值的平均值。A3 B4 C5 D6 A P1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

2、基坑开挖深度( )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运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 A3 B4 C5 D6 A P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 )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A目测 B测量 C检查 D计划 A P1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6、在监测对象内力和变形变化大的代表性部位及周边重点监护部位,监测点应适当( )。A疏松 B加密 C放宽 D缩小 B P1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7、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受力、变形较大或有代表性的部位。监测点竖向布置宜在水压力变化影响深度范

3、围内按土层分布情况布设,监测点竖向间距一般为( )m,并不宜少于3个。A58 B25 C810 D1113 B P1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8、锚杆轴力计、钢筋应力计和应变计的量程宜为设计最大拉力值的( )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A 1.2 B1.3 C1.4 D1.5A P2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9、 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的初始值应在分层竖向位移标埋设稳定后进行,稳定期间不应少于( )周并获得稳定的初始值;监测精度不宜低于1mm。A 1 B 2 C 4 D 6A P2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0、 基坑工程的监测项目应抓住( )部位,做到重点观测、项

4、目配套,形成有效的、完整的监测系统。A 重点 B 关键 C特殊 D细小 B P10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1、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在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中属于( )A 甲级 B 乙级 C 丙级 D一级A P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2、 基础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但结构重要性系数(0)不应小于( )A 1.0 B1.1 C1.2 D1.3 A P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3、 人工填土根据其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 )A密填土 B 冲填土 C砂填土 D碎石 B P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4、 膨胀土为土中粘粒成分重要由亲水性

5、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其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 )的粘性土 A 40% B30% C20% D25% A P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5、湿陷性土为在一定压力下浸水后产生附加沉降,其湿陷系数大于或等于( )的土。A0.015 B 0.01 C0.009 D0.008 A P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6、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分别为标准值、平均值及( )。A特殊值 B 差值 C和值 D特性值 D P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7、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 )、变形和稳定性规定。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规定。A 地基剪力 B 地基切力

6、 C 地基剪切力 D地基承载力 D P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8、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规定的前提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运用上层土作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 )。A0.4m B0.5m C 0.6m D0.7m B P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9、本地基( )重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时应按软弱地基进行设计。在建筑地基的局部范围内有高压缩性土层时,应按局部软弱土层解决。 A压缩层 B持力层 C剪切层 D平层 A P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 ( )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规定。本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

7、土等特殊性土时,设计采用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应满足解决后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技术规定。 A简朴地基 B复合地基 C浅地基 D深层地基 B P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1、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应通过现场 ( )实验拟定,或采用增强体载荷实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性值结合经验拟定。 A 简朴地基载荷 B 浅地基载荷 C复合地基载荷 D深层地基载荷 C P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2、 ( )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其选型应根据地基土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使用规定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拟定。A 条形基础 B 独立基础 C 筏形基础 D 浅基础 C P5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3

8、、 平板式筏基的板厚应满足柱下受( )的规定。A 冲切承载力 B剪切承载力 C 斜承载力 D正承载力 A P5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4、 ( )除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外,尚应验算距内筒和柱边沿h0处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当筏板变厚度时,尚应验算变厚度处筏板的受剪承载力。A 梁板式筏基 B平板式筏基 C浅地基 D 独立地基 B P5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5、 ( )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受冲切承载力、受剪切承载力的规定。A 梁板式筏基 B平板式筏基 C浅地基 D 独立地基 A P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6、 梁板式筏基基础梁和平板式筏基的顶面应满足底层柱下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规定

9、。对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的高层建筑,验算柱下基础梁、筏板局部受压承载力时,应计入竖向地震作用对柱轴力的影响。A 8 B 9 C10 D11 B P5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7、 桩身混凝土强度应满足桩的( )设计规定。 A 土压力 B 剪切力 C 承载力 D压力 C P6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8、 柱下( )独立承台应分别对柱边和桩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斜截面进行受剪计算。当柱边外有多排桩形成多个剪切斜截面时,尚应对每个斜截面进行验算。A 桩基础 B浅基础 C筏板基础 D独立基础 A P6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9、 ( )设计安全等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根据基坑工程

10、的设计、施工及使用条件按有关规范的规定采用。 A 桩基工程 B基坑工程 C基础工程 D房屋工程 B P7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0、 基坑土方开挖应严格按( )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周边堆载不得超过设计规定。土方开挖完毕后应立即施工垫层,对基坑进行封闭,防止水浸和暴露,并应及时进行地下结构施工。 A设计规定B设计规范C设计值D规范值 A P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二、多选题1、监测方案应涉及( )监测项目、测点布置、监测方法及精度、监测人员及重要仪器设备、监测频率、监测报警值、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监测数据的记录制度和解决方法、工序管理及信息反馈制度等。A:工程概况B:监测依据C:监测目的D:工

11、程协议 ABC P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监测结束阶段,监测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 )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A基坑工程监测方案 B钢筋验收记录 C阶段性监测报告 D竣工报告 AC P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 下列基坑工程的监测方案应需要进行专门论证的有( ):A.地质和环境条件很复杂的基坑工程;B 邻近重要建(构)筑物和管线,以及历史文物、近代优秀建筑、地铁、隧道等破坏后果很严重的基坑工程;C已发生严重事故,重新组织实行的基坑工程;D房屋建筑工程ABC P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监测结束阶段,监测单位应向委托方提供以下( )资料,并按档案管理规定,组卷归档。A竣工资

12、料 B基坑工程监测方案;C测点布设、验收记录; D阶段性监测报告;BCD P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A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规定; B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C 固定的观测人员D通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ABD P1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6、现场的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规定:A 使用正式的监测登记表格;B 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C 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D 对监测数据进行计算 ABC P3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7、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有( )。A 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B对地基变形有特殊

13、规定的建筑物C 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D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小的新建建筑物 ABC P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 根据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及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变形对上部结构的影响限度,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 A 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其危害限度; B 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有关规定; C 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D 在抗震设防区应划分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 BC P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9、 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可采用( )、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贯入实验锤击数、载荷实验承载力

14、等特性指标表达。A强度指标 B压缩性指标 C静力触探探头阻力 D动力触探探头阻力 ABC P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 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 )规定。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规定。A剪切力 B地基承载力 C变形 D稳定性 BCD P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 在山区建设时应对场区作出必要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评价。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或直接危害的( )以及岩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不应选作建设场地。 A 滑坡 B 泥石流 C 崩塌 D洪水 ABC P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2、当运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 )、现场条

15、件等,对拟压实的填土提出质量规定。未经检查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规定的压实填土,均不得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A 结构类型 B结构形式 C填料种类 D填料性能 AD P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3、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规定。本地基土为欠固结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可液化土等特殊性土时,设计采用的增强体和施工工艺应满足解决后地基土和增强体共同承担荷载的技术规定。A剪切力 B冲切力 C 承载力 D变形 CD P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4、扩展基础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 ):A对柱下独立基础,当冲切破坏锥体落在基础底面以内时,应验算柱与基础交接处以及基础变阶处的受冲切承载力;B

16、对基础底面短边尺寸小于或等于柱宽加两倍基础有效高度的柱下独立基础,以及墙下条形基础,应验算柱(墙)与基础交接处的基础受剪切承载力; C 基础底板的配筋,应按抗剪计算拟定; D 当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基础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ABD P4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5、 采用筏形基础的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外墙厚度不应小于250mm,内墙厚度不宜小于200mm。墙的截面设计除满足承载力规定外,尚应考虑( )等规定。A 变形 B 抗裂 C 抗漏 D外墙防渗 ABD P5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6、梁板式筏基底板除计算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外,其厚度尚应满足( )的规定。A

17、 受冲切承载力 B 受剪切极限承载力 C 受剪切承载力 D受冲切极限承载力 AC P5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7、基坑工程设计应涉及下列内容( ):A 支护结构体系的方案和技术经济比较;B 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定性验算;C 支护结构的强度、稳定和变形计算;D 地上水控制设计; ABC P7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8、因支护结构变形、岩土开挖及地下水条件变化引起的基坑内外土体变形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不得影响地下结构尺寸、形状和正常施工;B 影响既有桩基的正常使用;C 对周边已有建、构筑物引起的地基变形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允许值;D 不得影响周边地下建、构筑物、地下轨道交通设施及管线的正常使用。AC

18、D P7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9、应查明场区水文地质资料及与降水有关的参数,并应涉及下列内容( ):A 地表水的类型;B 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补给、径流条件及土层的渗透系数;C 分析流砂、管涌产生的也许性; D 提出施工降水或隔水措施以及评估地下水位变化对场区环境导致的影响。 BCD P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20、支护结构的作用效应涉及下列各项( ):A 土压力;B 静水压力、渗流压力;C 基坑开挖影响范围以内的建、构筑物荷载、地面超载、施工荷载及邻近场地施工的影响;D 温度变化及冻胀对支护结构产生的内力和变形;ACD P7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三、填空题 1、为进行建(构)筑物基础、地

19、下建(构)筑物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以下空间称为( )。建筑基坑 P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基坑工程施工前,应由(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行现场监测。 建设方 P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监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 )、精度规定、设计规定、场地条件、地区经验和方法合用性等因素综合拟定,监测方法应合理易行。 基坑等级 P1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土压力计埋设以后应立即进行( ),基坑开挖前至少通过1周时间的监测并取得稳定初始值。 检查测试 P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孔隙水压力计埋设可采用( )、钻孔法等。 压入法 P23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6、基坑工程监测报警

20、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 )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制。 变化量 P2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7、 地基土工程特性指标的代表值应分别为标准值、平均值及特性值。抗剪强度指标应取( ),压缩性指标应取平均值,载荷实验承载力应取特性值。 标准值 P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土的工程特性指标可采用( )、压缩性指标以及静力触探探头阻力、动力触探锤击数、标准贯入实验锤击数、载荷实验承载力等特性指标表达。 强度指标 P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9、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 )。 允许值 P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 在山区建设时应对场区作出必要的( )和水文地质评价。对建筑物有潜在威胁

21、或直接危害的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岩溶、土洞强烈发育地段,不应选作建设场地。 工程地质 P2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当运用压实填土作为建筑工程的( )时,在平整场地前,应根据结构类型、填料性能和现场条件等,对拟压实的填土提出质量规定。未经检查查明以及不符合质量规定的压实填土,均不得作为建筑工程的地基持力层。 地基持力层 P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2、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也许形成( )的地段,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止措施。对具有发展趋势并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应及早采用综合整治措施,防止滑坡继续发展。 滑坡 P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四、判断题1、基坑工程整个施工期内,天

22、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对的 P1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2、基坑工程监测不应影响监测对象的结构安全、妨碍其正常使用。对的 P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3、地下管线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0.5mm。 对的 P1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4、支撑结构的施工与拆除顺序,应与支护结构的设计工况相一致,必须遵循先挖后撑的原则。 错误 P75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5、 粘性土为塑性指数Ip大于10的土全为粘土。错误 P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粉土为介于砂土与粘性土之间,塑性指数(Ip)小于或等于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对的 P107、 高层建筑基础的

23、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规定。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规定。 对的 P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地基承载力特性值可由载荷实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拟定。 对的 P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9、 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地基变形允许值。 对的 P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0、在建设场区内,由于施工或其他因素的影响有也许形成滑坡的地段,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止措施。对具有发展趋势并威胁建筑物安全使用的滑坡,应及早采用综合整治措施,防止滑坡继续发展。对的 P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主

24、体宜避开岩溶强发育地段。对的 P2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12、 复合地基设计应满足建筑物承载力和变形规定。 对的 P3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五、 问答题1、 列举五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地基?P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规定的建筑物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涉及高边坡)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开挖深度大于15m的基坑工程周边环境条件复杂、环

25、境保护规定高的基坑工程2、 作为建筑地基的岩土,可分为什么?P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3、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什么条件拟定? P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 3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4 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5 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4、 地基土的冻胀类别分为?P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不冻胀、弱冻胀、冻胀、强冻胀和特强冻胀5、 地基变形特性可分为?P1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沉降量、沉降差、倾斜、局部倾斜。6、运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

26、应符合什么规定? P37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 淤泥和淤泥质土,宜运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用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扰动的措施; 2 ) 冲填土、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料,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可运用作为轻型建筑物地基的持力层。7、 建筑物的什么部位,宜设立沉降缝? P3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建筑平面的转折部位; 2) 高度差异或荷载差异处; 3) 长高比过大的砌体承重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适当部位; 4) 地基土的压缩性有显著差异处; 5) 建筑结构或基础类型不同处; 6) 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8、为减少建筑物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可采用

27、什么措施? P4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 选用轻型结构,减轻墙体自重,采用架空地板代替室内填土; 2 设立地下室或半地下室,采用覆土少、自重轻的基础形式; 3 调整各部分的荷载分布、基础宽度或埋置深度; 4 对不均匀沉降规定严格的建筑物,可选用较小的基底压力。9、编写监测方案前,委托方应向监测单位提供什么资料? P7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1 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文献; 2 基坑工程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3 基坑工程影响范围内的道路、地下管线、地下设施及周边建筑物的有关资料。10、列举三项基坑工程现场监测的对象。 P10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1 支护结构;2 相关的自然环境;3 施工工况;4 地下水状况;5 基坑底部及周边土体;6 周边建(构)筑物;7 周边地下管线及地下设施;8 周边重要的道路;9 其他应监测的对象11、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元件应符合什么规定:P18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1满足观测精度和量程的规定;2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通过校准或标定,且校核记录和标定资料齐全,并在规定的校准有效期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