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3127011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艺术概论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艺术概论框架知识结构绪论艺术理论美学哲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艺术心理学1、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2、艺术理论与艺术史、艺术批评的关系:艺术理论是研究艺术普遍规律的一门学科;艺术史具体的描述艺术发展的历史和艺术历史上的各种思潮流派;艺术批评具体的研究和评价某个艺术家、某件艺术作品或某个艺术派别。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艺术的社会本质社会生活上层建筑艺术法律宗教经济道德政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艺术、哲学、宗教和经济基础较远,政治、法律、道德和经济基础较近。1、 原始社会是有着几百万年历史的漫长时期,人类最早的工艺品是打造的石器。在原始社会的各种

2、艺术现象中,直到新石器时代之前,原始艺术大都表现的是动物或渔猎场面,而从不表现植物。2、艺术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特殊性。3、艺术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的不同或本质区别: 首先,从人的需要与生产的目的性来看,这两种生产是不同的。人出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产生出对于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人的各种需要是由不同方式的生产创造出来并加以实现的,而不同方式的生产则分别满足人的不同的需要。物质生产的产品直接用于人们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实用需要,本身并不存在或发生“意义”的问题。满足人最基本的物质需要的产品虽然也包含审美因素,但主要价值却在于物质的公用性和实用价值。人除了物质需要外

3、,还有精神需要。而艺术生产的产品即艺术作品,包含并发生着社会意义,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审美反映的产物。它与人的意识的关系是直接的,而与物质现实的关系是间接的。艺术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另外,从产品的消费来看,艺术生产明显不同于一般的物质生产。一般生产劳动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承担者,是一种商品。而艺术生产的精神产品有自己的特殊性,主要是审美属性。艺术品在进入流通领域的过程中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商品属性,但商品属性绝不是艺术品的主要属性和本质属性。最后,从生产的过程和结果来看,艺术生产作为精神生产具有特殊性。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中,包括一个主体通过改变外在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

4、物化过程,即创作主体在现实中确立自己产品物质形式,实现劳动对象化过程。但是艺术的这种物质生产性质并不是本质的,只是表现在全程中的艺术传达层面上,是一种技巧性的艺术外层的生产。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是主体运用一定的物质形式传达他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感受的行为,它所物化或对象化的是创作者对现实世界独特的审美掌握,包括思想感情、个性特征和对生活的体验。因此,艺术生产所物化或对象化的内容是与物质生产完全不同的,有其自身独具的特殊规律。艺术创作不仅关系到如何表现和如何传达,更主要的是关系到表现什么和传达什么。而物质生产不包含个人对社会生活的审美认识和审美情感。4、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首先,艺术

5、是一种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与创造自身的生产实践活动,具有一般生产活动的普遍性,如自由、自觉、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但是,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它把人类一般生产活动的这些特点表现得更为突出,更为鲜明,它不仅造成自然物的一种形态的改变,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改造自然无形态的过程中实现自己意识到的认识目的和审美目的。它所表现的,是主体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创作者对生活的审美认识以及创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所以,艺术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另外,在审美创造中,艺术把人的主观活动与客观世界高度统一起来,它一方面将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审美认识和审美体验物化或对象化到作品中,另一方面又为

6、人类提供精神消费的产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最终影响到客观世界。艺术的认识本质1、 艺术的掌握世界的方式(理论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是运用形象进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特征、个性和美,以高度概括的具体可感的形式和形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普遍性,是在个别中显示一般、在特殊中表现普遍。艺术也掌握真理,但它掌握的是具体形象的真理,即艺术的美。所以,艺术的认识内容,要求真实性,要求通过艺术形象真实的反映社会生活。这就是艺术的认识本质。2、艺术作品都必须以感性的形态呈现在欣赏着的面前,即以具体的可感的现象形态作用于观众的感官。 从创作过程看,它有感觉的、直觉的认识基础,

7、任何艺术家都是从个别的、具体的生活感受开始进入创作的,并不是从抽象的概念出发或图解概念。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看,作品的形象首先投之于观众的感官,诉之余观众的直觉。离开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可感性,形象便不存在,作品本身也不存在。3、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艺术形象: 一方面,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和反映,这是它的客观基础和现实来源。 另一方面,它同时又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认识与评价,在它上面表现着艺术家主观的情感、思想和审美理想。4、再现: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现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

8、,模仿现实。特点: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观察缜密,技法严格,细节真实。5、表现: 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感情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采用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至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特点: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6、艺术典型: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艺术典型是同社会生活的本质、事物和人物的普遍性、共性密切相关的。艺术典型还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而且这鲜明生动的现象、个性或特殊性还要充分的、集中的表现

9、出事物的本质、共性或普遍性。艺术的审美本质1、 现实美:自然美和社会美2、 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 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艺术的分类1、原始状态的艺术只有两种类型:造型艺术与歌舞艺术。原始歌舞是舞蹈、音乐、和文学“三位一体”的。3、 艺术门类的划分: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主要艺术门类

10、戏剧1、 四个要素:演员、导演、剧本、舞台美术:包括布景、灯光、服装、化妆、道具。特征:综合性(综合了文学、表演、美术、音乐);剧场性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1、 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 (P169)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2、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

11、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是艺术的世界性、民族性)3、 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1、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性的民族艺术;是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第四

12、章 艺术创作论艺术创作过程1、 艺术的创作过程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三个重要阶段。2、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深切的感受和审美发现,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3、艺术创作的准备:创作的材料的准备:素材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素材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的途径主要为:直接体验、间接体验。创作的精神准备:由生活体验引发的创作动机和创作欲望。4、 典型:或称典型形象,指塑造得非常成功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鲜明、独特、丰满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普遍的深刻的代表性和概括性,即个性鲜明独特又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5、 艺术表现:指艺术家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

13、,运用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将艺术构思活动中形成的艺术意象物态化,使之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可供鉴赏的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现活动。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1、 艺术思维: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以抽象思维为引导和协助,两者互相配合、互相转化的共同完成艺术构思任务的一种思维方式,它自始至终都在以构思出一个完整艺术意象为其目的和任务。艺术思维是相对于科学思维而言的。科学思维是以抽象的概念进行推理、判断和论证等为主要内容和目标。2、 形象思维的特征: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3、形象思维的逻辑性:形象思维逻辑的思维形式:基形意象、完形意象、群形意象、易形意

14、象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 和谐律:指所要构思的艺术意象画面各个部分之间必须要做到和谐统一,这是形象思维逻辑最基础的必须首先要遵守的一条思维规律。 融合律:将客观真实的生活表象和主观真挚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 理想律:形象思维逻辑中最根本、最核心的规律。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1、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表现为忠实于生活本来面貌的写实性,并把描绘的目光集中普通人身上。艺术形象的典型性:现实主义不仅要求写实地描绘实际生活的客观形态,还要求透过生活的表面和现象,揭示社会生活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生活外貌、细节真实与本质真实的统一。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艺术是以情动人的,任何艺术

15、家在事实上都难以做到纯客观。但现实主义艺术家往往隐藏自己的情感和倾向,将它们有机融合在客观的生活描绘之中,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历史的描绘自然而然的流露出来。2、 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征:创作的重心是追求理想:浪漫主义力图按照人们所希望的、理想中认为应该如此的样子去表现生活的理想。创造奇幻型的艺术形象:既然浪漫主义追求的是所希望的理想的境界,就往往是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在客观生活中难以如实存在的奇特的艺术形象。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主观性是浪漫主义的重要特征,浪漫主义具有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往往塑造充满激情的情感形象。3、艺术流派: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

16、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基本条件:一些具有一定影响的或大或小的艺术家群;彼此有着相近的思想倾向、审美主张4、艺术思潮: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的新的影响广泛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倾向的潮流。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1、 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素材)2、 主题的不同体现方式:文学、戏剧、电影等叙事性艺术作品的主题一般比较明确、系统;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作品的主题较为含蓄;书法和某些工艺作品的主题更淡弱,有的作品无主题,一些现代作品及一些单纯的图案画,追求形式美是其主要或者唯一目的。3、艺术作品的形式

17、:就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的样式。4、艺术作品的结构:就是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的样式。 结构的目的性与功能性是统一的,即在于把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因素组织成一个既和谐统一,又多样变化的有机整体。6、 艺术语言:指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艺术语言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功能: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审美的功能。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1、艺术作品的意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第二个层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第三个层次是作品中的物象、事件,情节等的

18、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第四个层次是文化意义。2、意蕴的三个特点: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它是多义的;它具有历史的生成性。3、意境不仅是情与景的融合,也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和客观景物的融合。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景交融。“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审美理想。“实境”、“真境”、“神境”三种境界。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4、风格是作品的总体倾向和艺术家创作个性的主要特征;而格调则是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总汇体现。5

19、、格调是一个从作品价值的两极把握作品不同属性的范畴,品味则是从作品中再仔细分出差异、层次和等级的范畴。第六章 艺术接受论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共鸣现象: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的色彩、线条共同呼吸;与作品中的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时,这种现象,就是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特征:在欣赏者和艺术作品之间消除了主客体之间的距离,达到了相互融合和亲密无间的契合。要形成共鸣,从客体方面来说,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在艺术水平和思想内容上是优秀的,富有艺术感染力;从主体方面来说,则需要具备相应的艺术修养、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会因不同艺术门类的艺术语言方式而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在艺术欣赏中,共鸣现象的产生还涉及到许多复杂的条件和因素,其中包括生活在不同文化传统、社会阶层中的民族和阶级对共鸣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的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确实存在着差异和矛盾;另一方面,某些优秀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和阶层的人来说,又都能产生共鸣。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