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术学概论-音乐部分复习资料曾侯乙墓出土乐器的历史意义:1、出土的乐器情况: 编钟、编磬、建鼓、琴、瑟、均钟(律准)、笙、排箫、篪,共九种125件。其中建鼓、琴、均钟、瑟、篪、排箫都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乐器。2、对乐律学、音乐理论、乐器制作的贡献: 曾侯乙编钟在音乐理论方面的价值在于2800多字的铭文;“一钟双音”:在乐器发展史上反映了我国在乐律学、乐器学和铸造学上的智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为研究我国传统乐律学和音乐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3、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曾侯乙墓乐器,尤其是成套编钟(65件)的出土,震惊了世界乐坛和科学界,举世瞩目,是同兵马俑、万里长城相媲美的古代文化
2、、科学的代表作。被国际学者这称之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十面埋伏是一首大型的琵琶独奏“武曲”,根据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进行决战时,汉军设下十面埋伏的阵法,从而彻底击败楚军,迫使项羽自刎乌江这一历史事实加以集中概括而成的。 乐曲的主题思想:描写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金戈齐鸣、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形象鲜明,气势磅礴,是琵琶“武曲”的代表作品,共有13个乐段。 唐代音乐文化兴盛的原因 1、 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300年间,成为我国 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期。2、全民族文化素质空前提高,在诗歌、音乐、绘画、 书法、舞蹈、建筑等领 域都取得突破。形成了举国上下普遍喜爱音乐的
3、社 会风气。3、全面开放,外来音乐输入。长安是世界文化名城,日本、西凉、龟兹、天竺、 高丽、中亚、波斯、阿拉伯等各民族音乐传入中原。唐代交通四通八达,海 上“丝绸之路”连接亚欧。4、从乐艺人数量庞大,为音乐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他们为繁荣唐代 音乐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5、人民安居,民间俗乐继续发展,“散乐”为宫廷乐舞的繁盛提供了新鲜的给 养。6、 统治者喜好并提倡音乐,为音乐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引导和推动作用。统治者 推动整个社会形成“尚乐”的风气。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阳春白雪、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胡笳十八拍、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渔樵问答、和汉宫秋月。学堂乐歌:指的是20世
4、纪初,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兴起的歌唱文化,指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唱歌而编创的歌曲。它对于学校音乐教育的启蒙,对于中国走向近代化社会的行程,起到了促进作用。主要的代表人物: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1、开“新音乐”创作之先河,产生了大批优秀声乐作品; 2、“集体歌唱”-群众歌咏打下了基础; 3、通过乐歌的传唱和学校音乐教育,西方基本音乐理论和技能开始系统地、大范围地在中国传播;4、培养了一批传播和创建、发展学校音乐教育的人才,为后来中国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昆 曲”: 中国戏曲之母2001年获“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黄河大合唱:
5、(光未然词,冼星海曲)作于1939年的延安,共八个乐章,是冼星海最重要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黄河大合唱 以黄河为背景,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斥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歌词意境既大气磅礴、动人心魄,又注意语言的大众化,易于上口。音乐创作一方面继承了民族的精华,同时也借鉴了西方的作曲的技巧与和声,是造诣高深而又雅俗共赏的划时代精品;它是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诗篇,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部最受欢迎的大型合唱典范之作。艺术流派: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倾向、艺术见解、创作风格、审
6、美趣味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艺术家形成的艺术集团或派别。艺术流派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不同的艺术流派百花齐放共同推动艺术事业的昌盛繁荣。 1、成立有组织,发表共同的艺术主张,自己的刊物;2、没有组织,只是彼此艺术见解、倾向、爱好等大体相同;3、在某一著名艺术家周围,有一群艺术家追随他;4、同时或先后成名的艺术家,由于创作倾向和艺术风格相近,被后人称为一个流派。西方音乐流派:古典主义音乐(古典乐派):18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产生于欧洲的音乐潮流及创作风格。讲究严谨的结构、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技艺、和谐的音响与严密的逻辑。乐曲崇尚理性,追求美的观念、强调风格的高雅,给人以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维也纳古
7、典乐派的代表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浪漫主义音乐(浪漫乐派):19世纪欧洲处在一个“风云变幻”的环境中,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出现了浪漫主义音乐思潮。音乐强调个人主管情感的表现,追求丰富的色彩,注重对自然地描写和感情的抒发。浪漫主义音乐贯穿了整个19世纪。代表人物:帕格尼尼、李斯特、舒伯特、门德尔松、华格纳、肖邦、比才、圣桑、威尔第、普契尼、约翰斯特劳斯民族主义音乐(民族乐派):19世纪中叶,北欧、东欧和俄罗斯的作曲家注重吸收西欧传统音乐创作的经验,在艺术上主张鲜明本民族特性的新音乐。民族乐派 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民族优秀的音乐语言或题材,致力于创作表现本民族的性格、愿望和风土人情,反映本民
8、族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音乐作品。 代表人物:格林卡(俄罗斯音乐之父)德沃夏克:捷克 第九交响曲斯美塔那:捷克 沃尔塔瓦河五人强力集团:鲍罗丁、穆索尔斯基、巴拉基列夫、居伊、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印象主义音乐(印象乐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牧神午后、 拉威尔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从小就显出特有的音乐天赋和灵感,4岁学琴,5岁作曲,6岁开始与父亲和姐姐巡回世界演出,7岁出版了作品集,11岁完成第一部歌剧,13岁任宫廷乐师,被称为“音乐神童”。 莫扎特的音乐典雅秀丽,如同珍珠一样玲珑剔透,又似阳光一般热情温暖,洋溢着青春的生命力。由于他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作品结构清晰严谨,“因而使乐思
9、最复杂的创作看不出斧凿的痕迹”。 在音乐历史中有这样一个时刻:各个对立面都一致了,所有的紧张关系都消除了,莫扎特就是那个灿烂的时刻。” 代表作品:G大调弦乐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 、第四十交响曲(50多首)、歌剧:费加罗婚礼、唐璜、魔笛贝多芬(17701827):德国杰出的音乐家,集古典乐派之大成,开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德国作曲家。他的创作体现了巨人般的性格,反映了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他的作品使人们感到亲切和鼓舞;他的创作被视为音乐宝库中的瑰宝。贝多芬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舞蹈艺术:舞蹈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以经过提炼
10、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分类:艺术舞蹈和生活舞蹈。舞蹈艺术的基本特征:动作性、抒情性和节奏性。蒙太奇,法文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有组接、构成之意。蒙太奇是指剪辑组合,也就是镜头画面、声音、色彩等诸多元素的编排组合。蒙太奇不仅指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开始直到作品完成整个过程中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第五代导演的创作成就及影响 “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
11、走上影坛,用20年的时间打造了在世界电影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第五代导演让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陈凯歌、张艺谋等被国际电影界认可,他们的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斩金夺银,尤以张艺谋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上捧回“金熊”、秋菊打官司在威尼斯电影节、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在戛纳电影节登顶最为风光。霸王别姬、菊豆和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曾先后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也是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在国际影坛上的一个亮点。2.第五代导演让中国电影走向了市场中国电影市场伴随着以第五代导演为主的电影人的成熟而形成。他们推动着中国电影一步步地走向市场。中国电影越来越重视来自观众、来自市场的反映。3.第五代导演打造了中国电影的艺术新风气
12、第五代导演具有强烈的张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使命感,他们的视听手段极富感染力,在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创新,给人以享受和震撼,对整个中国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外名家名作:俞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高山流水师 旷晋国乐师“中国乐圣”阳春、白雪;李隆基唐代音乐家“音乐皇帝”霓裳羽衣舞刘天华-民乐大师西方音乐之父-巴赫(德国);交响乐之父-海顿(奥地利);音乐神童-莫扎特(奥地利);乐 圣-贝多芬(德国);小提琴之王-帕格尼尼(意大利);歌曲之王-舒伯特(奥地利);钢琴诗人-肖邦(波兰);圆舞曲之父-老约翰 斯特劳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约翰 斯特劳斯(奥地利);钢琴之王-李斯特(匈牙利)浪漫乐派音乐巨匠-柴可夫斯基歌剧之王-威尔第音乐之都-维也纳摇滚乐之父-比尔 哈利摇滚乐之王-普莱斯利(猫王)指挥之神-卡拉扬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