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项目.doc

上传人:胜**** 文档编号:3123345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辽宁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第一章 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承办单位:盘山县文体局;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盘山县新县城;占地面积:8000m2;建筑面积:5000m2。项目功能:集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场和综合健身区为一体,可同时容纳150人健身,承办各类中小型比赛,综合性健身中心。项目投资:10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拨款500万元,县政府自筹500万元。1.1.2建设单位概况盘山县隶属于辽宁省盘锦市,位于盘锦市的北部,辽河下游,渤海之滨。东

2、与台安县、海城市隔河相望,南与盘锦市区、大洼县毗邻,西连凌海市,北与北宁市接壤。位于东经1212712229,北纬40454027。全县下辖9个镇,8个乡,192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6万人。有汉、满、蒙、回、朝鲜等11民族。面积约2145平方公里。耕地75万亩(其中水田60万亩,旱田15万亩),牧草地4.8万亩,林地5.49万亩,苇田85万亩,滩涂30万亩。资源比较丰富,辽河,大辽河等13条大中小河流经县内在辽东湾入海,青年、红旗、八一、三大平原水库储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大小坑塘星罗棋布。绿洲,湿地面积近百万亩,有亚洲第一大苇田和辽东湾最大的湿地。辽河入海口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存着珍稀鸟禽

3、丹顶鹤、黑嘴鸥等二百多个生物种群,中华绒螯蟹、凤鳍鱼等名特水产品也在这里凭借潮汐溯河产卵 。县域内有海岸线72公里,浅海滩涂30多万亩,天然饵料丰美,贝类鱼类繁多,人工养殖条件优越。井盐可供开发利用面积2万亩,储量达15.8万立方米。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的主要产区以及国家特大型企业华锦集团均坐落于县域内。这里的风景秀美迷人,有辽阔壮观的红海滩、闻名遐迩的辽河碑林和盘锦森林公园等旅游区,而且依傍闾山名胜风景区,是观光浏览的极好去处。近年来盘山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农业富民、工业强县、生态立县”发展目标,实施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生态化四大战略。按照一个加快,两个提

4、高,三个开发,六个突破的要求,完善一城、五区、一带三个布局,突出经济强县、城乡统筹、生态县建设,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五个重点,将盘山推上了一个新的起点。到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达68.3亿元,年均增长率在26.2左右。在把工业作为强县之本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化步伐,到2010年,农业增加值预计实现28.4亿元,年均增长9.7%左右。以发展服务业、旅游业、现代物流业、房地产及信息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到2010年,全县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实现30亿元,年均增长20.7左右。到2010年,新县城初具规模,面积达到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基础设施建

5、设日趋完善,城市功能基本具备,现代化的城市雏形初步显现。城镇建设体系也进一步完善,主导产业初步形成,吸纳就业、支撑园区和促进发展的能力增强,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新县城基础设施投资全面铺开。上半年,新县城开工项目15个,完成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95%。其中,投资8200万元主要用于曙光路、府东北路北段、跨沟盘运河桥、沟盘运河景观带等建设;投资1.5亿元用于污水处理厂及供电、供暖、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亿元用于建设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的县级医院、九年一贯制学校等,目前项目已开工。盘山县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持续加快。投资5142万元建设滨海支路,投资4500万元建设基本农田,投资5280万

6、元建设县人民医院,投资3000万元建设客运站和交通大厦项目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7.1亿元,同比增长263.7%;新县城建设完成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95%;9个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1500万元,同比增长90%。到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600元,率先跨入宽裕型小康县行列。1.2项目建设背景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应坚持以开展全民大众健康生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第

7、十一条还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质监测。辽宁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实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作为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市、区)的基础工作来抓。建国60年来,盘山县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在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

8、,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到2010年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1984年建市以来,由于原体育设施归属于盘锦市,特别是2005年新县城迁址太平镇盘山县体育设施及场所处于零状态。由于体育设施资源配备严重短缺,开展群众性体育锻炼的需求存在着很大差距,全民健身的科学技术和监测管理相对

9、滞后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因此完善和健全盘山县体育场所及设施势在必行,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开展全民健身工作的的需要。1.3编制依据、目的及范围1.3.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年8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2009年9月,国务院公布实施;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第三版;建设单位提供的委托咨询基础资料。1.3.2编制目的编制本报告主要为达到下述目的:1、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确定工程建设规模;3、提出

10、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5、作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项目运营的依据。1.3.3编制的范围根据建设单位的委托,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2、对项目规划方案的研究;3、对项目所采取的消防、环保、安全等措施的评价;4、对项目实施进度等的确定;5、对项目作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6、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1.4编制的原则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规范、规定,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

11、理,安全适用;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3、“三废”治理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排出物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三废”排放标准。4、节能与降耗并重。1.5结论本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适应了盘山县新县城发展建设的需要;本项目建设结束了盘山县30多年,没有室内健身中心的历史;其建设方案及平面布置能与已有建筑风格有机结合,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本项目的建设促进了盘山县人文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创造景观优美、文化浓厚的人居环境,有利于塑造城镇景观,提升盘山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大的改善盘山县人民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提供了一个集健身、娱乐、

12、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体育健身、体育竞赛的场地,推动盘山县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和普及,促进盘山县体育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立项,并给予政策扶持,争取早投资、早受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适应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60年来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全面进步,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已经成为了举世公认的体育大国。2.1.1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1952年,毛泽东同志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随后实施了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广播体操制度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体育法;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

13、009年1月,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2009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是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目前,全国各类体育场馆共85万以上,是建国初期的200倍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03平方米,是建国初期的100倍以上。群众体育组织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体组织已基本覆盖全国城乡,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省区市体育总会、行业体协176个;全国共建立省级社会

14、体育指导中心23个;全民健身城乡体育指导站和健身站点近21万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3092个。实施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等。群众体育活动已经在全国蓬勃开展。积极开展:“亿万青少年儿童、农民、妇女、职工、老年人健身活动”;体育下乡、体育进社区活动日益深入;全民健身博览会、体育健身活动展示、元旦登高、健身大拜年等活动特色鲜明;“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深入人心。全国农民运动会、民族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中学生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各类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红红火火。全国目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达到28.2%。2.1.2

15、竞技体育成绩显著 60年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以奥运会为最高层次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 1956年,陈镜开打破了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运动员;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1984年,中国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位列金牌榜第一,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中国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后,在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实现了我国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在亚洲,从1982年新德里举行的

16、第九届亚运会开始,中国已经连续7届位列金牌榜第一。截至 2009年8月,中国运动员获得的世界冠军数已达2310个,创超世界纪录达1195次。2.1.3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改革开放以来,体育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体育健身服务业快速发展,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竞赛表演业日益活跃,具有中国特色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国内联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市场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品牌赛事引人注目;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基地,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迄今已举办24届,成为亚洲最大、世界排名第三的体育用品博览会。国务院自1994年起批准发行体育彩票。到2008年底,体育彩票销

17、售累计2383亿元,筹集公益金 777亿元,不仅为促进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的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其他社会保障和公益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未来,中国体育将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目标迈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2.2符合辽宁省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2.2.1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就越显著。体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

18、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量,也有助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养竞争意识、协作精神和公平观念,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向心力、凝聚力。我省体育健儿在历年来国际国内大赛中表现出来的顽强拼搏精神,激发了全省各族人民的自信心、自豪感和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斗志。2、体育产业的发展将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体育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体育社会化和产业化的程度也将极大提高。发展体育产业,不仅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而且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2.2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9、1、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紧紧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有利时机,加快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努力提升竞技体育运动水平,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依法行政、依法治体、科教兴体,充分发挥体育事业在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兴,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2、到2010年,加快我省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群众体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达到40以上。人民体质进一步增强,国民体质的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亲民、便民、利民的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竞技体育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2004年雅典

20、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省运动员获金牌总数要位居全国前列,为国家做出突出贡献。在2005年第十届、2009年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我省运动员获金牌总数要位居前三名。 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建设辽宁体育中心,省优秀运动队各项目训练场地得到更新改造;各市都建有场馆配套、设施完善,能够举办国际或全国体育比赛的体育中心;所有县(市、区) 的体育设施达到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四个一”要求,即一个标准田径场、一个标准游泳池、一个灯光篮球场、一个训练房。 体育产业初具规模,基本形成结构合理、发展规范,具有辽宁特点的体育健身娱乐、体育竞赛表演、体育技术咨询服务、体育旅游和体育彩票等体育产业市场。体

21、育产业指标纳入国民经济的统计指标。 体育科教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取得一批国内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形成布局合理、学科配套的体育教育体系。2.2.3大力推进全民健身工程,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1、切实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作为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市、区)的基础工作来抓。各行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社区)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范围,积极探索适合时代要求的基层体育发展模式。各级党政机关要带头开展体育

22、健身活动,大力组织开展青少年体育、职工体育、农民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少数民族体育以及本行业的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各种类型的运动会和体育健身比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占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阵地。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监督和管理。2、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要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努力构建包括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宣传教育、竞赛活动、体质测定为内容的六大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群众体育组织,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形成社会化的群众体育组织网络,组织指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建设并管理好健身广场、健身公园、健身路径、健身中心等群众健身场所,方便

23、群众就地就近参加体育活动;完善省市两级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状况,指导群众科学健身。2.3发展盘山县体育事业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性体育从学校、机关、厂矿、部队向社区、乡镇和宽阔的农村延伸,进入千家万户。学校体育、职工体育、农村体育、社区体育、老年人体育、残疾人体育全面发展,体育活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活动形式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群众把健康文明的体育活动看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已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健身项目,“花钱买健康”正逐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近年来,盘锦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全市体育工作

24、者的共同努力,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盘山县体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盘山县体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盘山县县城的搬迁,原有的体育设施已经拍卖,在新县城建设体育设施已经迫在眉睫。2.3.1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和发展199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其中第一条明确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体育工作应坚持以开展全民大众健康生活动为基础,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促进各类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第十一条还规定:国家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实

25、施体育锻炼标准,进行体质监测。本项目的建设对于落实全民健身计划是十分必要的。辽宁省委、省政府要求,切实把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作为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增强人民体质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和目标管理体系,作为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县(市、区)的基础工作来抓。建国60年来,盘山县体育事业取得了很大成就,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重视,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提高,体育在提高人民的

26、整体素质,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民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盘山县全民健身工作的现状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还不够强,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仍不够广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还不够多,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在向社会开放,满足群众开展体育锻炼的需要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全民健身的科学技术和监测管理还比较落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仍在探索中。为了进一步增强人民体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广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群众体育,国务院于1995年6月20日发布了

27、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到2010年奋斗目标,“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2.3.2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盘山县还是刚刚起步。通过挖掘体育自身的商业价值和经济功能,在开拓体育竞技赛市场、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开发体育无形资产等方面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4盘山县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盘山县新县城规划为盘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石化工业、物流业为主导产业的现代化北方新城。近期规划到2010年,县城人口达到5万人;远期规划到2020年,县城人口

28、达到10万人左右。新县城的布局结构为“一心两轴六片区,双重绿化网络”。一心是指规划中的城市中心区。中心城区位于现有井下生活区以东,沟盘公路以西;中心城区包括行政办公中心、商业金融中心、文化娱乐中心、体育运动中心、科教中心,是城市功能的核心区;两轴指县城的空间发展轴。即,一是城市功能综合轴:以府前大道为主导轴向,是城区东西向发展的功能主轴线。二是城市生活服务轴:以曙光南路和曙光北路为主导轴向,以井下生活区为基础的城市生活服务轴线;六片区指城市的六大功能片区,即中心片区、3个居住片区、工业片区以及物流贸易片区;双重绿化网络是指分隔和连接城市功能组团的绿色防护网络,和贯穿城市功能组团中的绿色休闲网络

29、。并且对现状的绕阳河、沟盘运河和太平河进行整治,结合盘锦西外环路两侧的水系,形成新县城的“护城河”,体现北方水乡的特色!远期规划到2020年,县城实际城市建设用地10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150亿元,实现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生活环境良好、城市景观优美、工业繁荣、三产业发达,富有地方特色,园林型、现代化生态城镇,成为盘锦市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卫星城之一。盘山县通过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社会经济得到飞速发展,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但从城市发展结构看,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面貌焕

30、然一新。而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就规划建设在中心城区,在盘山县新县城的城市功能的核心区内。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 建设项目条件分析3.1盘山县总体环境分析盘山县隶属于辽宁省盘锦市,位于盘锦市的北部,辽河下游,渤海之滨。东与台安县、海城市隔河相望,南与盘锦市区、大洼县毗邻,西连凌海市,北与北宁市接壤。位于东经1212712229,北纬40454027。全县下辖9个镇,8个乡,192个行政村。面积约2145平方公里。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6,无霜期170天,年平均降雨量627毫米,年日照时间在2700小时以上。盘山,地势平坦,景观独特,资源丰富

31、,可谓物华天宝,被称作美丽、富饶的辽河金三角。这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所在地,也是全国最大、世界第四特种油生产基地。境内有连片水田、滩涂等资源,是辽宁省重要的商品粮、优质大米和水产品基地。3.2项目选址分析3.2.1建设环境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能否取得可观的社会效益,地理位置至关重要。盘山县新县城没有大型的体育设施,本项目选址在中心城区,盘山县政府办公大楼800米处,是盘山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最繁华的中心区域;近邻辽河油田曙光采油厂和供电公司。项目落成后该区域将成为盘山县最繁华、最完整的核心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和商业区。由此可见,该项目地理位置优越,

32、政治、经济、文化、商业、居民生活区,城市居民集中,交通便利,是建设辽宁省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的理想场地。3.2.2配套条件该项目周围基础设施达到七通一平,即通道路、上水、下水、电、煤气、暖气和通讯设施,所以,项目所需的外部配套条件已具备。3.2.3自然条件(1)气温:平均气温8.6夏季最高平均气温28.2冬季最低平均气温15.7极端最高所温35.2(2)风向、主导风向:冬季东北北(NNE)夏季西南南(SSW)风速:最大(地面上10m处10min统计数字)25.7m/s平均风速:4.46m/s标准风载:70kg/m2(3)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616.6mm日最大降雨量142.2mm一次暴雨持续降雨

33、量3天236.4mm5分钟最大降雨量13mm10分钟最大降雨量22.8mm(4)降雪量:最大降雪厚度150mm雪荷载:35 kg/m2(5)湿度:年最热月份平均相对湿度82%年最冷月份平均相对湿度54%年平均相对湿度70.5%(6)气压:年平均大气压1016.22毫巴最大气压1046.20毫巴最低气压983.30毫巴3.2.4工程水文地质资料根据当地水文地质资料记载,土壤结构为亚粘土、黄土和粉砂层,地耐力为100120Mpa,海拔标高为2.73.2m。基本地震烈度:7度,地表水丰富。3.3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十二五”期间,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体育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34、设事业的组成部分,是盘山县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建设精神文明,倡导先进文化,凝聚人民意志,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3.1优势条件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类的“体育竞赛表演、器材场地租赁、体育运动指导等产业化运营服务及体育设施建设”行业,属于国家鼓励类项目。本项目属于2011年体育公共报务体系建设中央投资储备项目,属于国家投资重点支持类项目。1952年,毛泽东同志题写“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随后实施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制度、广播体操制度等,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展开。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体

35、育法;国务院批准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1月,国务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国的“全民健身日”;2009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全民健身条例,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专门性行政法规,是全民健身事业法制化、规范化的重要标志,是加快全民健身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全民健身长效化机制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健身需求、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县级体育工作是全省体育工作的基础,在整个体育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繁荣农村体育文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文明健康的体育文化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目前,多数县(市)体育工作还滞后于经济

36、和社会的发展,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此,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委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的意见,这将是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加快发展县级体育事业的指导性文件。盘山县委、政府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加快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做好文化下乡工作,保护民间传统文化,抢救、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抓好县全民体育健身中心、乡镇(街道)建设全民健身广场、健身公园、健身路径、健身中心,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到2014年盘山县建成一处全民体育健身中心,50%的乡镇建有农民健身活动点或活动中心,3

37、0%的村庄建有体育活动场地。3.3.2主要问题解决方案本项目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金问题。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1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草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10年1420号文件)的要求,因此申请中央财政拨款500万元,自筹资金500万元,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54第四章 建设项目实施方案4.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盘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7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民用建筑电气施

38、工及验收规范;建筑与建筑群体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田径设施手册IAAF标准塑胶跑道GB/T1483393田径赛竞赛规则200220034.2总图布置4.2.1布置原则和功能根据该项目的建设条件,结合环保、卫生、安全、消防运输及施工安装等要求,进行合理的总平面布置,并使其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同时根据盘山县体育事业的发展趋势,在总体布置上考虑对今后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留有余地,总平面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同时,力求紧凑,以节省用地和投资。重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并为全民健身运动创造良好的条件。竖向布置与总平面布置结合考虑,场地标高符合建设要求,为全民健身运动中心创造基础条件。建筑购物及场地标高和

39、坡度要求既要有利于排水,又不受雨水冲刷,对自然地形加以充分利用和合理改造,以减少土石方量。建筑设计符合时代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象征力和内涵潜力。从建筑形态、外部形象、建筑材料的选用和颜色的搭配体现要体现新县城建设的特点。4.2.2总图布置占地面积:8000m2; 建筑面积:5000m2。室内平面布置见附图表4-1 用地平衡表序号项目名称 规 格面积/m2比例(%)备 注一规划占地119.467m 8000二建设中心;其中:10050 50001蓝球场35.340-2 1412302个场地2网球场2040 800163羽毛球场22.940 916184乒乓球场、台球及棋类1540-2层 600

40、121200m25器械场地6.840 272 65过道及观赛区 10052 100018合计100盘山县体育健身中心建设项目规划在南邻府前大道、西邻府西大道、规划占地119.467m呈长方形。体育健身中心四周为龙翔小区规划路、路宽5m。规划红线内构筑钢柱铁艺栅栏围墙、围墙内2m为绿化带、内4m(东侧5.4m)为消防通道、至健身中心3m种植花草乔木及景点。4.3工程设计4.3.1建筑设计依据: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003该项目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现行各设计规范及盘锦市、盘山有关城市规划,消防、交通要求,并按照设计任务书所确定的条件进行设计。考虑城市景观及区域内已有的建筑风格,发挥项目优势,利

41、用建筑造型、体量、颜色、创造出一个造型大方得体、简洁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建筑新形象。10050m,建筑面积50000。单层、双连跨、单跨25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及楼板采用砼现浇结构,檐口标高7.5米,墙体采用空心砖结构,室内装有采暖和通风设施。塑钢窗、钢门,混凝土地面。室内设蓝球场2个;羽毛球场各4个;网球场1个、乒乓球及其他活动场地。地面以下300深为沙砾夯实,0以上120厚20#砼。篮球场地:8mm厚混合型聚氨酯塑胶面层;中心园、三秒区、周边1m同场地其他部位红、绿交替。按国际标准画线,蓝色界限、线宽5cm。网球场地:5mm厚聚氨酯塑胶面层兰色面层,白色界限、线宽5cm。羽毛球场

42、:5mm厚聚氨酯塑胶黄色面层,白色界限、线宽4cm。运动场地表面材料使用的基本要求:符合国际田联IAAF标准。 对环境无污染,要求无溶剂,无放射性元素、无挥发性组份或气体、无分解性物质,施工或铺设过程无毒性预聚体中不应含有末反应的异氰酸脂单体。 铺设材料的各组份相容性好,不脱落、不分层。每一种原材料有物理和化学测试数据。本工程建筑耐火等按级设防,抗震设计烈度为七度。4.3.2结构设计主体采用框架结构,楼板、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采用空心砖砌筑。结构设计基本参数: 使用年限:本工程在正常维护情况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安全等级: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r1.0; 设防类

43、别: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 建筑场地:建筑场地类别为类,场地特征周期为0.400s;抗震设防:本工程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结构的阻尼比取0.05。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调整后用于结构抗震验算的烈度为6度;按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及场地类别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的烈度7度。抗震等级:本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二级;本工程框架采用平法配筋图。4.3.3装修外装修:按建筑构物分不同层次配刷米黄、紫红、白色涂料,内装修:内墙涂白色乳胶漆。顶棚钢丝网,现浇水磨石地面。杜绝使用非阻燃和甲醛超标的装潢材料。4.4公用工程4.4.1供水 供水现状:新县城给水

44、系统已经完善,来水经DNl00管道接入体育健身中心给水管网,要求供水压力0.45MPa,保证不间断用水。用水指标:体育健身中心用水指标:14Lm2/ d公用设施用地用水指标:3.8Lm2/ d道路广场用水刷地指标:2.5Lm2/ d绿地用水指标:2Lm2/ d时变化系数 :l. 50建设方案: 根据上述参数资料,体育健身中心最高日用水量为21m3d,最高小时最大时用水量为3m3h。 由市政管网接两条DN100管线供水,当其中一路管线发生事故时,另路管线仍能供给规划区内的用水。管网采用环状和枝状相结合的方式布置。4.4.2排水 排水现状:规划区内新县城排水系统以完善,其排水体制为分流制,排水管网

45、为暗渠和管道两种形式。设计参数: 污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算: 雨水量Q=qF I/S 其中径流系数=0 .60 暴雨强度q按盘锦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 汇水面积F按起步区汇水面积计算排水设计方案: 据上述参数,规划区内污水量为7m3/d,雨水量为0.03m3s。该项目雨、污分流排出。雨水由水落管流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通过排污泵将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送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设计主排水管采用砼DN300,4.4.3通风与空调系统为保证体育健身中心的洁净、给市民舒适感,使用4万风量的组合式空调器,采用独立系统,主机使用风冷热泵。空调主机配置燃气直燃机。(3)通风工程:本工程每个区域均设有排风机

46、,排风机设在屋面。4.4.4强电工程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由园区高压线路接入,用地下电缆接入到变配电室,变配电室采用高压真空开关柜,低压抽屉式配电屏,操作电源采用硅整流镉镍电池组,作分合闸直流操作电源。采用电磁操作。由变配电室送电到各用电单元。断电保护与计量进线柜采用过电流保护,变压器柜采用过电流过负荷保护。设计最高用电量10kw/h,由园区供电。4.4.5照明工程本项目采用GT-J175/250W(Y)、(F)或GT2J175/250W(F)型灯具。设计采光为300lux(勒克斯)。室内横向布置灯具8排5盏计40盏。4.4.6弱电工程引入市电话电缆线路。行政办公室及主要设备房间设外线电话。本工程设有线电缆电视系统和宽带网络系统。该项目广播音响系统为体育健身中心提供背景音乐。该广播系统用于比赛兼做火灾紧急广播系统。在主要出入口、体育健身中心场所设置不同类型(定焦、自动光圈半球型、变焦云台型、针孔型)的监控摄像机,进行有效监视和实时录像。系统控制主机及分控机分别设在消防控制中心。4.5工程进度安排该项目自2010年8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2011年3月动工兴建,2011年11月竣工。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