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检索与利用·农业》试题
姓名 申秀军 学号 w320206220257 专业 会计学
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
1、个人信息源又称为( B )。
A、文献信息源 B、口头信息源 C、生物信息源 D、实物信息源
2、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
A、载体 B、纸张 C、光盘 D、磁盘
3、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A )。
A、期刊论文 B、百科全书 C、综述 D、文摘
4、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D )。
A、专利文献 B、学位论文 C、会议文献 D、目录
5、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C )。
A、标准文献 B、学位论文 C、综述 D、文摘
6、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
A、人民日报 B、学位论文 C、科技期刊 D、会议文献
7、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D )。
A、学位论文 B、图书 C、科技期刊 D、标准文献
8、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D )
A、光盘 B、缩微平片 C、感光材料 D、纸张
9、《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A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0、《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A )类目下查找。
A、S类目 B、Q类目 C、T 类目 D、R类目
11、使用逻辑“与”是为了( B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减少漏检率 D、提高利用率
12、使用逻辑“或”是为了( A )
A、提高查全率 B、提高查准率 C、缩小检索范围 D、提高利用率
13、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C )
A、倒查法 B、顺查法 C、引文追溯法 D、抽查法
14、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
A、数据库 B、记录 C、字段 D、文档
15、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
A、检索与利用 B、存储与检索 C、存储与利用 D、检索与报道
16、要查找李平老师所发表的文章,首选途径为( A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17、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C )
A、专利公报 B、专利目录 C、专利说明书 D、专利索引
18、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
A、GB B、CB C、ZG D、CG
19、政府出版物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的文献( B )
A、专利与标准 B、行政文件与科技文献 C、图书与期刊 D、档案与标准
20、ISBN是( B )的缩写
A、国际标准刊号 B、国际标准书号 C、连续出版物代码 D、国内统一刊号
二、多选题(20分,每题2分)
1、 文献的构成要素( ABC )
A、信息内容 B、载体材料 C、信息符号 D、纸、光盘
2、下列各项哪些属于文献( AC )
A、图书、期刊 B、光盘、磁盘 C、光盘数据库 D、纸张
3、期刊论文的外部特征有( ABC )
A、文献题目 B、著者 C、文献出处 D、主题词
4、图书的外部特征有( BCD )
A、分类号 B、著者 C、书名 D、出版社
5、检索词包括规范化词和非规范化词,下列选项中属于规范化词的有( A,B,D )。
A、叙词 B、标题词 C、关键词 D、主题词
6、著者(责任者)途径主要是通过( AB )进行检索。
A、著者索引 B、专利权人索引 C、主题索引 D、号码索引
7、以文献的外部特征为检索途径的有( CD )
A、主题途径 B、分类途径 C、题名途径 D、责任者途径
8、信息检索按其检索手段划分,可以分成( AC )
A、计算机检索 B、文献检索 C、手工检索 D、全文检索
9、世界三大农业数据库是指( ABD )
A、CABI B、AGRIS C、EBSCO D、AGICOLA
10、印刷型检索工具常用的三种途径是( ABD )
A、著者途径 B、分类途径 C、主题途径 D、刊名途径
三、填空题(30分,每空1分)
1、信息是事物 运动状态和特征的 反映,也是物质的一种普遍属性。
2、文献是指记录有 知识 的 载体 。
3、文献按其加工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 零次文献 、 一次文献 、 二次文献 和 三次文献 。
4、信息资源按其载体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 纸质 信息资源和 非纸质 信息资源。
5、连续出版物的主要类型有 报纸 、 期刊 和 年度出版物 三种。
6、与 标准化活动 有关的一切文献都称为标准文献。
7、数据库的主要部分是一系列的 记录 所组成的文档,每条记录又由不同的 字段 组成。
8、每一条记录是由三种类型的字段组成,即 检索系统存取号 、 基本索引字段 和
辅助索引字段 。
9、信息检索常用的方法有: 引文追溯法 、 工具法 和 循环法 。
10、访问Web服务器时激活的第一个超文本页面称为 首页(homepage) 。
11、搜索引擎有 分类 查询和 关键词 查询两种检索方式。
12、 在计算机信息检索中,用于组配检索词和限定检索范围的布尔逻辑运算符包括: 与 、
或 和 非 三种。
13、按构成原理划分,信息检索语言可以分为表述文献 外部特征 的语言和表述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2大类。
14、所需信息被检出程度的信息量指标为 查全率 。
15、文献查准率是 衡量拒绝非相关信息的指标 。
四、判断题(用√表示正确,用×表示错误。10分,每题1分)
1、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到三次文献,是文献从无序到有序、从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
2、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
3、题录、目录属于一次文献;期刊论文属于二次文献。( ×)
4、综述和百科全书属于二次文献。( × )
5、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期刊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
6、核心期刊是指经常使用的期刊。( ×)
7、关键词和主题词都是表征文献实质性内容的词汇,前者是经过词表规范的,后者是未经词表规范的自由词。( √ )
8、《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由分类号(代码)和类名来揭示信息的主题概念。(√ )
9、题录型的检索工具,其著录项目包括题目、作者、文献出处、文摘。( √ )
10、一项发明创造要获得专利权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五、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文献的构成要素及功能
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文献信息是文献的内容,符号系统是信息的携带者,载体是符号赖以依附的“寄主”,而记录方式则是代表文献的符号进入载体的方法和过程,四要素缺乏任何一种都不可能形成文献。
文献的功能:1、认识功能;2、存储功能;3、传递功能。
2、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
答: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
(1)刊载专业文献密度高,信息含量高;
(2)水平较高,代表本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
(3)出版相对稳定,所载文献寿命较长;
(4)利用率和被引率较高。
3、我国文献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答:我国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
(1)图书馆系统
(2)科学技术研究所及其系统
(3)档案系统
(4)专利系统
(5)标准系统。
4、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
答:信息检索的基本程序通常包括四个主要步骤:如何分析问题→如何选择检索工具→如何从检索工具中查找所需信息→如何获取原文。
⑴如何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步骤是: 问题的分类→分析“已知”和“欲知”信息→分析需求的主题内容→确定文献类型和时间范围
⑵如何选择检索工具。检索工具成千上万,除了要知道哪类问题该用哪类工具书解决,还要熟悉一些具体工具书的内容、范围、特点、编排结构;工具书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内容和时间的联系。
⑶如何从检索工具中查找所需信息。一种可能包含着所需信息的检索工具确定以后,下一步应考虑怎样从中找到所需信息。检索途径往往不止一种,使用者应根据“已知”信息特征确定检索入口。一般说,所有文献的特征可分两大类:外表特征(题名、著者、序号等)和内容特征(分类、主题、关键词)。
⑷如何获取原文。掌握获取原文的必要信息要正确地找出获取原文所必需的著者姓名、题名、出版时间及详尽的出处,首先应该弄清楚各种检索刊物的著录格式,以及机检打印单的打印输出格式。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