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体格检查一、概述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变化越大。生长是形体的增加,如身长、体重等;发育是机能的演进,包括动作发育,如站、走、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发育。小儿由于机体器官发育尚未成熟,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而患病,所以必须定期地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二、对象、要求和次数1、对象:体检的对象主要是7岁以下的儿童,以三岁以下的婴幼儿为重点。2、要求:(1)儿童保健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心,认真检查,为求准确,保证质量。(2)应认真记录有关原始资料;(3)受检者的实足年龄计算以公历为准。出生年、月、日要填写清楚,实足年龄等于检查的年、月、日减支年、月、日,如不知公历出生年
2、、月、日时,可在旧历基础上加一个月,计算出实足年龄。(4)3岁以下儿童注意检查侍佝偻病。(5) 月6岁儿童,每年测查血色素一次。(6)儿童发育要系统观察、定期检查,并注意对神经精神发育状态的观察。(7)对体弱儿童早期发现用户早年理,并指导合理的保养方法。(8)结合体检,指导儿童按时进行预防注射。(9)结合体检,进行科学育儿知识,儿童各期心理特点及保健等知识宣教,儿保人员必须掌握儿童各期正常生理心理特点及异常情部分的纠正处理。3、次数: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特点而定,按年龄愈小每年检查次数愈多的原则,一般规定:出生28天访视四次,出生后42天前后1次(纳入儿童保健系统管理),1岁以内每4月1 次(城市
3、每3个月1次),13岁每6个月1次,37岁每年1次。三、测量用具:1、磅秤:一律用杠杆秤。2、身高量具:量床的材料不弯曲、变形,不热胀冷缩。3、卷尺:使用布制成的卷尺或不易伸缩材料制品。四、体检:健康检查一般包括二方面内容:一方面包括几个重要指标的测量;另一方面,进行全身系统的检查。(一)重要指标的测量和检查:1、体重:以公斤为单位,精确至50克。检查时要求脱去鞋帽和外衣,仅穿单衣裤一套,体重是婴幼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2、身长:以厘米为单位,精确至0.1厘米。量法与要求:3岁以上小儿,可用刻有厘米的木尺或卷尺钉在森柱上或墙壁上进行测量。测量时,儿童要脱去鞋帽,身体直立,又足并拢,两眼平视、枕
4、部、臀部、足根接触在量尺上,在量板的直角尖与量尺相会处算身高,3岁以下婴幼儿可放在量床上,测量时,助手要固定小儿头部,使其头顶接触头板,面向上,两耳在一水平上,压住两膝,使两下肢接触关紧贴量床底面,移动滑板,使其接触足底。记录头顶与足底的内距厘米数,即为身长。3、头围(必要时测量):以厘米为单位,精确至0.1厘米。测量法:依前额眉间与枕骨突起处二点平线测量头颅一周。如头围永远不超过43厘米者,称为头小畸形,头围超过同年龄水平标准较大者,应怀疑有脑积水的可能。4、囟门:有前囟与后囟之分,以厘米为单位,精确至0.1厘米。前囟位于头顶正中线,由两额骨和两顶骨交接构成,故前囟似“菱形”,应量其对边之距
5、离。前囟大小即ABCD厘米 A B前囟11/2岁闭合后囟位于枕部,是由两顶骨和两枕骨交接构成,34年月以内 D闭合(25%初生时已关闭) C 前囟对边距离测量5、成下脂肪:以腹部测量法为准。其方法,在锁骨中线平脐处,以拇指和食指相距3厘米并与皮肤表面垂直成90度角,将皮脂层捏起(皮折方向与躯干长轴平行),然后量其上缘厚度,普遍正常值在1厘米以上。皮下脂肪测量可以作为营养状态的参考指标之一。一般规律,出生至9个月,皮下脂肪增长快,1516个月后逐渐减退,故脂肪的测量对3岁以内的小儿更有诊断价值。6、牙齿:410个月出牙,乳牙20个,约2岁半出齐,6岁左右开始换牙,恒牙32个,牙齿的个数=月龄4岁
6、(或6)(二)全面系统检查:1、一般状态:注意观察小儿的营养、发育、精神、智力、表情、步态、体位等检查,对小儿有一个初步整体概念,作为下一步系统检查根据。(1)营养:看一般情况,同时结合体重、身长和腹部皮下脂肪的厚度而定。营养不良分度如下:(按年龄另体重见附表三)轻度营养不良:体重介于中位数1SD至中位数2SD之间。中度营养不良:体重介于中位数2SD至中位数3SD之间。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中位数+2SD为高 中位数2SD为低 如果所测得数值恰为某个标准的交界值时,按向上靠的原则进行评价。儿童常见病防治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一)病因1、维生素D缺乏摄入含有维生素D的食物不足,没有及时补充含维生
7、素D的药物。2、日光照射不足(1)日光被尘埃、烟雾、衣服、普通玻璃等遮挡或吸收。(2)地理环境和季节的影响。3、其他因素(1)生长过速、所需维生素D量增加。(2)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适宜。(3)过多的谷类食物含有大量植酸,可与小肠中的钙、磷结合成为不溶性的植互,不易被吸收。(4)慢性疾病、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和肝、胆、肾疾病均可影响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二)临床表现:1、初期:生后3个月左右发病,主要表现为夜惊、多汗、烦燥、枕秃,轻度骨骼改变,血磷、血钙正常或稍低,硷性磷酸酶正常或稍高。腕骨X线片 可无常异常或见钙化带模糊变薄,干骺端稍增宽。2、激期:常见于3个月2周岁的小儿。除初
8、期症状加重外,主要有以下改变:(1)骨骼的改变:颅骨软化、方颅、出牙迟、囟门关闭迟;肋骨串珠、赫氏沟、鸡胸、漏斗胸;驼背、脊柱侧弯;手镯、脚镯、膝外翻、膝内翻、骨盆扁平。(2)全身肌肉松弛,在蛙腹。(3)大脑皮层功能异常,条件反射形成缓慢,表情淡漠,语言发育缓。(4)血生化改变:血钙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小于30,硷性磷酸酶明显增高。(5)X线片:干骺端增宽,呈毛刷状,杯口样改变,骨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干骺端距离加大,骨质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3、恢复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逐渐恢复正常。4、后遗症期:仅留有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三)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及小儿生活环境和喂养史可作诊
9、断。可疑者做血钙、血磷、硷性磷酸酶及X线检查。按照骨骼的改变程度分为:轻度 可见颅骨软化,囟门增大,轻度的方颅、串珠、肋软骨沟等改变。中度 可见典型串珠、手镯、肋软骨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膝外翻或膝内翻、囟门晚闭,出牙迟缓。重度 可见明显的肋软骨沟、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膝内、外翻,病理性骨折等严重改变。(四)预防1、胎儿期预防(1)孕妇常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2)孕妇饮食中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等营养素。(3)防治妊娠并发症。(4)冬春季妊娠或体弱多病者可于妊娠晚期肌注或口服维生素D,同时服用钙剂。2、新生儿期的预防(1)加强护理坚持母乳喂养,并尽早开始晒太阳。(2
10、)对早产、双胎、人工喂养或冬季出生的小儿可进行药物预防。3、婴幼儿期的预防(1)坚持母乳喂养的46个月后及时添加适当的辅食情况下继续目乳喂养至生后第二年,保证小儿各种营养素的需要。(2)多晒太阳。(3)生后四周起,加浓缩鱼肝油滴剂,每日一次,每次2滴,渐滴至56滴。(五)治疗1、活动期治疗(1)一般疗法: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坚持经常晒太阳,积格防治并发症。(2)药物疗法:口服或肌注维生素D,并给予适量钙剂、维素C、B、A等辅助药物;治疗后3个月不好转者,应查找原因。2、恢复期治疗:多晒太阳,冬季给予维生D制剂。3、后遗症的治疗:加强体格锻炼,对骨骼畸形可采取主动或被动运动加以矫治;胸部畸形可做
11、腹卧位抬头展胸运动,下肢畸形可做肌肉按摩,“O”型腿按摩外侧肌群,“X”型腿按摩内侧肌群,严重者可做矫形手术。二、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病因1、早产、双胎、低出生体重儿体内铁由于贮备不足。生长速度过快。2、人工喂养和较大儿童饮食习惯不良,厌食、偏食等。3、急、慢性失血。4、长期腹泻、呕吐。(二)临床表现1、面色、眼睑结膜、口膜及甲床苍白。2、长期食欲不振。3、精神萎靡或易烦燥,注意力不集中,易疲乏无力。4、肝、脾和淋巴结肿大。5、重者心脏可闻收缩期杂音。(三)诊断1、临床症状2、实验室检查(1)血红蛋白低于110克(6个月7岁)。(2)红细胞数低于正常,做血涂片观察红细胞形态,有无低色素性
12、小细胞。(3)测血清铁、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及血清蛋白。3、孕妇孕产期或哺乳期有严重贫血。(四)预防轻度 血红蛋白90110克/升。中度 血红蛋白6090克/升。重度 血红蛋白3060克/升。极重度 血红蛋白30克/升。(五)预防1、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优越性与合理喂养的必要性,普及防治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知识。2、加强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及合理膳食,防止铁和其它营养缺乏。3、饮食安排。(1)提倡母乳喂养。(2)足月儿生后4个月,低于体重儿(含早产儿和小样儿)生后2个月应加维生素C及含铁较多的菜汤及水果汁。(3)4个月内小儿尽量不加半固体或固体食物,以免影响母乳中铁的吸收。(4)46个月后可在两次喂
13、奶之间给予米糊,米糊内加蛋黄,鱼泥、猪肝泥、肉末等含铁较多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每日12次,以后逐渐加绿色蔬菜泥、菜末、水果泥等。(5)4个月后可选用铁强化食品。(6)要使小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4、小儿每日摄入的铁量为1毫可/公斤为宜,每日总量不超过15毫可。(六)治疗1、消除病因2、饮食疗法(1)轻度贫血 调整饮食,使食物中富含铁质、蛋白质及维生素C(2)中度、重度、极重度贫血 经药物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添加辅食。3、铁剂治疗4、其它治疗(1)有感染者控制感染(2)维生素C和蛋白质与铁剂同服,促进铁吸收。5、中药治疗6、疗效观察(1)每隔4周复查血红蛋白质1次;血红蛋白升至110克/升以上,再继
14、续治疗。(2)治疗后血红蛋白质增高10克/升以上,可继续治疗观察,增高20克/升以上可肯定为缺铁性贫血。(3)如治疗4周后,血红蛋白不增高,应进一步查明原因,以明确诊断。三、小儿营养不良(一)病因1、喂养不当(1)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者,热能、蛋白质和脂肪长期供给不足。(2)母乳喂养,不按时添加辅食。(3)突然断奶或偏食。2、唇裂、腭裂、幽门狭窄等先天畸形,经常呕吐,以致喂哺困难。3、疾病影响 婴幼儿迁延性腹泻、慢性痢疾等致长期含量不足或食入不能充分消化吸收。(二)临床表现1、患儿面色及睑结膜苍白、乏力、厌食及消瘦。2、皮下脂肪减少,肌肉松驰,头发干枯,体重减轻或不增。3、重症者,身长、运动功能
15、、智力发育迟缓。4、根据临床表现,小儿营养不良为分3度。(三)诊断1、喂养史及病史。2、临床表现3、体重下降及消瘦情况与以前情况比较。4、营养不良的分:(按年龄别体重见附表三)轻度:体重介于中位数1SD至中位数2SD之间。中度:体重介于中位数2SD至中位数3SD之间。重度:体重中位数3SD。5、营养不良的分类与评价方法:(1)根据儿童年龄、身高、体重的三个指标:年龄别体重、年龄别身高及身高别体重。指标判晰以小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公布的三个指标(见附表三)的平均数(或中位数)减去二个标准差(2SD)为标准。营养不良可分为四类,评价方法如下:低体重:即小儿按年龄的体重(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
16、法为: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评价标准一”(见附表三)中同年(月)龄、同性别的体重值对比,如低于评价标准就是低体重。消瘦:即小儿按年龄的身高(年龄别身高)正常,但按身高的体重(身高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与“评价标准二”(见附表三)中同年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照分析,如等于或高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评价标准三”(见附表三)中同性别、同身的体重值对照分析,如低于该评价标准,就是消瘦。消瘦主要反映儿童目前(近期)营养不良,外表看起来面黄肌瘦,重者皮包骨头,但个子不矮。发育迟缓:又称生长迟缓,即小儿按年龄的身高(年龄别体重)低于评价标准,而按身高的体重(
17、身高别体重)正常。评价方法为:先将测量出的小儿身高值与“评价标准二”(见附表三)中同年龄、同性别的身高值对比分析,如低于评价标准,则再将测量出的小儿体重值与“评价标准三”(附表三)中同性别、同身高的体重值对比分析,若等于该标准,就是发育迟缓。发育迟缓主要反映过去(长期)营养较差、目前尚可。这类小儿从外表看上去匀称,皮下脂肪不少,只是长矮小。严重慢性营养不良:即小儿年龄的身高及身高的体重均低于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同消瘦和发育迟缓的评价方法,只是身高和体重分别低于“评价标准二”和“评价标准三”。患严重慢性营养不良的小儿实际上同时存在消瘦和以育迟缓,是过去和目前营养均差的表现,患儿外表看起来以瘦又小,
18、严重都精神不振、反应低下、智为障碍。四、微量元素锌缺乏症(一)病因1、摄入不足 小儿偏食,缺乏动物食品,2、吸收减少(1)食物中含有大量植酸和纤维素有碍锌的吸收。(2)口服某些药物如四环素、青霉素胺等。(3)遗传因素如肠原肢端性皮炎。(4)急性发热疾病、外科手术、肝肾功能不全等,影响锌的吸收。3、某些山区,土壤、水源及粮食中锌含量低。(二)临床表现1、长期厌食。2、生长发育迟缓。3、免疫功能低下,反复口腔溃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4、智力低下。5、异食癖。6、夜盲、肝脾肿大、贫血、皮肤粗糙。(三)诊断1、临床表现2、实验室检查 血清锌表现近期锌营养水平;发锌表明较远期锌营养水平。局部地区测定血清
19、锌低于75PPM或13.77微摩尔/升、发锌低于110PPM或110.7微克/克者为低锌。(四)预防1、提倡母乳喂养。2、普及科学育儿知识,科学喂养,合理安排膳食。(五)治疗1、饮食方法,多食含锌量高的食物。2、锌剂治疗有片剂、冲剂、水剂等,按缺锌的程度及治疗的需要确定剂量和疗程。3、用药注意事项:(1)不能与面包同服。(2)尽量小吃含植酸盐和粗纤维食物。(3)不能空腹服。(4)注意用药浓度、服法,防止发生副作用。体弱儿专案管理体弱儿专案管理是指对患有严重影响小儿机体正常发育的疾病,和机体抵抗不低弱的儿童加强访视、重点治疗、护理,这是降低婴幼死亡率、提高儿童素质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儿童系统保健的
20、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弱儿范围:凡在体检、访 或门诊时发现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活动期佝偻病、中度以上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贫血,生长监测中连续二次生长曲线持平或下降者,均属体弱儿范畴。二、立案:一经发现体弱儿立即建立专案病历,根据每个体弱儿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法,并详细记载有关内容。三、管理方法:1、预约,定期平保健门诊治疗。2、随访:因患儿病情或其他原因未按预约时间前诊治的,要上门进行随访、治疗,并指导家长进行下确的护理和喂养。凡属中度以上营养不良,活动期佝偻病,或在生长监测中的体弱儿,每月至少随访一次,其他体弱儿童视病情而定。信访:必要时可采取信访的方式,以了解患儿病情,并给予指导(适
21、用城市保健门诊)3、结案:体弱儿经专案管理,恢复正常后予以结案,转为健康儿童管理。附:低重儿和早产儿的专案管理一、管理范围:对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低体重儿及妊娠37周前出生的早产儿要建立专案管理,重点护理。二、访视时间:早产儿生命力弱、体温极不稳定,因此必须加强访视。初生后每天随访一次,至体温上升,吸吮力增强的可改为每周随访一次,直至生后2个月。三、护理:1、保暖:低体重儿和早产儿的一般体重都偏低,尤其是冬季出生者体温更低下,有条件的医院可置保暖箱保暖,在缺少条件的农村可因地制宜,使用热水袋、盐水瓶灌热水加以保暖,(需用布包好置于包被外患儿躯体两侧及足底,要避免烫伤,使体温保持在36-37
22、(肛温)。2、测体温:为了及时掌握患儿的体温变化,必要时生46小时测理体温一次,至体温保持正常范围为止。3、磅体重:体重增长是患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至少每周磅体重23次,为了减少误差,应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如喂奶前或排便后)。4、预防感染:患儿抵抗力十分低下,为预防感染,应杜绝与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化脓性病灶等患者接触。5、喂养:(1)开奶时间:一般在生后半小时开始吸吮母乳,指导勤吸吮需哺喂;如遇体重过低,出生窒息、吞咽与呼吸不协调、吸吮力过差者,可知适当延长开奶时间。(2)喂养方式及奶量:母乳喂养者:吸吮能力强者可按正常新生儿的喂养方法进行,吸吮能力很差者,可用奶吸吸出乳汁,放置于奶
23、杯中喂养;吃奶会呛的婴儿,必要时用滴管喂养。人工喂养奶质以1:1或2:1为宜(即1份或2份牛奶加份和5%糖)。(3)奶量计算:生后10天内:体重(克)(出生天数+10)100=1天总量(毫升)10天后:奶量为体重的1/4或1/5。6、维生素及铁剂补充:浓维生素K1:生后每日13mg,连用3天。浓维生素A+D滴剂:生后2周开始,每日2滴,逐渐加至每日56滴。10%枸掾酸铁按溶液;生后2周开始每日每公斤体重2毫升,生后4个月开始加蛋黄。体弱儿专案管理一、体弱儿概念:患有严重影响小儿机体正常发育的疾病,并且机体抵抗力低于的儿童,称为体弱儿。二、体弱儿范围:凡在体检、访视或门诊时发现的早产儿、双胎低体
24、出生体重儿、活动期佝偻病、以上营养不良、中度以上贫血、严重先天畸形(青紫型先心、兔唇、狼咽)及影响小儿健康的疾病(慢支、哮喘、慢泻、结核等)均属体弱儿的范畴。三、立案:一经发现体弱儿立即建立专案,详细记载有关内容。(一)贫血1、贫血程度分类a 轻度:血红蛋白 9-11g/dLb 中度:血红蛋白 6-9 g/dLc 重度:血红蛋白 3-6 g/dLd 极重度:血红蛋白 3 g/dL2、治疗:轻度贫血不主张用铁制剂,只需用饮食调整,中度以上贫血一定要用铁剂治疗。a 铁剂治疗:2.5%硫酸亚铁合剂溶液1.2ml/公斤/日,分三次服;10%拘橼酸铁胺1ml/公斤/日,分三次服,富血素糖片2岁以内每日二
25、次每次1-2片,二岁-以上每次2-3片。b 维生素C每日300mg与铁剂同服(富血素糖片内含维生素C可能不用另Vitc)。c 第一疗程用4周,疗程铁剂治疗后每隔4周复查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达正常水平再继续治疗6-8周。3、预防:a 注意母乳孕期和哺乳期的营养和合理膳食。b 提倡母乳喂养。c 及时为婴儿添加辅助食品,但4个月内小儿不添加任何辅助食品。d 养成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二)小儿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于摄食不足,或由开食入的食物不能充分吸收手用,以致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能耗自身的组织,出现体重不增可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脂肪消失,肌肉萎缩,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力低下,
26、给很多疾病特别是脑炎和消化不良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分为能量营养不良(以热量缺乏为主要原因,表现不消瘦型)和蛋白质营养不良(以蛋白质缺少为主,表现为水肿型)。婴幼儿的营养不良主要指能量不足的营养不良。病因1、喂养不当:母乳不足,又未按时添加适当的辅助食品,或以淀粉类为主食以及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等造成食品的质和量的不足。2、消化系统疾病:a 先天性消化道畸形;b 消化道酶缺乏所致的肠吸收不良综合征;c 消化道感染性疾病。3、慢性消耗疾病:如肺炎、TB等,感染与营养不良关系密切,可互相促进,互为因果。4、其他:早产、多胎等先于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临床表现本病最初的
27、症状是体重不增或减轻,疾久者身长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层逐渐减少和消失,而表现出明显消瘦则是本病的特点,皮下脂肪消失的顺序,首先是腹部,其次是躯干、臀部、四肢、最后是面总,轻度营养不良只表现腹部脂肪层的减少,因此一般采用测量腹部皮下脂肪层的厚度,作为判定皮下脂肪消失的程度:第一度营养不良为0.80.4厘米(体重低于正常15%25%);第二度为0.4厘米以下(体重低于正常25%40%);第三度则皮下脂肪完全消失(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下,身长明显减低,精神萎靡、肌肉萎缩张力低下,反应低下)。预防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食物中有足够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微量无素等,按时添加辅食。2、
28、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睡眼,纠下不良卫生习惯,适当户外活动,以增强食欲,提高消化能力。3、预防各种传染病,并治疗各种先天畸形。治疗1、 消除病因:在查明病因的基础上,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护理。2、 调整饮食:(1)能量供应,根据病情轻重,消化功能强弱,以及对食物的面授能力,给予合理饮食。第一度、第二度营养不良,以调整饮食为主,给予足够的热量,第三度营养不良,因组织器官功能低下,供给的热量应由小渐增,开始可给4060cal/kg/日,逐渐增加到120150 cal/kg/日,体重接近正常后,再恢复至正常生理需要的热量。(2)食物的选择,选择适合患儿消化能力和符合营养需要的食物,尽可能选用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并给予足量的维生素,须从小量开始,必要时采用鼻饲喂养。3、促进消化和改善代谢功能(1)药物治疗:给予各种消化酶和维生素,肌注维生素B12,每次50100ug,或应用苯丙酸诺龙1025mg肌注,每周12次,连用23周。还可应用普通胰岛素2#单位肌注,每天一次,在注射之前,先服2030可葡萄糖,每12周为一疗程,以上均有增进食欲作用,病情严重者,可少量多次输血浆或全血,也可给予硫酸锌13mg/km/日(515mg/日)口服13周。(2)捏脊与推拿疗法:有疏经活络、调整气血,恢复消化功能的作用。(3)中药疗法:服用参苓白术散、消积理脾汤有人参养荣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