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88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卷第期 年月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董怀良(聊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聊城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政课需要融入新的教育素材,以揭批和摒弃错误思潮,解决大学生困惑的问题,塑造大学生的正确三观,筑牢爱国主义思想,提升思政课实效。“四史”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素材,它融入高校思政课有理论、内容和现实的基础,这使“四史”教育容易融入高校思政课。同时,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资源也有助于实现“四史”教育的目标。“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整合和完善各方面有关因素,高校要重视顶层设计,要完善“四史”教育的方式,或把“四史”作为一门思政课,或把“四史”内容有机

2、融入现有思政课;还要组织有关教师阐释“四史”内涵,深挖“四史”的教育价值,并且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使之在教学活动中贯彻好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关键词:“四史”教育;高校思政课;爱国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复旦大学的回信中要求,“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努力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重视对青年人进行“四史”教育。“四史”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

3、义发展史,它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四史”教育在这方面能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把“四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思政课建设的新的发力点,有助于丰富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何为融入?或者是把“四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单独开展有关活动,或者是把“四史”教育的内容与高校其他思政课课程融合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就融入的基础、价值和途径进行分析,以推动高校更有效地落实“四史”教育,提升思政课的实效。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基础“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理论、内容基础和现实基础,这使两者存在较好

4、的契合关系,使前者更容易融入后者。“四史”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相贯通,“四史”的内容是高校思政课的素材,高校思政课在本质上是理论化、系统化的“四史”。“四史”中的每一“史”都与高校思政课存在内在的契合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党在 年成立以后,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革命胜 利,新 中 国 成 立 后又 领 导 了国 家建 设,并 在 年开启了改革开放,使中国走向了繁荣富强的历史。通过对党史的学习,促使大学生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也不可能发展新中国。党史是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一个重要时段。“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5、是以历史为载体的思政课,目的是让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理解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觉性,自觉继承和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党史的学习也有助于大学生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年度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四史 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意蕴与实现”,编号:。作者简介:董怀良(),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深刻理解“四个选择

6、”。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后新民主主义社会,年底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经历了诸多挫折,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对新中国史的学习可以加强对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认识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能更加清晰地认清中国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脚踏实地,脱离中国国情的建设目标要不得,另外,党进行自我革命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史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历史。经历了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城市的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等历

7、史,这段历史是中国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的发展走向良性发展道路的历史,中国日趋繁荣、富强、民主、和谐。通过对改革开放史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认识到发展主要应该立足中国国情,并且积极向发达国家学习,但不能全盘西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产生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为中国指引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社会主义发展史不仅仅包括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而且包括从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数

8、十个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还包括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的历史。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让大学生放眼世界,看清和理解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变迁,看清社会主义如何走向高潮,如何在上世纪末陷入低潮,中国扛起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旗,并且把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了新领域和新境界,科学社会主义指引着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国也以社会主义的实践丰富和发展着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也没有辜负科学社会主义。通过学习,大学生会更加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认识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规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也具有现实基础。对于高校来讲,需要以

9、新的元素推进思政课改革,增加思政课的活力,提升思政课的实效,“四史”教育立足历史问题,关注现实问题,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困惑问题,能为思政课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思政课教学改革,而且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也要求高校把“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从实践中看,这项工作在高校已经开始落实。从另一方面来讲,“四史”教育的对象必须包括大学生群体,这样才能实现“四史”教育的目的。总之,“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较好的基础,通过“四史”教育,可以更有效地实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通过“四史”教育,促使大学生对这四方面的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进而加强大学生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观念,

10、而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课程,用“四史”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高校思政课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国育才、为党育人,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任务。二、“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不仅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实效,而且有助于优化“四史”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群体,从近现代历史来看,大学生在社会变革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群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祖国的贡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世界的风云变幻,“四史”在激励和教育大学生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历史的国家,重视以史为鉴,习

11、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不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尤其是不了解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和文化,就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状况,很难全面把握当代中国人民的发展道路。”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如果看不清当下和未来,那么就研究历史,鉴古知今,当下和未来是历史的重复,但不是简单的重复,理解了历史,大学生就会更容易做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四史”教育有助于揭批和摒弃错误思潮,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目的。在当今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提升,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世界范围的多元化的、鱼龙混杂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各种方向的冲击,由于他们的三观正

12、处于形成阶段,充满了认识世界和自我塑造的冲动,但他们对各种思潮缺少全面的、辩证的判断和深刻的认知,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消极影响,这使大学生可能迷失自我甚至误入歧途。“四史”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总结与认知,为大学生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源泉,“四史”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批驳错误思潮,有效地回应学生所迷惑的问题。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表现是与历史真相相悖,往往表现为不辨真假、黑白颠倒、无中生有,通过“四史”教育可以让学生溯源正本,分辨清楚真相和假象,看清假象背后的谎言甚至阴谋。社会上曾经有相当多

13、的人质疑邱少云为了不暴露潜伏的部队,忍受被火烧的真实性。还有抗日神剧把日本侵略者描述成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这或许能发泄国人对日寇的仇恨,但是这种与历史事实严重不符的表现形式不能解释中国人民抗战十四年的艰难,还会误导国人。“四史”教育拨开了迷雾,让学生看清历史真相,从而批判错误思潮,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四史”教育有助于筑牢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这也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落脚点。爱国主义不仅是个人对祖国的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和尊严感,还是个人为祖国

14、富强而奋斗、献身的精神。正是因为一代代具有爱国主义情怀的广大中国人为中华民族奋斗,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才摆脱了近代以来的屈辱,中国才逐渐走上了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道路,当代大学生只有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才能继续担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就世界局势来看,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他们为了扩大自身利益,利用全球化输出西方价值观,这对中国人的爱国主义会产生消极影响,“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给世界各国、各民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认同危机等问题。”受全球化的影响,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越来越自由,经济全球化为人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生存和发

15、展提供了条件,网络信息的全球化增加了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而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个人主义也逐渐勃兴。以上因素合力冲击着人们对国家的归属感,撕裂着对集体和国家的情感诉求,动摇着人们热爱祖国的价值诉求,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四史”教育通过历史和理论并结合现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例如,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教育,促使大学生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才能推翻三座大山,才能繁荣昌盛,才能为中国人缔造幸福生活的家园,每一个人只有为祖国增砖添瓦,才能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个人和国家的命运是不可分割的共同体,个人利益不能脱离国家利益,热

16、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四史”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高校思政课要实现教学目的,一个重要的关注点是教学的理念、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四史”教育的融入使思政课具有了独具特色的魅力。首先,推动了教学理念的创新。教学理念是相对宏观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教师展开教学活动,影响着教学活动向哪个方向用力,教学理念决定着教学方向,思政课教学理念就像无形的指挥棒让思政课教学活动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国际和国内的形势是不断变化的,思政课教学就要与时俱进地应对局势变化产生的问题,新的教学元素融入思政课对教学理念的创新就尤为必要,“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从“史”的角度指引教学活动,关注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促使思

17、政课教师和学生形成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反思的意识,这也是教学艺术的变化,这无疑会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效果。其次,“四史”教育丰富了思政课教学内容。例如,“四史”以历史故事、人物和事件为思政课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从而有助于大学生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感觉思政课教学比较枯燥、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的问题,事实证明,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单纯地讲道理,很难激发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的心理共鸣,一堆大道理往往不如一个鲜活的案例更能深入人心,大学生也会在案例中感悟正确的道理,而且这种来自学生内在的感悟会更深刻,此时,教师如果再从理论上稍加点拨,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会更有效。例如,为了使大学生理解“改革是

18、第二次革命”,让农村改革的亲历者讲述其经历的故事,大学生会更加容易理解吃“大锅饭”的弊端以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作用。另外,“四史”融入思政课对于“四史”教育目的的实现也具有积极作用。“四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以史为鉴、资政育人,它的实现需要有效的载体,高校思政课无疑是高质量的载体,思政课在高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教学制度、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依托这些基础,“四史”教育可以更容易实现其教育目的。例如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方法越来越重视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性,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逐渐得以改变,形式多样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活动,对

19、于大学生理解“四史”的重点和难点无疑具有促进作用,智慧树、易班、优学院等网络教学平台为“四史”教育提供了更便捷的教学途径,在这些平台上观看视频、做练习题和师生互动都较为方便,而且网络平台可以更广泛地传播“四史”的内容。除此之外,高校有一支高素质并且不断壮大的专职和兼职思政课教师队伍,他们具有相对较高的政治素质,立场坚定,他们掌握着较为完善和相对成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并且他们在实践中曾经讲授过“四史”的有关内容,例如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师必然对中国共产党历史非常熟悉,这样一支思政课教师队伍成为“四史”教育的骨干力量,能更有效地完成“四史”教育的任务。“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是从

20、“史”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对党、国家、集体、社会和他人的正确情感和行为,更加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更加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加理解中国的国情,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从而更加明确为谁服务的问题,这为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实现“四史”教育的目的找到了高质量的平台。三、“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途径从实践中看,我国高校已经提升了对“四史”教育的重视程度,已经开始了把它作为思政课的工作,但是“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在高校管理层面,绝大多数高校是把“四史”作为一门单独的思政课开设,其教学内

21、容与原有的思政课产生较多重复,党史、新中国史和改革开放史的内容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内容有较多重复,社会主义发展史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也存在重复内容。学校层面缺少推动“四史”与其他思政课的融合的工作,事实上造成了师资、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因为内容重复,也使学生对“四史”教育产生了厌烦情绪。另外,高校对“四史”的内涵所进行的阐释不足,对“四史”的价值认识存在不到位的问题,这造成“四史”教育没有充分发挥教育大学生的作用,“四史”在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批判有害思潮等方面发挥的价值有限。“四史”教育基本上局限在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有关知识的传输,缺少多管齐下的教育方式,这造成大学生对“四史”缺

22、少深刻的感悟。此外,有些教师的教学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的知识储备、教学理论和方法,基本上是沿用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思政课的知识、理论和方法,这加重了“四史”与其他思政课重复的印象,在新时代,要想讲好思政课必须重视历史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思政课教师要具有“历史视野”。针对以上问题,“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应该重视顶层设计,整合、完善各方面的因素,共同推进这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一方面,学校需要完善“四史”教育的方式。把“四史”单独作为一门思政课产生的弊端上文已经阐述,实际上,“四史”作为单独的一门思政课并非不可,但是需要体现“四史”的鲜明特色。学校有关部门要推

23、动对“四史”课的设计,其教学的结构、内容、逻辑、线索、主题、重点、难点、方法等方面要避免与其他思政课重复,有鲜明特色的“四史”课必然会让大学生耳目一新。就目前来看,如果把“四史”作为一门单独的思政课,有关部门和高校有待对“四史”课进行整体性规划。“四史”的四方面内容尽管各有侧重,但这四方面内容是一个紧密结合、不能分割的整体,要构建具有“四史”特色的知识和理论体系,例如要抓住“四史”的本质是“史”,而且党史具有统领作用,党从诞生到今天的历史牵引出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特征规划“四史”教材的编写,这样的教材能为授课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参考标准。总之,就是让“四史”

24、课能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思政课的个性化授课体系。还有一种方式是不把“四史”作为一门单独的思政课开设,而是把“四史”知识点经过提炼以后,有机融入其他思政课,这需要找到“四史”知识点与现有思政课的结合点,而且现有思政课授课逻辑、方式等方面需要调整,做到既不影响现有思政课的原有教学内容的传授,还增加了“四史”教育的色彩。这样做的价值是减少了重复的工作量,而且使现有的思政课面貌一新。这种方式更像是“四史”有机融入思政课,前一种方式更像是物理融入思政课。若要做到有机融入思政课,需要对每一门思政课的课程目标进行清晰把握,在此基础上,“四史”教育融入每一门思政课时就具有了清晰的方向。例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

25、程目标之一是能够让学生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知道了这个目标,理清和挖掘“四史”的有关资源就有了针对性,就找到了结合点,“四史”有关内容的融入可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深刻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四个选择”。再如社会主义发展史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可以有效地促进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加深对唯物史观的认知,进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如果说上述教育方式问题解决的是“四史”教育的“形”,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四史”的教育价值才是“质”,当然前者也是为了更好地为后者服务。为了有效发挥“四史”的思

26、想政治教育作用,学校应该组织有关教师深入地对“四史”的内涵进行详细阐释,深挖“四史”的教育价值因素,这个过程要结合学生的思想困惑,要结合对社会错误思潮的回应。也就是说,“四史”教育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阐释“四史”的内涵,例如通过党史中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案例,让青年学生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通过对党史的阐释,祛除学生对党的某些模糊认识和误解,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想。通过揭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历史,让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华民族的苦难主要源于帝国主义侵略,美化帝国主义侵华行径是极其错误甚至有害的行为。把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组建为专题式教案,这会成为教师开展“四史”教

27、育更加详细的教学依据,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为了提高“四史”教育的实效,“四史”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落脚点。从高校已有的教学方式来看,基本上是把“四史”教育局限在课堂教学中,而且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明显。尽管高校教学改革越来越重视以学生为中心,例如翻转式教学,教师主导课堂,重视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但此类课堂教学活动尽管形式多样,都难以改变一个事实,就是从知识到知识,这个过程让学生很难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只有带着理论知识到实践中体验和感悟,才能对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这种知识才可能成为具有学生个人思想

28、特色的知识。实践既可以是个人化的,也可以是群体性的行为,最关键的是学生本人到实践中感悟有关知识。例如对有关市民的访谈,可以加深对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改革的理解,增加对股份制的理解;对有关农民的访谈可以增进对人民公社弊端的理解,增加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要性的感悟。访谈对象讲述的个人经历比教材内容更详细,大学生在访谈的过程中也会产生更多的思考和共鸣。承担“四史”教育的教师也必须加强对“四史”的研究。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四史”教育的教师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他们是上好思政课的关键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他们都承担着思政课教学的任务,由于思政课与“四史”的内容

29、交叉,他们具备进行“四史”教育的基础,但恰恰是因为这种基础的存在,更有可能使他们进行重复性的教学,让学生失去上课的兴趣,所以,要加强对有关教师的培训,重构、丰富他们的“四史”理论、知识和方法体系。并且,组织他们进行“四史”知识的实践体验,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是把这种活动和高校的红色考察活动以及其他有关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多种活动一起开展。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耳目一新的教学,“四史”教育才更具新意。总之,“四史”教育以其独特的史学功能,既重视理论分析,也重视史实表达,它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新的动力因素,这种融入是思政课在新时代与时俱进的要求,也是有效地实现“四史”教育目标的需要,更是大学生健康成

30、长的精神需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四史”教育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头脑将会更加清醒,他们将会以更加坚定的爱国信念,立足中华大地,勇于挑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洪流中。参考文献:习近平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人民日报,()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人民日报,()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阿迪力买买提论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身份认同和爱国主义 对爱国主义情感的民族学解读黑龙江民族丛刊,():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31、北京:人民出版社,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下转第 页),“”,“”“”,犓 犲 狔狑 狅 狉 犱 狊:;责任编辑:张胜广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上接第 页)犜 犺 犲犞 犪 犾 狌 犲犪 狀 犱犚 犲 犪 犾 犻 狕 犪 狋 犻 狅 狀狅 犳 犐 狀 狋 犲 犵 狉 犪 狋 犻 狀 犵“犉 狅 狌 狉 犺 犻 狊 狋 狅 狉 狔”犈 犱 狌 犮 犪 狋 犻 狅 狀 犻 狀 狋 狅犐 犱 犲 狅 犾 狅 犵 犻 犮 犪 犾犪 狀 犱犘 狅 犾 犻 狋 犻 犮 犪 犾犆 狅 狌 狉 狊 犲 狊犪 狋犝 狀 犻 狏 犲 狉 狊 犻 狋 犻 犲 狊 (,)犃 犫 狊 狋 狉 犪 犮 狋:,“”,“,”,“”,“”“”,“”,“”“”,犓 犲 狔狑 狅 狉 犱 狊:“”;责任编辑:张胜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