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20092020】(征求意见稿)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九年三月前 言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优化全省区域发展格局,统筹协调区域发展,创新发展战略,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决定(鄂发200816号),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组织编制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在科学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汇聚全省各个行业和鄂西圈8市(州、林区)的意见和建议编制而成。其基点以服务国家战略、凸显圈域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社
2、会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坚持世界眼光,强调创新思维,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可经营性。规划所称“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圈”),指由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神农架8个市(州、林区)构成的圈域,规划面积127848平方公里。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20年,以2007年为规划期基年,划分为近期(20092012年)和远期(20132020年)两个阶段。规划中的数据除特别说明的外,均为基年即2007年数据。目 录第一章 总 则1一、规划体系1二、指导思想1三、基本原则1四、总体思路2五、发展目标3六、核心战略5七、空间布局5八、技术路线6第二章 发展现状8一、圈域概况8二、资
3、源状况7三、交通状况11四、产业状况11五、社会发展状况13六、SWOT分析14第三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8一、基本目标18二、空间布局19三、主要任务20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23一、基本目标23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24三、生态环境保护29四、生态环境建设34五、生态产业发展38第五章 文化建设与旅游业发展40一、基本目标40二、发展模式41三、资源分析41四、空间布局45五、建设任务46六、发展途径57第六章 产业经济发展61一、基本目标61二、主要任务61三、产业布局64四、发展重点65五、区域产业协调67六、发展途径71第七章 风险管理和控制77一、基本目标77二、主要任务77三、
4、风险判断77四、管理与保障措施80第八章 综合效益预期82一、经济效益82二、生态环境效益83三、社会效益84第九章 支撑体系85一、政策制度设计85二、体制机制创新87三、人才培养使用89四、实施步骤安排91五、组织领导保障934第一章 总 则一、规划体系规划体系分为三个层级:第一级为省级规划,包括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以及交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三个专项规划;第二级为市级规划,包括鄂西圈8个市(州、林区)根据省级规划分别制定的实施规划;第三级为项目规划,即由项目开发主体编制的具体项目建设规划。本规划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总体规划。二、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鄂西圈生态文化资源优势,以旅游业为重要抓手,以惠民富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探索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径,在全省形成以武汉为龙头、长江经济带为主轴、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为两轮的“一江两圈、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确立鄂西圈作为中华民族可以永续利用的洁净水资源与清洁能源供给基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与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试验示范区,东亚北纬30度区域生态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全国生态
6、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贫工作的典型示范区的战略新定位,推进湖北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湖北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三、基本原则(一)统筹规划,有序发展坚持全省“一盘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强统筹协调和政府主导,调动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投资、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发展机制。(三)改革体制,创新机制通过改革创新,破解鄂西圈资源整合、培育市场主体、筹资融资等发展难题,解决制约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四)突出特色,打造精品依据资源禀赋确立发展定位,培植特色产业和特色景区,打造特色民族文艺精品,增强市场
7、竞争力。(五)资源共享,开放合作扩大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对内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与武汉城市圈的融合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形成大资源、大市场、大旅游、大开发格局。(六)保护优先,和谐发展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有效保护,科学开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四、总体思路在后现代理论指导下确立鄂西圈跨越式发展的整体思路。根据鄂西圈经济欠发达而生态文化资源富存的初始条件,在宏观战略上确立后工业化发展模式的主导性地位,以后现代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后现代化,融后现代化发展道路与现代化发展模式于一体,在大力推进传统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同时,促使鄂西圈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提升。通过
8、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动鄂西圈从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向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转变,从局部创新到区域综合集成创新转变,从以商品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向以服务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提升鄂西圈生产力形态。强化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度的激励与约束,保证鄂西圈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既展示出后现代的核心理念,又借助于后现代视野来扬弃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传统现代化的局限,借鉴并超越世界上先发国家的历史经验,避免现代化进程对资源环境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影响,实现鄂西圈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确立鄂西圈的内生增长发展模式,将内生增长方式建立在圈域生态、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基础上,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整合生态、文
9、化和其他产业资源,借助于旅游产业发展平台,发挥特色资源的综合效益,实践内生增长方式的全新内涵,创新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利益机制,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鄂西圈的经济空间布局,打造“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产品产业营销消费效益”的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形成支撑内生增长方式的原动力。在实施步骤上突出“交通先行”战略和“一江两山”(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重点,同时借助于周边省市资源,形成新的发展机遇,实现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长江经济带呼应互动的“两圈一带”区域发展新格局。五、发展目标(一)近期目标到2012年,圈域生产总值力争达到6000亿元,占全省的38%以上;圈域GDP年均增长率在10
10、%以上。提升生态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达到43%;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2007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以上。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造民族文化艺术精品,壮大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增加值相当于鄂西圈GDP比重的5%。以旅游目的地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旅游经济增长,实现年游客接待量1.2亿人次,旅游产业总收入达到6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50%以上,相当于鄂西圈GDP的 8%,使之成为鄂西圈重要的支柱产业。(二)远期目标将鄂西圈建成国家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打造成为生态、文化、旅游和经济社会整体协调发展的“国家典范”。到2020年,力争将鄂西
11、圈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文化艺术观赏、文化考察、健身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圈,生态保护良好、生态旅游发达、生态经济繁荣的生态文明圈,集炎帝神农文化、楚巴文化、三国文化、土(家)苗民俗文化、山水文化、宗教文化等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圈,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特色鲜明、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圈,使鄂西地区经济更加发达,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中部地区平均水平,其中,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居中西部同等城市前列。鄂西圈人民更加富裕,人均受教育年限和区域教育水平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城镇化和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社会进入快速、协调、可持续
12、发展的良性轨道。六、核心战略(一)“和谐共生”战略坚持“共生”、“共建”、“共享”、“共赢”,整合圈域生态文化旅游优势资源,通过资源共用、市场共建、信息互通、利益共享,统筹圈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共同发展,实现圈内共生、圈际互融、圈外互动,形成圈域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体。(二)“交通先行”战略优先建设圈域快速高效的交通干线和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圈域旅游目的地的连接通道,形成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立体交叉的交通网络骨架体系,奠定鄂西圈的发展基础。(三)“绿色主导”战略以“绿色”为圈域产业集聚焦点,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兴的生态型特色农业、生态环保节能型工业和以生态文化旅游
13、为重点的服务业,延伸“绿色”产品链,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使鄂西圈依托“绿色”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四)“品牌引领”战略充分发挥鄂西圈比较优势,创建世界级、国家级的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优先打造“一江两山”等世界级、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实现鄂西圈由资源品牌向产品品牌、个体品牌向品牌集约的转化。七、空间布局在凸现“一江两山”的基础上,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为“双核三区四带六轴”。“双核”:由宜昌和襄樊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组成。“三区”:由“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荆荆襄随文化旅游板块、清江土(家)苗民俗生态旅游板块形成的三大旅游区域。“四带”:由十襄随汽车产业带、宜荆(门)
14、电力化工产业带、荆荆襄随现代农业产业带、宜恩神特色生态产业带形成的四大产业发展带。“六轴”:由“三纵三横”交通骨架,形成六条主轴线,即:随州京山潜江监利(岳阳)线、襄樊荆门荆州线、十堰宜昌恩施线为“三纵”;(武汉)随州襄樊十堰线、(武汉)荆门兴山(重庆)线、(武汉)荆州宜昌恩施线为“三横”,由六轴连接双核三区四带,构成鄂西圈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格局。八、技术路线在对鄂西圈资源禀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加强鄂西圈市场体系建设,促进鄂西圈资源要素的流动性,把握、发挥和进一步拓展鄂西圈的比较优势,推动鄂西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根据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比照下差异化战略定位,确立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
15、和现有其他优势产业为中心的特色发展道路;通过调整圈域产业布局,促进圈域分工和专业化,优化圈域生态文化旅游和其他产业发展环境,推进圈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通过圈内互动和圈际互融,推进各种产业要素在圈域聚集,从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创新发展模式,探索一条有别于传统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新模式和新型发展路径,实现鄂西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图1-1 鄂西圈建设技术路线图示圈域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发挥圈域比较优势圈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素禀赋分工与专业化生态经济主导加强市场要素流动性圈域经济增长聚 集圈际辐射联动93第二章 发展现状鄂西圈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重要的水电基地、重要的农产品基地
16、和制造业基地,圈域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依托富集生态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后发优势。一、圈域概况 鄂西圈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生态良好、文化多样,在全省及中部地区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圈域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为2930.21万人、12787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6070万人、185900平方公里的48.27%和68.77%。圈域拥有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市、襄樊市,又有我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由于受地理环境、交通制约、产业分布等因素的影响,鄂西圈集老、少、山、边、库区为一体,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我省东部与西部的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发展格局,详见表2-1。二、资源状况(一
17、)生态资源鄂西圈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一是生态赋存良好,圈域内已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分别占全省总数的71%、90%和59%。其中,神农架拥有全球中纬度地区唯一一块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有“物种基因库”、“天然动植物园”、“天然药库”之誉。二是水能资源丰富,圈域内可开发水能资源占湖北省的90%以上,占全国可装机总容量的8.7%。三是物种丰富,圈域内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1种,野生珍稀动物金丝猴等120种,分别约占全国的18.55%和31.75%。四是矿产表2-1 鄂西圈与武汉城市圈的比较(2007年)地区人口(万人)GDP(亿元)规模以上工业
18、增加值(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外贸出口(亿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元)旅游总收入(亿元)鄂西圈2930.213673.941429.62283.461728.671471.8318.463801220武汉城市圈3139.795556.741832.74306.902814.472556.7063.284193420武汉城市圈是鄂西圈倍率1.071.511.281.081.631.743.431.101.91资源丰富,磷矿储量大,品位高,还有铌、钽、稀土、重晶石、灰岩、白云岩和大理石等众多矿产。五是森林覆盖率高达35.2,拥有林地面积648万公顷,其
19、中森林面积450万公顷,是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和中西结合部的生态走廊,也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圈域库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矿区资源开发有待规范,城镇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地质灾害防治任务艰巨,生态环境管理机制有待健全。(二)文化资源鄂西圈炎帝神农文化源远流长,楚文化辉煌灿烂,三国文化独领风骚,宗教文化博大精深,现代科技文化蔚为壮观。圈域拥有各类文化遗产8000多处(项),其中世界文化遗产2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5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0处。圈域文化保护单位和基础设施比较齐全,有博物馆
20、机构38处,从业人员806人,但仍然存在公共投入不足、专业人才缺乏、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公共服务水平不高、文化产业发展不足、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与社会贡献率不高等问题。(三)旅游资源鄂西圈自然山水瑰丽秀美,人文景观奇特壮观,生物景观丰富多彩,遗址遗迹保存完好,建筑设施古朴精致,旅游资源富集度高,种类齐全,品位独特。圈域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地质公园3个,国家级湿地公园个,国家A级景区个,4A级景区22个。近年来,圈域旅游业发展初步形成了融观光度假、民俗宗教、购物娱乐、生态文物于一体的产品开发格局,旅游产品结构体系不断完善,但鄂西圈仍然存在旅游资源开发不足、旅游投入比重偏小、旅游景点管理
21、不善、品牌建设不力与圈域旅游景点协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表2-2 鄂西圈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一览表 单位:个 类别地区世界级旅游资源生态旅游资源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景点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镇文化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A景点景区景点全省2102545791737443鄂西圈291634553422291鄂西圈占比100%90%64%75%80%71%58%57%59%66%三、交通状况近年来,鄂西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综合运输能力、运输效益显著改善,交通网络的主要骨架初步形成。交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成果显著,运输装备数量和运载量持续增长,交通运输的作用得到
22、充分体现,各种运输方式营运里程增长迅速。截止2007年底,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达到126086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交通网密度为98.62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7856公里,其中等级公路92435公里,高速公路1186公里;区域路网密度为92.1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网密度为0.93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93.2和72.9;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18公里,其中复线里程391公里,电气化里程326公里,区域内路网密度为0.95公里/百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水平的75.4;内河航道里程达到5324公里,其中五级以上航道1736.6公里,高等级航道60
23、5公里。鄂西圈交通发展仍面临突出的问题: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总量、运输能力不足,主干交通骨架尚未形成,公路等级低、旅游公路的进入性、通达性较差;交通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目前鄂西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成为制约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四、产业状况近年来,鄂西圈经济规模逐步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具有比较优势的汽车、化工、建材、生物医药、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格局已经逐步建立。2007年,鄂西圈的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生产总值突破3432亿元,同比增长14%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7.52%,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97.08元。在鄂西圈的产业总体结
24、构中,第一产业呈总体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其中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60.95亿元,占鄂西圈总产值的36.90%,较2006年增长10.8个百分点。 (一)农业近年来,鄂西圈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增加值不断上升,2007年达到716.46亿元,同比增长3.8%。目前,鄂西圈已经形成了以粮棉油蔬菜种植与水产家禽家畜养殖为基础,以干果、菌类、茶叶、烟叶、中药材为特色的农业体系。(二)工业近年来,鄂西圈工业经济发展迅猛,工业企业实力不断壮大。2007年鄂西圈工业增加值达到1455.3亿元,同比增长14.8%。目前,鄂西圈已经形成电力、汽车与汽车零部件、
25、装备制造、化工、建材、食品、医药、纺织、橡胶制品、电子信息和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三)第三产业鄂西圈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潜力巨大。2007年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260.95亿元,比2006年增长10.8%。鄂西圈文化旅游业粗具规模,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商品批发和零售等服务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金融保险、房地产、网络信息等现代服务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近年来,鄂西圈三大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和升级,整体趋势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三大产业中,工业所占比重居第一位,在产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农业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高。鄂西圈产业发展存在
26、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鄂西圈三次产业结构比例(20.87:42.40:36.73)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1.72:49.22:39.06)及全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例(15.55:47.75:39.70)相比,鄂西圈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鄂西圈产业发展科技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增强。三是缺乏强有力的品牌支撑。四是产业发展总资源利用效率不够高,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和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五、社会发展状况近年来,鄂西圈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有所改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学生入学率达到
27、95%以上;文化、广电、出版和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不断扩大,参合率超过70%;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有效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控制在6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各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84%左右,农村养老保障综合覆盖率达到8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 %以内;城镇化率达35%以上。鄂西圈的社会发展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将长期存在;高级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人口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收入总体水平偏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居民比例偏高;社会保
28、障能力不足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的矛盾加大;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总体上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六、SWOT分析综合鄂西圈的资源和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主要结论如下: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 生态环境良好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资源丰富 特色产业具有一定规模 交通瓶颈制约严重 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融资渠道不畅 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 市场运作乏力、品牌影响力不大 体制机制性障碍明显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挑战 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高度重视 “两圈一带”等地缘上的一
29、体化为资源整合、产业协同提供良好平台和基础 生态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顺应了世界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基础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周边地区快速发展使其面临被边缘化困境 体制僵化,观念落后,人才不足,市场化程度低,产生 “挤出效应” 生态、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不相容(一)优势生态环境良好。鄂西圈生态保存完整,物种丰富多样,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天然基因宝库,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鄂西圈是楚巴文化、三国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湖北省土(家)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风情多彩多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壮美的山河风景,形
30、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特色产业具有一定规模。初步形成特色种植业、特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体系,特色产业发展粗具规模。(二)劣势交通瓶颈制约严重。圈域特别是景区公路等级低,到核心景区的高等级公路少,不少景区景点之间是“断头路”、“回头路”,路况较差。连接圈外的快捷通道不畅,圈域的部分省际和县际出口尚未完全打通,省际间没有实现快速通道对接;已有的几个机场缺乏起降大型客机的条件,区域外游客进出难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鄂西圈还没有借助于路网真正形成圈域。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高。鄂西圈旅游资源行业分割、地区分割比较严重,旅游资源整合不够;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孤立地发展旅游,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林业、文化产业等缺乏
31、有效联结,产业链较短,大旅游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产业联动不够;有些旅游资源开发还停留在简单的观光旅游和浅层次休闲度假旅游上,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挖掘与创新不够,对文化旅游资源缺乏深度开发;景区开发无序,有些景区管理不善,宾馆、饭店等没有配套治理“三废”设施,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市场运作乏力。在对外宣传和旅游策划上是单兵作战、各自为政、手段落后,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和营销,没有形成宣传合力,导致湖北省包括鄂西圈在内的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没有形成统一鲜明的主题形象。旅游市场主体发育滞后,缺乏骨干龙头企业,旅游开发项目普遍投入小、运作水平低,一些地方甚至造成了“建设性破坏”。体制、机制性障碍明显
32、。文化、旅游、环保、建设、林业、国土、工业、农业等部门存在管理职能交叉,同一个景点多头管理,成本较高,重要景点和景区管理体制不顺;跨区域的景区,往往由于行政障碍,影响资源整合,难以实现协同发展。同时,投入、经营机制不活,鄂西圈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程度不高,吸引社会资本能力不强,投入力度不足。整体发展不足。鄂西位于我国中西结合部,圈域集中了“老、少、边、山、库”区,长期以来,在国家的建设投入中,所占比重较少,总量不足,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圈域产业的快速扩张受到很大的限制。(三)机会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使鄂西圈的发展进入战略机遇期,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
33、的实施,形成了鄂西圈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大好契机;鄂西圈一体化的地缘特征为资源整合、产业协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平台。在经济全球化及湖北省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鄂西圈将逐步形成以生态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主的特色发展道路,顺应了世界产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形成了进入圈外经济发展体系的良好机遇。(四)挑战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整体技术落后,增长方式粗放,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集聚性不强,品牌效应差,产业基础不能适应开放市场格局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周边地区快速发展使鄂西圈面临被边缘化困境。鄂西圈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较快,形成了对产业资源的吸引力,阻碍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向
34、鄂西圈的流动。体制僵化,观念落后,人才不足,市场化程度低,市场体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发展的“挤出效应”。第三章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基本目标(一)近期目标到2012年,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0000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基本形成布局合理、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基础设施骨架网络,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适应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一纵两横”(焦作至柳州铁路为一纵,武汉至安康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为两横)的干线铁路粗具规模;形成“两纵三横”(随岳高速、二广高速为两纵,福银高速、沪蓉高速、沪渝高速为三横)的高速公路骨架通道以及全部二级标准以上的国省干道体系;乡镇公路通达
35、率和通畅率实现“双百”;实现85%左右的县市通达一级以上公路、80%以上的县(市、区)半个小时内可进入高速公路的建设目标;90%以上重要景区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公路绿化率达到80%;建成长江、汉江、江汉运河联为一体的高等级航道圈;构建完成“二干二支”(宜昌三峡机场、襄樊刘集机场为二干,恩施许家坪机场和神农架机场为二支)的航空体系。(二)远期目标到2020年,鄂西圈综合交通网总规模里程达到135000公里(不含空中航线、城市内道路),形成布局合理、衔接紧密、辐射周边、畅达全国、便捷通畅、安全高效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基础设施网络化、公众出行便捷化、货物运输物流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公共服务人
36、性化,全面适应鄂西圈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完成“两纵两横”的干线铁路建设;形成“三纵三横”(随岳高速、二广高速以及侯马至十堰-十堰至房县-保康至宜昌高速为三纵,福银高速、沪蓉高速、沪渝高速为三横)的高速公路骨架和二级标准以上的国省干道;推进乡镇公路向村级延伸,行政村公路通达率和通畅率均实现“双百”;实现圈域95%左右的县市通达一级以上公路,95%以上的县(市、区)半个小时进入高速公路,公路绿化率达到100%的建设目标;打造完成“两干三支”(宜昌三峡机场、襄樊刘集机场为两干,恩施许家坪机场、神农架机场、武当山机场为三支)的航空枢纽体系;圈域重要景区均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区域骨架通道和核心景区实现
37、半小时内连通。二、空间布局结合国家有关交通规划,根据鄂西圈经济发展战略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圈域交通空间布局。按照“构筑六通道、打造八枢纽、建设一系统”的思路构建一体化的鄂西圈综合交通体系。通过构筑“六通道”,形成连接周边中心城市、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的棋盘式通道布局,打造圈域综合运输网的主骨架,形成区域经济的命脉;通过打造“八枢纽”,加强圈域中心城市之间的联系,促进各交通方式的协同发展,构筑圈域多枢纽互联型、开放型的综合交通体系;通过建设“一系统”,完善鄂西圈交通发展的保障体系,促进各交通方式的信息共享和系统融合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六通道”包括:随州至岳阳方
38、向综合运输通道;襄樊经荆门至荆州方向综合运输通道;十堰经宜昌至恩施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武汉经随州、襄樊至十堰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武汉经荆门、宜昌至成都方向综合运输通道;武汉经荆州、宜昌、恩施至重庆方向综合运输通道。“八枢纽”包括:襄樊建成鄂西圈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宜昌建成鄂西圈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荆州建成鄂西圈东南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十堰建成鄂西圈西北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恩施建成鄂西圈西南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荆门建成鄂西圈中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随州建成鄂西圈东北部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神农架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西部的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一系统”包括:以湖北省信息网络为依托,
39、以武汉通信枢纽为核心,以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数据库资源为基础,以各类应用软件为支撑,构建鄂西圈综合交通信息系统,形成信息共享、多维互联的交通服务网络。图3-1 鄂西圈交通空间布局三、主要任务(一)公路建设续建完成随岳北高速公路、随岳南高速公路、沪蓉西高速公路、荆岳长江大桥、武荆高速公路、三峡翻坝高速公路、武神生态旅游公路。新建沪蓉高速宜巴段、十堰至房县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随州段、郧县至十堰高速公路、洪湖至监利高速公路、麻竹高速公路襄樊市张集至欧庙段等重点高速公路项目。(二)铁路建设续建武汉至宜昌铁路、宜昌至万州铁路、武汉至安康铁路增建二线工程、重庆至利川铁路,建设荆州至岳阳铁路、
40、运城三门峡十堰宜昌铁路、随州至信阳铁路快速通道、丹西铁路、黔江至张家界铁路、安康至恩施至张家界铁路,实施荆门至沙市铁路改造及长荆线电化改造。(三)水路建设续建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实施引江济汉通航工程、长江中游航道疏浚和整治工程、汉江丹白段整治工程,重点建设宜昌港、荆州港两个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襄樊、巴东、丹江口、钟祥、沙洋5个区域性重要港口。(四)航空建设新建神农架旅游机场、武当山旅游机场,实施宜昌三峡机场和襄樊刘集机场改造工程,开展恩施机场挖潜扩容改造。(五)管道建设建设西气东输二线湖北段、随州广水大悟支干线管道、枣阳襄樊十堰支干线、川气东送工程湖北段,实施忠武线增压扩能工程。(六)综合交通枢
41、纽建设建设襄樊汽车客运东站、老河口市货运站、保康县货运站、荆州开发区客运站、宜昌伍家岗客运站、恩施客运中心站、恩施货运中心站、建始县货运站、神农架客运中心站、荆门物流中心、随州物流中心、来凤县货运站、襄樊道路运输信息中心、宜昌道路运输信息中心和十堰道路运输信息中心。(七)支持系统建设结合湖北省信息网络建设,联合武汉城市圈打造统一的综合交通信息平台。在武汉城市圈各交通枢纽整合硬件建设与软件配置,尤其在武汉市水陆空枢纽建立与鄂西圈各交通枢纽联运的技术支持系统。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信息基础平台上,整合现有资源,建立和完善鄂西圈交通信息网,包括交通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交通电子政务系统、交通信息服务平台、
42、客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安全信息服务和协调运作的交通监控及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等,实现与武汉城市圈交通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并做好相应的人才支持建设。第四章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一、基本目标(一)近期目标到2012年,遏制并逆转重点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效控制人为因素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促进自然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圈域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治理,沿交通主干道及旅游城市、乡镇及村庄的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圈域生态经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二)远期目标到2020年,建成保护华中地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屏障;建成以长江、汉江、清江及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水系水体保护为
43、重点,确保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永续利用的生态水源保护示范区;建成以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为核心,生态型工业、农业以及城镇、乡村健康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建成一批国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三)具体指标生态环境保护指标体系包括水资源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等3类共10项指标。到2012年、2020年,鄂西圈生态环境保护要分别达到如表4-1所示指标值。表4-1 鄂西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指标体系指 标2012年2020年水资源环境保护指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地表水水质整体达标率85%9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60%以上90%镇污水集中处理率30%以上60%生态建设指标自然保护区面
44、积比8%10%森林覆盖率43%50%水土流失面积比50%30%生态产业发展指标工业水重复利用率60%80%工业固废处置利用率70%90%绿色GDP综合指数0.100.20二、生态安全空间格局(一)划分生态功能区根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差异性等特点,鄂西圈可划分为水源水库、生物多样性、农业与社会经济活动等3大类17个生态功能区。1水源水库类生态功能区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与水质保护生态功能区(包括十堰市区、丹江口市、郧西县和郧县);汉江中游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括谷城、保康、南漳和远安四县);三峡库区生态功能区(包括兴山县、秭归县和巴东县北部、宜昌
45、市区及夷陵区);桐柏山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括随州市北部和广水市北部)。2生物多样性类生态功能区长江荆江段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包括公安县、石首市以及荆州市区和枝江市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洪湖洪水调蓄与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包括洪湖市、监利县的南部地区);十堰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包括竹溪县、竹山县和房县);大洪山生物多样性与景观生态功能区(包括宜城市、钟祥市、京山县以及随州市境内316国道以南大洪山低山丘陵地区);恩施南部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包括利川市、咸丰县、宣恩县、鹤峰县和来凤县);神农架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包括神农架林区)。3农业与社会经济活动类生态功能区鄂北岗
46、地农业生态功能区(包括襄樊、枣阳和老河口3市);江汉水网平原农业生态功能区(包括沙洋县、江陵县、监利县、荆州市和枝江市部分地区);松滋丘岗平原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荆北岗地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包括当阳市和荆门市);桐柏山丘岗农业与水土保持生态保护区(包括随州市南部和广水市南部);清江流域水土保持与农业生态功能区(包括恩施市、建始县、宜都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和巴东县的南部);城镇发展生态功能区(包括鄂西圈城镇建成区及周边纳入建设范围的区域)。(二)划分保护等级鄂西圈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共分为3级,即1级(禁止开发区)、2级(限制开发区)和3级(协调开发区),各包括1个、10个、6个生态功能区,详见表42。表4-2 鄂西圈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等级划分编号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