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4806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76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3 期(总第 92 期)西 安 轨 道 交 通 职 业 教 育 研 究Xian Rail Transit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No.3,2023Serial No.92收稿日期:2023-04-07作者简介:张秀红(1978-),女,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张秀红(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26)摘 要:建立教师实践流动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文章以首批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为背景,从制度引领、“双元”支撑、分级培养、项目提

2、升、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性评价等 6 个方面阐述了“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SY010-(2023)03-0029-04Basic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Teacher Practice Mobile StationZhang Xiuhong(Xian Railway Voc

3、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Xian,Shaanxi 710026,China)Abstract:Establishing a teacher practice mobile st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ultivate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level teacher practice mobile stations as the background,this article el

4、aborates on the basic strategies for cultivating the ability of 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 from six aspects:institutional guidance,dual support,graded training,project improvement,integration of industry,academia,and research,and developmental evaluation.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er P

5、ractice Mobile Station;Double Qualified Teachers0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既要遵循教育规律,也要遵循市场规律,既要适应新技术发展,也要适应产业变革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而教师在学校生存发展和培养学生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自己先实践技术,才能培养出有技术能力的学生,由此,“双师型”教师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和难点。2020 年 8 月,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校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指出,校企要共建轨道交通供电类专业建设平台

6、,共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2021 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陕西轨道交通供电技术双师型教师实践流动站”,联合申报了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项目,该项目成功获批为首批 89 个试点建设的教师实践流动站之一。笔者将以该教师实践流动站的试点建设为背景,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和实践,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1 制度引领策略2019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职业院校教师每年至少 1 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实训,落实教师 5 年一周期的全员轮训制度”。2020

7、年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指出,要提升教师“双师”素质,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2022 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指出要畅通职教教师校企双向流动,推动教师企业实践。这些宏观政策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和思路。教师实践流动站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载体和平台,当前已完全具备政策基础条件,大部分职业院校都有固定的合作企业且校企合作建有教师企业实践平台,但是不少教师企业实践平台仍然欠缺稳定性、长期性、常态化和协同性,所以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

8、合作以后,要注重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平台和稳定的合作关系。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的试点建设实践中,通过教师实践流动站组织制度和运行管理制度来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能够与企业进行深入的联系与互动,增加职业体验,提高专业理解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教师实践流动站出入站管理的机制体制创新使教师实践流动站有效运行,促进教师系统地掌握实践业务流程、厘清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理解企业岗位能力需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通过教师实践流动站“双师型”教师培养评价与奖励制度提升教师进入企业实践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实践流动站校企协同发展机制,找到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利益的契合点,搭建教师与技术人员角色转换的

9、流动通道,提升“双师型”教师的作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和协同发展。一套好的制度设计可以从政策执行和制度实践层面使教师实践流动站真正落实落地,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一种切实有效途径,也可以为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提供强大的引领和推动力量。2“双元”支撑策略轨道牵引供电产业链主要由设计咨询、建设施工、装备制造、运营维护和增值服务等部分构成,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铁道供电技术专业群的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对应于轨道牵引供电产业链运营维护企业,我校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陕西轨道交通供电技术双师型教师实践流动站”,应该让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师经过实践流动站的锻炼,能及时更新知识,掌

10、握行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新规范,从而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注入行业企业的信息,把企业技术技能带回到课堂教学,把企业文化和工匠精神等要素融进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和思政育人中,使得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需求相匹配,使教学更加贴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为了使企业实践流动站为教师提供轨道牵引供电产业链全方位多岗位的实践锻炼,就要建设由牵头建站单位(学校)、联合建站单位(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建站单位(其他轨道牵引供电企业)形成的“多层次多企业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发挥共同体“双元”优势,依托学校和企业双重优质资源对进站教师进行培养,提供产学研训所需的场所、高水平导师及实践项目

11、,培养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共同体资源共享、成本共担、合作共赢。教师实践流动站是产教融合的平台,也是校企合作共建“多元混编”“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基础,企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既是流动站的实践指导教师,也是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03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研究的优秀指导教师既是流动站的校方指导教师,也是企业的外聘专家,校企双方优质资源可以有效整合,在师资共享、专业共建、课堂创新、技术研究、工匠精神培养等很多方面能够进行深入的合作,实现“双主体”“三全育人”。3 分级培养策略当前制约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师资问题,高等职业院校缺乏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高超与专业经验丰富

12、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高等职业院校招聘的教师大多是走出职前教育的大门就直接走进职后教学的大门,多为“理论型”教师,缺少实践经历,而职后提升培训大多是以理论知识更新、教育改革政策、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等为目标。一般来说,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在性别、年龄、职称、教龄、学历和培养经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师实践流动站的试点建设过程中,我们发现高等职业院校在培养“双师型”教师中主要有三个级段,第一个级段就是新入职的教师,只有专业理论基础,这类教师年轻且有干劲,接受新技术快速且有创新意识,所以这类教师在实践流动站中要有指定的企业专家一对一帮扶,量身定制进站锻炼方案,充分加强对企业和行业的认知

13、,充分了解、理解、掌握企业的生产服务体系、生产工艺流程、企业行业规范,近距离与企业员工接触、沟通、交流。第二个级段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年富力强,但相对缺乏冲劲和创新性,这类教师在进入实践流动站后,主要是针对性地掌握最新的前沿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与专业能力,并给予激励和挑战性的项目研究,助力他们向专业领军人才方向发展。第三个级段是专家型教师,这类教师不仅教学经验丰富且功成名就,各级各类荣誉和成果颇多,他们在教师实践流动站可以建立“专家工作室”、“技术应用中心”等,通过指导新员工、带教新教师、校企合作技术革新、技术攻关等方式发挥专家

14、作用,推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带动一大批教师不断成长和前进。4 项目提升策略教师实践流动站是教师进行专业技术实践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师成长的主要平台,实践流动站师资培养工作开展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双师型”教师培养的质量、教师进站实践和出站孵化等阶段的培养效果、“双师型”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效果等,也决定着是否能够形成企业和学校技术共享、合作研发、技术应用、成果转化的共赢效应。在教师实践流动站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中,我们设计了参观体验项目、导师任务带教项目、互助研究技能项目、课题引领攻关项目、技术服务合作项目等,这些项目有利于让教师了解企业生产流程,感悟企业文化、学习工匠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15、;有利于推动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有利于学习管理经验,创新培养模式,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推广生产技术,参与企业研发,促进成果转化;有利于锤炼思想品格,提升奋进意志,培养务实作风;有利于实现教师校内理论、实践教学与企业技术技能应用的同步协同发展。5 产学研一体化策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把生产、教育、科研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进行协同与集成,把高职院校与企业资源进行共享,达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校企共赢的根本目标。在教师实践流动站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中,牵头建站

16、单位(学校)、联合建站单位(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协同建站单位(其他轨道牵引供电企业)形成了“多层次多企业多方位”的校企合作共同体,在共同体中,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实验实训项目开发等,学校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与创新技术研发等,学校不但鼓励教师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改革,承担国、省、市科研和教改项目,而且支持教师承担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和技术创新研究项目、员工培训、技术成果转化等,在校企产13张秀红:国家级教师实践流动站建设背景下“双师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学研一体化合作中,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专业技术的不断提高,促进教师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

17、研发能力的提升,促进“双师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6 发展性评价策略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为了全面综合地反映教师的价值,并激励教师不断反思,达到鉴定、诊断、改进、提升的目的。一般来说,对教师的评价与考核主要从理想信念、师风师德、教学水平、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核。在教师实践流动站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中,学院内部开展多角度全方位的发展性评价与考核办法。一是构建以理想信念、师风师德、教学水平、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发展潜力等为主要评价指标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机制。二是将教师的培训成绩、挂职鉴定、项目成果、大赛成绩、企业反馈、社会服务效果等方面相结合,做到全方位评价教师的双师素质

18、。三是将领导、学生、同行、家长、企业、教师自身等纳入评价主体,做到多角度评价教师的双师素质。四是将“双师型”教师的评价考核结果与教师的评先评优、绩效、培训、晋升、职评等方面挂钩,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五是将“双师型”教师分级培养与分级认定两者动态结合,被认定为不同级别的“双师型”教师,给予不同等次的一次性奖励。六是创建“双师型”教师动态调整与发展性评价体系,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教师个人特质,每位教师制定个性化的中长期职业规划,引入发展性评价,利用评价结果的反馈功能,实现教师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达到评价与考核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教师不断成长。7 结束语建立教师实践流动站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有效途径

19、,也是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形式,只有制定切实可行、落地有效、便于操作的“双师型”教师培养策略,才能有助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的专业发展,才能有助于构建校企双元育人大格局,实现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同频共振,实现企业、学校、教师三方共赢。参考文献1 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Z.2019.2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的通知(教职成2020 7 号)Z.2020.3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能力提升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28 号)Z.2022.4 宋明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基于行动学习理论的视角D.重庆:西南大学,2015.5 王克杰.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制度架构与可行性分析J.职教论坛,2017,(23).6 吴婷婷.教师工作站和专家工作室模式与“双师素质”培育研究J.教育研究,2017,(2).7 段标.职业院校驻企业教师工作站实践与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1,(8).(责任编辑:王风)23西安轨道交通职业教育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