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 () A. 2岁 B. 岁 C. 岁 D. 岁2.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岁 B. 岁 C. 岁 D. 岁3.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 50%60% B. 60%70% C. 70%80% D. 80%90%4.人格的核心是 ()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5.人和动物一旦学
2、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6.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欲望内驱力8.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9.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 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
3、性迁移 D.具体迁移10.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11.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 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1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1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14.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 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
4、到强化一样,这称为() 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1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1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 A.类属学习 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1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 A.4 2 B.5 2 C.6 2 D.7 2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2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
5、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 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分)二、填空题(本大题有13个小题,20个空,每空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错填、未填均不得分。)21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定向性和顺序性的特征,在教学中应遵循_原则。22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_和_三种成分。23人的学习是指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_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_的经验过程。24看见路上的垃圾便绕道走开,这属于_条件作用。25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称为_。26一般来说,概念或规则的反例传递了最有利于_的信息,正例
6、则传递了最有利于_的信息。27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以下三个特点:_,执行具有内潜性,_。28各种发明创造都可以看做是_问题解决的典型例证。29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任何问题都含有给定的条件、_和_三个基本成分。30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_。31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称为_。3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指出,健康应包括生理健康、_、_和道德健康。33皮亚杰的研究表明,在10岁以前,儿童的道德主要处于_发展阶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4意义学习需要具备哪些条件?35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
7、高效利用最佳时间?36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38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四、论述题(本题小题,共10分)39什么是复述策略?试阐述常用的复述策略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1A 2B 3D 4.C 5C 6D 7.B 8A 9.B 10D11C 12A 13C 14.B 15D 16D 17D 18D 19B 20D二、 填空题21 .22 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23语言、个体 24逃避 25. 替代性强化 26辨别、概括 27对象具有观念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28创造性 29要达到的目标、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30 知识、评价 31区分度 32心理
8、健康、社会行为 33他律道德三、 简答题34【要点】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1)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2)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谁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上述条件缺一不可,
9、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35【要点】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36【要点】(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37【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38【要点】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
10、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四、论述题39【要点】 一、复述策略的定义: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二、常用的复述策略有:(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教育学部分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 ) A教育现象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教育理论 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C)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 D教育论 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
11、C) A骑马 B投枪C音乐 D吟诗 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是(B) A教育 B环境C遗传 D主观努力 5学校体育的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是(B) A早操、课间操 B体育课C体育竞赛 D学生自觉锻炼 6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D) A心理过程 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 D认识过程 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C)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8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一种(C)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 B以实
12、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9班主任工作计划一般包括(A)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 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 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 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 10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B)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自我教育 D社会教育 11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D) A课外校外教育 B各科教学 C社会实践活动 D班主任工作 12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 A以教学为主 B教学、科研并重 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 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 13班级授课制在我国正式实行一般认为是在(C) A唐朝中期
13、 B明朝中期 C清朝末年 D辛亥革命以后 填空题 14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有别于传统的五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原则、高速度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15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生理解剖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可能性。 16欧洲奴隶社会曾出现过两种著名教育体系,即斯巴达教育和雅典教育。 17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8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
14、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基本方面。 简答题 19简述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相互制约。(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权等。(3)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为: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以维护和巩固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0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教师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统率各科教学。 (2)精深的专业知识。教师须对本学科
15、的历史、现状、未来等有精湛的研究、独特的见解、深厚的功底。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因为各学科知识并非孤立的。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2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论述题 22试从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出发,论述实行小班化教学的优越性。 (1)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使每一班级有固定的学生和课堂,由教师按照固定的教学时间表对全体学生进行上课的教
16、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略)(3)其优点在于: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严格管理教学,使教学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4)但是班级授课制也有其弊端。主要在于过于强调整齐划一和集体统一,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挥他们的个性才能。(5)我国许多地区由于经济条件所限,师资力量不够等因素,使得班级规模过大,这使得教师一时之间难以兼顾不同水平、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多种类多层次需求,使得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尤为突出。而小班化教学则是针对这种弊端而产生
17、的一种教育改革趋势。它在保留班级授课制优点的同时较好克服了其弊端,有利于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最佳发展。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 A大学 B中庸C学记 D春秋 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D)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D杜威 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B) A生产劳动 B模仿C语言 D动物本能 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C) A深化课堂教学 B培养竞赛人才 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 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 5西汉初期实行的“
18、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B) A永恒性 B历史性 C相对独立性 D继承性 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B) 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 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 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 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B) A主导地位 B主体地位 C被动地位 D辅助地位 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D)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9“让学校的每一
19、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 A陶冶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品德评价 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C)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国家利益论 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B) 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 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 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A示范性 B复杂性 C主体性 D长期性 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二、填空题 14现代三大
20、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 15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培养目标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 16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依据。 17教师的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18历史上曾出现过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即启发式和注入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9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我国社会主义
21、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学生尊重教师是尊重知识、尊重文化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应是一种热爱祖国教育事业,关心人类未来的深层次情感。教师要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地关心爱护。(2)民主平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服从于对真理的探讨。(3)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20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
22、划和总结。 21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如何相互结合,形成正向的教育合力 (1)学校教育占主导地位。(2)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支持,目标一致。(3)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相互联系。(4)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论述题(本题满分15分) 22试论美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可以促进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形成,它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陶冶心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具有特殊的功效。 (2)美育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扩大和加深他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 (3)美育具有怡情健身作用,可以增进身心健康,促进体
23、育。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D) A爱弥儿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2“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3“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B)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4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A)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B) A国家 B地方 C
24、学校 D家长 6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C)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 B上课 C课外辅导 D检查评定成绩 8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D)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9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C) A成立了班委会 B开展了班级工作 C形成了正确的集体舆论 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 10课外校外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
25、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实施范围是(D) A在课程计划(教学计划)之中 B在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之中 C在学校之外 D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 二填空题 11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社会现象和认识现象。 12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是心理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劳动。 1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壬寅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癸卯学制。 14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学校教育制度。 1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6直视手段一般可分为三类,一是实物直观,二是模象直观,三是语言直观。
26、 17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说理教育(说服教育),基本途径是教学。 18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班主任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9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 三、简答题 2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性?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
27、的的根本途径。 2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23我国中小学德育应完成哪几个方面的任务? 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四、论述题 24在我国建国后的教学实践中,曾出现过学生走出校门,学工、学农、学军等作法,认为学生获得知识主要借助于他们自身的社会实践。试从某一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出发,对这一作法进行评述
28、。 这一作法违背了“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过程规律。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具有特殊性。因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强调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绝不是说学生不需要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不仅是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之一,而且在学生获取间接经验中具有重大作用,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既不应只强调直接经验而忽略间接经验的掌握,也不应只强调间接经验而忽略直接经验的掌握,应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学工、学农、学军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但不能搞形式主义,选择实践活动应从教学目标需要出发。 生
29、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25、如何正确理解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一)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教育者,是“先受教育的”。我国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揭示了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学生所闻的“道”,所授的“业”和所解的“惑”,是通过教师来解决的。教师受社会的委托,代表社会的利益,执行社会对教学的要求;他受过专门训练,精通所教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懂得如何组织和进行教学。他在教学过程中决定着教什
30、么和如何教,决定着按什么方向和目标组织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他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启发者和指导者,能正确引导学生由未知到已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启发学生不断进行思索,促使学生由“需要教”向会自学、能自学转化,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都有赖于教师的引导,依赖于教师的教,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只有借助于教师的教导与帮助,才能以简洁有效的方式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迅速提高身心发展水平,使自己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教师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教学的客体或对象
31、,他们也是教学的直接参与者,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对学生来说毕竟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施加的思想影响,都要经过学生个人的观察、思考、领悟、练习和自觉运用,自我修养,才能转化成为他们自身的本领与品德。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影响着学生的求知欲、自信心,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没有学生的主观努力,教师教得无论怎样好,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最终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是相互促进的。从教学目的、方向、内容、方法等方面看,教师永远起主导作
32、用;但从学生的认识活动看,他们是否具有自觉的学习愿望和积极的学习行动,则是一个决定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教和学相辅相成,彼此促进。 六、论述题 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试论怎样上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的要清晰明确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 掌握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的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多方面的,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的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
33、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 二、教学内容要正确 教学目的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的。目的明确之后,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的部分与整体的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的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的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适
34、当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形成正确的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的课题,激发学生学习的要求,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的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的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的独立自学能力
35、,促进其智力的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的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的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的作用。 四、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 上课是在特定的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
36、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的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 良好的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的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的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
37、学生的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 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五、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 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的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的工作情绪
38、;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的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的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的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教师不但要把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的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的能动的参加者。只有
39、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 道德行为 一、选择题 1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育的专著是(C)。 A教育没话 B教育学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E论语 2( B )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A1985 B1986 C1988 D1993 E,1997 3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ABCDE), A中小学教育 B,社会教育 C成人教育 D家庭教育 E高等教育 4生产力发展决定教育的(BC)。 A机会 B规模 C性质 D速度E理念 5构成人的思想品德的基本要素包括
40、(ACD)。 A知 B。思 C行 D。情 E做 6教育的根本任务是(C)。 A传授知识 B&S226;增强技能 C教书育人 D。学会认知 E学会做人 7教学的组织形式是(BDE)。 A,复式教学 B个别教学 C问题教学 D班级授课 E分组教学 二、填空题 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一种社会活动。 2教学原则对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性功能。 3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4我国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义务性的特点。 5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了要探索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刺激儿童的现实水平和潜在水平。 620世纪中叶,美国教
41、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以学科的基本结构构建课程的理论。 7任何知识都来自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掌握间接经验的桥梁。 8因材施教原则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提出的。 9美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是加强基础、更新课程内容、加强课程现 10教师的劳动具有复杂性、创造性、长期性、示范性等特点。 11教师必须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具有示范性。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人的身心发展
42、: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人的身体的发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审美情操的陶冶,也就是德、智、体、美、劳几方面的发展。 3德育内容:德育内容是指在思想教育过程中用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教师的劳动价值。要点:(1)发展价值; (2)文化价值; (3)政治价值; (4)经济价值。 2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要点:(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综合化; (3)课程形式多样化; (4)重视智力开发与学生能力培养; (5)重视个别差异。 3教学方法优选的标准是什么? 要点:(1)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2)与教学内容相符合; (3)与学生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 (4)与教师特点相符合; (5)教学条件。 五、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试论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要点: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2)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育内容和专业设置;(4)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育的经济功能:(1)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2)教育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