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0608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陈建强1,宋大钊2,常博1,李振雷2,潘鹏志3,兰世瑞2,朱红伟4,杨华康2(1.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00;4.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乌东煤矿,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现有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以采掘前揭露的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为依据,属于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差距,如何与采掘过程中的监测数据相结合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结果是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此,综合地质及开采条件和监测数据,提出了

2、一种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方法,并在典型近直立煤层工作面进行了应用。首先,通过改进综合指数法提出工作面采掘前静态评价方法,包括将综合指数法包含的评价指标进行线性归一化得到单指标危险指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赋权,通过加权求和分别得到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危险指数,然后将两个危险指数加权平均得到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其次,利用监测数据构建了采掘过程中动态评价方法,包括根据微震和钻孔应力监测特点及其与冲击危险性的关系,构建了微震能量密度和钻孔应力变化率作为动态评价指标,将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分别得到震动场评价指数和应力场评价指数,将两者加权平均得到动态评价危险指数;最后,利用加权平均法将

3、静态评价危险指数和动态评价危险指数进行耦合叠加得到耦合评价危险指数,根据该指数来确定危险等级和危险区域。上述方法在乌东煤矿+450B3+6 工作面的应用结果显示,静态评价方法在工作面回采前划定 4 个中等冲击危险区和 1 个弱冲击危险区,动态评价方法判定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岩柱侧具有较高冲击危险性,静动态耦合评价将静态评价的部分弱冲击危险区再评价为中等冲击危险区;通过工作面回采过程的支架压力监测数据、数值模拟结果和冲击地压显现事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发现静动态耦合评价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研究成果为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关键词:近直立煤层;冲击地压;冲击危险评价;监测数据;评价

4、指标中图分类号:TD3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02532336(2023)09002411Static-dynamic rockburst risk assessment method in near-vertical coal seamsCHENJianqiang1,SONGDazhao2,CHANGBo1,LIZhenlei2,PANPengzhi3,LANShirui2,ZHUHongwei4,YANGHuakang2(1.CHN Energy Xinjiang Energy Co,Ltd.,Urumqi 830000,China;2.School of Civil and Reso

5、urce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3.Institute of Rock and Soil 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Wuhan 430000,China;4.Wudong Coal Mine of CHN Energy Xinjiang Energy Co.,Ltd.,Urumqi 830000,China)Abstract:Theexistingrockburstriskassessmentmethodsgene

6、rallybelongtostaticassessmentmethodwhichnormallydependsonthegeologicalandminingconditionsthatarerevealedpriortomining.Thereiscommonlyacertaingapbetweentheassessmentresultsandtherealsituation.Howtocombinewiththemonitoringdataintheminingprocesstogetmorerealisticevaluationresultsisaproblemthatneedstobe

7、furthersolved.Tothisend,thisworkproposesastatic-dynamiccouplingrockburstriskassessmentmethodtakingintoaccountthegeologicalandminingconditionsaswellasthemonitoringdata,andthemethodhasbeenbeingappliedintypicalpanelsinnear-vertic-alcoalseams.Firstly,astaticevaluationmethodusedbeforeminingbasedontheimpr

8、ovedcomprehensiveindexmethodisproposed.The收稿日期:20220805责任编辑:常琛DOI:10.12438/cst.2022-125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019,52011530037)作者简介:陈建强(1970),男,山东临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E-mail:通讯作者:李振雷(1988),男,山东菏泽人,副教授。E-mail:第51卷第9期煤炭科学技术Vol.51No.92023年9月CoalScienceandTechnologySept.2023陈建强,宋大钊,常博,等.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J.煤炭科学

9、技术,2023,51(9):2434.CHENJianqiang,SONGDazhao,CHANGBo,et al.Static-dynamicrockburstriskassessmentmethodinnear-ver-ticalcoalseamsJ.CoalScienceandTechnology,2023,51(9):2434.24evaluationindicatorscontainedinthecomprehensiveindexmethodarelinearlynormalizedtoobtainthesingleindicatorriskindex.TheAHPmethodis

10、usedtoassignweightstoeachevaluationindicator,andtheweightedsummationofallindicatorriskindexesiscalculatedtoobtaintheriskindexesdeterminedbygeologicalfactorsandminingtechnologyfactors,respectively.Thentheweightedmeanofthetworiskindexesisusedasthestaticevaluationriskindex.Secondly,adynamicevaluationme

11、thodusedduringminingbyutilizingthemonit-oringdataisconstructed.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microseismicmonitoringandboreholestressmonitoringandtheirrelation-shipwithrockburstrisk,thedynamicevaluationindicatorsareconstructedbasedonthemicroseismicenergydensityandboreholestressvariation.Theevaluatio

12、nindicatorsarelinearlynormalizedtoobtaintwoevaluationindexes.Theweightedmeanofthetwoindexesisusedasthedynamicevaluationriskindex.Finally,thetwoproposedmethodsarecombinedtogetastatic-dynamiccouplingevaluationmodel.Thecouplingevaluationriskindexisobtainedbyweightedaverageofthestaticevaluationriskindex

13、andthedynamicevaluationriskindex,andthentheriskgradeandriskareaaredetermined.Themethodisappliedin+450B3+6panelofWudongCoalMine.Resultsshowthatthestaticevaluationmethoddemarcates4mediumriskareasand1weakriskareabeforetheminingofthepanel,thedynamicevaluationmethoddeterminesthattherockpillarsidehashighr

14、isklevelintheminingprocessofthepanel,andthestaticdynamiccoup-lingevaluationre-evaluatestheweakriskareaofthestaticevaluationtothemediumriskarea.Byinvestigatingthemonitoringdataofsup-portpressure,thenumericalsimulationresultsandtherockburstoccurrenceonsiteduringtheminingprocessofthepanel,theevaluation

15、resultsareverified,anditisfoundthatthestaticanddynamiccouplingevaluationresultsaremoreconsistentwiththeactualsituation.Thisworkprovidesanewmethodandanewideafortheriskassessmentofrockburst.Key words:near-verticalcoalseam;rockburst;rockburstriskassessment;monitoringdata;evaluationindicator0引言冲击地压是煤矿生产

16、过程中的动力灾害之一,严重制约矿井安全生产1。通常随着开采深度、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等因素增大,冲击危险性会同步增加,因此,对冲击危险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2。波兰是最早开始系统研究冲击地压灾害的国家之一,通过一系列研究并制定严格的冲击地压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3。国内外学者经过大量研究,通过提出多种影响冲击地压发生可能性及严重程度的因素,进而建立了相关的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包含综合指数法4、可能性指数法57、动力区划法810及多因素耦合评价方法11等。其中,在工作面生产前,通常进行 2 次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掘进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和回采工作面冲击性危险评价)。窦林名等12通过研究提出了综合

17、指数法,对工作面的冲击危险程度进行有效评价;姜福兴等13经过大量研究,提出了适用于回采工作面的可能性指数法和基于应力叠加的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方法,使冲击地压危险评价效果显著提高;曹安业等14利用震动波 CT 反演技术对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地压危险进行了评价分析,为工作面安全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张科学等15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关系矩阵,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近直立煤层作为急倾斜煤层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于地质构造、煤层赋存状态等条件复杂,造成其受冲击地压影响较严重16。针对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性评价和监测预警问题,国内外学者展开大量研究。荣海等17

18、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法,分析确定了冲击地压诱发因素及井田构造和断层活动特征;HE 等18通过分析近直立煤层冲击显现前兆特征,建立了多元融合的冲击危险监测预警模式。王正义等19通过分析急倾斜/近直立煤层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显现特征,对冲击危险性评价的地质因素和开采因素进行了修正,从而使结果更适合这种特殊煤层。曹民远等20采用数据统计的方法分别对矿井微震事件分布和B3+6 煤层综放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冲击地压显现的主要致灾因素。何学秋等21揭示了近直立煤层群压撬型冲击地压机理,建立了适用于近直立煤层的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近直立煤层降载减撬冲击地压防治技术。针对冲击危险性评价,目前已经

19、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但由于近直立煤层地质构造复杂,且现有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多为静态评价,评价结果不随工作面采动适时变化。基于此,笔者针对近直立煤层开采过程中冲击显现事件频发现象,研究提出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实现动态揭示矿井冲击地压危险的目标。本文研究旨在提高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地压危险评价的准确性,从而提高矿井安全生产保障水平。1工程背景乌东煤矿属于典型的近直立煤层开采条件,地势为南高北低,矿井采用分区开拓方式进行开采,煤陈建强等: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2023年第9期25层开采过程中上覆遗留采空区逐渐拉大,造成地表塌陷、大裂缝等现象出现。根据矿井地质资料,乌东煤矿南区

20、处于八道湾向斜区的南翼,矿井主要开采的煤层为 B1+2 煤层和 B3+6 煤层,由于早期的地质构造造成乌东矿南采区形成典型的近直立煤层,其煤层倾角平均约为 87,煤层厚度分布不均,其中 B3+6煤层厚度平均 48.9m,B1+2 煤层厚度平均约 37.5m。经实验室测定,乌东煤矿南采区两煤层(B1+2煤层、B3+6 煤层)冲击倾向性均为弱冲击倾向性,其中 B3+6 煤层单轴抗压强度为 19.801MPa,弹性能指数为 3.598,动态破坏时间为 216ms,冲击能量指数为 2.501;B1+2 煤层单轴抗压强度为 18.317MPa,弹性能指数 3.546,动态破坏时间 173ms,冲击能量指

21、数 4.080。乌东煤矿南区煤层分布如图 1 所示。B3+6 煤层顶板位于煤层北部,顶板多为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岩层质地坚硬;B3+6 和 B1+2 煤层中间以一条厚约 76m 的岩柱,以砂岩和细砂岩及泥岩为主,岩性较稳定。2016 年 7 月开始,乌东矿开始开采+450B3+6煤层和 B1+2 煤层,其中 B3+6 煤层工作面超前B1+2 煤层工作面,工作面每层分段高度为 25m(煤层采放比为 322)。在开采过后,为了减小地表陷落和岩柱顶板大幅度垮落,采用黄土进行充填。(a)平面图(b)剖视图B6 巷顶板岩柱底板B3+6 煤层采空区地面塌陷坑+450 m 水平分层+475 m 水平分层+50

22、0 m 水平分层B1+2煤层采空区B2 巷 B3 巷B6 巷B2 巷 B3 巷B2 巷 B3 巷B6 巷B3+6 煤层采空区B1+2 煤层顶板岩柱底板B3+6 煤层B6 巷B3 巷B2 巷B1 巷工作面推进方向图1乌东煤矿南区各水平工作面示意Fig.1DiagramoftheworkingfaceateachlevelintheSouthAreaofWudongMine2工作面采前冲击危险静态评价2.1冲击危险静态评价方法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方法是对现有综合指数法的改进,通过将评价指标线性归一化并对各个指标赋权,利用各指标加权求和来建立新的评价准则,可减少评价因素的突变性,在工作面开采之前对其进

23、行评价,是一种定量化的冲击危险性评估方法。通过综合指数法划分可能造成冲击危险的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条件因素,并根据矿井的现场实际,对各类因素进行赋权,最后给出综合性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结果,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模型架构如图 2 所示。具体流程如下。1)冲击地压主控因素分析与危险区域初步划分。基于冲击危险主控因素判识结果,对工作面开采过程可能出现冲击显现的区域进行划分圈定,并明确各个区域影响冲击显现事件的主控因素,对工作面前方的冲击危险性进行初步划分,方便后续进行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与危险区划。2)不同区域冲击地压主控因素集确定及静态评价指标的危险指数计算。对所划定的不同主控因素影响的危险区域,选取适

24、用于不同区域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地质因素集和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根据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因素取值范围进行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上下临界值,当评价指标小于下临界值或者大于上临界值时,危险指数取 0 或者 1,当评价指标位于上下临界值之间时,利用线性归一化方法建立各个指标的评价准则,正向指标(即与冲击地压的发生呈正相关的指标)的计算见式(1),负向指标(即与冲击地压的发生呈负相关的指标)的计算见式(2),得到基于地质因素集和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的冲击危险指数。Ai=(aiai,min)/(ai,maxai,min)Bi=(bibi,min)/(bi,maxbi,min)(1)Ai=(ai,maxai)/

25、(ai,maxai,min)Bi=(bi,maxbi)/(bi,maxbi,min)(2)AiBiaibi式中:和分别为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单指标危险指数;和 分别为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2023年第9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26ai,maxbi,maxai,minbi,min因素指标的取值;和分别为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指标的上临界值;和分别为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指标的下临界值。3)冲击危险静态指标因素权重确定。不同区域的冲击地压主控因素不同,不同因素对冲击地压的贡献不同,需要根据其对冲击地压的贡献程度而赋予相应权重。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冲击危险性指标因素的权重,使结果更符合矿井实际,

26、层次分析法步骤主要包括: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判断矩阵构建、权重矩阵计算与一次性检验、权重确认,具体可参考文献 22。4)目标层综合指数计算。基于冲击危险性因素集的危险指数和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依据本文建立的目标层综合指数确定方法,确定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结果,实现工作面采掘过程中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计算见式(3)和(4)。A=iAi;B=iBi(3)Wj=aA+bB(4)i式中:A 和 B 分别为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确定的危险指数;为冲击危险静态指标因素的权重;a和 b分别为地质因素和开采技术因素危险指数的分配系数;Wj为综合危险性指数,为综合考虑两者对冲击危险性的贡献,均取 0.5。目标层综合

27、危险性指数分级标准见表 1。2.2冲击危险影响因素及其权重分析1)冲击危险区域初步划分。乌东煤矿+450m 水平 B3+6 工作面在开采过程中,在不同开采阶段存在的冲击危险因素也明显不同,因此,根据现场实际可将其划分为工作面开切眼附近煤柱影响范围(区域)、工作面老旧煤矿开采遗留煤柱及保护煤柱边界结构区域(区域)、B3+6 煤层防护渠保护煤柱边界区域(区域)、终采线边界煤柱影响区域(区域),工作面其他区域(区域)(图 3)。根据以上初步划分结果,针对不同区域进行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表 1 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危险分级Table 1 Static evaluation risk classific

28、ation of rock bursthazard冲击危险等级冲击危险状态综合危险指数WjI无0.752)冲击危险因素分析与权重确定。经过现场调研分析,B3+6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受到的地质因素主要包含工作面采深(A1)、顶板岩层厚度特征(A2)、构造发育程度(A3)、煤体单轴抗压强度(A4)、煤的弹性能指数(A5)、本煤层工作面发生的冲击显现事件次数(A6)、及工作面距坚硬顶板距离(A7)等;开采技术条件因素主要包括保护层卸压效果(B1)、工作面分层数量(B2)、工作面宽度(B3)、工作面与上分层开切巷、终采线位置的距离(B4)、工作面分段垂高(B5)及工作面留底煤厚度(B6)等。针对工作面不

29、同区域,其冲击危险性静态因素及危险性指数取值情况存在不同,并且各个因素对冲击地压的贡献也存在差异,即各因素在进行静态评价时的权重也不尽相同,根据 2.1 节的方法,将各区域的条件代入式(1)和式(2)可得到各区域的单指标危险指数,利用层次分析法可计算各个指标因素的权重,结果见表 2。地质因素集分析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分析a1a2b1b2anbn开采深度冲击显现次数保护层开采与否煤柱留设情况AB静态指标构建冲击地压危险性静态评价模型指标权重AHP 法权重 w1熵权法权重 w2目标层综合指数综合权重确定 wiWj=aA+bB无冲击危险弱冲击危险0.500.750.751.00Qi=Pwi+主控因素影

30、响区域划分煤柱影响区停采线影响区开切眼影响区近直立煤层冲击显现分析小于 0.250.250.50中等冲击危险强冲击危险图2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模型流程示意Fig.2Diagramoftherockburststaticevaluationmodelprocess陈建强等: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2023年第9期27300600900501 2001 5002 1001 8002 4008851 4701 9502 470B6 巷B3 巷顶板岩柱区域区域区域区域区域工作面开采方向+450B3+6 工作面图3+450B3+6 工作面区域对照Fig.3+450B3+6Workfaceare

31、acomparison表 2 不同区域冲击危险指标因素及权重对照Table 2 Comparison of factors and weights for each indicator of rockburst in different regions区域参数A参数B参数危险性指数权重参数危险性指数权重A10.660.14B100.24A20.540.20B20.500.22A30.530.19B30.980.17A40.980.12B41.000.13A50.530.12B51.000.09A600.07B61.000.15A71.000.16区域A10.660.16B10.330.21A2

32、0.540.18B20.500.16A30.530.18B30.870.17A40.980.12B400.22A50.530.21B51.000.12A600.07B61.000.12A71.000.08区域A10.660.17B10.330.19A20.540.12B20.500.24A30.530.15B30.870.08A40.980.19B400.14A50.530.22B51.000.13A600.07B61.000.22A71.000.08区域A10.660.11B100.16A20.540.15B20.500.18A30.530.17B30.980.09A40.980.09B41

33、.000.16A50.530.16B51.000.19A600.14B61.000.22A71.000.18区域A10.660.17B100.22A20.540.07B20.500.15A30.230.20B30.870.24A40.980.13B40.500.16A50.530.14B50.660.11A600.20B60.330.12A71.000.092023年第9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282.3冲击危险静态评价及危险区划结果根据以上对+450B3+6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因素危险性指数及权重计算结果,依据式(3)和式(4)计算综合危险性指数。其中区域地质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

34、642,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647,综合危险性指数为 0.64;区域地质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607,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537,综合危险性指数为 0.57;区域地质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639,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602,综合危险性指数为 0.62;区域地质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0.597,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748,综合危险性指数为 0.67;区域地质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 0.488,开采技术条件因素集危险性指数为0.476,综合危险性指数为 0.48。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3。根据上述不同区域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结果,结合多因素耦

35、合方法,得出+450B3+6 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危险区域划分结果,如图 4 所示。表 3 +450B3+6 工作面不同区域冲击危险性综合指数Table 3 Combined index of rockburst for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450B3+6 Working Face区域地质因素指数开采技术因素指数综合指数冲击危险性区域0.6420.6470.64中等区域0.6070.5370.57中等区域0.6390.6020.62中等区域0.5970.7480.67中等区域0.4880.4760.48弱200800501 000885无冲击危险弱

36、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强冲击危险区域: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编号区域:工作面除已标出区域外的其他区域(弱冲击危险)区域区域区域区域顶板岩柱工作面开采方向400600+450B3+6工作面B6 巷B3 巷501 2001 4001 6001 8002 0002 2002 4001 4701 9502 470图4+450B3+6 工作面冲击危险性区域划分结果Fig.4Rockbursthazardzoneresultsof+450B3+6WorkingFace3工作面采中冲击危险动态评价3.1冲击危险动态评价指标冲击显现事件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煤岩体大量抛出(纵向或者横向位移的变化)。换言之,在冲击地压

37、发生之前,通常会积聚大量的能量从而保证发生冲击显现时释放出能量,另一方面,采掘过程中也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满足冲击显现发生时产生采掘空间中的位移。通过对工作面生产过程中的微震、应力等监测系统的前兆指标响应进行分析,从而建立适用于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的评价指标,为后续构建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奠定基础。3.1.1微震指标与临界值研究表明,冲击显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工作面微震事件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微震事件能量越高则产生冲击显现事件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基于此,利用工作面微震能量建立冲击危险性的微震能量密度判别法,微震能量密度计算见式(5)。Md=ni=1lgEiS(5)式中:S 为所

38、划定区域的面积;Ei为所划定区域的微震能量。计算 Md时一般选取半个月至 1 个月的微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冲击危险性区划时,根据微震事件的定位结果分析工作面前方区域冲击危险性。利用微震能量密度计算微震危险性系数 Rw,计算方法为:根据经验类比法确定微震能量密度的上下临界值,然后采用线性归一化方法计算微震危险性系数;根据乌东煤矿现场实际,确定微震能量密度上下临界值分别为 6lg(J/m2)和 3lg(J/m2),则微震危险性系数的计算式为陈建强等: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2023年第9期29Rw=0,Md 3Md31,3 6(6)微震危险性系数 Rw与冲击危险的关系见表 4。表

39、 4 微震危险性系数与冲击危险等级对照Table 4 Comparison between microseismic risk index androckburst risk level危险等级危险状态微震危险性系数I无冲击危险Rw0.25II弱冲击危险0.25Rw0.50III中等冲击危险0.50Rw0.75IV强冲击危险0.75Rw1本文确定的微震能量密度上下临界值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及矿井实际的统计规律,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矿井的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需要适时的进行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目标矿井开采过程的具体条件。3.1.2钻孔应力指标与临界值工作面生产过程中,钻孔应力与冲击危险性之间存在定量

40、关系。根据国家标准(GB/T25217.72019)对工作面生产过程中钻孔应力与冲击危险性之间的关系,将冲击危险性等级分为无、弱、中等、强冲击危险 4 种。其中,对于钻孔应力,通常用应力变化率作为判定指标,从而实现运用钻孔应力大小判定工作面的冲击危险性。钻孔应力变化率的计算见式(7):v=maxmint(7)vtmaxmin式中:为应力变化率,MPa/d;为时间间隔,通常为 1d;为时间间隔内的应力最大值;为时间间隔内的应力最小值。利用钻孔应力变化率计算应力危险性系数 Rl,计算方法为:根据经验类比法确定钻孔应力变化率的上下临界值,然后采用线性归一化方法计算应力危险性系数;根据乌东煤矿现场实际

41、,确定钻孔应力变化率的上下临界值分别为 2MPa/d 和 8MPa/d,则应力危险性系数的计算式为Rl=0,v 2v613,2 8(8)式中:v取工作面前方安装传感器在测定期间(12 周)的最大值。应力危险性系数 Rl与冲击危险的关系见表 5。本文确定的钻孔应力变化率上下临界值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及矿井实际的统计规律,具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矿井的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需要适时的进行调整,以便更好的适应目标矿井开采过程的具体条件。表 5 应力危险性系数与冲击危险等级对照Table 5 Comparison between stress risk index and rock-burst risk le

42、vel危险等级危险状态应力危险性系数I无冲击危险Rl0.25II弱冲击危险0.25Rl0.50III中等冲击危险0.50Rl0.75IV强冲击危险0.75Rl1在利用钻孔应力进行冲击危险性评价时,选取工作面前方 100m 范围进行钻孔应力测量。为了方便后续基于钻孔应力进行冲击危险性区域划分,在布置钻孔应力探头时,对探头进行编号并布置在工作面前方各个位置,保证探头之间无死角,每个探头之间间隔 515m。3.2冲击危险动态评价方法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模型主要是对微震监测系统、钻孔应力系统所获得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依此提出微震能量密度、应力变化率等评价指标,通过现场实际和理论计算,对微震震动场动态评

43、价结果和钻孔应力等应力场动态评价结果进行耦合,从而计算出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结果 Wd。利用微震、钻孔应力等动态数据构建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1)针对某一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分别利用震动场冲击危险性评价和应力场冲击危险性评价方法进行动态评价,并输出相应的冲击危险性指数。震动场冲击危险性评价:计算工作面前方一段区域内(一般情况下以推进度乘以 1530d 为一个周期)的微震能量密度 Md。根据微震能量密度,计算出微震危险性系数 Rw;根据所得微震危险性系数,计算当前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震动场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 Wz,从而得出当前环境下的震动场冲击危险性。应力场冲击危险性评价

44、:通过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煤岩体的钻孔应力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工作面一段时间内钻孔应力分布规2023年第9期煤炭科学技术第51卷30律。计算钻孔应力变化率 v,从而得出钻孔应力危险性系数 Rl。根据以上结果,计算当前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应力场冲击危险性评价结果 Wy,从而得出当前环境下的应力场冲击危险性。2)对震动场和应力场评价结果,采用前述的层次分析法来对两类评价结果的权重进行赋值,本文取震动场和应力场的权重均为 0.5。3)计算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综合指数 Wd。依据式(9)计算出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综合指数,根据表 6 确定不同区域的危险等级并进行危险区域划分。

45、Wd=zWz+yWy(9)式中:z、y分别属于震动场和应力场评价指数的权重系数。3.3冲击危险动态评价结果选取乌东矿+450B3+6 工作面 2016 年 12 月至2017 年 4 月开采过程中的监测数据,利用本文建立的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方法对工作面区域局部冲击危险性进行动态评价。利用式(9)计算此区域的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综合指数 Wd,并基于危险区域的坐标值,根据计算结果绘制不同区域冲击危险性区域动态划分结果,如图 5 所示。表 6 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危险分级Table 6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dynamic evaluation ofrockburst危险等级

46、危险状态冲击危险综合指数WdI无冲击危险0.75分析该区域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结果可知,无论是震动场评价还是应力场评价结果均显示工作面岩柱和顶板区域危险性较高,局部区域甚至处于强冲击危险。根据现场情况,工作面在开采期间岩柱区域和顶板区域发生了多次大能量矿震事件和冲击显现事件,包括“1124”冲击显现、“21”冲击显现、“129”大能量事件等。1 3001 4001 6001 7001 500岩柱工作面推进方向+450B3+6 工作面B6 巷B3 巷顶板+450B1+2 工作面冲击显现震源位置 1 568无冲击危险弱冲击危险中等冲击危险强冲击危险工作面位置图5+450B3+6 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

47、动态评价结果Fig.5Resultsofdynamicevaluationoftherockbursthazardonthe+450B3+6WorkingFace4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及效果检验4.1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模型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评价模型的评价步骤为1)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结果和动态评价结果计算。根据前文建立的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方法,计算工作面开采过程中不同区域的静态评价结果(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指数 Wj),并进行冲击危险区域划分;利用震动场冲击地压危险指数 Wz和应力场冲击地压危险指数 Wy计算出动态评价结果 Wd,并划分动态评价结果的危险区域。2)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

48、结果权重赋值。基于前文介绍的层次分析方法,根据现场实际,对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结果和冲击地压危险动态评价结果进行赋权。3)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指数。根据以上计算出的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指数和冲击地压危险动态评价指数,通过步骤 2 中对各自冲击地压危险指数进行权重赋值,从而得到 Wj,Wd及各指标的权重,将其结果代入式(10)进行计算,得到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危险指数 W2。W2=Wd+Wj(10)式中:和 分别为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结果的权重陈建强等:近直立煤层冲击危险静动态评价方法研究2023年第9期31系数。4)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评价危险程度与危险区域。根据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

49、评价危险程度分级对照表 7,得出当前工作面开采条件下的静动态耦合危险级别。根据现场经验和最大安全原则,冲击地压危险静动态耦合冲击危险区域应是静态评价得出的冲击危险区域与动态评价得出的冲击危险区域叠加而成。表 7 静动态耦合冲击危险分级指标Table 7 Static and dynamic coupling rockburstclassification index危险等级危险状态耦合危险性指数I无冲击危险Wz0.25II弱冲击危险0.25Wz0.50III中等冲击危险0.50Wz0.75IV强冲击危险0.75Wz1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对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结果和动态评价结果的耦合包含以下 3

50、种情况:当所评价区域进行了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但未开展动态评价时,式(10)中 W2仅包含静态评价结果,相应的权重值 取 1;当所评价区域仅包含冲击地压危险动态评价时,式(10)中 W2仅包含冲击地压危险动态评价结果,相应的权重值 取 1;当所评价的区域同时进行了冲击地压危险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则采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两种评价结果的权重,本文取 和 均为 0.5。利用本文所建立的冲击危险性静动态评价模型,在以上对 450B3+6 工作面开展开采前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和开采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冲击危险性动态评价基础上,进行冲击危险性静态评价结果和动态评价结果的耦合集成,得出该段时间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