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江苏省非遗舞蹈“渔篮花鼓”身体中的地方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10427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8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非遗舞蹈“渔篮花鼓”身体中的地方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苏省非遗舞蹈“渔篮花鼓”身体中的地方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苏省非遗舞蹈“渔篮花鼓”身体中的地方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美化生活 BETTER LIFE2023.11064江苏省非遗舞蹈“渔篮花鼓”身体中的地方感舞蹈不仅仅是一门以肢体为媒介的行为艺术,更是连接人与文化的纽带。建构在人们衣、食、住、行基础上的地域文化,往往通过真实的肢体体验,折射在舞者的每一个肢体动作中。在这些独特的肢体动作中,人们能够感受到与历史的关联和文化的积淀。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形体体验,在不自觉的意识形态下蕴含于动作之中,而作为江南文化重要载体的“渔篮花鼓”,也在一个个形体动作中,在看似自觉的状态下,体现出专属于江南的“乡土感”,吸引着人们去寻找它的过去,去感受它今天的生命力。本文将以江苏省非遗舞蹈“渔篮花鼓”为例,解释什么是“地方感”,并

2、进一步阐述“渔篮花鼓”如何用“身体”构成语汇,体现江南的“地方感”。在经济文化走向全球化、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免不了被时代冲击,渔篮花鼓亦然。为了提高它的价值,延续它的生命力,可以借用“形体”演绎的舞蹈来唤醒人们的“乡土感”,进而促使人们自发地去认识和传承渔篮花鼓文化。本文将着重介绍何为“乡土感”,并进一步阐述如何用“渔篮花鼓”这一形体语言唤醒人们的“乡土感”,从而寻找渔篮花鼓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使其能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地方感”的提出与基本观念“地方感”的定义有很多,比较客文/马俊杰于延呈施仲岳陈妍0652023.11ARTISTIC LIFE

3、 艺术生活观的是:“地方感”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反映了人们对地方的识别、关系、态度、情感的复杂性。它可以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也可以是一种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它把个人与历史、文化、社会、宗教、环境等联系起来,并能通过行为表现出来。“乡土感”也是指人们对某一具体地点的情感依附和认同,是乡土情感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人地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情感。非遗舞蹈渔篮花鼓与无锡马山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经由当地百姓世代相传。我们可以发现,“渔篮花鼓”本身就极具地方生产生活文化特色,这种与当地百姓日常生活深度融合的活态文化,被深深打上了地方历史文化的烙印,体现和彰显着地域文化的个性。综上所述,我认为“乡土感”是由人的真

4、实身世孕育而来,反映了人对地方的辨识、关系、态度、情感,表现了一个人或群体对特定地域的自我认知以及与文化特征的连接;“乡土感”是在人的真实生活中人们居住的地方所表现出来的真实风貌,是经过沉淀后形成的一种乡土文化和文化现象。“渔篮花鼓”身体中“地方感”的显现“渔篮花鼓”源于锡北镇华李巷,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是在民间调茶、彩灯的基础上,吸收了安徽凤阳花鼓戏、地方戏等多种艺术后诞生的一种舞蹈。发展到今天,“渔篮花鼓”主要作为正月十五灯会的夜场表演活动亮相,是灯会的必备节目,并逐渐被赋予无锡独特的文化特色,向人们展示着专属于江南的“地方感”。其中“双龙入海”“卷心梅花”等十几种阵式的“地方感”

5、尤为突出。阵式表演完,主角“渔篮花鼓”隆重登场。此时,观灯活动达到了高潮。由于渔篮花鼓是个独立的节目,因此常常能通宵唱跳。“双龙入海”。从古至今,中国人对龙都是顶礼膜拜,心驰神往,我们称自己为龙的传人。无锡人民对于风调雨顺、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也同样寄托在“龙”的身上,但为什么是“双龙入海”呢?因为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双数是吉利的数字,同时也符合我们中国的传统审美对称美。“卷心梅花”。无锡人民与梅花的渊源可追溯到3200多年前秦伯从陕西迁徙至无锡地区,定居梅里。荣德生、荣宗敬作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代表,他们兄弟俩打造了荣氏梅园,为无锡添上了一抹鲜明的民族特色。再到20世纪80年代,梅花被定为无

6、锡市花,“梅花精神”也就成了无锡城市精神的一个符号。梅花寓意坚强、高雅,象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梅花在冬季独自盛开,忍受寒冷天气,具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又寓意清高孤傲、吉祥幸福、友谊绵长。“乡土感”在每一个过程中都展现着“乡土性”,无锡人民身处太湖,对于风调雨顺的憧憬和梅花的赞美,都以明确的表演形式体现出来,这是无锡人民对于地方认同的外在表现。“渔篮花鼓”中的动律体现了“地方感”。“颠”“颤”“拐”为“渔篮花鼓”主要动律,演员手拿渔篮展现江南女子俏皮、明快的一面,与人们固有印象中江南女子的内敛含蓄形成对比。观察太湖边上的小船可以发现,渔民们在船上往往会摆放电视机等生

7、活用品,而他们的时间也大多是在船上度过,所以渔民们在生活中肯定经常保持着“蹲”的动作。舞蹈抓住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渔帆点点、船身摇曳、渔家劳作的真实生活动态并加以夸张处理,运用渔家因湖面波浪而产生的一些动作,演化出“颠”“颤”“拐”等主要动态,带领观众梳理了江南民俗文化的脉络。演员在保持基本动律的同时,即兴性和随意性都很高,再加上“渔篮花鼓”亲切可爱的“乡土感”,才使“渔篮花鼓”在民间能够以生机勃勃的姿态活跃起来。江南地域滋养了“渔篮花鼓”,为其提供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和空间。因此非遗舞蹈载歌载舞,融情、景、境于一体,具有浓厚的“乡土感”和独特的形体语汇,形成了江南无锡文化符号,内容多元

8、、综合性强。“渔篮花鼓”的动素体现了“地方感”。动素即为动作元素。小臂向右画圈,与脚下的勾踢步配合,这是渔篮花鼓舞蹈的招牌动作。我觉得这个动作元素是从渔民“捕鱼撒网”这一劳动的真实状态中提炼出来的,同时这个动作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也有记载:“第一拍屈膝,左脚向后步后,脚跟向外拧成一拐,左手抬起到左前上方,右手臂抬起到头右旁,上身向右倾并微拧向右前左前上方。”第二拍原地压向右侧,做左“踏步半蹲”,双手做右做“云手”后,左手平举到脸前,右手向左下方划,目视左前方。第三拍右脚向后一步,同时转向左侧成右“踏步半蹲”,左手向下落到左下,右手抬到右上,上身“左倾”。“这个动作可以清晰直接地表达出渔篮花

9、鼓所包含的劳作的生活场景,舞蹈中在保留原有身体劳作真实状态的同时,将其舞蹈化、艺术化,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身体信息,由此可以看出身体是会说话的,它能够表达出很多信息,如紧抓江南非遗渔篮花鼓的动律和气势特点,并守住主题动作,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生动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江南的乡土感。”“渔篮花鼓”身体中“地方感”的再创作作为学习或从事舞蹈艺术行业的我们,应该抓住原本具有身体记忆的人,去观察、学习,并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从他们身上学习非遗舞蹈表演的形式,让他们的“身体”有对非遗舞蹈的认同感,这才是表现“乡土感”的根本。我校编导以原生态的“渔篮花鼓”为蓝本,进行了舞台版本的改编。改编的前提是采风

10、和田野调查,而不是简单地去和传承者或当地居民交流。同时我校研究者进入“渔篮花鼓”原生环境,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段内通过参与观察和具体访谈等方式获取了“渔篮花鼓”第一手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研究对象。编创渔篮花鼓舞蹈时,编导一边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一边到“渔篮花鼓”的发源地,观察居民的生活习性,对“渔篮花鼓”文化进行深挖。由于编导在无锡生活了十多年,所以带着这份天然的优势,才能精准解锁到展现“地美化生活 BETTER LIFE0662023.11方感”的形体语言,才能在守住原有形体语言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风格特点,最后向我们呈现出江南的“地方感”。在对“身体”动作的编创上,以原生

11、态的基本动律和动素为基础进行改编,细致到每一个眼神,都要将这是由“乡土感”带来的“身体”语言准确地传递给人们。同理,在运用音乐、服装、道具等姊妹艺术辅助舞蹈的同时,要有“乡土感”做支撑。如渔篮花鼓的首尾流水声,中间过渡部分的乐曲也来自江南民间小调。“用二胡、莲湘伴奏,主要是自饮,也有伴唱。”1949年以前,渔婆一般是男人扮演,所以伴唱者也用“左口”尖嗓子(假嗓子)帮唱,而且是边唱边打“莲湘”棒。在登台表演时,还增加了一些其他民族乐器,如:琵琶、三弦、扬琴、笛子等,以增强气氛。“音乐也是在原作的基础上创作的,不能破坏原作语言带来的地方感。”这些艺术形式都是辅助“形体”语言表现乡土感的工具,所以,

12、我觉得“形体”语言表现“乡土感”的同时,又是“形体”语言得以长久传承的基础。“渔篮花鼓”地方感的时代价值有利于新时期“渔篮花鼓”等非遗舞蹈的传承。在经济文化走向全球化、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免不了被时代冲击,渔篮花鼓亦然。如果墨守成规,不作改变,那么渔篮花鼓也终会被时代所遗弃。该课题以如何用“身体”演绎的舞蹈,唤醒人们的“地方感”为中心,阐释了什么是“地方感”、为什么用“身体”去展现“地方感”、我们应当如何用“身体”去展现“地方感”等问题,为社会各界关于“身体”与“地方感”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借用“身体”来演绎舞蹈,唤醒人们的“乡土感”,有助于提升非遗舞蹈如“渔篮花鼓”的

13、活力,并以此来增强观者的文化归属感,进而促使人们自发地去了解渔篮花鼓文化,传承渔篮花鼓舞蹈。实现新时期“渔篮花鼓”等非遗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以“形体”演绎舞蹈、唤醒人们的“乡土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为新时期非遗舞蹈如“渔篮花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在采风、田野调查和对“渔篮花鼓”文化进行深挖的基础上,精准解锁到展现“乡土感”的形体语言,并借助新媒体技术对非遗舞蹈“渔篮花鼓”进行改编创作,从舞蹈动作、配乐、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现代化创新,才能重现原汁原味又不失新鲜感的“渔篮花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利用数字通信技术,以及

14、计算机、手机、电视等固定终端,并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进行信息传递和接收已成为主流。新媒体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渔篮花鼓”的改编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唤起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乡土感”,编舞人员借助多种中外乐器,将“渔篮花鼓”等传统非遗舞蹈与现代新媒介相结合,运用先进科技提升大众对“渔篮花鼓”等非遗舞蹈的认知,在新媒体视域下开展“渔篮花鼓”舞蹈的创新研究,再借助新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将“渔篮花鼓”等非遗舞蹈的文化魅力展现给百姓,有利于“渔篮花鼓”舞蹈文化更大程度地得到展示、保护、传播和传承。像“渔篮花鼓”这样的非遗舞蹈,可以通过

15、新媒体灵活、大众化、互动性的特点,唤醒自己的活力,把传统与现代融合起来,进行创造性的转化,然后得到更好的发展。此举有助于实现新时期“渔篮花鼓”舞蹈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大力推动“渔篮花鼓”舞蹈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用渔篮花鼓的“形体”动作唤醒民众的“乡土感”,在提升当地民众文化认同感的同时,无锡锡北镇等地的知名度无疑也会有所提升。在此研究基础上,借助新媒体和新兴网络平台,对拍摄、剪辑后的视频进行宣传,有利于提高非遗舞蹈“渔篮花鼓”的知名度,拓展无锡乃至大运河文化对内对外传播的渠道,推动艺术、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使得当地旅游产业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党中央关于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各项决策部

16、署,正是非遗舞蹈传承与发展的契机。“渔篮花鼓”非遗舞蹈在景区的开发利用,必将对非遗的活态传承产生积极的作用,必将给旅游景区带来新的优势,两者在新形势下的结合,必将开辟出新的道路,从而实现“渔篮花鼓”等非遗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及其与旅游产业的共荣共生。“身体”是舞蹈的载体,“地方感”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精神终点。渔篮花鼓抓住江南地区人们对水的依附感,以渔家生活的真情实感和对身体的真实体验为基础,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舞蹈中,呈现出鲜明的“乡土感”。我们研究的目的不仅仅是借助“渔篮花鼓”这个载体,介绍什么是“地方感”,以及如何通过身体引发当地人的情感共鸣,更希望通过对“身体”与“地方感”深层关系的研究,号召人们了解渔篮花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能够为它们的传承与创新作出贡献。我们希望这次的学习能够为渔篮花鼓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并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渔篮花鼓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江南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