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非寄宿制校园欺凌预防处置策略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8124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寄宿制校园欺凌预防处置策略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非寄宿制校园欺凌预防处置策略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非寄宿制校园欺凌预防处置策略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校园2024年第2 期非寄宿制校园欺凌预防处置策略研究一丁奎一自有学校始,校园欺凌就如影随形,不同的国家对此有不同的称谓和处置办法,我国也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叫法和对策。近几年来,校园欺凌呈高发多发态势,与之伴生的社会问题也日趋凸显,成为危害学校安全、伤害学生身心、破坏社会安稳的重要因素。因此,校园欺凌研究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内外扎根拔节。一、校园欺凌的现状根源与渊源随着网络的普及,不断爆出的校园欺凌案件也是触目惊心,引起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2 0 1 7 年,教育部与国家十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这是纲要性的方案,宏观上对校园欺凌做出法规式的处置办法。但是,要真正解

2、决校园欺凌任重道远,还需要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对应策略,提出适合自己的办法,把校园欺凌解决在萌芽状态,把善后处置或干预做到人性化,让校园欺凌在校内外无处扎根。多年来,笔者因为工作原因广泛关注了校园欺凌问题,也深人系统地研究了校园欺凌问题,多次参与专题研讨会,问卷调查了千余人次,获得了上百份第一手案例,梳理出不同的预警处置办法,对维护校园安全,保护学生身心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们深人持久地研究了校园欺凌中人与环境的关系,发现校园欺凌与年龄年级、班级结构、家庭成员、社会诱导、性别与生理、各项成绩、心理倾向与状态、发生地点等都有关联。我们始终采用“明察暗访”的形式全程追踪,分类施8

3、6治,辩证区分,努力为构建平安校园、和谐校园、文明校园而努力,做到为每个学生及时提供服务,及时保驾护航。随着研究进程的不断推进,我们发现校园欺凌是历史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种种资料还显示,近几年,国内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自媒体时代,欺凌视频往往会引起轩然大波,负面影响极大,尤其是一些问题在互联网上“发酵”后,甚至会变得无法收拾。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国家对教育惩戒权以及对青少年教育的持续加温,校园欺凌问题变得越发复杂,舆情导向更是错综复杂,因此,如何预防校园欺凌逐渐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关注的重点问题。其实,校园欺凌不是中国校园的“专利”,而是全世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

4、现象,国外校园欺凌问题更为严重。2 0 1 1 年,美国约瑟夫森青少年伦理品格研究所发表了一份关于高中校园欺凌行为的研究报告,结果显示:5 0%的学生在过去的一年里欺负过别人,4 7%的学生在过去一年里被欺负、取笑或者嘲弄过。许多国家都对校园欺凌问题开展研究,出台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预防应对措施。如澳大利亚南澳大学的里戈比认为:我不认为法律是解决校园欺凌问题的成功途径。在很多情况下,它仅仅是在提醒孩子,他们的所作所为是错的。在我国,教师对校园欺凌缺少惩戒权,主要以说服教育为主,预防与事后处置相结合。2 0 2 1 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对教师惩戒与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做了有益

5、的探讨与NEWCAMPUS课堂内外分类。但是,教师惩戒权不能与校园欺凌建立对等的联系,也就是说教师不能靠体罚手段以暴易暴,通过暴力手段让爱欺负人的学生得到惩戒,还是应该以说理教育为主。当然,教师也不应该拿惩戒权说事,认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合理的教育惩戒权,惩戒要分场合。二、校园欺凌预防策略与途径研究发现,校园欺凌多是发生在校园内外,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语言和躯体暴力,或是用网络等对学生的生理、心理、名誉、权利、财产等造成的破坏行为。非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问题的关键在于排除了宿舍这个容易产生欺凌的地点,因为寄宿制学校宿舍往往是矛盾的焦点。根据非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我们经过长期系统地了解当前校园欺凌行为

6、的现状和特征,分析总结了产生校园欺凌的各种原因,制订了相应的预防应对措施,建立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网格化立体预防应对机制。这些办法策略,对预防本校校园欺凌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然,分享这样的研究成果,也会对其他各级各类学校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非寄宿制小学,尤其是农村小学,有别于大城市的寄宿制学校,同时,部分学生因父母打工、离异、病患等原因,成为“弱势群体”,这些问题家庭造成的弱势或留守儿童成为校园欺凌与被欺凌的主要群体。在开展校园欺凌研究过程中,笔者选取了一所具有千余人规模的小学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样本,借此全面持久地了解当前小学阶段校园欺凌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分析校园欺凌行为的产生与个人、家庭、学校

7、和社会环境等的关联因素,通过梳理分析各类原因元素,研究制订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我们遵循实践与理论并重的研究策略,以现实案例为主,通过观察、走访、调查、实践、查阅资料、问卷、成立总课题组和子课题组,以项目认领的方式分工协作。最后形成论文、卷宗、课题报告,最终找到防治校园欺凌的操作处置流程模式。我们对校园欺凌研究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一是师生眼中的校园欺凌的含义和概念界定。校园欺凌有广义与狭义的概念界定,官方至今也没给出最完美的解释。根据学生的认知,我们要通过实践研究学生眼中的校园欺凌,哪些言行算校园欺凌?如,两个学生打架,彼此不服气,这算不算欺凌?无论双方输赢,能说胜利的一方

8、欺凌失败的一方吗?如学生向教师告状,说某同学说自己已字写得很难看,这是语言欺凌吗?再如,教师让不想听讲还破坏同桌听讲的学生站起来听课,是体罚还是教育惩戒?类似言行要深入研究,充分论证,仔细界定,根据实情制订一些较为细致的言行规范,避免教师惩戒时如履薄冰。二是调查分析小学阶段校园欺凌问题面临的现状、因素,学生对校园欺凌问题的认识和心理反应。侧重学生之间的欺凌问题。(1)研究产生欺凌的人群类别。学生中有好事的与不好事的,这是群体的必然分类。用二分法分开班级人群,再去研究,就能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2)研究校园欺凌的因素特点和分类。年龄因素:高年级学生欺负低年级学生现象较为常见,但也存在低年级学生欺

9、负高年级学生的问题。生理因素:学生成熟度与欺凌有关联,成熟早的学生欺负晚熟的学生。高年级欺凌事件发生频率高,这与学生急于要自立或建立权威等有关。性别因素:男女生之间的相互欺凌存在诸多问题,如低年级女生欺负男生的多,高年级男生欺负女生的多,现象较为复杂。班级因素:班级内有无所谓“刺头”学生等。研究发现,班风正、学风浓的班级欺凌事件少。成绩因素:学生因成绩攀比造成的欺凌。班干部因素:班干部为谋取私利结成小团队等问题。87新校园2024年第2 期家庭因素:这是校园欺凌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的修养决定着孩子的修养。离异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双面的,要么孩子被欺负,要么孩子靠欺负人来发泄

10、不满或建立权威等。留守儿童、寄养儿童,都应是学校预防校园欺凌而要关注的重点人群。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包括网络暴力游戏、影视书籍、管制刀具、金钱财物诱惑。应重视社会价值取向与舆论认知等对学生造成的影响与应对策略。发生地因素:校园欺凌发生的地点与学校建筑结构等有密切联系。如厕所、监控死角、路上,都应是监控的重点。寄宿制学校宿舍是监管的重点。心理因素:产生欺凌的动因,被欺凌后的心理变化,如何消除被欺凌学生的恐惧心理,用什么心态构筑良好的同伴关系等。这些都是研究的范畴。三是研究制订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有效方法和措施。探索建立社会、家庭和学校三位一体的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长效机制,

11、形成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强大合力,这是重心和中心工作。(1)建设好防控队伍:建立学校领导、分管领导(政教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群团组织(少先队、监督岗等)的防控队伍,形成群防群控机制和氛围。(2)确立好防控策略:建立群管群控的全程追踪机制,形成“明察暗访”机制,“明察”注重教育,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班会等实施,“暗访”侧重问卷或设立举报信箱等,并在班级、学校成立暗访队伍,采用单线或多线的联系,暗访队员及时向教师汇报校园欺凌动向、事件、深层原因等。(3)注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梳理,重在“掐头去尾”:疏通信息反馈渠道,源头治理,掐掉苗头,去掉隐患,对于

12、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保护为主,做好事后处置,不留阴影或尾巴。重视过程管理,研究家庭、社会以什么身份什么形式参与防治,校园欺凌的平日教育88办法、专项教育策略,怎么通过行为纠错、举报机制、宣教平台、文明礼仪、人际关系的教育、情绪管控教育等全程监管。譬如处理举报信:怎么设计流程,如何分类、筛选、抓典型,如何对典型案例进行处理。对于随时出现的问题,都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去解决。最后形成案例报告供大家学习参考。三、校园欺凌研究的实践和意义我们在研究校园欺凌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扎实贴心的工作,收获满满,体会多多。主要有如下几个亮点。针对性强:我们针对小学非寄宿学校研究,细分问题,沿着问题直线溯源追踪,刨根问

13、底。因为该研究与实践本身界定范围小,故切口小,同时以本校为样本,针对性强、实践性强,这样就目标明确,有的放矢。基础性牢:队伍来自一线教师和政教人员,和学生距离近,利于发现被欺凌的学生的不同表现,实战经验丰富。触及性深:我们注重案例,注重实践,即时性强,触及的问题都是从教几十年的老发现和新问题,温故知新,从理论到实践,注重细节和环节,步步为营,不走空,不敷衍。布控范围广:我们对于校园欺凌的办法就是“明察暗访”,逢会必讲,全天监控,露头就打,不管对早有预谋的欺凌还是临时起意的欺凌,都有对策。校园欺凌问题的研究是实践性的研究,戒纸上谈兵,戒蜻蜓点水,要贯穿教育的全程,把校园欺凌和德育融为一体,构建立体的防控体系,只有这样,全方位立德树人才能落地生根。(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