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传承.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3107755 上传时间:2024-06-1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传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传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传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02课程建构课程建设高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传承邵青(山东省平邑第一中学,山东平邑273300)【摘要】在高中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还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深挖教材内容,以经典篇章帮助学生筑牢文化基石;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和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开阔学生文化视野;组织和开展丰富的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文化精髓。【关键词】高中;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元素;应用与传承【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24)06-0102-03【DOI】

2、10.16550/ki.issn.2095-9214.2024.06.031高中语文课程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部颁布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等文件的指导下,高中语文课程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其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当前高中语文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强化对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应用与传承的关注,共同推动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高中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必要性

3、(一)文以载道,传承智慧语文作为高中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学科,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任务,还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在语文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对于实现文化传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通过对古文经典、传统艺术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有助于提高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写作能力。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诲和人文精神,如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可

4、以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能够为其在家庭、社会和国家中发挥积极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二)博古通今,开阔视野传统文化元素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知识内涵。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高中语文课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博古通今、开阔学生视野的目标。高中语文教材中包含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如 诗经 楚辞、唐诗宋词103课程建设课程建构等。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文学风格,深入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种对历史的了解和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发挥

5、传统文化元素博古通今、开阔视野的作用。(三)言传身教,陶冶情操语文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言传身教、陶冶情操的独特功能。通过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语文课程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帮助学生陶冶情操、丰富心灵。传统文化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精神,如古典诗词的意境之美、古代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等,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追求和人文关怀。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情感,培养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美的感知和追求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丰富心灵,提高自身的修养和品位。传统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品德的修养和行为的规范。通过学习传统文化,

6、学生能够学习到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这种品德的培养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同时,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二、高中语文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与传承策略(一)深掘教材,以经典篇章筑牢文化基石在新课改背景下,教材不仅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更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媒介。尤其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素养的关键。深掘教材意味着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

7、深入分析和研究,挖掘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课本中特定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思想观念等,它们不仅是语文知识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解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经典篇章为立足点进行文化传承,是因为这些篇章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筛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通过学习这些篇章,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因此,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的关键。教师应当以经典篇章为载体,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体会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些经典篇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

8、文化信息,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价值观念,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教材中的经典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例如,离骚 赤壁赋 等,这些篇章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些篇章,理解其中的文化元素,从而更好地筑牢文化基石。具体而言,在讲解经典篇章之前,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包括历史背景、作者生平、时代特点等,通过这些背景知识的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再引导学生对经典篇章进行细致阅读和分析,关注其中的语言运用、修辞手法、意象表达等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古人的文学造诣

9、,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然后,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感受经典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例如离骚 所体现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赤壁赋 所传达的豁达人生观等,让学生与古人产生心灵的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比较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联系与差异。例如,将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104课程建构课程建设进行比较,或者将古代小说与现代小说进行对比,让学生从中发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二)广纳资源,借多元媒介开阔文化视野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当明确一个观念:传统文化的传承并非仅限于教材,如果仅以教材为依托,不仅会限制学生的视野,还可能导致语

10、文教学与文化教育之间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因此,为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广纳资源,借助多元媒介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包括经典文学作品、历史资料、艺术作品等,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例如,在 红楼梦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部古典小说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探究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应用价值。例如,在 论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孔子的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除此之外,教师

11、应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手段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生参与在线讨论、观看在线视频、阅读电子书籍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传统文化的相关影像资料,如古代建筑、传统艺术、民俗文化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三)实践体验,用教学活动感悟文化精髓相较于小学和初中,高中语文的深度和难度都更高,这使得许多认知和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文言文和古诗词的学习中会产生强烈的厌学和畏学情绪。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他们深化文化理解和培养语文

12、核心素养也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文化渗透和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情况,积极组织和开展更多元、更丰富的语文学习活动。组织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文化节、朗诵比赛、书法展览等。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以 赤壁赋 为例,此文在文学造诣和思想深度上都有很高的价值,在学生已经对文中的意境和情感有所领悟后,教师可以进一步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赤壁怀古”的诗词创作,或者开展“赤壁之战”的历史角色扮演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这种身临其境

13、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人文素养,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语文作为一门以汉语为核心基础的教学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很好地渗透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在新时期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元素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应用与传承,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让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语文教学方法、充实语文教学内容、拓宽语文教学资源以及组织语文教学活动等方式,优化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为传统文化的融合提供更加有利的渠道。【参考文献】1 阳丽梅.高中“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任务群教学的现状研究 J.科教文汇,2023(21):151-154.2 徐宁.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措施 J.汉字文化,2023(20):112-114.3 付甍.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路径探究 J.高考,2023(28):159-161.4 王凤玲,姜维.高质量发展下黄河文化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理路 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23,43(08):71-77.【作者简介】邵青(1982.07),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