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精选-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3099340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精选-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精选-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精选-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精选-形势与政策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形势与政策一、为什么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是基本健康、良好的?当前我国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在此我国工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基础设施、基础产业进一步加强,对外经济快速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部分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以上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仍然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说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是基本健康良好的。二、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一、政企职能不分。目前,在组建企业集团中有些部门搞“拉郎配”,而不是让企业自我组建。二、财政问题严重。现在财政收支差额(包括利息)约2580亿元,每

2、发工资元钱,就有角是“借”来的。三、金融问题。银行负债率高,不良资产数额巨大,且有上升趋势;非金融机构、信用社支付困难。银行经营成本过高,约为国外的2.6倍。四、人口问题。我国年均新增人口1300万1400万,约需口粮150亿斤。因此,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得低于6.7。五、经济信号失真,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宏观经济以统计数字为支撑,而现在许多信息是扭曲的,甚至是逆向的。六、投资效益下降。有些部门投资不看市场,不计成本,盲目决策。七、经济工作中普遍的浮躁风气。三、针对当前经济形势我国应采取那些对策和措施?(一)继续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二)坚决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三)继续加强房地产市

3、场调控。推行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模式和消费模式,着力调整住房供给结构,继续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坚决遏制部分城市住房价格过快上涨。(四)切实加大节能降耗和环保工作力度。(五)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特别是城镇低收入居民和农民收入,落实最低工资标准,抓紧建立小时最低工资制度、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体系。改善消费环境。(六)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发展能耗低、污染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发展。推进科技、教育事业发展。(七)着力深化各项改革。(八)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推进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积极调整和优化进出口结构。注重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规范招商引资行为。积极支持

4、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投资兴业。(九)认真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解决就业、就学、医疗、征地拆迁、企业改制、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方面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切实加强防灾救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什么是形势与政策?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什么是形势?形势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状态和趋势。什么是社会形势?社会形势是指一定社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变化、发展的状态和趋势。政策是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的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是由各种体系构成的庞大的意识形态。形势政策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切实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培养可靠的接班人,才

5、能为党的建设发展,不断地补充新鲜血液,才能使我们党永葆蓬勃旺盛的生机。 高校开设形势政策教育课的目的,概括地说就是:要使在座的各位大学生,客观、全面地了解世情、国情、民情和校情。使高校大学生提高正确分析判断形势,准确理解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培养大学生为完成复兴民族大业的任务而努力奋斗的精神。2. 伊朗核问题的实质?伊朗缘何非要核?实质:表面看,是国际防核扩散争端问题,伊朗坚持核开发,有秘密发展核武器的重大嫌疑,从而造成核扩散,威胁到了国际和平与安全,因此,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一定要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事实上并非如此。当今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美国、俄国、英国、法国、中国、印度、

6、巴基斯坦、以色列、朝鲜。具有生产核武器能力的国家:德国、日本、伊朗为什么美国对其他国家拥有核武器采取默认态度,惟独对伊朗和朝鲜纠缠不清呢?这是因为,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都是美国的盟友,而伊朗却是美国的敌人。所以,伊朗核问题实质上是伊朗国家利益与美国在中东乃至全球的战略利益的严重冲突。具体来讲,美国之所以在伊核问题上步步进逼,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借机削弱伊朗,构建中东新秩序。第二,通过伊核问题打压伊朗现政权。第三,从能源战略出发,控制伊朗乃至整个中东的石油。原因:第一,历史悠久的大国情结 第二,应对地球安全的需要 第三,应对美国颠覆的需要 第四,符合国际条约的精神 第五,形势对伊玩核牌有力3

7、、美国、欧盟、俄罗斯、中国的立场及政策美国:从地缘政治战略考虑,伊朗的地理位置对美国至关重要。 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美国对他形成了一种既怕又恨的矛盾心理, 怕伊朗真的制造出核武器,从而更难对付。 从能源战略考虑。 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中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出口份额为14,同时它也是世界范围内第四大石油出口国。 一旦美国改变了伊朗现政权的性质,控制了伊朗的石油,那么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也就在美国的掌控之中了,美国就可以借石油制约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伊朗是美国中东战略的组成部分。 从表面上看,伊朗核问题的核心似乎是伊朗是否遵守有关核开发的国际规则,但如果将之与伊拉克战后的中东地区局势

8、、国际局势的发展,尤其是美国的所作所为联系起来考虑,就可以看出这个问题是布什政府对外战略,尤其是“民主改造中东”战略的一部分。 美国的冷战思维在作怪。冷战虽已结束十多年,但美国始终对俄罗斯拥有的核力量放心不下。在美国看来,苏联解体是西方的胜利,绝不允许在中东再出现任何政治军事集团,更不愿意看到俄罗斯以大国身份重返中东乃至世界舞台。美国认为,控制中东地区是防范俄罗斯崛起的重要战略支撑点。为此,俄罗斯对伊朗核技术上的援助便成为美国的一大心病。因此,美国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或完整的核燃料处理能力,即使民用核能力也不可以。欧盟: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逐渐以一种独立于美国的力量,出现在国际政治

9、舞台上。中东对欧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西欧的安全与繁荣,仰赖于中东,特别是中东的石油战略资源。” 在中东问题上,欧盟的基本政策是: 政治解决中东地区冲突; 控制军备,实现地区安全与稳定;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加强欧洲同中东地区的经济合作。 近年来欧盟越来越把注意力投向中东。因为中东不仅与欧洲的经济、战略利益紧密相关,而且更被欧盟视作摆脱美国影响、独立发挥作用的重要舞台。虽然欧盟对伊朗的态度要比美国温和得多,但在伊朗核问题上欧盟与美国的最终目标还是一致的,即决不允许伊朗拥有核武器。俄罗斯:在目前的伊朗核危机中,俄罗斯的态度是:既要维护自己在伊朗的经济利益,又要避免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当然,伊朗

10、核问题发展到现在还远没有结束,俄罗斯并没有完全放弃在这一问题上与美国的斗争立场,布什尔核电站计划仍在继续当中。俄罗斯外交的实用主义理念。今后,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还有反复的可能性。中国:希望伊朗与IAEA全面合作,履行其不扩散和不发展核武器的承诺。主张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伊朗核问题。呼吁各方保持克制态度不要扩大紧张局势。支持国际社会为和平解决伊朗核问题所进行的一切外交努力。 4、朝鲜发展核武器的原因及对各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朝鲜研发核武器的原因,与我国发展核武器的缘由,有很多相似之处。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时,我国政府为什么会不惜一切代价,花费巨大的人力

11、、物力和财力去研制核武器?目的就是一个:抗击美国的核威胁。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朝关系的影响最初由中国牵头,围绕朝核进行的六方会谈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一直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反对美日等国家对朝的制裁措施。然而,2006年10月的朝核试验,等于当着国际社会的面,给了中国一个耳光。中国外交部9日发表声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悍然实施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近年来,久拖不决的朝核危机,已成为中国外交中最棘手的难题。由于朝美之间相互敌视,互不让步,所以加在中间的中国压力很大。朝核危机表面上看是朝向美、日施压,其实则是朝鲜要向国际社会表明,朝鲜外交是独立自主的,

12、不受任何国家左右。o 朝核试验,将会使日本有更多理由发展核武器,日美关系将会更加紧密。o 朝核试验也会诱发韩国发展核武器。o 国际军事重点会由中东转到东北亚地区。客观上迎合了以美为代表的反华势力。o 朝核试验,会使“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成为泡影,引发东北亚地区的军备竞赛。中国对策:是扩大共同利益,稳住朝鲜,拉住韩国,抗衡美国的影响,使局势向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不管事态如何进展,保持半岛无核化并去核化,是中国国家的核心利益之所在。要坚定不疑地将朝核6方会谈进行下去。朝鲜发展核武器对中朝关系东北亚地区的影响o 朝核试验加剧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o 破坏了朝韩之间正在修复的和平局面。o 为日本

13、等国家研发核武器提供了口实。o 为美国在东北亚建立反导防御系统提供了机会。5、巴以和平进程为什么难以取得进展?巴以双方应如何实现和平?提示: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边界问题、难民问题、水资源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巴以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巴方缺少和谈资本;以方受国际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左右。 制约巴以和平的主要问题耶路撒冷地位问题 边界划分问题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巴勒斯坦难民回归问题 水资源分配问题 巴以双方内部极端份子的破坏巴以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美国对以色列的偏袒6、哈马斯是个什么组织?“哈马斯”,是一个集宗教与政治为一体的激进组织,全称伊斯兰抵抗运动。是由“伊斯兰”、“抵抗”、“运动

14、”3个阿拉伯语词头字母拼写而成,简称“哈马斯”。“哈马斯”1987年12月,由巴勒斯坦人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创立。从宗教上看,哈马斯崇尚伊斯兰传统思想,信仰伊斯兰教义和法则,主张扶助穷人并兴办一些慈善事业。从政治上看,它主张暴力斗争,强调以武力彻底解放从约旦河西岸到地中海的“全部巴勒斯坦”土地。建立一个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拒绝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利。7、美国为什么偏袒以色列?首先,以色列在美国的中东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以色列能为美国提供良好的军事基地、战略物资储备和转运站。第二,以色列军事力量强大,能够有效地维护美国的中东利益。第三,以色列能为美国提供极其宝贵的军事经验和

15、高价值的情报。第四,以色列能够为美国提供各种新式武器的“试验场”。其次,以色列在中东的政治存在是符合美国利益的。(1、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一致。 (2、美国公众对以色列的同情与支持(3、美国的犹太人及亲以势力往往具有影响甚至左右美对以政策的能量。8、日本为什么要掩盖侵略战争的真相?近年来日本在历史问题上倒退的主要表现及原因?(1)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质,是国际法庭判定的日本政府不容否定的历史事实。然而战后以来,日本政府一直在蓄谋翻案,历届保守党内阁都在执行战争责任的双重标准:在国际上,只承担最小限度的战争责任,对战争受害国尽量少赔偿或不赔偿。在国内,则掩盖对外侵略战争的真相,坚持拒绝承

16、担战争责任的立场。这种双重标准,使日本民众对日本所发动战争的侵略性和加害性,没有深刻的认识和认真的反省,更谈不上承担战争责任了。 (2)中曾根内阁,一方面,纵容日本右翼势力在历史问题上的推波助澜;另一方面,坚持所进行的战争责任政策调整。这一方针基本上被其后的自民党内阁延续下来了。1996年7月29日,桥本龙太郎打破中曾根内阁“不再考虑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的承诺,以首相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 1998年组阁的小渊惠三,继承了中曾根的右翼路线,大体完成了中曾根想做而没有完成的“战后政治总决算”的事业。通过了被日本部分社会舆论称做“战争法”的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相关法案、容易令人想起战前军国主义时代的国

17、旗、国歌法案等。 继任83任首相森喜朗,更露骨地鼓吹战时被日本军国主义利用的“神国史观”。2001年,第84任首相小泉纯一郎组阁后,越发明目张胆,公然不顾国内外舆论谴责,连续6年参拜靖国神社。 2002年4月9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再次审定通过了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编的明成社版历史教科书最新日本史。这部教科书就是1986年引起亚洲各国人民强烈反对的原书房版新编日本史的改头换面。以小泉纯一郎为代表的日本新生代政治家逐渐掌控了日本的政治中枢,把修改和平宪法、重新解释“集体自卫权”、制定“有事法制”、向海外派兵和在“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等作为主要施政目标,追求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的心情更为迫切。 在对战争

18、的历史认识和战争责任的政策上,以新生代政治家为核心的政治家保守派、同学术保守派、媒体保守派、原军人保守派、右翼团体、企业利益集团等势力形成右翼保守势力,共同推动日本社会思潮向着否认侵略战争历史、推卸战争责任的方向发展。9、试述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深层原因?(1.中日力量结构的变化 当前东亚地区的力量结构正发生着意义深远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正在迅猛崛起,综合国力日益提高,在世界和东亚地区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而日本继续维持世界第二经济主体的地位,并出现了谋求所谓“普通国家”地位的大国化战略取向,加速走向政治和军事大国。这样,东亚地区将首次出现中日两强并立的格局。而日本现在对这种“两强制”局面的

19、不适感明显超过中国。因此来自日本方面的防范性动作,也明显多于中国。尤其日本右倾鹰派势力,把中国视为日本主导东亚、走向世界政治大国的主要障碍,因而在国内极力制造反华舆论,在国际上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在对华关系上采取了强硬姿态。 他们认为日本遇到了“鸦片战争以来150年间未曾出现的强大的中国的新问题。在安全方面,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从中长期看,可能对日本构成严重威胁”。(2. 配合美国防范中国的战略 中日关系始终受到双方与第三国,主要是美国关系的影响。进入新世纪以后,中美关系曾经历了一段震荡。布什政府曾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911以后,中美关系虽有所改善,但美国统治阶层依然将中国视为最

20、有可能挑战其霸权地位的国家,不遗余力地拉拢日本以共同对付中国。日本政府经过反复考虑,认为公开其“在世界范畴内建立日美同盟”的新国家战略的时机已经成熟,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遏制中国,而且不必再顾忌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3.日本国内政治右倾化 第一,日本新生代政治家处于权力中心 小泉是日本新生代政治家中第一个掌控最高权力的。执政四年,来其内外政策呈现出日本新生代政治家所特有的鲜明特点“超越战后意识”。第二、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上升,对华强硬路线比较容易争取舆论和民意的支持。第三、自民党内派系牵制机制失灵,致使小泉内阁的对华强硬路线失去制衡。小泉所属的派系,前身是1972年以前激烈反对中日邦交正常化

21、、主张与台湾当局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福田赳夫派。这一派政治势力有强烈的鹰派色彩,在自民党内长期受到温和派势力的挤压。自民党内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派系,已难以对小泉及森喜朗派的对华强硬路线加以牵制,致使小泉内阁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4.中日相互疑惧,出现安全困境 日本奉行弱肉强食的国际关系理论,从其“普通国家”的国家战略出发,视中国为最大的战略障碍,对中国的崛起表现出了极大的疑惧。在日本热吵“中国威胁论”的同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论”在中国也备受关注。总之,近年来日本政府已经悄悄地在政治外交和安全防卫等政策领域, 迈出了战后历届政府想迈又不敢迈出的关键性几步。 (5.基于传统地理和文化上的行为

22、方式根源 岛国和资源短缺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日本夸大危机、过度反应的行为方式。在领土问题上,日本近代以前缺乏大陆国家之间数千年来处理疆界纷争的经验。近代以来则只知 “弱肉强食”的侵略规则;二战以后,在与美国、俄罗斯、韩国、中国的领土问题上,表现出了寸土必争的强烈的国土意识。10、中日关系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走向?近年来,中日关系正在出现中方采取比较稳健、重视合作的对日政策,而日方却采取趋向强硬的政策。目前中日关系,距离成熟的“强强型”关系还有一段较长的艰难路程。在中日走向“强强型”关系的过程中,中日关系将可能形成相互合作与摩擦并存的局面。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国家安全利益是最重要的利益,“贸易和平论”

23、在中日之间行不通。此外,重视开展大国外交,提升与美、欧、俄、印等国关系,在经济政治等各领域展开密切合作,增进共同利益,加强双边关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加强和周边国家合作,保持和平环境,推进东亚一体化进程,使东南亚各国成为我坚定的盟友。可以在坚持主权的前提下,暂时搁置领土争端。在与大国和周边各国搞好关系的同时,要增进与其他所有国家友好的关系,特别是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往来。再次,加强中日双方在有共同利益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合作。在东亚一体化问题上,也要争取中日的同时参与。中国要努力构建一个交流对话的机制和平台,将双边问题纳入其中加以解决,最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双方之间的最大信

24、任与合作。需要指出的是,安全互信与认同建构,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东亚地区复杂的安全局势,更决定了“安全共同体”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地区安全共同体真正建立之前,同时处于崛起背景下的中日两个大国间的战略竞争,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避免。走出“政冷”低谷,需要中日双方做出长期、耐心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日本领导人不再做出背离两国政治基础、损伤中国利益的举动。总之,“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和,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11、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经过多次会谈,正式确立了外交关系,从而实现了由中苏关系到中俄关系的平稳过渡,为以后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俄建交后,在两

25、国的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不断改善,稳步发展,到目前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实现了中俄关系逐步升级的三次定位。“相互视为友好国家”阶段1991年12月1994年9月 俄罗斯在建交问题上的态度虽然是积极的,但由于其独立之初,奉行的是 “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对华关系实际上是被置于次要的地位。俄罗斯虽然开始重视对华关系,但仍然没有把对华关系放在应有的位置,强调发展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仍是俄外交战略的重点。1992年12月,叶利钦总统亲临中国访问。访问期间,叶利钦同中国领导人举行了会谈并签订了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声明第一次明确提出中俄“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实现了中俄关系的第一次定位,为

26、两国关系的继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中俄两国关系,定位为“相互视为友好国家”,虽与过去相比是不小的进步,但这种定位水平毕竟是很低的,与两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建设性伙伴关系”阶段1994年9月-1996年4月 从国际上来说,俄与西方的关系步履艰难,俄并没从西方国家得到它所期望的经济援助。1994年1月,俄罗斯主动向中国提出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建议,并积极促成这种关系的确立,对于俄罗斯的建议,中国政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第二次定位是在俄罗斯“一边倒”外交碰壁、地缘政治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作出的选择,发展同中国的关系仍是出于平衡西方外交的需要,俄罗斯的外交重点还是西方。因此,中俄“建

27、设性伙伴关系”虽较之“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定位,前进了一大步,但中俄关系与俄美关系相比,仍处于不平衡状态。 “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1996年4月-2001年7月 同美国关系的倒退,促使俄中关系日益接近,俄方率先提出在“建设性伙伴关系”基础上,使两国关系更进一步,中方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这一年两国领导人互访频繁。从此以后,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展开了全面合作,双边关系迅速发展。总之,中俄关系的第三次定位大大提升了两国关系在俄外交战略中的地位,使中俄关系与俄美关系处于比较平衡的地位,但也不是完全平衡。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以后2000年7月,普京以俄罗斯总统身份,对中国进行首次

28、正式访问。双方一致表示要不断努力,“将两国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全面扩大和深化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着密切沟通与协调,中俄关系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现状 政治方面 建立了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互访机制,增进了了解和信任。1996年4月,中俄最高元首定期会晤机制率先启动,决定两国元首每年至少会晤一次,并架设了北京莫斯科的“热线电话”。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还下设了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和总理定期会晤教文卫体委员会,定期开展活动。建立了国际问题磋商机制。1994年1月两国在北京签署了中俄两国外交部磋商议定书。正式确立了两国外交部就国际问题交换看法的磋商机制。两国外交部

29、在各个层次就重大国际问题的磋商每年都举行多次,双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一直保持着紧密的磋商与合作。妥善解决了国家边界问题。三个协定将中俄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中俄边界问题的解决,增进了双方的政治互信,丰富了中俄战略伙伴协作关系的内容,为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睦邻合作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可靠保障。经济方面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普京总统执政以来,中俄经贸关系得到快速发展。1999年-2006年,双边贸易额已连续8年保持增长,年均增速为31%。中俄经贸关系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经贸关系与政治关系正逐步趋于平衡。未来的中俄经贸合作潜力巨大,尤其是能源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两国经贸关系的重中之重。军事方面 两军交往不断加强,

30、军事技术合作不断深化。高层互访频繁。中俄两军各层次、各领域的交流务实深入。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基础日益巩固。文化方面 双方在教、科、文、卫、体等领域的合作持续发展。2000年11月,在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下设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委员会。该委员会下属的教育、文化、科技、卫生、旅游合作分委会,以及电影合作和媒体合作相继建立并积极工作,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项目与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而06年在中国举行的“俄罗斯年”和07年在俄罗斯举行的“中国年”,进一步加强了两国在人文领域的交往,增进彼此的了解。12、如何看待中俄关系未来发展的前景?中俄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两国的共

31、同需要。在当前国际格局下,中俄这两个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国家,需要相互借重,相互协作,以便改善自己的处境。两国在打击民族分裂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方面,需要相互支持与合作。两国都需要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和军工合作,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问题 第一,“中国威胁论”问题。担心中国向俄远东移民,实行“人口扩张”。 担心中国强大起来后,向俄提出领土要求,讨还沙俄时期霸占的中方1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俄方也有一些人对历史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的解决方案表示不满。一是担心中方非法移民,搞无硝烟的收复失地;二是指责政府做出让步太多有损俄国家利益。第二,中俄油气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一是中石油公司竞标,俄斯拉夫

32、石油公司部分股权受阻,二是中俄石油管道线路确定出现波折。第三,对历史边界问题的解决仍有争议。第四,中俄关系存在几个不平衡问题。这些不平衡主要是:两国政府关系好于民间关系;两国中央关系好于地方关系;两国经贸关系滞后于政治关系,即所谓的“官方热,民间冷;政治热,经济冷;中央热,地方冷”。中俄关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未来中俄关系的顺利发展。但这些问题毕竟不是双方关系的主流,只要处理得当,就不会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大局。现在,中俄两国已开始重视和解决这些问题。中俄关系的发展存在一系列有利因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对未来的中俄关系即不能过于乐观,也不能过于悲观,始终应以现实主义的态

33、度对待中俄关系,不能定位过高,也不能失去信心。13、为什么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独”的含义及模式?1.地质依据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台湾跟大陆在若干万年前就是陆地相连的。后来因地壳运动,相连接的部分沉入海中,形成海峡,出现台湾岛。台湾岛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与福建省仅一水相隔,闽南话是台湾的通用语言。台湾与大陆本是一母同胞。2.历史依据 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全世界最多的无价中华艺术宝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几乎涵盖了整个5000年的中国历史。说明: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3.人种依据 汉族最多而原住名高山族与汉族是同祖同宗4.主权依据 明朝政府于16世纪中后期,恢复了

34、一度废止的“巡检司”,并为防御外敌侵犯,增兵澎湖。 1662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在台湾设立了“承天府”。清朝政府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1885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 。5.法律依据 1662年2月1日,郑成功与当时的荷兰行政长官揆一所签定的收复台湾的十八项协定,是台湾主权确立的开始。1662年2月1日郑成功以大明招讨大将军名义,在赤嵌楼主持了受降仪式。签定十八项协定的意义:从国际法看,是一个国际性的条约。台湾不管你过去是谁的,现在中国人从荷兰人手里拿来了,有条约为证,那就是中国的。所以,台湾“主权”是在1662年2月1日确立的。

35、1943年开罗宣言1943年12月,美、英、中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开罗宣言是对签字国各方具有权利与义务约束力的国际性文件,它奠定了战后台湾和澎湖列岛归属中国版图的国际法基础。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公告明确宣布“开罗宣言的条件必将实施”。 1945年日本投降书证明中国恢复对台湾的主权 联合国决议 该公告确认了开罗宣言所规定的原则具有国际法效力。中国政府收复台湾、澎湖列岛,重新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标志着台湾及澎湖列岛在法律上已正式归还中国。从以上介绍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

36、土。“台独”模式 “台湾人民自决论” “台湾共和国” “一中一台” “新加坡模式”14、美国的对台政策?美国 “双轨政策” 一方面,发展与中国大陆的正式官方关系;另一方面,又保持与台湾的非官方实质关系。一方面,公开表示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不支持台湾独立;另一方面,又要求中国用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并向台湾出售先进武器装备,阻挠中国统一进程。“双轨政策” 维持海峡两岸不战、不统、不独的状态,最大程度地谋取美国在亚洲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利益。15、北京的对台政策?反分裂国家法的意义?毛泽东:和平统一周恩来:“一纲四目”叶剑英:“叶九条”邓小平:“邓六条”江泽民:“江八条”胡锦涛:“胡四点”反分裂国

37、家法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出台,是以法律形式确立大陆遏制“法理台独”的最重要的斗争武器。它使“法理台独”已经很难再走下去,两岸关系出现了一系列的缓和迹象。16、台湾问题与两德问题有什么不同?首先,两者形成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德国分裂是国际外力因素所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内政问题。其次,两者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不同。东西德均具有独立的国际法人资格,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再次,两者存在的实际状况不同。东西德相互承认,并被国际社会公认;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为国际社会所接受 17、世界能源概况?石油市场 目前,无论从商品流通规模、贸易规模,还是从运输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来看,石油市场在世界经济

38、中都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全球的石油贸易情况:每年全世界所开采的石油有一半左右进入了国际贸易体系。石油贸易的进口: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和西欧。天然气市场 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大市场。预计在未来10年的发展中,将保持现有的增长态势,在各区域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会不断地攀升。在当今世界,天然气工业中还没有全球性市场。首先,是天然气运输比较困难,其次,是运输成本昂贵。因而,目前世界天然气市场只局限于某些区域。天然气进口增长最快的是欧洲和北美,出口增长最快的是俄罗斯和东非中部。煤炭市场 世界煤炭资源,在全球的分布上也是不平衡的。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其中:亚洲占58 ,北美洲占

39、30,欧洲占8,南半球则占4%。以国家论,储量最多的是前苏联,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五分之二,其次是美国,约占四分之一强,以下为中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波兰、南非和德国。以上11国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约提供世界总产量的87和总出口量的95。煤炭贸易的进口:主要集中于亚太、美洲和欧洲三大地区,其中亚太地区贸易量最大。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2010年以前,国际煤炭市场需求量将年增1.6%至2%。欧洲进口将进一步增加,中国出口量会随国内消费的增长而逐渐减少,美国将在未来20年左右的时间内逐渐由出口国变成进口国。 核能市场 由于核能是一种清洁、高效、永不枯竭的能源

40、获取方式,所以得到了飞速发展。当今世界核能开发进入了一个新高潮。18、中国石油形势、面临的问题?我国现有的石油资源量为:1069亿吨。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探明包括原油和凝析油在内的石油地质储量为24844亿吨 。这些石油资源总量,对一般国家来说并不算少,但如果用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来平均,人均可采储量便仅及世界人均水平的4%左右。我国的石油开采量与消费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叶以来持续增长,1985年石油产量达到1.2亿吨,从此奠定了我国作为世界石油生产大国的地位。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跨入了石油消费大国的行列。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一定会拉动能源特别是石油需求的迅速增

41、长,石油供需缺口将会越来越大,供需矛盾也会越来越突出,这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后20年,我国要实现GDP翻两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国家石油安全能否得到保障,保障程度有多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19、如何看待“中国能源威胁论”石油消费量的增长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从石油出口国向进口国的转变,正是中国经济生机勃勃的标志。中国变得更加强大、更有实力了。然而,中国石油需求的迅速增长,为世界媒体提供了丰富的话题:“谁来供应中国的石油需求”、“中国油气威胁论”、“中国寻求能源突围”等言论接二连三地出笼。“中国油气威胁论”大大夸张了中国的石油需求对世界石油供需市场的

42、影响。以现代科技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来衡量,20年以后有点太远。就让我们以2020年为限。那么,中国的石油需求量最多为3.69亿吨。而中国的石油产量到2020年,会稳定在1.57亿吨。那么,也仅有2亿吨左右的进口量。比日本目前的进口量还小。 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对原油进口的依存度增加到54.4%,这个水平也低于现在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的58%,而欧洲的许多国家以及日本原油对外依存度现在都超过了90%,尤其是日本,达到了99.8%的水平。“中国需求支撑了油价上涨”等论调,则纯粹是夸大事实。2004年10月,国际能源署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石油供应现在大概是每天8400万桶,需求量是8240万

43、桶,也就是说,其实原油每天是供大于需160万桶,相当于2004年有8000万吨的石油找不到买主。世界油价没有理由狂涨。“中国油气威胁论”的根本原因,正如有人指出的:由于中国是惟一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大国,更何况是一个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这就注定了中国在参与全球资源分配中不会风平浪静。20、中国能源如何突破目前的困境?怎么“开源节流”? 突破困境 1、实现中东石油供应多元化 2、推进中哈石油合作 3、建立泰纳线的支线4、扩大委内瑞拉等南美洲国家市场 5、提出两个方案,破解马六甲难题6、援建巴基斯坦深水港 7、打造中国自己的运输船队 8、加强中国石油储备能力的建设 9、争取国际石油定价

44、权 10、建设印度至新疆石油输送路线 11、开展与石油消费大国和国际能源组织的战略合作。 12、开源节流 开源节流 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适当增加国内石油产量,提高石油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浪费。使石油进口来源多元化。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国的资源安全也必须从以往“自给自足”的战略转变为立足国内、资源国际化经营的新战略。 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未来的油源将来自以下三个战略地区:一是中东、北非和西北非地区。二是中亚和俄罗斯地区。三是拉美、加勒比海地区。这些地区有着非常丰富的油气资源,所以中国还要积极争取充分利用这些国家的资源,建立自己的全球能源供应体系。 加大海外石油基地的投资

45、和生产。目前中国对海外石油资源的利用,除了由政府指定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进行期货及现货贸易外,还包括在勘探、开采等领域与外方进行合作。中国海外石油建设项目分布在世界四大洲的几十个国家,业务范围包括油气勘探开发、生产销售、炼油化工及成品油销售等领域。 发展节约型、环保型的能源:水利、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等。1. 你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有何异同。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做哪些重要工作。(试举一国家为例对比)答: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的侧重点不一样,例如美国则以教育促创新,以创新促增长,以增长促就业以就业促和谐,以和谐提升竞争力,而我国则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

46、提高和管理创新改变,培养出能满足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新要求的大批人才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研水平和科技服务能力,开拓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我国高等教育与发达国家在面对大学生就业上都要改革,但我国就业难的问题急需深入改革,例美国在让学生得到均衡培养,具有灵活的教学体制和让学生有不同选择方面和让有特殊才能优异的人有更好的渠道等方面比中国作的深入全面。我国教师队伍整体实力不强缺乏领军人才,高校扩招过快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同时我国高校存在中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而美国却一改既往基础课均由研究生承担的做法,鼓励只名教师下课堂,为低年级学生介绍学校前沿动态和发展方向,使更多学生了解个科学的

47、基本内容与研究方法。我国部分高校应用学科结构体系仍与行业产生发展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高等教育动力不足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沟通衔接比较欠缺而美国组鼓励大学生从事社会实践和科研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使理论与时间较早的结合起来。我国要超越则必须提高教育质量深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2.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遇到哪些困难?你认为如何解决?答:1: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比重而目前第三产业却占整个GDP的40%,是就业矛盾突出因此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是第一产业解决吃穿问题,有了特别的效率然后让大量弄出劳动力移出来,让第二产业很多服务性工作化,以知识为内涵的服务业从而来发展第三产业。2:由于要加快调整国名收入分配结构,因此贫富差距大和国家财政收入占GDP比重高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着产业结构提升,内涵着创新,内涵着分配结构更加合理内涵这几不放弃外需又特别重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